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良荣《新闻学概论》(第6版)配套题库[名校考研真题+章节题库]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一部分 名校考研真题

2017年复旦大学新闻学院714新闻传播学基础考研真题及详解

考试科目:714新闻传播学基础

一、名词解释(8×3)

1普利策新闻奖

2认知基模

3《西行漫记》

二、简答题(12×3)

1简述“能指”和“所指”构成的符号的基本概念。

2简述《娱乐至死》的主要观点,并表达你的看法。

3简述资产阶级维新派的报刊活动对新闻事业的贡献。

三、论述题(30×3)

1技术决定论指什么?在新媒体语境下技术对新闻传播业带来什么影响?

2在社交媒体的语境下,分析戈夫曼的拟剧理论及其变化。

3论述大公报的办报过程,及“四不方针”的含义。

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8×3)

1普利策新闻奖

答:普利策新闻奖是1917年根据美国报业巨头约瑟夫·普利策的遗愿设立的新闻奖项。普利策去世后留下50万美元设立“普利策奖”,奖项有优秀的文学、历史、音乐和新闻作品,其中以新闻奖的比例最大。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普利策新闻奖已经发展成为美国新闻界的一项最高荣誉奖。现在,不断完善的评选制度已使普利策奖成为全球性的一个奖项,被称为“新闻界的诺贝尔奖”。每年有两千多件入选作品参加普利策奖的竞争,但通常只颁发21个奖项,其中14项是新闻奖。这些奖项都历经长达1年的评选时间。普利策奖在每年的春季,由哥伦比亚大学的普利策奖评选委员会的十四名会员评定,当年4月中的一天公布结果,并于5月由哥伦比亚大学校长正式颁发。

2认知基模

答:认知基模是指人的认知行为的基本模式,或者称心智结构、认知结构、认知导引结构。基模有各种各样的分类,最常见的类型有涉及个体人物的人物基模、涉及事件程式的事件基模、涉及社会角色的角色基模等。不同类型的基模能帮助处理不同类型的信息。基模的特点在于:基模是人与生俱来的行为模式之一,但是随着人的成长可以发展和改造。基模是一种知识分类体系,呈层化结构,类似于一个树形图。基模是知识的集束或有机的联合。基模的功能是在遇到新的信息时,通过动员和组织原有的知识和经验、补足新的要素来进行处理、对新信息的性质做出判定,预测其结果,以确定对新信息的反应。因此,一般也认为基模具有预测和决策控制功能。

3《西行漫记》

答:《西行漫记》是美国新闻记者埃德加·斯诺有关中国陕北革命根据地报道的不朽名著。斯诺于1936年7月中旬抵达陕北,并在陕北革命根据地进行广泛的采访,会见毛泽东、周恩来等中共领导人,又到甘肃、宁夏等红军前线采访彭德怀等军队领导。斯诺的陕北通讯和大量照片在当时的许多英文报刊发表,在此基础上,斯诺写成《红星照耀中国》(Red Star Over China)一书,中文版名为《西行漫记》。该书较早地公开了中国共产党的革命斗争及其领导人情况,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作出客观评价,并向全世界作了公正报道,先后被译为二十多种文字,几乎传遍全世界,其报告文学创作的艺术手法上也成为同类作品的典范。世界舆论普遍认为这是一个杰作,标志着西方对中国的了解进入一个新时代。

二、简答题(12×3)

1简述“能指”和“所指”构成的符号的基本概念。

答:(1)“能指”与“所指”

“能指”与“所指”是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所倡导的结构主义符号学中的一对基本概念。索绪尔提议建立“符号学”,即“研究符号作为社会生活一部分的作用的科学”,并发展出结构主义语言学。他在《普通语言学教程》中界定了“能指”(signifier)和“所指”(signified)。所谓能指也叫做意符,通常表现为声音或图像,能够引发人们对特定对象事物的概念联想;所指也称为意指,即意符所指代或表述的对象事物的概念。能指和所指是语言符号的一体两面,不可分割。

