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福建省“三支一扶”选拔招募考试《综合知识》考点精讲及典型题(含历年真题)详解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三、福建省情

(一)自然地理

1.地理位置

福建省地处中国东南沿海,陆地界最南端在东山县境内(北纬23°33′);最北端在浦城县内(北纬28°20′);最西点在武平县境内(东经115°50′);最东点在福鼎市境内(东经120°40′)。

福建省东隔台湾海峡,与台湾省相望,两省最近处相距近135公里;东北与浙江省毗邻;西北与江西省交界;西南与广东省相连,连接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

福建省是我国面积较小的省份之一。全省陆地面积12.14万平方千米,约占全国陆地总面积的1.26%;海域辽阔,面积达13.6万平方千米,比全省陆地面积还大。

2.地貌特征

(1)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横断面呈马鞍状

两列大山带

a.闽西大山带——武夷山脉,绵延530千米,海拔700~1500米;黄岗山,位于武夷山市西部,海拔2158米,是大陆东南部最高峰。

b.闽中大山带——戴云山脉,绵延300千米,海拔1856米;鹫峰山,海拔889米,山高路险;博平岭,海拔多在800~1500米之间,是闽西和闽南的分界线,也是九龙江西溪和北溪、汀江的分水岭。

长廊状谷地,延伸240千米。

(2)山丘面积大,平原面积小

东南山国

山地、丘陵占全省总面积的82%,平原占10%,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

岩溶地貌

永安大湖石林,龙岩龙崆洞,将乐玉华洞,宁化天鹅洞。

丹霞地貌

武夷山,永安桃源洞,泰宁金湖,连城冠豸山。

沿海石蛋地貌

福建省的沿海地域有许多岩礁,大多都由花岗岩组成,到处可见“沿海石蛋地貌”。其中,最有名的是平潭县“半洋石帆”这两块巨大的“石蛋”。

四大平原

a.漳州平原,面积566.7平方千米;

b.福州平原,面积498.1平方千米;

c.兴化平原,面积464平方千米;

d.泉州平原,面积345平方千米。

土壤类型

红壤面积最大,占全省土壤面积的70%。其中,砖红壤性红壤占11%。

(3)小型山间盆地多

主要盆地有福州盆地、漳州盆地、寿宁盆地、柘荣盆地、周宁盆地、屏南盆地、德化盆地。

(4)河流短而壮

概况

福建水系密布,河流众多,河网密度达0.1公里/平方公里。全省河流除交溪(赛江)发源于浙江,汀江流入广东外,其余都发源于境内,并在本省入海。

主要河流

流域面积在50平方千米以上的河流共有683条,其中流域面积在5000平方千米以上的主要河流有闽江、九龙江、晋江、汀江、交溪5条。

a.闽江

闽江是福建省最大的独流入海(东海)河流,发源于福建、江西交界的建宁县均口镇,穿过沿海山脉至福州市南台岛分南北两支,至罗星塔复合为一,折向东北流出琅岐岛注入东海。它以沙溪为正源,全长562千米。

