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庆光《传播学教程》(第2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2.2 课后习题详解

1为什么说劳动创造了语言?

答:语言是人类最基本和最重要的传播手段,它的产生是人类传播摆脱动物状态的决定性的一步。语言产生的根本动力,来自于人类最基本的创造性活动——劳动。其原因分析如下:

(1)劳动中的相互协作产生了对语言的需要。劳动的发展必然促使社会成员更紧密地互相结合起来,因为它使互相支持和共同协作的场合增多,并且使每个人都清楚地意识到这种共同协作的好处。这种相互协作需要凭借语言进行信息交流,由此产生了对语言的需要。

(2)劳动对语言的需要促进了人类发音器官的发达。正是劳动中的相互协作对语言的需要促进了早期人类发音器官的发达,经过漫长的进化和发展,终于出现了分音节的语言。而在这个过程中,脑髓和感觉器官也不断趋于发达。脑和为它服务的器官,越来越清楚的意识以及抽象能力和推理能力的发展,又反作用于劳动和语言,为这二者的进一步发育不断提供新的推动力。人类社会及其以语言为核心的信息传播系统,正是在这种永不枯竭的动力的推动下,不断走向更新更高的发展阶段的。

综上所述,正是劳动产生了对语言的需求,并促进了语言产生所需要的人类器官的发达。因此是劳动创造了语言。

2人类语言具有哪5个特点?

答:(1)从外部现象上看,人类语言有以下五个特点:

人类语言是一种具有音节区分的声音符号体系;

与本能相关的声音较少,发音和语句在结构上具有逻辑性;

具有自由模仿其他声音的能力;

在没有外部刺激的情况下也能自主发声;

能够自主地赏娱音声的节奏和韵律。

(2)从本质上看,人类语言的特性包括:

人类语言具有超越历史时间和空间的能力;

人类语言具有无限的灵活性;

人类语言具有发音的经济性;

人类语言具有巨大的能动性和创造性(人类语言区别于动物界信号系统的最根本特征)。

3人类语言区别于动物界信号系统的根本特征是什么?

答:人类语言区别于动物界信号系统的最根本的特征是能动性和创造性。

人类语言具有巨大的能动性和创造性。动物的信号系统只是对自然界的一种被动的适应,而人类在使用语言的过程中表现出无穷的创造力。人类不断创造出新词语、新概念、新含义和新的表达方法,并且能够将声音语言转换成文字或其他符号体系加以记录和保存;人类不仅创造了自己的生活语言,而且创造出了科学语言、艺术语言以及以手语、计算机语言为代表的各种人工语言。语言的历史,同时也是人类创造活动的历史。

能动性和创造性是人类语言区别于动物界信号系统的最根本的特征。人类的语言活动不仅是人类对自然界和社会进行能动改造这一总体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而且它还不断创造和发展着自身,不断开创着崭新的语义世界。

4人类传播经历了哪些发展阶段?

答:人类传播经历的发展阶段包括:口语传播时代、文字传播时代、印刷传播时代与电子传播时代。

(1)口语传播时代

人类传播的第一个发展阶段,是指从人类开口说话到用手写字这一漫长时期。

口语最初仅仅是一种将声音与周围事物或环境联系起来的符号,在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的社会实践中,逐渐提高了它的抽象能力,成了一种能够表达复杂含义的音声符号系统。直到今天,口语依然是人类最基本、最常用和最灵活的传播手段。