(2)索绪尔结构主义语言学中的符号

索绪尔并没有明确界定“符号”的定义,但可以看出,他认为符号是能够携带意义的某种感知。索绪尔作为语言学家,关心符号(词语)之间的关系。他将群体语言(language)区分为整体语言(langue)和个体语言(parole)。整体语言是一种社会作用的产物,是由“社会成员之间通过的契约而确立的一整套符号”。索绪尔将语言符号看成一种带有意义的“二元”现象,即“能指”和“所指”之间随意性的结合,其中所指是头脑中的概念,对共享同一种语言的同一文化的全体成员具有大致相同的含义。不同的能指可以指向同一个所指。

索绪尔后来研究了符号意义的意指化(signification)过程,费斯克将这一过程进行了形象化。意指化就是将能指与所指的结合与现实相联系的过程,也就是人们为世界赋予意义以理解世界的方式。索绪尔认为:符号与系统中其他符号之间的关系,决定了意义。索绪尔研究符号意指化的新方法,是从使用这一符号不意味着什么的角度来确定意义,也就是从同一系统中不同符号之间的关系来寻找意义,如“男人”不同于“动物”,也不同于“人类”,不同于“男孩”或者“男主人”。根据这一意义模式,所指是头脑中的概念,用以分割现实并进行分类,以便于人们的理解。任何所指(符号的意义)并不是由现实或经验的特点所决定,而是由符号系统中相关所指之间的界限所决定。一类事物和另一类事物之间的界限是人为的而非自然的,如男人和男孩之间并非真有界限,而是人为设定的。因此所指是人造的,取决于人们所属的文化或亚文化群体,是群体成员用于相互交流的语言或符号系统的一部分。意义更多是由符号和符号之间的关系来确定,而不是由符号与外部世界的关系来确定。

2简述《娱乐至死》的主要观点,并表达你的看法。

答:《娱乐至死》是美国传播学者尼尔·波兹曼的著作。书中指出,现实社会(以美国社会为例)的一切公众话语日渐以娱乐的方式出现,并成为一种文化精神。我们的政治、宗教、新闻、体育、教育和商业都心甘情愿的成为娱乐的附庸。

(1)《娱乐至死》主要观点:

媒介即隐喻

这是波兹曼《娱乐至死》一书中的核心观点。波兹曼首先认为,媒介对于文化的精神重心和物质重心的形成,具有决定性的影响。于是媒介决定了物质信息与精神信息的内容、形式、到达受众的速度、影响以及受众的价值观。同时,媒介并非只是运载信息的单纯工具,而是一种隐喻,它用一种隐蔽但有力的暗示来定义现实世界,其中媒介的形式极其重要,因为特定的形式会偏好某种特殊的内容,最终会塑造整个文化的特征。

媒介史的三个阶段

波兹曼将人类的媒介史划分为三个阶段:口语媒介阶段、印刷媒介阶段和电子媒介阶段。在口语媒介阶段,传播者通过口语与身体语言这一媒介,将信息准确有效地传递给受众,口语的传播有利于思想的交流,在这一阶段,媒介与信息的和谐使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身之间都保持着一种和谐关系。在印刷媒介阶段,波兹曼认为媒介与信息是相分离的。文字作为媒介独立于传播者意欲表达的精神信息之外,受众必须通过自身的知识储备、抽象的思考和将抽象转化为具体的领悟能力等复杂的因素对印刷品上的文字进行解读。在当代电子媒介阶段,波兹曼认为媒介与信息分离得更加明显。凭借其强大的世界观塑造功能,媒介将复杂和深刻的信息改造为简单易懂的形式,从而将这些信息彻底改变。

