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江苏省情
(一)自然地理
1.地理位置
江苏省位于我国大陆东部沿海中心、介于东经116°18′~121°57′,北纬30°45′~35°20′之间。跨长江下游两岸,东濒黄海,东南与浙江和上海毗邻,西连安徽,北接山东。
2.地形地貌
江苏地处长江三角洲,跨江滨海,平原辽阔,水网密布,湖泊众多。平原、水域面积分别占69%和17%,低山丘陵面积占14%,集中分布在西南和北部。全省面积10.26万平方公里,省际陆地边界线3383公里,海岸线954公里。
3.气候特征
江苏处于亚热带向暖温带的过渡区,气候温和,雨量适中,四季分明。年均气温13℃~16℃,多年平均降雨量1002.7毫米。
4.资源物产
(1)农业资源
江苏省耕地面积7032万亩,占全国的3.85%,人均占有耕地0.91亩。沿海滩涂1031万亩,占全国的1/4,是重要的土地后备资源。江苏是著名的“鱼米之乡”,农业生产条件得天独厚,农作物、林木、畜禽种类繁多。粮食、棉花、油料等农作物几乎遍布全省。种植的林果、茶桑、花卉等品种260多个,蔬菜80多个种类、1000多个品种,江苏蚕桑闻名全国,名茶有“碧螺春”等。
(2)水利资源
江苏省境内河川交错,水网密布。长江横穿东西425公里,京杭大运河纵贯南北718公里。有淮、沂、沭、泗、秦淮河、苏北灌溉总渠等大小河流2900多条。全国五大淡水湖,江苏得其二,太湖2250平方公里,居第三,洪泽湖2069平方公里,居第四,此外还有大小湖泊290多个,其中50平方公里以上的湖泊12个。
(3)渔业资源
江苏省沿海有吕四、海州湾、长江口、大沙等四大渔场,盛产黄鱼、带鱼、鲳鱼、虾类、蟹类及贝藻类等水产品。内陆水面2600多万亩,养殖面积836万亩,河蟹、虾类养殖闻名全国。被称为“长江三鲜”的鲥鱼、刀鱼、河豚和“太湖三珍”的白鱼、银鱼、白虾,都是水中珍品。
(4)矿产资源
江苏矿产资源已发现的有133种,其中查明资源储量的有67种,有色金属类、建材类、膏盐类、特种非金属类矿产构成了江苏矿产资源的特色和优势,铌钽矿、含钾砂页岩、凹凸棒石粘土、云母等矿产查明资源储量列全国前列。煤炭、石油、天然气、铁等能源矿产和金属矿产储量在全国的份额较低。
(5)旅游资源
江苏是全国重点旅游省份之一,名山、名湖、名泉、名园、名寺遍布各地。拥有中国优秀旅游城市28座:国家5A级旅游景区17家,国家4A级旅游景区超100家。太湖烟波浩渺,景色之佳居全国五大淡水湖之首,南京玄武湖、莫愁湖、扬州瘦西湖、苏州阳澄湖、徐州云龙湖、溧阳天目湖皆独具风格。镇江中泠泉称“天下第一泉”,无锡惠山泉称“天下第二泉”,苏州虎丘憨憨泉称“天下第三泉”。南京钟山、镇江三山(北固山、金山、焦山)苍翠雄秀。句容和金坛交界处的茅山是我国东南道教中心,有道教“第一福地”、“第八洞天”之称。连云港花果山因结缘《西游记》而闻名海内外。南京明孝陵已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古典园林举世闻名,苏州拙政园、留园跻身全国四大名园,苏州9家古典园林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南京栖霞寺、镇江金山寺、扬州大名寺、苏州寒山寺、句容隆昌寺等都是著名古刹。
(二)人文历史
1.基本概述
江苏省,简称苏,位于我国大陆东部沿海中心、长江下游,东濒大海,东南与浙江和上海毗邻,西接安徽,北接山东。省际陆地边界线3383公里,面积10.26平方公里,占全国的1.06%,人均国土面积在全国各省区中最少。
2.行政区划
截至2016年,江苏省共辖1个副省级城市(南京,辖11个市辖区)、12个地级市(44个市辖区)、21个县级市、21个县,县(市)中包含昆山、泰兴、沭阳3个江苏试点省直管县(市)。
3.人口与民族
人口总量继续保持增长态势。截至2015年末,全省常住人口7976.3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6.24万人,增长0.2%。在常住人口中,男性人口4014.65万人,女性人口3961.65万人。
江苏绝大部分人口为汉族,占比99.5%。江苏是少数民族散居省区。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有少数民族人口70多万。其中常住人口384926人,占江苏总人口的0.5%。
4.历史变迁
(1)远古