口语传播的意义

a.语言的发展伴随着人类对周围世界认识的深化。

b.促进了人类思维能力的发达,加速了人类社会进化和发展的进程。

口语传播的局限性

a.口语是靠人体的发声功能传递信息的,由于人体能量的限制,口语只能在很近的距离内传递和交流。

b.口语使用的音声符号是一种转瞬即逝的事物,记录性较差,口语信息的保存和积累只能依赖于人脑的记忆力。

因此,口语受到空间和时间的巨大限制,只能适用于较小规模的近距离社会群体或部落内的信息传播。

(2)文字传播时代

文字是人类传播发展史上的第二座里程碑。文字的出现使人类进入了一个更高的文明发展阶段。

文字发明的意义

a.文字克服了音声语言的转瞬即逝性,能够长期保存信息。

b.文字能够打破空间和距离的限制,扩大了人类交流和社会活动的空间。

c.文字的出现使人类文化的传承有了确切可靠的资料和文献依据。

文字传播的局限性

手抄传播效率低、规模小、成本高。文字信息的生产规模小,加上教育的普及程度低,文字传播基本上还是属于政府、官吏以及统治阶层的特权。

(3)印刷传播时代

中国古代印刷术的发明,标志着人类开始掌握文字信息的复制技术,并有了批量生产意识。古登堡印刷术和印刷机的发明使文字信息的机械化生产和大量复制成为现实。印刷技术的进步迎来了近代报刊的诞生,书籍和报纸等印刷媒介的普及在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领域引起了巨大变革。

(4)电子传播时代

电报、电话、广播、电视、录音、录像、计算机、卫星等电子媒介的出现和普及为人类传播带来了革命性的飞跃,使人类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前所未有的信息社会。

电子传播最重要的贡献之一就是实现了信息的远距离快速传输。从人类社会信息系统发展的角度来看,电子媒介还在另外三个方面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电子媒介形成了人类体外化的声音信息系统和体外化的影像信息系统。

电子技术的发展推动了计算机的诞生,电脑开始执行人脑的部分功能。

电子技术的发展特别是数字技术的发展,开创了人类传播媒介大融合的时代。

5人类传播的第一套体外化符号系统是什么?其产生有什么意义?

答:(1)人类传播的第一套体外化符号系统是文字

文字是人类传播发展史上第二座重大里程碑,它是人类传播的第一套体外化符号系统。从文字的出现开始,人类不再单纯地依赖体内信息系统来传播信息,而开始向一个功能更强、效率更高的体外化信息系统发展。

(2)文字产生的意义

文字打破了时间对人类传播的限制。文字克服了音声语言的转瞬即逝性,它能够把信息长久保存下来,使人类的知识与经验的积累、储存不再单纯地依赖人脑的有限记忆力。

文字打破了空间对人类传播的限制。文字能够把信息传递到遥远的地方,打破了音声语言的距离限制,扩展了人类的交流和社会活动的空间。

文字的出现促进了人类文化的传承。文字使人类文化的传承不再依赖容易变形的神话或传说,而有了确切可靠的资料和文献依据,有利于文化的积累和习得。

文字的产生加速了人类利用体外化媒介系统的进程。以文字为核心的体外化信息系统的形成和扩展,大大推进了各地区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的交流和融合。这种体外化信息系统的发达使得大规模的社会管理和社会控制成为可能。

文字的出现改变了口语时代的社会结构。由于语言的转瞬即逝性,这种以听觉为基础的传播决定了拥有高超记忆的人成为社会中的特权人物,掌握了社会的控制权。而文字的产生打破了这种社会秩序,读写能力构成了人类社会中最重大的知识垄断,只有极少数有机会掌握这种技能的人才能成为统治者。

6试论述中国的印刷术的发明对印刷传播发展的贡献和古登堡印刷术的意义。

答:(1)中国印刷术的发明对印刷传播发展的贡献

印刷术的发明为人类进入印刷传播时代提供了技术基础。印刷时代的到来是建立在纸张和印刷术发明的基础上的,这是中华民族为世界文明做出的两大贡献。公元105年,中国东汉时代的蔡伦就制造出了结实耐磨的植物纤维纸。在公元7世纪的唐代,中国已经出现了雕版印刷。1045年,宋代的毕昇发明了胶泥活字印刷术。到了元代和明代,中国又先后出现了木活字和锡、铜、铅活字。

推动了欧洲的金属活字印刷法的发明。中国的造纸术和印刷术广泛流传到东亚和西方各国,15世纪40年代,德国的古登堡在中国活字印刷和油墨技术的基础上创造了金属活字排版印刷,标志着人类进入印刷传播的新时代。

使信息大规模批量复制成为可能。印刷术的发明标志着人类已经掌握了复制文字信息的技术原理,有了对信息进行批量生产的观念,德国工匠古登堡创造了金属活字排版印刷,并把造酒用的压榨机改装成印刷机,使文字信息的机械化生产和大量复制成为可能。

