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 ”知识新读本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一节 和平与发展仍是时代主题

当今世界正在发生深刻复杂变化,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保持国际形势总体稳定具备更多有利条件。党的十八大报告的这一重要判断,主要是根据当今世界格局发展的主要特征和趋势做出的。

【文献摘编】

当今世界正在发生深刻复杂变化,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持续推进,科技革命孕育新突破,全球合作向多层次、全方位拓展,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整体实力增强,国际力量对比朝着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方向发展,保持国际形势总体稳定具备更多有利条件。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见《十八大报告辅导读本》,46页,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一、当今世界格局发展的主要特征与趋势

1.世界多极化不可逆转

世界多极化是指世界在一定时期内两个以上的国家或国家集团对国际政治的主要方面形成关键性影响的发展趋势。当今世界,多极化是不可逆转的。首先,世界的多极化是不争的事实,已经形成欧、美、日等发达经济体以及新兴经济体在世界经济格局中的多级化特征。经济的多极化必然推动政治多极化向纵深发展。其次,经济全球化使世界各国、各地区间的经济联系不断加强,相互依存程度不断加深。没有一个国家可以在经济上左右别的国家而不受别国的任何影响。同时全球化时代世界面临的许多全球性问题也是任何一个国家无法单独处理的,必须通过各国间的广泛合作才能妥善或有效地解决。

2.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

经济全球化产生于20世纪50年代,20世纪90年代形成高潮。经济全球化的主要特征是:以科技革命、市场经济和跨国公司的大力发展为动力,推动资本、信息、技术、劳动力、资源等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进行流动、配置、重组的过程;国际间的生产、投资、金融、贸易,促使世界各国、各地区经济相互融合、相互依赖、相互竞争和制约的趋势不断加强;进入新世纪,信息技术的普及和全球价值链的深化成为经济全球化的重要推动力量,世界各国相互依赖和利益交融程度进一步加深,纷纷通过扩大开放促进自身发展,避免被边缘化的命运。

3.科技革命孕育新突破,全球合作向多层次、全方位拓展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正在进行,并成为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动力。电子信息、新能源、生物、新材料等领域的革命性突破随时可能出现,智慧工厂、互联网金融、分布式能源等新型业态不断涌现。科技的进步改进了运输、通信、信息等技术,降低了改进经营活动的成本,减少了贸易和投资的障碍,扩展了商品和服务交易的范围。这将引发国际竞争和分工格局的深刻变化以及全球合作向更深、更广的领域拓展。

二、世界经济复苏艰难曲折

1.2008年爆发的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深远

2014年10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数据显示,2014年世界经济增速为3.3%,与2013年持平;发达经济体增速为1.8%,新兴经济体经济增速为4.4%,延续2010年以来的持续下滑态势。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世界经济形势分析与展望》,载《求是》,2015年第2期,58页。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尽管世界主要发达经济体和国际社会采取了一系列反危机措施,但收效并不明显。危机以来的世界经济形势表明,国际金融危机已由“急症”转为“顽症”,演变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最为严重、漫长的经济危机。

美国的经济复苏虽有起色,但也举步维艰。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美国经济进入负增长,2009年达到-2.6%。虽然2010年经济增长由负转正,却也是举步维艰。美国经济2012年增长率为2.3%;2013年增长率为2.4%。

图片来源:千年丝路远 万里亲缘长,《人民日报》,2014-07-02。

名词解释

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时事报告》(大学生版)增刊,《“形势与政策”专题讲稿》,2013-2014学年度上学期。

美国总统奥巴马上台后,向中国提出希望将中美对话升级为全面对话。2009年4月,时任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与美国总统奥巴马在二十国集团(G20)伦敦金融峰会上首次会晤。中美两国元首一致同意共同努力建设“21世纪积极合作全面的中美关系”。在此背景下,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机制应运而生。目前,中美高层之间的对话机制有60多个。除强大的对话阵容及全面而广泛的对话议题外,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还至少具有两个特点:一是全新的对话机制。把“战略”及“经济”两大方面的议题“合二为一”,囊括在同一机制之下。在具体的对话过程中,又将这个对话“一分为二”——一条主线、两条平行的对话渠道。二是最高的对话规格。对话首次升格为内阁级,中美双方都非常重视。

