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2.1 复习笔记
【知识框架】
【考点难点归纳】
考点一:农民群众斗争风暴的起落 ★★★
1.太平天国农民战争
(1)金田起义和太平天国的建立
清政府的黑暗统治和沉重的封建剥削,以及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使得中国的民族危机和社会危机日益加深,残酷的压迫和剥削,激起人民群众进行反抗斗争。太平天国运动就是在这种背景下爆发的。
1851年1月,洪秀全率领拜上帝教教众在广西桂平县金田村发动起义,建号太平天国。1853年3月,定都天京,正式宣告太平天国农民政权的建立。1856年上半年太平天国达到了军事上的全盛时期。
太平军所进行的战争,是一次反对清政府腐朽统治和地主阶级压迫、剥削的正义战争。
(2)《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
①《天朝田亩制度》是最能体现太平天国社会理想和这次农民起义特色的纲领性文件,实际上是一个以解决土地问题为中心的比较完整的社会改革方案,体现了广大农民要求平均分配土地的强烈愿望,具有进步意义。但是,它并没有超出农民小生产者的狭隘眼界,平分土地方案即使在太平军占领地区也并未能付诸实行。
②《资政新篇》是太平天国后期颁布的社会发展方案,具有资本主义色彩,但未能付诸实施。
(3)从天京事变到太平天国败亡
①1856年,发生了太平天国内部互相残杀的天京事变,严重地削弱了太平天国的领导和军事力量,成为太平天国由胜转衰的分水岭。
②1864年6月,洪秀全病故;7月,天京被湘军攻破,太平天国起义失败。
2.太平天国农民斗争的意义与失败的原因和教训(见表2-1)
表2-1 太平天国农民斗争的意义与失败的原因和教训
考点二:洋务运动的兴衰 ★★★
1.洋务事业的兴办(见表2-2)
表2-2 洋务事业的兴办
2.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及失败(见表2-3)
表2-3 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及失败
考点三:维新运动的兴起和夭折 ★★★★
1.戊戌维新运动的开展
(1)维新派倡导救亡和变法的活动
19世纪90年代以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新兴的民族资产阶级迫切要求摆脱束缚,开辟中国的资本主义发展道路。甲午中日战争惨败后,中国社会出现了一股强劲的变法思潮,并形成变法运动,又称维新运动。以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严复等为主要代表人物的资产阶级维新派,通过多种方法宣传其维新主张,具体内容见表2-4。
表2-4 维新派宣传其维新主张的主要方法
(2)维新派与守旧派的论战
维新派与守旧派之间展开了一场激烈论战,论战主要围绕以下问题展开:①要不要变法;②要不要兴民权、设议院,实行君主立宪;③要不要废八股、改科举和兴西学。
这场论战实质上是资产阶级思想与封建主义思想在中国的第一次正面交锋。它进一步开阔了新型知识分子的眼界,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也使得西方资产阶级社会政治学说在中国得到进一步的传播,戊戌变法运动的帷幕随之拉开。
(3)昙花一现的百日维新
1898年6月11日,光绪皇帝颁布了“明定国是”谕旨,宣布开始变法,并在此后的103天中,发布了上百道变法诏令,除旧布新,史称“戊戌变法”,又称“百日维新”,其具体内容见表2-5。
表2-5 百日维新的具体内容
戊戌变法的措施,在经济方面,制定了一些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政策;在政治方面,给予人民一定程度的言论、出版、结社的自由;在文教方面,提出了一些有利于改造旧学、传播西学的措施。所有这些都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资产阶级文化思想的传播。但是变法诏令没有涉及政治制度的根本改革,没有向资产阶级开放政权。
2.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和教训(见表2-6)
表2-6 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和教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