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考研题库【名校考研真题+经典教材课后习题+章节题库+模拟试题】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2016年东北师范大学856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论考研真题及详解

东北师范大学2016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卷(回忆版)

科目代码:856

科目名称: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论

一、简答题

1.思想政治学科的规范性功能是什么?

2.思想政治学科的教学任务是什么?

3.思想政治学科的教学规律是什么?

4.思想政治学科的教学原则是什么?

5.教学设计的原则有哪些?

6.陶行知“教学做合一”教学模式的特征是什么?

7.当前教学评价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8.思想政治学科对学生个体发展的作用有哪些?

9.组织教学的一般方法有哪些?

10.情感教学的特征是什么?

二、理解题

1.思想政治学科的创新性原则。

2.思想政治学科的以鼓励为主原则。

三、论述题

1.论思想政治教师的思想品德素质。

2.论述思想政治教师现代化的教育能力。

参考答案

东北师范大学2016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卷(回忆版)

科目代码:856

科目名称: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论

一、简答题

1.思想政治学科的规范性功能是什么?

答:由于思想政治学科的教学内容是我国社会主义社会思想意识的重要体现,因而它对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便具有极为重要的规范性功能。这一规范性功能是通过它的规范作用来实现的。思想政治学科规范性功能的内容主要包括:

(1)对政治方向的规范

政治方向是指政治理想、政治信念、政治立场、政治态度、政治品质等的综合表现。对政治方向的规范,就是要使中学生在政治方向上能达到一定的要求。也就是要使中学生基本做到或努力做到:政治理想远大,政治信念持久,政治立场坚定,政治态度鲜明,政治品质优良。对政治方向的规范,又是分层次的。

(2)对思想观念的规范

人们的行为总是靠思想观念来指导的,思想观念正确,人们的行为便可能正确。因而思想政治学科对中学生思想观念的规范,对于一个人的行为的正确性便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对中学生的思想观念进行规范,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和“三个有利于”的标准,这是对思想观念进行规范所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

(3)对道德行为的规范

人的行为是在一定外界环境刺激下所做出的反映,它表现在某种语言和动作上。人不能随意去行为,因为他的行为总会受到一定社会规范的制约。

当人的行为被动地受这种规范所制约,并执行这一规范时,这叫做“他律”,当人主动认同这一规范,并按这一规范去自觉行为时,这叫做“自律”。

一个比较完美的人,其行为不是按他律去行动,而是按自律去行动,总之是按规范去行动。而思想政治学科对人的行为规范的确立则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2.思想政治学科的教学任务是什么?

答:思想政治学科的教学任务是指思想品德课和思想政治课在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中所担负的职责。思想政治学科的教学任务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完成基本理论教育的任务

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础知识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等,成为思想政治学科教学的基本任务。其要求包括:

要通过思想政治学科的教学,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础知识武装学生。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通过学习它使学生掌握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为提高他们的认识能力和思想觉悟打下坚实的基础。

(2)完成思想品德教育的任务

这一课程要通过教学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和道德水平,并引导学生逐步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思想觉悟方面

a.基本任务是要让学生通过理论知识的学习,具有马克思主义的为人民服务观点、劳动观点、群众观点、集体观点、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

b.引导学生进一步提高思想觉悟,对学生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制、自由平等、公平正义观点,以先进人物和英雄人物为榜样,逐步树立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

政治觉悟方面

基本任务是要让学生确立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形成正确的政治信仰,具有鲜明的政治立场和坚定的政治态度,坚持科学发展观,正确认识和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遵守国家法律,继承和发扬爱国主义精神,愿意献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

道德品质方面

基本任务是要让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遵守社会主义道德准则,正确处理公与私、个人与集体、个人与国家的关系,学会做人、尊重人、关心人、爱护人、帮助人、公平、正义、诚实守信,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

(3)完成各种能力教育的任务

思想政治学科所要培养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正确认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一能力概括来说,包括:

正确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能力;

正确认识和改造主观世界的能力。

(4)完成心理健康教育的任务

促使学生保持乐观而稳定的情绪

心理健康教育必须从这些特点出发,教育学生保持心情舒畅、轻松愉快,努力消除紧张感、嫉妒心,以平和的心态接受学习,以勇敢的精神战胜困难。

促使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应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人际环境,以使学生在一个好的人际关系中陶冶自己、发展自己。要教育学生学会与人相处,能够正确认识和对待自己与他人。

促使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

思想政治学科的教学对学生进行健全人格的培养,就是要教育学生由自然人转化为社会人,着重对他进行社会化教育,促进他们个性成熟。

促使学生消除心理障碍

a.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要教育学生形成良好的集体心理态势,使其注意心理接触,注意转化心理劣势,巩固和发展心理优势,并使其善于解剖自己,增强理智,提高自我控制力。

b.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可以通过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心理咨询、人格辅导、环境熏陶、有益活动等方式来进行。

3.思想政治学科的教学规律是什么?