按照当时世界银行全球经济展望的预测,2014年,美国经济增长速度可能达到2.8%,比2013年高1个百分点,但实际增长率只达到2.5%国家统计局国际统计信息中心,2015-02-27。,复苏势头远低于预期。就在许多人对2015年美国经济相对强势增长抱有更大期望的时候,2015年4月末公布的美国经济核心数据却大幅低于人们的预期。美国一季度实际GDP季环比增长年率仅为0.2%,不仅较上一季度下滑2个百分点,还明显低于1947年以来3.26%的趋势水平和2008年以来1.24%的危机后水平。有关专家对这一数据进行了经济内生增长动力的具体分析:剔除掉库存变化、进出口和政府支出三大波动性要素的贡献后,一季度美国经济内生增长动力为0.86%,不仅低于2.7%的历史趋势水平,还低于1.04%的危机后平均水平,并创2009年四季度以来的最低值。由此可见,尽管美国经济复苏在发达经济体中是比较好的,却也步履蹒跚,而且不够稳定。2015年一季度美国经济的弱势开局,就说明了这一点。一般来说,美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十多次经济危机后,当它复苏的时候,通常会出现7%~8%增长的反弹。现在6年时间过去了,美国经济还没有出现任何反弹迹象。根据世界银行的预测,一直到2016年,美国的经济增长速度才可能恢复到3%左右。

2.欧盟经济出现“二次探底”后,复苏仍步履蹒跚

欧洲在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的复苏要比美国更加曲折艰难一些。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欧盟国家的经济复苏可以说是困难重重。

名词解释

欧洲一体化《时事报告》(大学生版)增刊,《“形势与政策”专题讲稿》,2013-2014学年度上学期。

欧洲一体化的概念,最初可以追溯到20世纪以前。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欧洲一体化的进程加速。1952年,法、意、联邦德国等6国建立欧洲煤钢共同体。1958年,欧洲经济共同体建立,当时只有6个成员国,分别是法国、联邦德国、意大利、荷兰、比利时和卢森堡。1972年,欧洲经济共同体扩展到16个国家,建立了西欧16国自由贸易区。1992年,欧共体中的12个国家签署《马斯特里赫特条约》(也称《欧洲联盟条约》),欧盟便是在这一基础上建立的。目前,欧盟有28个成员国。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欧洲损失惨重,亟待重建。同时,世界经济呈现一体化趋势。战后欧洲主要国家在世界上的影响力下降,这些都推动欧洲国家“抱团”发展。欧盟成立初期,在经济上有一段快速增长期,但在受到2008年金融危机打击后正处在缓慢恢复期。同时,美苏两强争霸格局瓦解后,欧盟也谋求在国际舞台上发挥更大作用。

图片来源:千年丝路远 万里亲缘长,《人民日报》,2014-07-02。

2009年欧盟28个成员国除波兰外都是负增长,包括德国在内的所有国家的负债率已经超过警戒线标准(国际通行的主权债务标准,或政府债务风险国际警戒线标准:其财政赤字不能超过GDP的3%,国债余额不能超过当年GDP的60%)。2009年年底,希腊债务危机愈演愈烈,2010年迅速发展成为欧洲主权债务危机,使欧洲经济出现“二次探底”,难以自拔。2012年欧元区经济增长率为-0.7%,2013年的增长率为-0.5%。根据世界银行对全球经济发展展望预测,2014年欧洲的经济增长率将由负转正,可能达到1.1%,实际只达到0.8%的增长国家统计局国际统计信息中心,2015-02-27。,低于预期0.3个百分点。2014年11月4号,欧盟委员会发布秋季经济展望报告,将2015年欧元区的经济增长预期从1.7%下调至1.1%。2015年6月欧盟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经季节性因素调整,欧元区2015年一季度GDP环比均增长0.4%,同比增长1.0%。通常情况下,欧洲经济增长率应该是2.5%~3%。因此,欧盟经济复苏远不如预期。