b.九龙江

九龙江,又称漳州河,全长258千米,是福建省仅次于闽江的第二大河流,由干流北溪和支流西溪、南溪汇合,过漳州在厦门港对岸注入台湾海峡。

c.晋江

晋江发源于福建省中部戴云山,全长182千米,上游有东溪和西溪两大支流,两支流于南安市丰州镇井兜村双溪口汇合始称晋江,并于晋江市淄滨纳入九十九溪至丰泽区浔浦入海。

d.汀江

汀江位于福建省西部,发源于武夷山南段东南一侧的木马山北坡,在永定县峰市镇出境并进入广东省,至大埔县三河坝与梅江汇合后称韩江。

e.交溪

交溪,全长433千米,是福建省东部独流入海河流,也是闽东最大河流。上源东溪和西溪均发源于浙江,汇合于福安市城阳镇湖塘坂,始称交溪,最后注入三都澳,流向东海。

(5)海岸曲折漫长,港湾岛屿众多

海岸线直线距离535千米,海岸线长3752千米,居全国第二,仅次于广东省,曲折度居全国第一。

大小港湾125个,深水港22个,东山湾、厦门湾、湄州湾、兴化湾、罗源湾、三沙湾为六个可停舶20万吨级轮船的良港。

沿海大于500平方米的岛屿有1546个(居民岛屿101个),数量上仅次于浙江省。其中,最大岛为270平方千米的海坛岛,其次还有金门岛、琅岐岛、南日岛和三都岛。

3.气候特征

(1)季风影响显著

台风

平均每年有两个台风登陆福建,最多时有六个,不登陆却对福建造成影响的每年约有三个,一般在8月至9月中旬。

冷空气

在冬季,平均每1~2周有一次冷空气入侵福建。

(2)热量丰富

年平均气温17℃~21℃,全年日照时数多为1700~2400小时。

内陆无霜期有260~300天,沿海地区在300天以上,闽东南几乎全年无霜。

(3)降水充沛

年降水量1400~2000毫米,降水集中,50%~60%的降水集中于3月~6月。3月为春雨季;5月为梅雨季,温度高,强度大,雨区广,伴有雷阵雨。

(4)气候差异大

气候复杂多样,地域差异明显,海洋性色彩浓厚。

(5)农业气象灾害频繁

风灾:台风正面袭击,形成风灾。

寒灾:主要有秋寒,冬寒,倒春寒,梅雨寒等。

旱灾:有夏旱和春旱。

洪灾:有台风暴雨洪涝和梅暴雨洪涝。

4.自然资源

(1)生物资源

主要的植被类型有常绿阔叶林、针叶林、季雨林、竹林、灌木丛、草坡、山地草甸、海滩。高等植物有4703种,约占全国总种数的14.3%。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有52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植物共7种,包括南方红豆杉、水松、伯乐树、银杏、苏铁、四川苏铁、台湾苏铁;国家二级保护植物有45种。省级受保护的珍贵树种有25种。巨木古树有大杉木、柳杉、银杏、苏铁、樟树、闽楠和榕树等。

脊椎动物1647种,占全国总种数的26.4%;昆虫有31目(全国33目)。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有159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动物22种,国家二级保护动物137种。武夷山自然保护区的珍贵野生动物有猕猴、短尾猴、毛冠猴、云豹、大灵猫、小灵猫、白颈长尾雉、穿山甲、鸳鸯与苏门羚等;全国仅见的有竹鼠、蝾螈和三港雨蛙等。

(2)矿产资源

已探明储量的矿产有86种,具有工业利用价值的有20多种。能源有煤、铀和地热。黑色金属有铁矿(潘洛铁矿为主要的富矿)和锰矿。高岭土、叶腊石、玻璃硅砂、花岗岩储量居全国第一。

(3)土地资源

福建省耕地总面积1854.8万亩,人均耕地0.61亩,不及全国平均水平的一半。由于地处中南亚热带,属温暖湿润型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是北回归线附近一块得天独厚的“绿洲”;具有太阳辐射能充裕,年积温高,温暖湿润,雨量充足等气候资源丰富的特点。主要灾害性气候有旱、涝、寒、风、雹。植物种类3000多种,有丰富的粮食作物、油料作物、工业原料作物、果茶、蔬菜、花卉、食用菌等资源。闽西北山区是素有“福建粮仓”之称的产粮区,还盛产茶、烟、菇、笋等土特产,闽东南粮食作物一年可三熟,并盛产水果、工业原料作物等。

