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考研农学门类联考《动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历年真题与模拟试题详解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一部分 历年真题及详解

2008年考研农学门类联考《动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真题及详解

动物生理学

一、单项选择题:1~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具有反应迅速、准确和作用局限等特点的调节方式是(  )。

A.神经调节

B.体液调节

C.自身调节

D.神经-体液调节

【答案】A

【解析】神经调节的特点是迅速,准确,持续时间短暂,作用局限;体液调节的特点是起效缓慢,作用较广泛,持续时间较长;自身调节范围较小,灵敏度较差。

2神经细胞动作电位上升支形成的原因是(  )。

A.Ca2内流

B.Na内流

C.K内流

D.Cl内流

【答案】B

【解析】神经细胞膜在受到刺激时,Na通透性突然增大,以致超过K通透性,使大量的Na从膜外涌入膜内,导致膜电位迅速去极化乃至反极化,形成动作电位的上升支。

3下列溶液中,易使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发生溶血的是(  )。

A.5%葡萄糖溶液

B.10%葡萄糖溶液

C.0.6%NaCl溶液

D.0.9%NaCl溶液

【答案】C

【解析】在低渗溶液中,水分会渗入红细胞内,细胞膨胀、细胞膜最终破裂并释放出血红蛋白,这一现象称为溶血。5%葡萄糖溶液和0.9%NaCl溶液为血浆的等渗溶液,10%葡萄糖溶液为高渗溶液,只有0.6%NaCl溶液为低渗溶液,因此答案选C。

4机体发生化脓性炎症时,血液中增多的白细胞主要是(  )。

A.嗜碱性粒细胞

B.嗜酸性粒细胞

C.单核细胞

D.中性粒细胞

【答案】D

【解析】A项,嗜酸性粒细胞的主要机能是缓解过敏反应和限制炎症过程。B项,嗜碱性粒细胞的主要机能是参与机体的过敏反应。C项,单核细胞有变形运动和吞噬能力,可渗出血管变成巨噬细胞,在体内发挥防御作用。D项,中性粒细胞具有活跃的变形能力、高度的趋化性和很强的吞噬及消化细菌的能力,是吞噬外来微生物和异物的主要细胞。当局部受损组织发生炎症反应并释放化学物质时,中性粒细胞能被趋化物质所吸引,向细菌所在处集中,并将其吞噬,靠细胞内的溶酶体将细菌和组织碎片分解,随后细胞死亡便形成脓肿。

5外源性凝血过程的启动因子是(  )。

A.因子

B.因子

C.因子

D.因子

【答案】D

【解析】外源性凝血途径是指启动凝血的组织因子不是来自血液,而是在组织损伤、血管破裂的情况下,由组织释放的因子进入血液启动凝血过程;内源性凝血途径是指参与凝血的因子全部来自血浆,血液与带负电荷的异物表面接触时,首先是凝血因子转变成具有活性的a,从而启动凝血过程。

6下列选项中,属于肺泡表面活性物质作用的是(  )。

A.增加肺泡回缩力

B.增加肺的弹性阻力

C.降低肺泡表面张力

D.降低肺的顺应性

【答案】C

【解析】肺泡表面活性物质是由肺泡型细胞合成并分泌的一种复杂的脂蛋白混合物,其主要成分为二棕榈酰卵磷脂。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的生理作用包括降低肺泡表面张力,防止肺萎缩塌陷,肺泡表面活性物质还可减少肺间质和肺泡内的组织液生成,防止肺水肿发生。

7100mL血液中,Hb所能结合的最大O2量称为(  )。

A.血液氧含量

B.血液氧容量

C.血液氧饱和度

D.血液氧利用系数

【答案】B

【解析】A项,血液氧含量为100mL血液的实际携氧量,包括结合于血红蛋白中的氧和溶解于血浆中的氧量。B项,血液氧容量指100mL血液中,Hb所能结合的最大O2量,它取决于血红蛋白的性质和数量。C项,血液氧饱和度是指氧合血红蛋白对有效血红蛋白的容积比。D项,血液氧利用系数是指血液流经组织液时释放出的O2容积所占动脉血O2含量的百分数。

