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中级)》过关必做1200题(含历年真题)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专题二 财 政

一、单项选择题

(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最符合题意)

1关于公共选择的说法,正确的是(  )。[2018年真题]

A.公共选择理论产生于20世纪40~50年代的英国

B.公共选择理论是关于“市场失灵”的理论

C.公共选择理论分析的是政治场景和公共选择中的个人行为

D.公共选择理论不以“经济人”为假设

【答案】C

【解析】公共选择产生于20世纪40~50年代的美国,是对非市场决策的经济学研究,是关于“政府失灵”的理论,它分析的是政治场景和公共选择中的个人(包括投票人、政治家、官僚)行为。它从与经济学同样的个人主义方法论和“经济人”假设出发,对个人在政治环境中的行为,做出科学的分析与判断。

2现代预算管理制度的核心内容不包括(  )。[2017年真题]

A.预算编制科学完整

B.预算执行规范有效

C.预算监督公开透明

D.预算评价可行统一

【答案】D

【解析】预算编制科学完整、预算执行规范有效、预算监督公开透明,三者有机衔接、相互制衡,是现代预算管理制度的核心内容。

3下列财政措施中,不属于我国建立现代财政制度方向的是(  )。[2016年真题]

A.完善立法

B.透明预算

C.明确事权

D.提高税负

【答案】D

【解析】我国建立现代财政制度的方向是:完善立法,明确事权,改革税制,稳定税负,透明预算,提高效率。

4下列生产方式中,属于公共物品典型生产方式的是(  )。[2015年真题]

A.特许经营

B.私人经营

C.社会组织生产

D.政府生产

【答案】D

【解析】政府生产和合同外包是公共物品的两种典型的生产方式。政府生产,是指代表公众利益的政治家雇佣公共雇员,与他们签订就业合同,合同中对所需提供的物品或服务做出具体规定。

5下列经济活动中,不属于政府经济活动范围的是(  )。[2015年真题]

A.生产私人物品

B.调节收入分配

C.矫正外部性

D.维持有效竞争

【答案】A

【解析】政府经济活动范围应主要集中于以下几个方面:提供公共物品或服务;矫正外部性;维持有效竞争;调节收入分配;稳定经济。

6下列财政政策措施中,不属于财政配置社会资源的机制和手段的是(  )。[2015年真题]

A.优化财政支出结构

B.确定公共需要范围

C.降低个人所得税税率

D.调节社会投资方向

【答案】C

【解析】财政配置社会资源的机制和手段主要有:根据政府职能的动态变化确定社会公共需要的基本范围,确定财政收支占国内生产总值的合理比例,从总量上实现高效的社会资源配置原则。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为公共工程提供必要的资金保障。通过政府直接投资、财政贴息、税收优惠等方式,引导和调节社会投资方向,提高社会整体投资效率。通过实行部门预算制度、建立国库集中收付制度和绩效评价制度等体制、机制改革,提高财政自身管理和运营效率。

7公共物品供给的制度不包括(  )。[2014年真题]

A.决策制度

B.融资制度

C.销售制度

D.生产制度

【答案】C

【解析】公共物品供给的制度结构涉及公共物品供给的决策制度、融资制度、生产制度和受益分配制度,不包括销售制度。决策制度是公共物品供给制度结构的核心。

8通过资源税调节自然资源形成的级差收入,是财政发挥(  )职能的体现。[2014年真题]

A.收入分配

B.资源配置

C.经济稳定

D.经济发展

【答案】A

【解析】财政实现收入分配职能的机制和手段之一是加强税收调节。通过税收进行的收入再分配活动,是在全社会范围内进行的收入的直接调节,具有一定的强制性。如通过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将企业和个人的收益调节到合理水平,通过资源税调节自然资源形成的级差收入。

9公共选择理论分析的是政治场景中的个体行动及其后果,它是一种关于(  )的经济理论。[2011年真题]

A.政府失灵

B.市场失灵

C.政府治理

D.利益集团

【答案】A

【解析】公共选择可以定义为对非市场决策的经济学研究,产生于20世纪40~50年代的美国。其代表人物包括詹姆斯·布坎南、戈登·塔洛克等。公共选择是关于“政府失灵”的理论,它分析的是政治场景和公共选择中的个人(包括投票人、政治家、官僚)行为。

10我国财政支出2015年为175768亿元,2016年为187841亿元,2016年财政支出增长率是(  )。[2017年真题]

A.6.43%

B.6.87%

C.6.47%

D.6.83%

【答案】B

【解析】财政支出增长率表示当年财政支出比上年同期财政支出增长的百分比,用ΔG(%)表示。其计算公式为:ΔG(%)=ΔG/Gn1=(Gn-Gn1)/Gn1,所以2016年财政支出增长率为:(187841-175768)/175768=6.87%。

11“财政支出数量的变化,是随着不同时期财政支出作用的变化而变化”,这一结论来自于(  )。[2017年真题]

A.马斯格雷夫提出的经济发展阶段增长理论

B.瓦格纳提出的政府活动扩张法则

C.鲍莫尔提出的非均衡增长理论

D.皮考克和魏斯曼提出的梯度渐进增长理论

【答案】A

【解析】马斯格雷夫的经济发展阶段增长理论认为:财政支出数量的变化,是随着不同时期财政支出作用的变化而变化的。在初期阶段,建设基础设施等,政府投资比重较大;中期阶段,私人投资上升政府投资比重相对下降;成熟阶段,环境、交通、教育、通信等项目以及对付市场失灵,使政府投资比重进一步提高。

12通常情况下,能够反映政府实际参与社会经济生活程度的数据是(  )。[2016年真题]

A.财政支出结构

B.财政支出规模

C.转移支付规模

D.转移支付结构

【答案】B

【解析】财政支出规模,是指财政支出总额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重。它反映了政府实际上参与社会经济生活的程度,有助于人们了解政府支配了多少社会资源。

13下列财政指标中,属于反映财政支出增长额与国内生产总值增长额之间关系的是(  )。[2016年真题]

A.财政支出增长的弹性系数

B.财政支出增长的边际倾向

C.财政支出增长率

D.财政支出超支率

【答案】B

【解析】财政支出增长的边际倾向表明财政支出增长额与国内生产总值增长额之间的关系,即国内生产总值每增加一个单位时财政支出增加多少,或财政支出增长额占国内生产总值增长额的比例,以MGP表示。其计算公式为:MGP=ΔG/ΔGDP。

14公共选择学派认为,选民在进行财政事务决策时,更关心扩大公共支出能给自己带来的好处,而忽视了税收负担也可能同时增加,这种现象称为(  )。[2015、2012年真题]

A.财政幻觉

B.预算幻觉

C.超额负担

D.超额支出

【答案】A

【解析】公共选择学派认为,选民在进行财政事务决策时,通常具有“财政幻觉”,即他们通常更为关心扩大公共支出能给自己所带来的好处,而忽视了税收负担也有可能同时增长。日常的财政决策过程往往是税收提案与支出提案分别表决,更加强化了这一幻觉,导致选民主动投票支持更大的财政支出规模。

15财政支出绩效是指(  )。[2014年真题]

A.预计财政支出所要实现的目标

B.完成财政支出预算安排的进度

C.在预算年度终了后财政结余的资金规模

D.完成财政支出目标所取得的效果、影响及其效率

【答案】D

16从工业化国家财政支出的实践看,自20世纪初期以来,各工业化国家财政支出规模变化的普遍趋势是(  )。[2013年真题]

A.呈现波动变化,但总趋势是不断缩小

B.呈现周期性变化,但总趋势是不断扩大

C.有的年份扩大,有的年份缩小,但总趋势是保持稳定

D.先是持续增大,后来逐渐稳定在相对较高水平上

【答案】D

17长期以来,我国财政支出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2013、2011年真题]

A.转移性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过高

B.购买性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过低

C.财政支出的再分配功能较弱

D.投资性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过低

【答案】C

【解析】长期以来,我国财政制度饱受诟病的一个方面,就是政府承担的资源配置职能范围过广、比例过大,干扰了市场的运行,而政府应当承担的再分配功能则相应地受到了挤压。体现在财政支出结构上,表现为:购买性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长期偏大,转移性支出的比重处于较低的水平;相对于消费性支出而言,投资性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近年来虽然略有下降趋势,但仍徘徊在较高的水平上;社会性支出的比重近年来虽有上升,但仍有待进一步增加数量和改善质量。

18下列财政支出分类科目中,属于财政支出功能分类的是(  )。[2012年真题]

A.工资福利支出

B.环境保护支出

C.商品和服务支出

D.对企事业单位的补贴

【答案】B

【解析】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编写的《政府财政统计手册(2001年)》中,将财政支出按功能分为十大类:一般公共服务、国防、公共秩序和安全、经济事务、环境保护、住房和社会服务设施、医疗保健、娱乐文化和宗教、教育和社会保护。ACD三项属于按财政支出经济分类的科目。

19实施部门预算支出绩效评价时,对无法直接用指标计量其效果的支出,通过专家评估、公众问卷及抽样调查方法就各项绩效评价内容的完成情况进行打分,并根据分值考评绩效目标的完成情况,这种方法称为(  )。[2012年真题]

A.比较法

B.因素分析法

C.公众评价法

D.成本效益分析法

【答案】C

【解析】A项,比较法是指通过对绩效目标与绩效结果、历史情况和评价期情况、不同部门和地区同类支出的比较,综合分析评价绩效目标完成情况的评价方法;B项,因素分析法是指通过分析影响目标、结果及成本的内外因素,综合分析评价绩效目标完成情况的评价方法;D项,成本效益分析法是指将一定时期内的支出与效益进行对比分析,来评价绩效目标完成情况的评价方法。

