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分 章节题库
第一编 什么是社会工作
第一章 社会工作的内涵与工作领域
一、名词解释
1社会工作者(武大2010年研)
答:社会工作者是指遵循社会工作的价值准则,运用社会工作专业方法从事职业性社会服务的人员。他们是有一定专业知识并从事社会福利服务的人员。在有些国家,社会工作者的身份比较容易确定。这些人一般受过社会工作专业培训并获得社会工作的硕士或学士学位,他们在社会福利机构或设施中专门从事社会服务,并被社会工作专业组织所认可,被雇主认为是社会工作者。
2格林伍德
答:格林伍德是美国社会福利领域学者,1957年发表了《专业的属性》一文,声称任何职业团体要具备以下5个特质才构成专业:①一套系统化的理论体系;②专业权威;③社区的认可;④一套规定的伦理守则;⑤一种专业的文化。根据这一标准,格林伍德认为当时的社会工作已具备了专业的属性,成为一个专业。
二、简答题
1简述社会工作的过程模式。
答:社会工作的过程模式主要包括:约定、预估(诊断)、计划、干预与评价这5个阶段。
(1)约定
约定,即确立专业关系。这是社会工作过程的开始。当当事人向社会工作机构求助时,社会工作机构就应当对求助的有关信息进行初步的评估。根据评估的结论确定是否接受该当事人。如果接受,该当事人即成为案主,接之而来便是安排相应的社会工作者与案主建立专业协助关系。
(2)预估
预估又称“诊断”。社会工作者与案主建立专业关系后,预估的工作便开始了。社会工作者在这一阶段工作的关键是收集和分析与案主遇到的问题有关的各方面资料和数据,以了解案主的真实情况,为制定干预计划做准备。
(3)计划
计划,又称“规划”。它是社会工作机构或社会工作者为了解决问题或达成目标而进行的一系列思考、计算、比较与抉择的过程。在这一阶段,最重要的工作可以归结为设定目标和选择方案两个方面。
(4)干预
这一阶段是实际采取行动的阶段。社会工作者通过在各种备选方案中反复比较而确定最佳方案后,即将其付诸实施,实际促使案主改变,解决案主问题。这一阶段是整个社会工作服务过程的关键,能否取得预期的结果,就主要取决于这一阶段。因此,社会工作者对方案的实施应当加以科学的协调和控制。
(5)评价
评价又称“评估”。经过干预阶段,社会工作者结束了与案主的关系。必须对干预的实际效果进行科学的评价。这种评价是全面进行的,着眼于整个过程的整体效果。它不仅对案主是重要的,而且对社会工作机构和社会工作者也是重要的,这一步骤提供了在特定状况下社会工作者的工作是否有效的重要信息。
2试述社会工作与思想政治工作的区别与联系。
答:社会工作与思想政治工作的区别与联系主要有以下方面:
(1)社会工作与思想政治工作的联系
①工作对象。两者都是做人的工作。
②工作内容。思想政治工作包括两大层次,第一层次为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教育,第二层次为日常思想教育;而社会工作主要以第二层次为工作内容。
③工作目标。两者大的目标都是服从和服务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大局。
(2)社会工作与思想政治工作的区别
①起源不同。社会工作起源于西方的社会救助实践;思想政治工作起源于我党战争年代的宣传动员工作。
②目标差异。就具体目标而言,思想政治工作以改变人的思想观念为目标;社会工作主要着眼于工作对象日常生活、社会功能(社会适应)的改变。
③理论基础差异。思想政治工作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为直接的理论基础;社会工作则以社会学、心理学、教育学、管理学等为直接的理论基础。