答:规律又称为法则,是指事物之间内在的必然的联系。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过程的规律是指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过程中必须遵守的法则。思想政治学科的教学规律主要包括:

(1)知行统一规律

知与行,是形成学生思想品德的两个重要因素。知,是形成学生思想品德的基础和起点。行,是教学过程要达到的目标和归宿。思想政治学科的教师向学生传授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目的,就是让学生用学到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去指导自己的行动,这是思想政治学科教学的一条规律。

当代,各国德育理论都重视德育的行动性,强调德育的具体实践和行动,强调参与社会实践。作为学生,要在学好理论的基础上,积极参加实践活动,注意把知识和行为统一起来,把知识变为行为,这样做才符合教与学的要求。

(2)灌输与疏导统一的规律

灌输,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特定概念,它是指对人们进行正面的宣传教育。通过正面的宣传教育,使受教育者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本观点,以达到影响人们的思想和支配人们行为的目的。灌输,不是“入式”、“填鸭式”,不是“我讲你听,不听硬灌”,而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要克服说教的做法,要运用启发式教法,要用生动的典型事例开路。

疏导即疏通引导,是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把灌输和疏导结合起来进行。对于学生难解决问题给予解答疑惑。按照正确思路认识问题,以排除他们学习中的障碍。灌输和疏导统一起来教学效果才好。只有疏导的成功,才能保证灌输的效果。

(3)间接经验和直接经验相结合的规律

在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过程中,以学习间接经验为主,这是学校教育的特点。但是,从人类认识的一般规律来看,间接经验和直接经验有着必然的联系,而且人的认识起点是直接经验,在教学中必须正确处理好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关系,把二者统一起来。所以,教师在教学时要善于利用案例等直接经验解释间接经验,把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结合起来。

(4)时代性规律

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过程具有很强的时代特征,它能回答学生在现实生活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并给学生指明方向,使学生的思想品德在实践中获得进步和提高。这一规律要求,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要有时代感,要把教学过程同当代发生的事物、同当今世界、同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同改革开放紧密联系起来,并为解决学生对现实问题的认识服务。

4.思想政治学科的教学原则是什么?

答:思想政治学科的教学原则是指思想政治学科教学的基本要求和准则,它是本学科教学规律和教学实践经验的总结。教学原则来源于教学实践经验,是教学经验科学的总结和升华。思想政治学科的教学原则主要包括:

(1)方向性原则

方向性原则是指在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过程中,始终要体现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公民道德建设总目标要求保持一致,要与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保持一致,在理论教育上要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学生,要使教学为实现公民道德建设总目标和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服务。

(2)授业与传道相结合原则

授业与传道相结合原则是指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既要把思想政治理论知识传授给学生,又要注意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就是既要进行智育,又要进行德育,把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只有处理好授业和传道的关系,才能体现思想政治课的两种属性,完成思想政治课的教学任务。

(3)从学生实际出发的原则

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主要的目的是要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对学生进行德育,就必须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要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按照学生认识问题的规律,根据学生的不同个性,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学生是教师实施教育的对象,教师用什么样的理论、思想、观点、途径、手段对学生实施教育,这不但要从教育目标出发,还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来进行。

(4)正面教育与积极疏导原则

正面教育与积极疏导原则是指直接用正确的思想政治理论对学生进行教育,教育过程中要摆事实、讲道理,鼓励学生克服缺点,发扬优点,积极进取。坚持正面教育与积极疏导原则,是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特点决定的,是我国教育性质和任务决定的。

(5)师生民主合作原则

师生民主合作原则是指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教师和学生以平等的身份参与教学活动,相互结成团结、协作的关系。在教学过程中,不但要发挥教师的积极性,改进教学方法,而且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这样才能取得好的教学效果。

(6)课内课外教学活动相结合原则

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课内课外教学活动相结合原则是指在思想政治课教学过程中,以课堂教学为主,坚持课内课外教学相结合,既要重视课内教学,也不忽视课外教学活动,把二者结合起来,共同完成教学任务。贯彻课内课外教学活动相结合原则,可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学生思想品德的培养和提高。

(7)创新性原则

思想政治学科创新性原则是指在师生社会实践和教学实践的基础上,遵循事物发展的规律性,在教学方法上和教学内容上,大胆想象,扩散思维,敢于求异,在教学中不断创新,培养学生创新才干和创新思维。贯彻创新性原则,有利于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有利于培养学生健康的个性。

(8)以鼓励为主的原则

在思想政治学科教学中,以鼓励为主的原则是指在教学中,不论学生在学习中的表现,还是在思想品德中的表现,教师都要多给学生以肯定、鼓励和表扬。教师应以兴奋的情绪、热切的关注、殷切的期待、友好的感受去激励、唤醒、鼓励学生,帮助学生树立信心。鼓励是一条重要的教学原则。学生的成长、成功,离不开教师的鼓励。

5.教学设计的原则有哪些?

