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信用制度与虚拟资本
6.1 复习笔记
一、信用及其功能
1信用的含义
在经济学中,信用指的是一种借贷行为,是与商品经济相联系的范畴,是以还本付息为条件的价值运动的特殊形式。
2信用的产生
商品经济的产生和发展是信用产生的基础。随着生产力的进步及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发展,商品或货币在空间和时间上的分布出现了不一致。
(1)空间上的不一致表现为商品或货币在不同国家、地区、企业及个人之间此余彼缺。
(2)时间分布的不一致表现为商品或货币在同一国家、地区、企业及个人的时多时少。
克服这种商品或货币在空间和时间上分布不一致的途径就是赊销商品,借贷货币调剂余缺。债权人赊销商品或贷出货币,债务人则按规定时间支付贷款或偿还借款,并支付一定的利息。这样,便产生了信用。
3信用的形式
(1)商业信用
①含义:商业信用是最早出现的信用形式,是指以赊账方式出售商品(或提供劳务)时买卖双方之间相互提供的信用。商业信用是基本的信用形式,是银行信用乃至整个信用体系的基础。
②商业信用的特点:
a.商业信用是商品生产者之间以商品形态提供的信用,贷出的资本就是待实现的商品资本。
b.商业信用主要是职能资本在商品买卖中相互提供的信用。商业信用的债权人和债务人都是职能资本。
c.商业信用的发展程度直接依存于商品生产和流通的状况。
③商业信用的工具:商业票据(期票和汇票)是商业信用的工具。
a.期票是债务人向债权人开出的,承诺在一定时期支付款项的凭证。
b.汇票是由债权人向债务人发出的命令,要求债务人向第三者或持票人支付一定款项的凭证。
(2)银行信用
①含义:银行信用是指银行以存款、贷款等形式提供的以货币形式为主的信用。银行信用是基本的信用形式,在信用体系中居主导地位。
②银行信用的特点:
a.银行信用的实质是银行作为中介使货币资本所有者通过银行和职能资本之间发生的信用关系。
b.银行信用的对象是货币资本。银行信用对企业来说,属于间接融资。
c.银行信用可能突破商业信用的局限性,扩大了信用的规模和范围。银行信用不受个别资本数量和周转及商品流转方向的限制。
(3)国家信用和企业信用
①国家信用
a.含义:国家信用也称为政府信用或公共信用,是指国家借助于举债向社会公众筹集资金的一种信用形式。
b.形式:国家信用在国内的基本形式是国债,它通常以发行公债券和国库券的形式来实现。
②企业信用
a.含义:企业信用是指企业通过发行债券筹集资金形成的一种信用形式。企业信用是资本所有者与企业作为资本的使用者之间建立起的直接融资关系。
b.形式:发行债券、股票。
(4)消费信用
①含义:消费信用是指工商企业、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提供给消费者用以解决所需生活消费品的信用。
②方式:赊账、分期付款和发放消费信贷等等。
4信用在市场经济运行中的作用
(1)信用促进市场经济发展的积极功能
①信用可以增加投资机会、促进资本的自由转移,改变对资源的分配结构,推动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
②信用可以加速资本的积聚和集中,促进投资规模的不断扩大,使大企业得以迅速建立和发展。
③信用可以加快商品流转的速度、节省流通费用,并使非现金结算得到发展。
④信用可以给居民提供新的投资渠道和金融资产的持有方式,形成合理的消费结构。
⑤信用推动经济增长,使经济活动与交易日益信用化,有利于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⑥信用有效地调节着国民经济运行,通过信用工具及其衍生工具对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进行适时、适度的干预,促使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
(2)信用加深市场经济矛盾的消极功能
①信用可能造成虚假繁荣,加深生产与消费的矛盾,触发生产过剩的危机。
②信用会引发货币信用危机。当信用造成生产与消费的矛盾尖锐化并发生生产过剩危机时,会造成货币流通和信用的严重混乱,发生信用危机。
