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分 核心讲义
第1章 教育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
【考纲解读】
1.了解国内外著名教育家的代表著作及主要教育思想。
2.掌握教育的涵义及构成要素;了解教育的起源、基本形态及其历史发展脉络;理解教育的基本功能,理解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基本关系,包括教育与人口、教育与社会生产力、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制度、教育与精神文化等的相互关系;理解教育与人的发展的基本关系,包括教育与人的发展,教育与人的个性形成,以及影响人发展的主要因素——遗传、环境、教育、人的主观能动性等及它们在人的发展中的各自作用;了解青春期生理的变化,包括中学生的身体外形、体内机能、脑的发育、性的发育和成熟。
3.理解义务教育的特点;了解发达国家学制改革发展的主要趋势;了解我国现代学制的沿革,熟悉我国当前的学制。
4.掌握有关教育目的的理论;了解新中国成立后颁布的教育方针,熟悉国家当前的教育方针、教育目的及实现教育目的的要求;了解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及其相互关系。
5.了解教育研究的基本方法,包括观察法、调查法、历史法、实验法和行动研究法等。
【核心讲义】
一、教育的产生与发展
(一)教育的含义
1教育活动是人类社会独有的活动
动物界中的模仿训练与人类教育存在着本质上的不同。
(1)动物的“教育”是一种基于亲子和生存本能的自发行为,而人类的教育是一种复杂的社会活动。
(2)动物界没有人类这样高级的语言、符号系统,其信号系统是属于物理世界,而人类具有高级语言符号系统,借此符号系统,人能够将经验类化,使人具有自觉的类意识,能自觉地维持类的发展,并在资源共享的条件下,使人能为共同的利益作出自己的贡献。
(3)动物的教育基本上随着生理的成熟而结束,而人的教育则绝不会止于生理的成熟,人的教育是“终身教育”。
2教育活动是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
(1)教育活动的实施者是人,活动的对象也是人,这是一种“人-人”之间的关系。
(2)教育活动目的的特殊性。教育活动的目的是为了通过培养人,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使每个人能更充分、更真实地生活,最终影响人类的发展。这种目标上的定位把教育活动与其他社会服务活动区别开来。
(3)教育活动以一种特殊的规训方式呈现,是在尊重生命,在发挥主体能动性的条件下使个体不断地被社会同化,是自我实现创造性转化的典型方式,它不同于监狱等其他规训方式。
(二)教育的历史形态
1依据教育的正规化程度划分的教育形态
在教育发展史上,教育的形态经历了从非形式化到形式化,再到制度化教育的演变。
(1)非形式化教育
非形式化教育是指在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中进行的教育,没有固定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没有稳定的教育内容、活动场所和设施。
(2)形式化教育
①形式化教育主要指定型的实体化教育,是学生在有组织的教育机构中所接受的教育,包括古代的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机构。
②教育实体的出现,意味着教育形态已趋于定型。形式化教育有相对稳定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相对稳定活动场所和设施,相对规范的教育内容,开展系列的文化传播活动,并形成了一种相对独立的社会活动形态。
(3)制度化教育
①制度化教育主要指的是正规教育,即指具有类型和层次结构的、按年龄或知识、能力分级的教育制度,从幼儿园延伸到大学,除了包括普通的学术性学习机构之外,还包括适合于全日制职业技术训练的多种多样的专业学习机构。
②制度化的教育指向的是各级各类学校教育系统。学制的建立,是制度化教育的典型表征。
2依据实施教育的机构划分的教育形态
(1)学校教育
①学校教育是由专业人员承担的,在专门机构——学校中进行的目的明确、组织严密、系统完善、计划性强的以影响学生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实践活动。
②学校教育以一个系统的社会组织形式与其他方面发生联系,促进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保证对青年一代教育的科学性、连续性和有效性。
(2)家庭教育
①家庭教育是同家庭同时产生的,它作为一种独立的教育形式先于学校教育。
②家庭教育是儿童实现社会化的奠基教育,是调整学校教育、净化社会影响的枢纽,教育子女是家长固有的职责。
(3)社会教育
①定义
社会教育是指除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以外的一切社会文化机构或团体对社会成员进行的教育。
②特点
a.对象的全民性,几乎包括了社会的每个年龄阶段的所有成员;
b.地点的广泛性,社会教育涉及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各个角落;
c.内容的实用性,选择能解决生活和工作中所遇到的实际问题进行学习;
d.时间的终身性,社会教育对任何人来讲都具有终身性;
e.形式的开放性,注重方式的灵活多样,注意运用先进的信息传递手段。
(4)总结
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是对学校教育的补充和完善。家庭教育为学校教育打基础,学校教育指导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对学校教育有重要影响,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相互促进。
3依据教育在不同历史阶段的存在方式划分教育的形态
(1)原始社会的教育
原始社会教育是起始阶段教育,是处于较低级阶段的教育,显得非常简单和原始,具有以下特点:
①教育和生产劳动、社会生活具有融合性;
②教育具有原始性。教育的目的单一,内容贫乏、方法简单;
③教育具有同一性。具体表现在内容的同一、对象的同一和目的的同一。
(2)古代社会的教育
在原始社会末期出现了专门从事教育活动的教师、学生及专门的教育场所即学校,教育从生产劳动中分化出来,逐步发展为有机的系统。
古代学校教育呈现出以下特点:
①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成为一种相对独立的社会活动;
②学校教育为统治阶级所垄断,具有鲜明的阶级性、森严的等级性;
③学校教育的内容主要是古典人文学科和治世之术,有明显的保守性;
④教学的组织形式主要是个别教学,教学方法主要是灌输与死记,同时也注重实践;
⑤教育的象征性功能占主导地位,能不能受教育和受什么样的教育是区别社会地位和身份的象征;
⑥出现专科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的萌芽,但尚未形成自己的体系。
(3)现代教育形态
现代教育是伴随着现代社会的形成而出现的一种崭新的教育形式,也是人类社会和教育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具有以下特点:
①现代教育具有鲜明的生产性;
②现代教育逐步走上了大众化道路;
③现代教育内容日益科学化;
④班级授课制成为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
⑤现代教育形成了比较完备的教育系统。
(三)教育的基本元素
1教育者
(1)定义
凡是在教育活动中有意识地以影响他人身心发展为目的的人,都可以称之为教育者。决定谁是教育者,是根据各人在教育活动中所处的地位和承担的任务来决定的。
①在家庭教育中,父母是教育者;
②社会中的长者,工厂中的师傅及一切符合“有意识影响他人身心发展为目的”的人都是教育者;
③学校教育中的教师,以及学校中的管理者和工作人员都被看成是教育者。
(2)教师
①教师的作用
a.教师是人类文化的传递者,在人类文化发展中担负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
b.教师不仅担负着丰富和发展学生知识和能力的任务,而且影响着学生的思想品德、个性人格的形成,使学生成为一个真正的“人”;
c.教师是科学文化的创造者,不仅指在科学研究方面的创造,也指在教育过程中不断解决新问题,运用新方法,以促进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
②教师工作的特点
a.教师的工作具有复杂性,不仅指对象——学生和教育中介的复杂,也指教育任务的复杂,有时还表现为工作的反复性;
b.教师的工作富有创造性,不仅表现在对教育内容的选择与加工,也表现在有创造性地用特殊的方法实施于特殊的个体身上,更表现在创造出新的科学文化知识;
c.教师工作具有明显的示范性;
d.教师工作的效果具有滞后性、长期性,教育效果不可能立竿见影。
2受教育者
(1)定义
受教育者是指在各种教育活动中接受影响、从事学习的人。受教育者是教育的对象,是学习的主体,也是构成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
①在家庭教育中,子女是受教育者;
②在社会生活、社会教育中,若某人受到某种教育影响,那他就是受教育者;
③在学校教育中,受教育者专指学生(包括研究生、成教生),学生是以学习为专门任务的人。
(2)特点
①受教育者具有主观能动性
受教育者接受教育并不完全是被动的,具体表现在:
a.能对教育活动作出参与或回避的选择,能对教育影响进行评价,然后作出符合自身需要的取舍;
b.受教育者有自己的需要、态度与价值追求,受教育者在获得判断能力后,他对教育影响的挑选也就越来越明显;
c.受教育者能对自身所处的教育环境进行适应或改造。
②受教育者具有社会性
a.受教育者有在生理、智力、文化背景、才能、倾向、志趣诸方面的差异;
b.受教育者有自己的需要、愿望、尊严,自身独立的与他人平等的人格,有自己的情感世界,与周围人有各种各样的人际关系。
因此在教育中要注重发展个性,弘扬个性,培养“个性化”的人,要真正地把学生作为未来社会的一员培养和尊重。在学习化社会中,每个人都是受教育者。
3教育中介
教育中介笼统地指那些受教育者与教育者之间起桥梁作用的物质和意识形态的东西。
(1)教育的物质中介
教育的物质中介是指教育中的器物。必要的教学设备,如教育场所、粉笔、课本以及各种电教设施与传媒(如影视、计算机、报刊、杂志等)等能够在教育教学中起中介作用的物质,都可以称为教育活动的物质中介。
(2)教育的意识形态中介
①教育内容是教育活动的主要中介,书籍、报刊、杂志是这种内容意识形态物化的载体,其实质是意识形态的物质呈现,书籍当中的教育内容是意识形态的东西,是教育活动的意识中介。
②一些社会文化、风俗、乡土人情等尽管不在书本中呈现,但也属于教育活动的意识中介。
③教育目的、教育方法、教育手段、教育组织形式等也是教育活动的意识中介。
(3)教育的行为中介
教育者的个人行为、言谈举止、为人处世的方式及对学生公平与否的态度等都属于教育活动的行为中介,同样对受教育者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而且直接影响着学生的个性与人格的形成。
(4)总结
在教育的这三个基本要素中,教育者在教育活动中起主导作用,而在学习活动中,受教育者必须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成为真正的受教育者。在学习化社会中,有时中介也发挥教育影响的作用。
二、教育与社会的发展
(一)教育与人口
1教育与人口数量
