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考研思想政治理论大纲解析配套1600题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七章 科学社会主义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马克思、恩格斯始终站在革命斗争的最前沿,他们的一生是为推翻旧世界,建立新世界而不息战斗的一生。马克思、恩格斯领导创建的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党是(  )。[2019年真题]

A.国际工人协会

B.正义者联盟

C.共产主义者同盟

D.社会主义工人国际

【答案】C

【解析】马克思、恩格斯接受国际性工人组织“正义者同盟”的邀请,将其改组为“共产主义者同盟”,是第一个以科学社会主义为指导思想的国际无产阶级政党,马克思、恩格斯为其起草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党的党纲——《共产党宣言》。1848年2月,《共产党宣言》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公开问世。

2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究竟是个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很多年,也并没有完全搞清楚。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搞了个新经济政策,但是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列宁新经济政策关于社会主义的思路之所以“比较好”,是因为(  )。[2011年真题]

A.提出了比较系统的社会主义建设纲领

B.根据俄国的实际情况来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C.为俄国找到了一种比较成熟的社会主义发展模式

D.按照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未来社会的设想来建设社会主义

【答案】B

【解析】列宁新经济政策表明列宁的社会主义建设思想发生了重大转变,对在俄国这样一个小农占优势的国家走向社会主义的道路又有了新的认识,标志着列宁找到了一条符合俄国情况的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AB两项,在实行新经济政策期间,列宁对俄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进行了深刻的思考并且提出了许多精辟的论述,但并没有提出系统的社会主义建设纲领,也没有找到一种比较成熟的社会主义建设模式。D项,新经济政策期间列宁努力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俄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探索着适合俄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

3马克思主义政党是科学社会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这表明(  )。[2015年真题]

A.马克思主义政党即工人阶级本身

B.马克思主义政党以工人阶级为基础

C.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阶级性是其先进性的根本前提

D.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先进性决定了工人阶级的先进性

【答案】B

【解析】马克思主义政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这一表述鲜明地指出了党的阶级性,即党以工人阶级为基础和先进性,即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A项,工人阶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基础,但并不是说马克思主义政党即工人阶级本身,政党也与工人阶级的群众性组织有明确的区别。C项,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工人阶级的先进性决定了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先进性。D项混淆了政党的先进性与工人阶级先进性的关系,工人阶级的先进性决定了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先进性。

4社会主义发展史上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是指(  )。

A.19世纪中叶,社会主义从空想发展到科学

B.20世纪初,社会主义从理论发展到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实践

C.社会主义从一国实践发展到多国实践

D.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的社会主义改革

【答案】A

【解析】社会主义发展史上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是指19世纪中叶,社会主义从空想发展到科学。第二次飞跃是指,20世纪初,社会主义从理论发展到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实践。第三次飞跃是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和建设的成功。

5空想社会主义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其中成为科学社会主义的直接思想来源的是(  )。

A.16~17世纪的早期空想社会主义

B.18世纪的空想平均共产主义

C.19世纪初期批判的空想社会主义

D.20世纪的空想社会主义

【答案】C

【解析】空想社会主义思潮经历了三个历史发展阶段,即16~17世纪的早期空想社会主义、18世纪的空想平均共产主义和19世纪初期批判的空想社会主义。其中,以圣西门、傅立叶、欧文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为代表的19世纪初期批判的空想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直接思想来源。

6科学社会主义问世的标志是(  )。

A.《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B.《资本论》的发表

C.1848年欧洲革命的爆发

D.共产主义者同盟的建立

【答案】A

【解析】1848年2月,马克思、恩格斯为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党“共产主义者同盟”所写党纲《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产生。

7在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关系问题上,马克思主义认为(  )。

A.两者互为前提和基础

B.前者是个人的理想,后者是社会的目标

C.前者是个人价值的体现,后者是社会价值的体现

D.两者是彼此并进的历史发展过程

【答案】A

【解析】现实的人总是生活在一定社会关系之中,每个人都不能离开社会而生存;人的生存和发展受到社会的制约。社会也总是人的社会,由无数个体所组成,离开了人,社会也就不复存在;人在受到社会制约的同时也以自己的实践活动作用于社会。实现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是马克思主义追求的根本价值目标,也是共产主义社会的根本特征。马克思主义认为,在共产主义社会,人的发展是自由的发展,是建立在个体高度自由自觉基础上的发展,不是强迫的发展。那时,人摆脱了自然经济条件下对“人的依赖关系”,也摆脱了商品经济条件下的依赖性,人与人之间形成事实上的平等,整个社会是和谐的,社会发展与个人发展实现了真正的统一。作为社会的人,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互为前提和基础。

820世纪初,列宁提出“社会主义将首先在一个或者几个国家内获得胜利”,此论断的理论依据是(  )。

A.经济和政治发展的不平衡是资本主义的绝对规律

B.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规律

C.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

D.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斗争的规律

【答案】A

【解析】列宁在《无产阶级革命的军事纲领》一文中指出:“资本主义的发展在各个国家是极不平衡的。而且在商品生产下也只能是这样。由此得出一个必然的结论:社会主义不能在所有国家内同时获得胜利。它将首先在一个或者几个国家内获得胜利,而其余的国家在一段时间内将仍然是资产阶级的或资产阶级以前的国家。”

9列宁对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革命学说的重大贡献是(  )。

A.社会主义不能在所有国家同时取得胜利,它将首先在一个或者几个国家内获得胜利

B.苏维埃俄国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C.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D.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可以率先建立起先进的社会主义制度

【答案】D

【解析】19世纪末20世纪初,自由资本主义发展到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即帝国主义阶段,资本主义各国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的状况进一步加剧和尖锐化。列宁认真总结了当时变化了的新情况,深刻论述了社会主义革命首先在一个或者几个国家内获得胜利的理论。列宁指出,经济和政治发展的不平衡是资本主义的绝对规律,由此就应得出结论:“社会主义可能首先在少数甚至在单独一个资本主义国家内获得胜利。”因此,D项是正确的。A项过于绝对。

10新经济政策的主要特征是(  )。

A.取消商品货币关系

B.实行社会主义计划经济

C.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D.发展商品经济

【答案】D

【解析】AD两项,从1918年夏到1921年春,列宁领导的苏维埃政权实行了以取消商品货币关系为主要特征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在经济上采取一系列非常的、特殊的又带有强制性的措施。但是在1921年初转入和平经济建设时期后,继续实行这一政策在现实中造成了严重的危机,1921年3月,俄共(布)召开十大,毅然决定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过渡到实行以发展商品经济为主要特征的新经济政策。BC两项,新经济政策时期,苏维埃俄国处于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还没有进入社会主义社会。