④工作主体差异。思想政治工作一般由各级组织中的领导特别是党团领导负责进行,双方地位一般来说不平等;社会工作一般由社会工作者进行,双方地位平等。
⑤工作方法差异。思想政治工作一般采用宣传动员、说服教育的方法;社会工作一般通过专业方法,如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社区工作等。
3社会工作的基本要素。(沈阳师范大学2014年研)
相关试题:
(1)社会工作及其要素。(复旦大学2012年研)
(2)简述社会工作的要素。(中国社会科学院2012年研)
答:作为一种专业的助人活动,社会工作由社会工作者、服务对象、价值观、助人活动和专业方法等这几个基本要素构成。
(1)社会工作者
在助人活动中,社会工作者是提供服务的一方,依据助人价值观去设计和实施助人活动,并积极吸引服务对象主动参与这一行动过程,以相互配合与协调,从而达到助人的。社会工作者是助人行动的主体,社会工作者的综合素质对服务的开展有直接影响。
(2)服务对象
社会工作中的服务对象又称受助者(或称之为案主),是指在社会工作过程中需要帮助的一方,是在正常的社会生活中遇到困难需要帮助而解脱困难的个人或群体。服务对象的存在是社会工作得以发生的基本前提,没有服务对象或受助者,社会工作就失去了对象,社会工作也就不会发生。
(3)社会工作价值观
社会工作价值观是社会工作者所持有的评判助人活动的一套观念,包括社会工作者对助人活动的看法、对服务对象的看法以及对自己的看法等等。社会工作价值观的核心是利他主义,即社会工作者以帮助他人、服务于他人为自己行动的目标。这是社会工作区别于其他活动的基本特征之一。价值观是社会工作的灵魂。
(4)助人活动
助人活动是社会工作者根据服务对象的需要,依据社会工作价值观向服务对象提供帮助或服务的行动,也是社会工作者与服务对象的互动及合作的过程。助人活动将社会工作者和服务对象联结起来,从而达到预期的助人目标,是社会工作最主要的承载者和表现者。
(5)专业方法
在助人过程中,科学的助人方法尤为重要,具体表现为一系列的专业方法,这是社会工作群体在长期的助人实践中形成的、经过实践检验行之有效的做法。这些方法作为知识被社会工作者所共享,并有效地支持着社会工作者的实践。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社区工作是社会工作的三种重要方法。专业方法对于社会工作来说是不可缺少的。
三、论述题
1如何理解社会工作是一个专业和一种制度?
答:从以下方面来理解社会工作是一个专业和一种制度:
(1)社会工作是一个专业
①社会工作有专门的知识和技术,需要广泛教育和严格实习。
②社会工作有其专业伦理守则。
③社会工作在国际社会得到广泛认可。
(2)社会工作是一种制度
制度应该执行一定社会功能、得到社会认可、分配社会资源、指导个人行为、规范社会角色和资源提供。
①社会工作可以协助人们解决问题,满足需要,发挥功能;可以改善生活质量和促进社会公正。
②社会工作已经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
③社会工作可以通过货币、实物和服务的形式,有效地分配社会资源,舒缓和解决弱势人士面临的困境,并成为社会稳定机制的重要部分。
④社会工作依托其价值和伦理为从业人员提供行为指引,并对服务提供详细的标准和指南。
⑤社会工作协助服务对象直面现实,在情感、认知、行为等方面进行改变,推进环境的完善,从而促使两者适应性平衡。
2谈谈你对社会工作对象(案主)的理解。社会工作的案主是否可界定为弱势群体?
