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雯《新闻编辑学》(第3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含新闻编辑专题视频讲解]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一章 新闻编辑工作概论

1.1 复习笔记

【知识框架】

【重点难点归纳】

一、报纸的出现与新闻编辑的确立

1.编辑内部分工的三个阶段

(1)通讯社出现,专门从事新闻采访活动;报社内部也有了专门从事编辑工作和专门从事记者工作的分工。

(2)出现了撰写言论的主笔;出现了专门负责与读者、作者和通讯员联系的通联部。

(3)根据其负责的报道领域,分为经济编辑、文教编辑、图片编辑等。

2.报纸编辑

(1)新闻编辑作为一种职业,最早是在报纸编辑领域中出现的,报纸是新闻信息的第一代载体。

(2)报纸的新闻编辑最早主要是从事文字新闻稿件的编辑加工,因为报纸的图片新闻传播相对于文字传播要晚的多。

(3)对图片新闻传播起决定性作用的新闻摄影和报纸本身一样,是科学技术发展的产物。

(4)在新的历史时期,报纸编辑面对的是更加开放、也更具挑战性的新环境:

社会变革加剧使报纸编辑面对更加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

媒介种类与数量的递增使报纸编辑面对压力强大的市场竞争环境;

现代科技发展使报纸编辑处在崭新的技术环境。

3.媒介变迁与新闻编辑的发展

(1)广播

1920年11月2日,美国西屋公司成立广播电台,呼号KDKA。这是美国第一个领有营业执照的商业广播电台,也是被公认的世界上第一个正式的广播电台。

20世纪40年代,无线电广播进入普及阶段。

我国的广播新闻事业是在新中国成立后建立了全国广播网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在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和90年代初,全国范围掀起两次“广播热”。

a.“珠江模式”。1986年12月15日国内第一个专业广播电台珠江经济广播电台(原广东二台)开播,推动了广播的结构性改革,使广播改革从单项改革进入整体改革。

b.第二次热潮起始于1992年10月28日上海东方广播电台开播,东方广播电台的出现打破了我国计划经济时期形成的“一省一台”的格局,开创了同省市同类广播电台相互竞争的新时期。

广播新闻编辑在吸收报纸新闻编辑经验的基础上,越来越重视广播新闻的独特优势的发挥。

(2)电视

1936年11月,英国广播公司(BBC)建成了世界上第一座实用电视台,这一年称为世界电视事业的开元年。

1958年,我国第一座电视台,中央电视台的前身——北京电视台宣告成立。20世纪90年代,卫星上天、有线落地已经成为我国电视传播与接收的主要方式。

电视新闻编辑伴随着电视新闻传播技术的发展一步步成熟起来。

(3)互联网

崛起于20世纪后期的国际互联网为新闻传播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载体。网络新闻及信息服务的探索起始于20世纪70年代。90年代,随着多媒体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逐渐成熟,尤其是万维网及网络浏览器的推出,多媒体新闻在网络上逐步发展起来。

传统媒体走进互联网的三个阶段

包括:a.翻版阶段;b.变化阶段;c.综合发展阶段。

网络时代新闻编辑工作的发展趋势

a.对各类传统新闻媒介编辑业务的融会和整合;

b.新闻编辑业务与新闻信息采集的一体化趋势。

二、新闻编辑工作内容及其流程

1.新闻编辑工作的种类及内容

(1)新闻编辑工作的内容

包括策划、编稿和组版三部分。

新闻编辑的策划是指对报纸新闻版面包括新闻性专版的整体设计和新闻报道的策划与组织;

编稿是指分析与选择新闻稿件,修改和制作新闻标题;

组版是指配置新闻版的内容和设计新闻版面。

(2)分类

按管辖范围和责任大小划分

包括:总编辑、编辑部主任、版面主编、版式编辑、新闻编辑、校对。

按业务程序划分

包括:日班新闻编辑、夜班新闻编辑、内务编辑。

按编辑内容的专业划分

可分为政治编辑、文教编辑、经济编辑、体育编辑等。

2.新闻编辑工作流程

以报纸新闻编辑为例,新闻编辑工作流程如图1-1所示。

图1-1 报纸编辑部中的新闻编辑工作流程

(1)以总编辑为首的编辑委员会在调查读者需求和媒介市场的基础上,根据办报方针,确立报纸的编辑方针,并设计出报纸方案。报纸设计方案对报纸规模、报纸结构以及报纸的整体版面形象、风格特色等做出详细规划。其中,对新闻版组的设计是最重要的内容。

