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甘肃省“三支一扶”选拔招募考试《公共基础知识》考点精讲及典型题(含历年真题)详解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三、甘肃省情

(一)自然地理

1.地理位置

甘肃位于祖国地理中心,介于北纬32°11′~42°57′,东经92°13′~108°46′。古属雍州,地处黄河上游,它东接陕西,南控巴蜀青海,西倚新疆,北扼内蒙、宁夏,是古丝绸之路的锁匙之地和黄金路段。

2.地形地貌

地貌复杂多样,山地、高原、平川、河谷、沙漠、戈壁,类型齐全,交错分布,地势自西南向东北倾斜。地形呈狭长状,东西长1655公里,南北宽530公里,复杂的地貌形态,大致可分为各具特色的六大地形区域。

(1)陇南山地

这里重峦叠嶂,山高谷深,植被丰厚,到处清流不息。这一区域大致包括渭水以南、临潭、迭部一线以东的山区,为秦岭的西延部分。

(2)陇东、中黄土高原

位于甘肃省中部和东部,东起甘陕省界,西至乌鞘岭畔。这里曾经孕育了华夏民族的祖先,建立过炎黄子孙的家园,亿万年地壳变迁和历代战乱,灾害侵蚀,使它支离破碎,尤其是定西中部地区成了祖国最贫瘠的地方之一,但蕴含着无尽的宝藏,有丰富的石油、煤炭资源。

(3)甘南高原

它是“世界屋脊”——青藏高原东部边缘一隅,地势高耸,平均海拔超过3000米,是个典型的高原区。这里草滩宽广,水草丰美,牛肥马壮,是甘肃省主要畜牧业基地之一。

(4)河西走廊

斜卧于祁连山以北,北山以南,东起乌鞘岭,西至甘新交界,是块自东向西、由南而北倾斜的狭长地带。海拔在1000~1500米之间,长约1000余公里,宽由几公里到百余公里不等。这里地势平坦,机耕条件好,光热充足,水资源丰富,是著名的戈壁绿洲,有着发展农业的广阔前景,是甘肃主要的商品粮基地。

(5)祁连山地

在河西走廊以南,长达1000多公里,大部分海拔在3500米以上,终年积雪,冰川逶迤,是河西走廊的天然固体水库,荒漠、草场、森林、冰雪等植被垂直分布明显。

(6)河西走廊以北地带

这块东西长1000多公里,海拔在1000~3600米的地带,习惯称之为北山山地,这里靠近腾格里沙漠和巴丹吉林沙漠,风高沙大,山岩裸露,荒漠连片,具有“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塞外风光。

3.气候气象

(1)气候类型

甘肃深居西北内陆,海洋温湿气流不易到达,成雨机会少,大部分地区气候干燥,属大陆性很强的温带季风气候。

(2)气候特征

总特征:冬季寒冷漫长,春夏界线不分明,夏季短促,气温高,秋季降温快。

气温:省内年平均气温在0~16℃之间,各地海拔不同,气温差别较大,日照充足,日温差大。

降水:全省各地年降水量在36.6~734.9毫米,大致从东南向西北递减,乌鞘岭以西降水明显减少,陇南山区和祁连山东段降水偏多。受季风影响,降水多集中在6~8月份,占全年降水量的50%~70%。全省无霜期各地差异较大,陇南河谷地带一般在280天左右,甘南高原最短,只有140天。海拔多数地方在1500米到3000米之间,年降雨量约300毫米(40~800毫米之间)。各地气候差别大,生态环境复杂多样。

4.自然资源

(1)土地资源

甘肃是一个幅员广阔、地理环境多样的省份,总面积42.58万平方公里,地处黄土高原、内蒙古高原、青藏高原交汇处,分属黄河、长江、内陆河三大流域。地形狭长,东西长1655公里,南北宽530公里。

