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832新闻实务考研真题及详解
北京大学2017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考试科目:新闻实务
招生专业:新闻学
研究方向:新闻史论、新闻实务、国际新闻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30分)
1.《雪崩》(纽约时报)
2.新闻报道策划
3.非虚构写作
4.网络直播
5.版面语言
6.标题新闻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
1.谈谈对习近平“舆论监督和正面宣传是统一的”观点的理解。
2.简述报纸评论的类型和特点。
3.就AT&T收购时代华纳,谈谈网络的中立性。
4.简述新闻侵权的表现、案例和预防措施。
三、分析论述题(每题40分,共80分)
1.论述新闻客户端“个性化服务”的兴起背景、推送特点和局限。
2.根据自己的理解,谈谈媒介融合背景下“技术融合”、“内容融合”、“渠道融合”三种说法的含义、特点和评价。
参考答案:
北京大学2017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考试科目:新闻实务
招生专业:新闻学
研究方向:新闻史论、新闻实务、国际新闻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30分)
1.《雪崩》(纽约时报)
答:《雪崩:特纳尔溪事故》(Snow Fall:The Avalanche at Tunnel Creek)是《纽约时报》2013年获得普利策新闻特稿奖的作品进行了专题讨论。该作品报道了16名滑雪爱好者遭遇雪崩的经过,在生产制作和展现方式上进行了大胆的创新,引发新闻界的关注和热议:①《雪崩》的制作团队分为采写组、多媒体制作组和技术发布组3个小团队,打破了以往传统媒体中从记者到执行主编的垂直型的采编架构,代之以全新的“分组互动写作模式”;②通过大数据抓取和挖掘工具分析出受众的关注点和知识盲点,从而策划新闻专题;③呈现方式上把文字、音频、视频、动漫、数字化模型(DEM)、卫星模型联动等集成,发表在《纽约时报》的网站上;④在发行渠道上进行创新,率先将“雪崩”转制成电子书进行售卖。
《雪崩》被视为网络新闻一次有益的创新,但也遭受若干质疑,主要包括:①过于高昂的制作成本让媒体人望而生畏;②类似《雪崩》的作品很容易让读者陷入审美疲劳;③《雪崩》的策划耗时半年,这有损新闻的时效性和新鲜性。
2.新闻报道策划
答:新闻报道策划是新闻编辑通过对新闻资源的开发与配置,实现最佳传播效果的创造性活动。新闻报道策划不仅包括对报道选题的决策、对报道方案的设计,还包括在报道实施过程中,不断接受来自各方面的信息反馈,并据此调整原来的方案,进行新的规划和设计。新闻报道策划的特点有:①阶段性;②滚动性;③风险性。新闻报道策划应遵循以下原则:①取信原则;②公益原则;③创新原则;④变通原则;⑤实效原则;⑥可行原则。
以报道客体发生状态作为分类标准,新闻报道策划分为可预见性的新闻报道策划和非可预见性的新闻报道策划;以报道策划的运行时态作为分类标准,新闻报道策划分为周期性报道策划和非周期性报道策划;以报道策划的运行方式作为分类标准,新闻报道策划分为独立型报道策划和非独立型报道策划。
3.非虚构写作
答:非虚构写作是一种强调现实元素的创作文体。广义的非虚构写作是指相对于虚构文学而存在的非虚构文学族群,包括史传文学、纪实文学、报告文学、回忆录、传记、游记、日记、语录体散文等。狭义的非虚构写作专指从上世纪60年代的美国,伴随着新新闻写作而开始兴盛的非虚构写作(Non-fiction,又译作非虚构小说)。当下中国文坛对“非虚构写作”的理解和使用主要指后者。
