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山东师范大学347心理学专业综合[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及详解
一、名词解释(每题10分,共80分)
1.感受性
答:感受性是感受器对适宜刺激的感受能力,用感觉阈限大小来测量。刺激物的强度达到一定强度后便产生感觉,随着刺激物的强度增大到一定程度,感觉系统又停止正常工作。从最小到最大的感觉量的全距确定了感觉系统的感受性的范围。
2.知觉恒常性
答:知觉的恒常性是指当知觉的客观条件在一定范围内改变时,我们的知觉映象在相当程度上却保持着它的稳定性。它是人们知觉客观事物的一个重要特性。知觉恒常性主要有:形状恒常性、大小恒常性、明度恒常性以及颜色恒常性。
3.问题解决
答:问题解决是由一定的情景引起的,按照一定的目标,应用各种认知活动、技能等,经过一系列的思维操作,使问题得以解决的过程。
4.心理理论
答:心理理论是指对别人和自己的心理状态和心理经验的认识。儿童对信念和愿望等基本心理成分的理解,以及儿童关于这些心理成分与知觉输入和行为如何相互影响的知识,是个体对他人心理状态及其与他人行为关系的推理或认知。心理理论是儿童关于心理世界的知识,是关于知觉、情绪、愿望和信念等概念如何相互联系并实施组织建构的一种理论解释。
5.心理治疗
答:心理治疗是在良好的治疗关系基础上,由经过专业训练的治疗者运用心理治疗的有关理论和技术,对来访者进行帮助的过程,以消除或缓解来访者的问题或障碍,促进其人格健康、协调发展。
6.人格面具
答:人格面具是指一个人表现在别人眼中的印象或外表的自我。人格面具涉及到社会对某种性别的人的角色、一个人所处的发展阶段(如青春期、中年期等)、一种社会地位、一种工作或职业的看法。在一生中,一个人可以拥有许多人格面具,并且在某一时刻可以同时戴上几个人格面具。
7.成就需要
答:成就需要是指个人对于自己认为重要的或有价值的事,力求达成的欲望,是人们克服障碍、完成艰巨任务、达到较高目标的需要。
8.社会角色
答:社会角色是指与人们的某种社会地位、身份相一致的一整套权利、义务的规范与行为模式,它是人们对具有特定身份的人的行为期望,它构成社会群体或组织的基础。其含义主要有:①是一套社会行为模式;②是由人的社会地位和身份所决定,而非自定的;③符合社会期望(社会规范、责任、义务等)。
二、简答题(每题20分,共120分)
1.试述思维及其特征。
答:(1)思维的概念
思维是借助语言、表象或动作实现的、对客观事物概括的和间接的认识,是认识的高级形式。它揭示事物之间的关系,形成概念,利用概念进行判断、推理,解决人们面临的各种问题。
(2)思维的特征
①概括性
思维的概括性是指在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把一类事物共同的特征和规律抽取出来,加以概括。人们的认识水平越高,对事物的概括水平也就越高。
②间接性
思维的间接性是指人们借助于一定的媒介和知识经验对客观事物进行间接的认识。由于思维的间接性,人们才可能超越感知觉提供的信息,认识那些没有直接作用于人的感官的事物和属性,从而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③思维是对经验的改组
思维是一种探索和发现新事物的心理过程。它常常指向事物的新特征和新关系,这就需要人们对头脑中已有的知识经验不断进行更新和改组。
2.简述情绪情感的区别及其联系。
答:情绪和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及相应的行为反应。情绪和情感是由独特的主观体验、外部表现和生理唤醒等三种成分组成的。