(2)植物资源

甘肃是一个少林省区,据第七次全省森林资源清查,全省林业用地面积1042.65万公顷,全省森林面积507.45万公顷,森林覆盖率11.28%。主要树种有冷杉、云杉、栎类、杨类以及华山松、桦类等。甘肃草场有天然草地、人工草地和半人工草地三种,天然草场主要分布在甘南草原、祁连山地、西秦岭、马衔山、哈思山、关山等地,海拔一般在2400~4200米之间,气候高寒阴湿。甘肃是全国药材主要产区之一,现有药材品种9500多种,居全国第二位。目前经营的主要药材有450种,如当归、大黄、党参、甘草、红芪、黄芪、冬虫草等,特别是“岷归”、“纹党”产量大、质量好,是闻名中外的出口药材。

(3)中药材资源

甘肃是全国药材主要产区之一,现有药材品种9500多种(包括野生),居全国第二位。目前经营的主要药材有450种,如当归、大黄、党参、甘草、红芪、黄芪、红花、贝母、天麻、杜仲、灵芝、羌活、冬虫草等,特别是“岷归”、“纹党”产量大、质量好,是闻名中外的出口药材。据调查,全省中作为药用的动、植物及矿产物中药材约1080种,其中药用植物951种、动物87种、矿物34种、加工类药8种;先后引入生地、人参、黄连、山芋肉、元胡、伊贝等外地药材多种,有计划的扩大了药材栽培面积,并在甘肃的文县建立了香獐自然保护区、在肃南县办起了养鹿场。

(4)动物资源

主要畜种禽种

甘肃养殖的牲畜主要有马、驴、骡、牛、羊、骆驼等。甘肃养马历史悠久,远在公元前100多年的汉武帝时期,西北边境设有官马场36处。民间养马亦较繁盛。自汉至今,一直是我国养马业的重地。建国后,还先后引进和改良了阿尔登、卡拉巴依马等品种,养马、驴、牛等得到了发展。禽种,除对静宁鸡、太平鸡、临洮鸡等杂交改良外,现主要有来航鸡、澳洲黑、芦花洛克、洛岛红、科尼什、新汉、狼山鸡等优良品种。水禽有北京鸭、麻鸭、中国白鹅、灰鹅和狮头鹅等品种。

野生动物资源

甘肃境内共有野生动物650多种。其中:两栖动物24种,爬行动物57种,鸟类441种,哺乳动物137种。这些野生动物主要分布在文县、武都、康县、成县、天水、两当等地。文县让水河、丹堡一带,已列为全国第十三号自然保护区,出产大熊猫、金丝猴、麝、猞猁、扫雪等世界珍贵动物,并对梅花鹿、马鹿、麝进行人工饲养。野生动物中,属于国家保护的稀有珍贵动物有90多种,其中属一类保护的24种,二类保护的24种,三类保护的4011种。

(5)矿产资源

甘肃是矿产资源比较丰富的省份之一,省内地质环境复杂,成矿条件优越,矿产资源相对丰富。截至2014年底,全省已发现各类矿产119种(计算到亚矿种则为180种),其中,已查明资源储量的75种(计算到亚矿种则为112种)。列入《甘肃省矿产资源储量表》的矿产有96种、矿产地1357处(含共伴生矿产),其中具有大型矿床规模116个、中型213个、小型1028个。据《2014年全国主要矿产资源储量通报》统计,甘肃省有10种矿产居全国第一位,即镍、钴、铂族、硒矿、铸型用粘土等,有38种矿产居全国前五位,居前十位的有71种。

(6)水利资源

甘肃省水资源主要分属黄河、长江、内陆河3个流域、9个水系。黄河流域有洮河、湟水河、黄河干流、渭河、泾河等5个水系;长江流域有嘉陵江水系;内陆河流域有石羊河、黑河、疏勒河3个水系。