3.日本经济长期停滞,难以摆脱困难局面

日本目前是世界第三大经济体。日本经济自从1991年泡沫破灭以后,已经连续20多年经济停滞、通货紧缩,日本的公共债务已达到国内生产总值的230%。2012年安倍上台以后,推出“安倍经济学”,射出“三支箭”来复苏日本的经济。安倍的“第一支箭”是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刺激银行更加宽松地向企业贷款,其结果是日元下跌,短期内虽然促进了出口,但最终的结果只是提高了进口的成本。日本家庭如今要为汽油、蔬菜和在中国组装的iPhone手机支付更多的钱。物价涨了,但企业老板却没有给员工加薪,造成企业员工可支配收入实际下降6%。

名词解释

安倍经济学《时事报告》(大学生版)增刊,《形势与政策专题讲稿》,2013-2014学年度,268页。

2013年6月14日,日本政府在内阁会议上分别通过“经济财政运营和改革基本方针”“经济增长战略”和“规制改革实施计划”等经济政策。至此,所谓“安倍经济学”的主要经济政策和措施均已出台。大胆的货币宽松政策、灵活的财政政策和旨在激发民间活力的经济增长战略,被称为“安倍经济学”的“三支箭”。

安倍的“第二支箭”是补充预算和加大政府采购来带动消费。“第三支箭”是日本经济结构性的改革。这项改革虽然很关键,但很难推动。日本政府推行“安倍经济学”,短期看具有一定效果,主要是股票市场复苏,日本股市2013年全年上涨了57%,创下了41年来最大涨幅纪录;经济增长率一度有所提高,2012年日本的经济增长率是1.5%,2013年增长率为1.5%,但2014年增长率却大幅下降到0.2%。“安倍经济学”为什么好景不长?因为“安倍经济学”“三支箭”中前两支箭并没有射中靶心,其经济政策未触及结构改革。日本超高水平的国债、人口老龄化、生产力增长下降等因素都在制约着“安倍经济学”的实现。特别是2014年二季度消费税从5%提高到8%的时候,日本经济下滑幅度已大大超出预期。有国外媒体评论,目前,“安倍经济学”正在东京重新跌落。曾赞扬安倍首相的人现在都泄气了,甚至执政党内部也承认经济重振计划没有取得预期的进展。

4.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缓慢

多年来,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经济情况,增速基本上保持两位数增长,过去10多年一直如此。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增速之差大概是4个百分点,并且比较稳定。但是,在世界经济一体化深入发展的今天,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又是密切相关的,主要表现在发达国家经济发展速度下降,发展中国家也必然放慢经济增长的步伐。受世界经济形势影响,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速从2010-2012年逐年下降,分别是2010年7.4%、2011年6.4%、2012年5.1%,2013年以后又随着世界经济形势的变化,相对稳定在一个较低的增长水平上。《时事报告》(大学生版)增刊,《“形势与政策”专题讲稿》,2013-2014学年度上学期,247页。

在金砖国家中,2012年以来,巴西、南非、俄罗斯经济增长缓慢,2012-2014年的平均增长率都没有超过2%。印度经济却有明显回升。印度2012年全年增速是5.1%,2013年的增速是6.9%,2014年的增速为7.4%。国家统计局国际统计信息中心,2015-02-27。根据印度政府2015年5月下旬发布的2015年一季度GDP增长率数据为7.5%,但引起一定争议。印度经济学家R. Nagaraj指出,印度政府发布的GDP增长数据与印度目前的银行信贷情况、工业生产指数、印度各公司业绩等其他衡量经济发展情况的指标相矛盾。印度的经济学家帕伦乔伊·古哈·裟库塔(Paranjoy Guha Thakurta)也表示,印度GDP的增长并没有在印度各大企业、市场中表现出来,所以要么是印度政府计算有误,要么是印度政府在刻意美化经济增长数据。印度政府方面则解释称,此次印度政府使用的是全新的计算方式,比如说印度政府此次使用了改良的数据库来衡量私营企业的发展情况。印度政府还解释说,此次把使用新计算方式统计的50多万家公司的数据都加到了GDP的数据计算中。环球网,2015-06-04。

