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心天《医学心理学》笔记和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13章 心理的发展:成熟与老化

13.1 复习笔记

一、新生儿

(一)先天基本能力

1.条件反射

条件反射是个体心理现象发生的重要标志,它的建立大大提高了新生儿适应环境的能力。

2.知觉、注意和记忆

(1)以感觉过程而言,婴儿出生一两天就能辨别味觉差异;

(2)正常的新生儿已有不随意注意,各种强烈的刺激及运动的物体都能引起他们的注意;

(3)出生后两周左右,作为记忆存在标志的条件反射出现,新生儿产生记忆。

(二)成熟与学习

盖塞尔的“成熟—学习原则”认为,某种心理机能在生理结构未达到成熟之前,学习训练是不起作用的,只有在达到足以使某一行为模式出现的发育状态时,训练才能奏效。他用著名的双生子爬梯实验证实了自己的假设。

(三)遗传与环境

1.定义

遗传因素是指那些与遗传基因联系着的、有机体内在的因素。

环境因素指的是个体所处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2.二者的关系

(1)遗传与环境对心理发展的作用是相互制约、相互依存的;

在不同发展阶段,对不同发展水平、不同性质的心理机能,遗传环境因素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

(2)遗传与环境对心理发展发生作用的过程是动态的过程。

鲁利亚的研究说明,在不同发展阶段、不同的心理机能上,遗传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一个动态的作用过程。

二、关于心理发展的几个理论

(一)弗洛伊德的心理——性发展理论

1.关于人格结构的发展

弗洛伊德认为一个人的人格由三方面组成:本我、自我和超我。

(1)本我

新生儿的人格结构中主要是本我,新生儿不会顾及周围条件,对本能的需要,要求即时满足。

(2)自我

自我介于现实世界与本我之间,是意识结构部分。自我调节本我与现实世界的关系,在充分考虑现实条件的前提下,尽可能满足本我的要求。

(3)超我

超我是儿童通过自居的过程,将来自父母的各种约束、禁律、习惯内化而成的一种自我监督性的机能结构。

2.心理—性发展阶段说

弗洛伊德认为,人格发展的基本动力是本能,尤其性本能。性本能本质上属于一种冲动、能量,称为“力比多”。弗洛伊德以力比多投放部位的变化,将儿童人格的发展划分为以下五个阶段:

(1)口唇期(0~18个月)

婴儿的吮吸本身能产生快乐,弗洛伊德把这叫做自恋。自恋的活动并不局限在口唇阶段,但此阶段的自恋却只局限于自身的范围。当出现挫折和有一定强度的固着时,儿童会表现出一种倒退的倾向。

(2)肛门期(18个月~3岁)

肛门区域成为儿童性兴趣的集中点。儿童渐渐知道使人愉快的感觉,如大便产生肛门区域的愉快感觉。在此时期,儿童被要求放弃他们本能的愉快。

(3)性器期(3~7岁)

此阶段力比多投放到生殖器部位,性器官的刺激成为儿童获得快感的主要来源。此期最大的特点是儿童产生了“俄狄浦斯情结”。

(4)潜伏期(5~12岁)

儿童开始接受学校教育后,其性活动暂时潜伏下来,把其精力投入到了社会倡导的追求中,如学习、游戏和运动等。

(5)生殖期(12~18岁)

儿童进入生殖期,性的能量重新涌现出来,异性性器官的刺激成了取得快感的基本方式。

3.固着与倒退

固着是力比多的发展停滞不前,倒退是指力比多从已经发展的阶段倒流到以前某一阶段。弗洛伊德认为,固着和倒退是性心理变态的重要机制。

(二)艾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

艾里克森认为,在人格发展过程中,每个人都要经历一系列顺序不变的发展阶段,每一阶段都有普遍的发展任务,任务的矛盾解决得好,就会在人格中融入新的积极品质;解决得不好,就会形成消极的人格特点。

1.婴儿期(0~2岁)

婴儿在本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及时满足生理需要,发展基本的信任感,克服不信任感,体验着希望的实现。

2.儿童早期(2~4岁)

自主性对羞怯和疑虑的冲突普遍存在于这一阶段,自主性来自内部,羞怯和疑虑来自对社会的期待和压力的知觉。

3.学前期或游戏期(4~7岁)

本阶段儿童的主要任务是获得主动感和克服内疚感,体验着目的的实现。游戏在这个阶段起着重要作用。

4.学龄期(7~12岁)

本阶段的发展任务是获得勤奋感,克服自卑感,体验着能力的实现。

5.青少年期(12~18岁)

这一阶段相当于弗洛伊德的生殖期,发展的任务是建立同一感,防止同一感的混乱,体验着忠诚的实现。

(1)自我同一感的概念

感受到自己是一个有别于他人的具有独特个性的个体;

感到自我本身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感到自己心目中的“我”和自己觉察到的自己在别人心目中的“我”是基本一致的。

(2)自我同一感的分类

同一感混乱:无法发现自己,也不知道自己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

消极同一感:个体感到被一定社会文化环境认为是否定的角色。

6.成年早期(18~25岁)

这一阶段的发展任务是获得亲密感以避免孤独感,体验着爱情的实现。

7.成人期(25~50岁左右)

此阶段发展的任务是获得繁殖感避免停滞感,体验着关怀的实现。

8.老年期(50岁以后)

