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简答题
1简述攻击行为的影响因素。[中国人民大学2018年研]
答:攻击行为,又称侵犯行为,是一种有意违背社会规范的伤害行动。其影响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个人因素
①A型人格
A型人格的人非常有竞争意识、行事匆忙、遇事特别容易生气以及攻击性比较强,B型人格的人竞争性不是很强、行事从容、不容易发怒。研究证明A型人格的人比B型人格的人更具有侵犯性。
②敌意归因偏差
当人们的归因有偏差的时候,通常不会把他人的动机归因为是善意的,而是做出恶意归因,继而可能做出报复性的侵犯行为。
③性别差异
男性的攻击多为身体侵犯,而女性的攻击多为言语侵犯和其他间接的侵犯行为。
④道德发展水平
道德发展强调的是个体依照规则、法律行事,进而依照道德良心行事的认知、情感和行为的发展,道德发展水平越高利他行为越多,侵犯行为越少。
(2)情境因素
①高温
随着气温的升高,侵犯性会增加,但是到达某一点时,侵犯性到达最高值;超过这个点,随着气温的升高,侵犯性反而会减少。
②酒精和药物
当以往喝酒经验少的人喝了大量的酒时,他们比起那些喝酒经验多的人更容易表现出侵犯性。药物对侵犯行为的影响也非常显著,但是其作用的方向取决于药物的种类、剂量的大小以及被试的状态。
③唤醒水平
个人的情绪唤醒水平会直接影响到他的侵犯行为。情绪唤醒水平高涨时,比如街头集会、球场球迷等情绪激动的人群或个体,易于被激怒及好斗,从而表现出高的侵犯倾向。
④侵犯性线索
情境中与侵犯相关的一些线索,如刀、枪、棍等器械往往会成为侵犯行为产生的起因,他把这种现象称为武器效应。除了刀、枪等明显的侵犯性线索,与死亡、邪恶等相联系的黑色也是引发侵犯的线索。
(3)社会因素
①去个体化
去个性化是指个人在群体中自我同一性意识下降,自我评价和控制水平降低的现象。在群体中,一旦去个性化状态出现,个人的行为会较少受自己的个性支配,责任意识会明显丧失,而倾向于跟随整个群体的状态。
②媒体暴力
许多实验和准实验研究发现刚刚看过暴力电视节目的儿童在解决社会冲突时表现出更高的暴力倾向。观看电视暴力与侵犯行为之间存在着因果关系,电视暴力确实能使观看节目的儿童产生更多的侵犯行为,电视暴力与侵犯行为之间的因果关系已是非常明显的事实。
③社会赞许与模仿
人们总是从他人身上获得一些提示,进而模仿他人行为。如果一个你所尊重的人或者组织表现出了攻击,将会对很多人的态度和行为产生非常大的影响。
2试用维纳(B.Weiner)归因理论分析能力和运气的归因属性。[统考2017年研]
答:维纳的归因理论将归因划分为内外性、稳定性以及可控性三个维度,他又把人们活动成败的原因即行为责任主要归结为六个因素:能力高低、努力程度、工作难度、运气好坏、身心状态和外界环境。
(1)归因的内外维度会影响个体对成败的情绪体验,稳定性维度会影响个体对未来成败的预期,可控性维度会影响个体今后努力学习的行为。
(2)个体的能力以及问题的难度为稳定性因素,而环境以及运气属于不稳定因素。
(3)维纳认为个体对原因的解释是影响成功预期的重要因素,而归因对于成功预期的影响主要是通过稳定性维度来实现的。
能力在相同或类似的任务中是稳定的,同时能力又指向个人内部,而大多数学者认为能力是不可控的,因此在维纳的动机归因模型当中,能力是稳定的、内在的、不可控的。然而,由于人们不能控制运气在每次任务中的好坏,即不稳定,它指向外部,因此运气是不稳定的、外在的、不可控的。
3简述偏见的来源。[华中师范大学2016年研]
答:偏见是人们以不正确或不充分的信息为根据而形成的对其他人或群体的片面甚至错误的看法。社会心理学家们对偏见得以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提出了各种各样导致偏见的因素;而总结起来,大致包括以下几个理论:
(1)团体冲突理论
团体冲突理论认为,为了争得稀有资源,如工作或石油等,团体之间会有偏见的产生,从这一点上来看,偏见实际上是团体冲突的表现。团体冲突理论还用相对剥夺的观点解释偏见何时产生,当人们认为自己有权获得某些利益却没有得到,这时他们若把自己与获得这种利益的团体相比较时,便会产生相对剥夺感,这种相对剥夺感最可能引发对立与偏见。
(2)社会学习理论
社会学习理论则认为偏见是偏见持有者的学习经验,在偏见的学习过程中,父母的榜样作用和新闻媒体宣传效果最为重要,儿童的种族偏见与政治倾向大部分来自父母,儿童所接受的新闻媒体的影响使得儿童学习到了对其他人(比如少数民族和妇女)的偏见。偏见的产生还有其文化历史因素。作为文化传统之一成分的偏见一旦形成并传播开来之后,便融入了文化传统,并在社会上形成一种偏见的氛围。儿童的社会化过程会融入其父母的偏见文化之中。
儿童在社会化过程中习得偏见的具体途径可分为三种:
①直接学习。小孩子周围的人运用赏罚强化其偏见态度。如父母不允许孩子同自己对其有成见的人的孩子一起玩。
②模仿学习。儿童经常看到、听到自己周围的人议论反对某一群体及成员,从而逐渐地认同于他们的观念和行为。