(4)海洋资源

福建有海洋生物2000多种,其中鱼类700多种。国家重点保护动物有中华白海豚、文昌鱼、中国鲎、造礁珊瑚和白鹭。

福建可用于潮汐发电的海水面积达3000平方千米,装机容量103万千瓦,居全国第一位。

海洋矿产中砂、花岗石和叶蜡石的储量居全国第一位,饰面花岗石、高岭土、明矾石、玻璃用石英砂在全国均占有重要地位。

台湾海峡的油气资源和矿产资源开采前景良好,宜盐滩涂近3万公顷。

(5)森林资源

我国四大林区之一,森林覆盖率62.96%,全国第一,素有“南方绿色宝库”之称。林地面积逾亿亩,占全省土地面积的70%。森林蓄积量约4.3亿立方米,居全国第七。福鼎—诏安三千米海岸绿色屏障。主要林种有马尾松林、阔叶树林、杉木林、竹林。其他林业产品有油桐籽,油茶籽,竹笋干,松脂。

(6)旅游资源

目前,福建拥有武夷山、福建土楼、泰宁丹霞三处世界遗产;泰宁、宁德两处世界地质公园;福建土楼(永定和南靖)、武夷山、鼓浪屿、泰宁、清源山、白水洋、太姥山、三坊七巷、上杭古田5A景区共9家10处以及生态、海洋、温泉、茶、庙宇、台湾、土楼、多元文化和海丝9种独特旅游资源,简称清新福建“329”。

另外,4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8座中国优秀旅游城市,18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2个国家旅游度假区,177家A级旅游区(5A级景区9家10处),10个国家地质公园,15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9个国家森林公园,137个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9个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县(点),16个全国和省级特色景观旅游名镇名村,11个国家和省级生态旅游示范区等。

全省现有905家旅行社,409家星级饭店。其中,五星级51家,五星级饭店数量居全国第6位(2014年)。

(二)人文地理

1.行政区划

截止2015年年底,福建省辖1个副省级市(厦门市)、8个地级市,即福州、厦门、泉州、漳州、莆田、三明、南平、龙岩和宁德。共包括28个市辖区,13个县级市,44个县(含金门县)。

2.人口与民族

人口

2016年年末全省常住人口 3874万人,比上年末增加 35万人,增长 0.91%,增幅比上年略高 0.04个百分点。其中,城镇常住人口 2464万人,占总人口比重为 63.6%,比上年末提高 1.0个百分点。全年出生人口 56万人,出生率为 14.5‰;死亡人口 24万人,死亡率为 6.2‰;自然增长率为 8.3‰。

民族

福建是少数民族散杂居地区,有54个少数民族成分,少数民族人口58.38万人,占福建省总人口的1.7%。其中:畲族人口37.51万人,占福建省少数民族人口的64.3%,占全国畲族人口的52.9%,是全国畲族人口最多的省份;回族人口10.98万人,占福建省少数民族人口的18.8%;高山族人口477人,约为大陆高山族人口的10%,是祖国大陆高山族人口较多的省份。福建省少数民族人口万人以上的县(市、区)19个,千人以上的乡(镇、街道)150个,有18个民族乡(其中:畲族乡17个,回族乡1个)和一个省级民族经济开发区(福安畲族经济开发区),555个少数民族村。

3.历史人文

(1)远古

福建最早的名称是“闽”,其土著居民在历史上称为闽人。因分为七族,又称“七闽”七闽的分布地域甚广,包括今天的福建全部、广东东部潮梅一带、浙江旧温、台、处三府属。的。这种民俗至今仍在一些地方保存着。古闽人以蛇为图腾,故“闽”字为门中有虫,“虫”的本义就是蛇。这种民俗至今仍在一些地方保存着。

(2)春秋战国

周晋王卅五年(公元前334年),越王勾践七世孙无疆与楚威王作战,失败被杀,国亡于楚。越王族于是航海入闽,越国国民徙居越迁山(今福建长乐县)。

越族入闽之后就与七闽土著发生融合,并在闽中传播吴越和中原文化,闽越族由此形成。无疆又七传至无诸,自立为闽越王,成为闽越族的首领。与当时的越东海王摇同为越王勾践的后裔。

(3)秦

秦始皇占领福建后,废无诸、摇的王号,降为君长,但仍留在闽中,设立闽中郡,秦王朝并未能对福建实施直接管辖,福建地方政权作为秦的实际藩属国而存在。闽中郡是福建最早的建制,辖地与七闽基本相同。