江苏是中国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1993年发现的南京汤山直立猿人化石表明,早在35万年前就有古人类在此活动。而在此之前,考古工作者于1954年在泗洪双沟镇东下草湾发现的人类化石,据测定年代介于北京猿人和现代人之间,距今约4~5万年,属于旧石器时代晚期,古人类学界称之为下草湾人,又叫泗洪新人。
距今六七千年前后,大江南北进入新石器时代兴盛阶段,据初步调查,江苏及相邻地区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约有上千处。其中淮安青莲岗文化、高邮龙虬庄文化、海安青墩文化、苏州草鞋山文化、南京北阴阳营文化、常州圩墩文化等,五彩缤纷,星罗棋布。草鞋山遗址发现的6000年前马家浜文化水稻田,是目前中国发现最早有灌溉系统的古稻田。其出土的炭化稻,连同常州圩墩、高邮龙虬庄、昆山少卿山、溧阳神墩等新石器时代遗址出土的炭化稻,据研究属于人工栽培稻,为中国稻作农业的起源、栽培稻起源的研究提供了实物依据。在草鞋山遗址下文化层发现的3块炭化纺织品残片,经鉴定距今五六千年,是中国现已发现最古老的纺织品实物。太湖周边地区出土的良渚文化玉器,数量众多,雕刻精美,是江苏新石器文化的又一座里程碑。这些生活在江淮之间的新石器遗址的主人,后来成为东夷、淮夷的先民;生活在江南地区的新石器遗址的主人,后来成为百越和吴的先民。
(2)夏商周三代
夏朝时,江苏省境隶属九州中的徐州和扬州。
商代末年,泰伯、仲雍兄弟从陕西周原迁到江南,建立勾吴国,徐国也从山东曲阜迁都泗洪。异域文化与土著文化的融合,加速了江苏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崛起。徐国的偃王一度被东方各方国、部落拥为领袖。
(3)春秋战国
春秋期间(前770年~476年),分属齐、鲁、宋、吴、楚等国。其中吴国青铜器的冶炼及锻造业已相当闻名。吴王阖闾筑邗沟北上争霸,使吴国成为“春秋五霸”之一。
(4)秦汉
秦代实行郡县制,境内长江以南属会稽郡,以北分属东海郡和泗水郡。
秦朝末年,下相(今属江苏宿迁)项羽在江东(今苏南)起兵反秦,沛丰邑(今江苏丰县)刘邦也在家乡高举义旗。
秦国灭亡后,经过五六年的楚汉相争,刘邦最终统一天下,建立汉朝。刘邦之侄刘濞被封为吴王后,定都广陵(今扬州),统辖东南3郡53城,利用“东有海盐之饶,章山之铜,三江五湖之利”的有利条件,大规模铸钱,“煮海为盐”,国力强盛,富可敌国。公元前154年,汉景帝三年正月,吴王刘濞联合其他六个刘姓宗室诸侯王,以“清君侧”为名发动叛乱。由于梁国的坚守和汉将周亚夫所率汉军的进击,叛乱在三个月内被平定。
东汉永和五年(140年),省境长江以南属扬州,以北属徐州。
(5)三国两晋南北朝
三国鼎立期间,分属孙吴、曹魏二国。东晋及南北朝时期,江苏省大体上以淮河一线为界,以南属南朝,以北属北朝。
东吴、东晋和南朝的宋、齐、梁、陈,先后在今南京建都立国,江苏地区成为中国南方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当时,北方战乱频繁,南方相对安定,大量北方难民纷纷南迁,带来黄河流域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经营经验,有力促进了江苏经济社会的发展。
(6)隋唐
隋统一中国后,境内分置苏州、常州、蒋州(今南京)、润州(今镇江)、扬州、方州(今六合)、楚州(今淮安区)、邳州、泗州、海州和徐州。这一时期时期,由于大运河的开凿,带动沿河经济带的形成。
唐分中国为十道,江苏分属河南道、淮南道及江南东道。唐代“安史之乱”后,全国经济重心南移,形成“军国大计,仰于东南”的局面。
五代时期(907~960),淮北的徐州先后属梁、唐、晋、汉、周,江南的苏州属吴越钱氏,其他各州先后属杨吴和南唐。
(7)宋元
北宋政和元年(1111年),分属江南东路、两浙路、淮南东路、京东东路和京东西路。
两宋时期,太湖地区兴治的圩田已形成由人力控制的排灌体系,江苏地区成为全国著名粮仓,南宋时已有“苏常熟,天下足”的民谚广为流传,到元代又进一步口语化为“上有天堂,下有苏杭”。
宋室南渡,宋金对峙,金人据有淮北,南宋据有江南和淮南。
宋元之际,松江、苏州一带引进和推广海南岛种植木棉和纺纱织布新技术,促进苏南地区手工业经济繁荣发展。
元代实行行省制,江苏先后分属江淮行省、江浙行省、河南行省。靖康之乱后,北方人民大量南迁。绍兴十一年,绍兴和议达成,和约规定南宋不得接收金朝“逃亡之人”,南迁的浪潮始告消退。