答:对社会工作对象的理解可以从以下方面展开:
(1)社会工作对象,又称案主、受助者或当事人。根据是否接受社会服务,案主可分为“当前服务对象”和“潜在服务对象”两类。已经或正在使用社会服务的案主称为“当前服务对象”;可能需要社会工作服务,或有权利接受社会工作服务而尚未提出要求者,称为“潜在服务对象”。总而言之,社会工作对象是社会工作要去改变或服务的目标人口。
(2)社会弱势群体,又称社会脆弱群体、社会弱者群体,简称弱势群体,在英文中称social vulnerable groups。它主要是一个用来分析现代社会经济利益和社会权力分配不公平,社会结构不协调、不合理的概念。它是社会学、政治学、社会政策研究等领域中的一个核心概念,也是经济学、法学、伦理学、哲学等学科的重要概念。社会工作对象都面临着或这样或那样的问题,需要专业的社会工作者为其提供服务解决其困难,恢复其社会功能和社会适应能力,所以,社会服务对象可已被认为是弱势群体,只是其面临的问题与传统的由于经济原因导致的弱势群体的问题不同,可能更加复杂和多样。
3谈谈你对社会工作专业特质的认识。
答:关于社会工作的专业特质主要有以下观点:
(1)《社会工作概论》一书中指出社会工作的特质有以下七项:
①专业学科:社会工作是一种专业,有专业理论体系、伦理守则、专业文化、社会认可,还有专业的科系、训练机构等;
②助人自助:社会工作关怀人的问题,尊重个人差异,让受助者参与解决问题,以期能自助而结案;
③利他服务:社会工作是利他的、非营利性的服务工作,社会工作者为专业的利他主义者,从事人道服务;
④民主客观:以客观科学方法了解真相,并尊重个人的自由意志,谋求对策,解决问题;
⑤直接工作:具有一整套面对案主直接解决问题的技巧与方法,如个案工作、群体工作、咨商、心理治疗等;
⑥间接工作:有间接协助案主或社会大众解决问题的手段或方法,如借助协调沟通,利用社区资源,或透过政策立法、福利行政及福利措施为全民谋福利;
⑦机构组织:具有社会工作的机构及专业社会工作人员的组织。
(2)徐震、林万亿认为,社会工作的专业特质有以下12项:
①注重个人的整体性——社会工作把个人视为一个整体,包括个人、环境及其行为。个人不会独立于环境之外,也非情绪、理性或心理、社会、生理单一部分的体现。
②强调环境的重要性——社会工作相信个人生活受到环境的重要影响。许多个人问题系由社会环境所带来的,解决个人问题,也必须从环境着手。
③注意运用社区资源——解决社会问题经常不是由案主或社会工作机构单独进行的,而是需要借助一定的资源。个人所生活的社区是案主最基本的社会环境,社区资源的发掘和利用是社会工作的主要特征之一。
④通过建立和谐关系开展工作——社会工作的助人过程关键在于相互接纳的关系的建立。这种关系包括情绪支持、接纳、信赖与分享解决问题过程的经验。
⑤讲求助人自助——社会工作不是单方面的施予,而是与案主一起工作。社会工作者相信每一个人都具备自我解决问题的部分力量,只要重新让案主了解自己的潜能,以及协助案主借助外力,即可解决案主的问题。
⑥注重团队协作——分工是社会工作助人过程的一个重要特征。分工不是指将助人的过程划分为不同的阶段,它是指由不同专长的社会工作者(乃至其他领域的专家)共同解决同一案主的问题。
⑦主张民主参与——社会工作重视个人的尊严与人格的完整,相信生存权利与福利的赋予是个人的基本权利。社会工作者在助人过程中以协助案主自我决定为主,而不是处处代案主作决定。社会工作者鼓励案主参与认定问题、思考解决办法,合力解决问题。
⑧讲求理论与实务相结合——社会工作注重“实施取向”,讲求实践与行动。但是实施不是单靠经验的传递,而是以社会工作理论为基础。
⑨建立督导制度以维护专业素质——社会工作的正常、顺利进行需要建立合格的督导制度,由合格的督导员对新加入的社会工作者进行督导工作,以增进其专业成熟度。
⑩尊崇专业伦理——社会工作是一种助人的专业,除理论的掌握与经验的获得外,每一个社会工作者都应严格遵守专业制度所规定的伦理守则。