(2)古登堡印刷术的意义

古登堡的印刷术标志着印刷时代的新纪元。经过欧洲工业革命的推动,印刷技术不断革新,迅速跨越了人力生产而进入机械动力和电力生产的阶段。

印刷机的出现迎来了近代报刊的诞生,伴随着读写能力的普及,印刷媒介开始在社会变革和社会生活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印刷事业的发展对经济的发展同样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不仅如此,它本身也日益成长为一种规模宏大的产业,并成为现代信息经济和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7试论述电子传播的发展在人类传播史上的里程碑意义。

答:电子媒介为人类带来的变革不仅仅是空间和速度上的突破。从人类社会信息系统发展的角度来看,电子媒介还在另外三个方面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1)它形成了人类体外化的声音信息系统和体外化的影像信息系统。随着摄影、录音和录像技术的进步,人类不但实现了声音和影像信息的大量复制和大量传播,而且实现了它们的历史保存。这两个体外化信息系统的形成,使人类文化的传承内容更加丰富,感觉更加直观,依据更加可靠。总之,他们使人类知识经验的积累和文化传承的效率和质量产生了新的飞跃。

(2)电子技术的发展推动了计算机的诞生,电脑开始执行人脑的部分功能。电脑兼有信息处理、记忆和传输功能,其信息处理的速度快、精度高,记忆也比人脑更加牢靠和准确。电脑的出现,意味着人的大脑这一信息处理中枢也开始了体外化的进程,这个革命性变革为人类传播开创了无限的可能性。

(3)电子技术的发展特别是数字技术的发展,开创了人类传播媒介大融合的时代。数字技术把分散发展的文字、音声、画面、影像媒介都整合到一个有机互联的传播系统中,迎来了多媒体传播的新时代。

8如何理解媒介的进化与社会的发展之间的关系?

答:媒介进化是人类传播的媒介手段日趋丰富的过程,是人体的信息功能日益向外扩展、体外化信息系统逐渐获得相对独立性的过程。传播媒介的进化与社会发展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社会发展的信息需求是媒介进化的基本动力。

人类传播活动的发展史,是人类从自然赋予的传播能力出发,在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的动力推动下不断发现和创造新的传播媒介,不断使社会信息系统走向发达和完善的过程。

(2)传播媒介的进化对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新的媒介开创了人类交往和社会生活的新方式。加拿大传播学家麦克卢汉曾指出:每一个时代所使用的媒介工具都有它自身的性质,媒介的性质及它所开创的可能性,是一个社会真正有价值的信息;每一种新的媒介的产生都开创了人类交往和社会生活的新方式,从而造成社会结构和社会秩序的深刻改变。

新的媒介会形成新的信息分配秩序。每一次传播媒介的进化都不可避免地造成“信息沟”或“知沟”,形成新的信息秩序,而信息秩序的变化将导致文化和社会秩序的深刻改变。比如网络媒介兴起后,掌握网络技术的人就比不掌握这一技术的人获得更多的信息,原有信息富裕阶层和信息贫困阶层的划分就会发生一定程度上的改变。

9试述传播学家哈特对媒介系统的分类。

答:美国传播学家A. 哈特在1911年出版的《Understanding the Media》中把有史以来的传播媒介分为三类:

(1)示现的媒介系统。即人们面对面传递信息的媒介,主要指人类的口语,也包括表情、动作、眼神等非语言符号,它们是由人体的感官或器官本身来执行功能的媒介系统。

(2)再现的媒介系统。包括绘画、文字、印刷和摄影等。在这一类系统中,对信息的生产和传播者来说需要使用物质工具或机器,但对信息接收者来说则不需要。

(3)机器媒介系统。包括电信、电话、唱片、电影、广播、电视、计算机通信等。这些媒介,不但传播一方需要使用机器,接收一方也必须使用机器。

这三类媒介是按照先后顺序依次累积出现的。从不依赖任何机器手段的“示现媒介”到部分依靠机器的“再现媒介”,再到完全依靠机器的“机器媒介”,这是人类传播的媒介手段日趋丰富的过程,也是人体的信息功能日益向外扩展、体外化信息系统逐渐获得相对独立性的过程。

10什么是信息社会?它具有哪些特点?