(2)各专业编辑部门的负责人或版面主编对当前阶段的重大新闻报道进行策划,包括确定报道选题、设计报道范围与重点、确定报道规模与进程、拟定发稿计划、设计报道方式与表现形式、确定报道力量的配置和报道运行机制等。

(3)在上述决策性工作程序之后,将策划方案具体落实到人,新闻编辑工作就进入了微观操作阶段。

(4)接受信息反馈和处理各类信息是这一流程中贯穿始终的一项工作,报纸编辑在任何一道工作程序中都要有意识地接受来自记者、作者、读者等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并据此对正在进行的工序作出必要的修正。

广播、电视、网络新闻编辑工作的流程在总体结构上与报纸新闻编辑是一致的,即也是由确定编辑方针、设计新闻载体的结构、形态和风格到设计并组织新闻报道,再到编辑加工新闻作品(具体手段和操作方式不同),最后对单一的新闻作品进行组合配置,将单个节目串联成完整的栏目,并发布或播出。

三、媒体融合进程中的新闻编辑部变化

1.媒体融合在西方国家的早期实验

(1)美国最早进行媒体融合实验的是论坛公司(The Tribune Company)和媒体综合集团(Media General Inc.)。

论坛公司的实验以《芝加哥论坛报》和佛罗里达的《奥兰多哨兵报》为基地。早在1993年,论坛公司就有建立融合的新闻工作室的尝试,其核心理念就是要在媒介间实现内容共享。但论坛公司在芝加哥的融合实验并没有打破各个媒介的相对独立性,美国学者称这种合作模式为“协商模式”(negotiation model)。显然这是一种松散的合作模式。而论坛公司在《奥兰多哨兵报》的实验与前者不同,是以一种被称为“恒星飞船”(starship)的概念来操作的,各种不同媒介的新闻部门负责人以固定会议的形式坐到一起来讨论新闻报道,分享新闻来源,研究各自的报道如何做,相互之间如何合作。这种模式被称为“合作分类模式”(co-ordination model)。

媒体综合集团的试验以佛罗里达的《坦帕先驱报》为中心。2000年,媒体综合集团在佛罗里达的实验更进了一步,被称为“合作操作模式”(co-operation model)。

(2)媒体走向联合运作在欧洲、新加坡等国家和中国香港地区也纷纷出现。“媒体融合”(media convergence)因此成为国际新闻传播学界炙手可热的新名词。

2005年4月美国报纸协会在旧金山召开年会,一批地方报纸负责人和新闻研究专家发布了他们对报纸在网络上发展的最新实验成果和研究成果。

在这场新闻传播战略调整的背后,起决定因素的动因是经济利益驱使。在集中和融合的媒体集团中,不同的媒体可以通过某种流程控制实现资源重整,利用各自的介质差异,在新闻信息传播上实现资源共享而又产品各异,联手做大区域市场,并且在这一市场上占据垄断地位。

2.从“互动”到“一体”的中国媒体战略

(1)“报网互动”,报纸与网站作为两个相对独立的媒体进行合作。

最早的互动是报纸借助网络技术进行新闻信息传播活动。网络技术帮助报纸获得了更多的新闻信息资源,并能与受众进行更广泛、更深入的交流,充分了解受众的需要,不断改进自己的新闻报道。

报网之间的内容复制是另一种简单的互动模式。

更进一步的互动是报纸与网站合作进行新闻报道,在面临一些重要报道议题时进行共同的策划和深度合作,并且形成各自不同的报道成果。

报纸与网站共同开设新闻栏目,是一种更趋于稳定的互动模式。

报纸与其他网站进行战略意义上全方位媒体合作,也是报网互动的一种有效模式。

(2)“报网一体”,报纸与网站的整体融合。

“报网一体”通常是报纸以所属媒体集团的网站作为整体融合的基础,整合报纸和网站两个编辑部,使得“报即是网,网即是报”,二者不再是完全独立的两个媒体。

“报网一体”的主要特征有:报纸与网站及其他媒体终端如手机报等设计的一体化、新闻生产流程的一体化和新闻采编机构的一体化。

可以说,从“互动”走向“一体”的改革,是中国传统新闻媒体在现阶段的主要融合态势。

3.新闻编辑部重构与“融合新闻”