答:教学设计是从事教学工作的教师为完成、优化教学目标,运用系统方法整体组合各教学因素和环节,为学生设计的教与学的操作计划方案,是课堂教学进行的程序。教学设计的原则主要包括:

(1)主体性原则

教学设计要体现主体性,教学中就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要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中来,要发挥学生积极探索、合作和创新的精神,要让学生在教师引导下自己去发现知识和经验,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所以在教学设计中,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手段、重点、难点到教学操作过程都要考虑从学生的知识、心理、思想道德实际出发,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主的原则。

(2)系统性原则

教学设计是个教学系统,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从系统的角度整体组合教学设计的每个环节。教学过程涉及多种教学因素,如学情、教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教学流程、教学工具、教学效果训练等,这些教学因素及环节都是很具体化的,它们之间要上下贯通,互相联系、相互制约,并成为一个完整的系统。

(3)灵活性原则

教学设计是教师根据教学任务、教材内容、学生情况、教学环境和条件预先设计的,具有一定稳定性。但学生是鲜活的、课堂也是动态的,教师意料不到的事情随时可能发生。在师生双边活动中,常常会使教学偏离原来的教学设计。所以在实施教学设计方案中要有一定灵活性,要根据教学运行动态对设计方案进行一定调节,使教学设计在动态中生成教学效率。

(4)创新性原则

教学设计是教师的一种创新活动,也是一种思维活动和实践活动的组合,它既有教学思想观念的创新,又有教学方式方法的创新。教学设计的创造性主要体现在你设计的教学有个性、有独特风格,使学生学得自主、学得轻松,教学有可欣赏性。创新是教学设计的闪光点,是教学改革的突破点。

6.陶行知“教学做合一”教学模式的特征是什么?

答:陶行知“教学做合一”教学模式的主要思想是教学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我们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学。先生拿做来教,乃是真教,学生拿做来学,方是实学。“教学做合一”教学模式的特征主要包括:

(1)具有批判现实性

陶行知的“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模式,是从批判当时传统的师道尊严出发。由于当时中国的客观情况,陶行知的教育思想无法贯彻实施,但他的先进的教育思想对我们今天的教育改革仍具有指导意义。因为他的现代教育思想符合中国时代发展的客观要求,另外他的教育思想符合中国的教育实际,具有本土性。

(2)具有教育民主性

陶行知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师生的关系是民主平等的关系。其实从历史上看,“平等”的思想可谓源远流长,孔子早在两千多年前已提出“有教无类”的思想。近代某些国家把阶级平等思想引向教育,谋取教育平等。马克思、恩格斯又把教育平等思想向前推进一步。陶行知教育民主的思想,今天仍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3)具有教育创造性

陶行知提出的创造教育是一种全方位的综合性的教育,包括课内创造教育,让学生动脑思、动嘴问、动手做。还包括课外创造教育,让学生从单一课堂回归生活,解放儿童的空间,让学生到自然中、社会中去扩大眼界;主张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让学生参加社会实践,让学生在认识世界中成长。陶行知注重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理论,对我们今天的教育改革具有非常重要的教育意义。

(4)具有师生主导主体性

在陶行知的“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模式中,他主张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是学习的主人,而教师是教学的主导。这种教育思想把学生摆在了学习主人的地位。在教学中,不是教师的“光”照亮了学生,学生也是光,是一片光,应该让学生大放光彩。陶行知先生就是让学生大放异彩的人。

7.当前教学评价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答: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提出实施素质教育以来,我国思想政治学科在教学评价方面进行了一些改革,但这些改革都是浅层次的,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应试教育的教学评价体系。所以,当前思想政治学科在教学评价方面存在一些问题,主要包括:

(1)评价功能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功能

在应试教育运行机制情况下,教学评价主要功能是进行学生学习情况甄别和为升学选拔学生。在这种教学评价机制的框子里和追求升学率的竞争气氛中,学生和学校只好以忽视学生身体健康和品德的代价来换取高考升学率。考试竞争造成课业负担过重并导致人才畸形发展。这就是应试教育教学评价造成的不良结果。

(2)评价内容过多注重智育

我国现行的主要教学评价内容关注的是智育,关注的是学科知识,特别受到关注的是在升学竞争中起作用的几门学科知识。因为追求升学率而使评价内容过多倚重智育而忽视德育,使我国青少年道德水平严重下降、人格不健全。

由于教学评价指挥棒指挥的失误,评价内容过于单一,使学校教育不但忽视了对学生德育的考查,而且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实践能力、创造精神、心理素质、学习态度以及习惯的培养和考查也不够重视,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3)把笔试作为唯一的评价方式,过于注重分数

在目前的学校里,作为学生,追求优秀、追求好的学业成绩是值得提倡的。作为学校,如果不取得好的教学质量和好的教学业绩,也很难被社会和家长所接受。质量得不到保证,教育也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

笔试垄断评价学生的手段,过分注重分数,把分数作为判定学生优劣的依据,也容易失去评价的客观性和全面性。

(4)由于评价主体错位,使学生处于被动地位

目前的教学评价,学生成了教师、学校、政府评价的单一对象,学生处于“他评”状态,处于一种消极被动的地位。这种评价主体的“错位”,忽视了被评者的作用,使教育评价构成对学生的一种心理威胁,使学生自尊心、自信心、自学情绪得不到很好保护。评价活动成为一种消极的活动,它严重地影响了学生主观能动性很好地发挥。

这种评价主体的错位,也破坏了学生在学习中的“自主化”。学习过程是学生自己做主、主动参与,发挥自己主动地位、主动构建知识的过程,而不是被学校、教师通过“考试”逼着学习的过程。

8.思想政治学科对学生个体发展的作用有哪些?