③信用刺激投机。投机者往往利用信用融通资本的机会,从事投机操作,引起流通秩序混乱,加剧经济危机。
二、信用制度
1银行和银行资本
(1)银行的产生
①商业信用的发展是银行产生的基础:一方面,商业信用工具需要银行信用工具来替代。另一方面,银行的产生是克服商业信用局限性的需要。
②银行的产生与货币经营业的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当货币经营业以货币资本的实际贷出者和借入者之间的中介人的身份出现时,货币经营业便发展成银行业。
(2)银行作为“金融百货公司”的表现
银行特别是商业银行的经营内容和范围不断发展,传统银行的业务界限被打破,现代商业银行演变为多功能的综合性银行,被称为“金融百货公司”。这表现在:
①银行日益支配工商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
②银行业务的扩大和长期贷款的增加,使银行与工商企业的命运紧密结合,加速了垄断组织的形成。
③银行在通过兼并等手段不断壮大经营规模、追求银行经营规模经济的同时,也不断扩大自己的经营内容和范围,致力于银行经营的范围经济。
(3)银行的分类(按照经济功能划分)
①商业银行:
a.含义:商业银行是以办理工商企业存款、贷款为主要业务的银行。
b.特点:直接与工商业务者发生联系,吸收客户存款,办理贴现和汇兑业务,发行信用流通工具。
c.分类:现代商业银行按组成形式划分,可分为单元制、分支制、集团制和连锁银行制四类。
d.业务范围:负债业务、资产业务和中间业务。
②中央银行:中央银行是银行的银行,是银行体系中的中心环节,享有发行货币的垄断权,代表国家管理全国银行,制定执行国家金融政策,管理全国金融市场。
③政策性银行:政策性银行是由政府投资设立的、根据政府的决策和意向专门从事政策性金融业务的银行。目前,我国的政策性银行有:中国进出口银行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
④非银行金融机构:非银行金融机构是指不经营银行的信用中介、支付中介和发行信用货币等业务,而吸收社会资金,并以某种方式运用资金获取利润的金融机构,主要包括保险公司、信用合作社、消费信用机构、信托投资公司和证券公司等。
(3)银行资本
①银行资本及其构成:银行资本是银行资本所有者为经营银行获取利润所投入的自有资本和通过各种途径集中到银行的货币资本。银行资本由银行自有资本和银行借入资本构成。
②银行资本的特点:
a.银行资本是在货币经营业的基础上产生的。
b.银行资本有现金和有价证券两种存在形式。与借贷资本不同,银行资本中以有价证券存在的资本是虚拟资本。
c.银行资本的运动不仅以银行信用的形式存在,还会以买卖有价证券的形式存在。
d.银行资本是一种职能资本,与产业资本、商业资本并存。
③银行的资产业务和负债业务:
a.银行的资产业务是指银行通过发放贷款贷出资金,主要有票据贴现、抵押贷款和信用贷款、投资业务。
b.银行的负债业务主要是以吸收存款的方式借入资金。银行存款的主要来源是职能资本家暂时闲置的货币资本、借贷资本或食利者阶层为获取利息而存入银行的货币资本和其他不同阶层居民的储蓄存款等。
④银行的利润:银行利润由贷款利息和存款利息的差额构成。贷款利息高于存款利息,扣除银行的业务费用以后,便形成银行利润。银行资本作为职能资本的一种,也有等量资本得到等量利润的要求,即银行利润在量上也要求相当于平均利润。
2股份公司和股票价格
(1)股份公司
①含义:股份公司是以入股方式筹集社会资本而形成的一种企业资本或财产组织形式。
②股份公司产生的基础:信用制度。这是因为:
a.信用制度(主要是银行信用)促进了资本积累。
b.以银行信用为代表的社会信用关系的普遍建立与发展,是股份公司直接融资得以确立的基础。
c.信用制度强化了生息资本的效应,使一切资本的增殖都表现为能够获得一定的利息,同时使一切货币收入都可被视为资本的增殖。
③分类:按照股东所负责任的不同,可分为无限公司、有限公司、两合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
(2)股票
①股票的含义:股票是股份公司发给股东的借以证明其股份数额并用以取得股息的凭证。它是股份资本所有权的书面凭证,是股份资本分配收益的权利证书。