8由肺扩大或肺缩小引起的反射称为(  )。

A.黑-伯反射

B.咳嗽反射

C.喷嚏反射

D.本体感受性反射

【答案】A

【解析】由肺扩张或肺缩小引起的吸气抑制或兴奋的反射称为肺牵张反射,又称黑-伯反射。喷嚏反射与咳嗽反射属于防御性呼吸反射。因此,答案选A。

9某种营养物质氧化时,消耗1L氧所产生的热量称为该物质的(  )。

A.氧热价

B.呼吸商

C.物理卡价

D.生物卡价

【答案】A

【解析】A项,通常将某种营养物质氧化时消耗1L氧所产生的热量称为该物质的氧热价。B项,一定时间内机体的CO2产生量与耗O2量容积的比值(CO2/O2)称为呼吸商。CD两项,食物在体内氧化(或在体外充分燃烧)时所释放出来的热量称为食物的热价,食物的热价分为物理热价和生物热价。

10机体将热量传给与其直接接触的较冷物体,这种散热方式是(  )。

A.辐射散热

B.蒸发散热

C.传导散热

D.对流散热

【答案】C

【解析】ABCD四项均为机体散热的方式。机体以热射线(红外线)的形式向外界发散体热的方式称为辐射散热;机体将热量直接传递给同它接触的较冷物体的散热方式称为传导散热;机体通过与周围的流动空气交换热量来散发体热称为对流散热;机体通过皮肤和黏膜表面的水分蒸发来散发体热称为蒸发散热。因此答案选C。

11在肾中,葡萄糖重吸收的部位是(  )。

A.近曲小管

B.髓袢

C.远曲小管

D.集合管

【答案】A

【解析】原尿中大部分物质在近曲小管重吸收入血液。葡萄糖的重吸收部位限于近曲小管。远曲小管和集合管仅能吸收水和少量Na与Cl

12植物神经节前纤维释放的递质是(  )。

A.肾上腺素

B.乙酰胆碱

C.γ氨基丁酸

D.多巴胺

【答案】B

【解析】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节前纤维、副交感神经的节后纤维、交感神经节后纤维中的一部分(如支配汗腺的纤维和骨骼肌舒血管纤维)及躯体运动神经纤维末梢均释放乙酰胆碱作为递质。这些释放乙酰胆碱作为递质的神经纤维总称为胆碱能纤维。

13促进远曲小管和集合管保钠排钾的激素主要是(  )。

A.皮质醇

B.醛固酮

C.抗利尿激素

D.心房钠尿肽

【答案】B

【解析】醛固酮是肾上腺皮质球状带分泌的一种激素。它能促进远曲小管、集合管(特别是皮质部集合管)对Na的主动重吸收,同时促进K的排出,故有保Na、H2O和排K作用。

14在性周期中,卵巢内黄体退化的时期是(  )。

A.发情前期

B.发情期

C.发情后期

D.间情期

【答案】D

【解析】未妊娠动物的黄体称为周期黄体或假黄体,在间情期很快退化;妊娠动物的则称为妊娠黄体或真黄体,能维持较长时间,有些动物一直要到妊娠结束时才退化。

15精子发育成熟并获得运动能力的部位是(  )。

A.输精管

B.前列腺

C.睾丸

D.附睾

【答案】D

【解析】附睾除贮存精子外还能分泌附睾液,其中含有某些激素、酶和特异的营养物质,它们有助于精子的成熟,并使精子具备受精能力。

二、简答题:16~18小题,每小题8分,共24分。

16简述神经-肌肉接头处的兴奋传递过程。

答:神经-肌肉接头处的兴奋传递过程为:

(1)神经-骨骼肌接头是由运动神经末梢(称接头前膜)和与之相对的细胞膜(称接头后膜或运动终板)构成,接头前膜内有许多小泡,小泡内含有大量的乙酰胆碱分子,而接头后膜上有N2型乙酰胆碱受体和乙酰胆碱酯酶。

(2)动作电位到达神经末梢,引起接头前膜去极化,电压门控钙通道开放,钙离子进入神经末梢,突触囊泡与接头前膜融合,乙酰胆碱释放至接头间隙。

(3)乙酰胆碱与终板膜N2乙酰胆碱受体结合,使终板膜对钠、钾离子通透性增高,产生终板电位,总和后使肌膜产生动作电位。

(4)肌膜产生一次动作电位和一次骨骼肌收缩后,乙酰胆碱可被胆碱酯酶分解为胆碱和乙酸。

17简述条件反射与非条件反射的区别。

答:条件反射与非条件反射的区别包括:

(1)非条件反射是先天性反射,条件反射是后天获得性反射,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建立的;

(2)刺激性质:非条件反射是非条件刺激,条件反射是条件刺激;

(3)参与反射活动的中枢:非条件反射无需大脑皮质的参与即可完成,条件反射必须有大脑皮质参与并且与脑内各级中枢的活动都有关系;

(4)非条件反射是简单、固定的,条件反射是复杂、易变的;

(5)非条件反射数量有限,条件反射数量无限。任何无关刺激与非条件刺激相结合,都可以形成条件反射;

(6)非条件反射适应范围窄,条件反射适应范围广。

18简述甲状腺激素在机体代谢中的主要作用。

答:甲状腺激素在机体代谢中的主要作用包括:

(1)产热效应:甲状腺激素可使体内绝大多数组织的耗氧量和产热量增加。甲状腺激素T3、T4的产热效应与靶组织细胞Na-K-ATP酶活性升高密切相关,甲状腺激素还能促进脂肪酸氧化产热;

(2)调节糖代谢:甲状腺激素能够促进小肠黏膜对糖的吸收和肝糖原分解,抑制糖原合成,升高血糖浓度;

(3)调节脂肪代谢:甲状腺激素促进脂肪酸氧化,对胆固醇的分解作用强于合成作用;

(4)调节蛋白质代谢:甲状腺激素促进蛋白质的合成。

三、实验题:19小题,共10分。

19设计实验证明增加肾小管溶质浓度可阻碍肾小管对水的重吸收。请简要写出实验方法与步骤,并分析预测结果。

答:(1)实验方法与步骤

家兔麻醉后,仰卧位固定在手术台上,腹部剪毛、消毒;

沿腹中线在距离耻骨联合处4~5cm处打开腹腔。在输尿管靠近膀胱处,于输尿管上剪一小口。从小口向肾脏方向插入导管,并将松结扎紧以固定插管,这时可见尿液慢慢由导管流出。将导管开口固定于计滴器上;

对照组:记录单位时间内尿液滴数作为对照。实验过程中,应用温热生理盐水纱布,将手术部位覆盖,以保持动物腹腔温度和润湿肠管;

实验组:静脉注射足量高渗溶液(如20%葡萄糖等),观察并记录尿液滴数变化。

(2)分析预测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的尿量增加。因为注射足量高渗溶液后,肾小管液中溶质浓度升高,渗透压升高,阻碍肾小管对水的重吸收,使尿量增加。

四、分析论述题:20~21小题,每小题13分,共26分。

20试述维持动脉血压相对稳定的压力感受性反射调节机制。

答:维持动脉血压相对稳定的压力感受性反射调节机制如下:

(1)当动脉血压升高时,颈动脉窦和主动脉弓压力感受器兴奋性升高,窦神经和主动脉神经传入冲动增加,作用于延髓心血管活动中枢,使心迷走神经紧张性加强,心交感神经紧张性减弱,结果心脏活动减弱;交感缩血管紧张性降低,血管舒张。最终导致血压降低;

(2)当动脉血压降低时,颈动脉窦和主动脉弓压力感受器兴奋性降低,窦神经和主动脉神经传入冲动减少,作用于延髓心血管活动中枢,使心迷走神经紧张性减弱,心交感神经紧张性增强,结果心脏活动加强;交感缩血管紧张性增强,血管收缩。最终导致血压升高。

21试述促进胰液分泌的体液因素及其作用。

答:(1)促进胰液分泌的体液因素主要有:促胰液素(胰泌素)、促胰酶素(胆囊收缩素)和胃泌素。

(2)其作用分别为:

促胰液素:酸性食糜进入十二指肠后,刺激肠黏膜S细胞分泌促胰液素。促胰液素其主要作用是促使胰腺小导管上皮细胞分泌大量的水和HCO3,因此胰液的分泌量增加,而消化酶的含量较少。

