花:境界人生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4章 花与文艺

花与诗词

中国古代的文化名人,不少都爱花如痴。《九歌》作者屈原“浴兰场兮沐芳,纫秋兰以为佩”,《桃花源记》作者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对花草大书特书;或如丞相之尊的王安石:“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或如诗圣之尊的杜甫:“雨荒深院菊,霜倒半池莲。”或如潦倒半生的李清照:“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或如超然世外的志南和尚:“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他们无一不留下好多佳句或是轶事雅闻,传世流芳。可以说,中国文化自古的共识就是:做文化人,焉能不知花解木?

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有305篇诗,提到的花草多达132种,以花喻人、借花抒情,美丽的花草含义丰富,深情无限,同时开创了以花喻女子的中国古代文学传统。《诗经》中有直接把美人比作花的诗,如《郑风·有女同车》:“有女同车,颜如舜华”,舜是木槿花;《郑风·出其东门》:“出其东门,有女如荼”,荼就是茅花;《魏风·汾沮洳》:“彼其之子,美如英”,英就是盛开的花。至于那句《周南·桃夭》里的“桃之夭夭,灼灼其华”,更是家喻户晓、被传诵千年的佳句了。

在《唐诗分类大辞典》里的“花部”中,咏花诗就多达835首,仅一朝就有103位有名的诗人写过有关花的诗,可见“盛唐”一斑。其中排第一的要数大名鼎鼎的白居易了。生活不富裕的他,竟写了87首咏花的诗,吟咏了21种花卉,著名的有《大林寺桃花》《采莲曲》《买花》《落花》《桐花》《惜花》《牡丹芳》《紫薇花》《蔷薇花》《种白莲》等,浪漫的他以花比“夫人”:“移根易地莫憔悴,野外庭前一种春。少府无妻春寂寞,花开将尔当夫人。”(《戏题新栽蔷薇 时尉周至》)

还有那首脍炙人口的《大林寺桃花》:“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而他的《花非花》中的“花非花,雾非雾,夜半来,天明去。来如春梦不多时,去似朝云无觅处”就已经有了点儿现代朦胧诗的意味。

《同李十一醉忆元九》:“花时同醉破春愁,醉折花枝当酒筹。”白乐天写的是当时文人雅士的趣味,结伴赏花饮酒,并在饮酒时折花枝、行酒令;还有《陵园妾》中的一句“眼看菊蕊重阳泪,手把梨花寒食心”描绘出了当时的节日风俗,前句是重阳节的主要风俗活动:采菊和饮菊花酒,后句则是写的寒食日。寒食日时是梨花盛开的时刻,梨花的冷淡寒白与寒食节不谋而合,更衬托出节日的情绪意味。同时,作为“诗史”的白居易也很关注社会民生,在《买花》诗中,他感叹“一丛深色花,十户中人赋”,让我们深切知晓了当时花业市场和洛阳牡丹花的行情,已然显现出了700年后荷兰郁金香般的疯狂。

牡丹的雍容富贵以大气压倒群芳,而对中国人普遍喜爱的梅花,中国文人则是情有独钟,随便一个喜欢唐诗宋词的文学爱好者都能信口说出几首名作来。像王安石和陈亮同名的《梅花》,林逋的《山园小梅》,李商隐的《忆梅》,齐已、张谓、柳宗元三位唐朝诗人不约而同的《早梅》,白居易的《新栽梅》,苏东坡吟咏《红梅》,陆游写就的《梅花绝句》,杨万里则痴迷于《探梅》,其间的名句无一不是脍炙人口千百年: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何方可化身千亿,一树梅花一放翁。”“一枝梅花开一朵,恼人偏在最高枝。”“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当年走马锦城西,曾为梅花醉如泥。”“一朵忽先变,百花皆后香。”

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村路傍溪桥。(张谓:《早梅》)

风光人不觉,已著后园梅。(史青:《应诏赋得除夜》)

梅衰未减态,春嫩不禁寒。(杜牧:《初春有感寄歙邢员外》)

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齐已:《早梅》)

折得疏梅香满袖,暗喜春红依旧。(晏几道:《清平乐》)

柳垂江上影,梅谢雪中枝。(王安石:《临江仙》)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王安石:《梅花》)

故作小红桃杏色,尚余孤瘦雪霜姿。(苏轼:《红梅》)

天涯也有江南信,梅破知春近。(黄庭坚:《虞美人》)

小春何处有梅花,想见水边篱落,数枝斜。(吴则礼:《虞美人》)

雪似梅花,梅似花雪,似和不似都奇绝。(吕本中:《踏莎行》)

不与群芳争绝艳,化工自许寒梅。(叶梦得:《临江仙》)

雪后蔬梅,时见两三花。(辛弃疾:《江神子》)

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杜未:《寒夜》)