③环境气氛的熏染。这是学习者对特殊环境气氛的一种认知了解。
(3)认知理论
认知理论用分类、图式与认知建构等概念来解释偏见的产生,认为人们对陌生人的恐惧(贬低对他们的认识),对内团体与外团体的不同对待方式(喜欢内团体的人,排斥外团体的人)以及基于歧视的许多假相关(多数人与少数人不良行为的比率相同,但少数人的不良行为被过分估计)等都助长了人们对他人的偏见。偏见是人们处理和整合信息的时候不可避免的副产品,人们倾向于将信息分类组合,形成一些架构并用它们来解释新的或不寻常的信息,依赖潜在的不准确的判断法则,导致人们形成消极的偏见。
(4)心理动力理论
心理动力理论用个人内部的因素解释偏见,认为偏见是由个体内部发生,发展的动机性紧张状态引起的。心理动力理论有几种不同的形式:一种形式把偏见看成是一种替代性的攻击,另一种形式则将偏见视为一种人格反常,偏见是一种人格病变。
(5)人格理论
在同一社会文化氛围中成长起来的人们在偏见倾向上并非一致,而是存在着很大的人际差异。这是因为一些独特的人格和心理因素影响着偏见的产生。例如,具有权威主义人格的人易产生并固守偏见。他们固守传统的等级观念,排斥、轻视违反传统价值的人;敌视其他群体的人;对周围的事物偏好作两分法的简单判断。
此外,偏见和某些独特的心理作用与心理感受有关。弗洛伊德认为,偏见是一种人类倾向于投射的功能。除了投射之外,挫折感也会导致偏见。
4什么是社会助长与社会惰化?简单比较二者的异同。[统考2015年研]
答:社会助长和社会惰化都属于社会影响,以下是对两者的介绍及比较:
(1)社会助长
社会助长,又称社会促进,是指个体完成某种任务时,由于他人在场而提高了绩效的现象。
(2)社会惰化
社会惰化与社会助长相对,是指当群体一起完成一件工作时,群体中成员每人所付出的努力会比个体在单独情况下完成任务时偏少的现象。它一般发生在个体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而合作,个体自身的工作成绩不能单独计算的情况下。
(3)社会助长与社会惰化的异同
①相同之处
两者都是指他人在场时对个体行为造成的影响。
②不同之处
a.对个体的关注不同
社会助长情况下,他人在场关注的是正在从事作业的个体,观众人数增加,个体的受关注程度增加;社会惰化的情况下,个体被关注的程度随团体规模的增加而下降。
b.他人对个体的作用机制不同
社会助长情况下,他人在场增加了个体的活动动力,这种驱力的增加对作业业绩提高有帮助;社会惰化的情况下,个体所做的努力不被测量,只测量群体的工作成绩,个体在这种情况下成为可以不为自己负责任的人,从而使努力下降。
c.影响结果不同
出现社会助长的最终结果会导致个体工作效率提高;社会惰化会使个体在完成任务时付出的努力少。
5什么是评测的晕轮效应?请举例说明。[北京大学2013年研]
答:(1)晕轮效应,又称光环效应,是指人们对他人的认知判断首先是根据个人的好恶得出的,然后再从这个判断推论出认知对象的其他品质的现象。它指在人际相互作用过程中形成的一种夸大的社会印象,正如日、月的光辉在云雾的作用下扩大到四周,形成一种光环作用。所以,晕轮效应也称为“以点概面效应”,是主观推断的泛化、定势的结果。
(2)在测评中,考官常常因受到“晕轮效应”的负面影响,并不能完全地考核出考生的测评要素,往往以一时的认识或者从一件事情中所看到的内容来代表全部,有时甚至会做出相反的判断,从而做出错误的决定。
在面试过程中,面试考官经常是通过对考生的总体印象的评价进行评分。在填写面试成绩时,75%的考官会先写出对考生答题的总体评分,然后根据印象,对测评要素逐一评分。如果时间仓促,有的考官为了使测评要素得分之和与总分相等而简单地凑数,并不认真考虑某个要素的得分。如某一考官将考生综合成绩评定为80分,在六个测评要素中均按照80%的比例得出相应的分数,可以明显看出是为了凑齐总分。公务员面试是考评考生的综合能力,但在面试过程中,若考生的某个要素特别突出,会对面试结果产生较大影响。如考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很强,又能够归纳成点进行答题,显得其逻辑性强和很有能力,因而掩盖和影响了其他的测评要素,使考官对其印象分较高。
6如何提高助人行为?[天津师范大学2012年研]
答:(1)消除助人行为的阻止因素
①减少情境的不确定性,提高责任感
如果旁观者面对的两难情境是确定的,那么,帮助人们正确解释一个事件并且承担责任就能提高他们的参与程度。降低匿名和个人化的相互作用,会使个体更加自我觉察,并因此更加注意自己的态度和行为,提高助人行为。
②内疚和关心自我形象
感到内疚的人会为了减轻内疚和恢复自我价值而助人,所以可以通过提高人们对自己违规的意识来提高他们的助人意愿。可以利用“留面子”的技术来增多助人行为,即在个人先拒绝了一个大的要求以后,再向他提出一个更合理的要求时,往往容易被接受。另外,给人们贴上助人的标签也能加强助人的自我意象。
(2)进行助人行为的社会化
①教会道德包容