全省河流年总径流量415.8亿立方米,其中,1亿立方米以上的河流有78条。黄河流域除黄河干流纵贯省境中部外,支流就有36条;长江水系包括省境东南部嘉陵江上源支流的白龙江和西汉水,蕴藏有丰富的水能资源;内陆河流域包括石羊河、黑河和疏勒河3个水系,有15条,年总地表径流量174.5亿立方米,流域面积27万平方公里。

(7)能源资源

甘肃省能源种类较多,除煤炭、石油、天然气外,还有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其中,石油可采储量为6亿吨,天然气探明储量31.57亿立方米,集中分布在河西玉门和陇东长庆两油区。全省煤炭预测储量为1428亿吨,已探明125亿吨,保有资源储量120亿吨,煤炭资源集中分布于庆阳、华亭、靖远和窑街等矿区。甘肃风能资源丰富,总储量为2.37亿千瓦,风力资源居全国第5位,可利用和季节可利用区的面积为17.66万平方公里,主要集中在河西走廊和省内部分山口地区,河西的瓜州素有“世界风库”之称。

甘肃是我国太阳能最为丰富的三个区域之一,各地年太阳总辐射值大约为4800~6400兆焦/平方米,其中河西西部、甘南西南部是我国太阳能资源最丰富的地区,按现有利用水平测算可开发资源量约为520万吨标准煤/年。

(二)人文地理

1.行政区划

简称甘(别称陇)。省会兰州(省政府驻兰州市城关区中央广场1号)。全省辖12个地级市,即兰州市、嘉峪关市、金昌市、白银市、天水市、武威市、张掖市、平凉市、酒泉市、庆阳市、定西市和陇南市;2个自治州,即临夏回族自治州、甘南藏族自治州。合计14个地级行政区划单位。17个市辖区、4个县级市、58个县、7个自治县(合计86个县级行政区划单位)。

2.人口、民族与宗教

(1)人口

截至2016年底,全省常住人口为2609.95万人,比上年净增10.40万人。全省常住人口中,男性为1331.86万人,占51.03%;女性为1278.09万人,占48.97%。65岁及以上人口为223.72万人,占9.07%。自然增长率为6.00‰。城镇人口1166.39万人,城镇化率为44.69%,比上年提高1.5个百分点。省会兰州常住人口达到370.55万人,依然是全省各市州之首,城镇化率为81.01%,高出全省城镇化率36.32个百分点。人口排名第二、三位的是天水市和定西市,常住人口分别为332.3万人和278.98万人。

(2)民族

甘肃是一个多民族的省份。2010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时,全省有55个少数民族,少数民族总人口241.04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9.43%。人口数量在千人以上的少数民族有14个,依次为回族、东乡族、藏族、土族、保安族、满族、撒拉族、裕固族、蒙古族、哈萨克族、土家族、维吾尔族、壮族、苗族。其中,东乡族、保安族、裕固族为甘肃的独有民族。

(3)宗教

甘肃主要有伊斯兰教、佛教、道教、基督教和天主教,五大宗教。其中穆斯林160万多人,主要为回族、东乡族、撒拉族、保安族、哈萨克族。有“四大教派”(格底目、伊赫瓦尼、西道堂和色来非耶)、“四大门宦”(哲合忍耶、虎夫耶、库布忍耶和尕德忍耶)的分别。佛教信徒主要为藏族、蒙古族、土族、裕固族。甘南的拉卜楞寺是藏传佛教黄教的六大宗主寺院之一。道教平凉崆峒山较著名。

3.历史沿革

(1)夏商周

大禹分中国为九州,甘肃省境大部属雍、凉二州,旧称“雍凉之地”。

商代,居于泾河、渭河流域尚处于氏族部落阶段的周朝的祖先周部落,改善耕作,开拓了我国最早的农业。周文王灭商以前,战败了西戎混夷,把境域扩展到密(今灵台县)。这一时期,甘肃境内有羌方、共(今泾川县北)、密(今灵台县西)等方国部落。

