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黑龙江省情
(一)自然地理
1.地理位置
黑龙江省位于中国东北部,是中国位置最北、纬度最高的省份,东西跨14个经度,南北跨10个纬度。北、东部与俄罗斯为界,西部与内蒙古自治区相邻,南部与吉林省接壤。全省土地总面积47.3万平方公里(含加格达奇和松岭区),仅次于新疆、西藏、内蒙古、青海、四川,居全国第6位。
2.地势地貌
黑龙江省的地势大致是西北部、北部和东南部高,东北部、西南部低;主要由山地、台地、平原和水面构成。西北部为东北——西南走向的大兴安岭山地,北部为西北——东南走向的小兴安岭山地,东南部为东北——西南走向的张广才岭、老爷岭、完达山脉,土地约占全省总面积的24.7%。海拔高度在300米以上的丘陵地带约占全省的35.8%;东北部的三江平原、西部的松嫩平原,是中国最大的东北平原的一部分,平原占全省总面积的37.0%,海拔高度为50~200米。
2.气候气象
(1)气候类型
黑龙江省位于欧亚大陆东部、太平洋西岸、中国最东北部,气候为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
(2)气温
从1961~1990年30年的平均状况看,全省年平均气温多在-5℃~5℃之间,由南向北降低,大致以嫩江、伊春一线为0℃等值线。≥10℃积温在18000℃~28000℃之间,平原地区每增高1个纬度,积温减少100℃左右;山区每升高100米,积温减少100℃~170℃。无霜冻期全省平均介于100~150天之间,南部和东部在140~150天之间。大部分地区初霜冻在9月下旬出现,终霜冻在4月下旬至5月上旬结束。
(3)降水量
年降水量全省多介于400mm~650mm之间,中部山区多,东部次之,西、北部少。在一年内,生长季降水约为全年总量的83%~94%。降水资源比较稳定,尤其夏季变率小,一般为21%~35%。
(4)太阳辐射
全省年日照时数多在2400~2800小时,其中生长季日照时数占总时数的44%~48%,西多东少。全省太阳辐射资源比较丰富,与长江中下游相当,年太阳辐射总量在44108~50108焦耳/平方米之间。太阳辐射的时空分布特点是南多北少,夏季最多,冬季最少,生长季的辐射总量占全年的55%~60%。
(5)风速
年平均风速多为2~4米/秒,春季风速最大,西南部大风日数最多、风能资源丰富。
3.自然资源
(1)土地资源
黑龙江省土地条件居全国之首,总耕地面积和可开发的土地后备资源均占全国十分之一以上,人均耕地和农民人均经营耕地是全国平均水平的3倍左右。全省现有耕地990.5万公顷,土壤有机质含量高于全国其他地区,黑土、黑钙土和草甸土等占耕地的60%以上,是世界著名的三大黑土带之一。
(2)水资源
黑龙江省有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和绥芬河四大水系,有兴凯湖、镜泊湖、连环湖和五大连池4处较大湖泊及星罗棋布的泡沼。全省流域面积在5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1918条,全省多年平均地表水资源量为686.0亿立方米,多年平均地下水资源量为297.44亿立方米,扣除两者之间重复计算量173.14亿立方米,全省多年平均水资源量为810.3亿立方米,人均水量2160立方米,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全省年平均径流深为132.4毫米,折合水量为602.24亿立方米,比日年少1.6%,比多年平均少12.2%。全省平原区地下水资源量为171.59亿立方米,山丘区地下水资源量为119.51亿立方米,山丘区与平原区重复计算量为11.85亿立方米,全省地下水资源量为279.25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与地表水资源重复计算量为12.69亿立方米,全省水资源总量为727.93亿立方米。全省总用水量为286.23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用水量171.82亿立方米,地下水用水量114.41亿立方米。
(3)生物资源
①动物
全省野生动物共476种,其中兽类88种、鸟类361种、爬行类16种、两栖类11种。属国家一级保护的兽类有东北虎、豹、紫貂、貂熊、梅花鹿5种,鸟类有丹顶鹤、大鸨、白獾、中华秋沙鸭等12种;属国家二级保护的兽类有马鹿、黑熊、雪兔等11种,鸟类有大天鹅、花尾榛鸡、鸳鸯等56种。其中有许多都是本省乃至全国十分珍贵的野生动物,如东北虎、紫貂、梅花鹿、马鹿等。鸟类中久负盛名的“飞龙”即是分布在全省的花尾棒鸡。全省有东北虎10只、紫貂2100只、貂熊60只、原麝920只、马鹿2200只、驼鹿4600只、丹顶鹤500只、黑嘴松鸡1200只、大鸨120只、白鹤90只。
