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守为攻之 沈璞死守盱眙城
出自 《宋书·沈璞传》
沈璞(416~453),字道真,武康(今浙江德清西)人,南北朝时刘宋政权的宣威将军、盱眙(今属江苏)太守。元嘉二十八年(451),北魏太武帝拓跋焘率领数十万大军南攻刘宋政权。沈璞力排众议,坚持以守为攻的战略,以数千士卒坚守小城盱眙,力抗百倍于己的北魏大军,创造了中国军事史上的一段奇迹。
宋元嘉二十七年(449),宋文帝刘义隆发动五路大军北伐中原,希望能消灭鲜卑族建立的北魏政权。然而正像辛弃疾词说的“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准备不足,将帅无能的宋军虽然初战告捷,但很快就在北魏骑兵的反击下全线崩溃,不得不仓皇退走黄河以南,丢弃军械物资无数。北魏太武帝拓跋焘眼见宋军如此不堪一击,就率领数十万大军越过黄河、淮河,向南挺进。因为宋军沿江设防,不善水战的魏军难以突破长江防线,加上军中乏粮,拓跋焘不得不命令全军北撤。就在魏军经过江北重镇盱眙时,心血来潮的拓跋焘下令攻城,一场惨烈的古代攻城战就此打响。
盱眙(今江苏盱眙北)位于淮河下游,是刘宋政权在江北不多的几个城池之一。当时的盱眙太守沈璞是宋武帝刘裕麾下大将沈林子的幼子,虽然沈璞没有像他父亲那样成为一个职业军人,但他在政治和军事方面却很有远见。宋文帝刚刚下令北伐的时候,沈璞就感觉到仓促北伐一定不会有好的结果,很可能招致魏军凶狠的报复。他征召城中的百姓加高城墙,深挖壕沟,积蓄守城器械和粮食食盐,训练城中的青壮男子,做好了北伐大军失败,魏军南下攻城的准备。后来宋军果然大败而回,面对着蜂拥而来的北魏骑兵,周边郡县的官吏大多选择逃回江南,只沈璞选择固守城池。眼见无功而返的北魏大军就要把怒火宣泄到盱眙头上,不少官吏都劝沈璞弃城而走,沈璞却一手指着城外的北魏铁骑,一面高声对部下说:“你们见过穷一国之力、集百万大军孤注一掷而不失败的吗?当年王莽40万大军围攻昆阳,孙权10万大军进攻合淝,他们的下场如何大家都知道吧?今天就是我沈璞报国的时刻,也是将士们博取封侯之赏的日子。”沈璞的话大大鼓舞了城中守军的士气,他从城中征集了2000精兵,准备凭借坚城给北魏军队一个难忘的教训。在此后的十几天里,北魏大军在盱眙城外修建了十几里的围墙,然后又填平了盱眙的护城河,彻底切断了盱眙的水陆交通。接着,北魏大军采取了蚁附的攻城方式,数万大军从四面猛攻,昼夜不停。在沈璞的沉着指挥下,盱眙守军放箭的放箭,投石的投石,肉搏的肉搏,硬是顶住了魏军潮水般的攻势。
张元造释迦、多宝并坐背屏式造像 南朝
眼前强攻伤亡太大,北魏太武帝拓跋焘就玩起了攻心战术,他派人送信给沈璞说:“攻城时冲锋在前的都是丁零、氐、羌等族士兵,鲜卑族的战士都在后面做督战队,你沈璞杀一个北魏就少一个异族士兵,正好消除国内的不安定因素。”沈璞看穿了拓跋焘的伎俩,他让人将拓跋焘的信函抄写了几千份,然后散发给城下的北魏士兵,大大挫伤了北魏的士气。恼羞成怒的拓跋焘让随军工匠赶制了几百辆钩车,魏军以车上的铁钩钩住城楼,然后士兵借着钩车爬上城楼。沈璞让守军用绳索绕在钩车上,几百人一起拉,立刻将钩车拉倒,北魏军摔死摔伤不计其数。拓跋焘又让工匠制作了大批冲车,想撞塌盱眙城墙。可经过城内守军的加固,盱眙城墙已经修得如同铜墙铁壁一般,冲车撞坏了不少,城墙却是岿然不动。在此后的一个多月里,北魏大军日夜猛攻,伤亡将士数万,军中还发生了瘟疫,曾经平北燕,灭西凉,大败宋军的拓跋焘再也无力支持下去,只好命令全军撤退。就这样,沈璞凭借着正确的战略、坚固的城池和众志成城的将士硬是打败了数十倍于己的大军,保卫了城中的百姓。
彩绘贴金天王俑 唐
经典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