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牧交错带新型农牧业一体化经营主体研究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一节 农牧业一体化经营理论依据

农牧业一体化经营模式无论是横向一体化还是纵向一体化经营,目的都是降低生产成本和交易费用,规避风险;农牧业一体化经营也要求耕地资源与产业经营达到一定规模,才能达到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所以,这一节主要介绍实行农牧业一体化经营涉及的规模经济理论、机会成本理论与交易费用理论。

一、规模经济理论

规模经济理论反映的是投入产出关系,即在既定的投入(资本、劳动力、技术等)下使具有使用价值的产出或服务达到最大化,或者指在产出既定的条件下,使原材料、劳动等成本投入最小化。

(一)规模经济的含义

在生产过程中,随着投入要素的不断增加,即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开始时产量会逐渐增加,但是继续扩大规模,成本投入的增加大于产量的增加。所以,在规模与成本的变动过程中,必然会出现边际成本与平均成本相等的投入点,此时平均成本最低。这是规模经济最佳点。边际学派及以后的新古典经济学派把固定投入成本引入规模经济分析模型,在边际分析的基础上提出规模报酬变动的三个阶段理论,即规模经济递增、规模经济不变与规模经济递减三个阶段的规模与效益变动的规律。在最初的生产阶段,随着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即投入要素数量的增加,产品产量也在不断增加,其平均成本不断降低,这一过程中生产者处于规模经济阶段;随着规模继续扩大,即继续增加投入要素的数量,当平均成本降低到最低时为规模最经济点,这时的规模效益、规模报酬达到最大;当规模继续扩大,投入要素继续增加,并使得产量增加到超过规模最经济点的产量时,随着规模的继续扩大,产量不断增加,平均成本逐渐升高,即规模最经济点之后再继续增加要素投入,扩大生产规模,其平均成本的增加大于产量的增加,即为规模不经济阶段。

基于投入产出的规模报酬递增、规模报酬不变和规模报酬递减的变动规律,生产者的长期平均成本曲线一般是呈先降后升的U形,长期平均成本曲线的U形特征是由长期生产中的规模经济和规模不经济决定的。在生产者生产扩张的开始阶段,生产者由于扩大生产规模而使经济效益得到提高,这叫规模经济。当生产扩张到一定的规模以后,生产者继续扩大生产规模,就会使经济效益下降,这叫规模不经济。或者说,随着规模的扩大,生产者产量增加的倍数大于成本增加的倍数,为规模经济;相反,随着规模的扩大,生产者产量增加的倍数小于成本增加的倍数,为规模不经济。显然,规模经济和规模不经济都是由生产者变动自己的生产规模所引起的,所以,也称为内在经济和内在不经济。

(二)规模经济与规模不经济

一般来说,在生产者的生产规模由小到大的扩张过程中,会先后出现规模经济和规模不经济。正是由于规模经济和规模不经济的作用,决定了长期平均成本LAC曲线表现出先下降后上升的U形特征。

图2-1所示的坐标图为长期成本曲线与规模报酬变化规律,横坐标表示产量Q的大小,也表示规模的大小,纵坐标表示成本C的大小。LAC曲线为长期平均成本曲线,SAC1SAC2SAC3SAC4SAC5分别代表不同生产规模的短期平均成本曲线。SAC1代表的生产规模所生产的产品产量Q1为最优规模,当生产产量为Q1时,生产者投入的平均成本最小。在生产Q1产量之前所有产量的边际成本均在递减,即每增加1个单位产量水平增加的成本是递减的。无论是SAC3代表的生产规模,还是SAC2代表的生产规模,其增加的成本均在递减,而且SAC2代表的生产规模的平均成本低于SAC3代表的生产规模的平均成本,所以,在Q1产量之前的LAC曲线为长期平均成本曲线呈下降的趋势,也就是规模报酬递增阶段,为规模经济阶段。Q1产量之后所有产量的边际成本均在递增,即随着要素投入数量的增加,每增加1个单位产量水平所增加的成本是递增的。也就是说,SAC4代表的生产规模和SAC5代表的生产规模,其增加产量而增加的成本均在递增,也说明在Q1产量之后的规模报酬呈递减趋势,为规模不经济阶段。生产者可以采用扩大规模的方法增加经济收益,但是,当规模扩大到一定程度时,经济效益达到最大,当再扩大规模时,规模报酬会递减。因此,规模的扩大要适度。