西周时,秦人的祖先在省境东部,即今天水地区定居下来,开始了由游牧经济向农业经济的缓慢过渡,他们本以游牧、狩猎为经济生活的主要内容,善于养马,他的首领非子被周孝王召至汧渭之间(今陕西扶风眉县)负责给周王室养马,非子养马有功,周孝王将“秦”(在今天的甘肃省天水东南)这块土地封给了他,秦国也成了周的附庸。秦的先祖在秦亭(今张家川回族自治县城南)筑城建邑,始有立足之地。

(2)春秋战国

春秋时期,省境属秦国和西戎。西戎中较大的几个是:绵诸(天水附近)、邽戎(天水西南)、冀戎(今甘谷县南)、义渠戎(六盘山左右,今甘肃庆阳和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地区)、翟(今临洮县)、豲(今陇西县北)。这些戎族,仍保持着“以国为氏”的习惯,虽号称为国,实际上还处于原始社会阶段。西戎各国与秦国相邻。

公元前770年刚刚立国的秦国为了扩充势力,把视野对准西戎。但秦襄公几次伐戎都失败了。到秦武公时,由于中央集权的加强,势力迅速扩展,先后征服、并吞了绵诸、邽戎、冀戎、义渠戎、翟和豲等戎族。为了对新开辟的地区进行控制,秦国开始在这些地区建县。公元前688年(秦武公十年)秦国在己被征服的邽戎、冀戎地区,设邽县(今天水麦积区南)、冀县(今甘谷县)。这是甘肃历史上建立最早的两个县。

战国时期,秦国的疆域己达今甘肃的东南部。但曾被秦武公征伐过的绵诸、义渠、翟、豲等戎族部落乘秦忙于争霸的机会,又逐渐壮大起来,使秦国在与诸候国争雄的同时,不得不以相当的力量来对付诸戎。公元前320年秦派兵伐义渠,攻郁郅(今庆城县东),公元前314年再次伐义渠,得25城。至秦昭王时,义渠等戎终为秦所并,于其地设郡置县,加强统治。秦昭王二十七年(即公元前280年)设置陇西郡,9年后,秦昭王三十五年(公元前272年)再建立北地郡。

(2)秦汉

秦统一六国后,全面推广郡县制,分全国为36郡(后增为40郡)。当时,省境行政区划为郡、县两级制,共设陇西、北地两郡。陇西郡郡治狄道(故治在今临洮县东北),辖区约当今甘肃东南部之地;北地郡治义渠(故治在今宁县西北),辖区约当今甘肃东北部和宁夏回族自治区东南部之地。今甘南东南隅之一部属汉中郡(治南郑,今陕西省汉中)。县以下基层行政组织为乡、里。

西汉元狩二年(前121年),在陇西郡和北地郡基础上,增设武威郡和酒泉郡,统辖甘肃西北部。汉武帝元鼎三年(前114年),增置天水郡、安定郡、武都郡。元鼎六年(前111年),分武威郡置张掖郡,析酒泉郡置敦煌郡。汉昭帝始元六年(前81年),从天水、陇西、张掖3郡各分出2个县建立金城郡。自此,甘肃共设置十个郡。

东汉时,行政区划大体上是州、郡、县三级制,沿袭西汉建制,增设张掖属国和张掖居延属国两个少数民族管理区,隶属凉州。

(3)三国两晋南北朝

三国和魏晋南北朝时期,基本上实行的是州、郡、县三级制。

魏、蜀、吴三国鼎立时期,省境共置凉州1州(另有一部分地方分属雍州和益州)、12郡、77个县。大部分地方属魏国,南部的部分地区属蜀国。

西晋,省境设凉州、秦州,兼属雍州,统12个郡、72个县。

进入东晋,社会动乱,北方形成分裂割据局面。从西晋末到十六国时期,跨境或在甘肃境内先后建立的割据政权有:后赵、前秦、后秦,各占有约当今甘肃一部之地;