②股票的特点:不返还性、风险性和流通性。
③股息:股息又称为股利,是股票持有人(股东)定期从股份公司分取的利润,股息的分配以股东的股票面额为依据。
④股票价格:股票价格是股票在市场上买卖的价格。股票价格形成的基本因素有两个:预期股息和银行利息率。股票价格与预期股息的大小成正比,而与利息率的高低成反比。用公式表示为:
股票价格=预期股息/利息率=股票面额×预期股息率/利息率
三、虚拟资本和虚拟经济
1虚拟资本与信用
(1)虚拟资本
虚拟资本是指能定期带来收入的,以有价证券形式表现的资本。虚拟资本的形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信用形式上的虚拟资本,主要有期票、汇票、银行券、纸币、国家债券、各种证券抵押贷款等;另一种是收入资本化形式上产生的虚拟资本,主要由股票、债券构成。
(2)虚拟资本与信用的关系
①信用对虚拟资本产生的作用:虚拟资本是信用制度发展的结果;借贷资本信用关系是虚拟资本产生的根据;社会信用制度的逐步完善是虚拟资本产生的基础。
②虚拟资本对信用的影响:银行资本本身的虚拟化、虚拟资本导致大量金融衍生品的产生和发展。
2虚拟资本与实体资本的关系
(1)虚拟资本与实体资本的统一性
①实体资本的基础作用
a.实体资本的运动状况决定虚拟资本的运行状况,证券发行者的生产经营状况决定着证券投资者的收益。
b.实体资本运用的规模影响着虚拟资本的发行规模,社会再生产规模决定着证券投资规模。
c.实体资本的循环周期影响着虚拟资本的周期波动。
②虚拟资本对实体资本的制约作用
a.虚拟资本与现实货币资本都是实体资本循环运动的起点,从而影响实体资本运用的过程和规模。
b.虚拟资本的流向影响着实体资本的分配比例和结构。
c.虚拟资本扩大了实体资本的活动范围。
(2)虚拟资本与实体资本的矛盾性
从矛盾性来看,虚拟资本虽然是实体资本的价值表现和纸制副本,但其价格却不是由实体资本价值决定的,而是由预期收入和平均利息率决定的。于是,虚拟资本的价格变动可能与实体资本价值变动相背离,其价格不随实体资本价值变动而变动,呈现出相对独立的运动。
(3)虚拟资本价格运动的特点
①虚拟资本价格与预期收益大小和预期收益的可靠程度成正比;
②在预期收益率一定的情况下,利息率按相反方向调节虚拟资本价格;
③虚拟资本价格的涨跌与证券市场的供求状况有着密切的联系。
(4)虚拟资本对经济的影响
①虚拟资本的存在和发展使经济发展中的资本约束被缓解。虚拟资本的存在拓宽了公众的投资渠道,也支持了相关行业和企业的发展。
②虚拟资本导致财富虚拟化,加快了整个经济的虚拟化进程。
3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
(1)实体经济
实体经济即农业、工业、交通运输、商贸物流、建筑业、服务业等提供实实在在的产品和服务的经济活动。
(2)虚拟经济
①含义:虚拟经济是市场经济中由信用制度与资本证券化产生的,源于实体经济又相对独立于实体经济的虚拟资本中的活动。
②虚拟经济与虚拟资本的区别:虚拟资本是信用制度和资本证券化的产物,但各种信用工具和证券化的资本形式并不必然是虚拟经济。
(3)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对立统一的关系
①实体经济是虚拟经济的基础。
②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虚拟经济对实体经济具有越来越明显的反作用。
(4)虚拟经济的正效应
①虚拟经济的发展为实体经济发展提供有效的融资工具。
②虚拟经济的发展有利于实体经济存量的重组和结构调整。
③虚拟经济的发展可以降低实体经济中的投资风险。
④由于虚拟经济的金融资产在企业和居民的资产组合中会占越来越大的比重,虚拟经济的市场状况会产生明显的财富效应。
(5)虚拟经济的负效应
虚拟经济的负效应集中表现在投机过度引发泡沫经济和金融危机。
(6)防止泡沫经济的措施
①建立完善的市场制度和信用关系。
②培育理性的市场主体,是防止泡沫经济的微观基础。
③防止泡沫经济,需要建立严格的虚拟经济发展法规和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