(1)情绪情感的区别
情绪主要指感情过程,即个体需要与情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也就是脑的神经机制活动的过程,如高兴时手舞足蹈、愤怒时暴跳如雷。情绪具有较大的情景性、激动性和暂时性,往往随着情景的改变和需要的满足而减弱或消失。情绪概念既适用于人类,又适用于动物。人们生活中的喜、怒、哀、乐都是情绪的体现。情绪常常通过人的面部表情流露出来。
情感经常用来描述那些具有稳定的、深刻的社会意义的感情,作为一种体验和感受,情感具有较大的稳定性、深刻性和持久性。只有人类才有情感。比如:对祖国的热爱,对敌人的憎恨等。
(2)情绪情感的联系
情绪和情感是有区别的,但又相互依存、不可分离。稳定的情感是在情绪的基础上形成的,而且它又通过情绪来表达。情绪也离不开情感,情绪的变化反映情感的深度,在情绪中蕴含着情感。
3.简述相加因素反应时法及其实验逻辑。
答:(1)相加因素反应时法概述
认知心理学家斯滕伯格发展了唐德斯的减数法反应时逻辑,提出了加法法则,称为加因素法,认为人的信息加工过程是系列进行的而不是平行进行的,由一系列有先后顺序的加工阶段组成。
(2)加因素反应时的实验逻辑
加因素反应时认为完成一个作业所需的时间是这一系列信息加工阶段分别需要的时间总和。因此,若两个因素有交互作用,则它们作用于同一个加工阶段;若两个因素不存在交互作用,即相互独立,则它们作用于不同的加工阶段。根据这个逻辑,研究者在影响反应时间的各种因素中找出独立的因素,即当两个因素影响两个不同的阶段时,它们将对总反应时间产生独立的效应,那么称这两个因素的影响效应是相加的。
4.如何看待婴儿气质的稳定性和可变性。
答:在婴儿的各种个性心理特征中气质是最早出现且变化最为缓慢的。但伴随着婴儿的发展,气质本身也在与外界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发生着一定的变化。气质发生变化主要是因为,在婴儿期婴儿的神经系统和心理活动都正处在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中,具有较强的可塑性,后天环境与教育对其发展的影响是不能被忽视的。也就是说,先天与后天的相互作用导致婴儿的气质既具有稳定性又有可变性。
(1)婴儿气质发展的稳定性
在婴儿第一年里其气质稳定性呈一个连续的增长模式,有很多研究者综合采用几种评定法(包括问卷、访谈等)研究证实,婴儿气质具有一定的稳定性。研究者在控制得更为严格的情景下进行观察并加以实验测量。结果发现存在一种日益增长的稳定性,并且发现这些差异并不受出生环境的影响。
气质并没有好坏之分,所有类型的气质都是可以对孩子的人生产生作用和帮助的,关键是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和引导。让孩子的气质类型和其所处的环境相适应、找到适合其气质类型发展的人生轨迹。
(2)婴儿气质发展的可变性
气质虽然是比较稳定的个性心理特征,但其在后天生活环境和教育影响的作用下,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可以改变的。一些研究证明,社会环境(包含后天教养)对婴儿气质的发展变化有着不可忽视的持续性影响。由于社会性相互作用网络的深刻的影响,婴儿气质大都会发生一定、甚至较大的变化。
由于气质的可塑性,父母或者教师应该充分认识到自己的行为和周围环境对孩子气质所带来的影响。如果发现孩子所处的环境或者家长的教育方式对孩子的气质类型产生冲突时应该及时发现并作出相应的改变,这样才是理性的对待婴儿的气质稳定性和可变性的态度。
5.准确的共情包括哪些步骤?
