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经济师《商业经济专业知识与实务(初级)》复习全书【要点精讲+历年真题详解】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一节 商品概述

一、商品及其分类

1.商品的概念及属性

(1)商品的概念

商品是为交换而生产的劳动产品,是价值和使用价值的对立统一体。

商品二因素的统一性表现在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没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不可能具有价值,也就不是商品;

商品二因素的对立性表现在任何商品对于购买者才具有使用价值,对于生产者就不具有使用价值。

只有进行商品交换,生产者实现了价值,购买者得到了使用价值,商品的内在矛盾才能解决。

【例1.1】商品是为交换而生产的劳动产品,具有二重性。商品的二重性是指商品具有(  )。[2008年真题]

A.价值和交换价值

B.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

C.价值和使用价值

D.生产价值和交换价值

【答案】C

【解析】商品是为交换而生产的劳动产品,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商品是价值和使用价值的对立统一体,作为商品,必须同时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二重性。

【例1.2】要想使生产者实现商品价值,购买者得到商品使用价值,解决商品的内在矛盾就必须进行(  )。[2012年真题]

A.商品生产

B.商品分配

C.商品交换

D.商品消费

【答案】C

【解析】商品生产者要占有价值,就必须让渡使用价值。如果他自己消费了使用价值,他就无法进行交换,以实现商品的价值。只有进行商品交换,生产者实现了价值,购买者得到了使用价值,商品的内在矛盾才能解决。

(2)商品的属性

商品的自然属性

商品的自然属性是指商品具有可以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使用价值。

商品的社会属性

商品的社会属性是指商品可以被其所有者用来与其他商品相交换,即具有交换价值。交换价值表现为一种使用价值同另一种使用价值相交换的量的关系或比例。人类劳动凝结在商品中,形成了商品的价值。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交换价值则是价值的表现形式。

【例1.3】人类劳动凝结的商品中,形成了商品的(  )。[2012年真题]

A.价值

B.使用价值

C.交换价值

D.转移价值

【答案】A

【解析】两种不同使用价值的商品可以按一定比例相互交换,是因为它们都是经过人类劳动生产出来的。人类劳动凝结在商品中,形成了商品的价值。

【例1.4】关于价值与交换价值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有(  )。[2012年真题]

A.价值与交换无关

B.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

C.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

D.交换价值是价值的基础

E.价值是交换价值的表现形式

【答案】BC

【解析】商品可以被其所有者用来与其他商品相交换,即具有交换价值;交换价值表现为一种使用价值同另一种使用价值相交换的量的关系或比例。而人类劳动凝结在商品中,形成了商品的价值。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交换价值则是价值的表现形式。

2.商品分类标志和基本方法

(1)商品分类的概念

商品分类是指为了一定目的或需要,根据商品的属性或特征,选择适当的分类标志将商品划分为不同类别并形成系统的过程。一般将商品集合总体划分为门类、大类、中类、小类、品类或品目以及品种、细目等。具体的划分如下:

门类

门类是按国民经济的行业共性对商品所进行的总的分门别类,属最高分类级别,我国的全部商品分为23个门类。

【例1.5】门类是按国民经济的行业共性对商品所进行的总的分门别类,属最高级别的分类,我国的全部商品分为(  )个门类。[2012年真题]

A.22 

B.23 

C.87 

D.88

【答案】B

【解析】一般将商品集合总体划分为门类、大类、中类、小类、品类或品目以及品种、细目等。门类是按国民经济的行业共性对商品所进行的总的分门别类,属最高分类级别,我国的全部商品分为23个门类。

大类

大类是按商品生产和流通中的行业来划分的。我国的商品在门类的基础上又分成88个大类,如纺织品类、食品类、日用工业品类等。

【例1.6】在商品分类中,大类是按商品生产和流通中的行业来划分的,我国的商品可以分成(  )个大类。[2011年真题]

A.23 

B.28 

C.83 

D.88

【答案】D

【解析】一般将商品集合总体划分为门类、大类、中类、小类、品类或品目以及品种、细目等。其中,大类是按商品生产和流通中的行业来划分的,我国的商品在门类的基础上又分成88个大类,如纺织品类、食品类、日用工业品类等。