答:思想政治学科对学生个人发展的价值,主要体现在它的作用上,包括:

(1)理论武装作用

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学生,不但关系到青年政治素质的成长,而且关系到党的前途和国家的命运,关系到共和国的今天和明天。在培养“四有”新人方面,用科学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人,对学生的身心发展产生决定性的影响,起着奠基作用。

(2)政治导向作用

思想政治课的政治导向作用能帮助学生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加强思想政治课对学生政治方向的指导,是提高教书育人效果的关键。在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的历史时期,政治教师通过思想政治课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培养坚持为社会主义祖国服务,为人民服务的方向,是思想政治课的重要任务之一。

(3)能力培养作用

能力培养作用,是思想政治课教学目标之一。思想政治课对学生的能力培养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道德思维能力的培养;观察能力的培养;辨别能力的培养;其他能力的培养,如

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自学能力、创造能力、调查访问能力、政治参与能力、解决现实问题能力、自我教育能力、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等。

(4)道德规范作用

对中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是培养共产主义一代新人,发挥其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积极性和创造性的需要,是调整人民关系,维持社会秩序的要求;是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的要求;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高我国人民道德水平的要求。思想政治课在它的初中、高中教学内容中,贯穿着道德教育。

9.组织教学的一般方法有哪些?

答:组织教学是指课堂教学管理的一种手段,是教师为完成教学任务而将学生注意力加以组织调控,使其集中于教学活动之中的一系列行为方式。组织教学的一般方法主要包括:

(1)用目光组织教学

教学实践证明,教师的目光可以起到以静制动、组织教学的作用。上课之初,教师走上讲台,用目光巡视全班,可使学生意识到,要上课了,应保持安静,从而使学生开始控制自己,把注意力集中到教师身上,上课过程中,教师的目光直视走神的、做小动作的学生,也会使他们很快有所意识,并将注意力拉回到课堂。

(2)用语言组织教学

教师的语言可以传授知识,培养能力,进行思想教育,而从组织教学的角度看,教师的语言艺术同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教师可用语言直接对学生提出各种要求和应注意的问题,保证教学顺利进行,也可用激励鼓动性语言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创造学生良好的心境,使其集中精力,认真听课。此外,教师还可通过语调、语速的变化,吸引学生的注意。可见,语言是组织教学的重要手段。

(3)用情感组织教学

教学过程是师生之间情感交流、心理互换的过程,通过情感的传递去影响学生,也能达到组织教学的目的。无数教学实践表明,师生感情融洽,教师尊重、热爱、信任学生,必然带来学生对教师的尊重和配合,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和课堂气氛,使学生高兴、愉快地接受教育,有效避免课堂纪律问题的发生。

(4)设疑提问组织教学

疑是思之始,教师在教学中通过设置一个个相互联系、环环相扣的问题,可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引导学生紧跟教师的授课思路开展学习和思考。当学生学习疲劳、精力不集中时,教师通过设疑提问,也可集中学生注意力,引导学生思考,收到良好的组织教学效果。

10.情感教学的特征是什么?

答:情感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借助一定教育手段,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感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激发、调动和满足学生的情感需要,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学内容,并使学生的知识、情感、意识、行为等方面得到积极变化的教学活动。情感教学的特征主要包括:

(1)以智育情

情感与认识是相互促进的。进行情感教学要做到以智育情,就是要提高学生的认识水平,以便加强学生对德育理论的倾向性、深刻性和稳定性理解,做到以理智支配情感。

(2)以意育情

情感激励意志、意志调控情感。要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以便使其主动地调控自己的情感。学生要真正成为感情的主人,只提高认识还不够,还必须有克服困难的意志,从而追求成功与胜利。

(3)以情育情

情感具有自行扩散的规律,它可以是时间扩散,也可以是空间扩散。进行情感教学就要变情感的自行扩散为自觉扩散,以情育情。教师要以身作则,善于调控自己的情感,力求用高尚健康的情感去影响学生,感染学生。另外,要培养学生自制力,以便他们能自觉地调控自己的感情,避免不健康的情感影响集体和别人。

(4)以境育情

情感具有受所处情境制约的规律,任何情感活动都与情境有关,人的情感总是在一定情境中产生的,情境中的各种因素对情感的产生具有综合作用。在情感教学中应当重视以境育情,在授课中要尽力给学生创造引起情感的情境。

二、理解题

1.思想政治学科的创新性原则。

答: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论是高等师范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一门主干必修课,是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掌握的一门基础专业知识。思想政治学科的创新性原则主要是指思想政治学科教学的创新性原则。