娱乐至死

《娱乐至死》是对20世纪后半叶美国文化中最重大变化的探究和哀悼:印刷术时代步入没落,而电视时代蒸蒸日上,电视改变了公众话语的内容和意义,政治、宗教、教育和任何其他公共事务领域的内容,都不可避免的被电视的表达方式重新定义。波兹曼认为:电视的一般表达方式是娱乐。一切公众话语都日渐以娱乐的方式出现,并成为一种文化精神。一切文化内容都心甘情愿地成为娱乐的附庸,而且毫无怨言,甚至无声无息,“其结果是我们成了一个娱乐至死的物种”。

(3)对于《娱乐至死》的看法

波兹曼的警告有一定道理,当“严肃”成为一种娱乐的时候,已经没有什么再值得认真对待了。但书中片面夸大了技术对内容的自然筛选。任何媒介是无法“控制文化”的,“人”才是文化真正的参与者。在强大的电子媒体面前,人看起来像毫无反击能力,但他们中最孱弱的,也始终拥有最终的决定权——拔掉电插头。

波兹曼在书中批判了现代人对于技术的迷信以及为媒介所控制,但实际上他自己也有这样的倾向,只不过他相信的技术是“过去更美好”,不是“明天会更好”。某种程度上,波兹曼的技术决定论甚至削弱了这份警告的份量。他太关心知识分子的使命和利益,以至于失去了观察现实的耐心,连文明与野蛮的标准都有些把持不住了。

以我们正在经历的反低俗运动来说,并没有谁相信娱乐可以取代审查,也没有人因为娱乐而暂缓审查。恰恰相反,“反娱乐”成为了“对付某些严肃话语”的口实,而“娱乐至死”的告示牌上画着骷髅标志,正把我们驱赶到一条全新的乌托邦之路上。这条道路,正如我们看到的,其实和地狱之路一样,都是由鲜花和良好的愿望铺就的。我们既要谨慎于《娱乐至死》中提到的文化成为娱乐的附庸,同时也不要矫枉过正,完全否定新媒体技术的作用。

3简述资产阶级维新派的报刊活动对新闻事业的贡献。

答:19世纪90年代中期,中国资产阶级维新派发动的变法维新运动席卷全国。与此同时,一个国人办报高潮在全国范围内兴起。康有为、梁启超、严复等资产阶级维新派以及他们办的报刊在这次高潮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1)维新派的办报活动

《万国公报》是中国资产阶级改良派出版的第一份报刊,于1895年8月17日在北京创刊,由康有为、陈炽等负责筹募经费,康有为的两大弟子梁启超、麦孟华担任编辑。强学会成立后,《万国公报》转为该会的机关报。该报所刊内容以讲论洋务为主,每期刊载文章一至三篇,题目有工商、铁路、邮政、兵制、学校、报馆等,其中必有梁启超所撰论说,其余大多选自广学会出版的书报。《万国公报》的出版在京师引起强烈反响,受到具有维新思想的士大夫的欢迎。

1895年12月16日,强学会主办的《万国公报》改名为《中外纪闻》,继续在北京出版,康有为亲自题写报名。该刊仍为两日刊,署有出版月日,不编期号,每册10页,共4000多字,木活字印刷,由强学书局刊行,发行地点在北京宣武门外后孙公园,仍由梁启超、汪大燮主编。从内容上看,《中外纪闻》除论说外,还增加了外电、外报选译和国内各报摘录等内容,以及上谕等。《中外纪闻》的出版,受到了倾向于维新变革的政府官员及士大夫知识分子的欢迎,也使更多的中国人“渐知新法之益”,“识议一变”。

1896年1月12日,《强学报》于上海创刊。该报由康有为的弟子徐勤、何树龄主编,五日一出,铅字印刷,页数不等,免费派送,其政治色彩较《万国公报》和《中外纪闻》更为浓厚,旗帜鲜明地倡导变法维新,发出了“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不变则不能久矣”的警告,明确提出了“明定国是”“开设议院”等政治主张。该刊发表的《开设报馆议》一文,阐述了报纸在维新运动中的作用,即“广人才,保疆土,助变法,增学问,除舞弊,达民隐”。《强学报》只存在了14天,只出版了3期。