2010年,《人民文学》开始设置“非虚构”栏目,并同时发布了《“人民大地·行动者”非虚构写作计划启事》,对于即将刊载的非虚构写作提出了明确的投稿要求。该栏目先后发表了梁鸿的《中国在梁庄》、慕容雪村的《中国,少了一味药》、潇湘风的《词典:南方工业生活》等,引起了读者和批评界的强烈反响,引发了非虚构写作的潮流。新新闻主义最早将“非虚构”解释为“小说手法引入新闻报道”;美国的创意写作工坊教学倾向于将“非虚构写作”理解为表达真情实感的、自由的个人化写作。而当下中国兴起的非虚构写作有选择地保留了“非虚构”的内涵,虽然在写作精神状态上尚可实现自由写作、个人化的写作,但在实际的作品中更加强调“真实性”特征,以及伴随“真实性”而来的责任意识。
4.网络直播
答:网络直播是指依托网络资源,利用流媒体视频压缩技术手段,将拍摄、录制的音视频信号进行一系列的编码、压缩处理,在互联网平台上实时播放,使得受众能够收看远端正在进行的现场音视频实况。网络直播是一种新兴的网络社交方式,网络直播平台也成为一种崭新的社交媒体。国内“网络直播”大致分两类:①电视直播的网络转播,即把电视(模拟)信号(如各类体育比赛和文艺活动的直播)通过采集,转换为数字信号输入电脑,实时上传网站供观看,相当于“网络电视”;②网络现场直播,是指在现场架设独立的信号采集设备(音频+视频)导入导播端(导播设备或平台),再通过网络上传至服务器,发布至网址供人观看。
在现今,随着移动智能终端的进步以及手机直播软件的发展,网络直播成为一种新兴的网络社交方式,网络直播平台也成为了一种崭新的社交媒体。主要分为实时直播游戏、电影或电视剧等。
5.版面语言
答:版面语言是指版面特有的表现手段,是一种形式语言,是活生生的、实在的内容的形式,是和内容不可分离的联系着的形式。内容决定着版式形式,决定着版式语言的情状和态势;反过来,内容也同样受制于版式语言。内容和形式是互相促进、互相补充、互相依存、互相统一的关系。
版面语言的基本形式包括版面空间、编排手段和版面的布局结构。版面空间即一个版面所提供的、用以表现编排思想和内容的空间,包含的主要因素是区域(包括版序、区序、栏和栏序)、面积、距离、形状。编排手段即安排版面所采用的物质手段,包括字符、图像、线条、色彩和多媒体。版面布局结构即版面各组成部分之间相互联系的形式,包括稿件的布局结构、题与文的布局结构两个方面。
6.标题新闻
答:标题新闻又称黑边新闻,是以标题形式对新闻事实进行简要报道,是介于标题和短讯之间的一种新型新闻体裁。标题新闻的特点是:①重要的新闻要素比较齐全;②具备标题的结构和特点;③通常比较严肃、简洁,不加修饰或渲染。这种新闻以题代文、文题相融,文简、事简、意明、信息含量大而丰富。标题新闻是信息社会要求迅速简约传递信息的产物,既蕴含受众的身心接受需求,也体现在信息竞争激烈环境下新闻形式创新发展的要求。标题新闻作为一种新的文体,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中期最为活跃。在90年代以后,标题新闻逐渐减少,现在报纸上已经很难找到标题新闻的踪影。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
1.谈谈对习近平“舆论监督和正面宣传是统一的”观点的理解。
答: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2月19日举行的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指出:“舆论监督和正面宣传是统一的”,科学地厘清了两者之间的关系,为正面宣传和舆论监督的正确实施进一步指明了方向。
(1)舆论监督与正面宣传的内涵
①舆论监督是指社会公众运用新闻媒介,对偏离或违背社会正常运行规则的行为依法实施的新闻批评,是新闻事业的重要功能。舆论监督借助新闻媒介的传播优势,以公开的方式反映公众对某一社会现象、某个社会事件或社会问题所形成的比较一致的意见。舆论是代表公众的意志对社会现实作出的强有力的主动回应,因而在实施社会监督方面具有很强的影响力。