(1)创新性原则的含义

思想政治学科创新性原则,是指在师生社会实践和教学实践的基础上,遵循事物发展的规律性,在教学方法上和教学内容上,大胆想象,扩散思维,敢于求异,在教学中不断创新,培养学生创新才干和创新思维。鼓励学生对德育中的问题进行大胆探索,教师要尽可能为学生创设和提供创新情境。

(2)贯彻创新性原则的意义

贯彻创新性原则有利于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

作为人类特征之一的创造,不可能自然产生和显现,它必须通过恰当的教育,通过学校的各种创造性教育活动来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每个正常人都潜存着巨大的创造能力,学生也如此。每个学生都具有创造潜能,他们是创造教学的对象,创造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创造习惯、树立学生的创造观念、开发学生的创造潜力。

贯彻创新性原则有利于培养学生健康的个性

教师在教学中坚持创新性原则,就能给学生个性发展提供一个身心自由的空间,让学生积极地表现自己的个性和优势。教师要通过教学做到: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保持好奇心,不满足现有知识,富于想象,大胆实践。培养学生创新毅力,不盲从权威,经得起挫折和失败。训练学生创新思维,对问题敢于刨根问底,求知欲旺盛,喜欢和别人争论问题,思维灵活、敏捷,善于多方位思考问题,爱幻想,以创新为己任。只要我们坚持创新教育原则,就会培养出有利于国家和学生个人发展的创新型人才。

2.思想政治学科的以鼓励为主原则。

答:以鼓励为主的原则是思想政治学科的教学原则之一,思想政治学科中的以鼓励为主的原则具有丰富的内涵和重要意义。

(1)以鼓励为主的原则的含义

在思想政治学科教学中,以鼓励为主的原则,是指在教学中,不论学生在学习中的表现,还是在思想品德中的表现,教师都要多给学生以肯定、鼓励和表扬。教师应以兴奋的情绪、热切的关注、殷切的期待、友好的感受去激励、唤醒、鼓励学生,帮助学生树立信心。鼓励是一条重要的教学原则。学生的成长、成功,离不开教师的鼓励。

(2)贯彻以鼓励为主的教学原则的意义

多鼓励学生,增强学生的自尊心

许多教师总是指责学生,挖苦学生,关键在于不尊重学生的自尊心。学生正处在成长中,犯点错误,有点毛病是极正常的事。学生需要教师的尊重和爱护。尊重好学生的自尊心容易,尊重差生的自尊心不容易。教师对学生的尊重、鼓励、欣赏往往会改变学生的一生命运。如果学生在教师批评和指责中长大,他会冷漠一切,挑剔一切,他会在阴暗中看人生,也会痛苦一生。

多鼓励学生,增强学生成长的自信心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多给学生鼓励,强化学生成功的信心。教师对学生每一点成功都要给予鼓励,使学生感受到自信的见证,成功的喜悦,获得克服困难的勇气。教师对学生的教育,应该针对学生的“优点”。教育的功能在于开发学生的潜能和个性、优点,通过教师的教育,学生认识到自身的潜在能力、个性、长处,增强自信心,增加成长的动力。人人需要鼓励,没有鼓励,学生进步成长的精神就会失落,就会失去信心。

鼓励学生上进,塑造学生善良的人格

a.教师必须用善良的心,塑造学生善良的人格。教师教书育人,对学生首先是善良和关爱。教师首先应该用自己真实、善良、美好的精神去塑造学生心灵中真实、善良、美好的东西。教师应该让学生因为你的存在而感到鼓舞和快乐。

b.教师应该用仁爱之心,激发学生的上进心。教师的善良、关怀是学生自信心、自尊心、上进心的基石。教师应该用自己的善良的鼓励,塑造学生对人的亲近、友善、团结、宽容和义务感。教师应该用自己善良的人格去塑造学生良好的人格,使他们关爱世界上一切美好的东西。

三、论述题

1.论思想政治教师的思想品德素质。

答:思想政治学科教师(简称政治教师)的思想品德素质应包括思想素质、政治素质、道德素质三个方面内容。

(1)思想素质

政治教师的思想素质应具有科学的世界观、积极的人生观和科学的教育思想观念。政治教师的思想素质大体可分为三个部分:

具有科学的世界观

a.政治教师要具有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具备勇于实践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作风,用勇于攀登和开拓的精神振兴教育。在教育教学改革过程中,有很多新观念、新事物、是从来没有遇到过的,这些新事物需要去认识、去解决、去开拓前进。

b.当前,教育领域里改革的任务十分艰巨,教育者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武器,敢于走前人没有走过的路,敢于向未被认识的领域进军,敢于攀登科学高峰。

具备积极的人生观

a.政治教师必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政治教师树立无产阶级人生观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政治教师担负着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道德高尚的人才的任务,这个任务需要政治教师帮助革命事业的接班人树立无产阶级的人生观。

b.作为政治教师要想胜任自己的工作,培养思想高尚的学生,就应该树立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政治教师只有树立积极的为人民利益而奋斗的人生观,才能献身振兴祖国的教育事业,才能热爱自己的本职工作,才能抵制拜金主义、利己主义等消极因素的思想影响,才能忠于人民的教育事业。