中类

中类是指商品种类,又称商品品类或品目,是若干具有共同性质或特征的商品总称,它包括若干商品品种,如针棉织品、动物性食品、家用化学品等。

小类

小类是根据商品的某些特点和性质所做的进一步划分,如动物性食品可以分为乳和乳制品,家用化学品可分为洗涤用品、化妆品等。

品种

商品的品种是按商品的性质、成分等特征来划分的,是指具体商品的名称,如牛奶、洗衣粉、西服等品种。

细目

商品的细目是对商品品种的详细区分,包括商品的花色、规格、品级等。

(2)商品分类的原则

科学性原则

科学性是商品分类的基本前提。商品在分类中所选择的标志必须保证能从本质上把不同类别的商品明显区分开来,以满足分类的客观要求,发挥分类的作用。

系统性原则

系统性是商品分类的关键。以选定商品的属性或特征为依据,将商品总体按一定的排列顺序予以系统化。使商品分类体系中的下一层级分类标志成为上一层级分类标志的合乎逻辑的继续,从而使不同商品类目间,或并列或相互隶属的关系明晰。

实用性原则

实用性是检验商品分类的实践标准。商品分类首先应符合国家总政策、总规划的要求,同时也要充分满足生产、流通及消费的需要。

扩展性原则

进行商品分类要事先设置足够的类目,能够包容拟分类的所有商品,并为不断纳入新商品留有余地,不至于打乱已建立的原有分类体系和结构。

兼容性原则

商品分类既要与国家政策和相关标准协调一致。又要与原有的商品分类保持连续性和可转换性,以便进行历史资料对比。

唯一性原则

商品分类体系中的每个分类层次只能对应一个分类标志;每个商品只能在体系内的一个类别中出现,不得在不同类别中重复出现。

【例1.7】以商品的属性或特征为依据,将商品总体按一定的顺序予以排列,使商品分类体系中的下一层级分类标志成为上一层级分类标志的合乎逻辑的继续,从而使不同商品类目间并列或隶属关系明晰。这体现了商品分类的(  )原则。[2008年真题]

A.科学性

B.系统性

C.实用性

D.扩展性

【答案】B

【解析】商品分类的系统性原则是以选定商品的属性或特征为依据,将商品总体按一定的排列顺序予以系统化。使商品分类体系中的下一层级分类标志成为上一层级分类标志的合乎逻辑的继续,从而使不同商品类目间,或并列或相互隶属的关系明晰。系统性是商品分类的关键。

(3)商品分类的主要标志

商品分类标志是指商品本身共有的并能用以区别某类(或某种)商品与其他类(或其他种)商品的本质特征。它是编制商品分类体系和商品目录的重要依据和基准。

常用的商品分类标志有以下几种:

以商品的用途作为分类标志

商品用途是体现商品使用价值的重要标志,它不仅适用于商品大类的划分,也适用于对商品种类、品种等的进一步详细划分。以用途为分类标志,便于分析比较同一用途商品的质量和性能,使生产部门有针对性地改进和提高商品质量,开发新品种,也便于商业部门经营管理和消费者按需要选择商品。但这种分类标志不适用于多用途商品。

以商品的原材料作为分类标志

商品的原材料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商品质量、使用性能、特征。以原材料为分类标志可以从本质上反映各类商品的性能、特点、使用及保管要求。但对多种材料构成的商品,如电冰箱、电视机、钟表等,不宜采用这种分类标准。

以商品的生产加工方法作为分类标志

对那些原材料相同且可以使用多种加工方法,质量特征受加工工艺影响较大的商品可采用按生产加工方法分类。但是质量特征不受生产方法影响的商品,不宜采用此分类方法。

以商品的主要成分或特殊成分作为分类标志

根据商品的主要成分和特殊成分进行分类可以说明商品的主要性能、用途和保管方法。这种分类方法适用于对化学成分已知,且成分对质量特性影响较大的商品。但对化学成分复杂或区别不明显、成分不清楚的商品不宜采用这种分类标志。

其他分类标志

除上述分类标志外,另有一些商品其本身的属性、特征在特定环境中也可作为分类标志。如工业制成品依据花色、规格、型号进行分类;农产品中的种植业产品以收获季节或产地作为分类标志等。