道德包容是将他人看作是自己道德关注范围之内的对象,与此相对的是道德排除,即将某些个人或群体看成是个体道德价值和公平规则界限以外的。助人社会化的第一步是反对自然的内集团的偏见,将助人范围扩大到关心所有人的幸福。
②树立助人的榜样
当看到别人助人时,人们就更有可能助人。电视上的正面榜样能促进助人行为的发生,亲社会榜样比反社会榜样有更大的作用。
③将助人行为归因于利他主义
对行为的归因影响行为的再发生。过分的外部奖励有暗中瓦解内部动机的作用,产生过分肯定效应。对助人行为的奖励应掌握分寸,给予足够的肯定,但不能过分的奖励,这样才能促使助人者将自己的助人行为归因于内部动机,从而乐于做好事。
7攻击行为的影响因素。[浙江师范大学2013年研]
答:攻击行为是指任何试图伤害或危害他人的行为。攻击行为必须是一种行为,而不是一种意图,尽管这种行为伴随有意图。攻击行为可能是反社会行为,也可能是亲社会行为。攻击行为必须伴有侵犯性情绪,比如愤怒。影响侵犯行为的因素有:
(1)温度
社会哲学家发现天气变化与犯罪行为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系。Baron研究发现犯罪与温度有关,其关系呈现出倒U形曲线。
(2)兴奋转移
由于敌意性的侵犯行为总是伴随着情绪的激起,心理学家发现由于其他刺激引发的生理上的激起,也会转移到侵犯性冲动之上。除了锻炼,大的噪声、暴力或淫秽电影等引起的激起都会增加人们的侵犯性。
(3)侵犯性线索
侵犯性的线索会引发侵犯行为。Berkowitz发现情境中与侵犯相关的一些线索,如刀、枪、棍等器械往往会成为侵犯行为产生的起因,他把这种现象称为武器效应。
(4)去个体化行为
在群体中,个体的情绪会很快传给团体的其他成员,从而使得处在群众中的个人表现出一些独处时不敢表现的行为,群体中的个体有时候会失去对自己行为的责任感,使自身自我控制系统的作用减弱甚至丧失,从而做出平时不敢做的反社会行为,并称之为去个体化。
(5)饮酒
过量饮酒的人易于被激怒,从而表现出高的侵犯倾向。
8请解释社会懈怠(social loafing)的概念及其影响因素,并举例说明如何在工作中降低这种现象的发生。[北京大学2013年研]
答:(1)社会懈怠的概念
社会懈怠是指在团体中由于个体的成绩没有被单独加以评价,而是被看作一个总体时所引发的个体努力水平下降的现象。
(2)社会懈怠的影响因素
社会懈怠是在团体中,由于个体认识到自己的努力会埋没在人群中,所以对自己行为的责任感降低,从而不大去努力,致使作业水平下降的现象。社会懈怠现象的产生与责任分担有关,即与个人所处的团体情境是有关的。社会懈怠现象发生在团体成员完成团体外他人指定的作业时,每一个个体仅仅是外人影响的目标之一,外人的社会影响会分散到每一个人的身上,随着团体规模增加,每一个人感受到的压力随之降低。因而,便会出现社会懈怠。
(3)降低社会懈怠措施
由于社会懈怠现象对团体的工作表现有害,要想克服社会懈怠现,最好的方式是让大家感受到更多的参与及责任。
①实行个人责任制,明确每个人的责任分工,并且工作绩效直接与奖惩制度相联系。
②开展企业、部门内部竞争,在合作的基础上充分展现个人魅力。
③调整更新奖惩制度,制订有关评价个人表现的相关制度。
9什么是社会知觉?社会知觉的偏差有哪些?请分别进行解释。[北京大学2013年研]
答:(1)社会知觉的内涵
社会知觉是知觉的特殊形式,它仅仅指与人有关的知觉。在心理学研究中,社会知觉包括人们对他人的知觉,对自己的知觉,对自己或他人行为原因的知觉等。
(2)社会知觉偏差
在知觉他人的过程中,人们常常会出现一些偏差,这些偏差是知觉过程的特性,人们可以注意到它,并把它们的影响降低,但人们无法避免它的存在。这些偏差包括:
①晕轮效应
又称光环效应,是指评价者对一个人多种特质的评价往往受其某一特质高分印象的影响而普遍偏高。与晕轮效应相对应的是负晕轮效应,也称扫帚星效应,是指评价者对一个人的多种特质的评价往往受某一特质低分印象的影响而普遍低。
②正性偏差
又称慈悲效应,是指人们在评价他人时对他人的正性评价超过负性评价的倾向。对于正性偏差发生的原因,有以下两种理论解释:
a.Matlin提出的“极快乐原则”,强调人们的美好经验对评价他人的影响,认为当人们被美好的事物包围的时候,便觉得愉快。即使后来发生了一些不愉快的事情,人们依然会依照美好的经验对自己所处的环境做出有利的评价。
b.Sears指出,人们对所评定的他人有一种相似感,因此人们对人的评价要比对其他物体的评价更宽容。人们倾向于对自己做出较好的评价,所以对人作评价也比较高。
10简述凯尔曼(H.C.Kelman)的态度分阶段变化理论。[中央财经大学2013年研]
答:凯尔曼提出了态度变化过程的三阶段说,这三个阶段分别是:
(1)服从阶段
服从阶段是从表面上转变自己的观点和态度的时期,也是态度转变的第一阶段。一般说来,这时人们会表现出一些顺从的行为,但这仅仅是受迫被动的。比如刚进工厂的员工因为考虑到奖励和惩罚的利益关系,才在行为上表现出服从的样子。
(2)同化阶段
这一阶段表现为自愿接受他人的观点、信念、态度与行为并使自己的态度与他人的态度相接近,不是在外界压力下转变态度,而是自愿地进行的。
(3)内化阶段