20政府债券管理者向小投资者发行不可上市国债,这属于国债发行的(  )方式。[2018年真题]

A.随买

B.公募招标

C.承购包销

D.直接发售

【答案】A

【解析】国债发行方式主要有:公募招标,是一种在金融市场上通过公开投标、招标确定发行条件来进行国债推销的方式;承购包销,是一种通过和一组银行或金融机构签订承销合同所体现的权利义务关系,实现国债销售任务的方式;直接发售方式,是国债发行人亲自向投资者推销国债的方式;“随买”发行方式,是政府债务管理者用来向小投资者发行不可上市国债的一种方式。

21关于拉弗曲线的说法,正确的是(  )。[2017年真题]

A.拉弗曲线描述了通货膨胀率与税收收入或经济增长之间关系

B.拉弗曲线描述了税率与国内生产总值之间关系

C.拉弗曲线描述了通货膨胀率与国内生产总值之间关系

D.拉弗曲线描述了税率与税收收入或经济增长之间关系

【答案】D

【解析】拉弗曲线是对税率与税收收入或经济增长之间关系的形象描述,因其提出者为美国经济学家阿瑟·拉弗而得名。该曲线的基本含义是:保持适度的宏观税负水平是促进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条件。拉弗曲线提示各国政府:征税有“禁区”,要注意涵养税源。这里的税源主要指国民收入即GDP或经济增长。

22关于税负转嫁的说法,正确的是(  )。[2017年真题]

A.对非生活必需品的课税,税负容易转嫁

B.课税范围越狭窄,税负越容易转嫁

C.对需求弹性小的商品课税,税负容易转嫁

D.与经济交易无关而直接对纳税人课征的税,税负容易转嫁

【答案】C

【解析】影响税负转嫁的因素包括:应税商品供给与需求的弹性;课税商品的性质;课税与经济交易的关系;课税范围的大小;商品的竞争程度。A项,一般情况下,对生活必需品的课税,因对其消费是必不可少的,需求弹性小,消费基础广泛,税负容易转嫁;反之,税负不易转嫁;B项,一般情况下,课税范围越广泛,越不容易对商品的购买者产生替代效应,使需求缺乏弹性,税负容易转嫁;反之,税负难以转嫁;D项,一般情况下,与经济交易无关而直接对纳税人课征的税,不容易转嫁,如对企业征收所得税;通过经济交易过程而间接对纳税人征收的税,比较容易转嫁,如对商品征收的增值税、消费税。

23自1981年我国恢复发行国债以来,没有实行过的国债发行方式是(  )。[2017年真题]

A.行政摊派

B.定向购买

C.承购包销

D.招标发行

【答案】B

【解析】自1981年我国恢复发行国债以来,发行方式经历了行政摊派、承购包销和投标发行三种发行方式。

24政府从私人部门获得的强制性资金转移是指(  )。[2016年真题]

A.税收

B.社会缴款

C.赠与收入

D.国有资本经营收入

【答案】A

【解析】税收是政府从私人部门获得的强制性资金转移。B项,社会缴款包括社会保障计划收入和雇主提供的退休福利之外的其他社会保险计划收入。社会缴款可以是强制性的,也可以是自愿性的。C项,赠与收入是从其他政府或国际组织那里得到的非强制性的转移。D项,国有资产经营收入属于社会缴款,是非强制性的。

25当今世界各国弥补财政赤字的普遍做法是(  )。[2016年真题]

A.增加税收

B.举借公债

C.验收基金

D.收取企业利润

【答案】B

【解析】认购国债的资金基本上是社会资金运动中游离出来的闲置资金,一般不会导致通货膨胀,还可迅速、灵活、有效地弥补财政赤字,故通过举借公债以弥补财政赤字是当今世界各国的普遍做法。

26下列经济理论或模型中,对税率与税收收入或经济增长之间关系进行描述的是(  )。[2014年真题]

A.尼斯坎南模型

B.李嘉图等价定理

C.拉弗曲线

D.瓦格纳法则

【答案】C

【解析】拉弗曲线是对税率与税收收入或经济增长之间关系的形象描述,因其提出者为美国经济学家阿瑟·拉弗而得名。该曲线的基本含义是:保持适度的宏观税负水平是促进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条件。

27债务依存度是指(  )。[2014年真题]

A.当年国债累计余额占当年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

B.当年债务收入与当年财政支出的比例关系

C.当年债务收入占当年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

D.当年债务收入与当年财政收入的比例关系

【答案】B

【解析】债务依存度,即指当年的债务收入与财政支出的比例关系。反映了一个国家的财政支出有多少是依靠发行国债来实现的。

282012年某国国债收入为0.6万亿元,截至该年年末国债累计余额为8万亿元,国内生产总值为40万亿元,财政支出为10万亿元,则该国2012年国债负担率为(  )。[2013年真题]

A.1.5%

B.6%

C.20%

D.25%

【答案】C

【解析】国债负担率,又称国民经济承受能力,是指国债累计余额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重。该国2012年国债负担率=(8÷40)×100%=20%。

29关于拉弗曲线的说法,错误的是(  )。[2011年真题]

A.拉弗曲线是对税率与税收收入或经济增长之间关系的形象描述

B.拉弗曲线表明,税率越高,政府征得的税收收入越多

C.拉弗曲线的基本含义是,保持适度的宏观税负水平是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条件

D.拉弗曲线提示各国政府,征税有“禁区”,要注意涵养税源

【答案】B

【解析】B项,拉弗曲线的机理为:在较低的税率区间内,税收收入将随税率的增加而增加,但由于税收毕竟会对纳税人投资和工作的积极性产生影响,继续提高边际税率超过一定的限度,将对劳动供给与投资产生负激励,进而抑制经济增长,使税基减小,税收收入下降。

30在政府发行的国债中,流动性强、被称为“有利息的钞票”的是(  )。[2010年真题]

A.中期国债

B.短期国债

C.长期国债

D.特别国债

【答案】B

【解析】短期国债是指通常在一年期以内的政府债务。短期国债由于时间期限短,流动性强,被称为“有利息的钞票”。

31企业通过改善经营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等措施来降低成本、增加利润,从而抵消税负。这种税负转嫁方式是(  )。[2009年真题]

A.税收资本化

B.混转

C.旁转

D.消转

【答案】D

【解析】消转是纳税人用降低征税物品成本的办法使税负从新增利润中得到抵补,通过改善经营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等措施降低成本、增加利润来抵消税负。实质上是用生产者应得到的超额利润抵补税负,实际上税负并没有转嫁,而是由纳税人自己负担了。消转是一种特殊的税负转嫁形式。

32在国债发行制度中,决定国债发行条件的关键是国债的(  )。[2008、2007年真题]

A.发行数额

B.票面金额

C.流动性

D.发行方式

【答案】D

【解析】国债发行条件是政府以债券形式筹集资金时所申明的各项条款或规定,包括国债种类、发行日期、发行权限、发行对象、发行数额、票面金额、发行价格、利息率、利息支付方式以及国债流动性和安全性等的规定。决定国债发行条件的关键是国债的发行方式。

33关于减税和免税的说法,错误的是(  )。[2018年真题]

A.免税是指不征税

B.减税是指对应纳税额少征一部分税款

C.免税是指对应纳税额全部免征

D.减税、免税一般都具有定期减免性质

【答案】A

【解析】减税和免税是指税法对某些纳税人或课税对象给予鼓励和照顾的一种特殊规定。减税是指对应纳税额少征一部分税款;免税是指对应纳税额全部免征。除税法列举的免税项目外,一般减税、免税都属于定期减免性质,税法规定有具体的减免条件和期限,到期就应当恢复征税。

34小规模纳税人销售货物时,其增值税应纳税额的计算公式是(  )。[2018年真题]

A.应纳税额=销售额×征收率

B.应纳税额=组成计税价格×税率

C.应纳税额=组成计价税额×征收率

D.应纳税额=销售额×税率

【答案】A

【解析】增值税的计税方法有:对于一般纳税人,缴纳增值税采取扣税法,应纳税额为销项税额扣除进项税额后的余额。其中,销项税额=销售额×适用税率;进项税额为购进货物或接受应税劳务所支付或负担的增值税额,一般以当期购货发票中注明的允许扣除的增值税款为准。对于小规模纳税人不实行扣税法,其应纳税额计算公式为:应纳税额=销售额×征收率。进口货物应纳税额,计算公式为:应纳税额=组成计税价格×税率。

35关于扣缴义务人的说法,正确的是(  )。[2017年真题]

A.自然人不能成为扣缴义务人

B.各种类型的企业都可以成为扣缴义务人

C.扣缴义务人的扣缴义务属于非法定义务

D.扣缴义务人是实际负担税款的负税人

【答案】B

【解析】AB两项,扣缴义务人既可以是各种类型的企业,也可以是机关、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部队、学校和其他单位,或者是个体工商户、个人合伙经营者和其他自然人。C项,扣缴义务人的扣缴义务由法律基于行政便宜主义而设定,为法定义务。D项,扣缴义务人既非纯粹意义上的纳税人,又非实际负担税款的负税人,只是负有代为扣税并缴纳税款法定职责的义务人。

36增值税纳税人包括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销售货物或者提供劳务加工、修理修配劳务,销售服务、无形资产或者不动产,以及(  )。[2017年真题]