图2-1 长期成本曲线与规模报酬变化规律

规模经济理论用于农牧业一体化经营问题方面,可以作为解释养殖业扩大规模到一定程度才产生规模效益,扩大养殖业必然增加饲料饲草的投入,所需饲料饲草如果能够由种植业提供,就可以节约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无论是使用耕地还是草地来发展养殖业,必须扩大规模才能实现在很高的产量水平上平均成本仍在递减的目的,也就实现了规模经济。如果利用耕地种植饲料饲草提供养殖业,也就是实行农牧业横向一体化经营模式,随着养殖业实现规模经济阶段其规模的不断扩大,所需要的物质资料饲料饲草也不断增加,因而种植业饲料饲草种植规模也需要不断扩大,也就需要通过合理流转耕地调整种植业结构。与此同时,随着耕地规模和种植规模的不断扩大,种植业的饲料饲草产量增加所增加的成本也逐渐减小,即在饲料饲草产量在很高的阶段,种植业投入的边际成本在逐渐递减。所以,采用农牧业横向结合经营模式,通过种植业为养殖业提供饲料饲草,扩大养殖业规模与种植业规模可以实现规模经营效益的提高。但是,规模的扩大需要注意适度,因为在规模扩大的过程中产量增加到一定程度时达到最大,再继续扩大规模,随着产量的增加所增加的成本增大,即随着产量增加,边际成本开始增加,也就是所谓的规模报酬开始递减。

二、机会成本理论

(一)机会成本的含义

无论是一个国家还是一个地区,所拥有的资源(资金、土地、劳动力、技术)在时间上或空间上都是有限的,而经营者的欲望却是无限的;有限的资源具有多种用途,用作某一种用途,就需要放弃其他的用途,由于这两个事实的存在定义了现实社会的资源稀缺性,而又由于资源具有有限性和多用性,所以,在配置资源时就具有选择性,资源的用途有了选择就意味着当资源用作一种用途时,就要放弃资源的其他用途,也因此引出经营者在利用耕地资源发展农牧业时,进行农牧业经营行为选择会产生机会成本的问题。

奥地利弗·冯·维塞尔在其著作《自然价值论》中,通过成本定律的分析,将效用与成本联系起来,独创了“机会成本”的概念。他指出:机会成本就是利用特定要素资源所取得的收入,要放弃利用该资源与其他目的为代价。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保罗·萨缪尔森在他的《经济学》中给机会成本下的定义是:“一项决策的机会成本是做出某一决策而不是做出另一决策所放弃的东西。”所以,机会成本可以理解为:为了得到某种东西而所要放弃另一些东西的最大价值;也可以理解为:在面临多方案择一决策时,被舍弃选项中的最高价值者是本次决策的机会成本;还指生产者把相同的生产要素投入其他行业可以获得的最高收益。简单来说,机会成本是做出某种选择而不是另一种选择的真实成本,机会成本是因选择而产生的成本。可以断定,经济学中的成本都是机会成本,在资源既定且技术给定的前提下,当把一定的资源用于生产一种产品时,就必须放弃另一种产品的生产,所放弃的另一种产品的产量,就是生产当前产品的机会成本。也就是说,两种产品的产量互为机会成本。

(二)农牧业横向一体化经营机会成本理论分析

机会成本理论用于分析农牧业横向一体化经营问题方面,主要指耕地用作发展种植业和养殖业的选择行为决策发生的成本。农牧业横向一体化经营是以饲料饲草和肥料为纽带的种养业结合经营模式,应用机会成本理论定性描述农牧业横向一体化经营资源配置效率。

在耕地资源有限的条件下,在种植业经营结构中,一种作物播种面积增加,就需要减少另一种作物的播种面积。为了研究农牧业横向一体化经营的资源配置问题,假设耕地资源只在粮油作物与饲料饲草作物之间进行配置,粮油作物规模决定农业收益,饲料饲草作物规模决定畜牧业收益。经营主体在粮油作物与饲料饲草作物之间选择产生机会成本,即农业与牧业的决策选择产生机会成本。机会成本理论可以作为解释在利用耕地资源进行农牧业生产时,放弃种植粮食与经济作物,而用来种植饲料饲草作物提供养殖业物质,发展养殖业,为养殖业节约成本、增加收入。养殖业所节约的成本或增加的收入即为放弃种植粮食与经济作物的机会成本。如果耕地种植粮食与经济作物而不是饲料饲草作物,那么种植经济作物与粮食作物产值的机会成本就是放弃种植饲料饲草作物发展养殖业的收益。

图2-2横轴GO表示粮食作物与经济作物(假设经济作物为油料作物,所以简称粮油作物)的产量;纵轴FO表示饲料饲草作物的产量;OA表示耕地全部播种饲料饲草作物产量单位数;OB表示耕地全部播种粮油作物的产量单位数。生产可能性曲线AB表示两者最大可能产量组合点的轨迹。沿着AB曲线从A点到B点移动的每个点,饲料饲草作物面积都在缩小,而粮油作物面积都在扩大,即饲料饲草产量在减小,粮油产量在增加。