11列宁认为,无产阶级专政的实质,就是(  )。

A.无产阶级作为统治阶级掌握国家政权

B.新型民主和新型专政的国家

C.人类社会最后的也是最进步的新型国家政权

D.以消灭剥削、消灭阶级为使命的新型国家政权

【答案】A

【解析】A项,列宁指出:“无产阶级专政的实质,就是无产阶级作为统治阶级掌握国家政权。”他在社会主义制度建立的过程中,正是围绕这个核心问题同机会主义展开激烈的斗争,成功地建立了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政权。BCD三项实际上是从不同角度讲无产阶级专政的性质。

12社会主义民主是人类社会最高类型的民主。社会主义民主是绝大多数人的民主,它的本质和核心是(  )。

A.人民当家作主

B.工农联盟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答案】A

【解析】社会主义民主是人类社会最高类型的民主。与以往剥削阶级占统治地位的社会的少数人的民主在性质上不同。社会主义民主建立在生产资料公有制的经济基础之上,是绝大多数人的民主,它的本质和核心是人民当家作主。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

13造成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呈现多样性的现实原因是(  )。

A.各个国家的社会发展阶段

B.各个国家的生产力发展状况

C.历史文化传统的差异性

D.时代和实践的不断发展

【答案】D

【解析】社会主义在发展过程中,由于各国国情的特殊性,即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的差异性,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不同,无产阶级政党自身成熟程度的不同,阶级基础与群众基础的构成状况的不同,革命传统不同,以及历史和现实的、国内和国际的各种因素交互作用,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必然呈现出多样性的特点:各个国家的生产力发展状况和社会发展阶段决定了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具有不同的特点。历史文化传统的差异性是造威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多样性的重要条件,每一个民族要将马克思主义与其具体的民族特点相结合。时代和实践的不断发展,是造成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多样性的现实原因,时代不断发展,每一个国家应该适时地选择适合自己国家和时代的社会主义道路。

14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基础(社会主义制度区别在于资本主义制度的根本标志)是(  )。

A.生产资料的公有制

B.按劳分配制度

C.社会的基本矛盾

D.社会的政治制度

【答案】A

【解析】生产资料的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基础,是社会主义制度与资本主义制度相区别的根本标志。但是,总结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基础上建立的社会主义国家,其经济结构不可能是纯而又纯的。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不可能也不应该实行单一的公有制,更不应该实行单一的国有制。究竟应该怎样建立以公有制为主体的所有制结构,公有制应采取怎样的形式,必须从本国生产力发展的具体状况出发。

15社会主义制度与资本主义制度相区别的根本标志是(  )。

A.生产资料的公有制

B.无产阶级专政

C.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D.人民当家作主

【答案】A

【解析】生产资料的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基础,是社会主义制度与资本主义制度相区别的根本标志。究竟应该怎样建立以公有制为主体的所有制结构,公有制应采取怎样的形式,必须从本国生产力发展的具体状况出发。

16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中,最重要的是(  )。

A.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的政权

B.公有制为主体和共同富裕

C.各尽所能、按劳分配

D.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

【答案】B

【解析】社会主义基本特征有以下几方面: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创造高度发达的生产力和比资本主义更高的劳动生产率。建立和完善生产资料公有制,逐步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达到共同富裕。对个人消费品实行“各尽所能、按劳分配”制度。在马克思主义政党领导下,建立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的政权,即无产阶级专政或人民民主专政,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在以上这些社会主义基本特征中,最重要的是公有制为主体和共同富裕。这也是必须坚持的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根本体现。ACD三项也是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但不是最重要的。

17社会主义首先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取得胜利的主要原因是(  )。

A.由革命的客观形势和条件所决定的

B.由革命的根本任务决定的

C.由革命的领导者决定的

D.由无产阶级专政理论决定的

【答案】A

【解析】列宁对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革命学说的重大贡献是: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可以率先建立起先进的社会主义制度。社会主义首先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取得胜利的主要原因是: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可以先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进入社会主义,是由革命的客观形势和条件所决定的。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可以先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进入社会主义,并不违背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总之,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率先进入社会主义,也是历史发展规律作用的结果。

18对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可以先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进入社会主义,理解错误的是(  )。

A.它是由革命的客观形势和条件所决定的

B.它并不违背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C.它与历史上社会形态更替也不是从最发达而是从薄弱的或不发达的地方开始相类似

D.它是“反常现象”,是“畸形的早产儿”

【答案】D

【解析】社会主义首先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取得胜利的主要原因是: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可以先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进入社会主义,是由革命的客观形势和条件所决定的。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可以先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进入社会主义,并不违背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它与历史上社会形态更替也不是从最发达而是从薄弱的或不发达的地方开始相类似。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率先进入社会主义,也是历史发展规律作用的结果,那种把首先在相对落后的国家取得社会主义胜利看做是“反常现象”,把实践中的社会主义看做是“畸形的早产儿”的观点是错误的。

19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上,最早在一个国家内建立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是(  )。

A.共产主义者同盟

B.德国社会民主工党

C.俄国社会民主工党

D.第一国际

【答案】B

【解析】A项,共产主义者同盟成立于1847年6月,是马克思恩格斯把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工人运动相结合,建立的第一个国际性的党组织。B项,1869年成立的德国社会民主工党是最早在一个国家内建立的马克思主义政党。C项,俄国社会民主工党成立于1898年,它是列宁把马克思主义与俄国工人运动相结合,创立的与第二国际各党完全不同的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政党。D项,第一国际是1864年成立的社会主义政党的国际组织。

20马克思主义政党代表着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其根本宗旨是(  )。

A.服务人民群众、为人民群众谋利益

B.民主集中制

C.实现生产力的发展

D.人民民主专政

【答案】A

【解析】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宗旨是服务人民群众、为人民群众谋利益。为人民群众谋利益的根本宗旨与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的根本目标是完全一致的。共产党人之所以不懈地追求共产主义理想,是因为这个理想是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根本利益在奋斗目标上的最高体现,是因为这个理想是工人阶级解放与全人类解放的统一。

21民主集中制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  )。

A.组织原则

B.政治原则

C.思想原则

D.根本宗旨

【答案】A

【解析】民主集中制就是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结合的制度,是党的根本组织制度和领导制度,也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群众路线在党的生活和组织建设中的运用。马克思主义政党是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组织起来的团结统一的党。

22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的飞跃,是通过无产阶级革命实现的。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伟大尝试是(  )。

A.十月社会主义革命

B.1848年革命

C.匈牙利三月革命

D.1871年巴黎公社革命

【答案】D

【解析】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伟大尝试是1871年3月18日的巴黎公社革命。A项,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使社会主义从理论开始变为现实。B项,1848年欧洲革命锻炼了法、德等国的无产阶级以及革命群众,丰富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对马克思主义和后来欧洲工人运动以及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有着深远影响。C项,匈牙利三月革命是1848年欧洲革命的一部分。