具备与素质教育、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思想观点

如具备邓小平提出的“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未来、面向世界”的思想,树立与现代教育相适应的教育观和创新意识。

(2)政治素质

政治教师要有坚定的政治信仰,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自觉拥护党的各项方针政策,要有政治理论素养,要规范自己的政治行为,为培养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接班人服务。

政治素质的定义

政治素质是指一个人对社会生活中的制度、国家、政党的基本观点、信念和态度。政治素质的主要内容有,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坚持党的基本路线,自觉遵守党的教育方针和规范自己的政治行为。

政治老师政治素质的内容

政治教师的政治素质主要应体现在保证学校的社会主义方向,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学生,把学生培养成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接班人。政治教师要通过自己的教学向学生宣传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增强学生坚持为人民服务的自觉性,向学生宣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讲解党的基本路线,使学生拥护党中央的各项重大改革,使学校不偏离社会主义方向。

(3)道德素质

教师承担教书育人的任务,特别是政治教师承担德育任务,教育学生做一个真正的人,一个高尚的人,一个有理想有抱负的人。政治教师本人首先应当成为学校里最重要的师表,做学生生活的榜样,政治教师的道德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热爱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热爱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献身教育事业,即敬业奉献。

a.要有敬业精神

敬业是思想政治课教师道德规范的总原则。思想政治学科的教师承担的是德育任务,在培养“四有”新人中,这几项任务同政治教师有密切关系,其中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纪律”这三项任务就是塑造学生灵魂的工作,它们同政治教师工作联系最为密切。

b.要发扬无私奉献的精神

做一名优秀的政治教师,应该有一种无私奉献的师魂,应该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地把自己的全部精力都投入到培养学生的工作中去。许多教师把自己的青春毫无保留地献给了教育事业,人们用最美好的语言赞美他们的奉献精神。

热爱学生

有热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是教师获得成功的基础,也是学生成长的需要。

a.热爱学生是教育工作的基础

师爱,也称“教育爱”,它是重要的教育因素,是教育成败的心理基础。热爱学生是做一名教师不可缺少的情感和品格,它反映了教师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和对国家的忠诚。教师如果对学生没有感情、没有爱,也就没有教育。

b.爱是受教育者的一种基本需要

爱是关心和爱护,人人都需要得到别人的关心和爱护,人人都需要爱。爱能给学生的生活增添欢乐、幸福和希望,特别是在学生遇到困难、感到痛苦忧伤的时候,更需要教师的关心和爱护。

c.师爱是培养学生社会情感的重要手段

教师的行为是无字之书,是隐形的教科书。教师的师爱是传授人间友善、友爱、关心、尊重等美好感情的教科书。学生会从教师身上学到人与人之间的应该具有的正确态度和高尚情操。他们会以师爱为基础,培养出对他人的热爱。

d.师爱不同于一般的爱,它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第一,师爱具有社会性

师爱在性质上具有很强的社会性。它不是出于私人的情感,而是一种社会责任。师爱是教师对教师职业、对国家、对社会爱的体现。教师把对学生的爱,同对国家的前途,对社会的发展目标联系在一起。师爱是教师对自己工作的社会价值的认识尺度。

第二,师爱具有普遍性

教师要把爱的对象当作一个集体,要把师爱洒向每个学生。教师爱每一位学生,会促使学生以极大的努力向教师指引的方向发展,他们会以取得进步作为对教师关怀的回报。即使学习成绩差,缺点和错误很多的学生也会这样做。

第三,师爱具有全面性

学生要成为对国家的有用之才,必须各个方面和谐发展。作为教师,不单要经常关心学生学习的进步情况,也要关心学生其他方面的发展和进步情况。特别是作为政治教师,更要关心学生的思想品德、心理成长情况。

严格要求学生

教育是爱与责任的统一,不能把学生自主性推到极致,排斥教师在学习上的指导作用和管理上的师长作用。严格要求学生具有以下原因:

a.严格要求学生,也是学生成长的需要

中学生在思想、心理、政治上处于不成熟的阶段,自身调节、自我控制能力较差,对学习缺乏一定的主动性,对道德修养缺乏持久性。作为一种职业道德,教师有责任、有义务经常观察学生、指导学生、督促学生和严格要求学生。这是一种责任心和对学生关心爱护的体现。

b.严格要求能使学生真正体会到教师对他们的关心爱护,能促进学生自律能力的增强教师严格要求学生就是严格检查和督促学生,让学生按照学习标准、道德规范、规章制度去发展自己,对学生的错误行为给予矫正,让学生按照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要求去规范自己的行为。

为人师表,以身作则

教师为人之师,必须做到为人师表。为人师表,就是教师要在各个方面成为做人的榜样,成为学生的学习楷模。教师本来就应该成为做人的表率,因为教师是个崇高的职业,古往今来人们对这个职业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并且赋予了很多美好和尊敬的称号。