促胰酶素(CCK):胃内容物刺激小肠黏膜,小肠黏膜细胞分泌促胰酶素。CCK的主要作用是促进胰腺腺泡分泌各种消化酶,促进胆囊收缩,排出胆汁,CCK对水和HCO3的促分泌作用较弱。此外,CCK还可作用于迷走神经传入纤维,通过迷走-迷走反射刺激胰酶分泌。CCK与促胰液素具有协同作用。

胃泌素:胃泌素经血液循环作用于胰腺腺泡细胞,分泌胰酶,使胰液分泌量增加,但其作用较弱。

生物化学

五、单项选择题:22~36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2阐明三羧酸循环的科学家是(  )。

A.J.D.Watson

B.H.A.Krebs

C.L.C.Pauling

D.J.B.Summer

【答案】B

【解析】A项,美国科学家J.D.Watson和英国科学家H.Fr.Crick发现了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B项,三羧酸循环(Krebs循环)由H.A.Krebs发现并命名;C项,L.C.Pauling为美国化学家,提出了杂化轨道理论;D项,J.B.Summer首次证明了酶是蛋白质。

23DNA单链中连接脱氧核苷酸的化学键是(  )。

A.氢键

B.离子键

C.3′,5′-磷酸二酯键

D.2′,5′-磷酸二酯键

【答案】C

【解析】DNA和RNA中脱氧核苷酸(核苷酸)连接的键均为3′,5′-磷酸二酯键。两条DNA链之间的主要作用力是氢键。

24由360个氨基酸残基形成的典型α-螺旋,其螺旋长度是(  )。

A.54nm

B.36nm

C.34nm

D.15nm

【答案】A

【解析】典型α-螺旋肽链以螺旋状盘卷前进,每圈螺旋由3.6个氨基酸构成,螺圈间距(螺距)为0.54nm。由此计算,360个氨基酸残基形成α-螺旋的长度为54nm。

255′末端通常具有帽子结构的RNA分子是(  )。

A.原核生物mRNA

B.原核生物rRNA

C.真核生物mRNA

D.真核生物rRNA

【答案】C

【解析】帽子结构(m7G5′ppp5′NmpNp-)是真核生物mRNA的重要结构之一,在翻译过程中起识别作用以及对mRNA起稳定作用。另外,真核生物mRNA还有多聚腺苷酸(poly A)尾巴的特殊结构。

26由磷脂类化合物降解产生的信号转导分子是(  )。

A.cAMP

B.cGMP

C.IMP

D.IP3

【答案】D

【解析】cAMP、cGMP、三磷酸肌醇(IP3)、二酰甘油及Ca2等均可作为第二信使在体内传导信号。cAMP、cGMP属于核酸类化合物降解产物,三磷酸肌醇(IP3)属于磷脂类化合物降解产物。

27氨甲酰磷酸可以用来合成(  )。

A.尿酸

B.嘧啶核苷酸

C.嘌呤核苷酸

D.胆固醇

【答案】B

【解析】嘧啶核苷酸的嘧啶环是由氨甲酰磷酸和天冬氨酸合成的。嘌呤环则是由5-磷酸核糖焦磷酸开始,经过一系列酶促反应,生成次黄嘌呤核苷酸,然后再转变为其他嘌呤核苷酸。