1896年8月9日,《时务报》在上海创刊,打响了维新运动东山再起的第一炮。该报由梁启超任总撰述,汪康年任总经理。《时务报》每期约3万字,所刊内容有政论、谕折、京外近事、域外报译、西电照译等,最高发行量达到17000份,创造了当时报刊发行量的最新纪录,成为维新派最重要的、影响最大的机关报。

1898年“百日维新”期间,光绪皇帝发布准许官民办报的诏书,更进一步促进了各地报刊的飞速发展。这一时期由维新派主办的政论性报刊,主要有《知新报》《国闻报》《湘学新报》和《湘报》等,各自成为维新派在华南、华北、华中等地的重要舆论阵地。

(2)维新派办报活动对新闻事业的贡献

冲破封建统治者对报刊出版的限禁。“百日维新”期间,康有为和一些维新派大臣又纷纷上书皇帝要求允许设立报馆,广开言路,终于促使光绪皇帝颁布了准许“官绅士民”办报的诏书,允许报纸“据实昌言,不必意存忌讳”,并要求各地政府给办报以免税的奖励。这是维新派多年来争取报刊出版自由权利取得的重大胜利,也是他们对中国新闻事业的发展做出的重要贡献。

开政治家办报的先河,提高了报人、报业的社会地位。自从康有为、梁启超、严复等人办报后,社会上对报人、报纸的看法发生了改变。因为这些人是变法维新的领袖,是思想敏锐、学识渊博、笔锋犀利、声名显赫的政治活动家。他们出来办报,一扫落魄文人的陈腐习气,开我国政治家办报的先河,从而使报人、报业的社会地位大大提高。维新派报刊以其思想性、知识性提升了近代报刊在社会上的地位,成为近代思想文化的载体。

推动了民族近代新闻事业的发展。甲午战争前,外报在中国报业结构中占据主导地位,外人几乎垄断了中国的报业。到了维新变法时期,虽然民族工商业有了一定发展,但是还不足以促成大量商业报刊的产生。出于政治斗争的需要,维新派知识分子、思想家们创办了一大批政论性报刊,出现了国人第一次办报高潮,打破了外报的垄断,使政论报刊成为中国近代报业的主体。从此,报刊被大多数中国人所认识和接受,成为社会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向读者进行资产阶级思想的启蒙教育。资产阶级维新派陆续将西方资产阶级的哲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知识通过他们所办的报刊介绍到中国来。这些新知新学使众多知识分子从埋头经史、醉心八股的桎梏中解放出来,他们以新知新学为武器,同传统的封建意识进行斗争,对以后半个多世纪的中国社会生活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向读者进行民族主义和爱国主义的教育。维新派的报刊宣传始终贯穿着强烈的爱国主义热情,这种爱国思想表现为明确的民族主义和国家观念,维护民族独立和国家主权。在传播新知识的同时,用大量篇幅向读者陈述了中华民族面临的严重危机,谴责了列强侵略中国的种种罪行,发出了“叱咤英俄,鞭笞欧美,振我夏声,昌吾华种”的怒吼,唤醒了一部分士大夫和知识分子的梦寐,促使他们积极投身于救亡图存的爱国运动之中。

维新派的报刊宣传活动有力地推动了维新运动的发展,促成了变法的实现。在维新派报刊的大力宣传鼓吹下,变法、维新成了不可抗拒的社会潮流。在一些地方(如湖南),还进行了“新政”的试验。

三、论述题(30×3)

1技术决定论指什么?在新媒体语境下技术对新闻传播业带来什么影响?