23“民主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不是一个东西。民主就是承认少数服从多数的国家”。这句话应理解为(  )。

A.民主是指一种国家制度

B.民主是手段不是目的

C.国家的实质是少数服从多数

D.民主是国体不是政体

【答案】A

【解析】AD两项,社会主义民主首先是社会主义的国家制度,既是国体也是政体。题干强调民主的本意是指一种国家制度,既是国体也是政体。B项,民主是建立在社会主义经济基础之上的,并为经济基础服务,是建设社会主义的保障,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社会主义民主是一种手段,而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目标是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所以社会主义民主同样是一种目的。C项,国家的实质是统治阶级进行阶级统治的工具。

24下列各项不属于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的是(  )。

A.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创造高度发达的生产力和比资本主义更高的劳动生产率

B.社会关系高度和谐,人们精神境界极大提高

C.建立和完善生产资料公有制,逐步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达到共同富裕

D.对个人消费品实行“各尽所能、按劳分配”制度

【答案】B

【解析】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包括: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创造高度发达的生产力和比资本主义更高的劳动生产率;建立和完善生产资料公有制,逐步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达到共同富裕;对个人消费品实行“各尽所能、按劳分配”制度;在马克思主义政党领导下,建立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的政权,即无产阶级专政或人民民主专政,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B项,社会关系高度和谐,人们精神境界极大提高属于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

25列宁说:“如果社会主义在经济上尚未成熟,任何起义也创造不出社会主义来”。这表明(  )。

A.社会主义革命只能在经济发达的国家发生和取得胜利

B.社会主义革命需要一定的物质前提

C.只能靠经济力量去实现社会主义

D.社会主义革命能够在资本主义内部自发产生

【答案】B

【解析】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运动的必然结果。只有社会主义在经济上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再加上有利的国内和国际条件,社会主义革命才成为可能。联系列宁关于社会主义可能在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首先取得胜利的理论,即社会主义革命需要一定的物质条件。A项,社会主义革命可能在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首先取得胜利,这是列宁的重要论断。C项,实现社会主义的力量有很多,经济因素只是其中一种。D项,社会主义革命能够在资本主义内部产生,但这不是自发的,需要多种因素的配合。

二、多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

11516年,英国人托马斯·莫尔发表了《乌托邦》一书,标志着空想社会主义的诞生。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发表了《共产党宣言》,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产生,社会主义实现了从空想到科学的历史性飞跃。科学社会主义超越空想社会主义之处在于(  )。[2016年真题]

A.找到了实现理想社会的现实道路

B.对未来社会进行了细致的描绘

C.揭示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经济根源

D.对资本主义进行了无情的批判

【答案】AC

【解析】空想社会主义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空想社会主义者只看到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命运,却未能揭示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经济根源;他们要求埋葬资本主义,却看不到埋葬资本主义的力量;他们憧憬取代资本主义的理想社会,却找不到通往理想社会的现实道路。马克思、恩格斯在继承批判前人思想的基础之上,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创立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奥秘和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论证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把争取无产阶级和全人类解放的斗争建立在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的基础上,从而超越了空想社会主义,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B项,科学社会主义立足于揭示未来社会的一般特征,而不作详尽的细节描绘。D项是空想社会主义与科学社会主义的共同之处。

219世纪中叶,马克思恩格斯把社会主义由空想变为科学,奠定这一飞跃的理论基石是(  )。[2011年真题]

A.阶级斗争学说

B.劳动价值论

C.唯物史观

D.剩余价值理论

【答案】CD

【解析】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揭示了人类历史发展的规律和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论证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从而超越了空想社会主义,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AB两项,阶级斗争学说不是马克思的创造,马克思以前的一些资产阶级的历史学家或者经济学家,都提过阶级斗争。马克思的贡献在于初次论证了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以前的古典政治经济学家就曾提出劳动价值论,马克思对其进行批判继承,为剩余价值理论奠定了基础。

31921年3月,俄共(布)召开十大,决定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过渡到新经济政策。在实施新经济政策期间,列宁对苏维埃俄国如何建设社会主义进行了深刻的理论思考,提出了许多精辟的论述,其主要内容包括(  )。[2017年真题]

A.可以利用资本主义来建设社会主义

B.把大力发展生产力、提高劳动生产率放在首要地位

C.把建设社会主义作为一个长期探索、不断实践的过程

D.允许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可以利用商品、货币和市场发展经济

【答案】ABCD

【解析】在俄国实行新经济政策期间,列宁对苏维埃俄国如何建设社会主义进行了深刻的理论思考,提出了许多精辟的论述,包括:把建设社会主义作为一个长期探索、不断实践的过程;把大力发展生产力、提高劳动生产率放在首要地位;在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条件下,利用商品、货币和市场发展经济;利用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列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俄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所进行的探索,是他对马克思主义的重大贡献,对我们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具有极大的启发意义。

41926~1927年年初,邓小平在莫斯科中山大学留学一年。此时正值列宁的新经济政策在莫斯科和整个苏联燎原般发展,国家经济全面开花,市场上商品丰富、品类繁多,商店、饭馆、咖啡馆随处可见。邓小平到中山大学第一天就收到了一大堆日用品,一日三餐也非常丰富。在此期间,邓小平还认真阅读和摘抄了苏联领导人关于新经济政策的许多论述。这一段经历对邓小平后来思考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具有一定的启示。邓小平与列宁在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探索中有许多相通之处,主要有(  )。[2014年真题]

A.学习和利用资本主义的文明成果

B.把大力发展生产力、提高劳动生产率放在首要地位

C.在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条件下,利用商品、货币和市场发展经济

D.优先发展重工业,快速实现从农业国到工业国的转变

【答案】ABC

【解析】列宁的新经济政策中的论述主要有:把建设社会主义作为一个长期探索、不断实践的过程;把大力发展生产力、提高劳动生产率放在首要地位;在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条件下,利用商品、货币和市场发展经济;利用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邓小平在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强调:把大力发展生产力,提高劳动生产率放在首位,学习和利用资本主义的文明成果,在多种经济成分并存条件下,利用商品、货币和市场发展经济,优先发展轻工业。可以看出,ABC三项是邓小平与列宁在建设社会主义的探索中的相通之处。D项是苏联在斯大林时代确立的经济发展战略,是苏联模式的基本特征之一。不符合题意故不选。

5列宁指出:“一切民族都将走向社会主义,这是不可避免的,但是一切民族的走法却不会完全一样,在民主的这种或那种形式上,在无产阶级专政的这种或那种形态上,在社会生活各方面的社会主义改造的速度上,每个民族都会有自己的特点。”这一论述从历史唯物主义的高度揭示了各民族发展道路的多样性的内涵。下列关于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多样性特点的正确观点有(  )。[2018年真题]

