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心天《医学心理学》笔记和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14.2 强化习题详解(略)

第15章 人际行为与群体影响

15.1 复习笔记

一、顺从

(一)社会规范

团体内形成的一致意见叫做社会规范。该群体的成员离开该群体后,这一规范仍影响他们各自的判断和行为。

(二)引起顺从

顺从行为是指个体在社会活动中自觉或不自觉地以某种群体规范或多数人的意见为自己的行为准则,采取与众相同的行为。

1.产生顺从的原因

(1)信息压力

个体总是把大多数人的意见看成是正确的,当情况越是模棱两可,就越相信大多数人的信息而怀疑自身。

(2)群体压力

群体成员不仅不喜欢行为偏离者,而且还会在许多方面对偏离者进行直接或间接的惩罚。

(3)自我精神压力

在多数情况下,群体多数人的意见往往是正确的,个人遵从多数人的意见便会产生一种归宿与安全感。

2.产生顺从行为的过程

(1)服从

当人们屈服于某个群体以避免因不顺从而受惩罚时,就发生屈从过程。

(2)认同

当某个个体因群体或群体其他成员具有他想拥有的品质或特点时,个体就会顺从这个群体的压力,产生认同过程。

(3)内化

当个体把群体的意见、好恶或行为都合并进了他自己的价值系统中,完全相信群体判断的正确性时,就发生内化过程。

(三)影响顺从行为的因素

1.个人特点

(1)个体在群体中属地位高者,其顺从行为发生可能性小;地位较低者依赖性大,顺从行为多。

(2)年龄因素中年长者比年幼者顺从行为少。

(3)顺从行为在性别方面没有显著差异。

(4)个体的需要、情绪、智力、自尊心等与顺从行为有关。

2.群体特点

群体的规模越大,则产生的群体压力越大,越容易使人们发生顺从行为。人数在七、八个以内顺从效果最好。

二、攻击

(一)攻击行为的定义

攻击又称侵犯,是有目的、有意图地伤害他人心理或身体的行为。攻击行为可分为亲社会的、反社会的以及被社会认可的三种类型。

1.亲社会的攻击行为

指为了达到群体道德标准接受的目的,以一种社会认可的方式所采取的攻击行为。

2.反社会的攻击行为

指反对公认的社会准则而进行的攻击行为。

3.被社会认可的攻击行为

不是社会所必需的,但是它们并没有违反公认的社会准则,因而为社会所认可的攻击行为。

(二)产生攻击行为的理论假说

1.生物本能论

(1)弗洛伊德把攻击行为看成是死本能的一种派生物;

(2)劳伦兹用动物的攻击行为来解释人的行为,认为人与动物一样具有好斗的、侵犯的内在本能。

2.挫折—攻击假说

挫折可能引起攻击行为,但并不是引发攻击行为的全部动因。挫折的一个可能是加强个人对与暴力有关联事件的攻击反应。

3.社会学习理论

挫折与本能并不是导致攻击行为的主要因素,个体产生攻击行为是从过去经验中学到的,它可通过强化和模仿两种学习机制来完成。

(三)影响攻击行为的因素

1.挫折

(1)攻击行为与挫折程度有关,重大的挫折则常常导致攻击行为;

(2)有意造成的挫折比无意造成的挫折更可能引起攻击行为;

(3)他人在场对于受挫折者的侵犯行为具有明显的作用;

(4)受挫折人的个性不同也影响攻击行为的发生率;

(5)个体在挫折中的情绪体验是影响攻击行为的重要因素。

2.生理因素

(1)性别

女人比男人温顺柔和的情况只是在扮演女性角色时才会发生,没有此种角色限制,男女两性所显示的攻击性并没有多大的差异。

(2)身体状况

体弱多病者或瘦小无力的人,往往对于身体强壮者的欺压敢怒而不敢言。

3.匿名作用

当攻击者或受害者的社会匿名作用越大,则攻击者对受害者的攻击行为也越厉害。

4.酒精

酗酒会增加攻击行为的发生。

5.环境影响

高噪音和高温的环境条件下容易出现攻击行为。

(四)攻击行为的减少与控制

1.宣泄

根据攻击的本能学说,减少攻击行为需要人们把心中的愤怒和痛苦的事情宣泄出来。

2.习得的抑制

(1)社会规范的抑制

当个体欲表现违反规范的攻击行为时,会产生一种对侵犯行为的忧虑感,这种忧虑感就会抑制攻击倾向。

(2)痛苦线索的抑制

痛苦线索是指被攻击者受到伤害的状态,这种状态会导致攻击者的一种情绪唤起,从而抑制自己不再进一步攻击。

(3)害怕报复

当某人知道自己伤害他人之后,他人会加以报复的话,则个体在一定程度上的会抑制自己的攻击行为。

3.置换

人们在受到挫折之后,不能对引起挫折的人施予攻击时,受挫者就会用置换的方式来寻找出路。

三、利他行为与帮助行为

任何一种帮助有困难的他人的行为称为帮助行为。根据动机不同,帮助行为分为利他行为与偿还行为。

偿还行为是指:报答给自己好处的人;补偿曾使他人受损伤的行为;企图从他人那里获得精神或物质酬赏的行为。

利他行为是指对别人有好处,没有明显自私动机的自觉自愿的行为。有四个基本特征:第一,它必须以利他为目的;第二,必须不附带任何酬赏的期望;第三,必须出于自觉,但有选择的权利;第四,利他者本人应该有所损失。