A.进口货物和服务的单位和个人

B.进口货物的单位

C.进口货物的单位和个人

D.进口货物和服务的单位

【答案】C

【解析】现行增值税征税范围包括货物的生产、批发、零售和进口四个环节,2016年5月1日全面“营改增”后,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销售货物或者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销售服务、无形资产或者不动产,以及进口货物的单位和个人,为增值税的纳税人。

37在税制要素中,计算应征税额的标准是(  )。[2016年真题]

A.课税对象

B.纳税期限

C.税率

D.减税免税

【答案】C

【解析】税率,是指税法规定的应征税额与征税对象之间的比例,是计算应征税额的标准,是税收制度的中心环节。

38下列税种中,属于财产税的是(  )。[2015、2011年真题]

A.增值税

B.消费税

C.车船税

D.印花税

【答案】C

【解析】财产税是指以各种财产(包括动产和不动产)为征税对象的税收,我国目前开征的财产税有房产税、车船税、契税等。AB两项属于流转税;D项属于行为税。

39在税制要素中,反映具体的征收范围、代表征税广度的是(  )。[2014年真题]

A.纳税人

B.计税依据

C.税目

D.纳税环节

【答案】C

【解析】税目即税法规定的课税对象的具体项目,是对课税对象的具体划分,反映具体的征税范围,代表征税的广度。

40在我国现行税制中,属于直接税的是(  )。[2014年真题]

A.增值税

B.车船税

C.消费税

D.营业税

【答案】B

【解析】直接税是指由纳税人直接负担税负,不发生税负转嫁关系的税收,即纳税人就是负税人,如个人所得税、企业所得税、财产税。ACD三项能将税负转嫁给他人负担,属于间接税。

41下列税种中,属于资源税类的是(  )。[2012年真题]

A.城市维护建设税

B.增值税

C.土地使用税

D.房产税

【答案】C

【解析】资源税是指对开发和利用国家自然资源而取得级差收入的单位和个人征收的税,目前我国资源税类包括资源税、土地使用税等。A项属于行为税类;B项属于流转税类;D项属于财产税类。

42按照我国现行分税制财政体制规定,关税属于(  )。[2010年真题]

A.中央与地方共管税

B.中央与地方共享税

C.中央税

D.地方税

【答案】C

【解析】税收按管理权限和使用权限划分为中央税、地方税、中央和地方共享税。中央税是指中央管辖课征并支配的税种,包括消费税和关税等。

43具有现代意义的政府预算制度最早在(  )建立。[2018、2010年真题]

A.德国

B.美国

C.法国

D.英国

【答案】D

【解析】英国是资本主义发展最早、议会制度形成最早的国家,政府预算制度最早出现在英国。1832年,英国国会通过法律规定财政大臣每年必须向国会提出全部“财政收支计划书”,并由国会批准。至此,具有现代意义的政府预算制度真正建立起来了。

44政府资产报告通常包括(  )。[2018年真题]

A.政府资产报表和政府负债报表

B.政府资产报表和政府资产分析报告

C.政府现金流量报表和政府负债报表

D.政府现金流量报表和政府资产分析报告

【答案】B

【解析】政府资产报告制度是对政府各类资产进行计量、汇总、分类和上报等的制度性安排,是政府资产管理应遵循的原则、方法和程序的总称。政府资产报告通常包括政府资产报表和政府资产分析报告两部分。

45关于政府多年预算的说法,正确的是(  )。[2017年真题]

A.多年预算必须经过国家权力机关批准

B.多年预算一般具有法律效力

C.多年预算每3~5年编制一次

D.编制多年预算一般采取逐年递推或滚动的形式

【答案】D

【解析】多年预算是指对连续多个年度(一般为3~5年)的财政收支进行预测、规划或规定的一种财政计划形式。编制多年预算一般采取逐年递推或滚动的形式,即多年预算每年编制一次,每次向前滚动一年。多年预算一般不具有法律效力,要提交国家权力机关作为审议年度预算时的参照,但不需要经过国家权力机关的批准。

46政府理财的主导环节是(  )。[2016年真题]

A.部门预算

B.政府预算

C.中期滚动预算

D.政府综合财务报告

【答案】B

【解析】政府预算的编制反映政府对财政收支的计划安排;预算的执行是财政收支的筹措和使用的过程;决算是政府预算执行的总结。通过政府预算,可以使人们清楚地了解政府的财政活动,看出政府在一个财政年度内的收支状况。因此,政府预算是政府理财的主导环节和基本环节。

47政府预算活动的每个环节都必须根据法定程序进行。政府预算的成立,预算执行中的调整和预算执行的结果,都会经过立法机关审查批准,这是政府预算(  )原则的要求。[2016年真题]

A.统一性

B.公开性

C.完整性

D.合法性

【答案】D

48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的核心是(  )。[2016年真题]

A.调整私有企业和国有企业之间的分配关系

B.调整国有资本经营预算与社会保险基金预算之间的关系

C.调整国家和国有企业之间的分配关系

D.调整国有资本经营预算与政府性基金预算之间的关系

【答案】C

【解析】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的核心是调整国家和国有企业之间的分配关系,是实现国有资本经营管理战略目标的重要手段。

49下列法律法规中,对立法机关、政府及政府财政主管部门和预算执行部门的预算管理职权作出明确规定的是(  )。[2015年真题]

A.《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实施条例》

C.《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

【答案】C

【解析】预算管理职权是指政府预算方针政策、预算管理法律法规的制定权、解释权和修订权,政府预算、决算的编制和审批权,预算执行,预算调整和监督权等。1994年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对立法机关、各级政府、政府财政主管部门和预算执行部门、单位的预算管理职权作了明确规定。

50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除涉密信息外,政府预算、决算支出公开要全部细化公开到按功能分类的(  )科目。[2015年真题]

A.款级

B.类级

C.项级

D.目级

【答案】C

【解析】除涉密信息外,政府预算、决算支出全部细化公开到功能分类的“项”级科目,专项转移支付预算、决算按项目、按地区公开。积极推进财政政策公开。同时,扩大部门预算、决算公开范围,细化部门预算、决算公开内容,逐步将部门预算、决算公开到“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

51以收定支、专款专用、结余结转下年度继续使用,是(  )的管理规章。[2014年真题]

A.政府性基金预算

B.一般公共预算

C.国有资本经营预算

D.政府债务预算

【答案】A

【解析】政府性基金预算,是指政府通过向社会征收基金、收费以及出让土地、发行彩票等方式取得收入,专项用于支持特定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的收支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的管理原则是以收定支,专款专用,结余结转下年继续使用。

52政府预算是国家和政府意志的体现,需要经过国家(  )的审查批准才能生效。[2013年真题]

A.行政机关

B.司法机关

C.审判机关

D.权力机关

【答案】D

【解析】从本质方面看,政府预算是国家和政府意志的体现。政府预算需要经过国家权力机关的审查和批准才能生效,是一个重要的法律性文件(属于年度立法)。

53我国政府预算体系的基础是(  )。[2013年真题]

A.政府性基金预算

B.一般公共预算

C.国有资本经营预算

D.社会保障预算

【答案】B

54市场经济国家财政预算管理采用的基本制度是(  )。[2012年真题]

A.单式预算制度

B.复式预算制度

C.部门预算制度

D.绩效预算制度

【答案】C

【解析】部门预算制度是市场经济国家财政预算管理的基本形式。实行部门预算制度,需要将部门的各种财政性资金、部门所属单位收支全部纳入在一本预算中编制。

55为贯彻落实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国务院的有关规定,财政部决定自(  )起将按预算外资金管理的收入(不含教育收费)全部纳入预算管理。[2012年真题]

A.2011年1月1日

B.2010年1月1日

C.2012年1月1日

D.2013年1月1日

【答案】A

56主要以税收为收入来源,以行政事业项目为支出对象的政府预算是(  )。[2012年真题]

A.绩效预算

B.地方预算

C.资本预算

D.经常预算

【答案】D

【解析】经常预算主要以税收为收入来源,以行政事业项目为支出对象。A项,绩效预算是指先由政府部门确定需要履行的职能以及为履行职能需要消耗的资源,在此基础上制定绩效目标,并用量化指标来衡量其在实施每项计划过程中取得的成绩和完成工作的情况;B项,地方预算是指由地方各级政府预算组成的预算;C项,资本预算主要以国债为收入来源,以经济建设项目为支出对象。

57财政制度的核心是(  )。[2011年真题]

A.财政收入制度

B.财政支出制度

C.国家金库制度

D.政府预算制度

【答案】D

【解析】政府预算制度,是财政运行的基本规则,是有关政府预算活动的各种法规制度,是纳税人及其国家权力机关控制财政活动的机制。政府预算制度是财政制度的核心,是财政赖以存在的基础,是国家政治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

58编制政府预算时,把支出盘子做得很大而无法完成,这种做法违反了政府预算的(  )原则要求。[2011年真题]

A.可靠性

B.完整性

C.统一性

D.合法性

【答案】A

【解析】政府预算的可靠性原则也称为谨慎性原则,是指各级政府预算必须建立在积极、稳健、可靠的基础上,有充分而确实的依据,预算数应尽量准确地反映可能出现的结果,保证预算能得到真实可靠的执行。收入预算的编制要可靠、完整、能够落实。支出预算安排要真实、可靠,既不能不切实际地把支出盘子做得很大,无法完成,也不能留下硬缺口,将执行中一定要发生的支出不列入预算,人为缩小支出规模。

59一般不具有法律效力、不需经过国家权力机关批准的预算是(  )。[2010年真题]