图2-2 农牧业经营行为选择机会成本

依据机会成本原理,增加任何一种作物所多获得产量的机会成本为减少另一种作物的产量。经营主体是理性的,其行为决策目标为利益最大化。当充分利用耕地资源经营农业与畜牧业时,即耕地在粮油作物与饲料饲草作物之间配置,假设单位面积种植粮油和饲料饲草作物的收益相当,如果用饲料饲草作物替换粮油作物,饲料饲草作物提供畜牧业物质基础,饲料饲草的生产成本就远远小于购入等量饲料饲草的费用,因此可以降低畜牧业生产成本,增加畜牧业收益,而其放弃粮油作物栽培的机会成本又小。所以,减少粮油作物的播种面积,增加饲料饲草作物的面积,发展农牧业横向结合经营模式可以降低养殖业成本,提高农牧业经济效益,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上述理论分析可知,在耕地资源有限的条件下,如果经营主体偏好于农业,那么耕地安排粮油作物的规模大,粮油产量高;如果偏好于畜牧业,那么安排饲料饲草的规模大,饲料饲草产量高。经营主体是理性的,农牧业经营表现为利益最大化目标。作者的观点是:基于机会成本理论与利益最大化原则,在充分利用耕地资源的条件下,减少粮油作物的规模,扩大饲料饲草作物规模为养殖业提供物质,耕地放弃种植饲料饲草而种植粮食作物与经济作物的机会成本高。在农牧交错带应当将一部分耕地用于种植饲料饲草提供养殖业物质,实行农牧业横向一体化经营,养殖业牲畜粪便沤制有机肥为种植业提供肥料,可以形成产品互补优势,降低养殖业与种植业生产成本,增加农牧业经济效益。所以,经营主体采用农牧业横向结合经营通过种植业与养殖业产品互补,可以提高交互效应,能够达到农牧业集约经营、家畜粪尿处理和有机肥生产的循环利用,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

三、交易费用理论

市场上企业与企业之间存在交易成本;用企业代替市场,将外部交易内部化后,企业内部存在企业与劳动者、企业与管理者之间监督、激励、获取信息等交易成本。亚当·斯密从劳动分工和专业化的角度出发,揭示了大头针制作工序细分带来效率的原因。

任何交易都可以看成交易双方所达成的一项契约。交易成本可以看成围绕交易契约所产生的成本。根据科斯等人的观点,一类交易成本产生于签约时交易双方面临的偶然因素所带来的损失。这些偶然因素或者是由于事先不可能被预见到而未写进契约,或者虽然能被预见到,但由于因素太多而无法写进契约。另一类交易成本是签订契约,以及监督和执行契约所花费的成本。根据科斯的理论,企业的规模应该扩张到这样一点,即在这一点上再多增加一次内部交易所花费的成本与通过市场进行交易所花费的成本相等。

西方经济学家认为,企业作为生产的一种组织形式,在一定程度上是对市场的一种替代。首先,厂商在市场上购买中间产品需要花费交易成本,包括企业在寻找合适的供应商、签订合同及监督合同执行等方面的费用。如果厂商能够在企业内生产一部分中间产品,就可以消除或降低一部分交易成本,而且还可以保证中间产品或生产材料的质量。其次,如果某厂商所需要的是某一特殊类型的专门化设备,而供应商一般不会愿意在只有一个买主的产品上进行专门化的投资和生产,因为,这种专有化投资的风险比较大。因此,需要该专门化设备的厂商需要在企业内部解决专门化设备的问题。最后,厂商雇用一些具有专门技能的雇员,如专门的产品设计、成本管理和质量控制等人员,并与他们建立长期的契约关系。这种办法要比从其他厂商那里购买相应的服务更为有利,从而也可以消除或降低相应的交易成本。因此,通过企业这一组织形式,可以使一部分市场交易内部化,从而消除或降低一部分市场交易所产生的较高的交易成本。

尽管企业的内部交易会消除或降低一部分市场交易成本,但是,与此同时也带来企业所特有的交易成本。导致企业这一缺陷的主要原因也同样在于信息的不完全性。具体地说,首先,企业内部存在着各种契约关系,如企业与劳动者的契约关系、企业与管理者的契约关系等。企业要对其所雇用的工人、产品推销员直至经理等各类人员的工作进行监督,同时还要诱导他们为企业努力工作。所以,企业在签订契约,以及在监督和激励方面要花费成本。其次,企业决策者要从下级获取信息,同时企业上层决策信息又要通过向下级传递而得到实现。这两个不同方向的信息传递都会因企业规模扩大所带来的隶属层次增多而被扭曲,从而导致企业效率的损失。最后,企业的下级往往出于利己动机向上级隐瞒或传递错误的信息,以使上级做出有利于下级的决策。或者,下级对上级的决策仅传递或执行对自己有利的部分。这些都将导致企业效率的损失。由此可见,企业的扩张是有限制的。

依据该理论,农牧业经营主体应当通过纵向一体化消除在市场上购买原材料、中间产品和销售产品时的交易费用,即通过前向一体化经营可以解决企业的原材料与中间产品的供应数量与质量,节省购买农产品时,企业与农户在市场谈判的交易费用;通过后向一体化经营可以将加工产品通过较短的流通渠道销售出去,以节省众多流通环节带来的高成本与销售产品市场谈判的高交易费用,通过延长农牧业产业链条,将农牧业产业的产品生产、加工、流通和销售形成纵向一体化经营,既可以节省交易费用,又可以带来各环节的产品增值,提高利润率。但是农牧业经营纵向一体化的范围也要适当,如果产业链条太长,反而带来更加复杂的组织、协调与管理工作,从而增加内部交易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