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职业道德
(一)职业与职业道德
1.职业
(1)定义
职业是参与社会分工,利用专门的知识和技能,为社会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获取合理报酬,作为物质生活来源,并满足精神需求的工作。
(2)职业的三要素
职业集中地体现着个人与社会关系的三大要素:责、权、利。
2.道德
(1)道德的含义与本质
①道德的含义
道德是指以善恶为标准,通过社会舆论、内心信念和传统习惯来评价人的行为,调整人与人之间以及个人与社会之间相互关系的行动规范的总和。
②道德的本质
马克思主义认为,道德不是人的自然本质固有的“善良意志”,而是建立在一定社会经济基础上的思想关系,是一种特殊的社意识形态或上层建筑。
a.它作为思想关系,就其一般本质而言,是对社会物质关系的反映,是由社会物质条件特别是经济关系所决定并为其服务的社会意识形式;
b.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道德又具有区别于其它意识形式的特殊本质和规定性,从而使道德成为凭借善与恶、下义与非正义、公正与偏私、诚实与虚伪等观念来把握现实世界的“实践精神”。
(3)道德的特征及功能
①道德的特征
a.共同性
指同一社会的不同阶级或不同社会的不同阶级的道德之间,由于类似或相同的经济条件、文化背景和民族心理而存在着某类相似或相同的特性。
b.民族性
民族性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个性特征,包括民族的精神、气质、心理、感情、性格、语言、风俗、习惯、趣味、理想、传统,以及生活方式和理解事物的方式等诸多方面。不同民族间道德的原则标准亦有所不同。
c.阶级性
指阶级社会的各种道德都是为特定的阶级利益服务的,因而都具有特定的阶级属性和特征。
d.历史继承性
道德与其他关联一样,既有发展的一面,又有继承的一面。
e.自律性
道德主体借助于对自然和社会规律的认识,借助于对现实生活条件的认识,自愿地认同社会道德规范,并结合个人的实际情况践行道德规范,从而把被动的服从变为主动的律己,把外部的道德要求变为自己内在良好的自主行动。
②道德的社会功能
a.道德的认识功能;
b.道德的沟通和调节功能;
c.道德的教育感化功能;
d.道德的评价功能;
e.道德的平衡功能。
3.职业道德
(1)职业道德的内涵
职业道德是指人们在职业生活中应遵循的基本道德,即一般社会道德在职业生活中的具体体现,是职业品德、职业纪律、专业胜任能力及职业责任等的总称,属于自律范围,它通过公约、守则等对职业生活中的某些方面加以规范。
(2)职业道德的特点
职业道德作为职业行为的准则规范,具有体现其自身性质的鲜明特征:
①适用范围的有限性
每种职业都担负着一种特定的职业责任和职业义务。
②发展的历史继承性
由于职业具有不断发展和时代延续的特征,不仅其技术世代延续,其管理员工的方法、与服务对象打交道的方法,也有一定历史继承性。
③表达形式多种多样
由于各种职业道德的要求都较为具体、细致,因此其表达形式多种多样。
④兼有强烈的纪律性
纪律也是一种行为规范,但它是介于法律和道德之间的一种特殊的规范。它既要求人们能自觉遵守,又带有一定的强制性。
(3)职业道德的体现方面
职业道德主要体现在职业理想、职业态度、职业义务、职业纪律、职业良心、职业荣誉、职业作风和职业技能等方面。
(4)职业道德的作用
职业道德是社会道德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一方面具有社会道德的一般作用,另一方面它又具有自身的特殊作用,具体表现在:
①调节职业交往中从业人员内部以及从业人员与服务对象间的关系;
②有助于维护和提高本行业的信誉;
③促进本行业的发展;
④有助于提高全社会的道德水平。
(二)社会主义的职业道德
1.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基本特征
(1)社会主义职业道德
社会主义职业道德是社会主义社会各行各业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必须共同遵守的基本行为准则。它是判断人们职业行为优劣的具体标准,也是社会主义道德在职业生活中的反映。
(2)社会主义职业道德基本特征
社会主义职业道德与过去一切社会中的职业道德相比较,具有如下特征:
①继承性和创造性相统一
社会主义制度是人类历史上最新型、最先进的制度:一方面,它在继承传统优秀道德的基础上,根据时代发展的要求和社会主义制度的特征,对传统职业道德进行调整,赋予它新的内涵;另一方面,根据社会主义生产方式的要求提出了新的职业道德要求,如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等。
②阶级性和人民性相统一
社会主义职业道德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其根本目的和任务在于反映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的根本利益,维护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的政治统治地位。同时,社会主义是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因此,它反映和体现的是全体人民的利益和意志,故社会主义的职业道德是阶级性和人民性的统一。
③先进性和广泛性相统一