(1)教育与人的生育有着内在的联系。一般来说,接受教育的程度越高,生育率越低;受教育程度越低,生育率越高。
(2)人口的生育受人口生产模式的制约。影响人口生产模式的最重要因素是社会因素,在社会因素中,教育因素有着特殊的作用。
(3)人口的数量影响着教育的规模。如果人口数量太大,教育需求太旺盛,超过了社会提供的经济条件能够承受的极限,或者教育超越了社会的实际需求,那么,政府及办学实体就会无法扩大或缩小教育规模。
(4)人口数量影响人均教育资源投入。在国家财政既定的情况下,人口越多,用于发展教育事业钱物就越少,学龄人口的增加,不仅使人均教育经费投入减少,同时给学校基建带来了困难,而且也给教师队伍建设带了一定难度。
2教育与人口素质
(1)教育与人口素质之间呈正相关
①教育的发展促进了人口素质的提高;
②人口素质的提高又可促进教育的发展。
(2)人口质量影响教育的质量
在一定社会里,如果人口的质量高,表现为人口的遗传素质良好、智商高、身体素质好、进取精神强,那么教师在教这样的学生学习时就比较容易,而且这样高质量的学生接受能力、创造能力比较强,学习效率也比较高。
(3)物质基础是保证
人们掌握了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和劳动技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为社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有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做保证,就保证了教育的投入,形成教育发展-经济发展-教育发展的良性循环。
3教育与人口结构
(1)人口结构
人口结构是指人口的阶级、文化、性别、职业、地域、民族等方面的构成。
①人口的阶级结构、文化结构、性别结构、职业结构、地域结构和民族结构决定了国家要安排各种结构之人口受教育的类型、规模与层次。
②通过教育,能够从一定程度上改变人们的文化结构、阶级结构、性别结构和职业结构。
(2)教育可以优化人口结构
通过教育,使人们对社会需要合理的人口结构的意识逐渐增强,如人们逐渐理解了社会需要金字塔型的人才结构、社会需要男女比例协调的结构、社会需要人才结构多层次多门类等。
(二)教育与社会生产力
生产力发展是教育的基础,教育的任何发展都离不开生产力的作用,经济的发展成为推动教育发展的根本性的社会动力。
1生产力对教育的决定作用
(1)生产力的发展为教育的发展提供基础性条件
①生产力发展为教育发展提供人力与时间
在现代社会,经济发展把越来越多的人从物质生产劳动中解放出来,使每个工作者的劳动时间缩短,闲暇时间增多,这就为教育事业发展提供了人力与时间条件。
②生产力发展为教育发展提供财力与物力
教育事业的发展需要有资金保证,但资金的来源并不是学校自己创造的财富,而是来源于国家、生产单位、家庭和个人的投资,特别在基础教育方面,更是如此,这都有赖于一个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
(2)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
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取决于两方面的条件:
①物质资料的生产为教育的发展提供物质基础
即提供多少劳动力,多少社会剩余产品,多少可以从事学习的剩余时间,以及为教育活动的开展提供多少教育经费。
②生产力的发展、社会再生产对劳动力的需求程度
具体包括需要的劳动力的总量和各种劳动力的比例。它们分别决定着整个教育发展的规模、速度和教育的体系、结构。
一般来说,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与该国的文盲率、入学率、义务教育普及的年限、高等教育发展的水平直接相关。
(3)生产力发展水平对人才培养的规格和教育结构有制约作用
①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教育培养人的规格要求
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人,而培养人的规格要求,要受社会物质生产发展水平的制约。人类社会按生产的技术形态分类,从农业社会到到今天的信息社会,劳动者逐步由消耗体力为主向消耗智力为主转变,说明生产过程对科学知识和人类智力的需求越来越高。
②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变化必然引起教育结构的变化
设立什么学校,开设什么专业,各级各类学校以及各种专业之间的比例,即培养多少简单劳动力,多少复杂劳动力,都不是人的主观意志所能决定,都受社会物质生产发展水平和产业结构的制约。
(4)生产力发展水平对教育的内容、手段和组织形式的改革有决定作用
①在生产水平低下的古代社会,教育内容主要是传授直接的生活经验和生产经验,学校开设的课程门类很少,大多是人文学科和治世之术。
②随着社会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科学技术的发展,教学内容也发生了变化,逐步为适应经济发展而反映生产和科学技术发展的当代水平。
2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
(1)教育是实现劳动力再生产的重要手段
①只有通过教育,劳动者的劳动技能、技巧才能越来越熟练,劳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才越来越高,他创造的财富才越来越多。
②在现代社会,教育部门并不直接进行生产,而是提供生产中必须的各种技术人员、情报人员、服务人员和科研管理人员,教育是生产中所必需的各种人员再生产的手段。
(2)教育是科学知识再生产的手段
①只有通过教育,才能使人们掌握科学技术,并应用于生产中去。如果没有教育,科学技术不可能继承和发展,许多创造发明也不可能出现。
②通过教育可以扩大科学知识的再生产,使更多的人更快地掌握科学技术,使科学知识得到普及,先进的生产经验得到推广,从而提高劳动生产效率,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三)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
1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
(1)政治制约着教育的领导权和教育的享受权
①政治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
a.在人类社会中,掌握政权的阶级必然掌管着社会生产资料,从而必然掌握着精神生产资料,也就掌握着教育的领导权;
b.在阶级社会中,统治阶级总是利用它的政权力量,来颁布教育的方针、政策、法律,制定教育目的,规定教育内容,派遣和任命教育行政人员、教师,控制教育经费,按照其政治思想要求去影响受教育者,通过这些手段,实现对教育控制的权力。
②政治决定受教育的权利
自学校教育产生以来,谁有受学校教育的权利,谁无受学校教育的权利,以及谁受哪种学校教育,受多长时间的学校教育,在很大程度上都是由政治决定的。
(2)政治决定着教育目的的性质和思想品德教育的内容
①教育上培养什么人,使受教育者具备什么样的思想品德和政治方向以及为实现教育目的进行什么样的政治、哲学、道德的教育内容,是由社会政治所决定的;
②政治经济制度不同,教育目的也就不同。政治经济制度是直接决定教育目的的因素。
(3)政治经济制度制约教育制度
①教育制度是指一个国家各种教育机构的体系,它是社会和教育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②教育制度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其中政治因素起着决定的作用。它制约着教育体制系统及其管理权限,制约着教育体制改革的方向。
(4)教育相对独立于政治经济制度
①教育相对独立于政治经济制度是指学校不能忽视自身的办学规律而为政治经济制度所左右,不能放弃学校自身的教育任务而直接为政治经济制度服务;
②教育必须按教育自身的规律办事,充分尊重和发挥学校办学的自主权和积极性,教育才能在健康的轨道上向前发展。
2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
(1)培养合格公民,造就政治人才
①统治阶级都要通过教育来造就公民,使受教育者具备它所需求的政治观、世界观和人生观,社会政治的发展要求全体人民关心、参与国家政事,共同享有管理政治生活、经济生活、文化生活和社会生活的权利,同时具有较强的法律意识。
②任何政权的延续和巩固,在政治斗争和国家管理上都需要一批专门人才,这在很大程度上要依靠教育来完成这一任务。
(2)宣传思想、形成舆论
①在政治斗争中,必须要通过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言论、行动、讲演、文章,学校中的教材和刊物等,来宣传一定的思想,造成一定的舆论,使政府制定的政治纲领、方针、政策、路线为群众接受。
②学校的政治局势常常是社会政治的晴雨表,对社会政治舆论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
(3)促进社会政治民主化
①一个国家的政治是否民主,与教育事业发展的程度有密切关系。
②一个国家教育普及的程度越高,人民的文化知识越丰富,公民的政治意识就越强,就能真正认识到民主的价值,促进民主措施的实施,建立起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友爱、互助、合作的关系,在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中履行民主的权利,推动政治的改革与进步。
(四)教育与文化
1教育与文化的关系
(1)两者的联系
①教育与文化都由经济与政治决定,处于同一层次上;
②文化中的部分内容构成教育内容,每一种文化活动都具有一定的教育影响;
③教育活动是传播文化的重要手段之一,是文化活动的构成。
(2)两者的区别
①范围与形式上的区别
a.并非所有的文化内容都能成为教育内容;
b.即使有一部分文化内容可以构成教育内容,也还必须根据教育目的的要求和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特点以及教育规律进行教育学加工,完成文化内容向教育内容的转换。
②活动对象与活动功能的差别
a.教育活动是以人为直接对象的社会活动,它的功能是为社会和个人的各方面发展服务;
b.文化活动的主要对象是人的精神活动产品,是以创造、生产、传递和享用这些产品为主要目的的,其主要功能是丰富社会和人的精神生活。
2文化对教育的作用
(1)社会文化发展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和完善
教育是在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下进行的,随着全社会文化水平的提高,必然会提高人们对教育的需求。要满足全社会对教育的需求,就必须发展教育事业,在文化高度发展的社会里,各级各类教育必然十分发达。
(2)社会文化发展促使学校与社会联系加强
①随着文化发展,教育体系和办学形式将会多种多样,受教育的层次将日益上升,受教育的内容将大大拓展。多种多样的教育体系和办学形式,拓宽了教育与不同层次、不同类型、不同行业人员的联系。
②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知识传播的渠道日益多样化,人们除了在学校学习知识之外,在学校以外也可以通过许多不同渠道接受教育、学习文化。
③随着文化的发展,学校教育中校内外活动也越来越多样化。他们除了课堂学习之外,还广泛开展各种课外活动和校外活动,在校外活动中,除文化和科技活动外,往往通过各种娱乐活动或者是通过他们自己感兴趣的社会活动来接受各种信息。
④民族文化传统具有广泛性和渗透性。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特定的文化传统、民族特性、风俗习惯、生活方式,都潜移默化、耳濡目染地影响着人身心各方面的发展。