团结协作,互尊互助

为振兴我国教育事业,必须发挥教师整体的力量,团结协作,正确处理同事之间的关系,互尊互助,这不但是搞好教育的因素之一,也是教师的重要职业道德。团结协作,是完成教学任务的必要条件。同事之间应当互相尊重,互相帮助,友好相处。

2.论述思想政治教师现代化的教育能力。

答:政治教师要完成教育教学工作,应该具备一定的能力。教师的教育能力是教师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的重要保证。我们把政治教师的教育能力结构分为两大方面,一类是政治教师的一般能力,也称为智能或智力;另一类是政治教师的特殊能力,称为教学实践能力。

(1)政治教师的智能

政治教师的智能,主要包括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三个方面:

观察能力

观察能力是指善于全面、深入、正确认识事物的特点的能力。观察能力是政治教师必备的能力。

a.政治教师要具备观察能力认识自己的教学对象

政治教师担当着教书育人的任务。要教好学生,必须要了解认识学生。学生是教师的工作对象,因此教师必须要了解认识学生。只有了解认识学生,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才有针对性。

b.政治教师只有具备了观察能力,才能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培养出学生的观察能力

培养学生的能力是思想政治课的教学任务之一。政治教师要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让学生在学习和理解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知识的基础上,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去观察各种复杂的事物和社会现象,并抓住其本质,正确认识事物。

思维能力

思维能力是指思维过程中分析、综合、比较、判断、推理、抽象、概括的能力。就是运用所学的知识,动脑筋想问题,深入认识事物的本质,揭示其规律的能力。政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具有良好的思维能力,才能出色地完成教学任务。

a.具备思维能力是完成教学任务的需要

政治教师的教学是传授知识,必须具备很强的思维能力。政治课教师在教学中,需要通过抽象,把教材中各种事物或现象之间的共同本质属性提取出来,并向学生指出事物的非本质属性。

b.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教师掌握思维能力的根本目的是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就是培养学生间接、概括地认识客观世界的能力。思维能力的基础是联想能力,而联想又是以所学的知识为基础的,知识是联想的素材。

创新能力

创新能力是指有效地进行创造性活动的能力。创造力是在创造性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创造活动必须具备首创性和有社会价值两个特征。

a.政治教师应该是有社会责任感,有好奇心,进取心,有坚强的意志力的人。应当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有所作为、有所创造。

b.政治教师的创新能力,还应体现在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方面。政治教师的创造性教学活动能促进学生创造力的发展。良好的教学风格和教学环境是学生创造性学习活动的土壤。

(2)政治教师的教学实践能力

政治教师的教学实践能力对于教师较有成效地完成教学任务有直接关系。政治教师的教学实践能力是教师教学的特殊能力,它包括教学能力、指导学生学习的能力、组织管理能力、表达能力、思想教育的育人能力、交往能力、教育科研能力、运用现代化教学技术的能力等八个方面。

教学能力

政治教师的教学能力又包括教学准备能力、优化教学能力两个方面。

a.教学准备能力

做好教学准备是上好课的前提,所以必须掌握好教学准备的本领。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准备工作,主要是要了解教学指导思想、教学目标。思想政治课新的《课程标准》,是实施素质教育和教育改革的产物。

备课时主要应当达到“四弄清”,分别为:要弄清教学目标;要弄清知识结构;要弄清认知目标;要弄清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

b.优化教学能力

优化教学能力是指用最少的精力和时间取得最好的教学效果的能力。优化教学能力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内容:

第一,实现教学目标的能力。每节课的教学目标,就是每节课教学的出发点。教学目标就是教学的方向,课堂上的一切活动都要围绕实现教学目标来进行。教学目标包括知识、品德、能力、情意四个方面。

第二,优化教学内容的能力。优化教学内容的能力,主要体现在对教学内容的分析加工上:要根据教学目标,把教学内容中最能体现教学目标的内容传授给学生。要注意教材的系统性,注意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注意理论联系当前社会实际,注意补充新的教学信息。

指导学生学习的能力

作为一名政治教师,不仅要完成教书育人的教学任务,而且还要完成指导学生学习的任务,一位政治教师,指导学生学会学习应具备下列方面的能力。

a.调动学生学习动力的能力

学习动力是直接影响学生学习动力而有效地完成学习活动的个性心理特征。教师要具备调动学生学习动力的能力,应注意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第一,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人的各种活动都需要一定的动力,否则活动就无法进行。人的学习活动,也需要一定的动力因素加以“启动”。学习的动力系统中,主要是学习动机和兴趣。

第二,帮助学生培养学习的兴趣。要进行学习目的教育,只有当学生学习兴趣与其理想和奋斗目标结合起来时,学生的学习兴趣才会由乐趣发展到志趣,才能持久,才会有更大推动力。讲明学习每门课程的目的和意义,明确学习的意义会强化兴趣。明确知识的社会意义,是形成学习兴趣的基础。组织学生多参加探求知识的活动,学生在运用知识中对学习知识产生兴趣。

b.调节学生学习的维持系统的能力

如果把动机和兴趣称为学生学习的动力系统的话,那么学生的学习情绪、情感和意志则是学生学习的维持系统了。教师要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情绪,对症下药,随时引导学生调节情绪,避免不良情绪影响学生的学习。

