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2 强化习题详解(略)
第14章 社会行为
14.1 复习笔记
一、社会知觉
社会知觉又称社会认知,指的是对社会环境中有关个体与群体特征的知觉,是人们社会行为的基础。
(一)印象形成与第一印象
1.印象形成的三要素
(1)认知者:包括其既往生活经历和当前心态;
(2)认知对象:包括外在表现及内在特征(人格的倾向及心理特征);
(3)交往时的情境::包括时间、地点、场合等。
2.印象的一致性
印象的一致性是围绕对人知觉的评价中心来实现,人的核心品质对形成印象有较大的影响。交往实践中,形成印象的三因素为:认知者、认知对象及内在特征、交往时的情境。
3.第一印象
第一印象是指观察者在第一次与对方接触时,根据对方的身材、容貌及外显行为等所得出的综合性评价。
(1)影响第一印象形成的因素
①属于容貌的因素
尽管人们都知道不能“以貌取人”,但是心理学研究却发现,容貌是给人以第一印象的重要原因之一。
②属于性格的因素
除容貌、身材外,在第一印象形成中,言谈举止方面表现出来的性格特征也起重要作用。
(2)第一印象的特点
①表面性与片面性
第一印象来自人们知觉因素与情感因素的结合,是短暂的,无从作深入了解;
②先入为主的影响
第一印象的重要性在于首因效应的作用;
③主观推导作用
通过人的外观特征来推论其内心特征,是人类想象、思维的产物。
(二)对行为的解释——归因
1.海德的内外归因
个体的客观行为是特质内因与环境外因力量的结合。
2.凯利的三维归因
强调人们看到的是三种信息:①共同一致性,是指有多少人也有同样的行为;②一贯性,是指现在的行为与过去是否一样;③区别性,是指发生行为有特定的条件。当个体的行为是低一致性、区别性和高一贯性时,可归因于内在(如表14-1所示)。
3.归因偏差
Heider认为,对他人知觉时常常偏向于归因于内而忽视情境因素,称为基本归因错误。形成基本归因偏差的原因包括:
①以偏概全思维方式;
②文化模式偏向于内归因;
③判断同伴行为过程中,意识到不同个体在同一情境下有不同行为倾向,因而假定行为反应个体性格。
(三)社会认知的自我保护功能
社会认知的自我保护功能主要体现在避免自尊心受损,例如盲目乐观主义、幻觉控制等。
二、人际吸引
(一)吸引的关键
1.环境
吸引力最重要的决定因素就是简单的空间的接近。
2.态度的相似性
人们倾向于喜欢那些觉得类似于自己的人。
3.关系平衡理论
(1)Heider提出心理平衡理论,用于解释个体对他人的爱与憎。理论模式涉及两个人(P及O)和一个以情感表态的客体(X),它以三角关系表示平稳与不平衡(如图l4-1所示)。
图14-1 海德的关系平衡理论
(2)Lott提出的人际吸引模式的依据是与奖励有关的人惹人喜爱,称为奖励模式。吸引并不发生于已经给过奖励的人,而是对那些今后可能给予奖励的人。
4.人际吸引力等级
Levinger及Snoek制定了人际吸引力的等级(如表14-2所示)。
(二)人际吸引分类
1.仪表吸引
包含先天素质如身材,容貌;也有与后天习得的文化、知识等素养有关,如衣着、打扮、姿势、气度等。这是构成第一印象的主要成分。
2.相似吸引
以态度、信念及价值观的相似为基础,是巩固人际关系的重要因素。
3.接近吸引
在时间(接触频率)及空间(距离远近)上的接近。心理上的接近往往胜过时空上的
4.奖励吸引
人际交往是一种社会需要的满足,这种满足就是一种奖励。
5.敬仰性吸引
这种吸引往往是单方面的。受人敬仰者即使发生意外差错也不影响人们对他的评价。
三、社会影响
(一)社会角色
角色是指人在社会中的独立地位,个体在社会中扮演着不同的社会角色。
1.经典角色理论
社会学需要一种既非个人主义的,又非超个人主义的概念,而是一种交往过程分析所需的概念,这就是角色。
2.基本角色过程
角色执行是一个过程,包括确定情境、自我认同和作出相应行为。角色执行具有典型化,人格化及角色分配变换等。
3.角色分类
(1)规定角色与主观角色