个体真正从内心深处相信并接受他人的观点,彻底转变了自身态度,人们相信新的观点和新的思想,并把新的思想和观点纳入自己的价值体系之内,成为自己态度体系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11简评米尔格拉姆(S.Milgram)的服从实验。[中央财经大学2013年研]
答:(1)米尔格拉姆的服从实验
①被试
使用广告招募征集来的40名志愿者。
②实验过程
米尔格拉姆的实验是将被试两两配对后进行的。每对被试中,一名为真被试,另一名为实验助手。两名被试被领进实验室之后,被告知:“我们的实验是关于学习的研究,考察两个问题,一是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有什么影响,二是电击惩罚对学生的学习有什么作用。你们两人中选择一人当教师,另一人当学生,抽签决定。”实际上真被试均会抽中写有“教师”的签,而“学生”则总是由实验助手担任,被试不知道这种特意的安排。研究者告诉被试,教师的任务是教学生学习语词配对,并检查其学习效果。方式是教师读出刺激词,学生从四个词中选择一个与其匹配。如果错了,教师将给予电击惩罚,而且电压不断加大。
然后,实验者将两名被试带进实验室旁边的另一个房间,让真被试看到充当“学生”的被试被带子固定在椅子上,并在“学生”手上绑上电极。然后实验者告诉真被试:“如果‘学生’学习上出现错误,就会受到你的电击。”“学生”的手边有一个键盘,上有四个电键。实验时,学生通过按电键进行回答,“教师”操作电击的机器。操作台上有相应的指示灯,可以知道“学生”的反应是否正确。
安排好“学生”后,实验者带真被试回到另一间屋子,坐在一台有30个电键的电击控制器前面。每个电键上都注明了电压的数值,并有各自显示相应电压正在工作的指示灯。此外,每个电键都有编号,并按15V的幅度递增,直至450V。同时,设备上按每四个编号一组,标明了电击的严重程度,从“轻微电击”(编号在1~4,电压15~60V)一直到“危险:严重电击”(编号25~28,电压375~450V),最后的两个电键都标明了“×××”。
实验开始后,每当“学生”给予错误的回答,实验者就让真被试打开电键,给予电击,并逐渐增加电击强度。如果真被试犹豫,实验者就告知:“出于实验需要,你必须继续。”
③实验结果
虽然实验在电压加强到300V时,特别设计了被电击者挣扎、踢打墙壁的声音,但在40名真被试中,只有5人到300V时不再继续提高电压。有4人到315V时开始不服从实验者的指示。在330V时停下的有2人。在345V、360V、375V时,停下的各1人。在实验过程中,总共有14名真被试在不同电击水平上拒绝实验者的命令,不再继续增加电压,占总数的35%。但是更多的被试一直服从实验者的指示,将实验进行到最后,即将电压增加到450V。这类被试的人数达26人,占总数的65%。
(2)评价米尔格拉姆的实验
①积极意义
服从实验的研究结果揭示出大部分人在一定的压力情境下,会选择服从他人,做出违背自己意愿的决定,这对于人们服从心理的研究具有一定的意义,促进了从众心理的研究,为人类的心理研究带来宝贵意义。
②消极影响
实验违反了伦理原则,采用欺骗手段,将志愿者置于高度压力之下,许多人出现了一定的生理反应,更重要的是,志愿者对自己行为的负罪感可能对其心理健康造成长久损害。有些志愿者在实验结束之后被自己的行为所困扰,将自己置身于巨大的情绪压力之下,担心伤害了一个陌生人,影响了正常的生活。
12简述从众行为的动机和条件。[中央财经大学2013年研]
答:从众是指个人的观念与行为由于群体的引导或压力,而向与多数人相一致的方向变化的现象。
(1)从众行为的动机
①行为参照-定向需要
根据社会比较理论,在情境不确定的时候,其他人的行为最具有参照价值。而从众所指向的是多数人的行为,自然就成了最可靠的参照系统。
②对偏离的恐惧
研究证明,任何群体都有维持群体一致性的显著倾向和执行机制。对于同群体保持一致的成员,群体的反应是喜欢、接受和优待,对于偏离者,群体则倾向于厌恶、拒绝和制裁。因此,在一些情境中,人们从众是为了避免被拒绝和被人喜欢。
③与群体融合的需要
与群体的行为保持一致可以使人们更易为群体成员接受。群体规模越大,群体本身越有吸引力和越有价值,引发的从众融合需求和行为的程度就越强。
④群体的凝聚力
高凝聚力群体的成员,对自己所属群体有强烈的认同感。群体凝聚力越高,从众倾向的压力就越大。
(2)从众的条件
①群体的一致性
研究发现,当研究中出现一人与群体意见不同时,被试的从众率会比通常下降75%。
②群体的规模
研究证明,在一定范围内,人们的从众性是随群体人数的不断增加而上升的。
③肯定程度与个性特征
人们对自我判断的肯定程度越高,判断事物标准越明确,行为从众率越低。此外,个体的果断性越强,则越倾向于不从众。
④个人的自我卷入水平
随着自我卷入水平的增加,人们保持自己最后行为与原先判断相一致的倾向也越来越强烈,因而从众的比率也越来越小。
⑤文化差异
米尔格拉姆的研究发现,对于不同类型的问题以及不同的实验情境,挪威人的从众性总是高于法国人,而费拉格的研究发现日本学生比美国学生更具有从众性。