为了加强对闽中的控制,秦王朝一方面把大量闽越族人迁移到现在的浙江北部和安徽、江西境内等处;另一方面又把中原的罪犯流放到闽中来。这一政策客观为各民族的互相融合和闽越族的汉化创造了条件。

秦末暴发农民起义,无诸率兵由闽中北上,闽越军队跋涉关山,深入中原,参加中州的农民起义和楚汉战争达8年之久。作为传播中原文化的工具的汉语,当时给闽越语言极大的影响。

(4)汉

汉高祖五年(前202年),汉廷承认无诸为闽越王。汉惠帝三年(前193年),分闽越地,封摇为东海王。建元六年(前135年),封无诸孙丑为闽繇王,复封余善为东越王。

闽越国重新立国后,国势日强,多次扩大领地,成为汉王朝劲敌。汉武帝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年),汉武帝派朱买臣率领大军,兵分四路进攻闽越,无诸的继承者东越王余善在闽中筑城抵御汉军。余善兵败,闽越内部发生兵变,余善被杀。汉军在占领闽越国都城后焚毁城池宫殿,后把闽越贵族官僚势力阶层、军队、部分人口集中的闽越人都迁到江淮一带居住,闽越国92年的统治到此结束。福建隶属于会稽南部都尉管辖。

公元前111年,汉置揭阳县,所辖包括整个潮汕、兴梅和闽南、赣南一些地方。前85年,汉廷在福州设立冶县,属会稽郡,这是福建历史上的第一个县。冶县建立之初,户口不及1万,主要集中在闽东和闽北山区,居民结构主要是闽越遗民,还有少数南下吴(汉)人。

由于福建的闽越北迁,泉州一带人去地空。一些因亡国而无所归依的秦人后裔,则开始在泉州一带建立属于自己的、不受外界干扰的家园。这前后历时300多年。这批汉人带来的汉语在与少数闽越遗民交际中接受土著语言的一些影响,吸引了它的一些语言成分,但基本保留了上古汉语的主要面貌。潮汕、兴梅一带土著因未遭迁徙,仍不时作乱,波及漳州,而泉州一带仅存失势的闽越遗民,无法形成气候,对汉人无从构成威胁。于是,分散于闽中郡各地的先秦遗民,无不纷纷寻找安靖之处,相聚到此时已人烟稀少且又富庶的泉州一带。 闽越人北迁,汉人入泉州是泉州方言得以形成的关键。 但这个时期的汉人在当地仍属少数,所以汉语在这之前还不可能取代闽越族语言。

(5)三国两晋南北朝

东汉末年,群雄在镇压黄巾军起义中并起,孙策崛起江东,汉献帝元年(196),“策引兵渡江,据会稽,屠东冶”,之后,奏经朝廷批准,在闽北正式设立了建安(今建瓯)、汉兴(今浦城)、南平(今南平)三县;接着,又委任贺齐为南部都尉,带兵挺进福建,打败逃往闽江下游侯官(今闽侯)的会稽郡守王朗,占领冶县,改为侯官县,包括以后的福州、兴化、泉州、漳州4府。这是汉王朝第一次正式在福建地区立县。

孙策逝世后,建安等县的当地山越人又发动反抗斗争;接掌权力的孙权,又派出猛将贺齐,对建安等地第二次用兵。贺齐大败山越军,重新恢复了名为汉廷、实为孙吴在东冶所立的各个县,贺齐最后进军东冶政治中心建安(今建瓯),在旗山(今都御坪)设立了会稽郡南部都尉府,并出任南部都尉;这样,汉廷第一次真正地在东冶(今福建)建立了五县(建安、汉兴、南平、建平、侯官),确立了政治统治,贺齐是福建地区第一位朝廷命官,他对于郡县制在东冶(福建)地区的正式确立和真正实行,有着最重要的贡献。