答:共情指治疗者设身处地体会来访者的感受、需求、痛苦等心理活动的心理历程和能力。在心理治疗过程中,治疗者时时刻刻都应该是非常敏感的,对于前来寻求帮助的每一个特殊的个体都能保持这种敏感,变换自己的体验。
罗杰斯认为,为了最大限度地了解来访者,尽力体察其精神活动的每一个细微变化,治疗者必须将自己完全融化于对方的观念之中,进入并欣赏对方的精神世界,并将对这一内在世界的理解准确地传达给对方。由此,治疗者才能日益接近来访者的体验与情感,发展起一种基于理解和尊重且不断深化的治疗关系,从而促进来访者的成长。
该过程可概括为三个步骤:
①准确地感受来访者的内心世界,并从来访者的角度看待事物;
②以言语和非言语方式准确地表达对来访者精神世界的理解。然而,表达若选择时机不当,或缺乏对对方的深入了解,则可能对治疗产生破坏性影响。
③引导来访者对其感受作进一步的思考。
6.治疗关系的特征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中的治疗关系是一种对来访者进行帮助的关系。其不同于一般的社会关系,而且这种关系有可能在短时间内就达到人际关系之中最为密切的程度。这种关系具有如下一些特征:
(1)独特性
在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过程中,治疗者与每一来访者的关系都是独特的。这种独特的关系正如每个人具有个体差异的情形相似。此外,这种治疗关系与其他所有社会中的人际关系比较也是独特的,因为这种关系不同于朋友与朋友之间的关系,医生与病人、教师与学生、父母与子女、领导与群众的关系与此种关系亦不相同。
(2)客观性与主观性的统一
①客观性是指治疗者保持客观的、中立的立场,以来访者利益为出发点,尽可能地提出适宜的处理办法。这种客观性的意义,对来访者而言,会感到治疗者不会将其个人意见强加给来访者,而且治疗者的分析是有理有据的,更倾向于信赖治疗者。
②主观性是指治疗者应以共情、真诚的态度对待来访者,尊重来访者,使之感到温暖。由于治疗者与来访者之间没有日常的瓜葛、利害的冲突等,使得治疗者有可能站在客观的立场上,为来访者着想,对来访者负责;又由于这种关系能自觉应用有关人际关系的科学原理,使得治疗关系得到发展,使治疗者与来访者双方都能集中注意于治疗中最基本的问题。
(3)专业限制
①治疗关系独特性的限制:咨询关系建立在来访者主动求助的基础之上。
②职责的限制:治疗者应认清什么是治疗者的责任,什么是来访者应负的责任。
③时间的限制:通常治疗或咨询中的一次会谈时间为40分钟至1个小时。治疗者应使来访者明白,治疗是有时限的,这样来访者就会自己调整自己的行为以便有效地利用会谈时间。
④其他限制:如来访者对治疗者提出个人要求的限制,来访者攻击性行为的限制,对治疗对象的限制等等。
三、论述题(每题30分,共30分)
1.试述费斯延格认知失调论的基本内容。
答:认知失调论是50年代发展起来的关于人们在相互作用中其认知因素由失调到协调,从而引起态度或行为变化的研究领域。
(1)认知失调理论的内容。
人们都力求认知的一致性,试图将其认知元素之间彼此协调统一起来,若个体的思想、态度和行为等认知因素之间出现不一致,个体就会产生心理上的紧张和不适感,即产生认知失调。这种情况下,个体就会被驱使减轻或消除这种不平衡。在一般情况下,人们的态度与行为是一致的。但有时候态度与行为也会出现不一致,当人们的态度与行为不一致,并且无法对自己的行为找出外部理由时,常常会引起个体的心理紧张。为了克服这种由认知失调引起的紧张,人们需要采取多种多样的方法,以减少自己的认知失调。
(2)减少认知失调的策略:
①改变态度:改变自己的态度,使其与以前的行为一致;