②植物
黑龙江省连绵起伏的大兴安岭、小兴安岭和张广才岭、老爷岭构成了全省以山林为主的自然景观,全省林地面积占整个土地面积的近一半。此外,还有松嫩平原和三江平原,在这些复杂的地域中分布着大约2100余种的植物,其中具有经济价值的达1000余种。这些植物资源按用途可分为药用植物、食用植物、野果植物、淀粉植物、油料植物、色素植物、芳香植物、蜜源植物、饲料植物、木材植物、树胶植物、树脂植物、纤维植物、环保植物、观赏植物、农药植物、蹂料植物等17大类。在木材植物中有全国十分珍贵的红松、黄菠萝、核桃揪、水曲柳等,本省林区每年都为国家生产大量的木材。食用植物是本省野生经济植物中分布较多、贮量较大的一类,其中以蕨菜、薇菜、老山芹等产量为最大。
③森林
a.占地面积
全省林业经营总面积3175万公顷,占全省土地面积的2/3。有林地面积2007万公顷,活立木总蓄积15亿立方米,森林覆盖率达43.6%,森林面积、森林总蓄积和木材产量均居全国前列,是国家最重要的国有林区和最大的木材生产基地。
b.种类与分布
森林树种达100余种,利用价值较高的有30余种。黑龙江省是全国最大的林业省份之一,林业生态地位十分重要。天然林资源是黑龙江省森林资源的主体,主要分布在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脉及完达山。
④作物
黑龙江省盛产大豆、小麦、玉米、马铃薯、水稻等粮食作物以及甜菜、亚麻、烤烟等经济作物。全省草原面积约433万公顷、草质优良、营养价值高,适于发展畜牧业。其中松嫩草场是世界三大羊草地之一。
(4)矿产资源
①资源种类
全省已发现各类矿产132种,占全国已发现234种各类矿产的56.4%。已查明储量的矿产有81种,占全国已查明矿产资源储量种数(223种)的36.3%。其中能源矿产5种,黑色金属矿产3种,有色金属矿产11种,贵金属矿产6种,稀有、稀土、分散元素矿产8种,冶金辅助原料非金属矿产7种,化工原料非金属矿产7种,建材和其他非金属矿产32种,水气矿产2种。
a.保有储量位居全国首位的有10种,即:石油、晶质石墨、颜料黄黏土、长石、铸石玄武岩、岩棉玄武岩、火山灰、水泥用大理岩、矽线石、铼矿;
b.位居第2位的有2种,即:玻璃用大理岩、浮石;
c.位居第3位的有6种,即:硒矿、珍珠岩、玻璃用脉石英、陶粒用黏土、制灰用石灰岩、泥炭;
d.占前10位的矿产有42种。
②资源特征
a.全省铁、锑、镍、钻、硼、萤石、石棉、磷矿、硫铁矿、钾等成矿地质条件较差,资源可利用程度低,自给率不足。
b.黑龙江省矿产资源总的特点是品种齐全、储量丰富,但开发程度低,市场化程度低。
c.黑龙江省是矿业大省,但矿业发展不平衡,主要以石油、天然气、煤炭、黄金及部分非金属建材矿产为开发重点,其他矿产资源分布广泛又相对集中。
d.石油、天然气主要集中在松辽盆地的大庆一带,煤炭分布在东部的鹤岗、双鸭山、七台河和鸡西等地,有色金属、黑色金属主要分布于嫩江、伊春和哈尔滨一带,金矿产于大、小兴安岭及伊春、佳木斯、牡丹江等地区,非金属矿产主要分布在东部和中部。
(5)能源资源
黑龙江省是国家重要的能源工业基地,是主要煤炭调出省之一。除此之外,电力和燃气也占有重要地位。新中国成立前,黑龙江仅有一座镜泊湖水电站。几十年来,水火电站有了迅速发展。至1999年省内大小电站电厂近200个,装机总容量近千万兆瓦。全省水电发电量达14亿兆瓦小时。哈尔滨燃气化工总公司所属哈依煤气工程,日产煤气189万立方米,建设总规模为“亚洲之最”。
(6)旅游资源
①冰雪旅游资源
黑龙江省大部分区域处于中温带,山区冬季雪量大,雪期长(120天左右),雪质好,适于滑雪旅游。滑雪资源主要集中在四大区域:哈尔滨市、伊春市、牡丹江市和大兴安岭地区。冰灯和冰雪游乐主要集中在哈尔滨市、牡丹江市、齐齐哈尔市等大中城市。
②避暑旅游资源
黑龙江省夏季凉爽,众多的江河湖泊和浩瀚的林区是避暑的好去处。
③边境旅游资源
黑龙江省与俄罗斯接壤有3000余公里的边境线,其中界江2300公里,有25个开放口岸,其中17个已经成为旅游口岸,绥芬河市、黑河市、东宁县、抚远县的边境出入境游客量排在前4位。
④历史遗迹和民俗风情旅游资源
a.历史遗迹
黑龙江省保留着人类历史悠久的文化遗存,如昂昂溪遗址和新开流遗址、唐代渤海国上京龙泉府遗址、金代上京会宁府遗址。
b.民俗风情