②正面宣传是指新闻工作必须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是中国共产党多年来在新闻舆论工作中始终坚持的一项基本方针。正面宣传的功能在于发现和报道社会生活中能激励公众向上和向前的人和事,源源不断地传递正能量,增强社会成员的凝聚力。
(2)舆论监督与正面宣传的辩证统一关系
正面宣传为主并非只进行正面宣传,只报道正面的人与事;舆论监督也并非一味地批评、传递负能量。舆论监督和正面宣传之间存在着的辩证统一关系,统一于正确认知人与事和真实报道事实的基础之上,统一于取得正向的传播效果,统一于对社会舆论的正确引导。
①舆论监督和正面宣传统一于正确认知人与事和真实报道事实的基础之上。从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而言,无论是舆论监督还是正面宣传,都必须通过深入的调查研究(包括新闻采访)和自己的独立思考,正确、深刻地认识作为报道对象或评说对象的人与事。从辩证唯物主义的反映论而言,新闻的力量来自真实,舆论监督和正面宣传都应当是据实和如实的报道及评述。
②正面宣传和舆论监督统一于正向的客观效果。正面宣传并不因为报道题材是正面的,就能确保新闻传播效果也一定是正面的。报道题材和内容并不是影响报道效果的唯一因素,正面宣传也需要思考如何避免固定套路、宣传腔,使受众喜闻乐见。舆论监督使用负面题材,与正面宣传相比,具有程度不等的破坏性和刺激性,如果控制不当,很可能使负面因素放大、溢出、扩散。就此而言,舆论监督更应该强调动机与效果的统一,进行舆论监督的特定主体,不仅有良好的动机,而且要能获得与动机和愿望相一致的客观效果。在这个意义上,正面宣传和舆论监督都服务与广大人民群众,其客观效果都应当是正面的。
③舆论监督和正面宣传统一于对社会舆论的正确引导。正面宣传以正面的人和事及其蕴含的积极向上的价值取向影响人、引导人、塑造人、鼓舞人;而舆论监督则切中肯綮地揭示和分析负面人和事的本质及危害,从对此进行否定这一特殊角度达到传播正面的理念、思想和价值观的目的。因此,作为舆论引导的不同方式,舆论监督和正面宣传都是不可或缺的,都有其不可低估的存在价值。在某种程度上,舆论监督是一种比较特殊、无可取代的舆论引导,与正面宣传两者殊途同归。”正面宣传是舆论引导的一种很好的方式,舆论监督是舆论引导的又一种很好的方式,没有任何理由将两者割裂起来和对立起来。
2.简述报纸评论的类型和特点。
答:报纸评论是报纸上刊载的针对现实生活中新近发生的、具有普遍意义的新闻事件以及迫切需要解决的社会问题或公众广泛关注的社会话题,发表议论、做出分析、讲明道理、直接发表意见的一种文体。
(1)报纸评论的类型
报纸评论的主要类型有社论、评论员文章、短评、记者点评、述评文章、系列评论等。
①社论是代表报社、杂志社或通讯社编辑部就某一重大问题发表的言论,一般是针对中央的大政方针和重要的国际国内事件而写作的评论。政党机关报的社论代表主办该机关报的党的领导机关的意见。社论是报纸上最重要的评论。
②评论员文章是也是代表编辑部就某一方面的工作或某一事件而发表的重要评论,但级别较社论稍低。评论员文章一般有署名和不署名两种形式。前者强调贯彻落实的重要性,常带有某种行政的或指导性的意见。后者着重帮助人们端正思想认识、分清一些界限,其写作风格活泼,个人色彩较重,人们读起来较为亲切,有利于融洽双方关系。
③短评是指报纸上刊发的短小精悍的评论文章,一般是一事一议或配合新闻报道所发的评论。短评的形式多样,其中一种是个人署名的小评论专栏,这是中央和地方报纸都普遍采用的一种形式。
④记者点评和述评文章是是将报道和评论两者融为一体的表达形式,是一种比较新的评论形式。记者在现场采访中发觉新闻背后还有许多问题需要研究说明,于是在写作中或者针对新闻事件进行评说,或者针对一类现象进行报道和评论。这类评论有的侧重于新闻事件的描述,有的侧重于意见的表达,写法由记者个人的素质和爱好而定,也由被报道的事件性质和情况而定。
