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历年真题
2014年成人高考专科起点升本科《生态学基础》真题及详解
一、选择题:1~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的,将所选项的字母填涂在答题卡相应题号的信息点上。
1.通过对水生生态系统的研究,提出著名“十分之一定律”的生态学家是( )。
A.奥德姆
B.林德曼
C.谢尔福德
D.克列门茨
【答案】B
【解析】“十分之一定律”是指生态系统中能量的不同利用者之间存在的必然的定量关系。1941年美国耶鲁大学生态学家林德曼发表了《一个老年湖泊内的食物链动态》的研究报告,他对50万平方米的湖泊作了野外调查和研究后用确切的数据说明,生物量从绿色植物向食草动物、食肉动物等按食物链的顺序在不同营养级上转移时,有稳定的数量级比例关系,通常后一级生物量只等于或者小于前一级生物量的1/10。
2.下列概念中,由英国植物学家坦斯利首次提出的是( )。
A.生物种群
B.生物群落
C.生态系统
D.生物多样性
【答案】C
【解析】1935年英国科学家坦斯利首次提出“生态系统”这一重要概念。生态系统是指在一个特定环境内,其间的所有生物和此一环境的统称。自然界的一定的空间内,生物与环境构成统一的整体,在这个统一整体中,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并在一定时期内处于相对稳定的动态平衡状态。
3.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景观生态学研究内容的是( )。
A.个体生态
B.种群生态
C.群落生态
D.分子生态
【答案】D
【解析】景观生态学是研究景观单元的类型组成、空间配置及其与生态学过程相互作用的综合性学科,强调空间格局、生态学过程与尺度之间的相互作用。个体、种群和群落生物的形成和演变都是景点生态学的研究内容。分子生态学是微生物学的一个领域,利用分子生物学方法研究微生物生态学。
4.影响陆地植物群落地理分布的两个最主要的气候因子是( )。
A.温度和降水
B.光照和温度
C.降水和风
D.光照和风
【答案】A
【解析】植被就是覆盖地表的植物群落的总称。它是一个植物学、生态学、农学和地球科学的名词。植被可以因为生长环境的不同而被分类,譬如高山植被、草原植被、海岛植被等。环境因素如温度和雨量会影响植物的生长和分布,因此形成不同的植被。
5.下列因素中,属于我国新疆地区葡萄普遍较甜最主要原因的是( )。
A.日照时间短
B.紫外线强
C.昼夜温差大
D.降水多
【答案】C
【解析】新疆地处我国西北内陆地区,远离海洋,是温带大陆性气候,夏季雨量少,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白天日照充足,热量丰富,植物的光合作用效率高,有利于养分的积累;夜间温度低,农作物的呼吸作用减弱,白天借助光合作用形成的养分得以有效积累。因此新疆的葡萄比中原地区的葡萄甜。
6.下列关于阴性植物特点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在强光照条件下生长良好,光补偿点较高
B.在强光照条件下生长良好,光补偿点较低
C.在弱光照条件下生长良好,光补偿点较高
D.在弱光照条件下生长良好,光补偿点较低
【答案】D
【解析】阴性植物又称阴地植物,是在较弱光照下比在强光照下生长良好的植物。它可以在低于全光照的1/50下生长,光补偿点平均不超过全光照的1%,常见的阴性植物有酢浆草、鹿蹄草、人参、细辛等。
7.根据逻辑斯谛种群增长模型,当N=K/2时,种群的( )。
A.数量最小
B.数量最大
C.瞬时增长量最小
D.瞬时增长量最大
【答案】D
【解析】逻辑斯谛种群增长模型,又称阻滞增长模型,其增长通常分为五个时期:①开始期,由于种群个体数很少,密度增长缓慢;②加速期,随个体数增加,密度增长加快;③转折期,当个体数达到饱和密度一半(K/2)时,密度增长最快;④减速期,个体数超过密度一半(K/2)后,增长变慢;⑤饱和期,种群个体数达到K值而饱和。
8.虫媒植物与其传粉昆虫的关系属于( )。
A.互利关系
B.偏利关系
C.捕食关系
D.寄生关系
【答案】A
【解析】虫媒植物是由昆虫传播花粉繁殖后代的植物,植物依赖昆虫传授花粉,而昆虫从植物获得花粉和花蜜作为食物,两者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形成了密切的互惠共生关系。
9.种群的生态出生率是指( )。
A.生理出生率
B.最大出生率
C.实际出生率
D.理论出生率
【答案】C
【解析】生态出生率又称实际出生率,是指在实际环境条件观察到的种群的出生率。种群出生率的潜力是很大的,如果环境条件无任何阻碍作用时可出现最大出生率,但实际上环境条件经常限制了种群的出生率。资源不足、气候变化、竞争消耗等多种生态因素都影响出生率。因此实际出生率总是比最大出生率低得多。
