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 导论:市场和价格
第1章 绪 论
一、名词解释
经济人(南京财经大学2015研;中央财经大学2005研)
答:经济人是经济学在进行经济分析时的一个基本假设,也称为理性人,是经济生活中一般人的抽象。其本性被假设为是利己的,总是力图以最小的经济代价去追逐和获取自身的最大的经济利益。这样人们做出经济决策的出发点,就是私人利益,每个人都寻求个人利益极大化,而不会做出于己无利的事。
经济人假设包括以下内容:①在经济活动中,个人所追求的唯一目标是自身经济利益或效用的最大化。例如,消费者所追求的是最大限度的自身满足;生产者所追求的是最大限度的自身利润;生产要素所有者所追求的是最大限度的自身报酬。这就是说,经济人主观上既不考虑社会利益,也不考虑自身非经济的利益。②个人所有的经济行为都是有意识的和理性的,不存在经验性和随机性的决策。③经济人拥有充分的经济信息,每个人都清楚地了解其所有经济活动的条件与后果,即市场信息完全对称。因此,经济中不存在任何不确定性,获取信息不需要支付任何成本。④各种生产资源可以自由地、不需要任何成本地在部门之间、地区之间流动。
经济人的利己主义假设并不等于通常意义上所说的“自私自利”,即该假设并不意味着这些市场活动个体只会关心自己的钱袋子,相反,他们会在追求自己最大利益的过程中,自然地、必然地为社会提供最优的产品和服务,从而客观上实现一定的社会利益。
二、简答题
1什么是经济学中的静态分析和比较静态分析?各举一个微观经济学的例子说明这两种分析。(中国人民大学2012研)
答:静态分析、比较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是经济学的三种分析方法。由于经济学的目的在于寻找均衡状态,所以从研究均衡状态的角度来区别和理解静态分析、比较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这三种分析方法。
(1)静态分析是指考察在既定的条件下某一经济事物在经济变量的相互作用下所实现的均衡状态。例如,在均衡价格决定模型中,当需求函数和供给函数中的外生变量被赋以确定的值后,即在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给定的情况下,二者的交点即为均衡点,此时的价格为均衡价格,此时的数量为均衡数量,没有外力的情况下均衡点不再发生变化。这就是静态分析方法。
如图1-1所示,D线是需求曲线,S线是供给曲线。两者相交于E点,所以E点表示该商品达到供求均衡点,E点对应的价格P0为均衡价格,对应的产量Q0为均衡产量。此时,市场出清。
图1-1 均衡价格的确定
(2)比较静态分析是考察当原有的条件或外生变量发生变化时,原有的均衡状态会发生什么变化,并分析比较新旧均衡状态。例如,在上述均衡价格决定模型中,当外生变量被赋以不同的值后,由此得出的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是不同的,即当外生变量的变化使得需求曲线或供给曲线的位置发生移动时,均衡点的位置也会随之发生变化,对新旧均衡点的分析比较就是比较静态分析。
如图1-2所示,原先商品市场的均衡点为E1,即均衡价格为P1,均衡数量为Q1。如果需求从D1增加到D2,均衡点就会从E1点移动到E2点,于是,均衡价格上升到P2,均衡数量增加到Q2;反之,如果需求从D1减少到D3,均衡点就会从E1点移动到E3点,于是,均衡价格下降到P3,均衡数量减少到Q3。
图1-2 需求的变动对均衡的影响
2简述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北京交通大学2015研)
答:微观经济学既讨论实证问题,也讨论规范问题。实证问题涉及到解释和预测,规范问题研究应该如何做。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是经济学重要的分析方法。
(1)实证分析是描述经济现象“是什么”以及社会经济问题实际上是如何解决的经济学研究方法。它对有关命题的逻辑分析,旨在理解经济过程实际是什么,将会是什么,为什么,而不涉及对结果好坏和是否公平的评价,其中不包含任何价值判断。实证分析既有定性分析,也有定量分析。
(2)规范分析以一定的价值判断作为出发点,提出行为的标准,并研究如何才能符合这些标准。它力求说明“应该是什么”的问题,或者说,它回答这样的问题:为什么要做出这种选择,而不做出另一种选择?
(3)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既有区别又有联系。规范分析和实证分析的区别可归纳为以下三点:
①规范分析在研究经济事物的同时树立一个判别标准,以便能对分析结果做出好与坏的判断。而实证分析则只对经济运行过程本身做出描述,并不做出好与坏的判断。
②二者要解决的问题不同。规范分析要说明经济事物是否符合既定的价值标准。实证分析则要解决经济“是什么”的问题,要研究经济变量的规律及其相互之间的联系,并对未来做出预测。
③规范分析没有客观性,其结论受到价值标准的影响;实证分析的内容具有客观性,其结论可以接受事实的验证。
尽管有上述区别,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二者之间仍相互联系。规范分析以实证分析为基础,而实证分析则以规范分析为指导。实证分析的结果往往要以一定的价值判断作为最终目标,而规范分析的结论往往又是实证分析的出发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