(8)明清
明初定都应天府(今南京),南京再次成为全国政治、文化中心。今江苏范围内先后称为南京、京师,明成祖迁都北京后,复称南京,大致辖有今江苏、安徽两省和上海市,因相对于北直隶称南直隶,南京是明朝陪都。
明代中叶起,苏南地区已出现“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新型生产关系,苏州、南京和浙江的杭州三足鼎立,构成全国丝织业的三大中心。与此同时,苏州东山、西山的洞庭商帮以小博大,巧妙致富,号称“钻天洞庭”。
清初灭南明,废南京,以南京原辖区域改设江南省。康熙六年(1667年),分江南省为江苏(含上海)、安徽二省,江苏省辖江宁府(今南京)、苏州府、徐州府、常州府、镇江府、松江府(今上海)、扬州府、淮安府,两江总督署驻南京,江苏巡抚衙门驻苏州。这是江苏建省之始,取江宁、苏州二府的首字而得名,简称“苏”。
清代,全省粮、盐产量雄居全国之首,田赋和盐税一度分别占全国的3/10和7/10。
太平天国曾在咸丰三年至同治三年(1853~1864)间建都南京,称天京,并曾在境内短暂地设置过天京省、天浦省和苏福省。
鸦片战争以后,江苏开始受到西方的影响,江苏省松江府辖县上海县按照《南京条约》被辟为通商口岸,并设立上海公共租界和上海法租界,外国商品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通过上海大量进入江苏腹地。江苏人在帝国主义经济侵略中努力汲取西方的工业文明,由此开启工商业近代化的历史进程,先后涌现出南通张謇、无锡荣氏等民族工业集团,涌现出棉纱大王、面粉大王、煤铁大王、电器大王、颜料大王等一系列工商业巨头。
(9)民国
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南京成立。民国16年(1927年),国民政府定都南京,析置江宁县设立南京特别市,析置上海县、宝山县设立上海特别市,分出江苏省,直隶于国民政府行政院,称院辖市。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新四军在苏北建立了抗日民主政府,发动和领导人民进行了伟大的抗日战争。
(10)解放后
1949年4月23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横渡长江,南京解放。1949年6月,江苏全境解放。
2.名人荟萃
(1)历史名人概述
①政治家、军事家有孙武、伍子胥、刘邦、项羽、韩信等;
②科学家有祖冲之、沈括、徐光启、徐霞客、华罗庚、周培源、茅以升、钱伟长等;
③书法家家、书画家有顾恺之、张旭、米芾、唐寅、文征明、祝枝山和以郑板桥为代表的“扬州八怪”,以及现代画家徐悲鸿、刘海粟、傅抱石、钱松、林散之等。
④思想、文化名家有顾炎武、以及现代的柳亚子、朱自清、叶圣陶等;《水浒传》(施耐庵)、《西游记》(吴承恩)、《红楼梦》(曹雪芹、刘鹗)、《儒林外史》(吴敬梓)、《三言两拍》(冯梦龙)等古典名著均出自江苏籍作者之手或与江苏有关;
⑤实业家张謇、荣宗敬、荣德生、刘国钧等是我国近代民族工业的重要创始人;
⑥表演艺术家有梅兰芳、周信芳、赵丹等;
⑦无产阶级革命家周恩来、张太雷、恽代英、瞿秋白等。
(2)江苏人物志
①言偃(前506~前443)吴地常熟人,是孔子72贤弟子中唯一的南方弟子。以文学著称,有“南方夫子”之誉。
②陆机(261年~303年)吴郡吴县(今江苏苏州)人,西晋文学家、书法家,与其弟陆云合称“二陆”。他“少有奇才,文章冠世”(《晋书·陆机传》),还是一位杰出的书法家,他的《平复帖》是我国古代存世最早的名人书法真迹。死于“八王之乱”,被夷三族。
③鲍照(约415年~470年)生于北海郡(今连云港市云台区),东海(今属江苏)人,南朝宋文学家。家世贫贱,临海王刘子项镇荆州时,任前军参军。刘子顼作乱,鲍照为乱兵所杀。他长于乐府诗。其七言诗对唐代诗歌的发展起了很重要的作用。著有《鲍参军集》。鲍照被认为是南北朝时期文人中成就最高的,与颜延之、谢灵运合称“元嘉三大家”。
④刘勰(约公元465~520)生于京口(今镇江),祖籍山东莒县(今山东省日照市莒县)。生活于南北朝时期,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文学理论家。曾寄居江苏镇江,在钟山的南定林寺里,跟随僧佑研读佛书及儒家经典,32岁时开始写《文心雕龙》,历时五年,终于书成我国最早的文学评论巨著。
