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全国导游人员资格考试辅导教材-安徽导游基础知识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二、地方戏曲

1徽剧

(1)起源发展(掌握)

徽剧,又称“徽调”或“徽戏”,起源于明代。元朝末期,弋阳腔流传到安徽,逐渐衍化形成徽州腔、青阳腔、太平腔、四平腔等多种声腔。清康熙、乾隆年间,徽剧进入全面繁荣时期,逐渐形成以徽调为主,融合众长,唱、念、做、打并重的剧种——徽剧。

(2)徽剧的特色(掌握)

徽剧的伴奏乐器有胡琴、鼓、锣、檀板、笛子等。徽剧的脸谱也极具特色,其正、草脸谱有100多种。

(3)流行范围(了解)

徽剧主要流行于古徽州府“一府六县”和安庆市及江浙一带,代表剧目有《醉打山门》《水淹七军》等。

2傩戏

(1)起源发展(掌握)

傩是中国远古时腊月里驱鬼逐疫的一种祭仪,源于原始巫舞。人们戴着面具,把自己装扮成比臆想中的鬼疫更凶猛狰狞的傩神,跳着凶猛、狂热的舞蹈来驱邪。后来傩戏逐步向娱人悦众方面演变,娱乐成分有所加强,出现了表现劳动生活与民间传说故事方面的节目,发展成为戏曲形式,形成傩戏。

(2)特点地位(掌握)

傩戏形式朴质,古色古香,独具地方特色,在中国戏曲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对研究、考察地方民风、民俗有较高价值。

(3)流行范围(了解)

傩戏在皖南地区较为常见,如贵池、徽州等地,贵池被誉为“中国傩戏之乡”,代表剧目有:《舞伞》《舞棋》《舞回回》《童子拜观音》《刘文龙赶考》《孟姜女寻夫》《打銮驾》《章文选赶考》和《花关索》等。

3黄梅戏

(1)起源发展(掌握)

黄梅戏原名“采茶戏”“黄梅调”,黄梅戏源于湖北省黄梅县的采茶调,后与民间歌舞相结合。清道光年间,传入安庆、怀宁、宿松、望江一带,之后汲取民间音乐、岳西高腔、青阳腔及徽调的演唱艺术,迅速发展。

(2)特点(掌握)

黄梅戏表演质朴细腻,真实活泼;

语言朴实无华,通俗易懂;

曲调优美流畅,明快抒情;

道白多用安庆官话,地方生活气息浓郁,更显特色。

(3)代表演员及剧目(熟悉)

黄梅戏著名演员有严凤英、王少舫、黄新德、马兰、韩再芬等,代表剧目有《天仙配》《女驸马》《打猪草》《夫妻观灯》《牛郎织女》,新编剧目《红楼梦》《徽州女人》等。

(4)流行范围(了解)

新中国成立后,黄梅戏逐渐在全国广为流传,甚至享誉海外,成为我国享有盛名的戏曲大剧种之一。

4庐剧

(1)起源发展(掌握)

庐剧旧称“倒七戏”,发源于大别山区。

庐剧有约200年的历史,清乾隆、嘉庆年间已有职业班社;

庐剧早期演出一般不上舞台,只是搭地摊演出;

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庐剧由于在城市演出,剧目从以演小戏为主变为演本戏和连台本戏,表现手段逐步完整,行当也由小生、小旦、小丑、老旦等发展到老生、花脸等10个行当;

新中国成立后,安徽省庐剧团在表演艺术、剧目整理及创作、培养新演员方面取得明显成绩和进步。除整理、演出传统剧目外,还排演了《梁祝》《宝莲灯》和现代戏《焦裕禄》等,在表演、音乐、舞台艺术等方面进行了大量改革。新编现代戏《程红梅》等曾参加汇演和赴京演出。

(2)庐剧特点(掌握)

通俗易懂,吐字清晰,表演生动,生活气息浓厚。庐剧唱腔分为主调和花腔,其特点包括:

不断用假声演唱,称“小嗓子”,俗称“尾音”;

演唱中帮腔吆台,即演唱到一定时候由场上和场后演员齐声帮唱,其声高亢,借以烘托剧情,渲染气氛;

庐剧的每一行当,都有一至几个特有的唱腔,别的行当则不能用。

(3)流行范围(了解)

庐剧在安徽因地域不同,形成了上、中、下三路,即3个流派。

“上路”即西路,流行在皖西的六安、霍山、金寨一带,音乐粗犷高亢,跌宕起伏,具有山区特色;

“下路”即东路,流行于皖南的芜湖、繁昌、宣城一带,音乐清秀婉转,细腻平和,具有水乡特色;

“中路”以合肥、巢县为中心,音乐兼有上路、下路两地特色。

5泗州戏

(1)起源发展(掌握)

原名“拉魂腔”,据考证,泗州戏起源于清代乾隆年间,至今约有300余年历史。其代表剧目有《拾棉花》《拦马》《井台会》等。

(2)特点(掌握)

泗州戏唱腔灵活。演员可以根据剧情需要、人物的感情变化,随心所欲地运用唱腔,创造出优美动人的旋律。

曲调结构简单,但乡土气息浓郁,优美迷人。民间小调、山歌号子等音乐素材给了泗州戏生命与源泉,演出风格朴实、风趣,贴近江淮民众的生活,故事情节来源于基层,能与观众产生共鸣,这是泗州戏最大的优势。

泗州戏的表演具有明快、爽朗、粗犷、有力等特点。

(3)流行范围(了解)

泗州戏流行于淮北及淮河沿岸地区,因其在泗县、灵璧一带流行最广,老艺人最多,故称“泗州戏”。

6凤阳花鼓

(1)起源发展(掌握)

凤阳花鼓又名“花鼓小锣”“双条鼓”等,主要流行于凤阳、怀远一带。旧时,凤阳贫苦妇女在秋收后外出乞讨卖唱,来年春天二三月才回家,往返外地乡镇演唱乞食,人称“凤阳花鼓”。

早在明朝中叶,凤阳花鼓就在我国江浙一带流传;

清末,凤阳花鼓随着艺人脚步流传更远,一直延伸至东南亚一带;

新中国成立后,凤阳花鼓作为一种传统的民间艺术保留下来,成为我国汉族民间欢庆丰收、欢度节日和反映劳动人民幸福生活的一种民间歌舞表演形式。

(2)特点(掌握)

凤阳花鼓原为两人表演。清初以前,表演者多为夫妻二人,后多为母女、姐妹、妯娌、姑嫂二人。一系腰鼓,一提小锣,每唱一段,间以锣鼓击奏。

其表现形式有“坐唱”和“唱门头”。坐唱多为长篇叙事性歌曲,一般在街头、村头、私人客堂演唱。唱门头多为短篇演唱,内容大多是奉承话,供沿门乞讨用。

(3)流行范围(了解)

凤阳花鼓主要分布于凤阳县燃灯、小溪河等乡镇一带,在凤阳本地以淮河为界,分南乡和北乡花鼓。南乡花鼓流行于府大庙、叹儿湾一带,北乡花鼓活动于凤阳、五河、怀远、蚌埠一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