答:(1)技术决定论

技术决定论是20世纪70年代以前,关于技术发展的理论中最具影响力的一个流派。该理论认为,技术是一种按照自身逻辑发展的独立力量,它虽产生于人们的需求,但一旦成为气候,便很容易脱离人的控制而成为脱缰的野马。其理论可分为两大类:强技术决定论和弱技术决定论。前者认为技术是决定社会发展唯一重要的因素,而后者则主张技术与社会之间是相互作用的。

(2)新媒体语境下技术对新闻传播业的影响

新媒体是一个宽泛的概念,是指利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通过互联网、宽带局域网、无线通信网、卫星等渠道,以及电脑、手机、数字电视机等终端,向用户提供信息和娱乐服务的传播形态。新媒体语境下的技术就是指以数字技术、网络技术为代表的新媒体技术的合集。这些新技术为新闻传播业带来了以下四个方面的影响:

传播内容与表现形式的多样化。在新技术的应用下,传统媒体主要有三种表现形式:一是传统媒体的内容以新的表现形式通过新的媒体渠道传播出去;二是传统媒体利用新媒体技术提高受众和媒体之间的互动能力;三是新旧媒体之间的结合,如传统媒体纷纷推出自己的网络门户,打造网络媒体传播平台。

受众参与挑战传统媒体权威。随着用户更多地参与到新闻内容制作和传播的领域,内容的产生和消费的界限越来越模糊。网络用户通过论坛、微博等转发新闻、分享视频、发表评论,从而完成对新闻内容的生产和消费的统一过程。

新的分工合作模式带动网络新闻生产传播流程再造。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将促使网络新闻生产和传播更加细化、专业分工更加明确,将呈现出传媒与其他企业进行多元化的合作模式。现今,传统媒体充当着纯粹的内容提供者,技术公司充当内容的电子化包装者和发行者,网络运营商充当新闻传播的渠道平台的趋势已经非常明显。

新媒体语境下技术如果不能及时更新与整合,将会给新闻传播业带来巨大冲击。在新闻传播被新媒体技术所承办的时代里,受众接受的信息有好有坏,这些信息引导受众自身对于新闻传播心理的形成。假使新媒体技术遭到滥用,再加上新闻传播行业的迅速发展,后果不堪设想。而如果新媒体技术的开发有着完备的形成体系与检测系统,将会对新闻传播行业的发展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

2在社交媒体的语境下,分析戈夫曼的拟剧理论及其变化。

答:(1)拟剧理论

拟剧理论,又称自我呈现理论或印象管理,是社会学家戈夫曼借用对戏剧表演的观察而获得灵感,从而提出的一种社会学理论。戈夫曼把社会中的人看作是舞台上表演的演员,利用各种道具(即符号,包括语言、文字,非语言肢体或者表情等等),通过预先设计或者展示自己的形象来进行表演,并努力获取好的效果。这种通过虚拟戏剧方式来研究社会互动的理论就叫做“拟剧理论”。

(2)社交媒体语境下的拟剧理论及其变化

虽然拟剧理论是一个在传统的、非媒介语境下对人际传播进行分析的解释框架,但它对网络社交下个体行为的分析仍有一定的适用性。此外,社交媒体丰富了拟剧理论的内涵。

拟剧理论需要考虑媒介生态环境对人际交往的影响

a.社交媒体化是人际传播交流的一个迅速发展的动向

网络社交中仍然存在着神秘化、理想化表演等个体出于不同目的的自我呈现方式,甚至这些表演形式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有加强的趋势,但移动互联网时代使人们在考虑人际沟通的个体行为时,不得不考虑媒介生态环境对于交流双方的影响。在新的时代语境下,自我呈现的方式也愈加多样化。同时,互联网的包容性也使得网络社交中的人们更易于宣泄情感。因此,在分析个体层面的戏剧要素中,需要加入对媒介环境的考量。

b.拟剧理论中的表演舞台,不再局限于时空的界限

社交媒体时代的场景虚拟化使得舞台伴随着表演者移动。同时,网络社交的媒介环境可以以圈子为依据,分为熟人环境、功能环境、讨论环境三种场景。在每一种场景下,个体本身具有的心理语境是不同的。在熟人环境下,前台和后台界限较为模糊;在功能环境下,演员的社会角色所决定的专业性更强;在讨论环境下,舞台搭建得更像辩论场,具有更多公共领域的特点。值得一提的是,戈夫曼指出了表演过程中的两种极端情况——虔信者和玩世不恭者,在社交媒体中将呈现出更加矛盾和不一致的一面。移动互联网时代,技术所提供的第三方交流介质,使得人际沟通和信息传递都需要通过双方编码和解码的方式进行。与此同时,个体自发理解的社会环境变得愈加包容。