前者是一种社会的规范与期望;而后者是由一个人自己察觉对特殊角色的期望。
(2)总体角色与分段角色
例如,“男人”是一个总体角色;而“丈夫”、“父亲”是分段角色。
(3)多重角色
集中于一种特殊地位的一组角色称为角色组(如图14-2所示)。角色组中的每种角色都有相应的角色关系。
图14-2 角色组举例
4.角色冲突
人有多重角色,而且角色是随着社会地位改变而转换的。如果一个人的多种角色不相互协调,就会发生冲突。
(1)角色间冲突
由于时间安排不当所致。
(2)角色内冲突
这是在一个角色内存在的固有矛盾。
5.角色理论在医学心理学中的应用
(1)在医患关系中,医生角色与病人角色都有相互的期待;
(2)在变态心理中,父母对儿童的性别角色认同教育不当,可致性别认同障碍;
(3)角色冲突是现今社会中一项主要的应激源;
(4)在护理心理中,对初入院的病人和康复期的病人要有不同的转化。
(二)态度
态度是个体对人及事物所持的一种持久而一致的情感、信念及行为倾向的复合体。
1.态度的成分
(1)认知成分
属于思维或理智部分,它规定了态度的对象,是一种代表具体的人与事物的抽象概念。
(2)情感成分
指个体对人或事物的好、恶倾向。
(3)意向成分
是个体的态度反应倾向,即行为的准备状态。
2.态度与行为
(1)态度与行为的关系
态度是行为的倾向,行为是态度的外显成分。
(2)影响态度与行为的一致性的因素
①情境:个体在不同情境下,态度与行为的一致性有差别。
②态度的强度:强烈而明确的态度与行为一致性高。
3.态度的形成与转变
(1)Kelman认为,任何态度的形成与改变都需经过三个阶段:顺从—认同—内化。
①顺从是指个人在社会影响下,其外显行为表现与他人一致;
②认同是由于受到某种吸引而产生的对他人观点、信念的接受;
③内化是在认同的基础上对原有态度及价值观等进行协调整合的过程。
(2)Festinger提出的认知失调论认为,当两种认知不能调和一致时,就会产生冲突,从而导致紧张不安,形成一种内在动机促使态度改变来重新达到调和一致的心理状态。
(三)偏见与定型
偏见是对人或事物的一种没有根据的负性态度。
1.实验中的偏见
(1)实验者的偏见:与实验者的期望有关。
解决的办法:①双盲法;②隔离变数,尽量保持实验情境同一化。
(2)被试的偏见:被试有时会投其所好,尽量满足实验者的需要。现场研究有时可减少偏见影响。
2.归因中的偏见
(1)非动机作用的偏见:将图像与背景的关系转变就会形成偏见,产生的原因之一是由于共同一致性的信息不足。
(2)动机性偏见:人们在归因中常用一种自我保护机制,而形成利己的偏见。
3.定型
定型是将群体特征普遍化,而不考虑个体与个体间的任何变异,是一种认知上的偏见。
4.迷信行为
迷信是指对未知或神秘的事物的盲目信仰,是一种复杂的心理现象。
(1)从学习角度看,迷信是一种自我强化的操作式条件反射。
(2)迷信行为与动机有关。
(3)迷信是一种权威崇拜。
(4)迷信是一种心灵的寄托。
四、社会中的个体
(一)社会比较
1.社会比较与自我评估
在社会相互作用中,个体是通过社会比较来进行自我学习的。自我评估(即自尊心)是受社会比较影响的。
2.单向上升驱动
在人际吸引中的相似吸引就是通过社会比较与自己相似的人。研究表明,我们总是选择一名技术略高于我们的人作对手,因为“人心向上”。Festinger将此称作“单向上升驱动”(unidirectional drive upward)。
3.相关属性假说
相关属性假说是指个体不仅与业绩相同的人而且要与有相关属性者比,这样才能最准确地估计自己的能力。
4.伪一致性
社会比较可产生伪一致性,指个体有时只注意对自己有利的他人的意见和行为,而忽视不利于自己的意见。
(二)参照群体
参照群体是个人用来作为评价自身、他人或社会事件的标准的群体。
(三)社会榜样
社会榜样是指模范执行社会规范的个人或群体,是正规社会化的一种导向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