六朝时,中原纷扰,有林、黄、陈、郑、詹、邱、何、胡八大姓,避居闽地。

陈朝永定时(557~559年),陈武帝为羁縻陈宝应而设“闽州”,这是福建历史上第一个省级建制。

(6)隋唐及五代十国

到了隋朝,全福建也只有六万余人。故隋至唐初,各州县兴废频仍。

唐高宗时,近漳州的山地居民獠蛮,发起了动乱,光州陈政、陈元光父子入闽平叛。陈氏父子安定了福建,又传播了中原文化。福建人尊之为开漳圣王。

唐开元十三年(725年),闽州都督府改称福州都督府,隶属于江南东道,为福州名称出现之始。开元二十一年(733年),为加强边防武装力量,设立军事长官经略使。从福州、建州各取一字,名为福建经略军使,与福州都督府并存。这是福建名称出现之始。

唐末时,黄巢起义,福建同中国各处一样陷入动荡。河南寿州人王绪率军入闽。后部下王潮所杀。王潮先为泉州刺史,后攻入了福州。王氏在福建行德政,安定四方,后升任威武军节度使。

王潮死后,王潮之弟王审知继任。他大施德政,又烧砖筑城,建佛寺佛塔,后被封为琅琊郡王。现闽忠懿王祠内有琅琊郡王德政碑。朱温废唐后,王审知成了闽王,臣服于后梁。闽王重文教,兴学校,大建佛寺。福建重佛教的风气于此时养成。王审知死后,子王延翰即位。延翰称大闽国主,穷奢极欲,引起皇族内部动荡迭生,此时福建四分五裂。福建先后为闽国、殷国、南唐、吴越各国所据,区划名称几经变迁。最终为宋所有,统一于中原。

(7)宋

北宋时期,置福建路,行政区划为福、建、泉、漳、汀、南剑六州及邵武、兴化二军。故福建号称“八闽”。这时,福建全省有42个县。在蔡襄等名臣经营后,福建茶米瓷器富足,科举兴旺,人口剧增,莆田不堪其负,已有举族向潮州、雷州、海南移民的,故现在这些地方都是闽语区。而闽西山地,向无人住,历代避乱的中原人在此生息,汀州一府,遂成了客家的地域。

南宋偏安东南一隅,福建的社会经济地位逐渐上升。泉州港大兴,诸城也向外拓展,建置大致成型。

南宋初二程洛学入闽,闽学创始。这一时期,福建诞生了中国历史上著名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儒学集大成者朱熹(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省尤溪县)。南宋绍兴至淳熙年间,朱熹对北宋以来的理学思潮进行了一次全面总结,建立了一个客观唯心主义思想体系,闽学发展成熟。

宋景炎元年(1276年),元军攻破宋都临安(今杭州),宋帝赵显被俘。益王赵昰、广王赵昞逃到福州,陆秀夫、陈宜中等拥立赵昰在福州即位,改元景炎,升福州为福安府,定为行都,力图恢复宋室江山。后因王积翁叛变,南剑州失守,福州被元兵攻破,赵昰由朝臣拥戴渡海去了广东,后堕海而亡。

(8)元

元朝时期,置福建等处行中书省。元在泉州设市舶司,让色目人管理,沿海回民往来于此。泉州港成为东方第一大港,与埃及的亚历山大港并称为“世界最大的贸易港”。许多穆斯林从海上丝绸之路直接涌入泉州,在泉州修建了多座清真寺,由于伊斯兰教过于兴盛,以至不少汉人被融合而皈伊斯兰教。当时不仅泉州,闽中、闽北也出现许多伊斯兰教徒。天主教于元代传入泉州,元代中国天主教仅有两个教区,一个在泉州,另一个在北京。