南北朝时期,甘肃先后为北魏、西魏、北周的统治地区。这一时期,南北对峙,国家分裂,州县林立,政权更替频繁,“百户之邑便立州名,三户之民空张郡目”的情况比比皆是,行政建置十分混乱。北魏,甘肃境设置8个州、35个郡、91个县;北周,设22州、56郡、104县。

(4)隋唐五代

隋统一中国,裁并郡县。省内共设16郡,76县。隋炀帝后期大乱,东突厥崛起。大业十三年(617年)七月,武威郡鹰扬府司马李轨举兵反隋,占领河西,建大凉国,定都姑臧,建元安乐,归附于东突厥。

唐朝,初改郡为州,唐玄宗时又改州为郡,唐肃宗时再改郡为州,终唐之世,仍为州、县两级制,郡只是地理区域的名称。按照唐的定制,州分辅、雄、望、紧、上、中、下七等,县分上、中、下三等。类似这样的划分,一直延续到清代。当时省境共设22州,辖67县。

除了行政区,唐代还设有监察区。唐太宗贞观元年(公元627年),依山川形势分全国为10道(唐玄宗开元二十一年,即公元733年增为15道),甘肃置陇右道,治鄯州(今青海省乐都县),兼属关内道(治长安)、山南西道(治梁州)。主要是监察非法,道的长官为采访使,由中央委派,事毕即回。

唐睿宗景云元年置河西节度使,景云二年从陇右道中分置河西道。唐玄宗开元年间,河西、陇西均置节度使,实际上成为地方最高军政长官,无所不统。

唐肃宗乾元元年(公元758年)以后,改道的长官为观察使,兼理民政,行使部分行政职权,其后逐渐变成州上的一级政区。

贞元以后,唐朝政府悉调西北戎军平定“安史之乱”,汉唐以来成为东西交通咽喉之地的河西走廊空虚,吐蕃乘机占领河西,先后攻陷甘、凉、肃、瓜、沙和熙、河、洮、岷、宕等州,控制河陇地区前后约八九十年之久。

五代时期,后梁占有甘肃之一部,后唐约有秦、阶、成、泾、原等州,后晋据有武州(今环县),后周有秦、阶、成州,前蜀占据甘肃的东南部。

(5)宋辽夏金元

北宋初,分全国为10道,至道三年(公元997年)改10道为15路(后增为26路),甘肃属陕西路。宋代的路与唐代的道有所不同。宋初的路是财政区兼有监察的职能,后来才逐渐变成地方最高一级建制。路设转运使司掌财赋、民政(长官为转运使);安抚使司掌管军事(长官为经略安抚使);提举常平司掌市舶茶马(长官为提举常平使);提点刑狱司掌司法(长官为提刑按察使)。四司互不统属,各自直属中央。

宋仁宗庆历元年(公元1041年),分陕西沿边为秦凤、泾原、环庆、鄜延4路(前3路在甘肃境)。

宋神宗熙宁五年(公元1072年),增置熙河路。后几经变化,省境共置永兴军路、秦凤路2路,辖21州(府、军)、51县(监、尉司)。永兴军路(治京兆府,今陕西省西安市)。军,在宋代设于军事要冲之地,系与府、州同级的行政区划。

11世纪初叶,党项族崛起,于宋仁宗明道元年建国,史称西夏(公元1038年~公元1227年),都兴庆府(今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辖区有22州,其中在甘肃境内的有甘(西夏改为宣化府)、凉(西夏改为西凉府)、肃、瓜、沙、会等6州。西夏的统治约有190年之久,后为蒙古所灭。

南宋时,甘肃大部隶属金朝。属南宋利州西路(北宋时称秦凤路)的有文州、阶州、西和州(今西和、礼县)、凤州、同庆府(今成县)、天水军(绍兴初因秦州为金占领,遂置南天水县、北天水县;嘉定元年,即公元1208年改县为军,今天水市)。