②增加认知:如果两个认知不一致,可以通过增加更多一致性的认知来减少失调;
③改变认知的重要性:让一致性的认知变得重要,不一致性的认知变得不重要;
④减少选择感:让自己相信自己之所以做出与态度相矛盾的行为是因为自己没有选择;
⑤改变行为:使自己的行为不再与态度有冲突。
(3)认知失调理论的意义
认知失调理论是社会心理学中具有代表性的、引人注目的认知理论,它的兴起在社会心理学领域产生了革命性的影响,比其他社会认知理论具有更广泛的方法论意义和适用范围。它在一定程度上能说明人的行为和思想、信念、态度变化的内部机制,为心理障碍的分析提供了工具。
四、案例分析(每题35分,共70分)
1.冬冬是一名4岁的小男孩,上幼儿园中班。近半年来,幼儿园老师经常跟冬冬的妈妈反应:冬冬在幼儿园里总是与其他小朋友争抢玩具,推搡其他小朋友,甚至与其他小朋友打架。其他小朋友的父母也经常因为这些事情去找老师。老师自己对这件事情很头疼,也希望冬冬的妈妈好好教育一下冬冬。
你如何解释冬冬的这种表现?请你为冬冬的妈妈和老师提供合理化的建议。
答:幼儿出现打架、推搡别人等攻击性行为时,教师和家长首先要对孩子行为背后的原因的进行分析,只有找到孩子攻击行为的原因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的孩子的行为问题。下面是给教师和家长的4点建议。
(1)教师和家长首先简单了解一些关于侵犯行为的理论:
①精神分析理论认为,人生来具有的死亡本能追求生命的终止,从事各种暴力和破坏性活动,是敌意的、攻击性冲动产生的根源。有时也指向内部,如自我惩罚、自残、甚至自杀。
②生态学理论认为,人有基本的侵犯本能。洛伦兹认为所有本能都是进化的产物,它保证了物种的生存和繁衍。侵犯本能是进化的结果。人出生不久,个体的侵犯倾向就会受到人的社会经验的影响。除了成人的监控之外,儿童也开始内化成人的社会规范,控制自己的侵犯本能。
③新行为主义者则把侵犯行为作为挫折的结果,认为挫折总是导致侵犯行为。因为攻击可以减轻挫折的痛苦,被攻击者发出的痛苦信号成为二级强化物。
④社会学习理论的代表班杜拉把侵犯行为看作是通过直接强化或观察学习习得的。侵犯行为得以保持是因为:挫折具有工具性价值,是达到其他目的的有效手段;挫折得到了社会强化;挫折是自我保护的手段;挫折来自侵犯者的自我强化。
斯金纳认为,内部状态也许促发了侵犯行为,但不是必须条件。侵犯行为既然是习得的,那么也可以矫正。
⑤社会信息加工理论强调认知在侵犯行为中的作用,认为一个人对挫折、生气或明显的挑衅的反应取决于他怎样加工和解释这一信息。由于儿童过去的经验和信息加工技能不同,因而在侵犯行为上有很大的个体差异。
(2)教师和家长需要简单了解一些关于幼儿侵犯行为的发展规律:
①研究表明,3~6岁幼儿的侵犯行为随年龄增长而增加,身体攻击4岁时达到顶点;对受到进攻或生气的报复倾向,3岁时有明显增加;进攻的挑起者和侵犯形式也随年龄变化,身体攻击减少,言语攻击增多。
②5岁以后侵犯行为开始减少,一是因为父母与教师不容许侵犯行为,而鼓励合作与分享等;二是因为儿童从自身经验中懂得,协商、谈判是达到同样目的的有效手段。
③尽管随年龄增长,幼儿侵犯行为减少,敌意攻击却略有增加。哈特普认为,大些的儿童正在学习社会认知技能,这使得他们更多地去推断他人的意图,并报复自认为伤害了自己的人。
(3)教师和家长需要了解一些影响侵犯行为的社会因素:
儿童的侵犯行为倾向部分取决于他所生活的文化或亚文化的鼓励和宽容。
①同一文化或亚文化中成员间的个体差异来自儿童的家庭环境。
a.武断的运用权力、冷淡、拒绝的父母经常允许儿童表达侵犯性冲种行为合法化,同时没有为儿童提供控制侵犯冲动的机会。当侵犯行为到了不可容忍的地步时才给予惩罚,结果可能适得其反。