拟剧理论需要考虑“媒介情感”的存在

a.社交媒体所带来的电子媒介的隐匿性,使得个体有更多自由的权利去表达自己的话语。首先,在现实社会中囿于某些社会规范的阻碍而无法表达的情绪可以表达。此时,倾诉的对象不再局限于台下的观众,有时候是独白或是对整个社会。其次,电子媒介的隐匿性也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有社交恐惧或者在面谈中不善言辞者的芥蒂感。所以,个体会产生一种依赖媒介情感的现象,人们越来越依赖于通过网络表达想法、观点、个人情绪等。

b.拟剧理论中个体的交流是基于单方的心理诉求而进行的。在网络社交时,还需考虑传受双方互动所带来的心理变动的影响。例如,互惠心理这种带有目的性的心理,可以称为互动性表演,虽和理想化表演一样具有目的性,但更强调互利互惠。依赖网络媒介所建立的表演,创造了人人都是表演者的表演现象,所以进行表演的互动性也更为强烈。

拟剧理论中的非预期性信息或将减弱

拟剧理论中的舞台由前台和后台组成,前台是表演者向观众呈现的那一部分,包括预期性信息和非预期性信息。而网络社交的模拟市场中,它呈现出高预期性的个体展现。个体表达自我观点时,可以思考、编辑、调整,然后最终在模拟市场以类商品的形式呈现。个体对于自我呈现有着更强的控制性,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非预期性信息的产生。但面对范围的广泛性,人们对信息的解读多样化,解码是否按照人们预期的方向进行不得而知,即戈夫曼拟剧理论中提出的两种符号活动——“给予”的表达和“流露”的表达,其传播情况将变得愈加复杂。

3论述大公报的办报过程,及“四不方针”的含义。

答:(1)大公报的办报过程

《大公报》是中国近代和现代著名报纸。1902年创办于天津,由英敛之主持。该报的发展经历四个阶段:

1902年至1916年,英敛之主持阶段,是一份宣传改良思想、主张君主立宪的报纸。以敢言、严肃、非牟利为标榜,揭露时弊,成为北方地区著名报纸。

1916年至1926年,王郅隆接办阶段,变成一份接近皖系军阀并有亲日倾向的报纸。

1926年至1949年,由新记公司接办阶段,发展成为有全国影响的大报。1926年由吴鼎昌、胡政之、张季鸾合作创办,提出“不党、不私、不卖、不盲”的办报方针。

1949年至今,成为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报纸阶段。目前,《大公报》的香港版仍在出版,它已成为我国出版时间最长的中文日报。

(2)《大公报》的“四不”方针

《大公报》的“四不”方针是指《大公报》“不党、不私、不卖、不盲”的办报方针。1926年,由新记公司接办的《大公报》在天津创刊。复刊号发表《本社同人之志趣》一文,提出了“四不”方针:

“不党”,指“纯以公民之地位发表意见,此外无成见,无背景。凡其行为利于国者,吾人拥护之;其害国者,纠弹之”。

“不卖”,指“不以言论作交易,不受一切带有政治性质之金钱补助,且不接受政治方面之入股投资”。

“不私”,指“除愿忠于报纸固有之职外,并无私图。易言之,对于报纸并无私用,愿向全国开放,使为公众喉舌”。

“不盲”,指不“随声附和”、不“评诋激烈,昧于事实”,以此形成它的特色。

“四不”方针体现该报追求的新闻客观、经济独立、言论公允、服务公众的报业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