A.时代和实践的不断发展是造成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多样性的现实原因

B.历史文化传统的差异性是造成不同国家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多样性的重要条件

C.各国民族因素和地理环境的不同是造成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多样性的决定因素

D.各国生产力发展状况和社会发展阶段决定了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具有不同的特点

【答案】ABD

【解析】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多样性的原因主要体现出来的是三个方面:时代和实践的不断发展是造成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多样性的现实原因;历史文化传统的差异性是造成不同国家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多样性的重要条件;各国生产力发展状况和社会发展阶段决定了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具有不同的特点。C项,民族因素和地理环境对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多样性有影响作用,但是不能成为其决定因素,决定因素是生产力状况和社会发展阶段的不同。

6自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建立以来,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并不是一帆风顺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多样性以及发展过程中的前进性和曲折性的实践告诉我们(  )。[2013年真题]

A.坚持社会主义,不等于要坚持某种单一的社会主义模式

B.发展社会主义,不等于不学习西方资本主义的文明成果

C.改革或抛弃某种社会主义模式,不等于改掉或抛弃社会主义

D.某种社会主义模式的失败,不等于整个社会主义事业的失败

【答案】ABCD

【解析】社会主义在发展过程中,由于各国国情的特殊性,即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的差异性,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不同,无产阶级政党自身成熟程度不同,阶级基础与群众基础的构成状况不同,革命传统不同,以及历史与现实的、国内与国际的各种因素的交互作用,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必然呈现出多样性的特点。实践证明:坚持社会主义,不等于要坚持某种单一的社会主义模式;改革或抛弃某种社会主义模式,不等于改掉或抛弃社会主义;某种社会主义模式的失败,也不等于整个社会主义事业的失败;发展社会主义,不等于不认可西方资本主义的文明成果。

7社会主义从空想发展到科学,是因为马克思、恩格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创立了(  )。

A.唯物史观

B.剩余价值学说

C.无产阶级革命学说

D.无产阶级政党学说

【答案】AB

【解析】AB两项,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是马克思一生的两个伟大发现。马克思、恩格斯适应社会的需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创立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为实现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飞跃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唯物史观深刻揭示了人类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揭示了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作用,揭示了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发展中的巨大作用,从而把人们对社会主义的追求建立在对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科学认识的基础上,克服了空想社会主义者不懂得历史规律的根本缺陷。剩余价值学说深刻揭示了资本家剥削工人的秘密,揭示了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利益的根本对立,从而科学论证了无产阶级肩负的推翻资本主义旧世界、建设社会主义新世界的历史使命,使人们找到了变革资本主义旧社会的力量和通向社会主义新社会的途径。

8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发展所经历的家庭手工业、手工工场和机器大工业三个阶段相适应,空想社会主义思潮经历的历史发展阶段有(  )。

A.16、17世纪的早期空想社会主义

B.18世纪的空想平均共产主义

C.19世纪初期批判的空想社会主义

D.20世纪初的理想空想社会主义

【答案】ABC

【解析】空想社会主义产生于16世纪初。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发展所经历的家庭手工业、手工工场和机器大工业三个阶段相适应,空想社会主义思潮也经历了三个历史发展阶段,即:16~17世纪的早期空想社会主义,代表人物有英国的托马斯·莫尔和意大利的康帕内拉。18世纪的空想平均共产主义,代表人物有法国的摩莱里和马布利。19世纪初期批判的空想社会主义,以圣西门、傅里叶和欧文为代表。

9对无产阶级专政和社会主义民主认识正确的是(  )。

A.无产阶级专政和社会主义民主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核心内容

B.坚持无产阶级专政是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的政治保证

C.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是工人阶级执政党为之奋斗的崇高目标和根本任务

D.无产阶级专政思想的诞生,是马克思主义科学思想体系形成的重要标志之一

【答案】ABCD

【解析】无产阶级专政和社会主义民主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核心内容。坚持无产阶级专政是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的政治保证。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是工人阶级执政党为之奋斗的崇高目标和根本任务。无产阶级专政思想的诞生,是马克思主义科学思想体系形成的重要标志之一。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等都对无产阶级专政思想作过重要论述。列宁指出,无产阶级专政的实质,就是无产阶级作为统治阶级掌握国家政权。他在社会主义制度建立的过程中,正是围绕这个核心问题同机会主义展开激烈的斗争,成功地建立了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政权。

10下列属于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的是(  )。

A.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创造高度发达的生产力和比资本主义更高的劳动生产率

B.建立和完善生产资料公有制,逐步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达到共同富裕

C.对个人消费品实行“各尽所能、按劳分配”制度

D.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

【答案】ABCD

【解析】社会主义社会作为一种年轻的社会制度,一直处在探索、实践的过程中。根据已有的社会主义各国的实践经验,可以对社会主义基本特征作如下的概括: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创造高度发达的生产力和比资本主义更高的劳动生产率;建立和完善生产资料公有制,逐步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达到共同富裕;对个人消费品实行“各尽所能、按劳分配”制度;在马克思主义政党领导下,建立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的政权,即无产阶级专政或人民民主专政,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

11社会主义民主是人类社会最高类型的民主。对此认识正确的有(  )。

A.社会主义民主与以往剥削阶级占统治地位的社会少数人的民主在性质上根本不同,它是绝大多数人的民主,本质和核心是人民当家作主

B.社会主义民主首先是社会主义的国家制度,既是国体,也是政体

C.社会主义民主是目的和手段的统一

D.社会主义民主是全民民主,“纯粹民主”

【答案】ABC

【解析】社会主义民主具有广泛性,是人民民主,但不是“纯粹民主”,它也有对敌人专政的职能:社会主义民主是人类社会最高类型的民主。与以往剥削阶级占统治地位的社会的少数人的民主在性质上不同。社会主义民主是绝大多数人的民主,它的本质和核心是人民当家作主。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社会主义民主首先是社会主义的国家制度。从国体上说,社会主义民主首先表明了社会主义国家政权的阶级性质,即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享有最高的民主权利,并对少数剥削者实行专政。从政体上说,社会主义民主表明,社会主义国家采取民主共和国的形式,即按照民主集中制的原则组成政府,管理国家。劳动人民真正享有管理国家的最高权力。社会主义民主是目的和手段的统一。社会主义民主是社会主义的上层建筑,归根到底是由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决定,并为其服务的。从这个意义上说,社会主义民主是为社会主义经济基础服务的手段。但是,社会主义民主作为一种优越的社会主义制度,同时也是人民革命长期奋斗和追求的目的。