⑤顾恺之(348年~409年)晋陵无锡(今江苏无锡)人,字长康,小字虎头。顾恺之博学多才,工诗赋、书法,尤善绘画。精于佛像、鸟兽、山水等,时人称之为三绝——画绝、文绝和痴绝。谢安深重之,以为苍生以来未之有。顾恺之与曹不兴、陆探微、张僧繇合称“六朝四大家”。顾恺之作画,意在传神,著有《女史箴图》、《洛神赋图》、《列女仁智图》、《论画》、《魏晋胜流画赞》、《画云台山记》等作品,其“迁想妙得”“以形写神”等论点,为中国传统绘画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⑥葛洪(284年~364或343年)晋丹阳郡句容(今江苏句容县)人。东晋道教学者、著名炼丹家、医药学家。三国方士葛玄之侄孙,世称小仙翁。他曾受封为关内侯,后隐居罗浮山炼丹。著有《神仙传》、《抱朴子》、《肘后备急方》、《西京杂记》等。
⑦陶弘景(456年~536年)丹阳秣陵(先江苏南京)人。南朝齐、梁时期的道教思想家、医药家、炼丹家、文学家,卒谥贞白先生。南朝南齐南梁时期的道教茅山派代表人物之一。有《陶隐居集》。
⑧鉴真(688年~763年)广陵江阳(今江苏扬州)人,俗姓淳于。中国唐朝僧人,律宗南山宗传人,日本佛教律宗开山祖师,著名医学家。日本人民称鉴真为“天平之甍”,意为他的成就足以代表天平时代文化的屋脊。
⑨张若虚(约660年~约720年)扬州人,唐代诗人。事迹略见于《旧唐书·贺知章传》。中宗神龙时,与贺知章、贺朝、万齐融、邢巨、包融俱以文词俊秀驰名于京都,与贺知章、张旭、包融并称“吴中四士”。张若虚的诗仅存二首于《全唐诗》中。其中《春江花月夜》是一篇脍炙人口的名作。
⑩李煜(937年~978年),或称李后主,为南唐的末代君主,祖籍徐州。政治上毫无建树的李煜在南唐灭亡后被北宋俘虏,但是却成为了中国历史上首屈一指的词人,被誉为词中之帝,作品千古流传。作品有《望江南》、《子夜歌》、《虞美人》、《破阵子》、《浪淘沙令》等。
⑪张旭(生卒年不详;一说是658年~747年)出生于吴郡吴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中国唐朝中期的知名书法家,在书法界,他有“草圣”的称呼。传世作品有《古诗四帖》、《千字文》、《郎官石柱记》、《悲清秋赋》、《肚痛帖》等。
⑫刘知几(661年~721年)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唐代史学家。所著《史通》对中国唐朝以前的史籍作了全面的分析和批评,是中国第一部史学理论专著。他在史通中提出史家须有三长:史才、史学、史识;对著史强调直笔,提倡“不掩恶、不属善”、“爱而知其丑、憎而知其善”的态度。
⑬范仲淹(989年~1052年)生于苏州吴县(今江苏省苏州市),祖籍彬州(今陕西省彬县),字希文,谥文正,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军事家、教育家。。著名作品包括《严先生祠堂记》、《岳阳楼记》、《渔家傲》、《苏幕遮》等。
⑭秦观(1049年~1100年)高邮人,字少游,一字太虚,别号邗沟居士,学者称其淮海居士,北宋文学家、词人。与黄庭坚、晁补之、张耒号称为“苏门四学士”。被尊为婉约派一代词宗,代表作品有《鹊桥仙》《淮海集》《淮海居士长短句》。
⑮张耒(1054年~1114年),生于江苏淮安,祖籍今安徽亳县。北宋诗人,与黄庭坚、秦观、晁补之三人一同被时人誉为“苏门四学士”。著作有《柯山集》、《拾遗》、《续拾遗》。
⑯范成大(1126年~1193年),今江苏苏州人。与杨万里、陆游、尤袤合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有《石湖诗集》、《石湖词》、《桂海虞衡志》、《骖鹭录》、《吴船录》、《吴郡志》等著作传世。
⑰尤袤:(1127年~1194年),江苏无锡人,南宋“中兴四大诗人”之一,曾把藏书“汇而目之”编成《遂初堂书目》一卷,成为中国最早的版本目录。
⑱黄公望(1269年~1354年),江苏常熟人,元朝画家。绘画代表作为《富春山居图》;著作《山水诀》是中国山水画的重要理论著作。和吴镇、倪瓒、王蒙并称为“元四家”。
3.史迹遗存
(1)苏州古典园林
江苏省的苏州是中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这里素来以山水秀丽,园林典雅而闻名天下,有“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的美称。根据记载,苏州城内有大小园林将近200处。其中沧浪亭、狮子林、拙政园和留园分别代表着宋(公元960~1278年)、元(公元1271~1368年)、明(公元1368~1644年)、清(公元1644~1911年)四个朝代的艺术风格,被称为苏州“四大名园”,网师园也颇负盛名。