(4)商品分类的基本方法

线分类法

a.含义

线分类法又称层级分类法,是将拟分类的商品集合总体,按选定的属性或特征逐次地分成相应的若干个层级类目,并编制成一个有层级的、逐级展开的分类体系。

b.线分类体系示例

线分类体系的一般表现形式是以大类、中类、小类等级别不同的类目逐级展开。体系中,各层级所选用的标志不同,各个类目之间构成并列或隶属关系。由一个类目直接划分出来的下一级各类目之间存在并列关系,不重复,不交叉。线分类体系示例如表1-1所示。

表1-1  线分类体系示例

c.选用线分类法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第一,某一上位类类目划分出的下位类类目的总范围应与上位类类目范围相同;

第二,当上一个上位类类目划分成若干个下位类类目时,应选择一个划分标志;

第三,同位类类目之间不交叉、不重复,并只对应一个上位类;

第四,分类要依次进行,不应有空层或加层。

d.优缺点

线分类法是一种传统的分类方法,广泛应用于商品生产、流通领域和国际贸易中。线分类法的优点是层次性好,能清楚地反映类目之间的逻辑关系,既适于传统的手工处理,又便于计算机信息控制和管理。线分类法的不足之处是分类结构弹性差。

【例1.8】关于线分类法的说法,正确的是(  )。[2011年真题]

A.线分类法又称平行分类法

B.线分类法的层级之间没有隶属关系

C.线分类法的同位类目构成并列关系

D.线分类法的每个层级可以有多个分类标志

【答案】C

【解析】线分类法又称层级分类法,是将拟分类的商品集合总体,按选定的属性或特征逐次地分成相应的若干个层级类目,并编制成一个有层级的、逐级展开的分类体系。线分类体系的一般表现形式是以大类、中类、小类等级别不同的类目逐级展开。体系中,各层级所选用的标志不同,各个类目之间构成并列或隶属关系。由一个类目直接划分出来的下一级各类目之间存在并列关系,不重复,不交叉。A项,面分类法又称平行分类法;BD两项,每个层级只能有一个分类标志,各层级的分类标志可以不同,上下位类类目构成隶属关系。

面分类法

a.含义

面分类法又称平行分类法,它将拟分类的商品集合总体,根据其本身的属性或特征,分成相互之间没有隶属关系的面,每个面都包含一组类目。将每个面中的一种类目与另一个面中的一种类目组合在一起,即组成一个复合类目。

b.面分类体系示例

服装的分类就是按面分类法组配的。把服装用的面料、款式、穿着用途分为三个互相之间没有隶属关系的“面”,每个“面”又分成若干个类目。使用时,将有关类目组配起来。面分类体系示例,如表1-2所示。

表1-2  面分类体系示例

c.选用面分类法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第一,根据需要,选择分类对象的本质属性作为类对象的标志;

第二,不同类面、类目之间不能相互交叉,也不能重复出现;

第三,每个面有严格的固定位置;

第四,面的选择及位置的确定应根据实际需要而定。

d.优缺点

优点:面分类法形成的分类体系结构弹性好、适用于计算机处理。

缺点:组配结构太复杂,不能充分利用容量,也不便于手工处理。

在实际运用中,一般把面分类法作为线分类法的补充。我国编制《全国工农业产品(商品、物资)分类与代码》国家标准时,采用的是线分类法和面分类法相结合,以线分类法为主的综合分类法。

【例1.9】我国在编制《全国工农业产品(商品,物资)分类与代码》时,采用的分类法是(  )。[2012年真题]

A.单项分类法

B.线分类法

C.综合分类法

D.面分类法

【答案】C

【解析】商品分类的具体方法可归纳为线分类法和面分类法两种。我国在编制《全国工农业产品(商品、物资)分类与代码》国家标准时,采用的是线分类法和面分类法相结合,以线分类法为主的综合分类法。

3.商品分类目录和编码

(1)商品分类目录

商品目录又称商品分类目录,是指将所经营管理的全部商品品种,按一定标志进行系统分类编制成的商品细目表。

商品目录的种类包括以下四种:

国际商品目录。如联合国编制的《国际贸易标准分类目录》、欧共体制定的《欧洲共同体对外贸易统计商品目录》等。

国家商品目录。如我国的《全国工农业产品(商品、物资)分类与代码(GB7635—87)》等。

部门商品目录。如原商业部编制的《社会商业商品分类与代码(SB/T 10135—92)》标准、对外经济贸易部编制的《对外贸易进出口业务统一商品目录》、国家进出口商品检验局编制的《商检机构实施检验的进出口商品种类表》等。