以农耕为主的满族、朝鲜族,以捕鱼为生的赫哲族,以狩猎为生的鄂伦春族和以牧业为主的蒙古族、达斡尔族,这些民族保留着北方少数民族所特有的民俗风情,成为黑龙江省重要的民俗旅游资源。
⑤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黑龙江省有中国优秀旅游城市9个,即哈尔滨市、齐齐哈尔市、牡丹江市、大庆市、伊春市、绥芬河市、虎林市、铁力市。
⑥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黑龙江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27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5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12处。
⑦自然保护区
黑龙江省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5处,省级自然保护区35处。风景名胜区与森林公园:黑龙江省著名的风景名胜区有34处,其中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2处,即五大连池、镜泊湖;省级风景名胜区32处,即太阳岛、明月岛、晨星岛、兴凯湖、莲花湖、二龙山、桃山等。全省有96处森林公园,其中国家级森林公园54处、省级42处。著名的森林公园有五营国家森林公园、哈尔滨国家森林公园、宁安火山口国家森林公园、牡丹江国家森林公园等。
⑧历史文化名城与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黑龙江省历史文化名城6处,其中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1处,哈尔滨市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也是国家首批优秀旅游城市,有代表世界多种建筑风格的建筑物近百处,素有“东方小巴黎”、“东方莫斯科”之称;省级历史文化名城5处,其中齐齐哈尔市、宁安市、依兰县、阿城区、呼兰区等是省级历史文化名城。东北烈士纪念馆、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证陈列馆、虎林要塞陈列馆、爱辉历史陈列馆、大庆铁人纪念馆是全国百家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⑨地质公园
黑龙江省地质公园15个,其中世界地质公园1个、国家级地质公园5个(五大连池既是世界地质公园,也是国家级地质公园)、省级地质公园9个。
(二)人文地理
1.行政区划
全省现辖哈尔滨市、齐齐哈尔市、牡丹江市、佳木斯市、大庆市、鸡西市、双鸭山市、伊春市、七台河市、鹤岗市、黑河市、绥化市等12个地级市、1个地区行署——大兴安岭行署地区。另有两个省直辖县级行政单位:绥芬河、抚远。共计128个县(市、区),省会哈尔滨市。其中,东宁市由黑龙江省直辖,牡丹江市代管。抚远市由黑龙江省直辖,佳木斯市代管。
2.人口与民族
(1)人口
2015年末全省常住总人口为3812万人,人口密度(含加格达奇和松岭区)为81人/平方公里。全年出生人口22.87万人,出生率为6.0‰;死亡人口25.16万人,死亡率为6.6‰;自然增长率为-0.6‰。常住人口中城镇人口为2241.5万人,占总人口比重为58.8%;乡村人口为1570.5万人,占总人口比重为41.2%。常住总人口中0~14岁的人口为423.1万人,占11.1%;15~64岁的人口为2973.4万人,占78.0%;65岁及以上的人口为415.5人,占10.9%。
(2)民族
黑龙江省是一个多民族、散杂居边疆省份,全省共有少数民族53个,人口近200万,占全省总人口的52.6%。其中世居本省的有满、朝鲜、蒙古、回、达斡尔、锡伯、赫哲、鄂伦春、鄂温克和柯尔克孜等10个少数民族。10个世居少数民族中,满、朝鲜、蒙古、回4个民族人口超过10万,达斡尔族人口4.3万,其余5个民族人口不足万人。赫哲族3910人,黑龙江省独有民族;鄂伦春族3871人,占全国鄂伦春族人口的52%。黑龙江省在少数民族聚居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建立了1个个自治县和一个民族区,即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和齐齐哈尔梅里斯达斡尔族区。另有69个民族乡(镇)。
3.历史沿革