13简述侵犯行为的本能理论。[中央财经大学2013年研]
答:侵犯行为,也称攻击行为,指有意伤害别人且不为社会规范所许可的行为。伤害行动、伤害意图与社会评价,是侵犯概念的三个要素。侵犯的本能论主要有:
(1)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观点
弗洛伊德晚年提出与性本能(生的本能)相对立的侵犯本能(死的本能)。他认为侵犯本能的目的在于破坏。弗洛伊德认为,侵犯是以社会不允许的方式表现侵犯冲动。如果以社会许可的方式表现,则侵犯冲动就可表现为争论、竞技、冒险等。不管以什么样的方式表现,侵犯冲动作为一种心理能量都必须得到表现,不然就会导致精神疾病。
(2)洛伦茨的习性学观点
这一观点来自动物的研究。洛伦茨认为侵犯是一种本能,但侵犯是具有生物保护意义的生的本能的体现。动物通过侵犯来保护食物、生存的领地,使幼小后代得以成长、发展,使物种能够代代相传。洛伦茨相信,侵犯是人类生活不可避免的组成部分。人类之所以在每个时代都有大规模战争发生,是人的侵犯本能定期发泄的结果。他认为现代社会已经使人难以在日常生活中实施侵犯,而战争就成了发泄侵犯冲动的重要途径。
综上,本能论指出了人类侵犯性的生物遗留性质,提出了减少侵犯的代偿或转移方法,有显然的合理性与应用意义。但是,用本能的观点解释所有人类的侵犯行为,并试图用简单的本能观点来解释宏观的战争等现象,忽视了人类社会自身的规律,也忽视了个体自身的主观能动性。
14简述个体独处需要和交往需要之间的辩证关系。[中央财经大学2013年研]
答:(1)个体独处对交往的影响
①人需要独处,是为了进行内在的整合。只有经过这样的过程,外来的印象才能被自我消化,自我也才能成长为一个既独立又生长着的系统。
②有无独处的能力,关系到一个人能否真正形成一个相对自主的内心世界,而这又会进而影响到他与外部世界的关系。个体独处时可以将负面的情绪及时清理,恢复能量重新投入到人际交往之间,善待朋友与他人。而一个人每天过度的与人交往,透支自己的精力与时间,没有属于自己的空间进行思考修复,日复一日,他会产生厌烦情绪,人际交往质量也会随之下降。
(2)交往需要对个体独处的影响
马斯洛的层次需要理论指出人有生理、安全、归属和爱、自尊、自我实现的需要,认为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得到了满足,爱、感情和归属的需要就会产生,对归属和爱的需要包括感情的付出和接受。如果不能得到满足,个人会空前强烈地感到缺乏朋友、心爱的人、配偶或孩子。这样的人渴望同人们建立一种关系。正是在归属和爱的需要基础上,人类的交往行为不断地得到发展。当归属需要占优势的时候,如果人是在独处,他就会有强烈的孤独感,迫切地需要有另外的人来安慰、支持、包容、肯定、接纳、抚慰自己。人际交往可以给人们心理上的支持,进而人们会以愉悦的心情接纳社会。若过度的独处,个体将会与社会失去联系。得不到他人的关心与支持,会影响个体的交际能力,进而影响其身心健康。
因此,在交往过程中适当的独处可以给内心世界进行整合的机会,在适当的独处后与人交往可以满足人们归属和爱的需要,增加人们的心理能力,提供社会支持。然而,过度交往或过度独处都不利于人们的身心健康。
15简述琼斯和戴维斯(E.A.Jones & K.E.Davis)的相应推断理论。[中央财经大学2013年研]
答:琼斯和戴维斯的相应推断理论扩充和发展了海德的归因理论。他们主张人们进行个人归因时,从行为及其结果推导出行为的意图和动机。个体之所以采取某种行为,是为达到某种目的。若能够知道其行为的真正目的,则推断其人格会更有把握。一个人所拥有的信息越多,他对该行为所做出的推论的对应性就越高。一个行为越是异乎寻常,观察者对其原因推论的对应性就越大。影响对应推论的因素主要有:
(1)非共同性结果
非共同性结果是指所选行动方案有不同于其他行动方案的特点。共同性无法解释个体为什么做出不同行为选择以及两个人为什么做出相同的行为选择,非共同性(独特性)才是推断人格特质的重要因素。非共同性因素越少,相应推断的可靠性越高。
(2)社会期望
一个人表现出符合社会期望的行动时,很难推断其真实态度。而跃出社会期望或社会规范的行为往往被归因行为者的人格特质,或者当行为的社会赞许性越小,特质归因的可能性就越大,相应推断的可能性就越高。如一个参加晚会的人在离开时对主人说对晚会很感兴趣,这是符合社会期望的说法,从这个行动人们很难推断其真实态度。
(3)选择自由
如果知道某人从事某行动是自由选择的,人们便倾向于认为这个行为与某人的态度是对应的。如果不是自由选择的,则难于做出对应推论。
16试述影响从众行为的各种因素并举例说明。[苏州大学2013年研;南开大学2012年研]
答:从众是指个人的观念与行为由于群体的引导或压力,而向与多数人相一致的方向变化的现象。影响从众的因素主要有:
(1)群体的一致性
群体自身的一致性,是构成群体压力的最重要因素之一。对群体一致性的任何破坏,都会导致从众率的显著下降。只要群体出现不一致,从众的比率便会大大下降。
(2)群体的规模
在一定范围内,人们的从众性是随群体人数的不断增加而上升的,但最高的从众率出现后,即使一致性的群体规模再大,也不再导致从众率的增加。