⑤系列评论是针对某一重大问题和事件刊发的一组评论文章,一般在三篇以上。由于系列评论所反映的问题比较重大,或者涉及的面比较广,在一篇评论文章里很难说清楚、说完整,所以需要将重要的问题分割开来,逐一辨析和阐释。系列评论一般都围绕一个大的主题,分成若干小题目来做,各自独立成篇,又相互联系成为一个系列。
报纸评论除以上几种常见的类型外,还有编者按、专栏评论、思想评论、小言论、杂评等。
(2)报纸评论的特点
新闻报道和评论构成了报纸的两大文体。报纸评论作为一种以传播意见性信息为主要目的和手段的写作形式,具有以下特点。
①严格准确的论证。报纸评论与其他评论一样,由论点、论据、论证三要素组成,具有政策性、针对性和准确性。报纸评论在有限的篇幅中,主要靠独特的见解吸引读者;立意新颖,论述精当,文采斐然。
②强烈的新闻性。与一般的评论性文章相比,报纸评论以新闻评论为主,往往针对当前重大的新闻事件或重要的社会问题发议论、讲道理、明是非,具有时效性和现实的针对性。
②鲜明的政治性或思想性。报纸评论经常针对那些具有政治意义或思想意义的问题发言,着重从政治、思想、伦理、规律的角度观察事物、分析问题,是媒体发挥正确的舆论导向作用的重要社会公器。
③广泛的公众性。报纸评论的内容广泛、贴近群众,议论方式易于接受、理解,语言表达平实易懂,它吸引广大公众直接参与评论工作,使其具有比一般的议论文更为广泛的作者群和受众群。
3.就AT&T收购时代华纳,谈谈网络的中立性。
答:(1)“AT&T并购时代华纳”概述
2016年10月22日,美国电信巨头美国电话电报公司(AT&T)与时代华纳公司22日联合宣布,双方达成收购协议,前者将以每股107.5美元的价格,以股票和现金的形式收购后者,交易总额将达到854亿美元。AT&T与时代华纳双方董事会均已批准该计划,双方的并购还需得到美国反垄断部门批准,AT&T则希望并购案能在2017年底前敲定。作为2017年全球最大的并购案,AT&T与时代华纳的结合可能将诞生世界上最为强大的媒体公司。
(2)网络的中立性
网络的中立性(Network Neutrality)是指在法律允许范围内,所有互联网用户都可以按自己的选择访问网络内容、运行应用程序、接入设备、选择服务提供商。这一原则要求平等对待所有互联网内容和访问,防止运营商从商业利益出发控制传输数据的优先级,保证网络数据传输的“中立性”。
“网络中立”的概念可以上溯至上世纪30年代美国的电信法。当时,法律规定任何电话公司不得阻碍接通非本公司用户的电话。互联网兴起以后,“网络中立”概念的自动延伸,运营商均不得对来自非本公司用户的数据,比如邮件、视频等设限。
有关网络中立的立法在美国国会成为议员们争论的热点问题,后来又扩展到欧洲,在中国语境下也引发了讨论。
2015年2月26日,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以三比二的票数支持“网络中立”。
(3)“AT&T并购时代华纳”对网络中立性的影响
并购之前,AT&T仅仅是传播网络媒体内容的管道服务者,如果并购发生,AT&T将拥有时代华纳的媒体内容,这可能会打破互联网平等的竞争环境,引发网络中立性的法律问题。
①从自身利益出发,AT&T可能更希望其用户访问HBO等自家媒体内容更为便捷。在AT&T宣布收购时代华纳之后不久,前FCC主席Tom Wheeler向联邦通信委员会表示,AT&T违反了网络的中立性,因为其无线用户的数据上限免除了自己的流媒体视频服务DirecTV Now,而AT&T可以利用这一优势向媒体公司和其他有线电视和卫星公司收取更高的费用。
②AT&T还有可能控制时代华纳的内容出口,拒绝向其他渠道提供内容。那么对于消费者而言,可能出现这种情境:如果想看NBC播出的《周六夜现场》(Saturday Night Live),就需要选择康卡斯特的服务,因为NBC是康卡斯特旗下公司;而如果要收看《权力的游戏》,就不得不选择AT&T。