答:(1)媒介发达带来的最为直观的社会结果是信息的绝对量的增加。信息爆炸所产生的信息洪流以前所未有的力量冲击着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改变着人类社会的结构和形态,并迎来全新的信息社会。

信息社会概念的产生于:

美国社会学和未来学家D. 贝尔,《后工业化社会的到来》

贝尔把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分为“前工业社会”(农业社会)、“工业社会”(生产商品的社会)和“后工业社会”三大阶段,并认为:a.前工业社会里,占压倒多数劳动力从事采集作业,生活主要是对自然的挑战;b.工业社会是生产商品的社会,生活是对加工的自然的挑战;c.后工业社会是以服务业为基础的社会。因此最重要的因素不是体力劳动或能源,而是信息。

美国社会学和未来学家A. 托夫勒,《第三次浪潮》

托夫勒认为,到目前人类社会的发展已经历了两次巨大浪潮的冲击:第一次是从原始的渔猎采集社会向农业社会的变革,第二次是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变革。目前人类社会正在迎来以信息革命为代表的第三次浪潮,电子传播科技、遗传工程、太阳能等新的高科技的发展,必然会极大地改变现存的社会结构和社会生活,创造出一种新的人类文明。

(2)信息社会的特点

社会经济的主体由制造业转向以高新科技为核心的信息和知识产业。

劳动力主体不再是机械的操作者,而是信息的生产和传播者。

交易结算不再主要依靠现金,而是主要依靠信用。

贸易不再主要局限于国内,跨国贸易和全球贸易成为主流。

11体外化信息系统经历了功能分化和多样化的过程,正在迎来一个重新统合的时代。如何理解这个观点?

答:媒介的发展就是人类传播的媒介手段日趋丰富的过程,是人体的信息功能日益向外扩展、体外化信息系统逐渐获得相对独立性的过程。人类体外化信息系统经历了功能分化和多样化的过程,正在迎来一个重新统合的时代。对这一观点的理解如下:

(1)20世纪90年代以前,人类体外化信息系统经历了功能分化和多样化的过程。

人类传播的发展史就是一个人类在生产和交往活动中不断创造和使用新的传播媒介,使社会信息系统不断走向发达和完善的历史。语言符号系统的产生标志着人类彻底摆脱了动物传播状态。文字、印刷、电子媒介等体外化信息系统的形成,意味着人类传播的能力不断扩展和效率的不断提高,这个过程也是社会信息系统的相对自立性不断增强、对人类社会发展的推动和制约作用不断增大的过程。

在这一过程中,人类体外化信息系统的发展经历了功能分化和多样化的过程,如视觉系统、听觉系统、保存和记忆系统、处理和传输系统、私人信息系统和公共信息系统等;从媒介而言,则有信件、书籍、报刊、电话、广播、电视、传真、计算机、人造卫星等。20世纪50年代以后,这些分散的媒介系统在各自的领域都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功能也越来越强。

(2)20世纪90年代以来,各种媒介功能出现融合趋势。

自90年代以来,一个最明显的变化,就是各种不同的媒介功能出现了融合的趋势。换言之,过去由分散的媒介系统所执行的不同功能,今后将会统合到数字这一综合的信息传播系统当中。人类的社会信息系统已经超越了高度分化和多元发展阶段,迎来了重新统合的时代。

(3)体外化信息系统的统合意味着社会信息系统的巨大化和人类对其控制的间接化。

重新统合后的媒介系统会是信息系统演化中的一大飞跃,同时也意味着这个系统规模更加巨大,结构更加复杂。加拿大传播学家麦克卢汉曾经指出,媒介从人体“延伸”出去的过程,也是媒介不断获得独立性和自主性的过程,它们会拥有自己的运动规律,以自己的独特方式反过来制约和影响人类社会的发展,带来社会结构的变化,改变人类的观念和生活方式。以媒介为核心的社会信息系统越巨大化,结构越复杂化,人类对它的控制就越间接、越需要在更大范围内的合作。

例如,在信息传播局限在一国之内的时代,本国公众、政府和公共机构尚能对社会信息系统实行有效的管理,但在互联网络遍布世界、跨国卫星充塞太空的今天,对全球性信息系统的管理和运作就需要各国政府和国际组织的广泛而密切的合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