苏州古典园林的历史可上溯至公元前6世纪春秋时吴王的园囿。私家园林最早见于记载的是东晋(4世纪)的辟疆园,历代造园兴盛,名园日多。明清时期,苏州成为中国最繁华的地区,私家园林遍布古城内外。16~18世纪全盛时期,苏州有园林200余处,现在保存尚好的有数十处,并因此使苏州素有“人间天堂”的美誉。
(2)南京明孝陵
明孝陵是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和皇后马氏的合葬陵墓。因皇后谥“孝慈”,故名孝陵。坐落在南京紫金山独龙阜玩珠峰下,东毗中山陵,南临梅花山。
作为中国明陵之首的明孝陵壮观宏伟,代表了明初建筑和石刻艺术的最高成就,直接影响了明清两代500多年帝王陵寝的形制。依历史进程分布于北京、湖北、辽宁、河北等地的明清帝王陵寝,都是按南京明孝陵的规制和模式营建的。明孝陵是现存建筑规模最大的古代帝王陵墓之一,其陵寝制度既继承了唐宋及之前帝陵“依山为陵”的制度,又通过改方坟为圜丘,开创了陵寝建筑“前方后圆”的基本格局。明孝陵的帝陵建设规制,一直规范着明清两代500余年20多座帝陵的建筑格局,在中国帝陵发展史上有着特殊的地位。所以,明孝陵堪称明清皇家第一陵。
(3)其他历史遗迹
江苏有南京、苏州、扬州、徐州、镇江、淮安、无锡、南通、常熟、宜兴10座历史文化名城。省会南京有“六朝古都”、“十朝都会”之称。南京明城墙不仅是我国最长的城墙,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砖城之一。连云港锦屏山将军崖岩画被称为“我国最早的一部天书”;孔望山东汉摩崖造像,比敦煌石窟还早一二百年,有“九州第一窟”之誉。武进春秋淹城是我国目前保存最古老、最完整的地面建筑遗址。徐州汉画像石,南京、丹阳帝王墓前留下的六朝石刻,是中国古代雕刻艺术的瑰宝。徐州狮子山发现的西汉兵马俑被考古学界称为第三大奇迹。
江苏近现代历史纪念地众多,如南京静海寺、太平天国天王府、总统府、中山陵、淮安周恩来纪念馆、南京梅园新村、雨花台烈士陵园、渡江胜利纪念碑、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徐州淮海战役烈士纪念塔、盐城新四军纪念馆等。
4.传统文化
江苏传统文化按地域划分,主要有以苏、锡、常为中心的吴文化,以宁、镇为中心的金陵文化,以扬州为中心的维扬文化和以徐、淮为中心的楚汉文化等。
(1)方言
全省主要分为两大方言区。一为江淮方言区,属北方语系,分布在我省长江以北、镇江以西地区;一为吴方言区,属吴语系,分布在我省长江以南、镇江以东地区(不含镇江市区),还有南通市、泰州市小部分地区,典型的吴方言以苏州话为代表。
(2)戏剧
江苏有20多个各具特色的地方戏剧,比较著名的有昆剧、苏州评弹、锡剧、扬剧、淮剧、淮海戏等。被称为“百戏之祖”的昆剧,是中国最古老的剧种之一,对京剧和许多地方剧种产生过较大的影响。2001年5月18日,昆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定为“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
5.风味特产
(1)风味特产
风味食品有南京板鸭、镇江香醋色浓味鲜、碧螺春、阳澄湖大闸蟹、连云港东方对虾、泰兴黄桥烧饼、常熟叫化鸡、溧阳沙河鱼头、盱眙十三香龙虾、沛县狗肉、东台鱼汤面、昆山奥灶面、扬州富春包子、南京夫子庙的小吃等。名酒有洋河、双沟大曲等。
(2)传统工艺
我国“三大名锦”,江苏占其二,分别为南京云锦和苏州宋锦。无锡惠山泥人是我国彩塑艺苑中的奇葩,大阿福是其代表作。宜兴紫砂陶瓷、南通风筝、扬州玉雕和漆器、常州梳篦、苏州刺绣和桃花坞木刻年画等都闪耀着江苏传统文化的光彩。南京雨花石、东海水晶都是颇具价值的收藏品。
(3)美食
江苏菜肴由淮扬菜(淮安、扬州、镇江、泰州、盐城、南通)、金陵菜(南京)、徐海菜(徐州、连云港、宿迁)、及苏锡菜(苏州、无锡、常州)四种风味组成。其中淮扬菜与鲁菜、川菜、粤菜并称为中国四大菜系,并为中国四大菜系之首,中国菜的最经典代表作。淮扬菜,始于春秋,兴于隋唐,盛于明代,素有“东南第一佳味,天下之至美”之美誉。
6.社会经济
(1)综合实力