(1)先秦时代
秦代之前,肃慎、东胡、秽貊三大族系的部分先民,就已定居在黑龙江地区。公元前4世纪至公元前3世纪,夫余政权建立,地跨今黑龙江省南部。
(2)秦汉
秦以后,在黑龙江地区生息活动的先后有挹娄人、夫余人、鲜卑人、勿吉人和靺鞨人等。
(3)隋唐时期
黑龙江地区在河北道的统辖之下,先后设立了渤海、黑水、室韦3个都督府。武周时,居住在今牡丹江流域的粟末靺鞨部酋长大祚荣,逐渐征服周边靺鞨各部,于698年创立“震国”,并于713年改称“渤海国”。“渤海国”创造了灿烂的渤海文明,其管辖范围最盛时南至今朝鲜的龙兴江,东至日本海,西抵今内蒙古自治区境,北达今黑龙江。境内仿行唐朝的府州县行政制度,设有五京、15府、62州、100余县。“渤海国”于926年被契丹族(后于947年改称辽)所灭,享国220余年。
(4)辽代
公元916年,辽太祖耶律阿保机称帝建国,国号契丹;太宗大同元年(947年),辽太宗率军南下中原,攻占开封灭后晋,耶律德光在开封登基改汗称帝,并改国号为大辽。黑龙江地区西部和东部分属上京道和东京道管辖。
(5)金代
公元1114年,原为辽朝臣属的女真族在金太祖完颜阿骨打(汉名旻)带的领下起兵反辽,于翌年在上京会宁府(今黑龙江哈尔滨)建都立国,国号大金,建元“收国”。金太宗完颜吴乞买(汉名晟)于1125年灭辽朝,1127年再灭北宋。贞元元年(1153年),海陵王完颜亮迁都中都大兴府(今北京)。1234年,金国在南宋和蒙古南北夹击下覆亡。金朝鼎盛时期统治疆域包括今天的中国大陆淮河北部、秦岭东北大部分地区和俄罗斯联邦的远东地区。金时黑龙江地区属上京道管辖,下辖三路,即恤品路、胡里改路、蒲峪路;在两个地区设泰州和肇州。
(6)元代
东北地区属于辽阳行中书省管辖,其辖境大体包括今东北三省与河北省的东北部以及黑龙江以北、乌苏里江以东的广大地区。今黑龙江省地区分属开元路和水达达路管辖。
(7)明代
东北地区实行了具有军事戍守特点的都司、卫、所制。今黑龙江地区初为辽东都司管辖。1409年以后由奴儿干都指挥使司管辖。
(8)清代
清朝统一全国后,加强了对“龙兴之地”——东北地区的统治,设盛京总管统辖。
为抵御沙俄势力对黑龙江流域的入侵,1652年,清廷派梅勒章京率兵驻守宁古塔(今海林、宁安境内)地方,翌年升为昂邦章京。于是,宁古塔、盛京两昂邦章京并存,东北地区被划分为两大军事驻防区域,即两个行政区域。
1671年,清朝沿黑龙江岸筑城,名黑龙江城,清朝后期后改为黑龙江省。
1683年12月,清廷为抗击沙俄入侵,于黑龙江左岸瑷珲旧城设镇守黑龙江等处地方将军(简称黑龙江将军),划出宁古塔将军所辖之西北地区,归黑龙江将军统辖,形成盛京、宁古塔、黑龙江三将军并立,“自是东北三分,吉江并列”。这是黑龙江自成一个军事、行政区域并以“黑龙江”命名的开端。
1691年建齐齐哈尔城,1699年黑龙江衙门由墨尔根迁到齐齐哈尔,从此,齐齐哈尔成为黑龙江的首府,是黑龙江近300年来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中心。
1858年和1860年,沙俄通过不平等的《中俄瑷珲和约》和《中俄北京条约》,强行割占了黑龙江以北,乌苏里江以东10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使黑龙江省和吉林省的行政区域大为缩小。
1862年(同治元年)开始,黑龙江将军辖区内取消副都统,相继设立道、府、厅、州、县等地方行政建置。
1900年,江东六十四屯被沙皇俄罗斯武力占领。
1907年(光绪三十三年)4月,清廷对东北地区行政体制进行改革,从本来设置的将军改设巡抚,为一省之长。实行省、府、县三级体制。在省之下、府之上设立道以为监察区域。
(9)民国
1912年后,黑龙江省沿袭清代省、道、县三级体制。
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后,中国政府逐步收回中东路“附属地”的行政主权。1920年将该区域定为“东省特别区”。1922年东北当局设立东省特别区行政长官,以统一监督节制该区域内的军警、外交、司法各机关。
1924年5月,北京政府批准东省特别区独立于黑龙江、吉林两省区域之外,成为与省并列的特别行政区。
东北沦陷时期,日伪政权实行省、县(市)二级体制。从1934年开始对东北地区实行“分而治之”的政策,省的数量增多,区域划小。
自1945年11月至1946年5月,在黑龙江省境内先后成立了5省1直辖市民主政府,即黑龙江、嫩江、合江、绥宁、松江5个省政府和哈尔滨市政府。
1946年8月,东北各省市行政联合办事处在哈尔滨成立,是东北地区最高行政机关,哈尔滨在东北所处的位置称之为北满。后改称东北行政委员会。在东北行政委员会领导下,实行省(特别市)、县(市)二级行政制度。