b.家庭的情绪氛围也影响儿童的侵犯倾向。来自充满矛盾与冲突的家庭的儿童常有情绪方面的困扰和大量行为问题,包括侵犯行为。
②大众传播媒介的负面影响。暴力内容给儿童提供了侵犯性榜样,减弱了儿童对侵犯行为的控制,增加了儿童对侵犯行为的容忍度,鼓励了侵犯行为。
(4)侵犯行为的控制
①消除对侵犯行为的奖赏和关注;
②榜样和认知训练策略;
③移情训练;
④创造减少冲突的环境等。
2.请用管理心理学中相关的领导理论分析以下案例。
张峰在某大型家电产品公司工作,前几年因为工作突出被从基层职员提拔为西区的大区经理,他现在管理着10个人。张峰认为自己是“富有人情味的人”,但他的手下工作效率并不高。他手下的人一部分有能力而且积极地完成工作,一部分虽然能力差些但工作积极,还有些人有能力但工作不积极,另一些人则显得对工作漠不关心且难以完成工作。有两个典型:王强和吴力。王强已经工作四年,是个靠得住的人,平时关心顾客,工作有效率。张峰与王强处得很好,而且他相信王强能在没有监督的情况完成工作。吴力的情况则完全不同,他在这个岗位上的时候还不到一年。在张峰看来,吴力在与同事的交往上花太多时间,天天吴力都是第一个下班的人,他几乎没有完成过规定标准的75%的工作量。
在一次沟通技巧培训课结束后,张峰决定对每个人要更加友善和坦诚,尤其是对吴力和其他表现差的人,他要更关心他们的生活、理解他们的感觉。因为从前他给了他们太多的压力,要求他们取得更高的绩效并建立有纪律的工作习惯。他希望吴力(还有其他人)会逐渐成长并进入良好的工作状态。
两个星期后,张峰坐在自己的办公室里,心情沮丧。他在自己领导风格方面所做的改变显然是不成功的,不仅吴力的绩效没有提高,而且其他雇员(包括王强在内)的工作业绩与之前相比,都出现了下滑。假日购物黄金季正处于要害时期,老板正不断的向他施加压力,要求他马上进行改进。张峰想知道:到底哪里出了问题呢?
答:本题中员工自身的素质是不同的,则针对不同的员工的领导可以采用不同的领导方式。下面结合性情境领导理论对本题进行分析。
(1)情境理论把焦点放在被领导者身上。该理论认为领导风格的选择应视被领导者的成熟度而定。成熟度,是指个体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任的能力与意愿。成熟包括两方面的内容:
①工作成熟度:指一个人的知识和技术水平。工作成熟度越高,执行任务的能力越强,越不需要他人指导。
②心理成熟度:指从事工作的意愿或动机。心理成熟度越高,自觉性越高,越不需要外力推动。
两种不同方面的成熟度的高低结合,形成四种类型的成熟度构型:
①M1:能力低,动机水平低。
②M2:能力不足,但有工作愿望。
③M3:虽有能力但缺乏兴趣。
④M4:既有能力又乐于工作。
(2)对于不同成熟构型的员工,应采取什么样的领导方式呢?和其他理论一样,情境理论也采用工作取向和关系取向两个维度来确定领导风格。两个维度水平的高低配置构成四种领导方式:
①指导式(高工作-低关系):领导规定工作任务、角色职责,指示员工做什么、如何做。
②推销式(高工作-高关系):领导不仅表现指导行为,而且富于支持行为。
③参与式(低工作-高关系):领导不表现过多的工作指导行为,而是与员工共同决策,调剂沟通。
④授权式(低工作-低关系):领导者既少指导也少支持行为。
情境理论指出,对于不同成熟构型的员工,应采取不同形式的领导方式,以求得最佳绩效。随着被领导者成熟度的提高,领导者的工作行为与支持行为都相应减少,既不用过多指导,也不必太注重关系,因为这时员工可凭高能力自觉地工作。从这里我们可以清楚地参照对不同成熟度员工的领导风格取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