因此,社会文化越发展,学校越要加强同社会的联系。既充分利用社会文化中的有利因素,又努力控制和削弱社会文化中的消极因素,扩大学校对家庭、社会的影响,形成“教育合力”,才能使学校教育取得较好的效果。
(3)社会文化发展促进教学内容的质量和结构的变化
①社会文化发展促进教学内容的变革的第一个表现是课程内容越来越丰富
a.增设新的富有时代气息的新课程,如有条件的国家和地区,已开始在中小学里开设计算机课程、信息课程、未来课程、环境课程、人口课程等。
b.删去或压缩课程中已陈旧或相应显得简单的内容,如近年来数学、生物课程的改革。
②社会文化促进教学内容的变革的第二个表现是课程结构的变化
a.它使课程的总结构发生变化,其总趋势是自然科学的内容迅速增加,文理渗透加强,智育在课程中的比重越来越大。
b.与智育相关的知识性课程,其结构也随文化变化而变化,比如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学科的分化程度越来越高,与社会生产、生活各部门的联系越来越紧密。为适应这一变化,又考虑到学生学习时间和精力的限制,于是在课程结构中出现了必修课与选修课之分。
c.每一门课程的内部结构,也随文化的发展而发展。
(4)文化发展影响教育方法、手段和组织形式的变革
①教育方法和组织形式的变革与人类认识世界的手段,尤其是传递文化的手段的发展密切相关。对每个个体来说,由于先进的传播手段如电影、电视、电子计算机进入一般学校和家庭,个人独立获取信息的可能也大大加强。
②这一切在教育中的运用,为教育内容的扩展与加深提供了技术上的保障,为教学方法的改革,为教学手段和组织形式的灵活多样化,为教学效率的提高创造了技术前提。
③这不仅使教育内容变得更形象生动,易于接受,而且增强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同时也改变了传统课堂教学的单一形式,赋予学生更多的自主选择的权利。
3教育对文化的作用
(1)教育是社会文化得以保存和传递的重要手段
①教育既是文化得以保存的工具,也是文化传递的工具。教育通过传递文化,使得新生一代能够经济而高效地占有社会文化,通过上一代将社会文化传递给下一代,社会文化得以保存、积累和发展。
②教育对社会文化的保存和传递过程,也是对社会文化的选择、整理过程。教育通过保存和传递社会文化,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社会文化导向,可以更快更好地促进个体的社会化。
(2)教育是促进社会文化交流和融合的重要手段
①社会文化交流是多民族之间文化的相互传输过程,具有双向性和多向性。在多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中,教育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②教育在本民族文化与其他文化的交流中,既继承和发扬本民族文化的优秀遗产,保持本土文化的独特性,同时又从世界文化中吸取营养,糅合其他文化中的合理内容,传递人类文化的共同要素,实现本民族文化的革新与发展。
(3)教育是社会文化创造和更新的重要手段
①教育通过培养人们的新思想、新观念,形成人们的创造意识和创造能力。这些新思想、新观念、创造意识和创造能力通过教育得到进一步的普及,可以形成新的社会因素。
②教育与文化创造紧密结合,对各种文化素材进行再创造和再加工,倡导新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并通过教育过程中的科学研究进行文化创造,成为促进文化变革和发展的重要方面军。
③教育为社会文化的不断更新发展,提供大量具有创造活动力的人才,通过这些人才,再去创造新的社会文化。
三、教育与个人的发展
(一)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
1个体身心发展的概念
(1)个体身心发展的概念
①概述
个体身心发展是指作为复杂整体的个体在从生命开始到生命结束的全部人生过程中,不断发生的身心两方面的积极的变化过程。这是人的各方面的潜在力量不断转化为现实个性的过程。
②个体的发展
个体的发展包括身体发展和心理发展两个方面:
a.身体方面的积极变化是指个体有机体的各个组织系统(骨骼、肌肉、心脏、神经系统、呼吸系统等)的健康发育和体质的增强;
b.心理方面的积极变化是指个体有规律的心理变化,包括认知因素(感觉、知觉、记忆、思维等)和各种非认知因素(情感、意志、兴趣、需要、个性等)的积极变化两个方面。
③个体的身体发展与心理发展
个体的身体发展与心理发展是紧密相连、不可分割的统一体。身体的发展是心理发展的物质基础,心理的发展也影响着身体的发展。
(2)人的身心发展的特殊性
①人的身心发展是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实现的
a.人是社会的人,人是在社会环境中发展的。人只有参与社会实践,才能生存与发展;
b.只有社会环境因素作为个体的活动对象,才会映入个体主观意识,与个体的动机、需要、情感等发生交互作用,将客观世界与主观世界联系起来。如果离开了人的社会实践活动,再好的客观社会环境,对人的发展也没有作用。
②人的身心发展具有能动性
a.主观能动性是指个体积极主动的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心理倾向和实际行动。人具有认识和改造外部世界的能力,还有认识和改造自己的能力。人的能动性能否较好地发挥,是一个人的发展能否达到较高水平的重要因素;
b.学生个体的主观能动性是其身心发展的动力。如果说环境、教育是个体发展的外部因素,那么主观能动性是个体发展的内部因素。在同样的环境和教育条件下,每个学生发展的特点和成就,主要取决于自身的态度,决定于他在学习劳动和科研中所付出的精力。
2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
(1)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均衡性
个体身心发展具有非等速、非直线的特征,具体表现在两方面:
①同一方面的发展速度,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变化是不平衡的
例如,青少年的身高、体重有两个生长的高峰,第一个高峰出现在出生后的第一年,第二个高峰则在青春发育期。在这两个高峰期内,身高、体重的发展速度比起其他年龄阶段更为迅速。
②不同方面发展的不平衡性
a.有的方面在较早的年龄阶段就已达到较高的发展水平,有的则要到较晚的年龄阶段才能达到成熟的水平。如在生理方面,神经系统、淋巴系统成熟在先,生殖系统成熟在后。在心理方面,感知成熟在先,思维成熟在后,情感成熟更后;
b.针对人的身心不同方面具有不同的发展期的现象,心理学家提出了发展关键期或最佳期的概念。所谓发展关键期是指个体在发展过程中,形成某方面的能力,达到某种水平的可能性最大的时期。在这一时期中,对个体某一方面的训练可以获得最佳成效,并能充分发挥个体在这一方面的潜力。错过了关键期,训练的效果就会降低,甚至无法补偿。
(2)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
任何作为人的生命个体,其身心发展必然经历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由量变到质变的连续不断的发展过程,这一发展过程具有一定的顺序性。
①在生理方面,躯体的发展遵循着从上到下、从中间到四肢、从骨骼到肌肉的顺序发展;
②在心理发展上,总是由机械记忆到意义记忆、由具体形象思维到抽象逻辑思维、由无意注意到有意注意,由喜怒哀乐等一般情感到理智感、道德感、美感等高级情感。
(3)个体身心发展的阶段性
①定义
个体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表现出身心发展不同的总体特征及主要矛盾,面临着不同的发展任务,这就是身心发展的阶段性。
②现代心理学对人的发展的阶段划分
a.婴儿期(0~3岁);
b.幼儿期(3~6岁);
c.儿童期(6~11、12岁);
d.少年期(11、12~14、15岁);
e.青年期(14、15~17、18岁);
f.成年期(18岁以后),成年期又可分为青、壮年期和老年期。
③个体发展总体上经历的阶段是相对稳定的
青少年身心发展的年龄特点,是在发展的不同年龄阶段中形成的一般的、典型的、本质的特征。人生的每一阶段对于人的发展来说,不仅具有本阶段的意义,而且具有人生全程性的意义。个体身心发展的阶段性,决定了教育必须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受教育者采取不同的内容和方法。
(4)个体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
个体差异性在不同层次上存在,从群体的角度看:
①表现为男女性别的差异
个体差异性不仅是自然性上的差异,还包括由性别带来的生理机能和社会地位、角色、交往群体的区别,这些区别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发展的方面和水平上的差别。
②表现在身心的所有构成方面
a.有些是发展水平的差异,有些是心理特征表现方式上的差异。个体发展水平的差异不仅是由于个人的先天素质、内在机能的差异造成的,它还受到环境及发展主体在发展过程中的努力程度和自我意识的水平、自我选择的方向的影响;
b.在教育工作中发现和研究个体间的差异特征,做好因材施教工作、实现教育的丰富化和多样化是非常重要的。
(5)个体身心发展的互补性
①互补性反映个体身心发展各组成部分的相互关系
机体某一方面的机能受损甚至缺失后,可通过其他方面的超常发展得到部分补偿。如失明者通过听觉、触觉、嗅觉等方面的超常发展来补偿。机体各部分存在着互补的可能,为人在自身某方面缺失的情况下依然能与环境协调,从而为能继续生存与发展提供了条件。
②互补性存在于生理机能与心理机能之间
a.人的精神力量、意志、情绪状态对整个机体能起到调节作用,帮助人战胜疾病和残缺,使身心依然得到发展。相反,如果一个人的心理承受能力太差,缺乏自我调节能力和坚强的意志,那么,就是不很严重的疾病或磨难也会把他击倒;
b.互补性表明,发展的可能性有些是直接可见的,有些却是隐现的,培养受教育者自信和努力的品质是非常重要的内容。
(二)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因素
1遗传对个体发展的影响
(1)遗传素质的概念
遗传是指从上代继承下来的生理解剖上的特点,如机体的结构、形态、感官和神经系统等的特点等,又称遗传素质。
(2)遗传的意义
①遗传素质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前提,为个体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
a.遗传素质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前提,如果没有遗传素质这些自然条件,个体的发展便无法实现;
b.遗传素质是人的先天素质的构成部分,不是全部。遗传素质并不会直接转变为个体的知识、才能、态度、道德品质等,如果离开了后天的社会生活和教育,遗传素质所给予人的发展的可能性便不能成为现实。
②遗传素质的差异对人的身心发展有一定的影响作用
a.个体的遗传素质是有差异的。这种差异不仅表现在体态、感觉器官方面,也表现在神经活动的类型上;
b.必须承认遗传对人的发展的影响是客观存在的,我们需要关心的是,怎样创造条件使具有不同先天素质的人得到尽可能充分的发展。
③遗传在人的发展中作用是不能忽视的
a.遗传素质为人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为人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必要的生物前提。没有这个物质前提,人就谈不上发展;