12无产阶级专政(  )。

A.是人类社会国家发展史上的伟大飞跃

B.是人类社会最后的也是最进步的新型国家政权

C.与以往剥削阶级专政的性质根本不同,是新型民主和新型专政的国家

D.是在人民内部实行民主和对敌人实行专政,以消灭剥削、消灭阶级为使命的新型国家政权

【答案】ABCD

【解析】无产阶级专政是无产阶级的民主政治制度,是在对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多数人实行民主的基础上,对资产阶级和其他敌对分子少数人实行的专政。无产阶级专政是新型国家政权。无产阶级专政是人类社会国家发展史上的伟大飞跃,它是人类社会最后的也是最进步的新型国家政权。这种专政本身不是目的,而是达到消灭一切阶级和进入无阶级社会的过渡。到了共产主义社会,由于生产力的高度发展,消除了阶级和阶级差别,国家逐渐消亡,人们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都得到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共产主义的实现是人类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飞跃。

13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需要一个历史过程。这是因为(  )。

A.肃清封建专制主义和资本主义的影响需要一个历史过程

B.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和社会成员素质的普遍提高需要一个过程

C.同建设社会主义民主密不可分的社会主义法制的建设,同样需要一个过程

D.世界社会主义战胜世界资本主义需要一个过程

【答案】ABC

【解析】ABC三项,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需要一个历史过程。民主是具体的、历史的和不断发展着的。要实现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的目标,需要经过长期的努力。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要在不断实践和探索、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稳步推进。而只有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才能巩固无产阶级专政,两者是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的。D项,社会主义战胜资本主义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但不构成社会主义民主建设需要一个历史过程的原因。

14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的飞跃,是通过无产阶级革命实现的。无产阶级革命的主要特点是(  )。

A.无产阶级革命是彻底消灭一切私有制、代之以生产资料公有制的革命

B.无产阶级革命是要彻底消灭一切阶级和阶级统治的革命

C.无产阶级革命是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运动

D.无产阶级革命是不断前进的历史过程

【答案】ABCD

【解析】无产阶级革命是迄今人类历史上最广泛、最彻底、最深刻的革命,是不同于以往一切革命的最新类型的革命。它的主要特点是:无产阶级革命是彻底消灭一切私有制、代之以生产资料公有制的革命。无产阶级革命是要彻底消灭一切阶级和阶级统治的革命,无产阶级革命将为消除阶级对抗,并充分利用全人类的文明成果促进社会全面进步而创造条件。无产阶级革命是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革命代表的不仅是无产阶级自身解放的利益,而且代表全人类解放的利益。无产阶级只有解放全人类才能最终解放自己。无产阶级革命是无产阶级进行斗争的最高形式,必须以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为目的。无产阶级革命是不断前进的历史过程。无产阶级革命夺取政权绝不意味着革命的结束,而是更重要更困难的革命任务的开始。无产阶级必须永葆革命性和先进性,直至实现共产主义。

15列宁对苏维埃俄国如何建设社会主义进行了深刻的理论思考,提出了许多精辟的论述。主要表现在(  )。

A.把建设社会主义作为一个长期探索、不断实践的过程

B.把大力发展生产力、提高劳动生产率放在首要地位

C.在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条件下,利用商品、货币和市场发展经济

D.利用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

【答案】ABCD

【解析】在俄国社会主义革命取得胜利的初期,特别是实行新经济政策期间,列宁提出的精辟论断主要有:把建设社会主义作为一个长期探索、不断实践的过程;把大力发展生产力、提高劳动生产率放在首要地位;在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条件下,利用商品、货币和市场发展经济;利用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等。列宁还指出了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的极端重要性,阐明了思想建设和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提出了加强国家政权建设和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一系列措施。列宁努力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俄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探索出一条适合俄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这是列宁对马克思主义的重大贡献,也是他留给后人的最宝贵的思想遗产。

1620世纪的社会主义制度对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历史贡献。主要表现在(  )。

A.社会主义开始作为一种新的社会制度发挥出历史作用

B.社会主义国家的存在及其在经济、政治、外交、军事上的影响,改变了世界的政治格局,在很大程度上遏制了资本主义和霸权主义在全世界的扩张

C.社会主义力量坚定地支持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推动着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时代潮流

D.社会主义在当代引导着世界人民的前进方向

【答案】ABCD

【解析】社会主义由理论变为现实,由一国发展到多国,是人类历史上的巨大飞跃,对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历史贡献,主要有:社会主义开始作为一种新的社会制度发挥出历史作用,显示出了强大的生命力。社会主义国家的存在及其在经济、政治、外交、军事上的影响,改变了世界的政治格局,在很大程度上遏制了资本主义和霸权主义在全世界的扩张。社会主义力量坚定地支持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推动着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时代潮流。社会主义在当代引导着世界人民的前进方向,战争、失业等矛盾充斥着资本主义社会,相比之下和平稳定的社会主义指明了人类和平发展的方向。

17列宁在谈到十月革命的时候说过:“这个伟大的日子离开我们愈远,俄国无产阶级革命的意义就愈明显,我们对自己工作的整个实际经验也就思考得愈深刻。”十月革命是世界历史上划时代的重大事件,产生了深远的历史影响。十月革命(  )。

A.是在马克思关于“共同胜利”理论的指导下进行的革命

B.通过武装起义推翻了沙皇统治

C.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理想到现实的伟大飞跃,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

D.建立起世界上第一个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

【答案】CD

【解析】A项,马克思提出了“共同胜利论”,而十月革命是在列宁“一国胜利论”,即关于社会主义革命可以首先在一个或者几个国家获得胜利的理论指导下进行的。B项,十月革命通过武装起义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推翻了沙皇统治的是1917年爆发的二月革命。

18从1918年夏到1921年春,列宁领导的苏维埃政权实行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这一政策的主要特征和内容是(  )。

A.实行“余粮收集制”

B.实行粮食税制

C.取消商品货币关系

D.实行租让制

【答案】AC

【解析】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包括:在农产品方面,实行余粮收集制。在工业方面,除大工业外,国家对中小工业也宣布实行国有化。在商品方面交换,政府实行最小限度的商品交易和最大限度的国家分配。在劳动方面,实行普及于一切阶级的成年人劳动义务制,实行“不劳动者不得食”的原则。BD两项属于新经济政策的内容。

19社会主义实践表明,在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以后必须坚持无产阶级专政。这是因为(  )。

A.社会主义时期还存在着一定范围的阶级斗争

B.无产阶级专政的根本任务是不断巩固、发展无产阶级政权和社会主义制度,全面改造旧社会,发展生产力,增强社会主义的物质基础,建设社会主义文明,实现向无阶级社会的过渡

C.无产阶级专政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民主的需要

D.无产阶级专政是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需要

【答案】ABC

【解析】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之后必须坚持无产阶级的原因是:社会主义时期还存在着一定范围的阶级斗争;无产阶级专政的根本任务是不断巩固、发展无产阶级政权和社会主义制度,全面改造旧社会,发展生产力,增强社会主义的物质基础,建设社会主义文明,实现向无阶级社会的过渡;无产阶级专政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民主的需要;作为国家制度的民主也将归于消亡。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制度之后,仍然坚持无产阶级专政,当前我国的人民民主专政其实质就是无产阶级专政。