(3)肯定程度
判断涉及的事物客观标准越明确,人们自我判断的肯定程度越高,从众率越低。随着问题的模糊性增加,人们会由于自身的判断失去明确的参照而倾向于从众,问题越困难或缺乏客观标准,从众率越高。
(4)个性特征
自我评价高,表现一致的独立行为,有自信,果断性强,认知方式倾向于场独立的人不易从众。
(5)个人的自我卷入水平
当一种意见被表达出来,人们会强烈地意识到自己已经选择了某种态度。如果迫于压力而从众,人们也会明确知道自己屈服群体压力而做出了态度改变。这种意识会激发人们的抗拒反应。研究表明,随着自我卷入水平的增加,人们保持自己最后行为与原先判断相一致的倾向也越来越强烈,因而从众的比率也越来越小。
(6)文化差异
从众率存在着民族差异,挪威人的从众性总是高于法国人。
(7)权力
权力的本质不仅是一种不对称的控制,还包含了一种不被他人影响的独立性,这种独立性使权力将人们从外界的影响中解放出来。有研究证实,有权力的人往往更能抗拒从众的压力,并且在表达观点和态度时更少受到同辈主流观点的影响。
17人际沟通的障碍有哪些?[南开大学2012年研]
答:人际沟通,是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联系过程,即人与人之间传递信息、沟通思想和交流情感的过程。在现实生活中,某些影响人际沟通的因素会造成沟通的必要条件缺失,导致人际沟通受到阻碍。人际沟通的障碍包括:
(1)地位障碍
社会地位不同的人通常具有不同的意识、价值观念和道德标准。从而造成沟通的困难。不同阶级的成员,对同一信息会有不同的、甚至截然相反的认识。政治差别、宗教差别、职业差别等方面都可能成为沟通障碍。
(2)组织结构障碍
有些组织庞大,层次重叠,信息传递的中间环节太多,从而造成信息的损耗和失真;也有一些组织结构不健全,沟通渠道堵塞,也会导致信息无法传递。处于不同层次组织的成员,对沟通的积极性也不相同,也会造成沟通的障碍。
(3)文化障碍
文化背景的不同对沟通带来的障碍是不言而喻的。如语言的不通带来的困难,社会风俗、规范的差异引起的误解等,这在社会生活中是屡见不鲜的。
(4)个性障碍
个性障碍主要指由于人们不同的个性倾向和个性心理特征所造成的沟通障碍。气质、性格、能力、兴趣等不同,会造成人们对同一信息的不同理解,为沟通带来困难。个性的缺陷,也会对沟通产生不良影响。一个虚伪、卑劣、欺骗成性的人传递的信息,往往难以为人接受。
(5)社会心理障碍
人们不同的社会心理,也是沟通的障碍。如需要和动机不同,会造成人们对同一信息的不同理解;又如怀有偏见和歧视的态度,也会造成沟通的障碍。
18简述儿童欺负行为的类型与特点。[南开大学2012年研]
答:欺负是一种特殊形式的攻击行为,指力量占优势的一方(一人或多人)对力量相对弱小的一方重复实施的攻击行为,其根本特征在于行为双方力量的不均衡性和重复发生性。欺负是中小学生中经常发生的一种攻击行为,对儿童的身心健康和学习均产生不良影响。
(1)儿童欺负行为的类型
①直接身体欺负,是指欺负者一方利用身体动作直接对受欺负者实施的攻击,如打人、踢人及损坏、抢夺他人财物等。
②直接言语欺负,是指欺负者一方通过口头言语形式直接对受欺负者实施的攻击,如骂人、羞辱、讽刺、起外号等。
③间接欺负,是指欺负者一方借助于第三方对受欺负者实施的攻击,如造谣离间和社会排斥等。
(2)儿童欺负行为的特点
①儿童的欺负行为可以预测将来的适应不良,同伴欺负行为通过个体的自我知觉和同伴知觉产生不良的心理作用。
②我国小学生欺负与受欺负问题的发生率随年级的升高而下降,其中直接言语欺负的发生率最高,其次是直接身体欺负,间接欺负的发生率最低。
③男生主要以直接身体欺负为主,女生主要以直接言语欺负为主。
④欺负者大多与受欺负者同龄或年长于受欺负者。
⑤有近半数的欺负行为发生在教室,其次是操场、走廊或大厅等其他地方。
⑥多数欺负行为发生在同班同学之间。
19简述图式的含义及类别。[北京大学2012年研]
答:(1)图式的含义
图式是指一套有组织、有结构的认知现象,它包括对所认知物体的知识、有关该物体各种认知之间的关系及一些特殊的事例。比如人们对20世纪60年代产生于美国的嬉皮士的图式就是:他们是白人大学生、穿牛仔裤、留着各式各样的发型等。
(2)图式的分类
①个人图式
个人图式是指人们对某一特殊个体的认知结构,比如对人们对毛泽东同志就有一个个人图式,这个图式的内容包括:有勇气、自信、百折不挠等。
②自我图式
自我图式是指人们对自己所形成的认知结构,它与自我概念有着紧密的联系。你可能认为自己聪明、有同情心以及乐于助人,这些都是你自我图式的内容。
③团体图式
团体图式是指人们对某个特殊团体的认知结构,有时候也叫团体刻板印象。团体图式使得人们将某些特质归于一个特殊团体的成员所共有。比如人们常常根据刻板印象认为山东人勤劳、诚实;认为美国人乐观、热情。
④角色图式
角色图式是指人们对特殊角色者(如教授)所具有的有组织的认知结构,比如人们常常认为教授知识渊博、满头银发等。
⑤剧本