b.但是,遗传素质不能预定或决定人的发展,遗传为人的发展提供的可能性能否成为现实性,关键还在于后天的环境、教育和个体的实践活动,因此,不能夸大遗传的作用。
2环境对个体发展的影响
(1)为个体的发展提供了多种可能,包括机遇、条件和对象
①人生活在不同的小环境中,这些环境所提供的条件并不相同,对个体发展的意义也不相同,因而不同环境中人的发展有很大区别。
②个体对环境的作用也不是消极的,处在同一小环境中的个体,其发展水平也不会完全相同。个体对环境持积极态度,就会挖掘环境中有利于自己发展的因素,克服消极的阻力,从而扩大发展的天地。
③教育者不仅要注意为受教育者的发展提供较有利的条件,更要培养受教育者认识、利用和超越环境的意识和能力。
(2)环境对个体发展的影响有积极和消极之分
①在同一环境中,各种因素作用的方向、力量的大小是不相同的。对于教育者来说,分析、综合利用环境因素的积极作用,抵制消极影响是极其重要的和困难的工作。
②教育需要研究如何既保持校园小环境的有利条件,又积极加强与社会的联系,充分利用社会的有利教育力量。
(3)人在接受环境影响和作用时,也不是消极的、被动的
①人具有主观能动性,人对环境的作用和影响不是消极被动地接受,人在接受环境影响的同时,又凭借自己的经验和创造能力,积极地利用环境,在改造环境的实践中发展着自身。
②环境决定论把人看成是环境的消极适应者,片面夸大环境对人的发展的作用,也是错误的。
3个体主观能动性的巨大作用
个体主观能动性,是促进个体发展从潜在的可能状态转向现实状态的决定性因素。
(1)从过程结构看
个体的主观能动性从过程结构的角度看,包括:
①活动主体的需要与动机、指向的客体对象;
②活动的目的、内容、手段和工具;
③行为程序、结果;
④调控机制等基本要素。
(2)从活动水平看
从活动水平的角度看,由生理、心理和社会三种不同层次和内容的活动构成。
①第一层次的活动是人作为生命体进行的生理活动
a.它是人作为有机体与环境中的物质发生交换的过程,为维持人的生命服务,与人的身体发展直接相关,也是其他方面发展的基础。
b.在生理活动中,人自身各种器官就是与环境沟通的直接工具,其过程是新陈代谢,直接结果是人体的生长、发育或衰退。
②第二层次是个体的心理活动
它是每个个体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着的活动。其活动的内容丰富多彩,它是人对外部世界能动的、带有个体性的反映,也包括人对自己的意识、态度与倾向,其中最基本的是认识活动。它满足个体与外界环境进行信息交流和自我控制的需要。
③社会实践活动是个体活动的最高层次,也是最富有综合性的活动
a.社会实践活动除了具有社会和群体发展的意义之外,对个体还具有满足人的生存、发展和创造需要的意义,是人与环境之间最富有能动性的交换活动,是一种能量的交换。
b.社会实践活动具有鲜明的目的性、指向性和程序性,体现了人的主动选择。社会实践活动对人的发展的影响大小与活动过程结构中诸多因素相关,也与人所从事的各种活动之间的相互影响相关。
4学校教育在个体身心发展中的作用
学校教育的环境具有极大的人为性,具有明确的目的、有指定的教育内容与活动计划、有系统的组织和特殊的教育条件。这种特殊性使学校在影响人的发展上具有独特的功能。
(1)学校教育按社会对个体的基本要求对个体发展的方向与方面作出社会性规范
社会对个体有多方面要求,并提出一系列规范。学校根据这些要求,针对不同年龄、不同专门人才培养的要求而作相应的调整,并有意识地以教育目的和目标的形式去规范学校的其他工作,通过各种教育活动促使学生达到规范的目标。
(2)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
①学校教育目标明确、时间相对集中、有专人指导并进行专门组织的教育活动,此外,学校教育使个体处在一定的学习群体中,个体之间发展水平有差异,这也有助于个体的发展。
②如果学校教育能正确判断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这种加速作用将更明显、更富有成效。把握好最近发展区,能加速学生的发展。
(3)学校教育中的基础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具有即时价值和延时价值
①学校教育的内容大部分具有普遍性和基础性,即使专门学校的教育内容,也属该领域普遍和基础的部分,因而对人今后的进一步学习具有长远的价值。
②学校教育提高了人的需求水平、自我意识和自我教育能力,这对人的发展来说,更具有长远的意义。
(4)学校教育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
①在开发特殊才能方面,普通学校教育内容的多面性和同一学生集体中学生间表现出的差异性,有助于个体特殊才能的表现与发现。
②在个性发展方面,学校教师和领导有教育学和心理学方面的知识素养,这有助于他们发现学生的个性,并尊重和注意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同时,学生在群体中的生活也有助于每个人从其他人的身上吸取闪光点,丰富自己的个性。
(5)“教育万能论”是错误的
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不是没有条件的:
①教育既不能超越它所依存的社会条件,或凌驾于社会之上去发挥它的能动作用。
②教育不能违背儿童身心发展的客观规律及年龄阶段去任意地决定人的发展。
③儿童身心发展的客观规律等要求学校按照教育规律办事,并积极协调各方面的影响,充分发挥出学校教育促进人的发展的独特作用。
(三)普通中等教育促进青少年发展的主要任务
普通中学是学校教育系统中的一个阶段,分为初级中学与高级中学两段,其教育对象分别处于人生的少年期和青年期。
1少年期的年龄特征与初中教育的个体发展任务
(1)少年期的年龄特征
①十三四岁至十六七岁属于个体发展中的少年期,这是一个身心变化剧烈的时期。少年常常因为缺乏认识和准备,被突如其来的身心变化搞得惊慌失措。在这一时期,儿童将从心理上摆脱对成人的依赖,表现出追求独立的倾向。
②身体状态的剧变,内心世界的发现,自我意识的觉醒,独立精神的加强,是少年期表现出的总体性的阶段特征。
③这些个体自身的变化,同时也改变了少年与外部世界的关系,包括与成人的关系。他不再愿意做被动的适应者、服从者、模仿者、执行者,而是力求成为生活中主动的探索者、发现者与选择者。这是人生过程中由单纯对外部生动形象的世界探究到关注内部精神世界变化的转折时期。
(2)初中教育的个体发展任务
教师应该给少年独立的要求以尊重、支持和引导,丰富少年的内心世界,形成正确的自我意识和理想自我。
①在身体发展方面,初中阶段要进行保健和青春期教育,让少年懂得青春期生理变化的必然性和意义。
②在认知方面,初中阶段教育应重视抽象思维和概括能力的培养。
③在情意方面,应着重培养学生的道德理想和深刻的情感体验。
④在自我教育能力方面,帮助学生形成较正确的自我认识,使学生掌握评价自我的多维标准,这一阶段也是培养初中生自我认识能力的起始阶段。
2青年期的年龄特征与高中教育的个体发展任务
(1)青年期的年龄特征
①青年期是个体身心两方面逐步走向成熟的时期。
②“未来”是青年期最重要的概念。在青年的理想中,最诱人的是事业、友谊、爱情和人生价值的实现,这使青年期成为人生最富有浪漫情调和锐气的时期,也是人生的定向时期,个性的定型时期和个体从准备投入社会生活向正式投入社会生活转变的时期。
③青年期是个体内在力量充实的时期,随着心理能力的成熟,他们形成了对外部世界和自己内部世界的较清晰和较深入的认识,更重要的是在两种世界间建立起了具有个人发展意义的桥梁。
(2)高中教育的个体发展任务
①高中阶段是中学期间学习负担最重的时期,也是青年体质增强的时期,学校在保证学生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方面有重要的责任。紧张的学习和升学或择业的心理压力可能带来身体的疾病。为此,学校要注意提高学生自我调节生活和心理状态的能力。
②帮助青年正确认识和处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这是使学生学会对今后人生道路做出正确自主选择的重要条件。
要解决认识问题和价值问题,这是高中阶段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一个特殊任务:
a.从认识方面看,高中生可能出现两类极端问题
第一,是过分欣赏自我和苛求社会;
第二,是心理失衡,在认识上把社会理想化,对自己缺乏信心。
b.在价值观上,青年也存在两种极端表现
第一,是以个人利益为中心,缺乏社会责任感,只想索取,不思奉献;
第二,是看不到自己的独特价值,只求生存适应,不求发展创造。
在这样一个重要时期,学校教育要使青年认清时代的要求、个人命运与社会发展的关系,确定远大而又切实可行的奋斗目标,找到实现个人抱负的现实道路。
四、教育目的
(一)教育目的概述
1教育目的的含义
(1)广义
广义的教育目的是指主体对受教育者的期望或理想设计,即人们希望受教育者通过教育在身心诸方面发生什么样的变化,或者产生怎样的结果。国家和社会教育机构、学生的家长和亲友、教师等都对新一代寄予这样那样的期望,这些都可以理解为广义的教育目的。
(2)狭义
狭义的教育目的是指国家对教育培养出什么样人才的总的要求。各级各类学校无论具体培养社会什么领域和什么层次的人才,都必须努力使所有学生首先符合国家提出的总要求。
2教育目的的作用
教育目的是一切教育工作的出发点,教育目的的实现则是教育活动的归宿,教育目的贯穿于教育活动的全过程,对一切教育工作具有指导意义。
(1)导向作用
①教育目的具有指导并规范教育者的教育行为的作用。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都要以社会总的教育目的为出发点和最终归宿来统摄、整合自己的从教目的、自己的教育理想等。
②教育目的具有引导受教育者的发展方向,制约受教育者的发展进程的作用,既为受教育者指明了一个发展的美好前景(方向)又提出了发展的要求(内容)。
(2)协调作用
教育目的具有保持教育作用的统一性与一贯性的作用,即在不同时间、地点进行的教育实践、具有师生双边性的教育活动,以及教育中起作用的众因素(如课程教材、学校环境等)要保证在促进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过程中前后连贯,横向联合,并协调整合到一个方向上来。
(3)激励作用
目的反映人的需要和动机,是人们在一起共同活动的基础。因此,共同的目的一旦被人们认识和接受,不仅能指导整个实践活动过程,而且能够激励人们为实现共同的目标而努力。
(4)评价作用
教育目的具有评价教育质量的作用,作为对教育结果的预期,它可以作为评价教育结果和现实的教育过程的依据。
3教育目的的层次结构
(1)国家的教育目的
①国家是国家教育目的的主体。国家教育目的是关于教育培养什么样的人的质量和规格的总的设想和规定,体现了国家对教育培养人的系列要求。
②国家的总的教育目的,是关于整个国家教育体系,特别是各级各类学校教育体系要把教育对象培养成为什么样的人的设想和规定。它一般以成文的形式表现,通常是从哲学的高度提出的,因而很难客观测量它。它只有进一步具体化才对教育实际工作具有指导意义。
(2)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
①根据各级各类学校任务确定的对所培养的人的特殊要求,通常称为教育目标,即各级各类学校根据国家总教育目标和自身情况确定的把教育对象(学生)培养成什么样的人的设想。
②培养目标是由特定的社会领域(如工、农、医、师等各个领域)和特定的社会层次(如工程师、专家、科学家;小学教师、中学教师、大学教师)的需要决定的;也因受教育者所处的学校级别(如初等、中等、高等学校)而变化。
③为了满足各行各业、各个社会层次的人才需求和不同年龄层次受教育者的学习需求,就要建立各级各类学校,各级各类学校要完成各自的任务,培养社会需要的合格人才,就要制定各自的培养目标。
④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是普遍与特殊的关系。教育目的是针对所有受教育者提出来的,而培养目标是针对特定的教育对象提出来的,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对象有各自不同的特点,制定培养目标要考虑各自学校学生的特点和要求。