企业、单位商品目录。

(2)商品编码

商品编码是赋予某种或某类商品的一个或一组有序的符号排列,是便于人和计算机识别与处理的代表符号。代表符号可以由数字、字母和特殊标记组成。

商品编码是在商品分类的基础上,对各类、各种商品都赋予一定规律性商品代码的过程。商品编码往往是商品目录的组成部分,商品分类与代码共同构成了商品目录的完整内容。所以商品目录又称“商品分类与代码集”。

商品编码的原则

a.唯一性:每一个编码只能对应于一个编码对象;

b.简明性:编码简单、易记、易校验;

c.系统性:能反映分类体系的层次结构,体现商品之间的逻辑关系,反映商品在分类体系中的位置;

d.扩容性:留有足够的后备码位;

e.稳定性:编码保持稳定,不轻易变更。

f.协调性:与国家和国际商品分类、编码相协调。

商品编码的种类

a.按照编码的用途划分

第一,商品分类编码,是体系中最重要的编码,商品核算、经营分析、统计报表采用;

第二,商品销售识别码,包括条形码、店内码、代用码、联销码,不能区分商品的自然属性,不能作为经营统计的分类码;

第三,辅助编码,包括供应商编码、地区编码、部门代码、仓库代码、库存批次代码、凭证编码、报表编码及操作权限代码等。

b.按编码所用的符号划分

第一,数字型代码,用一个或若干个阿拉伯数字表示分类对象(商品)的代码。

第二,字母型代码,用一个或若干个字母表示分类对象的代码。

第三,混合型代码,由数字和字母混合组成的代码。

第四,条形码,将宽度不等的多个黑条和空白,按照一定的编码规则排列,用以表达一组商品信息的图形标识符。

商品编码的方法

《全国工农业产品(商品、物资)分类与代码》统一了全国商品的分类和代码,根据这一国家标准,商品代码的编制方法如下:

a.代码结构共分四层,即大类、中类、小类、品种,由八位数字组成。门类另用英文字母表示顺序。

b.每层均以两位数字表示,从01~99。第一、二、三层类目不再细分时,其代码后面补“0”,直至第八位。各层均留有适当空码,以备增加或调整类目用。

二、商品品类管理

1.商品品类概述

(1)商品品类的概念

商品品类是指商品的结构,包括次品类、大分类、中分类、小分类等。还可以根据需要进一步细分。品类的架构是由供货商与零售商协调确定的,但最主要的仍是以消费者的需求为出发点;从消费者角度来看,这是一组在满足其某一方面需求时可以相互联系或相互替代的产品。

在确定商品品类时,要围绕满足顾客需求的目标达成三个基本目的:可识别;可规划;可操作。

(2)商品品类管理的概念

商品品类管理是指消费品制造商、零售商以品类为业务单元的管理流程,通过对消费者研究,以数据为基础,对一个品类做出以消费者为中心的决策。品类管理是高效消费者回应的重要策略之一,是扩大需求、最大化店内资源的主要手段。

(3)商品品类管理的优点

通过商品品类管理,可以从整体上使产品供应链更有效率。从短期来看,会有更高的回报,从长远来看则会有更好的生产及运营基础。

对零售商来说,实施品类管理具有以下好处:更能迎合消费者要求;能大大减少脱销的现象;能增加品类营业额及利润;更容易评估新商品;可以更有效运用资源。

对供应商而言也可以得到一些好处:可以更深入地了解消费者;清楚地了解强弱商品的分布;通过品牌评估而增强商品在整体中的表现;可以为将来的新品研究准备资料和数据。

2.商品品类管理的工作流程

(1)品类定义

品类即确定所要管理的具体品类以及该品类中的相关品牌。具体的品类定义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确定具体的商品品类和商店数量

品类管理建立在系统化、数据化且具时效性的基础上,需要具备完整的销售数据,包括商品代码、商品名称和规格描述、商品所属公司名称、月销售量、月销售额、商品单价、商品进价、商品利润和投资回报等,并要具备该品类各商品的市场份额数据用来与商店的实际销售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商品在市场及客户中的表现。