金朝,在甘肃境置4路、16州(府)、50个县。

元代,甘肃行政区划大体是省、路、府(州)、县四级制。元朝政府为加强中央集权的封建统治,除设中央直辖区腹里(包括山东、山西、河北)外,分全国为11个行中书省,管辖所属路、州、府的政务。行省创建之初,系中央最高行政机关中书省的派出机构,后来正式成为地方行政最高一级建制。元世祖至元十八年(公元1281年)甘肃正式设省,称“甘肃等处行中书省”(长官为平章政事),简称甘肃行省,治所在甘州路的甘州(今张掖市)。省辖7路、5个直隶州、4个府、22属州、24县。省境东部地区属陕西行省。另外还置河西陇北道肃政廉访司,主掌监察,隶属于陕西诸道行御史台。

(6)明清

明初,沿用元朝的行省制。明太祖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置陕西等处行中书省(辖甘肃)。明太祖洪武九年(公元1376年),鉴于行中书省职权太重,为防止唐末出现的方镇割据局面,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废除行省制,在原行省的基础上,设承宣布政使司,实行司法、行政、军事分立,各不统属,三司互相也不得兼任,即承宣布政使司(长官为布政使),掌全省民政与财政,提刑按察使司(长官为提型按察使)掌司法、监察,都指挥使司(长官为都指挥使)掌军事。全国共设13布政使司,加上两京,即京师(北直隶)、南京(南直隶)共15个政区(简称司,俗称省),实行省、府(州)、县三级制。甘肃属陕西承宣布政使司管辖。原甘肃境内共设置5府、9州(隶属于府)、50县。

除府(直隶州)、属州、县外,还设有卫、所。按照明的定制,卫、所设于边境和要害地区,在边境重镇设行都指挥使司,每省设一都指挥使司。卫、所实行军屯,属军事机关,但后来在边境地区卫、所也兼理民政。甘肃境共设21卫、9个千户所,另外,属于明朝边防九大重镇的有:宁夏(今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固原(今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县)、甘肃(今张掖市)。

清朝的地方行政制度是省、府(直隶州、直隶厅)、县(散州、散厅)三级制。清代的省制虽因袭明制,但进一步完善,其特点是有了主持一省军政事务的最高长官巡抚(巡抚之制始于明朝,但无一定之辖区),巡抚之上设有总理一省或数省军政事务的总督,且省内设有管理各种事务的司道。清初,分全国为18行省。

清圣祖康熙三年(公元1664年)设陕西左、右布政使司,右布政使司驻巩昌(今陇西)。康熙六年(公元1667年)改陕西右布政使司为巩昌布政使司。七年,又改巩昌布政使司为甘肃布政使司,同时将治所从巩昌移至兰州。

雍正三年(公元1725年)裁行都指挥使司及诸卫、所。

清高宗乾隆二十九年(公元1764年)裁甘肃巡抚,以陕北总督行巡抚事,并迁陕甘总督署至兰州。当时甘肃辖区除包括今新疆、青海、宁夏一部分外,大体上和今甘肃的境域相同。

清德宗光绪十年(公元1884年),从甘肃分出新疆单独建省。分置以后的甘肃省辖8府、6直隶州、1直隶厅、61县。

(7)民国

辛亥革命以后,废除了清代的府、州、厅制。民国初期实行省、道、县三级制。民国元年(公元1912年),甘肃共设7道,下辖77县。1914年,改省的长官民政长(民国初期称都督)为巡按使,道的长官道尹为观察使,次年,又改巡按使为省长。