(3)教师的教学目标
①教学目标是教育者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在完成某一阶段(如一节课、一个单元或一个学期)工作时,希望受教育者达到的要求或产生的变化结果。
②学校培养人的工作是长期的、复杂而又细致的,学校实现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不是一蹴而就的,对学生的培养需要长期的辛勤工作,各学科课程的教学目标和各项教育活动的目标,它们都是学校培养目标在学科课程教学上和各具体教育活动上的具体化。
③教学目标与教育目的、培养目标的关系是具体与抽象的关系,他们彼此相关,但不能相互取代。目的与目标不同,我们能够测量目标,但不能测量目的。
4制定教育目的的基本依据
(1)教育目的的制定受制于特定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背景
①教育目的是社会的历史性与时代性的动态结合。任何教育目的必然为社会历史的客观进程所制约。任何教育目的的主体都不可能主观任意地超越社会,超越历史,提出一个永恒不变的普遍的教育目的。
②一个社会的教育目的既是该社会历史发展的结果,又是该社会在特定时期或时代选择的结果。教育目的受制于生产力和科学文化的发展水平,也受文化背景的影响。
(2)教育目的体现了人们的教育理想
教育目的是一种理想,它同政治理想、社会理想等又紧密结合在一起,因此,从不同的哲学观点出发就有不同的教育目的,如实用主义教育目的,要素主义教育目的,永恒主义教育目的,存在主义教育目的等。
(3)教育目的的确定必须考虑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规律
①教育目的的确定必须考虑到社会需要与个人的自身发展的辩证统一。受教育者是一个当下的社会历史生活中的具体的人,离开了人自身的发展,教育本身就不会存在。
②教育要以促进人的身心发展为目的,必须研究人的身心发展的特点,这即是我们称之为年龄阶段的培养目标。教育的目标只有充分考虑到人的发展规律,才可能真正促进人的发展。
(二)我国的教育目的
1新中国不同历史时期的教育目的
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目的是以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同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与实践相结合的产物,在不同历史时期有不同的表述。
(1)1957年,毛泽东同志提出了包含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是我国20世纪50年代国家的教育目的。
(2)1981年,《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对教育方针的表述:“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共产主义道德教育人民和青年,坚持德智体全面发展,又红又专,知识分子与工人农民相结合,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相结合的教育方针。”其中“坚持德、智、体全面发展,又红又专”是改革开放初期国家的教育目的。
(3)1982年,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修改通过的我国《宪法》规定“国家培养青年、少年、儿童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是这一时期教育目的的一种表述。
(4)20世纪80年代末期,我国教育体制改革向纵深发展
①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教育所要培养的各类人才“都应该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和社会主义事业,具有为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而艰苦奋斗的献身精神,都应该追求新知,具有实事求是、独立思考、勇于创造的精神”。
②198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的义务教育必须使“儿童、少年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为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奠定基础”。
(5)我国20世纪90年代以来新的历史时期中我国教育目的的表述
①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中的“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②199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五条规定“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中的“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6)当前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内容
①1999年3月5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提出的“培养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②江泽民同志《在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努力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综上所述,从20世纪50年代的教育目的演化发展到现在,我国于各个不同历史时期表述的教育目的始终没有改变其共同精神——培养“全面发展”(德智体美等)的人和社会主义的有用人才(“劳动者”“建设者”“接班人”等)。
2我国当前的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
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应被理解为目前我国的教育目的,其体现的基本精神是:
(1)坚持社会主义方向
①教育目的要求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坚持政治思想素质、道德品质素质和文化知识能力的统一,是我国教育目的社会价值取向(或称社会功能取向)的规定,它指出了我国教育培养出来的人的社会地位和社会的价值与功能。这是由当前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所决定的。
②在教育目的里规定把青少年培养成什么样社会功能的人,关系到这种教育目的所指导和控制的教育实践将要培养的人是否有利于确保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宏伟目标的实现,是否有利于确保我国永远沿着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方向前进,所以,我国教育目的所规定的社会价值取向就是培养社会主义性质的人。
(2)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教育目的要求培养对象在道德、才智、体质、审美等方面的全面发展,要求脑力与体力两方面的协调发展,全面发展同样要求自我发展能力的发展。全面发展是我国当前教育目的中关于人的素质的规定。
教育目的所规定的人的素质结构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德、智、体、美”等方面是教育所要培养的人的素质构成要素;“全面发展”是指人的“德、智、体、美等方面”的素质要素的相互关系和发展状态。全面发展的人必须经由全面发展的教育去实现。
全面发展的教育由以下几个方面组成:
①德育
a.德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系统的影响,把一定的社会思想转化为个体的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的教育;
b.德育把社会意识与道德转化为个体的思想品德,也就是培养、造就出符合一定社会要求的道德行为主体。其目的是:
第一,通过德育,使受教育者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使学生对自身的意义与价值有一个明确的定位;
第二,通过德育,使学生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使学生获得一种道德判断能力、评价能力和控制能力,成为一个高尚的人,有德行的人;
第三,通过德育,使学生形成正确的政治观念,并有参与政治的意识与能力,真正投入到现代文明生活中去。
②智育
智育是向受教育者传授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形成技能技巧,发展受教育者的智力和与学习有关的非认知因素的教育。其目的是:
a.通过智育,使学生掌握系统的科学文化方面的基础知识(含生产过程中的基础原理)和基本技能(含生产技能);
b.通过智育,使学生对自己的认知特征与元认知策略有所了解,使学生明白自己的学习风格,从而使学生学会学习,更有效地进行知识更新;
c.通过智育,发展学生的智力和认识能力,使学生明白自己是如何思维的,从而发展他们的思维能力,尤其是创造能力;
d.通过智育,为学生的继续发展和终身教育打下良好的基础。
③体育
体育是向受教育者教授健康的知识、技能,使其掌握增强体质的本领,培养其自觉锻炼身体的能力与习惯的教育。其目的是:
a.通过体育,使学生了解体育运动的知识,获得运动技能,增强他们的体质,促进生长发育和身体机能的发展;
b.通过体育,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具有科学的运动卫生习惯及良好的心理卫生环境;
c.通过体育,使学生养成一种运动的意识与习惯,从而为更有效地工作积累“本钱”。
④美育
美育就是指审美教育,又称美感教育、美学教育,是运用自然美、社会生活美和艺术美去培养学生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使受教育者形成一种正确的审美观,陶冶审美精神的教育活动。其目的是:
a.通过美育,传递审美知识,提高学生感受美的能力——不仅用感去感知,亦是用生命去体验;
b.通过美育,培养学生鉴赏美的能力和审美的情趣,使学生在面对对象本身时能领悟其所表达的意蕴和意境;
c.通过美育,发展学生创造美的能力,使学生有一种言说的冲动与能力,能够在社会活动和日常生活中自觉地体现美,能通过艺术欣赏艺术创作活动去发现美和追求美;
d.美育不仅是艺术教育,也不仅限于运用各种美去进行教育,更是指把一种美学精神渗透于整个教育、教学中去,使教育、教学过程成为一种审美过程。
⑤劳动技术教育
a.劳动技术教育是传授基本的生产技术知识和生产技能,培养劳动观点和劳动习惯的教育;
b.劳动技术教育的任务是通过科学技术知识的教学和劳动实践,使学生了解物质生产的基本技术知识,掌握一定的职业技术知识和技能,提高动脑和动手能力,养成良好的劳动态度和劳动习惯。
总的来说,各育的相互关系是辩证的,它们之间相互渗透构成一个整体:
①德育、智育、体育历来被当做教育的基本组成部分,其中体育是为各育实施提供身体条件的,智育为各育目标的实现提供必要的科学知识基础和智力基础,德育任何时候都制约人的发展方向,影响各育的效果和性质,为人的发展提供动力;