确定品类货架区域和商店类型

品类的货架陈列管理要确定涉及该项目的品类需要多大的货架区域,并在此基础上做出可以执行的货架陈列图。确定商店的类型也是品类管理的条件,一方面,不同商店的定位决定了某一品类在此商店中所扮演的角色;另一方面,商店的大小也决定所能经营的品类与品种数量。选择同一类型、规模的商店通常会对某一品类的品类管理带来更大的可操作性和便利性。

(2)品类角色

品类角色的确定,需考虑品类对商店的重要性、对目标购物群的重要性以及对品类发展的重要性。跨品类分析工具帮助我们确定品类对目标购物群的重要性。它汇总了不同购物群在不同品类的购物频率、消费金额等数据。

品类角色通常有以下五种:

普遍性品类。消费者因日常生活中形成的习惯而经常购买的商品,如报纸、杂志、饮料等。通常这类产品每家商店都有售卖,因此消费者并非一定得到特定的商店购买。

特殊性品类。本类商品具有吸引消费者消费的特性,而且该品类是该商店与众不同的卖点,消费者会为了购买这项商品而专程前来。如果该商品仅有特定商店售卖,消费者要买该商品,就势必要到这些特定的商店去购买。此品类即为特殊性品类。

偶发性品类。该品类商品主要是满足消费者在偶发状况下所引发的需求。

季节性品类。为应对特定节日或活动所摆设的商品。

便利性品类。增进消费者从事某项活动的便利性的品类。虽然该品类的单价可能偏高,但消费者认为该品类所带来的便利性的价值远超过其售价,所以愿意以较高的价格购买该类商品。

(3)品类评估

品类管理实施之前,需要对商店和品类现状进行评估。品类管理实施后,需要对效果进行评估。

评估不能只局限于销量、利润等财务指标,还需考虑库存、脱销、单位产出、人力投入等数据。

品类评估要详细到明细品类,避免可能产生的遗失小分类等现象,一般可以通过“二八法则”来进行分析,扩大和保留表现良好的商品,调整和改善表现欠佳的商品,淘汰那些表现极差的商品。

品类评估不能忽略季节性因素以及特价档期的干扰。

品类评估必须有深度,需进行跨门店评估,跨年度评估。

研究消费者行为是品类管理很重要的内容。通过市场调查或POS系统的数据搜集及分析,企业可以根据各个规格商品销售对该品类的贡献程度,进行销售业绩排名,判断某品类在消费者购买中所占的比率,然后对其进行筛选,最终得出评估结果,即维持、减少或增加该品类的商品。以消费者导向为主来改进卖场商品陈列方式,可以提升整体销售能力。

(4)品类评分表

品类管理从ABC成本分析、库存天数、缺货率、库存周转率以及消费者满意度等几个方面对产品销售情况进行评价,内容丰富且准确性高。

在评价商店总体情况时,主要的评分指标有消费者层次及数量、市场(商圈)大小、产出效率、财务状况四个方面。

在评价品类状况时,主要的评分指标有产品组合及货架管理情况、定价及促销情况、新产品引进情况、补货情况四个方面。

(5)品类策略

如果供货商及零售商能依据消费者行为共同拟定品类策略,则更能增进品类管理效果。

(6)品类战术

品类战术包括高效的产品组合、货架管理、定价与促销、补货、新品引进等。

(7)品类计划实施

在完成上述策略和战术的制定后,就可以确定企业的整个营销方案,包括画出具体的货架图、按图陈列、定下具体的时间安排等。确定方案后,就应该按照该方案认真贯彻执行,并及时跟进。

(8)品类回顾

商品品类管理是一个渐进的项目,它需要根据商店实际情况的变化而不断更新数据,再进行周而复始的品类优化分析和货架陈列分析。因此,品类管理需要进行周期性的数据回顾,总结上一周期中的所得所失,在本周期中达到完善。

3.商品品类管理的决策分析

商品品类管理决策分析的内容包括:

(1)品类优化分析

品类优化分析是根据流通企业自身的销售份额以及市场的销售份额数据对品类中的各规格商品进行分析。针对各规格商品在零售客户及市场的不同表现情况提出不同的建议,确定其日后的经营计划。在进行商品数据分析的同时,也要注重与市场数据进行对比。