组织管理能力

政治教师不仅应具备教学方面的能力,还应具备教学的组织管理能力,包括教学过程的组织能力和管理班级能力。

a.教学过程的组织能力

良好的课堂纪律是上好课的必要条件。教学过程是个活动的过程,教师要进行教学活动,学生要进行学习活动,教师不但要很好地控制自己的教学过程,而且要很好地组织调控学生的学习活动。教师的教学组织能力,就是教师调控教学活动的能力,使教学在有系统、有条理、有秩序以及融洽和谐的气氛下有效地进行。

b.班级的管理能力

教师对班级的日常管理能力也非常重要。教师与学生朝夕相处,学生在生活中、学习中、思想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出现的喜、怒、悲、伤等情绪都要反映给教师,教师要以负责的精神帮助学生解决。

表达能力

教师的表达能力主要包括教师语言表达能力、板书表达能力和体态语言表达能力。

a.语言表达能力

教师教学主要是借助语言来进行的。教师教学用的语言是教学语言。教师的教学语言表达能力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第一,语言要标准化

教师讲课语言要标准化,要讲普通话,避免方言土语。语言要标准化,主要指要做到语言标准,达意确切,科学地使用汉语。语言标准,就是要使用普通话教学,发音准确、清晰。

第二,语言有条理

教师讲课用的语言要有条理、有逻辑、有层次,学生听起来能顺着教师的思路步步深入。思想政治课是以培养学生论证能力、逻辑思维和辩证思维为主的一门课程,教师的语言更应具有逻辑性、说理性和政治鼓动性。

第三,语言要简明精练

教学时间是有限的,所以教师的语言要准确、简明、精练、干净、流利,避免重复,才能使学生对所学的内容有明白确切的理解。

b.板书表达能力

粉笔字的书写在教学上称为“板书”。写好板书是教师职业的“第一书体”,是教师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教材中的内容要点,生僻词语和字,需要教师用板书来完成。教师的板书,不能出现错别字,理想书体是“行楷”书。

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能力

思想政治课的教学任务,主要的不是教给学生一些政治理论知识,而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政治教师主要应具有以下几方面教书育人的能力。

a.用政治理论育人

政治教师要通过思想政治课对学生进行科学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道德品质教育,健康心理素质教育,学习目的和学习态度教育,使学生树立起对祖国、对人民、对社会发展的崇高使命感。

b.进行品德能力教育

政治教师不但要重视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知识教育,还要重视对学生的品德能力的培养教育。学生只有具备了品德能力,才能掌握品德活动的本领。品德能力主要包括思想品德认识能力、情感能力、践行能力、自我教育能力等。

c.结合当代中学生思想特点进行教育

政治教师要针对当代中学生的一些思想特点,以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客观地进行分析研究,寻找新的德育方法,正确对待他们、理解他们、教育他们,让他们在新的环境中茁壮成长。

交往能力

人都生活在一定的社会关系当中,政治教师就是在一定社会关系中从事教学工作的。教师交往的作用主要表现在:

a.产生合力

教师人际关系好,彼此团结协作,配合默契、教育力量就大。如果人际关系不好,就会出现“负合力”,产生内耗力,就会降低整体教育效应。

b.联络情感

教师处理好同周围人的关系,会创造一个民主、平等、协调、和谐的心理环境,人与人之间可以进行感情交流、思想沟通,心理障碍小,工作效率就高。教师与领导关系处理得好,就会使领导和教师之间产生心理相容,避免出现矛盾,影响工作。

c.交流信息

良好的人际关系,为教师获取各方面信息创造了有利条件。信息交流畅通,会使教师的知识更丰富,教育教学能力更强。

教育科研能力

政治教师还应具有科研能力,承担科研任务。只有当教师具备教育科研意识并从事科研活动之后,非成绩意义上的教育质量才能得到提高,素质教育才能得到实际意义上的实施。政治教师的科研能力主要表现在论文的撰写上。写论文需要以下几方面的写作能力。

a.掌握良好的思维形式指导科研

如用综合归纳和推理论述思维形式来指导科研。综合和归纳分开来说就是指分析综合与演绎归纳。推理论述也是写论文必备的能力之一,就是把推理的过程用语言文字表述出来。分析、综合、演绎、归纳、推理、论述等是政治教师应具备的良好的思维能力。

b.选定论文题目

选题要对基础教育事业发展、改革、管理有一定的价值。选择的题目要醒目,吸引人,有新意、新见解,具有独创性,要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c.做好准备工作

包括理论准备,材料准备,提纲准备。论据充分才会有说服力。

d.撰写论文内容

完成一篇论文,最重要的是构思提纲,理清思路,安排好论文的总体结构。列好提纲就有了思路。要根据准备的材料、论据,按大纲的步骤一步一步地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