③即便AT&T能够保持网络中立性,那么这种并购依旧可以通过相关内容的零费率影响到每一个用户。
零费率是指诸如AT&T这样的网络服务供应商不再将自家内容计入客户的数据流量。一些网络服务供应商为了便于用户通过手机等移动终端在线收看流媒体音乐,而不用担心大量的流量花费,已经开始采用这种方式。作为第二大无线服务供应商,AT&T可以让自己客户免流量访问时代华纳旗下的所有内容,而无需支付相关的数据服务费用。这也将成为AT&T的一大竞争优势。
4.简述新闻侵权的表现、案例和预防措施。
答:新闻侵权是指新闻报道主体违反新闻法规和其他法律规范,通过新闻传播媒介,在新闻采访、写作、编辑、发表过程中,以故意捏造事实或过失报道等形式,向公众传播不当或法律禁止的内容,从而侵害了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人格权,造成不法侵害的行为。
(1)新闻侵权的表现及案例
新闻侵权纷繁复杂,比较常见的新闻侵权有对当事人的人格侵犯和对当事人的著作权侵犯等。民法通则规定了公民的人格权包括名誉权、肖像权以及隐私权等,新闻媒体在新闻报道中如果没有处理好新闻信息和当事人人格之间的关系,或者散布有损公民人格的新闻信息,都会造成人格伤害从而构成新闻侵权。新闻侵害著作权则主要表现为两种:一是新闻信息传播通过连接的作用导致受众侵害他人著作权;一是上传、转载、复制、粘贴等损害著作人的著作权。
在具体实践中,新闻侵权主要有六类表现:
①新闻报道内容失实。新闻报道内容失实是最主要的新闻侵权类型,主要有两种情况:第一种是新闻作品中基本事实不真实,即新闻作品中的“事实”与客观存在的事实不符,使受害人名誉受到毁损,构成侵权;第二种是新闻作品中反映的内容不全面,所反映的内容不是事实的全部,而是事实的一部分,即主要内容、基本内容贬损他人名誉,造成其社会评价降低。例如,北京某报一名记者在报道一起坠楼自杀事件时,没有采访当地派出所和街道居委会,但其在文章中称,经采访当地派出所和街道居委会,得知该坠楼女子为精神病患者,在家受到哥哥的虐待。文章刊登后,死者家属非常不满,将报社诉上法庭。经审理,北京一中院终审判决报社承担侵权责任,并公开致歉,赔偿损失3500元。
②新闻报道评论不当。舆论监督是新闻媒体的重要功能,也是其义不容辞的职责,但新闻评论也有可能造成新闻侵权。新闻报道评论不当包含两种情况,一种是报道事实基本属实,但在语言上使用了侮辱、谩骂或其它具有人身攻击性的言词;另一种情况是新闻报道对客观事实进行随意评论,造成对他人社会评价的贬损,构成侵权。
③未经核实转载其它媒体报道,事后证实报道不实,构成侵权。例如,北京某报从网络媒体转载报道称,某演员因病去世,实际上该演员正在剧组拍戏。该演员愤而将报纸诉上法庭,法院终审判决该报的行为构成对这名演员的名誉侵权,向其公开赔礼道歉,并赔偿精神损失1万元。
④在报道中采用与报道内容无关的照片,或者未经同意采用照片,构成侵权。例如,陕北老汉张大爷在村口晒太阳时,被正在陕北采风的摄影家抓拍下来。后该照片刊登在一家杂志的封面上,陕北老汉遂起诉该杂志和摄影师侵犯肖像权。北京一中院审理该肖像权纠纷案,支持了陕北老汉的诉讼请求,陕北老汉终于维权成功。
⑤过失报道或暴露他人隐私导致侵权。媒体为追求猎奇、招徕读者,或为扩大影响、哗众取宠,未经他人同意在媒体上宣扬他人隐私,使其人格评价降低,构成新闻侵权;或因过失侵害了他人的隐私权。例如,某篇报道本为表扬某人在工作上取得的进步,却将此人不愿让人知道的污点披露出来,进行前后对比,本意是好的,但侵害了他人的隐私权,构成了侵权。
⑥褒扬性的新闻报道也可能引起新闻侵权。无中生有地任意拔高,对当事人而言不但没有抬高声誉,反倒引起社会的非议,造成精神痛苦。批评可能脱离真实,表扬也可能脱离真实。表扬严重失实,致他人名誉受损,也会导致侵权。
(2)预防新闻侵权的措施