A.政府年度预算

B.政府年度决算

C.政府中期预算

D.部门年度预算

【答案】C

【解析】中期预算也称为多年预算、滚动预算,一般不具有法律效力,要提交国家权力机关作为审议年度预算时的参照,但不需要经过国家权力机关批准。

60关于联邦制的财政管理体制的说法,正确的是(  )。[2018年真题]

A.美国、英国、法国都实行联邦制的财政管理体制

B.在联邦制的财政管理体制下,地方财政由中央财政统一管理

C.在联邦制的财政管理体制下,政府间的财政联系主要依靠分税制和转移支付制度来实现

D.在联邦制的财政管理体制下,地方政府拥有的分权水平较低,自主性较小

【答案】C

【解析】从世界各国财政管理体制的差异看,一般分为财政联邦制模式和财政单一制模式。A项,英国、法国实行财政单一制模式。BCD三项,联邦制下的财政管理体制模式下,中央财政与地方财政之间、地方上级财政与下级财政之间没有整体关系,政府间的财政联系主要依靠分税制和转移支付制度来实现。

61上级政府对下级政府转移支付的财力,与能够满足该级政府承担、履行的事权职责需求相对应,体现了财政转移支付的(  )特点。[2016年真题]

A.完整性

B.对称性

C.法制性

D.灵活性

【答案】B

【解析】财政转移支付的特点包括:完整性;对称性;科学性;统一性和灵活性相结合;法制性。其中对称性是指上级政府对下级政府转移支付的财力,与能够满足该级政府承担、履行的事权职责需求相对应。

62根据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下列税种中,专属于中央收入的是(  )。[2015、2014、2009年真题]

A.增值税

B.消费税

C.房产税

D.印花税

【答案】B

【解析】中央收入包括:关税,海关代征消费税和增值税,消费税,各银行总行、各保险公司总公司等集中交纳的收入(包括利润和城市维护建设税),证券交易印花税,车辆购置税,出口退税,船舶吨税,未纳入共享范畴的中央企业所得税、中央企业上缴的利润等。A项,增值税属于中央地方共享收入;C项,房产税属于地方收入;D项,印花税(不含证券交易印花税)属于地方收入。

63下列转移支付中,不属于一般性转移支付的是(  )。[2015年真题]

A.均衡性转移支付

B.支农转移支付

C.民族地区转移支付

D.调整工资转移支付

【答案】B

【解析】一般性转移支付,是指为弥补财政实力薄弱地区的财力缺口,均衡地区间财力差距,实现地区间基本公共服务能力的均等化,中央财政安排给地方财政的补助支出,由地方统筹安排。目前,一般性转移支付包括均衡性转移支付、民族地区转移支付、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奖补资金、调整工资转移支付、农村税费改革转移支付、资源枯竭城市转移支付等具体项目。B项属于专项转移支付。

64从国际经验来看,政府间财政收支结构划分呈现的基本特征是(  )。[2014、2011年真题]

A.收入以中央政府为主,支出划分以地方政府为主

B.收入以地方政府为主,支出划分以中央政府为主

C.收入和支出划分均以中央政府为主

D.收入和支出划分均以地方政府为主

【答案】A

【解析】根据国际经验,政府间财政收支划分呈现的基本特征,是收入结构与支出结构的非对称性安排,即收入结构划分以中央政府为主,支出结构划分则以地方政府为主。

65关于财政管理体制的说法,错误的是(  )。[2013年真题]

A.政府预算管理体制是财政管理体制的中心环节

B.政府间财政收支划分的基本特征是收入结构与支出结构的非对称性安排

C.在财政单一制下,地方在中央决策和授权范围内管理财政活动

D.满足财政支出需要是决定政府间财政收入划分的主要标准

【答案】D

【解析】决定政府间财政收入划分的主要标准是税种属性。

66根据政府间财政收入划分原则,一般应作为地方政府财政收入的是(  )。[2013年真题]

A.流动性强的税收收入

B.收益与负担能够直接对应的使用费收入

C.调控功能比较强的税收收入

D.收入份额较大的主体税种收入

【答案】B

【解析】收入划分原则包括:恰当原则、集权原则、效率原则、收益与负担对等原则,即一般将调控功能强、收入份额大、流动性强、收益与负担不直接对应的收入归中央政府。ACD三项一般划归为中央政府收入。

67关于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改革主要成效的说法,错误的是(  )。[2013年真题]

A.建立了财政收入稳定增长机制

B.增强了中央政府宏观调控能力

C.降低了对地方财政的预算约束

D.促进了产业结构调整和资源优化配置

【答案】C

【解析】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的主要成效包括:建立了财政收入稳定增长的机制;增强了中央政府宏观调控能力;促进了产业结构调整和资源优化配置。C项,分税制改革明确了地方政府的收入和支出范围,强化了对地方财政的预算约束,提高了地方坚持财政平衡、注重收支管理的主动性,在加强财政管理方面进行了很多有益的探索。

68假设边际消费倾向为0.6,则政府购买支出乘数是(  )。[2018年真题]

A.2

B.1.5

C.2.5

D.1

【答案】C

【解析】政府购买支出乘数KG=国民收入变动率ΔY/政府购买支出变动率ΔG=1/(1-边际消费倾向)=1/(1-0.6)=2.5。

69假设边际消费倾向为0.6,则税收乘数为(  )。[2017、2014年真题]

A.1.5

B.-1.5

C.2.5

D.-2.5

【答案】B

【解析】税收乘数KT=国民收入变动率ΔY/税收变动率ΔT=-b/(1-b),b代表边际消费倾向,代入题中数据可得:税收乘数=-0.6/(1-0.6)=-1.5。

70下列措施中,属于紧缩性财政政策的是(  )。[2017年真题]

A.增加财政投资

B.降低税率

C.增加财政补贴

D.减少税收优惠

【答案】D

【解析】紧缩性财政政策,是指通过财政收支活动来减小和抑制社会总需求的政策。在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情况下,政府通常采取紧缩性的财政政策,通过增加税收、减少财政支出等手段,减少或者抑制社会总需求,达到降低社会总需求水平,最终实现社会总供需的平衡。ABC三项均属于扩张性财政政策。

71当社会总供给大于总需求时,政府预算一般采取(  )。[2016年真题]

A.提高税率,减少税收优惠,抑制企业和个人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

B.缩小支出规模、保持预算盈余,抑制社会总需求

C.扩大支出规模、保持一定赤字规模,扩大社会总需求

D.降低投资支出水平,使经济降温,平稳回落

【答案】C

【解析】当社会总供给大于总需求时,政府预算一般采取扩大支出规模、保持一定赤字规模的做法扩大社会总需求;当社会总供给小于总需求时,政府预算一般采取缩小支出规模、保持预算盈余,抑制社会总需求;当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基本平衡即经济稳定发展时,政府一般实行中性的预算平衡政策,保持预算收支规模的基本平衡。

72下列经济政策中,不属于财政政策的是(  )。[2015年真题]

A.利率政策

B.税收政策

C.国债政策

D.预算政策

【答案】A

【解析】财政政策,是一国政府为实现预期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对财政收支关系进行调整的指导原则和措施。财政政策由预算政策、税收政策、支出政策、国债政策等组成。A项,利率政策属于货币政策。

73下列财政政策中,属于自动稳定财政政策的是(  )。[2013年真题]

A.减税政策

B.补偿政策

C.累进所得税制度

D.汲水政策

【答案】C

【解析】自动稳定的财政政策,是指财政制度本身存在一种内在的、不需要政府采取其他干预行为就可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自动调节经济运行的机制。这种机制又称财政“自动稳定器”,主要表现在两方面:累进所得税(包括个人所得税和企业所得税)的自动稳定作用;政府福利支出的自动稳定作用。

74根据财政乘数效应原理,如果政府投资扩大、税收减少,对宏观经济会产生(  )效应。[2013年真题]

A.收缩

B.稳健

C.审慎

D.扩张

【答案】D

【解析】财政政策乘数是用来研究财政收支变化对国民收入的影响。财政乘数效应表明:当政府投资或支出扩大、税收减少时,对国民收入有加倍扩大的作用,从而产生宏观经济的扩张效应;当政府投资或支出减少、税收增加时,对国民收入有加倍收缩的作用,从而产生宏观经济的紧缩效应。

75由于财政政策(  )的存在,可能使财政政策在实施过程中出现与政策制定初衷相反的效果。[2012年真题]

A.乘数

B.时滞

C.停滞

D.预期

【答案】B

【解析】财政政策时滞的存在,对财政政策的实施效果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可能使财政政策在实施过程中出现与政策制定初衷相反的效果。

76税收乘数为负值,表明(  )。[2011年真题]

A.税收增减与政府转移支出呈反方向变动

B.税收增减与政府购买支出呈反方向变动

C.税收增减与居民收入呈同方向变动

D.税收增减与国民收入呈反方向变动

【答案】D

【解析】税收乘数表明税收的变动(包括税率、税收收入的变动)对国民收入变动的影响程度。由于税收增加会减少社会总需求,进而减少国民收入,所以,税收乘数为负数,说明税收增减与国民收入变动呈反方向变动。

77当经济处于过热时期,政府应采取的投资政策措施是(  )。[2011年真题]

A.提高投资支出水平,缓解或者逐步消除经济衰退

B.降低投资支出水平,使经济降温,平稳回落

C.降低税率,增加税收优惠,扩大社会总供给

D.提高补贴,扩大转移支付,降低社会总需求

【答案】B

【解析】政府投资是指财政用于资本项目的建设性支出,它最终将形成各种类型的固定资产。当经济处于过热时期,政府可通过降低投资支出水平,抑制社会总需求,使经济降温、平稳回落;当经济处于萧条时期,政府可通过提高投资支出水平,扩大社会总需求,缓解或者逐步消除经济衰退。