(一)助人行为理论解说

1.生物本能论

威尔逊提出利他行为是先天决定的观点,利他行为由本能决定。

2.公平理论

亚当斯提出了公平理论,认为每个人都会不自觉地把自己投入的劳动和所得的报酬,与他人所投入的劳动和所得的报酬进行社会比较,比较的结果就产生了公平与不公平的感觉。

3.社会交换理论

霍曼斯提出了解释助人行为的社会交换理论,认为个体总是使自己的社会交往给自己提供最大的报酬,为了得到报酬,个体也要付出回报。

4.社会规范论

社会规范指社会团体赞许的、正式和非正式形成的行为和态度模式。个体面临着必须遵守这些规范的压力,相违会招致团体的排斥。平等规范认为一个人为他人和社会遭受了痛苦和损失,应该得到他人和社会的补偿。

(二)何时助人

1.助人行为的唤起

(1)观察某件事是不是真的发生;

(2)判断所发生的事是不是紧急的;

(3)决定承担责任、采取行动;

(4)确定哪种形式的行动是可行和适当的;

(5)决定如何完成这一行动。

2.被帮助者的特点

个体更乐于帮助那些认为没有能力而需要帮助的人。被助者的年龄、性别、仪表等特征,直接影响利他行为的实施。

3.助人者的特点

助人者特征包括年龄、性别、个性特征、心境及对得失的判断等。通常利他行为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而提高,女性不如男性那样更热心助人。

4.环境的影响

阳光明媚的天气使人心情愉快,人们更愿意去帮助别人;生活在嘈杂的大城市的人比生活在安静农村的人表现出较少的利他行为。

四、协作和竞争

(一)竞争

1.竞争的概念

竞争指活动各方为了获得一个物质的或精神的目标而充分挖掘自身的潜力,并互相争夺的过程。

2.竞争产生的原因

主观原因是源于自身的需要,客观原因是周围环境因素引起的。

3.竞争的作用

竞争的积极作用表现为使人产生成就感,得到检验自身能力的机会;竞争的消极作用表现为获胜后产生不恰当的优越感,失败后产生挫折感、失败感和自卑感。

(二)合作

1.合作的概念

合作指活动的各方为着共同的利益和目标协调一致所采取的联合行动。

2.合作的产生

(1)客观原因是指“共生效应”,意指一个人为了在社会上生存,必须与他人相联系。

(2)主观原因指“自己人效应”,是产生合作的主观原因。主要指人们为了满足寻找知己的需要,人们要满足这一需要,就要通过合作来进行。

(三)竞争与合作的关系

竞争与合作是紧切相联的,在一个群体中,只有当竞争和合作都处于高水平时,各个体才能够得到很好的发展。

(三)群体加工

1.群体规范与群体压力

(1)群体规范

群体规范是每个群体成员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是协调群体成员关系一致的有力工具,是衡量一个群体是否成熟的标志。

(2)群体压力

群体借助规范的力量形成一种对其成员心理上的强迫力量,以达到对其行为的约束作用,这种力量就是群体压力。群体压力有助于达成群体目标和维护群体的存在与发展,满足群体成员的归属感和社会需要。

2.群体凝聚力与群体士气

(1)群体凝聚力

指群体成员在群体内团结一致积极活动,拒绝离开群体的全部力量的总和。包括群体对成员的吸引力,和群体成员之间的相互吸引力。

(2)群体士气

指群体成员对群体的认同感和满足感,愿意为达到群体目标而奋斗的精神状态和群体态度。群体士气是群体存在和发展的重要动力之一,是提高工作效率的主要因素。

3.群体决策与群体领导

(1)群体决策

在遇到问题时,通过群体集思广益,出谋划策,找到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和途径的过程。

(2)群体领导

在人类行为或群体生活的某些方面可以影响一群人,并做出决策的人,其主要行为有决策行为、组织行为、沟通行为、教育行为。

(四)去个体化

1.去个体化的概念

个体在一个群体中与大家一道从事某种活动时,对群体的认同淹没了个人的身份,使个体失去通常的个性感,从而摆脱正常的社会规范的约束而表现出极端的行为。

2.去个体化的产生原因

由于个体在群体中责任感降低和自我控制能力丧失所致。

防范去个性化产生的群体反社会行为可培养群体成员社会责任感并增强群体成员自我控制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