北伐战争以后,随着军阀混战局面的结束,国民党政府对行政制度作了一些调整。民国十六年(1927年),废除道的建制,改县的行政长官县知事为县长。1928年,划甘肃西宁道属所属7县,成立青海省;同时划甘肃宁夏道属所属8县和宁夏护军使所辖的阿拉善额鲁特、额济纳土尔扈特2部,成立宁夏省。区划调整分置以后,甘肃省辖64县,1929年增置到68县,后又在少数民族地区建立设治局。从1934年开始,甘肃省在县的行政建制之上,又新设立行政督察专员公署,作为省的辅助机关。这是国民党发动反共反人民的内战的产物,其目的在于推行和强化法西斯统治,镇压各族人民的革命运动。至解放前夕,甘肃省共设9个行政督察专员公署,辖71县、1市(兰州市,1941年正式设市)、3局(卓尼、肃北设治局、湟惠管理局)。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甘肃就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活动。1932年3月,正宁县四村塬周围72个村相继成立了革命委员会,建立了我省第一个工农民主政权。同年,成立了中共甘宁青特委。1933年3月,建立中共陕甘边特委。不久,陕甘边区苏维埃政府于1934年11月在华池县荔原堡诞生。红军长征进军甘肃,突破天险腊子口,进入宕昌县境,通过渭河封锁线,召开哈达铺、榜罗会议,一、二、四方面军三大红军主力在会宁县胜利会师,进一步促进了陕甘的革命活动。1935年11月,根据中华工农民主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会的决定,陕甘边区根据地划为陕甘省。1936年7月,改陕甘省为陕甘宁省,驻地迁往甘肃曲子,辖区在甘肃境内的有华池、环县、曲子、固北、赤庆、定环等县。1937年1月,共产党又设新宁、新正县,隶属关中分区。同年,陕甘宁省划分为三边分区和庆环分区。1940年4月,又建立陇东分区。

(8)解放后

1949年8月26日,成立甘肃行政公署,下辖酒泉、张掖、武威、兰州、定西、临夏、庆阳、天水、平凉、武都11个分区(专区、市)、73县(局)。甘肃行署隶属于西北军政委员会(后改为西北行政委员会,1954年撤销)。

1950年1月8日,甘肃省人民政府正式成立,辖今甘肃、内蒙古西部。

4.经济社会

(1)第一产业

甘肃省河西地区缺水,属于农业欠发达地区,模式以绿洲农业为主,粮食难以自给。相对日照丰富,水果质量非常高,著名的兰州白兰瓜、秦安蜜桃远销全国多个城市以及静宁苹果在全国享有盛誉。河西走廊的张掖和武威因位于丝绸之路的要道之上,又有雪水浇灌之利,历史上农牧业及商贸发达,被称作“金张掖、银武威”。

2016年全省粮食总产量1140.6万吨,比上年下降2.6%,但产量仍保持在1100万吨以上,连续13年丰收。油料产量76.02万吨,增长6.2%;蔬菜产量1951.48万吨,增长7%;园林水果产量506.44万吨,增长9.7%。猪牛羊禽肉产量99.61万吨,比上年增长1.2%。其  

(2)第二产业

甘肃是新兴的工业基地,是石油工业、有色金属、钢铁工业和化工工业的重要基地,是新疆石油的主要加工地点,“兰炼”和“兰化”是中国石化工业的奠基和摇篮。甘肃也是中国镍、铝的主要产区和加工基地。酒泉航天中心是中国三个航天基地中最早建设的。

2016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565.4亿元,比上年增长6.2%,增速比前三季度提高0.3个百分点。从轻重工业看,重工业增长8.3%;轻工业下降2.6%。

(3)第三产业

固定资产投资

2016年全省完成固定资产投资9534.10亿元,比上年增长10.5%,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678.30亿元,增长26.8%;第二产业投资3220.99亿元,下降6.2%;第三产业投资5634.81亿元,增长21.0%。

消费品市场

2016年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184.39亿元,比上年增长9.5%。按经营单位所在地分,城镇消费品零售额2535.91亿元,增长9.5%;乡村消费品零售额648.48亿元,增长9.8%。按消费类型分,餐饮收入505.23亿元,增长9.8%;商品零售2679.16亿元,增长9.5%。

对外贸易

全年全省进出口总值453.2亿元,比上年下降8.3%。其中,进口总值185亿元,增长39.3%;出口总值268.2亿元,下降25.7%。对外贸易顺差为83.2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