28一碳单位转移酶的辅酶是(  )。

A.四氢叶酸

B.泛酸

C.核黄素

D.抗坏血酸

【答案】A

【解析】四氢叶酸是一碳基团的载体,可传递一碳单位,参与嘌呤、嘧啶的合成,对正常血细胞的生成具有促进作用。

29大肠杆菌中催化DNA新链延长的主要酶是(  )。

A.DNA连接酶

B.DNA聚合酶

C.DNA聚合酶

D.DNA聚合酶

【答案】D

【解析】DNA聚合酶是原核生物大肠杆菌DNA复制中的主要复制酶。它负责前导链和滞后链的合成。

30大肠杆菌DNA分子经过连续两代的半保留复制,第2代中来自亲代的DNA含量与总DNA含量的比值是(  )。

A.1/2

B.1/4

C.1/8

D.1/16

【答案】B

【解析】明确DNA半保留复制的机制。一条DNA双分子链两代复制后产生四条DNA双分子链,两条亲代DNA单链占1/4。

31原核生物DNA转录时,识别启动子的因子是(  )。

A.IF-1

B.RF-1

C.σ因子

D.ρ因子

【答案】C

【解析】启动子是指在原核生物DNA转录时RNA聚合酶识别、结合和开始转录的一段DNA序列,由ρ因子识别。

32糖酵解途径中,催化己糖裂解产生3-磷酸甘油醛的酶是(  )。

A.磷酸果糖激酶

B.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

C.醛缩酶

D.烯醇化酶

【答案】C

【解析】A项,磷酸果糖激酶催化1,6-二磷酸果糖生成磷酸二羟丙酮。B项,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催化3-磷酸甘油醛生成1,3-二磷酸甘油醛。C项,醛缩酶催化磷酸二羟丙酮与3-磷酸甘油醛之间的相互转化。D项,烯醇化酶催化2-磷酸甘油酸生成磷酸烯醇式丙酮酸。

33下列参与三羧酸循环的酶中,属于调节酶的是(  )。

A.延胡索酸酶

B.琥珀酰CoA合成酶

C.苹果酸脱氢酶

D.柠檬酸合酶

【答案】D

【解析】调节酶是指对代谢途径的反应速率起调节作用的酶。三羧酸循环中,柠檬酸合酶、异柠檬酸脱氢酶和α-酮戊二酸脱氢酶都是调节酶。

34真核细胞核糖体的沉降系数是(  )。

A.50S

B.60S

C.70S

D.80S

【答案】D

【解析】沉降系数是表示生物组织成分在离心力场下沉淀下来的速度大小。在原核生物细胞中其核糖体的沉降系数为70S,而在真核细胞中则为80S。

35下列酶中,参与联合脱氨基作用的是(  )。

A.L-谷氨酸脱氢酶

B.L-氨基酸氧化酶

C.谷氨酰胺酶

D.D-氨基酸氧化酶

【答案】A

【解析】联合脱氨基是指氨基酸的转氨基作用和氧化脱氨基作用的联合,其过程是氨基酸首先与α-酮戊二酸在转氨酶催化下生成相应的α-酮酸和谷氨酸,谷氨酸在L-谷氨酸脱氢酶作用下生成α-酮戊二酸和氨,α-酮戊二酸再继续参与转氨基作用。

36呼吸链中可阻断电子由Cytb传递到Cytc1的抑制剂是(  )。

A.抗霉素A

B.安密妥

C.一氧化碳

D.氰化物

【答案】A

【解析】A项,抗霉素A可阻断电子由Cytb传递到Cytc1。B项,安密妥可抑制NADH-Q还原酶活性,使NADH上的电子不能传递给CoQ。CD两项,一氧化碳与氰化物可抑制电子从Cytc→O2传递。因此答案选A。

六、简答题:37~39小题,每小题8分,共24分。

37简述ATP在生物体内的主要作用。

答:ATP在生物体内的主要作用如下:

(1)是生物系统的能量交换中心。ATP存在于组织细胞内,是一种高能磷酸化合物,通过转化为ADP释放能量。它是体内大多数耗能反应的直接供能物质。

(2)参与代谢调节。例如,ATP是糖酵解过程中磷酸果糖激酶催化6-磷酸果糖再次磷酸化,生成1,6-二磷酸果糖的底物,同时又是该酶的别构抑制剂。

(3)合成RNA等物质的原料。dATP是合成DNA的前体物质。

(4)细胞内磷酸基团转移的中间载体。高能磷酸键的断裂伴随着游离磷酸基团的产生。

38简述蛋白质的一级结构及其与生物进化的关系。

答:(1)蛋白质一级结构是指蛋白质多肽链中氨基酸残基的排列顺序。

(2)蛋白质的一级结构与生物进化的关系:

蛋白质的一级结构决定高级结构,高级结构决定生物功能。

氨基酸序列是由遗传物质DNA的核苷酸序列决定的。不同物种同源蛋白质一级结构存在差异,亲缘关系越远,其一级结构中氨基酸序列的差异越大;亲缘关系越近,其一级结构中氨基酸序列的差异越小。在不同生物体中行使相同或相似功能的蛋白质称为同源蛋白质,同源蛋白质具有共同的进化起源。

与功能密切相关的氨基酸残基是不变的,与生物进化相关的氨基酸残基是可变的。

39以丙二酸抑制琥珀酸脱氢酶为例,说明酶竞争性抑制作用的特点。

答:竞争性抑制是最常见的一种可逆抑制作用。酶竞争性抑制的特点为:

(1)竞争性抑制剂丙二酸的结构与底物琥珀酸结构相似因而能与酶的活性部位结合。

(2)丙二酸与底物琥珀酸竞争结合琥珀酸脱氢酶的活性中心,从而阻碍酶与底物形成中间产物。因为酶的活性部位不能同时既与底物结合又与抑制剂结合,因而在底物和抑制剂之间产生竞争,形成一定的平衡关系。

(3)丙二酸的抑制作用可以通过增加底物琥珀酸的浓度解除。当底物浓度增加足够大,可解除抑制剂与酶活性中心的结合,反应仍可达最大速度。

(4)加入丙二酸后琥珀酸脱氢酶Km值增大,而Vmax不变。

七、实验题:40小题,共10分。

40从动植物细胞匀浆中提取基因组DNA时,常用EDTA、氯仿-异戊醇混合液和95%乙醇试剂。请根据蛋白质和核酸的理化性质回答:

(1)该实验中这些试剂各起什么作用?

(2)举出一种可以鉴定所提取基因组的DNA中是否残留有RNA的方法。

答:(1)该实验中这些试剂的作用:

EDTA为乙二胺四乙酸,是一种络合剂,可螯合金属离子,抑制DNA酶的活性。

氯仿-异戊醇混合液使蛋白质变性沉淀,并能去除脂类物质,从而除去杂质。

95%乙醇可使DNA析出。

(2)可以鉴定所提取基因组的DNA中是否残留有RNA的方法:

采用地衣酚试剂检测RNA分子中的核糖。如果反应液呈绿色,说明残留有RNA。

采用紫外吸收法检测A260/A280的比值。如果比值大于1.8,说明残留有RNA。

采用琼脂糖凝胶电泳法检测是否有小分子量的RNA条带存在。

八、分析论述题:41~42小题,每小题13分,共26分。

41磷酸二羟丙酮是如何联系糖代谢与脂肪代谢途径的?

答:磷酸二羟丙酮联系糖代谢与脂肪代谢途径为:

(1)磷酸二羟丙酮与α-磷酸甘油之间可以相互转化,其中磷酸二羟丙酮是糖代谢的中间产物,α-磷酸甘油是脂肪代谢的中间产物,因此该反应是联系糖代谢与脂代谢的关键反应。

(2)磷酸二羟丙酮有氧氧化产生的乙酰CoA可作为脂肪酸从头合成的原料,同时磷酸二羟丙酮可转化形成α-磷酸甘油,脂肪酸和α-磷酸甘油是合成脂肪的原料。

(3)磷酸二羟丙酮经糖异生途径转化为6-磷酸葡萄糖,再经磷酸戊糖途径产生NADPH,该物质是从头合成脂肪酸的还原剂。

(4)脂肪分解产生的甘油可转化为磷酸二羟丙酮,可进入糖异生途径产生葡萄糖,也可以进入三羧酸循环彻底氧化分解。

42试从遗传密码、tRNA结构和氨酰-tRNA合成酶功能三个方面,阐述在蛋白质生物合成中,mRNA的遗传密码是如何准确翻译成多肽链中氨基酸排列顺序的?

答:在蛋白质生物合成中,mRNA的遗传密码准确翻译成多肽链中氨基酸排列顺序的过程:

(1)mRNA上每三个相邻的核苷酸组成一个密码子,每个密码子对应一个氨基酸。同一种氨基酸有两个或更多密码子的现象称为遗传密码的简并性。一个碱基的错误不一定会导致氨基酸的错误。

(2)tRNA反密码子环上具有的反密码子,可以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反向识别mRNA上的密码子。但这种识别具有“摆动性”,即在识别过程中,密码子头两位碱基较为重要,而第三位则不太重要。这种密码的摆动性或tRNA在阅读密码的灵活性,减低了由遗传密码的突变而引起的基因产物中的错误。tRNA的结构影响其结合氨基酸的特异性。

(3)氨酰-tRNA合成酶具有专一性识别氨基酸和能携带该氨基酸tRNA的功能。氨酰-tRNA合成酶还具有二次校对功能,确保蛋白质合成中氨基酸的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