20根据已有的社会主义各国的实践经验,特别是根据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的实践经验,社会主义基本特征包括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创造高度发达的生产力和比资本主义更高的劳动生产率;建立和完善生产资料公有制,逐步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达到共同富裕。此外还有(  )。

A.对个人消费品实行“各尽所能、按劳分配”制度

B.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C.建立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的政权,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D.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

【答案】ABCD

【解析】社会主义社会作为一种年轻的社会制度,一直处在探索、实践的过程中。根据已有的社会主义各国的实践经验,特别是根据中国特色社会主的实践经验,我们可以对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问题作如下概括: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创造高度发达的生产力和比资本主义更高的劳动生产力。建立和完善生产资料公有制,逐步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达到共同富裕。对个人消费品需要实行“各尽所能、按劳分配”制度。建立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的政权,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

21我们必须坚持的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社会主义优越性的根本表现是(  )。

A.公有制为主体

B.共同富裕

C.按劳分配

D.和谐社会

【答案】AB

【解析】社会主义基本特征的诸方面是一个互相联系的有机整体,是社会主义制度优于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表现。在对社会主义基本特征的理解中,最重要的是公有制为主体和共同富裕,这是必须坚持的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根本表现。

22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取得政权,建立起了崭新的社会主义制度,为开展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开辟了广阔前景。但是,这些国家建设社会主义必然具有艰巨性和长期性。其原因主要有(  )。

A.生产力发展状况的制约

B.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发展状况的制约

C.国际环境的严峻挑战

D.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对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探索和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需要一个长期的艰苦的过程

【答案】ABCD

【解析】由于受到生产力发展状况、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发展状况的制约,受到国际环境的严峻挑战等,这些国家建设社会主义必然具有艰巨性和长期性。其原因主要是:生产力发展状况的制约,社会主义国家在经济上落后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这决定了社会主义制度下必须把大力发展生产力作为根本任务。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发展状况的制约。国际环境的严峻挑战,社会主义国家处于强大的资本主义世界包围之中,受到资本主义列强的遏制和扼杀。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对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探索和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需要一个长期的艰苦的过程。实践已经表明,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建设社会主义,试图一蹴而就是不现实的,也是有害的,执政的共产党对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探索和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必然是一个长期的艰苦的过程。

23对“两个必然,两个决不会”的说法正确的理解有(  )。

A.“两个必然”讲的是资本主义必然要被社会主义所代替

B.“两个必然”使人们坚定了资本主义灭亡和共产主义胜利的信心

C.“两个决不会”要求人们坚持科学的态度,充分尊重客观规律

D.“两个决不会”讲的是这种必然性实现的时间和条件

【答案】ABCD

【解析】“两个必然”和“两个决不会”是对资本主义灭亡和共产主义胜利必然性以及这种必然性实现的时间和条件的全面论述。“两个必然”讲的是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共产主义必然胜利的客观必然性,是根本的方面,使我们坚定了资本主义灭亡和共产主义胜利的信心。“两个决不会”讲的是这种必然性实现的时间和条件,告诫我们“两个必然”的实现需要相应的客观条件。马克思指出,“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这里讲的是这种必然性实现的时间和条件。

24虽然苏联早已解体,原来的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制度也早已发生了剧变,但是,世界社会主义仍在实践探索中曲折前进。社会主义具有强大生命力,这种生命力归根结底是真理的力量,也是道义的力量。我们对社会主义保持必胜信念的坚实根据在于(  )。

A.社会主义制度在各个方面已经比资本主义制度更加成熟、完备

B.社会主义制度能够从根本上克服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有制对生产力发展的束缚,为生产力的发展提供广阔的前景

C.社会主义制度能够从根本上消除资本主义导致的两极分化和不公平不公正现象,为人的发展提供可靠的保障

D.社会主义制度解决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能够实现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

【答案】BC

【解析】A项,相比资本主义的历史,社会主义是新生事物,当前在许多方面还不完备,需要通过改革加以完善。D项,矛盾具有客观性和普遍性,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始终存在着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不过社会主义制度可以通过改革,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推动社会主义社会前进。

25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必然呈现出多样性的特点的原因有(  )。

A.各个国家的生产力发展状况和社会发展阶段

B.历史文化传统的差异性

C.时代和实践的不断发展

D.国际环境的多变

【答案】ABC

【解析】社会主义在发展过程中,由于各国国情的特殊性,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不同以及历史和现实的、国内和国际的各种因素交互作用等,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必然呈现出多样性的特点。其原因主要包括:各个国家的生产力发展状况和社会发展阶段决定了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具有不同的特点。历史文化传统的差异性是造成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多样性的重要条件。时代和实践的不断发展,是造成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多样性的现实原因。

26马克思主义政党是社会主义建设的领导核心。在建设社会主义的进程中,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领导作用具体表现为(  )。

A.社会主义建设需要党的思想领导

B.社会主义建设需要党的政治领导

C.社会主义建设需要党的组织领导

D.社会主义改革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领导

【答案】ABCD

【解析】马克思主义政党是社会主义建设的领导核心。其作用具体表现为:社会主义建设需要党的思想领导。马克思主义政党能够在科学理论指导下,结合本国的建设实际,集中人民群众的智慧,在实践中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形成并不断丰富和发展指导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正确理论,为社会主义国家各项事业提供思想指导、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社会主义建设需要党的政治领导。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政党正确的政治领导,才能排除各种阻力,保证社会主义建设沿着正确方向前进。社会主义建设需要党的组织领导。党领导人民,通过党和国家的各种组织,通过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上升到法律的地位,实际地组织和领导国家的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与改革是联系在一起的,改革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领导。改革是利益关系的重大调整,充满着各种挑战和风险,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才能坚持改革的社会主义方向,有领导有步骤地向前推进改革事业,不断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各种困难和障碍,实现社会主义的自我发展和完善。

27马克思主义政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这是对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性质所作的最简要最明确的表述。对马克思主义政党阶级性和先进性理解正确的有(  )。

