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唐、宋、明、清广东对外贸易的发展情况
1唐代广东对外贸易的发展情况(熟悉)
(1)海上丝绸之路
安史之乱后,以广州为起点的远洋航线是当时最重要的海上通道。其航线主要是:广州启航,经海南岛东部海面,越过西沙群岛,穿过马六甲海峡,至印度南部,沿印度南部西岸北上,再沿海岸线西行至波斯湾,从波斯湾沿阿拉伯半岛西南行可达非洲东岸。这是当时世界上最长的远洋航线。
(2)市舶使的设置
为了加强海外交通和对外贸易的管理,唐政府在广州设置了“市舶使”,代表朝廷总管东南海路外交和外贸。市舶使几乎包揽了广东全部的对外贸易,并且始终居垄断和主导地位。市舶使的设置,是中国对外贸易史上的创举。
(3)蕃坊的设置
为加强对外国侨商的管理,朝廷在广州设置了“蕃坊”,各国侨民均可在“蕃坊”定居经商。“蕃坊”设“蕃长”,由外侨推举,政府任命,管理外国侨商的内部事务。由于侨居广州的阿拉伯人、波斯人最多,“蕃长”多为穆斯林。蕃坊还设立“蕃学”供外侨子弟读书。
2宋代广东对外贸易的发展情况(熟悉)
(1)南汉刚平定,宋廷就在广州设立市舶司,管理中外海船往来远洋的贸易。
(2)北宋时,广州继续保持全国第一大港的地位,每年10月,市舶司长官在“海山楼”举行盛大宴会,招待外商和外国船员。“海山楼”是广州最早的用于官方接待外宾的酒楼。
(3)宋承唐制,设“蕃坊”为外商侨居之所。
(4)南宋时,泉州取代广州成为全国第一大外贸港。
3明代广东对外贸易的发展情况(熟悉)
(1)贡舶贸易
明朝实行闭关禁海的政策,屡次下令禁止民间入海“通番”,将外交和通商完全合二为一。明政府限制通商的国家、贸易途径、停船泊口,严格检查,限制贸易发展。
(2)商舶贸易
明中叶以后,朝贡贸易形式下的海外贸易日趋衰落,民间私人海上贸易日益兴盛。隆庆元年取消海禁,允许民间商人出海贸易。沿海地区的私人海上贸易有了急剧的发展。
4清代广东对外贸易的发展情况(熟悉)
(1)粤海关的设立与广州一口通商
①四省海关的设立
1684年,清政府开放海禁,次年开海贸易,分别于广东、福建、浙江和江南四省设立粤海关、闽海关、浙海关、江海关,以加强海上贸易的管理和进出口关税的征收。这是我国历史上正式设立海关的开始。粤海关总部设在广州,下置三十一个正税口、二十二个稽查口和二十二个挂号口。
②一口通商
1757年清政府命令撤销江、浙、闽海关,仅留广东的粤海关一口对外通商。广州成为清政府唯一的中外通商特区,全国各地运到广州的货物多达80多种,其中以茶、丝、瓷器、土布、药材占的比重最大。广州成了中华大地得风气之先的“南风窗”,在中国与世界的经济文化交流中占据了重要地位。
(2)独占对外贸易的十三行
①十三行的建立
清政府在广州指定了一些商人专门同外商进行交易,这些商人被称为行商。行商所开设的对外贸易行店,称为洋货行,俗称十三行。行商在今十三行路建有商馆,称“十三夷馆”,专门租给外国商人住宿、办理商务和堆放货物。行商受命于官,包揽洋务,又称“官商”或“洋商”。
②十三行的作用
a.十三行是令人瞩目的商人群体;
b.十三行是官府与外商沟通的联系人;
c.行商是中西文化的居间传播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