78一般情况下,如果社会总需求明显小于社会总供给,政府在财政税收方面应该采取的政策措施是(  )。[2010年真题]

A.增税、增加财政支出

B.增税、减少财政支出

C.减税、增加财政支出

D.减税、减少财政支出

【答案】C

【解析】当社会总需求明显小于社会总供给时,政府通常采用扩张性的财政政策来刺激社会总需求的增加,扩张性的财政政策的手段包括减税和增加财政支出等。

79在经济稳定增长时期,政府通过实施财政收支基本平衡或者动态平衡的财政政策,保持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这种政策属于(  )财政政策。[2010年真题]

A.自动稳定

B.相机抉择

C.紧缩性

D.中性

【答案】D

【解析】中性财政政策又称均衡性财政政策,是指在经济稳定增长时期,政府通过实施财政收支基本平衡或者动态平衡的财政政策,既不产生扩张效应,也不产生紧缩效应,以保持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

80公共物品的概念是由(  )提出来的。

A.瓦格纳

B.凯恩斯

C.马斯格雷夫

D.萨缪尔森

【答案】D

【解析】公共物品的定义是由美国经济学家萨缪尔森首次提出来的。

81“纯公共物品”的特征中,派生特征是指(  )。

A.排他性

B.竞争性

C.非竞争性

D.非排他性

【答案】D

【解析】“纯公共物品”具有两大特征,即消费上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其中,非竞争性是主要特征,非排他性是派生特征。

82以下关于公共物品和私人物品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公共物品的非排他性,违反了社会资源有效利用的帕累托准则

B.排他性地消费公共物品,不符合效率原则

C.在现实生活中,人们通过政治机制显示对私人物品的需求

D.在商品和服务市场上,出价多少表示对公共物品的需求强度和数量

【答案】B

【解析】A项,公共物品具有消费上的非竞争性,若是由于个人没有付费而阻止他的消费,则违反了社会资源有效利用的帕累托准则;C项,私人物品的需求显示是通过自愿的市场交易实现的,而公共物品的需求显示是通过具有强制性的政治交易实现的;D项,在商品和服务市场上,人们用出价多少表示对私人物品的需求强度和需求数量,但同样的机制对公共物品并不完全有效。

83以下关于市场和市场效率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市场是商品交易的场所

B.市场机制的基本规律是价值规律

C.亚当·斯密将市场规律形容为“看不见的手”

D.亚当·斯密认为不需要任何组织以任何方式的干预,市场可以自动地达到供求平衡

【答案】B

【解析】市场机制的基本规律是供求规律,即供给大于需求,价格下降,库存增加,生产低迷;需求大于供给,价格上涨,库存减少,生产增长。通过价格和产量不断的波动,达到供求平衡。

84财政资源配置职能范围的大小,决定于(  )。

A.财政收入的多少

B.财政支出的多少

C.政府的职能范围

D.政府层次的设置

【答案】C

【解析】财政资源配置职能的范围大小应由政府的职能范围来确定,主要是市场配置无效而又为社会公共需要的公共物品和服务。

85(  ),是在全社会范围内进行的收入的直接调节,具有一定的强制性。

A.收入的初次分配活动

B.通过税收进行的收入再分配活动

C.通过财政转移支付对收入进行再分配

D.通过公共支出提供社会福利等进行的收入分配

【答案】B

【解析】通过税收进行的收入再分配活动,是在全社会范围内进行的收入的直接调节,具有一定的强制性。如通过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将企业和个人的收益调节到合理水平;通过资源税调节自然资源形成的级差收入等。

86财政经济稳定职能的行使重点是(  )。

A.对社会资源在私人部门和政府部门之间的配置

B.维持社会资源在高水平利用状况下的稳定

C.稳定物价水平和实现国际收支平衡

D.调整产业结构和促进环境保护

【答案】B

【解析】财政经济稳定职能的行使,其重点不是对社会资源在私人部门和政府部门之间的配置,而是维持社会资源在高水平利用状况下的稳定。

87我国中央财政不断加大中西部财政转移支付力度,逐步缩小地区间基本公共服务差距,这是公共财政行使(  )职能的体现。

A.经济发展

B.经济稳定

C.市场维护

D.收入分配

【答案】D

【解析】财政实现收入分配职能的机制和手段之一是发挥财政转移支付作用。通过财政转移支付对收入进行再分配,是将资金直接补贴给地区和个人,有明确的受益对象、受益范围和政策选择性,对改变社会分配不公的程度具有重要作用。例如,增加对经济发展相对较慢地区的转移性支出,增加社会保障、收入保障、教育和健康等转移性支出等。

88关于政治过程和市场过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政治过程和市场过程均可以看做是一种个人之间的交易网络

B.市场过程中,个人用货币交换所需的物品和服务

C.政治过程中,个人以税收交换政府提供的公共物品与服务

D.政治交易是边际交易,服从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

【答案】D

【解析】市场交易是边际交易,交易双方可以就商品的价格和数量讨价还价,最终达到双方满意的结果;而政治交易中,个人在特定方案上只能做出同意或不同意的选择,根据少数服从多数原则,那些持不同意见的少数派只能接受对其不利的方案。

89唐斯“理性投票人假说”的基本观点是(  )。

A.理性的个人投票与否,取决于参加投票的期望净收益

B.理性的个人投票与否,取决于搜寻有关选举信息所花费的时间和成本

C.理性的个人投票与否,取决于行政和立法的选举格局

D.理性的个人投票与否,取决于符合中间选民偏好的纲领或提案

【答案】A

【解析】唐斯“理性投票人假说”的基本观点是:理性的个人投票与否,取决于参加投票的期望净收益。在此假设下,选民“理性的无知”与“理性的非理性”导致了政府失灵。

90利益集团寻求租金的努力,所采取的手段不包括(  )。

A.直接提供经济资助

B.战略性地提供与公共政策相关的信息

C.与政府部门的预算拨款相交换

D.影响政府税收、管制、关税保护等政策

【答案】C

【解析】利益集团寻求租金的努力,通过影响政府税收、管制、关税保护等政策,导致了非生产性再分配,既降低了经济效率,又浪费了社会资源。此外,利益集团还通过提供经济资助直接影响行政和立法的选举格局;通过战略性地提供与公共政策相关的信息以影响公共政策。

91如果转移性支出在财政支出中的占比较大,说明政府的(  )较强。

A.监督管理职能

B.资源配置职能

C.收入分配职能

D.经济稳定职能

【答案】C

【解析】将财政支出分为购买性支出和转移性支出,对于分析政府职能的方向具有重要意义。在财政支出总额中,如果购买性支出所占比重较大,表明政府的资源配置职能较强;反之,如果转移性支出所占比重较大,表明政府的收入分配职能较强。

92在正常情况下,中央财政支出占全国财政支出的比重是(  )。

A.不断上升的

B.先升后降的

C.相对稳定的

D.不断下降的

【答案】C

【解析】从财政支出变化的趋势看,在正常情况下,财政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是不断上升的。中央财政支出占全国财政支出的比重是相对稳定的,它取决于国家的制度安排。人均财政支出指标一般呈现不断增长的趋势。

93下列关于财政支出规模变化的指标的表述,正确的是(  )。

A.财政支出增长率表示当年财政支出与上年同期财政支出之比

B.财政支出增长弹性系数是指财政支出增长额与国内生产总值增长额之比

C.财政支出增长的边际倾向是指财政支出增长额与国内生产总值增长额之比

D.财政支出增长的边际倾向是当年财政支出比上年同期财政支出增长的百分比

【答案】C

【解析】反映财政支出变化情况的指标有:财政支出增长率,表示当年财政支出比上年同期财政支出增长的百分比;财政支出增长弹性系数,是财政支出增长率与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之比;财政支出增长的边际倾向,表明财政支出增长额与国内生产总值增长额之间的关系,即国内生产总值每增加一个单位时财政支出增加多少,或财政支出增长额占国内生产总值增长额的比例。

94财政支出增长弹性系数(  ),表明财政支出增长速度快于国内生产总值增长速度。

A.大于0

B.小于1

C.小于0

D.大于1

【答案】D

【解析】财政支出增长弹性系数是指财政支出增长率与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之比,弹性系数大于1,表明财政支出增长速度快于国内生产总值增长速度。

95某国2017年财政支出为10000亿元,国内生产总值为40000亿元;2018年财政支出为11200亿元,国内生产总值为44000亿元。则该国2014年财政支出增长的边际倾向为(  )。

A.0.3

B.3.3

C.0.12

D.1.2

【答案】A

【解析】财政支出增长的边际倾向是指国内生产总值每增加一个单位时财政支出增加多少,或财政支出增长额占国内生产总值增长额的比例,以MGP表示。本题中,该国2014年财政支出增长的边际倾向为:MGP=ΔG/ΔGDP=(11200-10000)/(44000-40000)=0.3。

96“梯度渐进增长理论”认为,公共支出增长的内在原因是(  )。

A.战争

B.自然灾害

C.经济危机

D.公众可容忍税收水平的提高

【答案】D

【解析】20世纪60年代,英国经济学家皮考克和魏斯曼在对英国1890~1955年公共支出的历史数据进行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梯度渐进增长理论”。他们认为,公众可容忍税收水平的提高,是公共支出增长的内在原因。