①要充分地尊重他人的权利,切实加强自我约束。自律的水平是一个人,也是一个行业它的良知和判断力的一个重要的标志。新闻行业需要加强自律,形成有约束力的自律性规范或者行业协定,预防新闻侵权。
②将新闻与创作分开,避免虚假新闻。真实性是新闻的生命,新闻报道应该与创作严格分开。新闻的发布者要加强对新闻信息的核实,可以选择权威的信息源、多重信息源,避免虚假新闻。
③将过程与结论分开,避免媒体审判。媒介审判是指新闻媒体超越法律规定,以新闻报道干预和影响司法审判的进程和司法公正。仅从预防新闻侵权的角度看,媒体在司法案件的进行过程中干预和影响法院的审判进程也是非常危险的,是可能引起诉讼的。媒体在新闻报道中要把过程和结论分开,不要轻率地下结论,以免因为结论失实造成新闻侵权。
④将报道和评论分开,避免夹叙夹议的写作风格和表现方式,充分利用“公正评论”免责的法律空间。在法律上,新闻报道和评论这两种文体的空间有所不同,报道要求真实,而评论不能用真实来评价和衡量,其标准是公平或公正。公正评论免责是一个重要的法律原则,报道和评论分开也是许多发达国家的新闻职业道德准则中一条非常重要的原则。
⑤将客观与主观分开,避免超越喉舌的职能,充分地利用特许权给予的法律空间。特许权的概念是指为了保护公共利益和个人的合法权益,可以做诽谤性的陈述而不必承担法律的责任。我国特许权有两种:其一是国家机关依职权做出的公开文书和国家机关依职权做出的公开职权行为;其二是内参。如果国家机关依职权做出的公开的职权行为(如政府发布消息),则媒介援引报道不承担侵害名誉的责任。此外司法解释规定,有关机关和组织编印的仅供领导部门内部参阅的刊物、资料等等刊登的来信或者文章,当事人以内容侵害名誉权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⑥学会运用平衡报道的技巧,避免成为纠纷或者事件一方的代言人。新闻报道应当做到平衡、公正,不能只替一方说话。新闻媒体在报道冲突性新闻事件时,应当给予冲突双方同样的发声机会,避免因为价值判断失误而造成新闻侵权。
三、分析论述题(每题40分,共80分)
1.论述新闻客户端“个性化服务”的兴起背景、推送特点和局限。
答:随着大数据技术的广泛应用和移动互联时代的到来,借助对客户以往关注信息类别的搜集分析,再从海量信息中对相关内容进行抓取、筛选和匹配,及时推送给用户的技术日益成熟。于是,新闻客户端的“精准推送”和“个性化服务”纷纷涌现。
(1)新闻客户端“个性化服务”的兴起背景
①信息社会的海量信息催生具有信息筛选功能的“个性化服务”。一方面,随着通讯技术和移动网络技术的发展,任何人都可以随时随地进行信息生产,而这些信息对于社会大众可能没有任何价值;另一方面,互联网各种平台间极为便利的互联互通,使得任一媒体平台上出现的信息瞬间被无数次转发,导致同质化信息泛滥。面对快节奏的生活和信息海洋,时间日益成为人们最稀缺的资源,为了在最短的时间吸引受众注意,新闻客户端借助大数据技术推出“个性化服务”,免去用户搜寻、选择的精力成本。时代发展所滋生出的市场需求,是新闻客户端个性化服务兴盛的内因。
②大数据技术的发展为新闻客户端“个性化服务”提供了技术手段。随着当下大数据技术的发展,网站或软件后台可以根据每个用户的上网痕迹数据来分析用户喜好,进而根据这个分析结果,对新的信息进行具有选择性的匹配和推送。甚至为了推送内容更为精准,当下很多新闻客户端在用户注册之初,就会让新用户标识出自己感兴趣的新闻类型,如国内新闻、国际新闻、体育新闻、娱乐新闻等等,然后根据受众的选择进行相应的新闻推送。除此之外,新闻客户端中每个用户的每一次浏览,都会产生一个相应的数据,而客户端的后台,则会在分析这些数据以后做出相应的推送调整,逐渐增加用户浏览次数多的新闻或者信息类型,同时相应地减少其他领域的新闻推送,以求更契合用户的心意。技术进步创造消费者需求,支持产品优化改进,是新闻客户端个性化服务兴盛的外因。
(2)新闻客户端“个性化服务”的推送特点
新闻客户端的“个性化服务”是一种新型的信息分发方式,与传统新闻分发模式相比,“个性化服务”的资讯模式有如下特点。