元末陈友定一度占据闽地。朱元璋派大将信国公汤和击败了陈友定,福建就归了朱明。

(9)明

明朝洪武元年(1368年),福建全省八路改为福州、建宁、延平、邵武、兴化、泉州、漳州、汀州八府。洪武九年(1376年),置福建等处承宣布政使司。

明初即有倭患,朝廷严禁平民出海,甚至禁止捕鱼,又将沿海渔民迁往内地,沿海岛屿多无人烟。又在福建沿海多设卫所。

永乐年间,郑和从长乐下西洋。泉州市舶司、福州市舶司维持着与海外藩国的朝贡关系与进出口贸易。

正统年间,邓茂七据沙县反叛,朝廷平叛后驻军在延平府。

虽然严禁私自出海,漳州的月港仍然成了私贸的大港,取代泉州为全闽之首。后来石码也兴起了。居民多私自出海,也有做了海盗的。至嘉靖年间,本土海盗与日本浪人及葡萄牙人勾结,劫掠平民,烧杀抢夺。最终在戚继光、俞大猷等名将的征讨下才安定海患。

海盗剿灭后,月港等地贸易愈加发达,居民也多有移居南洋者。西班牙在南洋的势力渐渐不及荷兰人,荷兰人在沿海劫掠船只,不断骚扰,又生新患。

福建泉州人郑芝龙是明末清初东南沿海及台湾、日本等地最大的海商兼军事集团首领,他发迹于日本平户,离开日本后到台湾建立根据地,和李旦、颜思齐等人在台湾设官建制,形成了初具规模的割据政权。明政府无力剿灭便转而招安,1628年,郑芝龙受到明廷招抚,官至都督同知。

1633年郑芝龙于金门海战中击溃荷兰东印度公司舰队,从此控制海路、收取各国商船舶靠费用。

清军入关后,南明弘光皇帝册封郑芝龙为南安伯,福建总镇,负责福建全省的抗清军务。弘光元年(1645年),郑芝龙、郑鸿逵兄弟在福州奉明唐王朱聿键为帝,年号隆武,郑芝龙被册封为南安候,负责南明所有军事事务。隆武朝廷灭亡后,郑芝龙降清,被软禁北京,其子郑成功继续抗清;清朝利用郑芝龙多次招降其子郑成功不成,遂于1661年11月24日将其杀害。

郑成功在厦门金门诸地修筑城寨、操练水军,为清廷心腹大患,屡屡攻击,郑军寡不敌众,遂渡海至台湾。福建遂为靖南王耿继茂所据。

(10)清

清代,福建区划继承明制,设福建布政使司。省下辖有福州、兴化、泉州、漳州、延平、建宁、邵武、汀州八府及福宁州。

顺治十三年(1656年),郑成功改厦门为“思明州”。康熙元年(1662年),郑成功驱逐荷兰殖民者后,改台湾为东都,设承天府,置天兴、万年两县,又在澎湖设安抚司。郑经治理台湾时,把东都改名东宁,升天兴、万年两县为州。

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清廷统一台湾后增设台湾府,属福建统辖,下设三县一厅。雍正二年(1724年),升福宁州为福宁府;十二年(1734年),升永春、龙岩两县为直隶州。

道光年间,中英爆发鸦片战争。根据《中英南京条约》,开福州、厦门二埠。

同治年间,沈葆桢立马尾船政学堂,又设福建水师。准开海禁,福建巡抚移治台湾。漳泉两府居民很多移居台湾。

光绪十一年(1885年),台湾府单独设省。到清末统计,福建省共设有9府、2州、58县、2厅。省与府之间还设4个分道作为派出机构。

福建人受西洋东洋影响日深,留学者益多,而此时孙文等人在海外建立同盟会,宣传革命,很多福建籍的人士参加。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中福建人有十九个。

(11)民国

武昌起义后,福建新军起事响应,炮击法政学堂等处。清兵溃败,福州将军朴寿被擒,福建各境相继光复。历届中央政权均置福建省。民国2年(1913年),废除府、州制度,分设东、南、西、北四路观察使。民国3~16年(1914~1927年)改设闽海、厦门、汀漳、建安4个道;民国23年(1934年)末,废除道的制度,成为省、县两级制;从民国35年(1946年)至1949年解放前夕,全省共分7个行政督察区、2市、67县。