②缺少美育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
③劳动技术教育在促进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结合,使学生手脑并用,理论与实践结合方面有重要作用。
3培养现代人的品质
教育目的必须承认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培养受教育者的独立个性和创新精神,即培养现代人的品质。
(1)教育目的“培养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主要精神在于实现受教育者的理想发展——以满足受教育者生命之需要,这体现了对受教育者个人生命的关怀。
(2)承认受教育者在教育目的中的主体地位,维护受教育者的独立人格,尊重受教育者的个人价值,主要把受教育者当作目的——使受教育者成为全面发展的理想的完人,从而满足个人自身完善的需要。
(3)教育目的必须在讲全面发展的同时考虑个性化:
①全面发展的基础是“每一个人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人的全面发展与培养学生的个性是统一的,人的全面发展的结果肯定有人的个性充分自由的发展,绝不可以扼杀个性;
②个人的独特个性与才能构成社会的丰富多彩,只有具有“自由个性”的独特的人,才可能是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是一个具有现代品性的人。
(4)教育目的必然要满足创新的需要,把创新能力培养作为一个重要的内容:
①必须改造和更新传统的文化观念;
②改革传统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方式;
③改革单一的教育教学目标;
④改革繁、难、窄、旧的课程结构和体系;
⑤建立民主、平等、交往、对话的师生关系,真正实现培养创新人才的目的。
五、学校教育制度
(一)学校教育制度概述
1学校教育制度的概念
(1)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学制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规定着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培养目标、入学条件、修业年限、管理体制以及各级各类学校的关系等。
(2)学校教育制度是一个国家教育制度的主体部分。教育制度是国家内部各种教育机构的系统,泛指有组织的教育和教学的机构体系,包括:
①学前教育机构;
②各级各类学校教育机构;
③成人教育机构(如:文化馆、图书馆、影剧院等);
④少年儿童校外教育机构(如:少年宫、少年科技馆、儿童影剧院等);
⑤各级教育行政组织机构等。
学校教育制度是教育制度体系中最严密、最有效的基本制度,是国家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制度保证,对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2制定学校教育制度的依据
学制是由国家政权机关制定并颁布实施的,要受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和人的身心发展规律制约。
(1)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科学技术发展状况制约着学校教育制度
一个国家的学制必须与当时的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水平相符,学制的建立如果不能立足于现实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要求,便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当代世界各国普遍重视和发展职业技术教育,这是现代生产力与科学技术发展水平对学制的客观要求所致。
(2)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制约着学校教育制度的确立
①在阶级社会,教育具有阶级性,因此,学制也必然具有阶级性。统治阶级在制定学制时,必然要考虑其政治经济利益。
②在资本主义社会,资产阶级在学制设立中取消了“等级制”,提出了普及义务教育的口号,扩大了教育对象的范围,是历史的一大进步,但一些学校的学费十分昂贵,工农阶层根本拿不起,最终能入学的实际大多仍是资产阶级子女。
③社会主义的学制是在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制度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充分体现了无产阶级的教育目的和主张,使教育具有了真正意义上的全民性。
④我国现行学制,由于受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市场经济体制不完备的制约,还处于一个复杂、发展和变革的过程中。
(3)人的身心发展规律制约着学校教育制度的建立
①心理学的充分发展,为教育的科学化提供了理论基础。自赫尔巴特以来,心理学一直成为教育学的重要理论依据,学制的建立和发展同样受其制约。
②心理学的研究证明了人在发展过程中具有阶段性。不同年龄阶段的身心发展具有不同的特点和规律。在制定学制的过程中,对入学年龄、修业年限、各级各类学校的分段与衔接、升学制度等的规定,都必须要依据人的身心发展规律。
(4)民族文化传统也是建立学制的一个制约因素
制定学制时,必须要考虑本地区、本民族的文化传统特点,不能脱离民族文化传统的实际。如我国的语言文字比较复杂,学习起来相对困难些,制定学制时,就必须考虑这一特点,在时间安排上做适当的延长。
(二)现当代学制的发展
1欧美现代学制的形成
现代学制最早出现在欧洲。欧洲资本主义工业革命后,现代学校迅猛发展。
(1)由古代的中世纪大学、古典文科中学发展转化而来。
(2)建立了从小学到中学(包括初级中学、高级中学和职业学校等)的新学校。学校的类型不断增加,规模不断扩大,体系不断完善,到19世纪末,现代学制逐步形成。
2欧美现代学制的类型
(1)西欧双轨制
以英国的双轨制为典型代表,法国、前西德等欧洲国家的学制都属这种学制。这种学制是古代等级特权在学制发展过程中遗留的结果。
①一轨为非群众性的特权阶层子女所占有,学校多从古代学校发展而来,各方面条件都比较优越,学术性很强,学生学习可升到大学以上,属学术性的一轨。
②另一轨是为劳动人民的子弟所开设的新学校,学生在经过一定的基础教育之后,便升入职业技术学校,学习从事劳动生产的技术,属生产性的一轨。
③两轨之间互不相通,互不衔接。这种学制显然不利于教育普及。在现代社会的发展过程中,随着特权阶层的削弱,较高的学术性一轨已逐渐向劳动人民子女开放,但普通劳动者子女入学的仍然不多,因为这类学校学费昂贵,非劳动人民子女所能承受。
(2)美国的单轨制
①美国的现代学制最初是双轨制,但是,美国的历史发展与欧洲不同,没有特权阶层,在这样的历史传统下,学术性的一轨没有充分的发展,而群众性的新学校迅速发展起来,从而形成了从小学直至大学,形式上任何儿童都可以入学的单轨制。
②这种学制有利于教育的普及,其特点是教育参差不齐,同级学校教学质量相差较大,许多学校的水平不高。
(3)苏联型学制
①帝俄时期是双轨制学制。
②十月革命胜利后,推翻了沙皇统治,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制定了单轨制学制。
③与美国的单轨制的不同:
a.苏联型学制是社会主义性质的学制;
b.苏联型学制吸收了西欧双轨制中的一些积极因素,如职业技术学校单独设立;
c.苏联型学制既有上下级学校间的相互衔接,又有职业技术学校横向的相互联系,形成了立体式的学制。
④苏联型学制既有利于教育的普及,又使学术性保持较高水平。但由于课时多、课程复杂,教学计划、大纲和教科书必须统一而使教学不够灵活,特别是地域性较强的课程得不到很好的发展。
3发达国家当代学制发展的特征
(1)重视学前教育
世界各国普遍重视学前教育,许多国家把学前教育纳入学制系统,并在法律上予以保证。如法国、瑞士等国,在法律上规定五、六岁的儿童全部入幼儿园,作为义务教育的组成部分。一些发达国家3~6岁儿童的入园率几乎达到100%。
(2)逐渐延长义务教育年限
①学前教育与学校教育是有区别的,如就学习活动方式而言,前者以游戏为主,后者以课堂教学为主。
②由于义务教育年限已延长至初级中学,小学已成为普及教育的初级阶段。许多国家改革小学学制,将入学年龄提早,发达国家普遍比以前提早一两年。
③各国都把义务教育的年限逐渐延长,一些发达国家的义务教育年限已达12年以上,将义务教育延伸到高中阶段。
(3)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
①国际经济竞争日趋激烈,社会生产需要大量的技术劳动力,要求在中等教育结构中发展职业技术教育来满足这一需要。
②经济发展的有限性,使适龄青少年不能全部接受高等教育,必须有部分青少年在中等教育结束后就业,这些青少年在就业前则必须接受一定的职前训练。
③各国都十分重视中等教育的改革,发展中等职业技术教育,使职业技术教育成为基础教育与就业之间的桥梁。
(4)高等教育结构多层次化,类型多样化
①传统的高等教育以本科为主,研究生教育比例很小。当前的高等教育,大多数国家都已形成了专科、本科和研究生三级教育体制。
a.专科二至三年,学制短、投资小、发展快、职业性强;
b.本科四至五年,为高等教育主体,基本理论厚重,学术要求严格,以培养高级科技、管理与学术研究人才为主;
c.研究生教育包括硕士学位课程和博士学位课程,分别为二到三年,主要培养科学研究和管理的高级人才;
d.近年来,一些国家又开设了“博士后教育”,为获得博士学位的人继续开设研究课程。
②高等教育类型也由单一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向全日制与业余并存的多样化方向发展。普通高校向社会开放,形成了电视大学、函授大学、夜大学等多种高等教育办学形式。
(5)发展继续教育
①现代社会科学知识发展更新得较快,知识陈旧率高,一次性学得的科学知识难以适应一生发展的需要,每个社会成员都必须在工作之后,不断接受学习培训,才能保证适应现代社会生产的需要。
②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出版了《学会生存》一书,使终身教育思想广泛传播。
③各国都十分重视成人的继续教育,许多国家把继续教育纳入学制系统中,成为学制一个组成部分,并制定法律予以保证。如美国国会在1986年通过了“成人教育法案”,规定年龄在45岁以下,低于大学学历水平的生产者和有职业者,可以进入多种形式的成人教育机构接受再教育。
(三)我国学制的形成与发展
1旧中国学制的建立
(1)我国古代的学制,萌芽于西周,如最早设立的庠、序、校等,形成于西汉,到唐宋时期才比较完备。由于古代学校教育不发达,这一时期的学制没有形成完整的体系。
(2)具有完整体系的学制是以现代学制的出现为标志:
①我国现代学制建立到清朝末年才出现。1902年,清政府制定了现代学制《钦定学堂章程》,史称“壬寅学制”,形成了旧中国现代学制。
②1904年,清政府颁布《奏定学堂章程》,史称“癸卯学制”。它是我国近代第一个以法令形式公布并在全国推行的学制。
③辛亥革命后,于1912年对学制进行修订,次年又陆续颁布了一些学校令,综合起来就构成了“壬子癸丑学制”。1922年,以美国学制为蓝本,制定颁布了“壬戌学制”,又称新学制。
2老解放区的学制
20世纪30~40年代,中国共产党为适应革命战争的需要,在革命根据和解放区建立了各种类型的学校、文化教育机关,创立了一种新型学制。其具体特点是:
(1)干部教育与群众教育并举。
(2)学校教育的组织形式多样化,富于灵活性。
(3)依靠群众办学。
3我国社会主义学制的建立与发展
(1)1951年的学制改革
①解放初,我国并存着老解放区的学制和国民党统治区原来实行的学制,改革旧学制、建立新学制已成为必然。