元朝的大画家、大诗人王冕,更是直言不讳:“凡桃俗李争芬芳,只有老梅心自常。”(王冕:《题墨梅图》)

在诗坛上和梅花地位相仿、受到文人墨客们较多的尊崇和赞美的,大概要数荷花了。李商隐就直题《赠荷花》:

世间花叶不相伦,花入金盆叶作尘。惟有绿荷红菡萏,卷舒开合任天真。此花此叶长相映,翠减红衰愁杀人。

自古以来诗人们赞荷花的诗句很多,也是信手便可得些名句: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李白:《古风》)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王昌龄:《采莲曲》)

多少绿荷相倚恨,一时回首背西风。(杜牧:《齐安郡中偶题二首》)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杨万里:《小池》)

秋风吹白波,秋雨呜败荷。平湖三十里,过客感秋多。(萨都刺:《过高邮射阳湖杂咏九首》)

园翁莫把秋荷折,因与游鱼盖夕阳。(周密:《西塍废园》)

绿荷多少夕阳中。知为阿谁凝恨,背西风。(秦观:《虞美人》)

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李璟:《浣溪沙》)

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周邦彦:《苏幕遮》)

无端轻薄云,暗作廉纤雨。翠袖不胜寒,欲向荷花语。(晏几道:《生查子》)

夜半酒醒人不觉,满池荷叶动秋风。(窦巩:《秋夕》)

一夜绿荷霜剪破,赚他秋雨不成珠。(来鹄:《偶题二首》)

荷叶五寸荷花娇,贴波不碍画船摇。相到薰风四五月,也能遮却美人腰。(石涛:《荷花》)

和诗词里的无数美词佳句相比,北宋大学者周敦颐的《爱莲说》更高一筹,被无数次录入语文教科书: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繁。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宋朝文人张敏叔以十二种花卉为十二客,各赋诗一首,这基本上是给文人作品、观念中的花卉所表征的文化意境定了个调。从此以后,“十二客”即成为画家画题,特别是中国南宗的国画家们经常的之为题作画:

牡丹——贵客,梅花——清客,菊花——寿客,瑞香——佳客,丁香——素客,兰花——幽客,莲花——静客,荼靡——雅客,桂花——仙客,蔷薇——野客,茉莉——远客,芍药——近客。

受到文人们的宠爱而被较多吟咏的花,还有菊花、桃花、海棠、桂花、梨花、石榴花等,于是她们也就成了中国百姓广为种植的观赏花卉。

诗词中国,花影卉芳,千年佳句无数,在这里,列举一些著名的、被广为引用的关于花卉的古今诗句:

李太白有:“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清白调》)

孟浩然有:“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过故人庄》)

晏殊有:“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浣溪沙》)

李清照有:“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醉花阴》)

龚自珍有:“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己亥杂诗》)

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元稹:《菊花》)

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杜甫:《江畔独步寻花》)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温庭筠:《商山早行》)

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春烟。(王维:《田园》)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崔护:《题都城南庄》)

桃花细逐杨花落,黄鸟时兼白鸟飞。(杜甫:《曲江对酒》)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刘禹锡:《乌衣巷》)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古代的文人爱花咏花,现代诗人自然不会有丝毫淡化与慢怠。毛泽东的词《卜算子·咏梅》,就有无数中国人能够背诵。大文学家冰心的著名诗集《春水》里的两小节关于花的诗句也很为人们喜爱并广为传诵:

墙角的花!

你孤芳自赏时,

天地便小了。


我的朋友,

不要让春风欺哄了你,

花色原不如花香啊!

在1958年2月25日的《诗刊》第二期上,发表了现代大诗人郭沫若的《牡丹》《芍药》《春兰》三诗。刊出之后,有朋友就对郭沫若说:“跃进一下,就作足一百首来!”郭沫若一口应允,决心来完成这个“小”任务。所以便于3月30日开始,写以“百花齐放”为总题的咏百花诗。

一百首诗,于当时的郭沫若而言,几乎不算什么(当年他的代表作《女神》收数年诗作,不过五十来首),仅用了十天,便大功告成。4月3日,《人民日报》开始发表这组“百花齐放”,每期若干首,一直到6月27日才结束,共发表了一百零一首。其实郭沫若不止写了这些。他说:“实际写了一百零五首。我把油桐花、真珠兰、王莲和金银花四首抽掉了……”

十天之内,“跃进”出一百多首咏花诗,虽然质量不是很理想,却集中反映了当时的社会情境。

进入21世纪的当代,诗少了,歌多了,诸如《水中花》《水上花》《女人花》《我等到花儿也谢了》《菊花台》《兰花草》《花田错》《你是我的玫瑰花》《茉莉花》《百合花》《野菊花》《桃花朵朵开》《春天花会开》《鲁冰花》《梦里花》等,铺天盖地,震耳欲聋。多出的是浮躁和口水,少了的是灵魂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