如果某一商品无论是在市场上还是在客户内都有好的表现,则该商品属于整体赢家,流通企业需要保留。

如果某一商品无论是在市场上还是在客户内都表现不好,则该商品为整体输家,应考虑将其删除。

如果某一商品的市场表现良好但在客户内表现欠佳,则该商品属于市场赢家,具有潜力的商品是商店的未来发展机会。

如果某一商品的市场表现欠佳但在客户内表现良好,则该商品属于客户赢家。对于这种商品,流通企业应重视该商品在市场中的表现,重新评估是否对该商品投入了过多的资源。

(2)促销分析

促销分析是指运用科学的思维方式和创新的精神,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根据流通企业总体营销战略的要求,对某一时期各种产品的促销活动做出总体规划,并为具体产品制定详细而严密的活动计划,包括建立促销目标、设计沟通信息、制定促销方案、选择促销方式等营销决策过程。

高效的促销可以理解为:在正确的时间,选择正确的产品,以正确的促销形式,配以适当的宣传,陈列在正确的地方。

(3)定价分析

定价分析,是流通企业面对市场做出有效反应的决策支持。流通企业对合理价格的理解通常是根据以下因素来确定的:a.包含生产产品或服务的所有费用(包括成本之外附加的合理的利润);b.能够补偿流通企业从采购方获得产品和服务所支付的费用。

流通企业在对定价策略进行分析时,通常会考虑基于成本的定价模型和基于收益的定价模型两种模型。

流通企业还可以采用从其他的流通企业那里获得的竞争性建议、与公共价格进行比较、与历史价格进行比较以及通过内部成本来进行估计等定价方法。

(4)新品分析

在买方市场决定产品销售的大环境下,新品分析需要细致的深度调研,以市场需求和消费者为导向,深入了解消费者的需求及喜好,从而为各个层次的消费者提供有针对性的新品营销方案。

(5)利润分析

利润分析不仅属于财务的范畴,而且是流通企业将品类管理进行到高层阶段所致力解决的问题。流通企业的价格策略会影响企业的利润水平,产品策略决定了产品能否满足消费者的需求,销售策略则影响产品的销售成本。利润分析通过对不同商品品类、不同促销形式的产品利润做出分析,从另一个角度为流通企业提供决策分析。

三、商品流通概述

1.商品流通概念

商品流通是指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它是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商品货币关系的出现而产生的。货币的出现,使商品的交换分为两个阶段,即卖——商品转化为货币和买——货币转化为商品。卖和买的统一就形成了商品流通。

2.商品流通的产生与发展

社会分工是商品交换、商品流通形成和发展的前提条件,只要社会分工存在就会有商品交换,就会有商品流通。分工产生了交换,没有交换就没有生产和流通,没有社会经济的运行。

(1)分工的地位及其作用

分工的概念

分工是指组织或个人各自从事不同的工作或活动。分工首先是指一种有目的的人的行为,存在于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领域;其次是指一种自然现象。

分工的作用

a.分工使劳动得以专门化,提高了工人的熟练程度,使单位产量得以提高;

b.分工使得劳动得以简化,使专门从事某项操作的工人可以把全部精力倾注到一种简单的事务上,容易改进工具和发明机器;

c.分工能节省由一种工作转移到另一种工作时所花费的时间。

人类历史上的“三次社会大分工”

a.第一次社会大分工

第一次社会大分工发生在原始社会的中级阶段,主要表现为“游牧部落从其余的野蛮人群中分离出来”。第一次社会大分工使劳动生产率有了显著的提高,促进了商品交换和价值形态的发展。此时价值形态也逐渐发展到一般的价值形态和货币形态。由于交换的主要物品是牲畜,因此牲畜获得了货币的职能,充当了一般等价物的作用。

b.第二次社会大分工

第二次社会大分工发生在原始社会的高级阶段,主要表现为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第二次社会大分工促进了生产规模的扩大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也使商品货币关系进一步发展起来。出现了直接以交换为目的的商品生产。商品交换的范围也扩大了,出现了远距离的和海外的贸易。交换的发展促进了价值形态的发展。金、银等贵金属开始执行货币的职能,并且逐渐成为占优势的和普通的货币商品。

c.第三次社会大分工

第三次社会大分工发生在原始社会瓦解、奴隶社会形成的时期,主要表现是出现了只从事商品交换的商人,同时出现了铸币。第三次社会大分工,使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进一步发展起来。商人的出现,便利了生产者和购买者的买卖活动,缩短了生产者买卖商品的时间,并使他们的产品销售扩展到遥远的市场。