②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于1951年10月颁布了《关于改革学制的决定》,规定我国当时的学制为:幼儿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各级政治学校和训练班。
③这标志着我国普通教育、职业教育和业余教育相结合的社会主义教育体系的形成,促进了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
(2)1958年的学制改革
①1958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公布了《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提出了“两条腿走路”的方针和“三结合六并举”的具体原则。
a.三结合
第一,统一性与多样性相结合;
第二,普及与提高相结合;
第三,全面规划与地方分权相结合。
b.六并举
第一,国家办学与厂矿、企业、农业合作社办学并举;
第二,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并举;
第三,成人教育与儿童教育并举;
第四,全日制学校与半工半读、业余学校并举;
第五,学校教育与自学并举;
第六,免费教育与不免费教育并举。
②明确规定全国将有三类学校:全日制学校、半工半读学校、业余学校。据此,全国展开了中小学学生学制改革实验。
③由于“左”的思想影响和林彪、“四人帮”的破坏,学制改革没有按客观规律办事,完善的新学制被破坏得面目全非,严重阻碍了教育事业的发展。
④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教育战线拨乱反正,各级各类学校初步得到了整顿恢复,我国的学制系统逐步走上正规化和合理化的轨道。
4我国现行的学校系统
(1)幼儿教育
幼儿园招收3~6岁的幼儿,进行启蒙教育,使他们身心得到全面发展,为接受小学教育打下良好基础。
(2)初等教育
初等教育主要指全日制小学教育,招收7岁儿童入学,有条件的地区可以逐步实行6岁半或6岁儿童入学,学制为5~6年。小学的任务是对儿童实施全面发展的基础教育,为接受中等教育打下了基础。
(3)中等教育
中等教育指全日制中学、各类中等职业学校和业余中学。
①全日制中学修业年限为6年,初中3年,高中3年。
②职业高中2~3年。
③中等专业3~4年。
④技工学校2~3年。
⑤属成人教育的各类业余中学,修业年限适当延长。
(4)高等教育
高等教育指全日制大学、专门学院、专科学校、研究生院和各种形式的业余大学。高等学校招收高中毕业生和同等学力者。
①专科学校修业2~3年。
②大学和专门学院4~5年,毕业合格者,授予学士学位。
③业余大学修业年限适当,学院规定课程经考核达到全日制高等学校同类专业水平,承认学历,享受同等待遇。
④条件较好的大学、专门学院和科学研究机关设立研究生教育机构:
a.硕士研究生修业年限为2~3年,招收获学士学位和同等学力者,完成学业授予硕士学位;
b.博士研究生修业年限为3年,招收硕士学位者和同等学力者,完成学业授予博士学位;
c.在职研究生修业年限适当延长,完成学业者也可获相应学位。
5义务教育
义务教育是学校教育制度中基本的和重要的组成部分,重视和提高义务教育的质量是各国教育发展的共同趋势。1986年4月12日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同年7月1日起实施,确立了九年义务教育制度。2006年6月,我国对义务教育法进行了修改。
义务教育是依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和青少年必须接受,国家、社会、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具有以下基本特点:
(1)强制性
①义务教育的国家强制性,是义务教育最本质的特征。它指义务教育依照法律的规定,由国家强制力保证推行和实施。
②义务教育不仅是受教育者的权利,而且是国家应尽的义务。为了保证义务教育的实施,必须依靠国家法律的强制力予以保证。
③任何违反义务教育法律规定,阻碍或破坏义务教育实施的行为,都应依法承担法律责任,受到强制性处罚或制裁。
(2)普及性
全体适龄儿童、少年,除依照法律规定办理缓学或免学手续的以外,都必须入学接受教育,并且必须完成九年的义务教育。
(3)公共性
义务教育是一种社会公共事业,属于国民教育的范畴。它是面向本地区、本民族全体国民的教育。这种公共性表现在四个方面:
①教育与宗教分离,使学校教育成为世俗性的公共事业。
②义务教育由国家设立或批准的学校来实施,体现了国民的意志。
③实施义务教育的学校和教师具有公共和公务性质,其工作对国家负责,对国民负责。
④国家对实施义务教育进行有效的监督和管理,而不是放任自流。
(4)免费性
义务教育的免费性是指国家对接受义务教育的学生免除学费杂费。这是世界各国实施义务教育的一个共同特点。当然,义务教育从免除部分费用到免除全部费用,要从各个国家和地区的实际情况出发,有一个逐步发展的过程。
(5)基础性
义务教育的基础性意味着,根据法律规定,所有适龄儿童、少年都必须完成规定年限的教育,并接受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和基本态度等方面的教育。
这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是现代社会对每一个公民素质的最基本要求。义务教育的基础性表现在义务教育是一种全民性的教育,而不是英才教育。
六、教育研究的基本方法
(一)基本的科学研究方法
1类比方法、归纳方法与演绎方法
(1)类比方法
在形式逻辑中,类比是一种推理形式,就是根据两个或两类对象之间在某些方面相似或相同而推出它们在其他方面也可能相似或相同的一种逻辑方法。
在实际运用类比法时,要注意两个环节:
①选择类比对象。它是以研究目的为依据的,一般都选择自己熟悉的、生动直观的东西作为类比对象。
②进行类比推理。这是在确定类比对象之后,再通过比较找出它们的相同点或相似的地方,然后以此为前提进行类比推理。
(2)归纳法和演绎法同为认识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的两种不同的方法
①归纳法是由特殊推到一般,分为完全归纳法和不完全归纳法,归纳法是科学实验的指导方法。在教育实验中,常用归纳法进行对照实验和循环实验的实验设计。
②演绎法是从一般推到特殊,分为三段论、关系推理、假言推理、选言推理等。演绎法是检验假设、假说和理论的必要环节,也是逻辑论证的工具。演绎推理是作出科学预见的一种手段。
③归纳法和演绎法相互联系、相互补充:
a.演绎所依据的理由,来自对特殊事物的归纳、概括,归纳的结论是演绎的前提,演绎离不开归纳;
b.归纳对特殊现象的研究,又必须以一般原理为指导,才能找出特殊的本质,从而进一步补充、丰富和发展这种共同的本质的认识,归纳也离不开演绎。
④归纳和演绎在实际思维过程中相互渗透,并且相互转化。把两者绝对对立起来,抹杀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是形而上学的思维方法。
2比较方法与分类方法
比较与分类是科学研究中两种基本的认识问题的方法。
(1)比较方法
比较,是从具有同一性事物间寻找其差异性,或者从具有差异性的事物间寻找其同一性的思维方法。比较法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中运用都较为广泛。
①比较法的类型很多,根据比较对象具有同一性和差异性来分类,可以将比较方法分为同类比较法和异类比较法。
②根据比较对象的历史发展和相互关系的观点,可以将比较方法分为异期纵向比较法和同期横向比较法。
③根据比较对象的整体与局部性,可以将比较方法分为宏观比较法和微观比较法。
(2)分类方法
分类方法,是通过比较建立集合的方法。它将事物区分为具有一定从属关系的不同等级层次的系统。通过比较建立的集合,就是“类”。
①分类方法能帮助研究人员加工、整理资料与事实,储存各种数据,并把它们条理化、系统化,从而为研究人员提供一种便利的检索手段,并为进行分门别类的深入研究创造条件。
②分类是科学发展的必要步骤,科学的进步是同分类系统的不断完善相联系的。
③分类是揭示事物历史发展规律的必要条件。在科学研究中,由于科学分类系统反映了事物的本质特征和内部规律性的联系,因而具有科学的预见性,能指导人们寻找或认识新的具体事物。
3分析方法与综合方法
(1)分析与综合
分析与综合是两种最基本的逻辑思维方法,它们同比较、分类、类比、归纳和演绎等方法密切联系,互相渗透,在科学研究活动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2)分析方法
分析方法是将被研究对象的整体分为各个部分、方面、因素和层次,并分别加以考察,从而认识事物本质的思维方法。
(3)分析包括定性分析、定量分析和因果分析
①分析与综合是互相补充的
a.综合方法,是将已有的关于研究对象的各个部分、方面、因素和层次的认识联结起来,形成对研究对象整体性的新认识。人的整个认识过程是分析与综合的统一。
b.分析是综合的前提或基础,没有分析就没有综合,但是分析又要综合作指导,二者互为前提。在认识的全过程中,分析与综合各自只能完成一个阶段的任务,把其中任何一个绝对化而否定另一个,认识的全过程就无法完成。
②分析与综合是互相转化的
人们的认识是在分析-综合-再分析-再综合的过程中不断前进的。分析与综合在科学研究中作用极大:分析与综合是加工、整理资料与事实的基本方法,是形成和发展科学理论的基本方法,是进行发明创造的重要途径之一,是其他诸逻辑方法的基础。在科学研究中,两种方法要同时并用。
4系统方法
(1)系统方法,就是把研究对象作为系统,从系统的部分与部分、系统与环境的相互关系、相互作用中综合地考察研究对象的方法。
(2)系统方法把研究对象如实地当做一个整体来对待,并着重研究该系统的整体功能,同时,从物质、能量和信息三个方面来认识和控制系统运动,使系统达到人们确定的最佳状态。在思维方式上,系统方法把综合作为出发点和归宿,并把分析和综合贯穿于过程的始终。
(二)常用的教育学研究方法
1观察法
(1)定义
观察法是一种根据研究课题,有选择地针对研究目标,研究者或凭自己的感官、或借助于其他手段和仪器,注视事物的现象、探寻事物的本质的方法。它是教育科研广泛使用的一种最基本的方法,在采用其他常用方法,如实验、调查等方法时也常需它的参与。
(2)步骤
①第一步是制订观察计划,确定观察目的、内容、方法和手段以及观察的过程和时间。
②第二步是按计划进行观察,要集中精力,掌握具体的观察时间和地点,突出重点,做好记录。
③第三步是及时整理观察材料,进行统计、归类、分析,并注意根据需要反复观察。运用观察法要坚持观察的目的性、客观性、全面性和观察对象的典型性。
2文献法
(1)定义
文献法是指通过查阅有关文件、资料、图书、作业、作品、试卷等,全面、准确地掌握所要研究课题的研究情况,从而获得对所研究事物的新的认识的一种方法。它也是教育研究常用的方法,可以作为一种单独方法使用,但更多的是和其他方法结合运用。
(2)步骤
运用文献法的步骤包括对文献的搜集、鉴别和分析。要求在研究过程中,坚持全面分析,坚持用发展的观点分析,坚持批判和继承相结合。这对于我们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为教育研究发现和解决新问题具有重要作用。
3调查法
(1)定义
调查法是研究者采用一定的手段获得研究对象的实际情况,弄清事实,发现问题,探求规律的研究方法。教育调查是了解教育情况,研究教育问题的基本方法。这对于制定教育规划、检查教育质量、总结教育经验,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2)步骤
①在运用调查法研究教育问题时,要确定好调查目的,选择适当的研究对象,拟出调查提纲,计划好调查的步骤和方法,并注意分析调查所得材料,撰写出调查报告。
②在调查中要坚持实事求是,坚持调查对象的典型性和代表性,坚持深入调查,坚持观察、谈话、查找文件资料、作业、问卷等多种方法的同时并用。
4实验法