⑪依托机构开展工作——社会工作者除少数是私人开业外,一般受雇或依托于社会工作机构(社会工作的机构及专业社会工作人员的组织)开展工作。
⑫不以营利为目的——社会工作的职业生涯与其他行业不尽一致。社会工作讲求服务与奉献精神,社会工作者的满足感来自于助人事业的实现以及人类安康和谐的生活状态。社会工作制度不会为任何个人或社团所利用而不利于案主或社会工作专业本身。
(3)我认为,以上所列主要是就专业意义上的社会工作而言的,我国目前的社会工作尚不具备以上特质,但应朝此目标努力。
4结合具体案例,谈谈整合社会工作的原理和具体运用。
答:(1)整合社会工作的原理
社会工作的服务对象可能并非面临单一问题,“屋漏偏逢连夜雨”的情况时有发生。从整体视角把握服务对象比单一视角更有利于解决或舒缓问题。因此,整合社会工作就是针对问题的所有因素,结合各种知识基础,利用多种技术在多个层面进行干预,从而实现工作目标。
(2)具体运用
案例:癌症康复者的整合干预
具体情况:阿伟,男,48岁,高中文化。2001年,阿伟发现患有癌症并进行了手术。为全心照顾阿伟,妻子(44岁,初中文化)也辞工回家。阿伟有一个女儿,18岁,今年中专毕业,且正在某公司实习。
案例分析:
①案主面临的困境:
a.手术后元气大伤,每天吃药,不得不承受精神、肉体的痛苦,经济负担也很重。
b.阿伟生病后失去工作,妻子辞工全心照顾丈夫,女儿也时届毕业而尚未正式就业。
c.由于工作需要未得到满足,全家都依靠政府最低生活保障费为生,不但阿伟的术后营养无法保证,而且其治疗和康复所需也时有短缺。
d.由于家庭经济短缺,阿伟发现患有癌症并进行了手术,妻子为全心照顾阿伟也辞工回家,女儿中专毕业,正在某公司实习,这些情况使阿伟家经济条件困难。
上述困境使阿伟面临巨大心理压力。他的情绪起伏很大,经常自责,有无助感,对疾病及生命比较焦虑。面对复合危机,阿伟的最大期望是有关部门能更多地负担医药费,也盼望妻子能找到工作以增加家庭收入。
②案主的多项困境具有如下特征:
这些困境可分为物质和精神两个层面。前者包括疾病与康复、经济短缺、无业和女儿就业与学习,后者体现为心理压力并体现为具体症状。案主以物质形式表现的困境较多,物质危机又导致精神压力。
在物质危机中,癌症是初始原因。患癌症而导致康复问题,疾病与康复使其个人无法工作,并导致妻子辞工照顾案主。夫妇失去工作、治疗与康复使经济紧张。
因此,案主的不同危机其实是疾病及其康复过程中不同时点发生的危机事件在当前同一时点累积的复合危机。
③介入理论
根据“一般系统理论”原理,每个危机都是危机系统的组成部分,而这些部分是相互依赖和互相作用的,任何危机的舒缓或解决都会对其他危机产生影响。因此,如果同时对多个危机进行干预,那么,只要其中一个危机首先发生良性变化,其他危机都有可能发生积极改变。
④介入手段
a.针对案主的负面情绪,社会工作者可以采用个案工作方法,提供心理紧急援助行动。社会工作者也可以协助案主参加癌症病人的自助小组,利用小组工作方法激发小组成员的动力,也可以鼓励案主参与公园的健身、歌咏、下棋等活动结识其他人士,帮助案主扩大人际网络,在参与活动中缓解寂寞感,获得抗病经验,获取病友的情感性帮助和工具性帮助。
通过案主自身努力、妻子督促和非正式人际网络的支持,帮助案主达观看待人生,指导其掌握管理情绪应对压力的能力以及建立支持网络的方法,推动其积极融入社区。
b.针对其经济困境,社会工作者可以鼓励案主及家庭寻找力所胜任的工作岗位,协助其找到能够胜任的岗位,社会工作者也可以向案主所在街道或上级组织反映其情况,推动服务机构和政府部门出台针对这种特殊家庭的特殊政策。
总而言之,针对案主阿伟面临的多重困境,同时采用多种微观和宏观层面的社会工作对策,可以较好地舒缓案主的困境和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