(1)西方媒体的尝试

最早进行融合实验的西方媒体将旗下的报纸、电视、网站作为一个整体,共同完成重要新闻的采集与发布,就是“融合新闻”的最初案例。

2007年1月2日,《华尔街日报》美国本土版改版。除印刷版开本缩小和版式调整之外,对印刷版和网络版重新进行内容分工是引人注意的一个变化。

同年,《纽约时报》进驻新的办公大楼时,已经将报纸编采团队与数字新闻运营队伍整合为一体化的新闻编辑部。

在欧洲,最早进行编辑部重组的《每日电讯报》以及后来同样将报纸与网站编辑部门合而为一的《金融时报》、《泰晤士报》等也都有着大体一致的改革历程。

(2)我国新闻媒体在融合进程中对编辑部机制进行的各种改革

组建跨媒体的临时性报道组织,以项目管理的方式实现融合新闻。

组建虚拟的跨媒体报道组织,以推进报纸与网站的资源共享。

对媒体组织结构进行局部性的重构。

对媒介组织的整体变革,即建立与前文所述的西方媒体相似的一体化的编辑部。

四、新闻编辑工作特点

1.新闻编辑工作特点

(1)新闻传播活动的“总设计”与“总指挥”

新闻编辑是编辑方针的制定者,是媒介新闻产品形象的设计师;

新闻编辑是每一阶段新闻报道活动的策划者和组织者;

新闻编辑是记者从事采访写作的指挥员和参谋。

2.对新闻传播活动的“集大成”和“总把关”

编辑部的各类工作人员如记者、资料员、评论员、照排技术人员等,无一不与编辑工作发生联系,他们的劳动成果通过编辑工作汇集成一体。

在新闻传播活动过程中,编辑工作又是新闻传达至读者的最后一个关卡。

3.对新闻素材的“再认识”和“再创作”

(1)对新闻素材的重新选择和组合。

(2)对新闻表现形式的再创造。

4.公共论坛的“主持人”与新闻话题的“引导者”

(1)新闻编辑需要担负起“公共论坛主持人”的新角色,组织与各类新闻相关的公共对话甚至是观点交锋。

(2)由于技术发展促使新闻传播方式正在从传统媒介主导的单项式变为专业媒介组织与普通公民共同参与的分享式、互动式,大众传播与人际传播更加紧密地结合与汇流。

五、新闻编辑人才

1.新闻编辑的多重角色

(1)编辑部门是媒介产品生产系统的设计和决策中心。

(2)编辑部门是媒介产品生产系统的指挥和调度中心。

(3)编辑部门是单个新闻产品的加工和组装中心。

(4)编辑部门是媒介产品生产系统与销售系统相互联系的重要枢纽。

2.新闻编辑应该具有怎样的知识结构

(1)知识结构,是指各种学科知识在人的头脑中的组织方式,包括这些学科知识的配置比例、内部联系和协同关系。新闻编辑的知识结构就是指从事新闻编辑工作的人员所掌握的知识的组合构架情况。

(2)归纳起来,基础知识、百科知识和专业知识就是新闻编辑的基本知识构成。

基础知识主要指文、史、哲知识。

百科知识是指包罗万象的知识。编辑知识结构中对百科知识的要求还会因人、因岗位而异。

专业知识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新闻编辑作为新闻传播者所应具备的新闻传播学理论知识与业务知识,另一部分是新闻编辑所从事的报道领域所要求具备的专业知识。

3.报纸编辑的能力结构

(1)信息能力

信息能力是指新闻编辑主动地积极地接受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包括社会信息、行业信息、来自受众的信息、媒介内部的信息。

(2)鉴别能力

鉴别能力是指新闻编辑迅速、准确地判断新闻事实的报道价值的能力。

(3)整合能力

整合能力是指新闻编辑对零散的新闻信息资源进行综合性开发利用,使其整体效应大于部分之和的一种操作能力。

(4)创造能力

创造能力是指新闻编辑突破传统思维、创新编辑业务的能力。

(5)组织与沟通能力

组织与沟通能力是指新闻编辑组织报道、组织新闻论坛、组织新闻人才以及与记者、专家、社会公众等各方面人员进行沟通的能力。

(6)写作能力

写作能力是指新闻编辑撰写、修改稿件的文字运用能力。

(7)现代化技术与工具的运用能力

现代化技术与工具的运用能力是指报纸编辑使用与新闻传播有关的现代通讯手段、语言工具、技术设备和交通工具的能力。

4.新闻编辑的职业道德修养

(1)新闻编辑需要有自我奉献的精神。

(2)新闻编辑要严于自律、遵纪守法、廉洁奉公,将社会效益放在第一位,不搞任何形式的“有偿新闻”。

(3)新闻编辑要自觉维护新闻的真实性,坚持新闻报道的客观公正原则。

(4)新闻编辑还要具有团结协作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