社会主义职业道德反映了工人阶级与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和要求,因而具有先进性。但是社会主义社会中还存在着非社会主义性质的职业道德现象。因此对社会主义职业道德先进性的评价应该有一个可以衡量的客观标准。这个客观标准就是要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有利于国家的统一、民族的团结和社会的进步,有利于追求真善美、抵制假恶丑,有利于弘扬正气、构建和谐社会,有利于公民自觉履行权利和义务,以开拓创新、锐意改革的精神和诚实守信、无私奉献的品德创造美好生活。只有符合这些基本要求,才能真正体现出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先进性。
2.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核心与基本原则
(1)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职业道德规范体系的核心
①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道德的本质要求
道德建设的核心就是为谁服务的问题。不同类型的道德,其核心也就不同。一切剥削阶级的道德都是为维护剥削制度、维护少数博学者的根本利益服务的,因此,其道德建设的核心就只能是为个人谋私利;而社会主义道德是反映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道德,是维护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服务的伦理体系,社会主义道德的本质决定了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必须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
②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政治制度和思想文化的客观要求
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是以公有制为主体、以广大人民群众共同富裕为根本目的的经济制度,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是人们群众当家作主,社会主义的思想文化都是来自于人民、服务于人民,因此,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必须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是社会主义经济基础、政治制度和思想文化的客观要求。
③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道德区别于其他社会形态道德的显著标志
在我国,为人民服务不仅是对共产党员和领导干部的要求,也是对广大群众的要求。每个公民不论职位高低、能力大小,都能够在不同岗位、不同层次,通过不同形式做到为人民服务。在新的形势下,必须继续大张旗鼓地倡导为人民服务的道德观,把为人民服务的思想融会贯通在各种具体道德规范中。要引导人民正确处理个人与社会竞争与协作、先富与后富、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等关系,提倡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为人民服务,做好事,反对白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形成展示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促进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良好道德风尚。
④为人民服务既与社会主义生产目的一致,又符合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
社会主义生产的目的是不断满足人们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体现了为人民服务精神;而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人,是人类物质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因此,为人民服务符合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更是对马克思主义道德理论在新时期的一个新发展。
(2)集体主义是社会主义职业道德规范的基本原则
①集体主义是人类社会本质的必然要求
确立社会主义道德原则是集体主义,这是社会本质的必然要求。以社会为本位的集体主义,这是社会主义社会确立的价值目标。
②集体主义是社会经济关系所表现出来的利益决定的
社会主义经济关系的基础是劳动人民共同占有生产资料,它反映的最基本的利益关系是劳动人民的共同利益。而反映这个基础的道德观念,必然是社会主义的集体主义。
③集体主义是调节个人和社会利益的基本原则
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明确了社会主义道德原则是集体主义,便能正确地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各种利益关系,正确处理好个人利益同社会利益、集体利益、国家利益之间的关系。
3.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基本内容
(1)爱岗敬业;
(2)诚实守信;
(3)办事公道;
(4)服务群众;
(5)奉献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