剧本是指人们对事件或事件的系列顺序的图式,尤其是指一段时间内一系列有标准过程的行为。比如到餐厅就餐的事件就符合一个剧本,什么时候点菜,什么时候结账,就是一个剧本。
20什么是曝光效应?影响人际关系的因素有哪些?[陕西师范大学2012年研]
答:(1)曝光效应的定义
曝光效应是指由于熟悉性而导致喜欢,即某个人只要经常出现在你的眼前,就能增加你对他的喜欢程度。产生曝光效应的前提是一开始对他人的态度是喜欢或至少是中性时,见得次数越多才越喜欢。如果一开始就讨厌对方,那么见得次数越多反而越讨厌。
(2)影响人际吸引的因素
①个人特质
一个人的某些特征会决定他是否受人喜爱。影响人际吸引的个人特质包括:个人的温暖、能力、外表的吸引力。
②相似性
人们倾向于喜欢在态度、价值观、兴趣、背景及人格等方面与自己相似的人。
③互补性
在恋爱与婚姻关系中,人们有时候喜欢与自己在某些方面相反的人。
④熟悉性
曝光效应是由于熟悉性而导致喜欢最常见的例子。
⑤接近性
接近性能增加熟悉性,而越熟悉,喜欢的可能性越大;接近性也与相似性有关,在有选择的情况下,人们往往选择在某些方面与自己相似的人为邻居。
21社会比较后会出现什么?[北京大学2011年研]
答:社会比较是指个体就自己的信念、态度、意见等与其他人的信念、态度、意见等作比较。人们在现实生活中定义自己的社会特征(如能力、智力等)时,往往是通过与周围他人的比较,在一种比较性的社会环境中获得其意义的,而不是根据纯粹客观的标准来定义。只有当有关的背景因素相当时,比较出来的结果才有意义。然而,人们出于自尊往往会选择背景不同的人作比较,以得出合乎己意而有偏差的结论。
进行社会比较后会出现:
(1)人们通过社会比较可以觉察到社会行为发展的方向性,从而有意或无意地改变自己的行为,以加强对社会的适应;如果社会已无法适应,则采取革命行动,对社会加以变革,因而发展新的行为,适应新的社会。
(2)如果比较的结果是令人不愉快的,比较者可能会对自己产生怀疑,从而打击到比较者的自尊,使一些比较者倍感痛苦;另外,一部分比较者会通过有选择的“比较后比较”来修复自尊,或是迎难而上,不断提高自我。
(3)如果比较的结果是令人愉快的,此时会提高比较者的自尊水平,同时也能促进比较者亲社会行为的发生;也有可能造成比较者的沾沾自喜,沉浸于自己的才华之中。
22简要介绍凯利的归因三维理论及其意义。[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研]
答:(1)归因三维理论概述
凯利的归因三维理论认为人们在试图解释某人的行为时可能用到的形式主要有:归因于行为者;归因于客观刺激物(行为者对之做出反应的事件或他人);归因于行为者所处的情境或关系(时间或形态)。这三个方面构成一个协变的立体框架,所以称为归因三维理论。归因三维理论遵循的总原则是协变性原则。
对任何一个因素的归因都取决于:
①区别性,即行动者是否对同类其他刺激做出相同的反应。区别性信息告诉人们行为者在对待不同刺激物时,其行为表现是否有差别。
②一贯性,即行动者是否在任何情境和任何时候对同一刺激作相同的反应。一致性信息向人们显示关于周围其他人的行为方式与行为者的行为表现之间是否一致。
③一致性,即其他人对同一刺激是否也做出与行动者相同的反应。一贯性信息是人们所要了解的关于行为者在其他场合的表现情况。
通过这些信息的组合,人们就可以断定引发某种具体行为的原因究竟是来自行为者本身,还是来自客观刺激物或情境。
(2)归因三维理论的意义
归因三维理论可以帮助人们解释生活中的归因现象。此外,还可以让人们充分了解归因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偏差,帮助人们更好的理解人们的行为以及行为背后的原因。
23分析群体中人际关系及管理中应注意的问题。[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研]
答:群体中人际关系及管理应注意的问题:
(1)感情投资
感情投资是对人倾注真挚、炽烈的感情,舍得在密切感情方面花本钱、下功夫,以争取人心,更好地发挥群体成员的积极性。对于群体中的领袖人物来说,运用感情投资法能密切干群关系,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2)心理吸引
心理吸引是创设一种“心理磁力场”,设个吸引的中心,就能吸引群体成员团结一致,共同努力。这种心理“磁力”,可以是众望所归的个人,可以是催人奋起的目标,也可以是良好的物质、精神生活环境。
(3)深层了解
人们的交往是由浅入深的。礼仪交往,互相关照;功利交往,促使事情办成;感情交往,建立一定友谊;思想交往,成为知己。心理动力学认为,深入了解别人,是要经过一定层次的。
(4)中和互补
人们之间互有差别,互有需求,互有补偿,相互接近,逐渐中和,成为好朋友,使群体达到和谐的状态。中和互补,使各自有所放弃,互相有所补充,如同学们学习上互相帮助,同事们共处互相协作,朋友们生活上互相关照等。人们互相交往,注意学习别人的长处,克服自己的短处,就可以取长补短,将短变长,相互得益,增进友谊。
(5)求同存异