这一阶段主要是获得完善感以避免绝望和厌世,体验着智慧的实现。

(三)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

1.皮亚杰发生认识的基本观点

(1)智慧的本质是适应

皮亚杰认为,智慧是生物适应性的一种特殊表现,是人适应环境的一种手段,适应的实现是通过同化与顺化之间的平衡过程完成的。

(2)图式

图式是心理发展的产物,同时又是主体对客体认知的结构基础。一些动作在相同或类似的环境中由于不断重复而得到迁移或概括而构成图式。儿童心理发展实质上就是低级水平的图式不断为高级水平的图式充实的过程。

(3)平衡化

皮亚杰认为,成熟、物理环境经验和社会环境经验的影响不是儿童智慧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平衡化是心理发展的根本原因。

平衡化有两种含义:一是指对成熟、物理经验、社会经验三因素之间相互作用的协调过程,二是指使同化与顺化处于平衡状态的自动调节过程。

(4)认知发展

皮亚杰提出,认知发展具有阶段性。儿童心理发展过程是一个内在结构连续的组织和再组织的过程,过程的进行是连续的,但发展的水平具有明显的阶段性。

2.认知发展的阶段

(1)感知运动阶段

这一阶段的婴儿只能依靠感知运动的手段来适应外部环境,大约在9个月左右出现了最初的感知运动智慧,其标志是出现了“永久性的客体”。

(2)前运算阶段

由于符号(象征)功能的出现,儿童开始从具体动作中摆脱出来,形成表象思维。具有具体形象性,自我中心性和刻板性。

(3)具体运算阶段

这一发展阶段的基本特点是进行心理运算。心理运算是指内化了的可逆性动作,内化指心理上可进行动作操作。主要特点有:守恒性;群集性运算;对具体事物的依赖性和运算结构的孤立性。

(4)形式运算阶段

此时的运算已将形式和内容分开,儿童已可以离开具体事物,单纯根据假设进行逻辑推演。

三、心理机能的老化

(一)认知功能的老化

1.记忆年老化

(1)初级记忆和次级记忆

研究结果表明,人在成年后,初级记忆随增龄基本上没有变化。老年人新近律明显,初级记忆受损较少。

有些记忆材料需要组织加工处理才能存入记忆仓库,提取时大都需用词来表示,即为次级记忆。记忆活动的年龄差异主要表现在次级记忆方面。

(2)再认和回忆

老年人的再认保持得远比回忆好。和回忆比较,再认时原识记材料仍在眼前,是有线索的提取,老年人保持较好。

(3)机械记忆和逻辑记忆

记忆材料的性质和难度也是影响老年人记忆成绩的原因之一。成人与年龄有关的记忆差异表现出对作业的依赖性。

(4)日常生活中的记忆

老年人日常生活中记忆的衰减要比实验室传统的字词测验成绩的下降要小。

(5)记忆策略与可塑性

对所要识记的材料进行组织加工、运用策略予以识记,是对记忆信息编码的加工过程。而老年人较少主动运用策略,可能是其记忆成绩较差的原因之一。

2.智力年老化

(1)智力的正常年老化

韦克斯勒的“成人智力量表”测查结果表明,全量表分在20~34岁达到高峰后即逐渐平稳下降,60岁以后急剧下降,言语量表分比作业量表分成绩的下降速度要缓慢得多。

(2)晶态—液态智力理论与老化

晶态智力主要与知识、文化及经验的习得和积累有关;液态智力指获得新概念,洞察复杂关系的能力。研究发现,健康成年人晶态智力并不随增龄而减退,液态智力从成年期就开始下降,老年期下降更为明显。

(3)老年人专长与智慧

结果发现年龄和智慧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

(4)智力的可塑性

随年龄增长,知识和经验不断积累,理解、推理能力不断提高,老年智力结构的发展具有多维性和多向性特点,在个体内和个体间具有可塑性和可变性。

3.思维年老化

(1)概念形成

形成概念所需时间和在其过程中出现的错误数都随增龄而增加,记忆力减退是概念形成的效能随增龄而降低的主要原因之一。

(2)问题解决

老年人在解决问题策略上表现的效能低,原因在于选定恰当的办法,而不仅在于解决时不能使用恰当的策略。

(3)逻辑推理。

推理能力随年龄增长而部分受损,原因是老年人原有的知识信念和逻辑推理有冲突,而青年人则不受这个影响。

(4)发散性思维与想象

不同年龄组想象的内容有不同倾向,老年人的发散性思维和想象力均不如青年人。

(二)死亡与濒死

1.死亡的定义

(1)对任何刺激都没有自动动作反应;

(2)至少一小时没有自主呼吸;

(3)对最疼痛的刺激也完全缺乏反应;

(4)没有眼的活动如眨眼或瞳孔反应;

(5)没有姿态的活动,没有吞咽、张口或发声的活动;

(6)没有运动反射;

(7)至少十分钟脑电图是平直的;

(8)24小时后再测时这些指标中的任何一项都没有变化。

2.安乐死

安乐死意指为了仁慈的目的,采用某种动作或方法终止一个人的生命。实施安乐死在道德上的两难处境是明显的。

3.死亡恐惧

死亡恐惧包括怕疼痛、躯体机能紊乱、惭愧、被抛弃、不再存在、被惩罚、目标不能实现和对亲人的打击等。

4.死亡过程中的心理状态

(1)否认

病人拒绝承认已临近死亡,不管医学权威告诉他已处于病危状态或自己已感觉到它,他都要否认。

(2)愤怒

有时病人常脱口而出说“为什么是我必须死呢?”充满怒气、敌意甚至妒忌。

(3)讨价还价

这时病人改变策略,要求延长生命推迟死亡。

(4)抑郁

病人已不可能否认他的病,愤怒就会被麻木、抑郁所代替。

(5)接受

斗争已经结束,事实上病人已经解决面对死亡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