(2)分工与交换

分工

分工起因于交换能力,分工程度受交换能力的制约,即受市场范围的限制。分工提高了每个劳动者在某一个领域的劳动技能与熟练程度,促进了劳动工具的不断改进和完善,加快了生产经验的积累,因而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扩大了生产规模,优化了生产组织形式,提高了专业化劳动效率,节约了生产成本和资源,增加了社会财富的积累速度。

交换

交换是两个以上的个人或组织相互提供各自活动及其成果的行为,包括劳动的交换和劳动成果即商品的交换。商品交换是指不同企业或个人之间通过某种条件相互转让自己所有的商品。

分工是商品交换的前提,商品交换的形式与规模会随着社会分工的出现和不断深化而不断发展与扩大,同时,商品交换形式的发展和规模的扩大,也是社会分工不断深化的条件。

【例1.10】分工是指组织或个人各自从事不同的工作或活动,分工程度受(  )限制。[2012年真题]

A.货币政策

B.财政政策

C.市场范围

D.宏观调控

【答案】C

【解析】分工是指组织或个人各自从事不同的工作或活动。分工首先是指一种有目的的人的行为,存在于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领域;其次是指一种自然现象。分工与交换分工起因于交换能力,分工程度受交换能力的制约,即受市场范围的限制。

(3)交换与流通

商品流通是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商品货币关系的出现而产生的。原始社会末期在原始共同体之间出现的偶然的商品交换,已扩展到共同体内部成员之间,并逐渐发展成为经常发生的现象。

商品流通的出现,克服了物物交换的困难,促进了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发展,也使得专门从事商品交换的商人应运而生,加速了商品的流通,提高了社会经济效益,是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发展进程中的一大进步。

3.商品流通功能

商品流通功能是由流通运行内在要素的相互作用所决定的,是其相互作用的内在规定性和流通规律性的具体体现。流通功能是在动态的流通运行过程中发挥作用的,它既是流通规律的客观要求和反映,又受到各种外部环境因素的制约。

商品流通功能主要表现存对社会再生产的速度、比例、结构以及社会经济效益等方面的调节作用。具体作用如下:

(1)实现功能

商品流通是实现商品价值和使用价值的唯一途径。生产企业的产品,只有进入流通过程,才能实现价值和使用价值,获得相应的货币收入,满足再生产的需要,并完成生产过程中必要的劳动耗费的及时补偿,保证社会再生产的正常进行。

【例1.11】实现商品价值和使用价值的唯一途径是(  )。[2008年真题]

A.商品生产

B.商品分类

C.商品加工

D.商品流通

【答案】D

【解析】商品流通是实现商品价值和使用价值的唯一途径。生产企业的产品,只有进入流通过程,才能实现其价值和使用价值,获得相应的货币收入,满足生产的需要,并完成生产过程中必要的劳动耗费的及时补偿,保证社会再生产的正常进行。

(2)中介功能

商品流通一方联系着生产过程,另一方联系着消费过程,成为社会再生产过程的中介。这种中介功能的实现,就使生产过程和消费过程得以衔接,也使社会再生产过程的连续性得以保证。此外,流通中介功能的实现,也有利于流通的环节、速度、规模、质量等方面的改进,还有利于促进生产结构与消费结构的合理性,克服产销脱节的不合理现象。

(3)调节功能

商品流通对于社会再生产过程具有极为有效的调节作用,主要表现为:

商品流通是实现社会再生产的必要条件,它能满足社会再生产迅速发展的各种需求,保持社会再生产的合理比例关系,提高产品结构和产业结构的合理性;

商品流通是调节社会资源合理流动、实现社会资源合理配置的有效手段;

商品流通是生产企业、消费企业经济利益关系的调节器,能满足各方面经济利益的要求并使其合理化;

商品流通是调整社会生产力布局的有力工具,能促进社会生产分工及专业化发展,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

商品流通是国民经济各部门保持优化比例关系和合理结构的重要影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