图片来源:千年丝路远 万里亲缘长,《人民日报》,2014-07-02。

世界银行2015年6月10日发布最新一期《全球经济展望》,下调2015年全球经济增长预期。这份世行一年两期的旗舰报告预计,2015年全球经济预计增长2.8%,低于该机构1月份3%的预测值。世界银行预计,2016年全球经济增长率为3.3%,2017年增长率为3.2%,与1月份的预测一致。其中,高收入国家经济2015年预计增长2%,低于1月份2.2%的预测值,2016年和2017年预计增长率分别为2.4%和2.2%。发展中国家2015年预计增长率为4.4%,低于1月份4.8%的预测值,2016年和2017年增速将分别升至5.2%和5.4%。报告指出,随着美国经济增长维持在稳定水平,欧元区和日本经济活动势头增强,发达经济体增长分化的趋势将有所减缓。报告预测,美国经济2016年和2017年增长率分别为2.7%和2.8%,低于1月份3.2%和3%的预测值;预测欧元区和日本经济2015年增幅分别为1.5%和1.1%,1月份的预测值则分别为1.1%和1.2%。报告说,发展中国家2015年面临一系列挑战,其中包括由于美联储加息在即所带来的融资成本增加、原油等大宗商品价格疲软。报告维持了此前对中国经济2015年增长7.1%的预测,并认为中国近期的货币和财政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对增速放缓起到缓冲作用。报告预测中国2016年和2017年的增速分别为7%和6.9%,与1月份预测一致。

世界银行高级副行长兼首席经济学家考希克·巴苏说,全球经济仍然面临下行风险。美联储启动加息将导致全球金融条件有所收紧,尤其是在经济增长前景有所放缓的情况下,这将进一步增加金融条件大幅紧张的可能性。同时,美元持续升值有可能导致美国经济放缓的情况比预期严重,进而对全球经济增长带来压力。新华网,2015-06-11。

图片来源:千年丝路远 万里亲缘长,《人民日报》,2014-07-02。

三、当今世界仍然很不安宁

当今世界,国际安全风险呈现多元化趋势,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和新干涉主义有所上升,强化军事同盟,加强军备竞赛的倾向回潮。国际恐怖主义、民族分裂和极端宗教势力猖獗,防扩散形势依然严峻,地区热点和冲突此起彼伏。

1.美国因素对中国周边外交与安全的挑战

在和平、发展、合作、共赢已成为时代潮流的今天,国际上总有一些国家抱着冷战思维、零和博弈的旧观念不放,把中国发展壮大视为对自身的威胁,总是想方设法对中国的和平发展加以牵制和干扰。为应对中国崛起,美国推出“亚太再平衡”战略。

名词解释

修昔底德陷阱《时事报告》(大学生版)增刊,《“形势与政策”专题讲稿》,2013-2014学年度上学期。

公元前431年至公元前404年,为争夺霸权,古希腊的两个城邦同盟——以斯巴达为首的伯罗奔尼撒同盟和以雅典为首的提洛同盟,爆发了一场大规模的冲突,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伯罗奔尼撒战争。伯罗奔尼撒战争之所以不可避免,希腊历史学家修昔底德认为是由于雅典实力的增长,并使斯巴达产生恐惧。这就是“修昔底德陷阱”,即一个崛起的大国必然挑战现存大国,而现存大国将使用武力回应这种威胁。美国进攻性现实主义的代表人物米尔斯海默,将之称为“大国政治的悲剧”。