①精选信息并及时送达。当前人们面临着“信息过载”的环境。借助大数据技术,新闻客户端的“精准推送”和“个性化服务”直接将可能需要的信息送到用户面前,有效吸引受众注意。同时,个性化的推送保证了重点新闻或突发新闻第一时间送达目标用户而不被遗漏,缩短信息被用户发现的时间,保证了新闻的时效性,避免信息贬值,提高传播效率。
②以流量中转为目的。新闻客户端的个性化资讯服务最大的目标并不是传统的新闻深度或者媒体性,而是流量交换和注意力经济。对于新闻客户端而言,个性化推送也是促使用户打开应用增加流量的有效办法。推送提升了用户进入客户端的频率,成为提升流量的手段之一。
③拓宽了新闻客户端的目标人群。个性化服务的目标是为用户提供与之相匹配的内容,所以形成了千人千面的内容展示模式。这种个性化服务能够激发新的用户市场,覆盖到新的用户群。此外,个性化的推送服务同时也是内容生产的风向标,一定程度上引导着内容生产者生产适合被点击的内容。
(3)新闻客户端“个性化服务”的局限
科学技术的发展往往是一把双刃剑,从表面上看既有较好社会效益,又可创造不菲经济利益的新闻“个性化服务”,同样有着与生俱来的局限性。
①“信息茧房”效应。精准化的信息推送,最显而易见的负面效应,便是容易利用和放大受众的惰性,轻易地将他们囚禁在受自己兴趣所限囿的“信息孤岛”中。新媒体基于用户兴趣而提供的精准信息推送,长此以往将造成用户信息无形中的“窄化”,只接触自己所选择的东西和愉悦的东西,导致人的发展不全面。
②“单向度的人”。因为市场需要个性化的服务,许多新闻客户端已经不再以为公众设定相同的议程为宗旨,而是努力针对每一个人的不同喜好来设置议程,使得客户端为每一个用户营造的拟态环境都不一样。精准推送所导致的受众视域的窄化,会减少人们的公共参与,使人们很难达成社会共识,甚至不再关心公共生活。长此以往,人们生活于极具个性化的拟态环境之下,社会公共信息成为身外之物,可能最终沦为“单向度的人”。
③媒体“社会公器”地位的丧失。无论新闻媒体的形式如何发展变化,新闻最基本的职责是提供满足公共需求的信息,符合社会的主流价值观念,作为信息传播者,媒体的社会公器作用至关重要。提供“精准推送”和“个性化服务”的新闻客户端,为了自身的发展和经济利益,往往不再坚守应有的社会公器职责,对于一些用户明显偏离社会主流的个人喜好和价值观念不是去进行匡正,反而千方百计地加以迎合和取悦,新闻媒体的公器性因此在技术狂潮与商业主义的裹挟中日渐沉沦。
2.根据自己的理解,谈谈媒介融合背景下“技术融合”、“内容融合”、“渠道融合”三种说法的含义、特点和评价。
答:“媒介融合”(Media Convergence),是指各种媒介呈现多功能一体化的趋势,最早由美国马萨诸塞州理工大学教授伊契尔·索勒·普尔提出。媒介融合的概念包括狭义和广义两种,狭义的概念是指将不同的媒介形态“融合”在一起,产生“质变”,形成一种新的媒介形态,如电子杂志、博客新闻等;而广义的“媒介融合”则包括一切媒介及其有关要素的结合、汇聚甚至融合,不仅包括媒介形态的融合,还包括媒介功能、传播手段、所有权、组织结构等要素的融合。媒介融合包含丰富的内容和层次,“技术融合”、“内容融合”和“渠道融合”是其中最重要的部分。
(1)“技术融合”、“内容融合”、“渠道融合”的含义
①媒介技术的融合,是指信息的采集、制作和发布过程以数字化处理为基础,在原先不同的媒介之间实现了互通和共用。数字化传播、数字化管理和数字化保存等技术的创建和广泛使用,为多媒体之间的共享提供了技术保障,原来不能够实现的传播方式变得可能了。每一种传统媒体都有自己的核心技术,数字技术的出现将所有的传播技术迅速融合成一种普通的、计算机可读的数字形式。媒体技术的融合,为其他方式的媒介融合提供了可能。
②内容融合是实现媒介融合的一种途径。从物理形态看,内容融合可以指文字、声音、图片、图像等内容形态的融合;从媒介载体看,内容融合可以指报纸、广播、电视、互联网、手机等不同媒体上的内容的融合。