97经济发展阶段增长理论对公共支出增长原因进行研究,得到的结论是(  )。

A.公共支出规模不断扩大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客观规律

B.当社会经历战争或自然灾害等突变时,公共支出会急剧上升

C.财政支出数量的变化,是随着不同时期财政支出作用的变化而变化的

D.政府部门的生产率偏低导致政府支出规模不断扩大

【答案】C

【解析】A项是瓦格纳法则的结论;B项属于梯度渐进增长理论的观点;D项是非均衡增长理论的观点。

98鲍莫尔认为政府支出规模不断扩大的原因是(  )。

A.政府活动范围的不断扩张

B.富裕中产阶级数量的增多

C.公众可容忍税收水平的提高

D.政府部门的生产率偏低

【答案】D

【解析】美国经济学家鲍莫尔通过分析公共部门平均劳动生产率的状况对财政支出增长原因作出解释: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生产率偏低的公共部门的规模会随着进步部门工资率的增长而增长,即政府部门的生产率偏低导致政府支出规模不断扩大。

99近年来,我国财政支出结构不断向(  )方向进行调整。

A.经济建设

B.财政

C.高附加型

D.定位精确

【答案】B

【解析】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财政收入快速增长,财政支出快速增加。同时,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特别是财政基本框架的建立,财政支出结构按照财政的要求不断调整优化。

100能够发挥社会“安全阀”和“减震器”作用的政策工具是(  )。

A.税收

B.国债

C.社会保障支出

D.购买性支出

【答案】C

【解析】就业是民生之本,社会保障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减震器”和“安全阀”,支持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对维护社会稳定具有重要作用。

101部门预算支出绩效评价工作由(  )统一领导。

A.财政部

B.国务院

C.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D.发改委

【答案】A

【解析】实施部门预算支出绩效评价的统一领导原则,是指绩效评价工作由财政部统一领导,中央各部门具体组织实施。

102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关键是(  )。

A.选择合适的评价方法

B.确定合理的绩效评价指标

C.制定绩效目标

D.撰写评价报告

【答案】B

【解析】确定合理的绩效评价指标,是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关键。根据西方一些国家绩效评价实践经验,绩效评价指标的选择要遵循相关性、可比性、重要性和经济性原则来确定。

103财政收入表现为政府部门在一定时期内所取得的(  )。

A.货币收入

B.非货币收入

C.国民收入

D.非货币收入和货币收入的总和

【答案】A

【解析】财政收入是指政府为履行其职能、实施公共政策和提供公共物品与服务需要而筹集的一切资金的总和。财政收入表现为政府部门在一定时期内(一般为一个财政年度)所取得的货币收入。

104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制定的2001年《政府财政统计手册》的分类标准,政府收入来源渠道不包括(  )。

A.税收

B.赠与收入

C.社会缴款

D.债务收入

【答案】D

【解析】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制定的2001年《政府财政统计手册》的分类标准,政府有四种主要的收入来源渠道:税收、社会缴款、赠与收入和其他收入。

105国家通过各种形式,从国民经济收支环流中截取并运用的资金占国民经济总量的比重称为(  )。

A.财政收入

B.财政依存度

C.财政集中度

D.财政使用度

【答案】C

【解析】财政集中度,通俗地称为宏观税负,是指国家通过各种形式,从国民经济收支环流中截取并运用的资金占国民经济总量的比重。需要结合一个国家在特定历史时期的政府职能与支出责任来判断宏观税负水平的合理性。

106国债收入是国家通过(  )方式筹集财政资金的一种形式。

A.信用

B.强制

C.无偿

D.对等

【答案】A

【解析】国债即国家债务,通常是指一国中央政府作为主体,依据有借有还的信用原则取得的资金来源,是一种有偿形式的、非经常性的财政收入,具有自愿性、有偿性和灵活性的特点。

107税收转嫁最典型、最普遍的形式是(  )。

A.前转

B.后转

C.混转

D.消转

【答案】A

【解析】前转也称“顺转”或“向前转嫁”,即纳税人将其所纳税款通过提高其所提供商品的价格的方法,向前转移给商品的购买者或者最终消费者负担的一种形式。前转是税收转嫁最典型和最普遍的形式,多发生在流转税上。

108决定税负转嫁状况的关键因素是(  )。

A.商品的供给与需求弹性

B.课税商品的性质

C.课税与经济交易的关系

D.课税范围的大小

【答案】A

【解析】商品的供给与需求弹性是决定税负转嫁状况的关键因素。一般情况下,对商品流转额课征的税收不会出现完全转嫁或者完全不转嫁的情况,大量发生的情况是由纳税人和其他人各自负担一定的比例。具体纳税人自己负担的部分和转嫁出去的部分的比例如何,主要决定于课税商品的供给与需求弹性。如果需求弹性较大,供给弹性较小,则税负将主要由纳税人自己承担;如果需求弹性较小,供给弹性较大,税负将主要由其他人承担。

109短期国债被称为(  )。

A.熊猫债券

B.保值债券

C.有利息的钞票

D.增值债券

【答案】C

【解析】国债是一种收入稳定、无风险或风险较低的投资工具,政府发行的短期国债,流动性强,被称为“有利息的钞票”。

110国债累计余额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是指(  )。

A.国债余额

B.国债依存度

C.国债负担率

D.国债总额

【答案】C

【解析】国债负担率又称国民经济承受能力,是指国债累计余额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例,它着眼于国债存量,反映国债累积债务的总规模和整体国民经济对国债的承受能力,是研究控制债务问题和防止出现债务危机的重要依据。

111下列关于李嘉图等价定理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在某些条件下,政府不论用债券还是税收筹资,其效果是相同或者等价的

B.定理的提出表明李嘉图所持观点是国债有益论

C.发行国债会助长政府的浪费心理,认为国债是有害的,反对发行

D.政府任何债券的发行都体现着将来的偿还义务,而在将来偿还时,会导致未来更高的税收

【答案】B

【解析】B项,李嘉图认为发行国债会助长政府的浪费心理,认为国债是有害的,反对发行国债。

112下列各种国债发行方式中,(  )可以降低举债成本,便于了解投资者的投资要求和投资意向。

A.公募招标方式

B.承购包销方式

C.直接发售方式

D.“随买”方式

【答案】C

【解析】直接发售方式是国债发行人亲自向投资者推销国债的方式。直接发售方式的优点是可以降低举债成本,便于了解投资者的投资要求和投资意向;缺点是给发行单位带来相当大工作量。

113政府在市场上按照国债行市,适时购进国债,以此在该债券到期前逐步清偿的国债偿还方法称为(  )。

A.到期一次偿还

B.转期偿还

C.提前偿还法

D.市场购销法

【答案】D

【解析】我国国债偿还方式主要有抽签分次偿还、到期一次偿还、转期偿还、提前偿还和市场购销法等。市场购销法是政府在市场上按照国债行市,适时购进国债,以此在该债券到期前逐步清偿的偿付方法。

114下列不属于国债市场功能的是(  )。

A.实现国债的发行

B.实现国债的偿还

C.调节社会资金的运行

D.改善企业资本结构

【答案】D

【解析】国债市场一般具有两个方面的功能:实现国债的发行和偿还;调节社会资金的运行。D项是公司债的功能。

115下列关于地方政府举债融资机制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经国务院批准,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可以适度举借债务

B.市县级政府确需举借债务的由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代为举借

C.政府债务可以通过企事业单位等举借

D.地方政府举债采取政府债券方式

【答案】C

【解析】政府债务只能通过政府及其部门举借,不得通过企事业单位等举借。

116地方政府债务的专项债务通过发行专项债券融资,纳入(  )管理。

A.一般公共预算

B.政府性基金预算

C.国有资本经营预算

D.社会保险基金预算

【答案】B

【解析】地方政府债务分为一般债务、专项债务两类,分类纳入预算管理。一般债务通过发行一般债券融资,纳人一般公共预算管理;专项债务通过发行专项债券融资,纳入政府性基金预算管理。

117《国务院关于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的意见》中提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机制为(  )。

A.“借、用、还”相统一

B.政府不得向企业借债

C.适度举借债务

D.分类管理和限额管理

【答案】A

【解析】《国务院关于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的意见》提出建立“借、用、还”相统一的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机制,有效发挥地方政府规范举债的积极作用,切实防范化解财政金融风险,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118(  )是各国政府财政收入的最主要形式。

A.税收

B.社会缴纳

C.赠与收入

D.其他收入

【答案】A

119税收是国家为实现其职能,凭借其(  ),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形式。

A.管理权力

B.政治权力

C.社会权力

D.财产权力

【答案】B

【解析】税收是国家为实现其职能,凭借其政治权力,依法参与单位和个人的财富分配,强制、无偿地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形式。

120税收的征收主体是(  )。

A.单位

B.个体

C.企业

D.国家

【答案】D

【解析】税收是国家为实现其职能,凭借其政治权力,依法参与单位和个人的财富分配,强制,无偿地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形式。因此,税收的征收主体是国家,征收客体是单位和个人。