在2012年6月3日闭幕的当年度香格里拉对话会上,美国国防部部长帕内塔提出了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提出美国在2020年前亚太再平衡的军事布局,即向亚太地区转移一批海军战舰,届时将60%的美国战舰部署在太平洋上。本质上讲,再平衡不是什么新概念,它依然是利用中国周边个别国家对中国发展的疑虑,来加固美国的战略地位。政治上,美国全面加强与盟友的伙伴关系,主导地区规则。美国加大对日本的倚重,在钓鱼岛问题上高调挺日,为日本解禁集体自卫权提供支持。经济上,美国加紧推进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关系协定(TPP)谈判。在表面上美国不反对中国加入TPP,实际上却在抓紧部署,待制定好规则后再让中国加入。军事上,美国积极介入中国与邻国的领土争端,不断加强其军事存在。通过不断加强与日、韩、菲、澳等传统军事同盟,加大对中国的安全压力。同时,拓展与印度、新加坡、越南等安全伙伴关系,调整对缅甸的政策形成对中国的战略牵制。近年来,美国在中国周边海域演习以及抵近侦查的频率和强度都在不断增加。

2.国际热点问题仍然突出

传统安全威胁和非传统安全威胁相互交织,问题复杂难解。在2014年,原有的问题不仅没有缓解,反而又增添两大新热点:一是乌克兰危机加剧美欧俄博弈。乌克兰东部地区要求独立,爆发武装冲突,制裁与反制裁加大经济风险,美欧同俄罗斯的关系不断恶化。大国博弈加剧地区紧张局势,影响世界格局稳定。二是极端组织“伊斯兰国”势力作乱中东,开始在伊拉克由北向南攻城略地,宣布建立宗教国家。国际联盟军事打击效果有限,“伊斯兰国”武装迄今并未受到重创,中东地区反恐形势严峻。同时,原有的热点问题也在不断发酵。在东北亚次区域,朝鲜问题长期以来是热点问题,日本与俄罗斯、韩国以及中国在海洋领土问题上纠纷不断。中韩与日本之间的历史问题、慰安妇问题也频繁见诸报章。在东南亚,中国与越南、菲律宾等南海声索国的争端尤为突出。在南亚,印度与巴基斯坦长期以来围绕恐怖主义、领土等问题的纷争一直存在,而阿富汗问题则随着美国2014年撤军显现出极大的不稳定性。在中亚地区,相对突出的仍然是“三股势力”(宗教极端势力、民族分裂势力、国际恐怖势力),特别是宗教极端势力制造的恐怖袭击给人民群众心理和生命财产安全造成极大威胁。在西亚地区,叙利亚发生危机,伊拉克重现战火。沙特武力介入也门内部冲突,加剧地区紧张局势。伊核问题虽有缓解,但效果仍有待观察。

3.亚洲海洋问题明显升温,特别是南海岛礁争端激烈

其中既有国际局势变动中的小国沦为大国博弈工具的诱因,也存在源于人口、资源和环境压力造成的零和竞争态势。美国主导的西方舆论大力宣扬“中国威胁论”,认为中国正在使用武力或者武力威胁改变现状。特别是针对中国在南沙进行的岛礁建设,认为这样做加剧了紧张局势。中国方面表示,南沙相关岛礁扩建后,中国可以在南海的防灾减灾、搜救等方面加大作为,这是有利于维护南海航行安全的积极举措。中国在南沙的岛礁建设是主权范围的事,不针对任何国家和集团,也不是所谓的“制造紧张”。所谓的地区内相关国家的“担忧”是因为它们侵占了中国的岛礁而“心里有鬼”。中国的计划不会因为美国或其他国家反对而停止。菲律宾、马来西亚、越南在南沙都建有机场,对此美国采取选择性禁声。相比菲律宾、越南在南沙所占岛礁开展的岛礁建设,中国是后来者,美国等西方媒体据此指责中国显然毫无道理。《环球时报》,2015-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