(1)概述
实验法是在人工控制因子的情况下,有目的有计划地观察自变量的变化和结果的一种方法。教育学中所使用的实验法,一般是自然实验法,即在教育活动的自然状态下进行的实验,不是在专门的实验室里进行的实验。为了与自然科学的实验法相区别,可以称之为教育实验法。
(2)教育实验法
①定义
教育实验法是研究者根据对解决教育问题的设想,创设某种环境、控制一定条件所进行的一种教育活动。通过这种实践活动,来探索所设想的某种教育制度、内容、方法或形式的效果,检验其科学价值。
②分类
教育实验法一般分为三种:
a.单组实验法。是在一个组或一个班、一个年级、一个学校里进行实验,将实验前的情况与施加实验因素后的情况作比较,以检验实验因素发生的效应。
b.等组实验法。是采取两个情况相等或相似的组或班、年级、学校进行实验,一组施加某种实验因素,叫实验组,另一组不施加某种实验因素,叫控制组或对照组,将两组所得结果进行比较,以判定实验因素所发生的效应而进行的教育活动。
c.循环实验法。是把各个不同的实验因素,按照预定的排列顺序,分别施加在不同的教育教学组织中,然后把每个因素的几次效果加在一起,进行比较作出结论的方法。
5比较法
(1)定义
比较法是一种根据一定标准,对同类事物在不同情况下的不同表现进行比较研究,找出被比较对象的异同,以获得新认识的方法。
(2)实施方法
运用这种方法研究教育问题,可以有两种方式:
①横向比较,有利于开阔眼界,全面认识研究的对象。
②纵向比较,有助于从历史经历中探索事物变化的线索和发展规律。
(3)步骤
进行教育比较研究,首先要确定比较的主题,然后提出比较的标准,解释比较的内容,作出比较的结论。在比较时,要注意事物之间的可比性,注意比较的广泛性,要深入事物的本质进行比较。
6个案研究法
(1)定义
个案研究法是将一个具体单位(一个学生、一个家长、一个学生群体、一所学校等)作为案例,对它的若干现象、特征和过程作全面、深入、长时间的调查研究,摸清它的来龙去脉的研究方法。
(2)步骤
①在教育活动中进行个案研究,首先要获取有关凭证,也就是尽量全面地搜集有关个案材料。
②然后进行初步诊断,即对个案材料进行分析,找出问题的关键。
③最后提出治疗方案和改进意见。运用个案研究法切忌将个案研究结果作为一般推论,犯以偏概全的错误。
七、国内外著名教育家的教育思想
(一)国内著名教育家及其教育思想
1孔子
孔子(前551~前479)是儒学的创始人,也是私学的创始人。其教育思想集中反映在《论语》一书中,主要有:
(1)“性相近”“习相远”的教育作用论;
(2)“有教无类”的教育对象论;
(3)“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的教育价值论;
(4)诗、书、礼、乐的教育内容论;
(5)因材施教、启发诱导、学与思结合、身体力行等教学方法论;
(6)“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教学境界论。
2孟子
孟子(前372~前289),我国战国中期著名的思想家,他的教育思想在古代中国教育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后世把他和孔子的思想并称为“孔孟之道”。
(1)孟子在中国教育史上首倡“性善论”。他把人性归于天性,把道德归于人性,又把人性归于天赋,构成了他的先验主义的人性论;
(2)孟子认为同物则同类,同类则同性,提出了“圣人与我同类者”“人皆可以为尧舜”的智力平等的思想。
3荀子
荀子(约前313~前238),战国末期赵国人。
(1)《劝学》篇较系统地阐述了荀子的教育思想。荀子提出了一个重要的观点:人的知识与才能不是先天就具备的,而是后天“善假于物”以及“教使之然”的结果。由此肯定环境和教育在人的发展过程中的巨大作用;
(2)《礼记》中的《学记》为战国后期思孟学派的作品,其中也包含荀子的思想影响。《学记》对我国先秦时期的教育和教学,第一次从理论上进行了比较全面系统的总结,是我国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教育专著。
4韩愈
韩愈(768~824),唐代文学家、教育家、著作家,著作主要有《昌黎先生集》。
(1)韩愈重视教育的社会作用,要求发展学校教育,称“上者可教而下者可制”,以“性三品说”为教育理论基础,认为学校教育在以“培养德艺兼备的君子”为目标时,必以六艺为学科,进行仁、礼、信、义、智的五常之教,要注重个人修养;
(2)《师说》发表了韩愈对师道问题的新见解,认为学者必有师,师之任务为“传道、授业、解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
5陶行知
陶行知(1891~1946)原名文濬,后改名为知行、行知,安徽歙县人,近代教育家。
(1)他毕生致力于教育和社会改革事业,留下大量著述,汇编为《陶行知全集》等;
(2)他系统地提出了生活教育理论的基本观点:“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等。
6蔡元培
蔡元培(1868~1940),近代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家、教育家,其著述汇编为《蔡元培全集》等。他提出了:
(1)“五育”(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美感教育)并举的教育方针;
(2)“尚自然”“展个性”的儿童教育主张。
7陈鹤琴
陈鹤琴(1892~1982),我国现代幼儿教育事业的开拓者,著名的儿童教育家。
(1)他的主要教育著作有《儿童心理之研究》《儿童心理学》《家庭教育》《活教育的教学原则》等;
(2)他提出“活教育”的思想体系,包括三大纲领,目的论、课程论、方法论。
8叶圣陶
叶圣陶(1894~1988),我国著名的作家、教育家,代表作有《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
(1)关于教育的目的,他主张教书与育人紧密结合,教育是人类获得生存资料和经营生活的一种工具,教育应该有助于帮助学生认识自己、革新自己、成就自己;
(2)他认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教育就是培养习惯”。
(二)国外著名教育家及其教育思想
1苏格拉底
苏格拉底(前469~前399),古希腊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
(1)他的课程论:“美德即知识”;
(2)他坚持的方法:在与学生谈话的过程中,并不直截了当地把学生所应知道的知识告诉他,而是通过讨论问答甚至辩论来揭露对方认识中的矛盾,逐步引导学生自己最后得出正确答案的方法,被人们称为是“产婆术”。
2亚里士多德
亚里士多德(前384~前322),古希腊伟大的哲学家、科学家和教育家。他认为,体、德、智、美要和谐发展:
(1)首先训练其身体;
(2)必须注意公民的道德教育;
(3)阅读、书写,乃至绘画的目的都是为了将来的实际效用;
(4)音乐教育是和谐发展的核心。
3夸美纽斯
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1592~1670)是泛智教育思想的代表人物,主要著作有《大教学论》《世界图解》《母育学校》等。
(1)《大教学论》是西方教育史上第一部体系完整的教育学著作,它全面论述了人的价值、教育的目的及作用、旧教育的弊病、改革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学制、教学法、体育、德育、宗教教育、学校管理等;
(2)他提出了便易性、彻底性、简明性与迅速性等教学原则。
4洛克
英国教育家洛克(1632~1704)是绅士教育思想的代表人物。
(1)他的主要著作有《政府论》《人类理解论》《教育漫话》等;
(2)洛克的主要教育思想是绅士教育。他认为教育的目的是培养绅士,即有道德、有学问、有礼貌的人。
5卢梭
法国教育家卢梭(1712~1778)是自然教育思想的代表人物,主要著作有《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社会契约论》《爱弥儿》等。
(1)卢梭认为顺应自然的教育必然也是自由的教育,因为人最重要的自然权利就是自由;
(2)他要求要尊重儿童的自由,让儿童享有充分自由活动的可能和条件,并在教学过程中采取自然的、自由的教学方法以适应儿童的身心发育水平和个别差异。
6赫尔巴特
赫尔巴特(1776~1841)是德国教育家、哲学家和心理学家,主知主义教育思想的代表人物,主要著作有《普通教育学》(1806)和《教育学讲授纲要》(1835)等。
(1)在西方教育史上,赫尔巴特第一次明确、系统地提出并论证了“教育性教学”的思想,把教学作为道德教育最基本的途径和手段。他认为,教师应采取符合学生心理活动规律的教学程序,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教学;
(2)他把教学过程分成四个连续的阶段:①明了;②联想;③系统;④方法。
7马卡连柯
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1888~1939)是集体教育思想的代表人物,主要著作有《教育诗篇》《塔上旗》《父母必读》等。
(1)他认为,苏维埃教育方针概括地说来就是,建立合理的集体,建立集体对个人的合理影响;
(2)他提出了尊重与要求相结合原则、平行教育影响原则、前景教育原则等教育原则。
8苏霍姆林斯基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1918~1970)是“个性全面和谐发展”教育思想的代表人物。
(1)他的主要教育著作有《帕夫雷什中学》《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等;
(2)他从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出发,创造性地将“全面发展”“和谐发展”“个性发展”融合在一起,提出“个性全面和谐发展”教育思想,并将其作为学校教育的理想和目标。
9杜威
美国教育家杜威(1859~1952)是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代表人物,其代表作《民主主义与教育》对实用主义教育、思想体系有最完整而又最详尽的阐述。
(1)他认为,“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
(2)坚持“儿童中心”,学校生活组织应该以儿童为中心;
(3)要“从做中学”;
(4)他提出作为问题解决法的教学五步:
①疑难的情境;
②确定疑难的所在;
③提出解决疑难的各种假设;
④对这些假设进行推断;
⑤验证或修改假设。
10皮亚杰
皮亚杰(1896~1980)是瑞士心理学家、日内瓦学派的创始人,主要著作有《儿童的言语和思维》《儿童智慧的起源》《儿童心理学》《结构主义》《发生认识论导论》《教育科学与儿童心理学》等。他认为:
(1)教育的主要目的是促进儿童智力的发展,培养儿童的思维能力和创造性;
(2)真正的学习是儿童主动的、自发的学习;
(3)儿童必须通过动作进行学习;
(4)教育应该按儿童的年龄特点进行。
11布鲁纳
布鲁纳(1915~2016)是美国心理学家和教育家,结构主义教育思想的代表人物,主要著作有《教育过程》《论认知》《教学论探讨》《教育的适合性》等。
(1)他认为,学习一门学科不仅是“学会什么”,更重要的是“知道怎样处理”,即“学会如何学习”;
(2)应该把发现学习作为儿童教学的主要方法,以鼓励儿童去发现知识的奥秘,去掌握学科的结构。
12霍华德·加德纳
(1)霍华德·加德纳(1943~)是世界著名教育心理学家,最为人知的成就是“多元智能理论”,被誉为“多元智能理论”之父;
(2)加德纳认为,支撑多元智能理论的是个体身上相对独立存在着的、与特定的认知领域和知识领域相联系的八种智能:
①语言智能;
②节奏智能;
③数理智能;
④空间智能;
⑤动觉智能;
⑥自省智能;
⑦交流智能;
⑧自然观察智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