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道俊《教育学》(第7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2章 教育与人的发展

2.1 复习笔记

一、人的发展概述

1.人的发展的含义

(1)内涵

人的发展通常是指个体发展。个体发展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个体发展是指个人从胚胎到死亡的变化过程,其发展持续于人的一生。狭义的个体发展则是指个人从出生到成人的变化过程,主要是指儿童的发展。

(2)外延

人的发展是整体性的发展,但又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和层次做出不同的分析。大体上可以分为三个方面:一是生理发展;二是心理发展;三是社会发展。这三个方面,既有一定的相对独立性,又十分密切地联系在一起,在人的发展过程中形成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关系。它们与教育所要培养的人的体、智、德、美等方面的发展是相一致的、交织在一起的,体、智、德、美都包含着这三个方面的发展。

从总体上看,人的发展十分复杂,是一个生活与生长并进的过程,是一个“给定”与“自我选择”、“自我建构”相互作用、相互转化的过程,是发展的各种因素相互制衡、相互协调的过程,它体现为个体内部的生理、心理、社会文化与外显行为方式的连续又较稳定的发展变化。

2.人的发展的特点

(1)未完成性

人是未完成的动物,人的未完成性与人的非特定化密切相关。非特定化是指人的具有特定结构形式和相应的特定功能的器官,在构造和机能上(对其行为来说)具有非特定化的特点和性质,具有极大的可塑性、广泛的适应性,可以不确定地适合于人的一切行为方式。

对于儿童来说,不仅处于未完成状态,而且处于未成熟状态。儿童发展的未成熟性、未完成性,蕴涵着人的发展的不确定性、可选择性、开放性和可塑性,潜藏着巨大的生命活力和发展可能性。教育人类学认为,人的未完成性及其蕴涵的发展潜能,充分说明人的需教育性和人的可教育性。

(2)能动性

人是能动地、自主地完成和完善的。人的发展是一个自觉能动的过程,这是人的发展区别于动物的一个重要特性。

人在发展过程中会表现出人所特有的能动性,这种能动性具体表现在人的能动、自主、自觉、自决和自我塑造等方面,是人的生长发展与自然界发展变化及动物生长发展最重要的不同,这也是人的教育与人改造自然的实践活动以及动物训练等活动之间最根本的区别。它为教育提供了合理的人性假设,为教育活动指明了努力的方向,也为教育活动提供了基本的依据。

3.人的发展的规律性

从形式上看,人的发展的规律性主要表现为人的发展的顺序性、不平衡性、阶段性、个别差异性和整体性。这些规律性具有重要的教育学意义,是教育工作必须遵循的规律性。

(1)顺序性

在正常情况下,人的发展具有一定的方向性和先后顺序,既不能逾越,也不能逆向发展。人的发展的顺序性要求教育要循序渐进地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

(2)不平衡性

人的发展并不总是按相同的速度直线前进的,不同系统的发展速度、起始时间、达到的成熟水平是不同的;同一机能系统在发展的不同时期(年龄阶段)有不同的发展速率。人的发展的不平衡性要求教育要掌握和利用人的发展的成熟机制,抓住发展的关键期,不失时机地采取有效措施,促进学生健康地发展。

(3)阶段性

人的发展变化既体现出量的积累,又表现出质的飞跃。当某些代表新质要素的量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导致质的飞跃,即表现为发展的阶段性。人的发展的阶段性要求教育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尊重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特点,并根据这些特点提出不同的发展任务,采用不同的教育内容和方法,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

(4)个别差异性

人的发展的个别差异性体现在,每个人的发展优势(方向)、发展速度、高度(达到的水平)往往是千差万别的。人的发展的个别差异性要求教育必须深入了解学生,针对学生不同的发展水平以及不同的兴趣、爱好和特长进行因材施教,引导学生扬长避短、发展个性,促进学生自由地发展。

(5)整体性

教育面对的是一个个活生生的、整体的人,他既具有生物性和社会性,还表现出个体的独特性。不从整体上把握教育对象的特征,就无法教育人。人的发展的整体性要求教育要把学生看作复杂的整体,促进学生在体、智、德、美、行(实践智慧与能力)等方面全面和谐地发展,把学生培养成为完整和完善的人。

二、影响人的发展的基本因素

一般认为,影响人的发展的因素包括遗传、环境、教育和个体的能动性等方面。

1.遗传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

(1)遗传素质是人的发展的生理前提;

(2)遗传素质的成熟程度制约着人的发展过程及年龄特征;

(3)遗传素质的差异性对人的发展有一定的影响;

遗传素质为人的发展提供了生理上的可能性,但并不决定人的发展。否认社会生活条件和教育作用的观点,是错误的。

2.环境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

(1)环境是人的发展的外部条件

环境泛指个体生存于其中,在个体的活动交往中,与个体相互作用并影响个体发展的外部世界。人的生存与发展环境十分复杂,就影响人的发展的活动对象来说,大体上可以分为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精神文明这三大类。儿童发展的环境是儿童个体所生存和活动于其中的,经过一代一代的前人以自己的劳动和活动为后代所创造的那个环境,它包括自然环境,但主要是社会生活环境,这是儿童得以发展的现实条件。

(2)环境的给定性与主体的选择性

环境的给定性指的是由自然与社会、历史遗产与他人为儿童个体所创设的生存环境,它对于儿童来说是客观的、先在的、给定的,是不能选择的。

但是,环境对人的发展所起作用的性质和力度却因人而异,因为人是具有能动性的主体,即使是初生儿,他也本能地会通过哭闹来影响、调动他的母亲和亲人,以改善他的生活处境;随着年龄和经验的增长,人的能动性、自主性、选择性、创造性都在逐步增长,其对环境的反作用与相互作用的活动也在逐步增强,即主体对环境的能动性、选择性在逐步增强。