(12)新中国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福建省人民政府驻福州市,直辖福州、厦门2市,分设8个专区、67县。

4.社会经济

(1)综合

初步核算,2016年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 28519.15亿元,比上年增长 8.4%。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 2364.14亿元,增长 3.6%;第二产业增加值 13912.73亿元,增长 7.3%;第三产业增加值 12242.28亿元,增长 10.7%。人均地区生产总值 73951元,比上年增长 7.5%。

(2)农业

2016年全年农林牧渔业完成总产值 4155.68亿元,比上年增长 3.7%。粮食种植面积 1765.10万亩,比上年减少 24.73万亩,其中稻谷面积 1154.09万亩,减少 29.36万亩。全年粮食产量 650.87万吨,比上年减少 10.23万吨,下降 1.5%。其中,稻谷产量 471.47万吨,减少 13.56万吨,下降 2.8%。全年肉蛋奶总产量 269.36万吨,比上年增长 4.6%。 全年水产品产量 767.98万吨,比上年增长 4.6%。全年新增恢复有效灌溉面积 9.32万亩,新增节水灌溉面积 76.35万亩。

(3)工业

轻工业是全省第一大工业行业,产值总量居全国第六。十种产品产量居全国前五,罐头居全国第一,新闻纸、钟、表、家具居全国第二,南孚电池市场占有率居全国第一。拥有瓷都、石雕之都、民间工艺品之都、木雕之都、拉链之都、伞都、鞋都等七个特色县(区)。全国13大类工艺美术品,福建能生产12类。化纤工业产量全国第三,服装产量全国第四。泉州、晋江和长乐被命名为第一批中国纺织基地市。有永安煤矿、龙岩煤矿、永定煤矿、永春天湖山煤矿、大田上京煤矿、邵武煤矿、漳平煤矿等。形成了计算机及其外设产业集群、手机产业集群和数字视听产业集群“三大产业集群”。福厦沿海地区被评为首批国家电子信息产业基地。福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和福清融侨开发区被评为首批国家电子信息产业园。主要的企业有戴尔、捷联、冠捷、夏新、厦华、华映光电;全省手机电池产能居全国第一。

2016年全年全部工业增加值 11517.21亿元,比上年增长 7.4%。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 7.6%。轻工业增长 7.2%,重工业增长 8.0%。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 2643.25亿元,比上年增长 19.5%;全年全社会建筑业实现增加值 2421.34亿元,比上年增长 6.9%。

(4)商贸

2016年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11674.54亿元,比上年增长 11.1%。城镇消费品零售额 10501.75亿元,增长 10.9%;乡村消费品零售额 1172.79亿元,增长 12.7%。 全年进出口总额 10351.56亿元,比上年下降 1.2%。其中,出口 6838.87亿元,下降 2.2%;进口 3512.69亿元,增长 0.7%。进出口顺差 3326.18亿元。全年固定资产投资 22927.99亿元,比上年增长 9.3%。 1029 个在建省重点项目完成投资 4227亿元。全年建成或部分建成 155个项目,新开工 160个项目。

(5)交通

厦门高峙、福州长乐两个干线机场;武夷山、晋江、连城三个支线机场;开辟国内外200多条航线。鹰厦、横南、梅坎、赣龙四条主要铁路与全国铁路网相连。目前全省公路总里程破56200千米,其中高速公路1365千米;沈海、福银、漳龙、龙长高速公路开通。沿海港口拥有万吨级以上泊位42个,国际航线50多条;福州、厦门港区双双跻身全国吞吐量前十。

2016年全年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实现增加值 1685.18亿元,比上年增长 7.3%。公路通车里程 106756.53公里,比上年增长 2.1%。

(6)旅游

2016年全年接待入境游客 680.79万人次,比上年增长 15.1%。国际旅游外汇收入 66.26亿美元,增长 19.1%。全年接待国内旅游人数 30864.30万人次,增长 18.1%;国内旅游收入 3495.21亿元,增长 24.9%。旅游总收入 3935.16亿元,增长 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