(10)中华人民共和国
建国后,实行省、市(地)、县3级体制。黑龙江地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之初仍设松江、黑龙江两省,所辖市(地)、县(旗)不变。
1954年8月,松江省建制撤销与黑龙江省合并为新的黑龙江省,省会由齐齐哈尔市迁往哈尔滨市,哈尔滨市改为黑龙江省省辖市,为黑龙江省省会。同时,将原黑龙江省所辖白城地区的7县划归吉林省管辖。此后,黑龙江省的行政区域再没有大的变化。
4.社会经济
(1)第一产业
2015年,我省实现农林牧渔业增加值2687.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5.2%。其中,种植业增加值1852.8亿元,增长5.3%;林业增加值95.0亿元,增长6.7%;畜牧业增加值641.5亿元,增长4.0%;渔业增加值44.3亿元,增长10.2%;农林牧渔服务业增加值54.3亿元,增长8.8%。
(2)第二产业
2015年,全部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4053.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0.9%,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26.9%。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实现增加值3229.5亿元,增长0.4%。轻工业增加值962.0亿元,增长5.1%;重工业增加值2267.5亿元,下降0.6%。
(3)第三产业
2016年上半年,黑龙江省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776.0亿元,同比增长10%,增速比去年同期加快1.7个百分点,增速保持东北三省首位。
2016年上半年,黑龙江省进出口实现70.8亿美元,同比下降36.1%。其中出口24.3亿美元,下降44.7%;进口46.5亿美元,下降30.4%。
2016年上半年,黑龙江省新批外商投资企业50家,同比增长56.25% ;实际利用外资24.57亿美元,同比增长0.07%。
截至2015年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21218.9亿元,比年初增加1655.4亿元,比上年增长8.4%。
截至2015年末,我省共有境内上市公司35家,本年新增3家。其中,沪市25家,深市10家。
(4)交通
①铁路
2012年中国严寒地区设计建设标准最高的一条高速铁路——哈大高铁建成通车。哈大高铁北起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抵滨海城市大连,全长921公里,为双线电气化铁路。
2015年7月黑龙江省第一条省内城际间客运专线——哈齐客运专线建成通车,哈齐客运专线起自哈尔滨市,止于齐齐哈尔市,线路全长为286公里,总投资312.4亿元。哈齐客运专线正式运营后,从哈尔滨至齐齐哈尔将用时90分钟。
②航空
哈尔滨太平国际机场是黑龙江省的枢纽机场,是中国东北地区最繁忙的三大国际航空港之一。齐齐哈尔三家子机场为国际口岸机场。大庆萨尔图机场是黑龙江西部最大的支线航空枢纽机场。牡丹江海浪机场为军、民两用国际机场,达国家二类机场标准。除此之外,还有伊春林都机场、加格达奇机场、佳木斯机场、黑河机场、鸡西机场、漠河机场等。
③水路
黑龙江水系是我国主要通航的三大水系之一,主要通航河流有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嫩江及额尔古纳河、第二松花江和兴凯湖、镜泊湖等。总通航里程7667公里,可沟通我国黑龙江、吉林、内蒙古三省区的9市、55个县(旗)和70多个农场、林场以及俄罗斯远东地区哈巴罗夫斯克、布拉戈维申斯克、共青城等大中城市。江海联运通过黑龙江下游(俄境内)出海可直达日本、韩国等国和我国东南沿海港口。水运是我省经济发展和对俄贸易的主要窗口和重要通道,具有其它运输方式不可替代的作用。省内通航里程5495公里,共有港口17个、135个码头泊位。黑龙江水运担负着对俄贸易,沿江煤、木、粮、油大宗货物及江海联运等任务,在全省经济发展、支援边疆建设、扩大对俄开放、运送国际物资等方面一直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