A.工人阶级的先进性决定了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先进性

B.以工人阶级为基础,它不等同于工人阶级本身,也与工人阶级的群众性组织有明确的区别

C.由工人阶级先进分子组成,但并不排斥那些虽然来自于其他阶级和阶层但符合党员条件的人入党

D.由工人阶级先进分子组成,成员主要是工人

【答案】ABC

【解析】ABC三项,马克思主义政党是由工人阶级先进分子组成的,工人阶级的先进性决定了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先进性。马克思主义政党以工人阶级为基础,它不等同于工人阶级本身,也与工人阶级的群众性组织有明确的区别。马克思主义政党由工人阶级先进分子组成,但并不排斥那些虽然来自于其他阶级和阶层但符合党员条件的人入党。吸收来自于其他阶级和阶层的具备了党员条件的人入党,并不影响党的先进性,反而能扩大党的队伍,为党增加新鲜血液,是党兴旺发达的重要标志。D项,马克思主义政党由工人阶级先进分子组成。但它的成员并非主要是工人,也包括农民和先进的知识分子等。

28社会主义民主与资本主义民主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历史联系,主要表现在(  )。

A.某些民主原则的历史联系

B.某些民主形式的历史联系

C.政体的历史联系

D.国体的历史联系

【答案】AB

【解析】AB两项,社会主义民主与资本主义民主之间存在着一定的批判继承的联系,又有本质的区别。其中,历史联系表现为:某些民主原则的历史联系,如主权在民的原则、服从多数意志的原则、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等;某些民主形式的历史联系,如普选制、代议制等。CD两项,资本主义国家与社会主义国家在政体和国体上存在较大差别,因此不存在历史联系。

29空想社会主义“提供了启发工人觉悟的极为宝贵的材料”,但不是科学的思想体系的原因有(  )。

A.空想社会主义者只看到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命运,却未能揭示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经济根源

B.空想社会主义者的理论太简单、太幼稚

C.空想社会主义者要求埋葬资本主义,却看不到埋葬资本主义的力量

D.空想社会主义者憧憬取代资本主义的理想社会,却找不到通往理想社会的现实道路

【答案】ACD

【解析】空想社会主义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空想社会主义者只看到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命运,却未能揭示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经济根源;他们要求埋葬资本主义,却看不到埋葬资本主义的力量;他们憧憬取代资本主义的理想社会,却找不到通往理想社会的现实道路。空想社会主义的不成熟的理论,是同当时不成熟的资本主义生产状况、不成熟的阶级状况相适应的。

30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指出:“交往的任何扩大都会消灭地域性的共产主义。共产主义只有作为占统治地位的各民族‘一下子’同时发生的行动,在经验上才是可能的,而这是以生产力的普遍发展和与此相联系的世界交往为前提的。”这句话表明(  )。

A.无产阶级革命将在几个重要资本主义国家同时发生

B.无产阶级革命将在某一天或某一时刻“同时发生”

C.无产阶级革命将会发生在同一个历史的发展时期

D.社会主义不能在所有国家内同时取得胜利

【答案】ACD

【解析】马克思、恩格斯讲无产阶级革命将在几个重要资本主义国家同时发生,并不意味着这种革命将在某一天或某一时刻“同时发生”,而是指同一个历史的发展时期。在一个时期内,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继爆发无产阶级革命,形成一个互相促进和支持的革命高涨的局面。

31社会主义的发展具有曲折性,但是社会主义在曲折中持续前进,则是任何力量都不能扭转的历史趋势。这是因为(  )。

A.社会主义制度能够从根本上克服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有制对生产力发展的束缚,为生产力的发展提供广阔的前景

B.社会主义能够在改革中不断实现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

C.经济全球化对于社会主义的发展既有机遇又有挑战

D.社会主义符合广大人民的利益和愿望

【答案】ABD

【解析】ABD三项,社会主义在曲折中持续前进,是任何力量都不能扭转的历史趋势。这是因为:社会主义制度能够从根本上克服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有制对生产力发展的束缚,为生产力的发展提供广阔的前景;社会主义符合广大人民的利益和愿望,能够得到人民的拥护和支持;社会主义能够在改革中不断实现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C项是社会主义曲折性与前进性相统一发展的原因之一,与题干中强调的社会主义前进性不符。

32工人阶级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者。工人阶级是随着大工业的兴起而出现的一个阶级,是最先进最革命的阶级,是社会主义革命的领导阶级。它肩负着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并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的历史使命。工人阶级之所以具有这样的伟大使命,其决定因素有(  )。

A.工人阶级是社会化大生产的产物,与先进的生产方式相联系,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是最有前途的阶级

B.在资本主义制度下,无产阶级是被压迫阶级,是被剥夺了任何生产资料所有权的阶级,是唯一同资产阶级直接对立的和完全对立的,因而也是唯一能够革命到底的阶级

C.工人阶级是在斗争中不断成长、走向成熟的阶级

D.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工人阶级成为国家的领导阶级,他们的思想政治觉悟和科学文化水平不断提高,先进性进一步增强

【答案】ABCD

【解析】工人阶级之所以具有这样的伟大使命,是由其历史地位决定的:工人阶级是社会化大生产的产物,与先进的生产方式相联系,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是最有前途的阶级。他们最有社会政治远见,最有组织纪律性,最大公无私,是一支生气勃勃的力量。“在资本主义制度下,无产阶级是被压迫阶级,是被剥夺了任何生产资料所有权的阶级,是唯一同资产阶级直接对立和完全对立的,因而也是唯一能够革命到底的阶级”。工人阶级是在斗争中不断成长,走向成熟的阶级;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工人阶级成为国家的领导阶级,他们的思想政治觉悟和科学文化水平不断提高,先进性进一步增强。工人阶级的先进性决定了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先进性。

33“由于历史进程的曲折而不得不开始社会主义革命的那个国家愈落后,它由旧的资本主义关系过渡到社会主义关系就愈困难。”这段话可以理解为(  )。

A.越是落后的国家越容易首先取得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

B.社会主义可能在比较落后的国家取得胜利

C.社会主义革命客观条件成熟的程度对向社会主义过渡有重大的影响

D.社会主义在比较落后国家的胜利必然带来一系列新课题

【答案】BCD

【解析】A项,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可以先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进入社会主义,是由革命的客观形势和条件决定的。但这并不意味着越是落后的国家越容易首先取得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社会主义革命能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俄国、中国以及其他国家相继取得胜利,但那是需要各种条件的。在一定条件下,社会主义可能在比较落后的国家取得胜利,社会主义在比较落后国家的胜利会带来一系列新课题。

34列宁在批判俄国小资产阶级政论家苏汉诺夫关于“俄国生产力还没有发展到可以实行社会主义的高度”的观点时反问道:“你们说,为了建立社会主义就需要文明。好极了。那么,我们为什么不能首先在我国为这种文明创造前提,如驱逐地主,驱逐资本家,然后开始走向社会主义呢?你们在哪些书本上读到过,通常的历史顺序是不容许或不可能有这类改变的呢?”这一观点表明(  )。

A.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可以先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进入社会主义并不违背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B.首先在相对落后的国家取得社会主义胜利是反常现象

C.实践中的社会主义是“畸形的早产儿”