121税收的征收目的是(  )。

A.满足社会公共需要

B.满足家庭需要

C.满足社会个人需要

D.满足企业的需要

【答案】A

【解析】税收的征收目的是为满足国家实现其职能的需要,或者说是满足社会公共需要。

122征税的过程是物质财富从私人部门(  )转移给国家的过程。

A.单向地、无偿地

B.单向地、有偿地

C.双向地、无偿地

D.双向地、有偿地

【答案】A

【解析】征税的过程是物质财富从私人部门单向地、无偿地转移给国家的过程。从税收征收的直接结果看,国家通过税收方式取得了财政收入。

123下列关于企业所得税的说法中,错误的有(  )。

A.我国企业所得税的一般税率为25%

B.非居民企业在中国境内未设立机构、场所的,应当就其来源于中国境内的所得缴纳企业所得税,适用20%税率

C.非居民企业在中国境内设立机构、场所,但取得的所得与所设机构、场所没有实际联系的,应当就其来源于中国境内的所得缴纳企业所得税,适用20%税率

D.居民企业在中国境内设立不具有法人资格的营业机构,应当分别计算、汇总缴纳企业所得税

【答案】D

【解析】居民企业在中国境内设立不具有法人资格的营业机构,应当汇总计算、缴纳企业所得税。

124违章处理体现了税收的(  )特征。

A.无偿性

B.固定性

C.收益性

D.强制性

【答案】D

【解析】违章处理是指税务机关对纳税人违反税法的行为采取的处罚性措施,它是税收强制性特征的体现。

125减税和免税是国家对(  )给予鼓励和照顾的一种特殊规定。

A.课税对象

B.税率

C.纳税环节

D.纳税期限

【答案】A

【解析】减税和免税,是指税法对某些纳税人或课税对象给予鼓励和照顾的一种特殊规定。

126我国现行税种,按计量课税对象的标准不同分类,可以分为(  )。

A.价内税和价外税

B.中央税和地方税

C.从价税和从量税

D.直接税和间接税

【答案】C

【解析】A项,按税收与价格的关系划分为价内税和价外税;B项,按税收管理权限和使用权限划分为中央税、地方税、中央和地方共享税;D项,按税负能否转嫁划分为直接税和间接税。

127应纳税所得额为(  )。

A.企业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不征税收入、各项扣除以及允许弥补的以前年度亏损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B.企业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免税收入、各项扣除以及允许弥补的以前年度亏损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C.企业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各项扣除以及允许弥补的以前年度亏损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D.企业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各项扣除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答案】C

128按照企业所得税法的规定,居民企业以企业登记注册地为纳税地点,但登记注册地在境外的,缴纳企业所得税的地点是(  )。

A.登记注册地

B.货物销售所在地

C.实际管理机构所在地

D.由税务机关决定

【答案】C

【解析】除税收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外,居民企业以企业登记注册地为纳税地点,但登记注册地在境外的,以实际管理机构所在地为纳税地点。

129下列项目中计征个人所得税时,允许从总收入中减除费用800元的有(  )。

A.获得稿费收入5000元

B.演出收入1000元

C.出租房屋收入8000元

D.提供著作版权取得收入10000元

【答案】B

【解析】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财产租赁所得,每次收入不超过4000元的,减除费用800元,4000元以上的,减除20%的费用,其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B项,演出收入属于劳务报酬所得,且不超过4000元。

130下列关于车船税计税依据说法错误的是(  )。

A.乘用车按载客人数

B.摩托车按辆

C.游艇按艇身长度

D.机动船舶按净吨位

【答案】A

【解析】A项,根据规定,对乘用车按排气量征收车船税,客车按载客人数征收车船税。

131目前,税收制度改革将消费税的征收环节改为主要在(  )征收。

A.生产环节

B.零售或批发环节

C.加工环节

D.进口环节

【答案】B

【解析】我国税制改革的主要内容之一为进一步发挥消费税调节功能,研究将消费税由目前主要在生产(进口)环节征收改为主要在零售或批发环节征收,弱化政府对生产环节税收的依赖,增强对消费环境的关注,促进扩大内需和优化经济结构。

132下列各项中,不属于现行增值税征税环节的是(  )。

A.生产环节

B.批发环节

C.零售环节

D.出口环节

【答案】D

【解析】现行增值税征税范围包括货物的生产、批发、零售和进口四个环节。

133以下应税消费品中,不适用于定额税率有(  )。

A.黄酒

B.啤酒

C.成品油

D.白酒

【答案】D

【解析】D项,对卷烟和白酒实行定额税率与比例税率相结合的复合计税办法。

134下列关于增值税说法正确的是(  )。

A.纳税人认定为一般纳税人后,可以转为小规模纳税人

B.小规模纳税人缴纳增值税采取扣税法

C.我国目前实行的增值税是“生产型”增值税

D.增值税实行凭专用发票抵扣税款的制度

【答案】D

【解析】A项,除国家税务总局另有规定外,纳税人一经认定为一般纳税人后,不得转为小规模纳税人;B项,对小规模纳税人不实行扣税法,其应纳税额计算公式为:应纳税额=销售额×征收率;C项,自2009年1月1日起,在全国全面实施“消费型”增值税。

135企业所得税的纳税年度为(  )。

A.自公历1月1日起至12月31日止

B.自公历4月1日起至次年3月31日止

C.自农历1月1日起至12月30日止

D.自公历10月1日起至次年9月30日止

【答案】A

【解析】企业所得税按纳税年度计算。纳税年度自公历1月1日起至12月31日止。

136个人所得税中,综合所得适用(  )的超额累进税率。

A.3%~45%

B.5%~35%

C.20%

D.30%

【答案】A

【解析】个人所得税中,综合所得,适用3%~45%的超额累进税率;经营所得,适用5%~35%的超额累进税率;利息、股息、红利所得,财产租赁所得,财产转让所得和偶然所得,适用比例税率,税率为20%。

137甲商店为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2019年6月销售商品取得含税销售额61800元,购入商品取得普通发票注明金额10000元。已知增值税税率为13%,征收率为3%,当月应缴纳增值税税额为(  )元。

A.1500

B.1854

C.1554

D.1800

【答案】D

【解析】小规模纳税人销售货物,应按照3%的征收率计算应纳税额,不得抵扣进项税额;计税依据含增值税的,应价税分离计算应纳税额。题中,销售商品取得含税销售额61800元,购入商品取得普通发票注明金额10000元,因此,当月应缴纳增值税税额=61800÷(1+3%)×3%=1800(元)。

138甲公司2018年应纳税所得额为1000万元,减免税额为10万元,抵免税额为20万元,所得税税率为25%。根据企业所得税法律制度的规定,甲公司企业所得税应纳税额的下列计算列式中,正确的是(  )万元。

A.230

B.220

C.240

D.250

【答案】B

【解析】企业所得税的应纳税额的计算公式为: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减免税额-抵免税额=1000×25%-10-20=220(万元)。

139钱某在一次演出中取得收入10000元,则钱某该次收入的应纳税所得额为(  )元。

A.1600

B.8000

C.9200

D.10000

【答案】B

【解析】劳务报酬所得每次收入不超过4000元的,减除费用800元,4000元以上的,减除20%的费用,其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则钱某该次收入应纳税所得额=收入额×(1-20%)=10000×(1-20%)=8000(元)。

140我国个人所得税制的改革方向是(  )。

A.建立综合个人所得税制

B.建立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制

C.建立分类个人所得税制

D.建立统筹与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制

【答案】B

141下列关于现代税收征管体系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以明晰征纳双方权利义务为前提

B.以重点税源管理为着力点

C.以税收法制管理为导向

D.以信息化建设为支撑

【答案】C

【解析】为完善国税、地税征管体制,要进一步加强税收征管,积极构建以明晰征纳双方权利义务为前提,以风险管理为导向,以重点税源管理为着力点,以信息化建设为支撑的现代税收征管体系。

142下列关于加强和改进税收优惠政策设定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

A.要按照统一税制、公平税负、促进公平竞争的原则

B.区域发展规划应与税收优惠政策挂钩

C.税收优惠政策统一由专门税收法律法规规定

D.严格禁止各种越权税收减免

【答案】B

【解析】B项,区域发展规划应与税收优惠政策脱钩,今后原则上不再出台新的区域税收优惠政策。

143下列表述中,不属于个人所得税制度改革重点的是(  )。

A.适当合并相关税目

B.加强税收征管

C.完善税前基本扣除

D.加快完善个人所得税征管配套措施

【答案】B

【解析】当前我国个人所得税制度改革的重点是适当合并相关税目,形成合理税率,完善税前基本扣除,加快完善个人所得税征管配套措施。

144由(  )审议、批准的政府预算,实质上是对政府支出规模的一种法定授权。

A.国务院

B.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C.财政部

D.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答案】D

145资本预算主要以(  )为收入来源。

A.税收

B.政府收费

C.国债

D.国有资产收益

【答案】C

【解析】复式预算一般由经常预算和资本预算组成。其中,资本预算主要以国债为收入来源,以经济建设项目为支出对象,如政府贷款及偿还国债等支出。

146按预算收支平衡状况分类,政府预算可分为平衡预算和(  )。

A.增量预算

B.差额预算

C.零基预算

D.绩效预算

【答案】B

【解析】按预算收支平衡状况分类,政府预算分为平衡预算和差额预算。平衡预算是指预算收入基本等于预算支出的预算;差额预算是指预算收入大于或小于预算支出的预算。

147按(  )分类,政府预算可分投入预算、绩效预算和规划—项目预算。

A.预算编制依据的内容和方法

B.预算编制形式

C.预算项目是否直接反映经济效益

D.预算收支平衡状况

【答案】C

【解析】按预算项目是否直接反映经济效益分类,政府预算分为投入预算、绩效预算和规划—项目预算。投入预算是指用来控制各项支出用途和金额的预算;绩效预算是指先由政府部门确定需要履行的职能以及为履行职能需要消耗的资源,在此基础上制定绩效目标,并用量化指标衡量在实施每项计划过程中取得的成绩和完成工作的情况;规划项目预算制度是根据国家经济现状与发展趋势以及国家当前所要达到的总体目标,利用系统分析以及成本—效益分析等工具评估各项公共计划的成本效益,协助政府拟定最优决策,以利于国家经济资源合理配置的一种预算制度。