人们交朋结友,只要政治原则、基本倾向相同,至于个性特点、习惯爱好、生活情趣等有差异,不妨求大同,存小异,做到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在枝节问题上不苛求于人。
(6)排难解纷
朋友之间遇到了困难,在其最需要帮助的时候,伸出手来帮助他排难解纷,表示同情和支持,最能获得对方的感激,最容易结成亲密的友谊。
24简述消除偏见的途径。[西南大学2011年研]
答:偏见是指人们不以客观事实为根据而建立的对人、对事的态度。偏见可能表现为正面的偏爱,也可能是负面的偏恶。偏见会给社会生活的协调与和谐造成破坏性的后果,使人际间产生消极性情感,导致人与人之间的疏离。这种疏离反过来又会强化偏见,形成恶性循环。减少偏见的途径主要有:
(1)消除刻板印象
偏见和一般的态度一样,也具有认知、情感、意向三种成分。而偏见的认知成分往往是一种社会刻板印象。一般人对某些群体的成员常有一定的刻板印象,如白人认为黑人智力低下、不求上进,男人认为女人有依赖性、被动性等。根据研究,由偏见对象表现出与刻板印象相异的行为来,会有助于偏见的消除。例如,如果黑人从事一些社会地位较高的工作,并在其中取得成就的话,就有助于削减人们对黑人持有的偏见。
(2)增加平等的、个人间的接触
平等的、个人间的接触都是为了深入全面地了解接触双方的独特性。只有平等的、个人间的接触,才有利于真实地了解对方独特的能力、性格、爱好、抱负等,避免先入为主的判断,从而达到预防和消除偏见的目的。
(3)提高人们受教育的程度
接受的教育越多,人们的偏见将越少。有时候人们的偏见更多地来源于知识的缺乏和狭隘,所以通过让人们接受更多的教育来减少偏见是一种很有效的方法。
(4)制定有助于消除偏见的社会规范
人们都有服从并认同社会规范的行为倾向。如果社会规范对其他群体是可以接受的,则人们就比较有可能改变对其他群体的偏见。
(5)对社会化过程进行恰当的控制
儿童、青少年的偏见主要通过社会化过程形成,因而通过对这一过程的控制可以减少或消除偏见,而在社会化过程中尤其要注意父母与周围环境以及媒体的影响。
25简述社会交换理论。[北京大学2011年研]
答:社会交换理论主张人类的一切行为都受到某种能够带来奖励和报酬的交换活动的支配。因此,人类一切社会活动都可以归结为一种交换,人们在社会交换中所结成的社会关系也是一种交换关系。可以从三个方面阐述这一理论:
(1)酬赏与成本
酬赏是指个体从人际交换里所获得的任何有价值的东西,如被爱的感觉,得到经济上的援助等。基本的酬赏主要有:爱、金钱、地位、知识、物质和服务。酬赏可从两个维度加以分类:
①特殊性,是指酬赏的价值大小由提供该酬赏的特殊人物所决定,如爱的价值。
②具体性,是指有形的、能看到、嗅到、摸到的东西,以及非具体性或象征性的东西,如忠告或社会赞许。
社会交换中的成本是指与他人交换过程中的付出或产生的负性结果,如社会交换需要时间、精力,有时还伴随着冲突和责难等。
(2)交换结果评价方式
在人际交往过程中,人们会随时记下从某个人际关系里所获得的酬赏和付出的成本,并且看重从该人际关系中所能获得的整体结果的有利(酬赏大于成本)与不利(酬赏小于成本)。
人们对结果进行评价时采用的比较标准是:
①绝对的比较标准,是指个体认为自己从某种人际关系里应该获得的结果的量有多少。
②相对的比较标准,是指从某一人际关系里所获得的结果是优于或劣于另一个当时也可以获得的人际关系。
(3)公平交换
社会交换理论认为,只有在人们觉得社会关系很公平的时候才能得到最大的满足。公平理论强调人际关系的公平性。
因此,社会交换理论被广泛地用于解决人际冲突和生活中的各种问题,其中最有用的是在协商方面。
26分析团体凝聚力的决定因素及它对团体绩效的影响。[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研]
答:群体凝聚力也称内聚力,是指群体在其规范的基础上使全体成员情感共鸣,价值定向相同或行为保持一致的内在聚合力量。影响群体凝聚力的因素主要有:
(1)群体的目标
个人目标与群体目标是否一致直接影响着群体的凝聚力。成员赞成群体目标,才会对群体产生认同感,为实现群体目标而共同奋斗,才会大大提高群体凝聚力。反之,成员不赞成群体目标,各成员目标互不关联就必然大大减弱,降低群体凝聚力。
(2)群体成员的同质性或互补性
在一般情况下,成员在某人或某些方面的同质会使成员感到彼此接近,增加人际吸引,相互产生好感,因而能增强凝聚力。在多数情况下,群体成员是异质的,如果具有异质性的群体成员之间感到彼此在某个或若干方面能够取长补短、互相补充时,也会增进成员间的感情和密切关系,增强凝聚力。
(3)满足成员需要的程度
群体成员在物质精神方面都有各种各样的需要。一般说来,群体对成员各种合理需要的满足度越高,成员的凝聚力越强。
(4)群体的成熟程度
群体,特别是正式群体,其自身成熟程度如何,将直接影响着群体成员完成行为的成功率。在群体成熟过程中出现了失败,必然会影响士气,影响到群体的凝聚力。随着群体的成熟,成功率的不断获得,会不断提高群体的凝聚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