2016年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6086.2亿元,比上年增长7.8%。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078.5亿元,增长0.7%;第二产业增加值33855.7亿元,增长7.1%;第三产业增加值38152亿元,增长9.2%。全省人均生产总值95259元,比上年增长7.5%。
根据城乡一体化住户抽样调查,全年全省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070元,比上年增长8.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0152元,增长8.0%;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606元,增长8.3%。全省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27436元,增长9.3%。
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整合取得突破,全民参保登记全面完成,社会保险主要险种覆盖率达97%以上。
(2)第一产业
2016年,江苏省种植业产品产量有所下降。全年粮食播种面积543.3万公顷,比上年增加0.8万公顷;棉花面积6.3万公顷,减少3.1万公顷;油料面积43.9万公顷,减少3.7万公顷;蔬菜面积143万公顷,减少0.1万公顷。受灾害天气影响,全年粮食总产量3466万吨,比上年减产95.3万吨,下降2.7%。其中,夏粮1216.5万吨,下降4.3%;秋粮2249.5万吨,下降1.8%。
林牧渔业总体稳定。全年造林面积2.8万公顷,比上年下降34.3%。全年猪牛羊禽肉产量345.9万吨,比上年下降3.7%;禽蛋产量198.5万吨,增长1.2%;牛奶总产量59万吨,下降1.0%;水产品总产量524.7万吨,增长0.5%,其中淡水产品373.4万吨,海水产品151.3万吨,分别增长0.1%和1.4%。
现代农业加快推进。全省高标准农田比重达到56%,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提高到67%,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分别达到3.4万家和7.4万个。有效灌溉面积达406.7万公顷,新增有效灌溉面积4.1万公顷,新增节水灌溉面积19.2万公顷;新增设施农业面积3.4万公顷;年末农业机械总动力4906.6万千瓦,比上年增长1.7%。
(3)第二产业
工业经济运行平稳。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7.7%,其中轻工业增长7.6%,重工业增长7.7%。
企业效益稳步改善。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5.8万亿元,比上年增长7.5%;利润10525.8亿元,增长10.0%。企业亏损面12.3%,比上年下降1.5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资产贡献率、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和成本费用利润率分别为16.7%、6.7%和7.2%。
建筑业稳定发展。全年实现建筑业总产值25791.8亿元。
(4)第三产业
消费品市场平稳运行。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8707.1亿元,比上年增长10.9%。城镇消费品零售额25768亿元,增长10.8%;乡村消费品零售额2939.1亿元,增长12.0%。
外贸形势略有好转。全年进出口总额33634.8亿元,比上年下降0.7%。其中,出口总额21063.2亿元,比上年增长0.2%;进口总额12571.6亿元,下降2.2%。
境外投资较快增长。全年新批外商投资企业2859家,新批协议注册外资431.4亿美元;实际使用外资245.4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1%。
(4)科技