148按预算管理层次划分,可将预算分为(  )。

A.平衡预算和差额预算

B.基数预算和零基预算

C.单式预算和复式预算

D.中央预算和地方预算

【答案】D

【解析】按预算管理层级分类,可将预算分为中央预算和地方预算。中央预算是指中央政府的预算,由中央各部门预算、中央对地方税收返还和转移支付、地方向中央上解收入等组成;地方预算是指由地方各级政府预算组成的预算,由本级各部门的预算、上级对下级政府税收返还和转移支付、下级政府向上级政府上解收入等组成。

149出让土地取得的收入属于(  )。

A.一般公共预算

B.政府性基金预算

C.社会保障预算

D.国有资本经营预算

【答案】B

【解析】政府性基金预算是指政府通过向社会征收基金、收费以及出让土地、发行彩票等方式取得的收入,专项用于支持特定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的收支预算。它具有指定用途、专款专用的特征。

150全国社会保险基金预算草案的编制工作由(  )完成。

A.财政部

B.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

C.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D.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答案】B

【解析】全国社会保险基金预算草案由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汇总编制,财政部审核后,由财政部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联合向国务院报告。

151具有专款专用性质且不宜纳入公共财政预算管理的资金,应当纳入(  )。

A.国有资本经营预算

B.政府性基金预算

C.社会保障预算

D.一般公共预算

【答案】B

【解析】能够统筹安排使用的资金,应当统一纳入一般公共预算;具有专款专用性质且不宜纳入一般公共预算管理的资金,应当纳入政府性基金预算;国家以所有者身份依法取得的国有资本经营收益,并对所得收益进行分配而发生的各项收支,应当统筹纳入国有资本经营预算;通过一般性税收、社会保障费(税)及其他渠道筹集和安排的、专门用于社会保障的各项收支,应当纳入社会保障预算。

152部门预算制度中,收入预算编制采用(  ),支出预算编制采用(  )。

A.零基预算法;因素预算法

B.标准收入预算法;因素预算法

C.因素预算法;零基预算法

D.标准收入预算法;零基预算法

【答案】D

153部门预算的编制程序实行(  )的基本流程。

A.一上一下

B.自上而下

C.两上两下

D.自下而上

【答案】C

【解析】部门预算是指政府部门依据国家有关政策法规及其履行职能的需要,由基层单位开始编制,逐级上报、审核、汇总,经财政部门审核后提交立法机关依法批准的涵盖部门各项收支的年度财政收支计划。部门预算采取自下而上的编制方式,编制程序实行“两上两下”的基本流程。

154建立政府资产报告制度的意义不包括(  )。

A.夯实政府资产管理基础

B.推进政府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相结合

C.控制政府资金流出

D.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

【答案】C

【解析】建立政府资产报告制度,对全面掌握政府家底,夯实政府资产管理基础、反映政府资产管理绩效、推进政府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相结合、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155(  )是把财政管理体制作为划分各级政府间财政关系的根本制度的依据。

A.政府间职能范围的界定

B.政府职能的界定和政府间财权的划分

C.政府间财政收支范围的界定

D.政府职能的界定和政府间事权的划分

【答案】D

【解析】财政管理体制作为划分各级政府间财政关系的根本制度,其依据是政府间职能的界定和政府间事权划分。政府间财政支出划分是财政管理体系的基础性内容。

156按照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我国从1994年开始建立了(  )财政体制。

A.统收统支

B.收支挂钩

C.收入分成

D.分税制

【答案】D

【解析】为了加快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一步理顺中央与地方财政关系,更好地发挥财政职能作用,增强中央政府宏观调控能力,1994年对财政管理体制进行了新的构建,取消了包干制,实行了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

157根据分税制体制规定,将同经济发展直接相关的主要税种划分为(  )。

A.中央税

B.地方税

C.中央地方共管税

D.中央地方共享税

【答案】D

【解析】分税制下,根据财权事权相统一的原则,合理划分中央与地方收入。将维护国家权益、实施宏观调控所必需的税种划分为中央税;将同经济发展直接相关的主要税种划分为中央与地方共享税;将适合地方征管的税种划分为地方税。

158近年来对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的调整完善在收入划分方面的内容不包括(  )。

A.实施所得税收入分享改革

B.改革出口退税负担机制

C.建立财政专项转移支付体系

D.将国有土地有偿使用收入分配中新批转为非农建设用地的部分收入上缴中央财政

【答案】C

【解析】C项是在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方面的内容。

159(  )最早提出了转移支付的概念。

A.李嘉图

B.亚当·斯密

C.瓦格纳

D.庇古

【答案】D

【解析】最早提出转移支付概念的是著名经济学家庇古,他在1928年出版的《财政学研究》中第一次使用这一概念。

160建立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目的是(  )。

A.调节个人的收入水平

B.解决地方政府收支不平衡的问题

C.提高社会整体的收入水平

D.增加政府对社会的投资

【答案】B

【解析】建立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其目的是为了解决地方政府收支不平衡的问题,以及因地区间经济发展不平衡而引起的全国公共服务水平不均衡的问题,实现经济社会的稳定协调发展。

161专项转移支付的领域不包括(  )。

A.支农

B.社会保障

C.医疗卫生

D.重工业

【答案】D

【解析】专项转移支付重点用于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支农等公共服务领域。D项属于传统的工业类型,不属于公共服务的范围。

162中央对地方税收返还不包括(  )。

A.增值税、消费税返还

B.出口关税返还

C.所得税基数返还

D.成品油价格与税费返还

【答案】B

【解析】中央对地方税收返包括增值税定额返还、消费税定额返还、所得税税基返还(即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分享改革后的基数返还)和成品油价格与税费改革税收返还。

163属于中央委托事务的各级政府支出,应由(  )。

A.中央财政通过一般性转移支付给予补助

B.中央财政通过专项转移支付足额安排资金

C.明确中央和地方各自的负担比例

D.地方收入先满足支出需求,不足的部分由中央财政补缺

【答案】B

【解析】在明确划分各级政府的支出责任基础上,逐步做到属于地方政府的事务,其自有收入不能满足支出需求的,中央财政原则上通过一般性转移支付给予补助;属于中央委托事务的,中央财政通过专项转移支付足额安排资金;属于中央地方共同事务和支出责任的支出,明确各自的负担比例。

164推进转移支付制度改革,要形成以(  )为主体的转移支付制度。

A.一般性转移支付

B.专项转移支付

C.均衡性转移支付

D.一般性转移支付和专项转移支付

【答案】A

【解析】推进转移支付制度改革,形成以均衡地区间基本财力、由地方统筹安排使用的一般性转移支付为主体,一般性转移支付和专项转移支付相结合的转移支付制度。

165下列关于中央委托地方行使财政事权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中央的财政事权确需委托地方行使的,可直接委托地方行使

B.受委托地方在委托范围内,以本单位的名义行使职权

C.相应的法律责任由委托单位承担

D.受委托地方接受委托单位的监督

【答案】D

【解析】A项,中央的财政事权确需委托地方行使的,报经党中央、国务院批准后,由有关职能部门委托地方行使,并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予以明确。BCD三项,对中央委托地方行使的财政事权,受委托地方在委托范围内,以委托单位的名义行使职权,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并接受委托单位的监督。

166下列各项中不应列为中央的财政事权的是(  )。

A.出入境管理

B.国家安全

C.社会治安

D.全国性战略性自然资源使用和保护

【答案】C

【解析】推进中央与地方财政事权划分,要求逐步将国防、外交、国家安全、出入境管理、国防公路、国界河湖治理、全国性重大传染病防治、全国性大通道、全国性战略性自然资源使用和保护等基本公共服务确定或上划为中央的财政事权;逐步将社会治安、市政交通、农村公路、城乡社区事务等受益范围地域性强、信息较为复杂且主要与当地居民密切相关的基本公共服务确定为地方的财政事权。C项属于地方的财政事权。

167充分就业通常用(  )表示。

A.就业率

B.失业率

C.劳动人口总量

D.劳动生产率

【答案】B

【解析】充分就业是衡量资源充分利用的一个指标,表示生产要素的投入情况,通常用失业率表示。

168经济稳定增长决定于两个源泉,一是生产要素投入的增长,一是(  )。

A.生产要素的技术进步程度

B.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C.教育制度的完善

D.政府职能的提高

【答案】A

【解析】经济稳定增长,决定于两个源泉,一是生产要素投入的增长,一是生产要素的技术进步程度。因此,经济稳定增长就是财力、物力和人力等社会资源能够支持的经济的可持续增长。

169财政投资主要通过(  )的手段影响社会供求总量。

A.调整财政投资方向

B.调整财政投资规模

C.调整财政投资主体

D.调整财政投资比例

【答案】B

【解析】通过调整财政投资规模,可以影响社会总需求和未来社会总供给,从而影响社会供求总量。

170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完善,财政宏观调控方式发生了重大改变,其中不包括(  )。

A.由被动调控向主动调控转变

B.由直接调控向间接调控转变

C.由单一手段调控向综合运用工具调控转变

D.由多部门调控向单一部门集中调控转变

【答案】D

【解析】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完善,财政宏观调控方式发生了重大改变:由被动调控向主动调控转变;由直接调控向间接调控转变;由单一手段调控向综合运用工具调控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