因此,对环境作用的理解不能简单化、抽象化、静态化,应该对其做深入、具体而动态的分析,应当把环境与人的生活和活动联系起来理解。

环境的给定性离不开主体的选择性,它不但不会限制人的选择性,而且正因为有了环境的给定性,反而激发了人的能动性、创造性。当然,给定的环境条件也不是一成不变的,二者的相互作用蕴涵着人的多种多样的发展可能性。

教育也是一种环境影响,只不过是为育人有意识地组织起来的旨在更有效地促进人的发展的环境影响。尽管环境对人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但它并不能简单地决定人的发展。那些过分夸大环境作用的“环境决定论”的观点是错误的。

3.个体活动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

(1)个体活动是人的发展的决定因素

人的能动性是在人的活动中、在人的社会生活中产生,并通过人的活动表现出来的。人在以自己的活动为中介同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接受着环境的影响,同时也改造着环境,并在改造环境的过程中改造着自己。所以,从个体发展的各种可能变为现实这一意义上来说,个体的活动、个体的社会实践是个体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可见,教育必须通过引领和组织学生的主体活动来促进学生的身心与个性的发展。

(2)个体活动制约着环境影响的内化和主体的自我建构

人在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既改造着环境,也提升了自身的素质,实际上这是主体自我建构的过程。对于学生来说,他们在教育者的影响下,通过积极参与社会生活和交往活动,能动地进行自我认识、自我发展和自我建构。这个过程要求学生必须自觉主动地参与,才能将人类社会的精神财富转化为自己的财富。在同样的环境和教育条件下,每个学生发展的特点和成就,主要取决于他自身的态度,取决于他的能动性的发挥状况。

(3)个体通过能动的活动选择、建构着自我的发展

人不仅能把握自己与外部世界的关系,而且能把自身的发展当作自己认识的对象和自觉实践的对象,进行自我设计和自我奋斗。只有达到了这一水平,人才在完全意义上成为自我发展的主体。这是一个自我超越的过程。一方面,人通过认识自己与周围环境的关系不断地为自己的发展创造条件;另一方面,人对自己的发展目标和未来前景进行规划和设计。人的能动性在人的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赋予了人在一定条件下主宰自己命运的可能。

三、教育对人的发展的作用

1.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着引领作用

在现实生活中,影响人的发展的因素除了遗传、环境和个体活动,还有教育这一因素。教育尤其是学校教育,使得影响人的发展过程中加入了教育者这一主体,使环境成为通过选择和设计的环境,使受教育者的学习和身心发展活动成为有指导、讲成效的活动,从而引领青年由生物人发展成为社会人,成为社会所需要的人才,以确保人类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杜威指出,教育是有意识地选择、设计、组织、控制的传递人类经验的特殊环境,是一种有指导的旨在促进人的发展的特殊活动。

兰德曼明确指出,人类创造的一切文化的东西都需要通过教育来传递给下一代。年轻一代的培养,都需要通过老一辈和教育者有意识、有组织、特意坚持进行的教育才能实现。

教育在年轻一代的成长过程中起着极其重要的引领作用,主要体现在有意识地为年轻一代的成长选择、建构、调控良好的环境,对他们的生活、交往、学习与实践等活动进行正确的教导、示范和辅助,尊重他们的主体地位,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和主观能动性,使其能够进行自为、自觉、自强的发展。

2.学校教育主要通过传承文化科学知识来培养人

教育主要是通过文化知识的传承来培养人的,文化知识是滋养人生长的最重要的社会因素与资源。语言符号及其负载的文化知识之所以对人的发展至关重要,主要是因为文化知识蕴涵着有利于人发展的多方面价值。

(1)文化知识促进人的认识的发展

知识是人类长期认识与实践的成果,是前人遗留给我们的精神财富。学生如果能掌握和运用前人的知识,也就等于继承和掌握了前人的资源和认识工具。

(2)文化知识促进人的精神的发展。

知识蕴含着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科学精神能引导人实事求是,独立思考,追求真理,人文精神则引导人追求人生的意义和尊严,这使得学生经历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陶冶,形成人生的智慧,具有人生理想和抱负,能够积极地担当起社会责任和人类使命。

(3)文化知识促进人的能力的发展。

知识及其运用的能力是前人认识事物和解决问题的智慧结晶。要有效地发展学生的认识问题和处理问题的能力,不仅要引导他们学习和理解知识,更要引导他们将知识运用于实际,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自身能力。

(4)文化知识促进人的实践的发展。

学习的目的在于运用,学生通过学习获取了知识,认识了事物的特性,就获得了改造某种事物的可能性,也就能推动人们在这一领域的社会实践的发展。

鉴于知识的多方面价值,要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教育必须引导学生尊重知识、热爱知识、主动学习、探究真知、创造性地理解和运用知识,并在这个过程中使儿童的智能、品德和个性都获得发展,成为社会实践的主体。

3.学校教育对提高人的现代性有显著的作用

与古代社会相比,现代社会对人的发展和教育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教育对人的发展的作用也越来越大,这在人的现代性发展方面表现得尤为明显,这是因为学生在学校里不仅学会了读、写、算等各个方面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而且学到了与他们个人的发展和国家的未来有关的态度、价值观和行为方式。我国正在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人的现代化是社会现代化的重要基础和前提条件。我们应当自觉地优先发展教育,高度重视并充分发挥教育对人的现代化的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