区域创新能力连续八年保持全国第一。90%以上的大中型企业建立了研发机构,省级以上众创空间384家。全年授权专利23.1万件,其中发明专利4.1万件。组织实施省重大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资金项目173项,省资助资金投入13.5亿元,新增总投入108.6亿元。全省按国家新标准认定高新技术企业累计达1.2万家。新认定省级高新技术产品9816项,已建国家级高新技术特色产业基地147个。
(5)教育
全省共有普通高校141所。普通高等教育本专科招生45.3万人,在校生174.6万人,毕业生48.2万人;研究生教育招生5.3万人,在校生16.2万人,毕业生4.4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54.7%,比上年提高2.4个百分点。全省中等职业教育在校生达65.3万人(不含技工学校)。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100%,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99.2%,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特殊教育招生0.4万人,在校生2.5万人。全省共有幼儿园6867所,比上年增加108所;在园幼儿257.2万人,比上年增加6.5万人。学前三年教育毛入园率达97.8%。
截至2015年10月底,江苏实现县县通高速,高速公路通车里程4600公里,密度中国居首。到2015年,江苏省将建成“五纵九横五联”19条主骨架高速公路和11条过江通道,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将达到5200公里。
②铁路
江苏铁路交通发达,现已覆盖全省,京沪铁路、陇海铁路两条铁路干线经过境内,京沪铁路主要呈东西向穿越江苏的南部,陇海铁路也呈东西向经过江苏的最北部,徐州则为两大干线交汇的枢纽。京沪铁路南京至上海段为中国最繁忙的铁路之一,高峰时段平均每5分钟就有列车通过。除此之外,还有新长铁路、宁芜铁路、宁启铁路、宁西铁路、宁杭城际和宁安城际客运专线。
③航空
江苏有民用机场12个(含2个拟建),包括南京禄口国际机场、南京马鞍国际机场、徐州观音国际机场、常州奔牛国际机场、苏南硕放国际机场(与苏州合建)、盐城南洋国际机场、南通兴东国际机场、淮安涟水国际机场、连云港白塔埠机场、扬州泰州国际机场(与泰州合建)、宿迁通用机场(拟建)、镇江大路机场(拟建)。
④航运
江苏省东濒黄海,长江和京杭大运河呈十字形贯穿江苏省,太湖平原和里下河平原水网密布,水运历来在江苏省的交通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江苏省绝大部分城市历史上均是依托水运优势得以发展繁荣。
江苏是港口大省,国家交通运输部公布的中国53个主要港口名录中,江苏有7个;在沿海25个主要港口中,江苏有5个。南京港是中国沿海主要港口,是国家重要的主枢纽港和对外开放一类口岸。连云港港是国家25个沿海主要港口、12个区域性中心港口之一。徐州港是国家28个内河主要港口之一。苏州港吞吐量居中国内河港口之首。2013年,连云港港集装箱吞吐量在中国沿海和内河港口中位列第九名,苏州港位居第十。
(7)生态
2016年末全省设立自然保护区31个,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3个,面积达53.6万公顷。实施大气治理重点工程,PM2.5平均浓度同比下降12.1%,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提高3.4个百分点。切实加强水污染防治,推进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和城市黑臭水体整治,104个国家考核断面水质优Ⅲ比例提高9.9个百分点,太湖流域连续九年实现“两个确保”。出台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方案,建立完善土壤环境监测网络。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成效显著,林木覆盖率提高到22.8%,国家生态市(县、区)达到45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