D.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率先进入社会主义,是历史发展规律作用的结果

【答案】AD

【解析】AD两项,社会主义首先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取得胜利的主要原因包括: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可以先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进入社会主义,是由革命的客观形势和条件所决定的。社会基本矛盾的解决,是通过革命实现的。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可以先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进入社会主义,并不违背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总之,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率先进入社会主义,也是历史发展规律作用的结果。BC两项,把首先在相对落后的国家取得社会主义胜利看作是“反常现象”,把实践中的社会主义看作是“畸形的早产儿”是不符合历史发展客观规律和现实的。

35恩格斯指出:“所谓‘社会主义’不是一种一成不变的东西,而应当和任何其他社会制度一样,把它看成是经常变化和改革的社会。”从社会主义的改革实践中我们可以得到的启示有(  )。

A.要坚持改革的正确方向

B.要选择正确的改革方式和步骤

C.要妥善处理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

D.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答案】ABC

【解析】ABC三项,从社会主义的改革实践中可以得到的启示有:社会主义进行改革必须要坚持正确的理论指导。要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结合起来,以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为改革开放提供理论指导。要坚持改革的正确方向。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前提下,自觉调整和改革生产关系同生产力、上层建筑同经济基础不相适应的方面和环节,促进生产力发展和各项事业全面进步,目的是更好地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要选择正确的改革方式和步骤。改革是革命性的变革,是要实现新旧体制的根本性转换。改革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急于求成不行,必须在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下,有重点、有组织、有步骤地进行。要妥善处理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目的、稳定是前提,要坚持统筹兼顾,协调好改革进程中的各种利益关系,坚持以人为本,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D项,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实践得出的经验,而不是全世界所有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实践经验。

三、材料分析题(要求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回答问题)

1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

“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

——摘自《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材料2

“在一个小农生产者占人口大多数的国家里,实行社会主义革命必须通过一系列特殊的过渡办法。……我们担负的任务是全部困难。政策的全部困难和政策的全部艺术,就在于要估计到每一种这样的过渡的特殊任务。”

——摘自《列宁全集》

材料3

“苏东剧变是自《共产党宣言》诞生以来国际共运遭受的最大挫折,是人类社会进步的历史长河中的重大曲折。它带来了太多沉重的话题,引来太多沉重的思考”。

——摘自黄苇町:《苏共亡党十年祭》

(1)怎样理解经济文化相对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艰巨性和长期性?

(2)如何看待社会主义发展中的前进性和曲折性?

【参考答案】

(1)怎样理解经济文化相对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艰巨性和长期性?

答: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建设社会主义具有艰巨性和长期性,主要是因为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国家取得政权,建立起崭新的社会主义制度,受各种条件的制约,主要有:

要受到生产力发展状况的制约。在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社会主义国家在经济上落后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有的甚至落后很远。这就决定了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必须把大力发展生产力作为根本任务,努力完成别的国家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实现的工业化和生产社会化、商品化、现代化的艰巨任务。完成这个任务,赶上和超过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无疑需要很长时间的努力,进行艰苦的探索和奋斗。

要受到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发展状况的制约。由于社会主义首先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取得胜利,发展公有经济,改造小农经济,建立、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就成为无产阶级政权的一项十分艰巨的任务。同时,经济文化的相对落后也必然会影响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进程。社会主义消灭了剥削阶级,就意味着实现了人类历史上最高类型的民主。但是,这并不是说这种民主一开始就达到了尽善尽美的地步。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受到这些国家的经济、政治、文化条件的严重制约,面临许多现实问题和困难,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面临着国际环境的严峻挑战。社会主义革命取得胜利后,社会主义国家就处于强大的资本主义世界的包围之中,受到资本主义列强的遏制和扼杀。其主要手段,一是通过强硬的军事、政治压力和有限制的经济、科技的合作,迫使社会主义国家屈从其经济政治发展战略的要求,并达到促使社会主义国家改变制度的目的;二是通过强大的文化机器和文化产品进行文化渗透,在社会主义国家内部制造经济、政治、思想等方面的种种混乱,阻挠和破坏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同时支持和操纵这些国家内部的反对力量,一旦时机成熟,就促使社会主义国家改变社会制度。

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对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探索和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需要一个长期的艰苦的过程。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为创造出比资本主义更高的生产率提供了可能,然而,要使这种可能变为现实并非易事。在社会主义进程中产生的种种问题的根源并不在于制度本身,而相当程度上在于人们没有认识和掌握社会主义建设规律。

(2)如何看待社会主义发展中的前进性和曲折性?

答:马克思主义认为,任何事物的发展都不是一帆风顺的,社会主义的总趋势是发展,但也出现了曲折和失误,其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主要表现在:

社会主义是新生事物,它的成长不会一帆风顺。

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推动社会发展,是作为一个过程而展开的,人们对它的认识有一个逐渐发展的过程。

经济全球化对社会主义的发展既有机遇又有挑战。社会主义在曲折中持续前进,则是任何力量都不能扭转的历史趋势。

资本主义制度的必然灭亡与社会主义制度的必然胜利是人类历史发展的不变规律,我们要对社会主义的发展充满信心,更要对实现这一目标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做好准备。

2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

于是,随着大工业的发展,资产阶级赖以生产和占有产品的基础本身也就从它的脚下被挖掉了。它首先生产的是它自身的掘墓人。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

——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1847年)

材料2

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绝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胞胎里成熟以前,是绝不会出现的。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1859年)

请回答:

(1)材料1、2分别提出了什么观点?

(2)如何理解两个材料观点之间的联系?

(3)这对我们今天认识当代资本主义有何启示?

【参考答案】

(1)材料1、2分别提出了什么观点?

答:材料1提出了“两个必然”的观点;材料2提出了“两个决不会”的观点。

(2)如何理解两个材料观点之间的联系?

答:“两个必然”和“两个决不会”的联系表现为:

“两个必然”和“两个决不会”是对资本主义灭亡和共产主义胜利必然性以及这种必然性实现的时间和条件的全面论述。

前者讲的是资本主义灭亡和共产主义胜利的客观必然性,是根本的方面;后者讲的是这种必然性实现的时间和条件。它告诫我们,“两个必然”的实现需要相应的客观条件,而在这个条件具备之前决不会成为现实。

(3)这对我们今天认识当代资本主义有何启示?

答:“两个必然”和“两个决不会”有着内在的联系的启示有:

“两个必然”的实现需要相应的客观条件,而在这个条件具备之前决不会成为现实。

当代资本主义发生了许多新变化,但它的基本矛盾依然存在,而且靠资本主义制度本身无法解决。

要全面准确地学习和把握“两个必然”和“两个决不会”,既有利于人们坚定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共产主义必然胜利的信心,同时也有利于人们坚持科学态度,充分尊重客观规律,在当前艰苦的实践中坚定地为共产主义的实现而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