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地理百科全书:新疆、香港、澳门、台湾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历史文化

新疆古称西域,意为西部疆域。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设西域都护府,西域正式并入汉朝版图,之后历朝历代都行使着对西域的有效管理。西域之名也历经多次变化,明朝时称新疆地区为别失八里。清统一新疆地区后,乾隆后期改称新疆,意思是“故土新归”。新疆自古以来各民族杂居,地域文化丰富多彩,各少数民族虽然宗教信仰、生活方式有诸多不同,但都能歌善舞,被称为歌舞之乡。楼兰古城、高昌古城、交河古城等诸多遗址是新疆历史的最好见证。

高昌古城

高昌古城位于吐鲁番市城东约40千米,已有1500余年历史,曾是西北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之一,也是丝绸之路上的重镇。现在的高昌古城总面积约2平方千米,分为外城、内城和宫城三个部分。外城西南角有一座较大的寺庙遗址,保存得相当完整。在它的附近,曾发现过绿琉璃瓦残片和绘有图案的房屋基石,可见当年的宫室和庙宇的建筑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

高昌古城

交河古城

在吐鲁番市西南面大约10千米的亚尔乃孜沟中,坐落着古代西域三十六国之一的车师前国的国都——交河古城,又称雅尔湖古城。公元6世纪时,高昌在这里建立交河郡城。现在的遗迹,主要是唐代及其后的建筑。交河古城北靠30米的悬崖,它的建筑形式除没有城墙外,还有一明显的特征就是大部分建筑物,包括宽大的街道,都是从原生土中掏挖出来的。交河古城的房屋都用泥土建造,不用砖石,也极少用木料。城中大街两旁尽是高厚的围墙,临街不见一个门窗,纵横连接的街巷把建筑分割为若干小区,其建筑形式颇似唐代内地城市的坊、曲。到元末明初时,由于政治中心转移,这座城也就荒废了,但因气候干燥少雨,故址又远离水源,无法开垦耕地,才使城内的建筑遗址完好地保存下来,并成为中国保存完整的古城遗址之一,对研究新疆古代城市建设有重要价值。

楼兰古城

地处新疆若羌县境内罗布泊以西的楼兰古城,曾牵动过多少考古学者和探险者的心。古老的楼兰最终消失在历史长河后,竟被人遗忘了近2000年。古城曾是汉代通往西域的必经之地,“丝绸之路”的枢纽,在东西文化交流中起过重要作用,后被沙漠湮没,有“沙漠中的庞贝”之称。当年的楼兰,驼铃声终日不断,城内商贾如云,来到楼兰的人有汉人、匈奴人、乌孙人、大宛人等。作为中国通往波斯、印度、叙利亚和罗马帝国的中转贸易站,楼兰古城起着中枢城市的作用。后来由于塔里木河下游河床淤塞,改道南流,这里的绿洲才逐渐沦为荒漠。公元4世纪前后,楼兰国灭亡,人口外迁,楼兰成为一片废墟。多少年来,楼兰被历史遗忘了。直到1900年,当地维吾尔族青年为瑞典探险家做向导时,在此发现了高大佛塔和密集的废墟。被风沙湮没了1600多年的楼兰古城终于开始被人们关注,有众多的考古工作者不断地在这里作考察。

楼兰古城残存的佛塔

交河古城

尼雅遗址

尼雅遗址在今新疆民丰县北一百多千米沙漠中,尼雅河古道沿岸。一般认为是汉精绝国故址。遗址包括南北两部分。南边一处范围较小,只有十几间房子半露在沙面,处在一个流沙沟的两旁。北边一处范围较大,三五成群地散布着数百间房屋,还有佛塔及冶铁铸铜遗址。此处东西长约十千米,南北宽四五千米,无城垣。南北两部分相距五六千米。新中国成立前,斯坦因曾多次盗掘。新中国成立后经数次调查,并予发掘,采集和清理的遗物有一千余件。有汉镜、汉锦、粮食、毛织物、皮毛、五铢钱、木器、陶器、石器、铜铁工具、各色琉璃珠、贝饰和银戒指等。还出土大量佉卢文简牍、一方炭精刻的“司禾府印”及“鄯善都尉”封泥。遗址北两千米处有一墓葬区,清理出了一个完整的装有一对木乃伊的木棺,棺中有随葬品,锦绸服饰都很完整。

尼雅遗址出土的“王侯合婚千秋万岁宜子孙”锦被

米兰遗址出土的有翼天使壁画

在米兰所发掘的大量人工制品证明了古城与其他地方进行大量而成熟的贸易活动,有些地方甚至远至地中海。自米兰所得的考古证据显示其艺术品受佛教影响的时间可追溯至公元前1世纪,从考古场地所挖掘出来的早期佛经及壁画亦显示与中亚及印度北部的传统风格相似,而在当地发现的绘画于其他艺术特征方面令人联想到与古罗马及其行省有直接关系。

米兰遗址

新疆汉唐时期遗址群。位于若羌县东75千米的阿尔金山北麓的冲积扇上。在东西长约7千米、南北宽约5千米的范围内分布有古城堡、居址、佛塔、烽燧、烧窑、灌溉系统、墓葬等古代遗址、遗迹。在这里的佛教建筑遗址中先后发现了包括著名的带翼天使在内的一批具有西方艺术风格的壁画,并出土有佉卢文、梵文文书。在一处城堡遗址内,出土有大批吐蕃文文书,是研究吐蕃统治西域的珍贵资料。该地还有一处庞大而完善的汉代人工渠道系统,反映出古代灌溉农业的发达情况。20世纪初,英国的斯坦因和日本的橘瑞超曾在此盗掘,1959年、1973年、1978年新疆博物馆文物考古队先后三次在该地进行了较为系统的调查和发掘,所出文物今藏新疆博物馆。

阿斯塔纳古墓群

晋唐时期高昌公共墓地。位于吐鲁番市东南约40千米的阿斯塔那村北及哈拉和卓村东,南邻高昌故城。占地面积东西5千米,南北2千米。1959~1975年,新疆博物馆进行过13次发掘,清理发掘古墓400余座,出土文物数以千计。古墓群散布在高昌故城西北至东北的戈壁上,多聚族而葬,每墓大抵埋葬一组配偶。土洞墓室,在与墓室相对应的地表起坟,坟堆与墓道填土以砾石压护。古墓可分晋(3~5世纪)、麴氏高昌(6~7世纪中)、唐西州(7世纪中~8世纪)三个时期。斜坡墓道土洞墓内见装饰画。绝大多数古墓历经盗扰,出土随葬品尚丰富,有用作服饰的丝、棉、麻、毛织物,丝织物中有各式织锦(包括缂丝和双面锦)、绮、纹绫、纱、罗及夹版印花—夹缬等,不同面料的鞋子与织成履;数以千计的官私文书;陶、木质日用器皿,餐饮用的碗、盘、罐类,内置面条、饺子、糕点;以及泥塑木雕俑像。对研究3~8世纪当地政治、经济、民族、文化,及其与内地的密切联系均具重要意义。

阿斯塔纳古墓出土的张相欢墓志

阿斯塔纳古墓出土伏羲女娲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