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 房谋杜断
时间:579~648
后人谈论到唐代的名相时,都以“前有房杜,后有姚宋”加以评述。姚崇、宋是唐玄宗开创“开元盛世”的功臣。以此反论,房杜二人在贞观一朝的地位也可见一斑。
三层五足银熏炉·唐
房玄龄与杜如晦并称“初唐名相”,是唐太宗李世民基业草创时期的主要大臣。李建成在争夺皇位的过程中,也多次提及“秦王府中所可惮者,唯杜如晦与房玄龄耳”。房、杜二人深得李世民信任,多方筹谋,为日后“贞观之治”局面的开辟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国家名器
房玄龄(579~648)名乔,字玄龄,后人多以字称呼他,齐州临淄(今属山东临淄)人。房玄龄为人机敏,博览经史,工书善文,有“国器”的美誉。他曾经对自己的父亲说:“(隋文帝)没有功德,仅仅是依靠着北周王室姻亲的关系才得以篡夺皇位,又不擅于为子孙后代作出长远的打算,灭亡只是早晚的事情。”充分显示了他的远见卓识。后来李世民以敦煌公的身份驻扎在渭北,房玄龄便投奔到李世民麾下。李世民与房玄龄一见如故,立刻任命他为渭北道行军记室参军,多随征战,“军符府檄,或驻马即办,文约理尽,初不著稿”。李世民评价房玄龄心思细密、筹划有方,虽“千里外犹对面语”。
王佐之才
杜如晦(585~630)字克明,京兆杜陵(今陕西西安西南)人。史书记载:他“少年英爽,尤喜读书,常以风流自命,而内负大节。”炀帝大业末年,杜如晦被李世民召入幕府,任兵曹参军一职。杜如晦曾经一度因为人事调动而被外派地方,得知这一消息后,房玄龄对李世民说:“如晦聪慧过人,且有胆识,有王佐之才,您若想成就大业,必然需要他的辅佐。其他人调走多少都不足惜,只有如晦是不能舍去的。”从而力谏李世民将杜如晦留在了身边。此后杜如晦“常参帷幄机秘”,并且遇事善断,处理公务迅速准确,以干练著称。武德三年(621),李世民设立文学馆,置十八学士,杜如晦就是其中之一。
玄武门之变
夺嫡之争中,太子李建成为了削弱李世民的力量,在高祖李渊跟前造谣说房、杜二人有不利国家的举动。信以为真的李渊下令将二人逐出秦王府,并且不得私自与李世民见面。深感形势迫切的李世民遂决心下手除掉太子一党,便又派大将尉迟敬德将他们召回府中共商大事。经过再三详细商讨和周密安排之后,李世民于武德九年(626)六月四日率领玄龄等人发动了“玄武门之变”,杀死太子李建成及齐王李元吉。李渊立李世民做了太子,而房玄龄、杜如晦也分别被任命为中书令和太子左庶子。
吾之萧何
房玄龄与杜如晦追随李世民多年,功勋卓著,所以李世民登基称帝之后,不久,授房玄龄尚书左仆射、封邗国公,杜如晦尚书右仆射、封蔡国公,由二人共秉朝政。淮安王李神通自诩太原起兵的首义之臣,又为皇室宗族,反而位不及房、杜这样的“刀笔吏”,在李世民面前多有怨言。李世民告诉他说:“玄龄等人对我而言就好比汉高祖身边的萧何,有‘决胜帷幄、定社稷之功’,名爵当然要在众人之上。”李神通闻言羞惭不已。而当时天下初定、百废待兴,每当朝廷为了国家章程、政策实施的问题争论不休时,房玄龄就会对李世民说:“这件事情非如晦不能决断。”等杜如晦一到,就立即建议李世民采用房玄龄的办法,所以《新唐书》上说:“如晦长于断,而玄龄善谋,两人深相知,故能同心济谋。”当时人论及良相,必然首推房、杜二人。
名相终焉
贞观四年(630)初,杜如晦病重,太宗曾亲去其家探望。同年三月,杜如晦因病去世,时年46岁,太宗为他废朝三日,以示哀悼,并令人为其作碑。房玄龄则以70岁的高龄,于贞观二十二年(648)去世,死后追赠太尉、并州都督,谥文昭,陪葬昭陵。唐高宗即位后,又诏令配享太宗庙廷。
六曲熊纹银盘·唐
盘高1厘米,口径3.4厘米,1970年西安市南郊何家村窖藏出土,熊作张口待食或嚎叫状。熊本为笨拙而凶猛的动物,但经匠师的精心设计,却显得温顺可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