③渠道融合是指企业为适应现代商业的竞争与合作机制,通过资源交换、虚拟整合等多种于段而在商业渠道方而实现的与其它相关行业、企业的有效融合。媒介融合语境下的渠道融合主要是媒介渠道的融合,包括三个方面:媒介产品传输的介质和载体的融合;传媒产品从媒介组织到受众之间连接的通道和环节的融合;传媒产品达成销售的关键环节的融合。
(2)“技术融合”、“内容融合”、“渠道融合”的特点
①促成和实现媒介技术融合的动力和条件包括信息通信技术的变革和市场利润的驱动。在科技进步和市场利润驱动的双重激励下,媒体形态由单一型向基于融合信息网络、为受众提供前所未有的综合感官体验的媒体形态转变。媒介在技术融合后呈现出全新的形态:
a.媒介形态的交叉多元性。
b.媒介功能的娱乐体验性。
c.媒介运作的整合互动性。
②内容融合的目的是实现内容增值,主要有两个阶段:一是在内容的生产环节,借助媒介融合进行通用性生产,降低内容生产的成本,极大地释放内容生产力,使内容生产具有更高的效率;二是在内容的使用环节,同一内容或大致相同的内容在多个不同的终端上使用,内容产品的多层次利用提高内容产品的使用效率。媒介内容融合重构了媒体内容的采集和分配模式,“中央厨房”式的内容生产和分发机制便是内容融合最突出的表现。
③媒介渠道融合依托于媒介技术融合,主要是指媒体传输网络和传输终端的融合。一方面,基于网络化技术的普遍运用,以往不同媒介类型、不同形态信息内容的传输信道由单一性、差异化走向互动联合,从而形成了具有共通性、兼容性的多媒体网络传输平台,对媒介内容进行集成和分销。当下中国的传输网络融合主要是指广播电视网、互联网、电信网的“三网融合”。另一方面,媒介消费者所使用的信息接收终端也在融合,多种功能融于一体,以一种开放的终端平台将信息和服务传递给使用者。具体的终端类型,如数字电视一体机、互联网电视机、个人电脑、手持多媒体终端等。
(3)“技术融合”、“内容融合”、“渠道融合”的评价
①技术融合是媒介融合最根本的动力。媒介融合首先是技术的融合,其最根本和直接的诱因是数字技术的成熟,新一代数字技术、广播技术、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成为媒介融合的直接推动力。因此,媒介融合表现出鲜明的技术特征。此外,媒介融合的背景下,依托于不同媒介的文化形态竞争与融合,表现出多元文化的技术性与全能性。它对精英文化、世俗文化、高雅文化与娱乐文化的精髓兼容并包,从而呈现出一种全能文化的形态。
②内容融合是媒介融合最终的目的。内容融合绝不只是简单的技术变革,它从根本上改变了以前内容生产上的各自为政,变单一的线性生产为大规模的内容生产融合、内容形态融合和内容应用融合所构成的数字化生产方式,从而引起了内容生产方式和传媒组织结构的变革,在内容融合中提升传媒内容的加工、生产能力和增值服务能力。此外,就新闻传播范式而言,内容融合催生了一种新的新闻传播模式——“融合新闻”(Convergence Journalism)。不同的媒体例如报纸、电台、电视台、网站和手机等,集中在一个信息操作平台上,统一策划,相互协调,取长补短,根据各自媒体和受众特点对信息进行分类加工,发挥各自的传播优势,有针对性地传播给特定受众,极大地提高了新闻传播的效果。
③渠道融合是媒介融合最直接的路径。尽管传媒界“内容为王”的价值取向不会发生根本变化,但是渠道同样是信息社会不能忽视的成败因素,渠道融合是实现媒介融合的必由之路。在传统媒体时代,传播渠道只是功能单一的内容传播载体,而进入互联网时代,传播渠道的内涵和外延发生了变化,其功能和作用不仅超出传送内容的范畴,而且超越信息通道的概念。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媒体渠道融合从传输网络的竞争演变为传播终端的融合,也体现了媒介融合未来的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