10.某一种群的年龄锥体呈上窄下宽的金字塔形状,该种群年龄结构属于( )。
A.衰退型
B.增长型
C.稳定型
D.混合型
【答案】B
【解析】种群年龄结构分为:①增长型,种群中幼年个体很多,老年个体很少,种群正处于发展时期,种群密度越来越大;②稳定型,种群中各年龄期个数比例适中,数目接近,种群正处于稳定时期,种群密度在一段时间内保持稳定;③衰退型,种群中幼年个体很少,老年个体很多,正处于衰退时期,种群密度越来越小。题中所述种群呈上窄下宽的金字塔形状,即前期个体数量多,后期个体数量少,出生率大于死亡率,属于增长型。
11.反映植物种群在群落中分布均匀程度的指标是( )。
A.盖度
B.多度
C.频度
D.高度
【答案】C
【解析】生态学中频度是指群落中某种植物出现的样方数占整个样方数的百分比。例如对某一指标取多个样来分析其变化规律以及生态因子对它的影响,采用频度进行分析。A项,盖度指植物地上部分植投影的面积占地面的比率。B项,物种多度分布是群落中物种个体数的频率分布,与群落结构有关,最早也拿来作物种多样性的测度。D项,高度不是生态学名词。因此答案选C。
12.群落的垂直结构指的是( )。
A.镶嵌
B.成层现象
C.季相
D.群落交错区
【答案】B
【解析】成层现象是群落的垂直结构,主要指群落分层现象。陆地群落的分层,与光的利用有关。层的分化主要决定于植物的生活型,因为生活型决定了该种处于地面以上不同的高度和地面以下不同的深度。
13.按照饶基耶尔的生活型分类体系,银杏属于( )。
A.隐芽植物
B.地面芽植物
C.一年生植物
D.高位芽植物
【答案】D
【解析】丹麦的饶基耶尔按照更新芽或休眠芽的位置,把高等植物分为:①一年生植物;②隐芽植物或地下芽植物;③地面芽植物;④地上芽植物;⑤高位芽植物。其中高位芽植物为乔木、灌木和热带潮湿地区的大型草本植物。银杏适宜生长在水热条件比较充足的亚热带季风地区,属于高位芽植物。
14.起始于裸岩的旱生演替系列的先锋群落是( )。
A.地衣群落
B.苔藓群落
C.草本群落
D.灌木群落
【答案】A
【解析】旱生演替系列是针对光秃的岩石表面或旱砂地开始的,对于植物的生长而言,生境非常严酷。最先在岩面出现的是地衣植物群落,在这个演替阶段中,顺序出现壳状地衣—叶状地衣—枝状地衣。它们凭借所分泌的有机酸以腐蚀岩面,其残体也参加到土壤的聚集和水分的含蓄中去。
15.食物链“草→兔子→鹰”中的鹰属于( )。
A.第一营养级
B.第二营养级
C.第三营养级
D.第四营养级
【答案】C
【解析】营养级是指生物在食物链之中所占的位置。在生态系统的食物网中,凡是以相同的方式获取相同性质食物的植物类群和动物类群可分别称作一个营养级。作为生产者的绿色植物是第一营养级,所有以生产者(主要是绿色植物)为食的动物都处于第二营养级,所有以植食动物为食的食肉动物是第三营养级。题中的草是第一营养级,兔子是第二营养级,鹰是第三营养级。
16.下列不用于初级生产力测定的方法是( )。
A.收获量测定法
B.二氧化碳测定法
C.黑白瓶法
D.标志重捕法
【答案】D
【解析】初级生产力即自养生物通过光合作用或化学合成制造有机物的速率,是食物链的基础环节,是反映生态系统生产潜力的基本参数。标志重捕法是指在被调查种群的生存环境中,捕获一部分个体,将这些个体进行标志后再放回原来的环境,经过一段时间后进行重捕,根据重捕中标志个体占总捕获数的比例来估计该种群的数量,不属于初级生产力的测定范围。
17.下列环境问题中,由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升高引起的是( )。
A.温室效应加剧
B.臭氧层破坏
C.重金属污染
D.水体富营养化
【答案】A
【解析】A项,温室效应主要是由于现代化工业社会过多排放二氧化碳气体,在大气中形成一种无形的玻璃罩,使太阳辐射到地球上的热量无法向外层空间发散,造成地球表面逐渐变热。B项,由于人类过多地使用氯氟烃类化学物质,从而破坏臭氧层。C项,重金属污染是由重金属或其化合物造成的环境污染。D项,水体富营养化是指氮、磷等营养物质大量进入水体,引起藻类及其他浮游生物迅速繁殖,水质恶化,鱼类及其他生物大量死亡的现象。
18.某一时刻单位面积上积存的有机物质的总量称为( )。
A.周转率
B.生物量
C.生产量
D.生产力
【答案】B
【解析】A项,周转率是指生态系统到达稳定状态后,某一组分中的物质在单位时间内所流出的量或流入的量占库存总量的分数值。B项,生物量是指一条食物链可支持的生物总质量,一个动物或植物物种的活个体的总量或重量。通常以生境的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来表示,常以每单位的干质量计算。C项,生产量是指在单位时间单位面积生态系统或某个种群所生产的有机体的总量,含有速率的意思。D项,生产力是自然生态系统本身所具有的物质变换能力。
19.下列属于湿地生态系统的是( )。
A.沼泽
B.深海
C.沙漠
D.果园
【答案】A
【解析】湿地生态系统是在多水和过湿条件下形成的生态系统。A项,沼泽是典型的湿地生态系统,以沼泽植物占优势,动物的种类也很多。B项,深海属于海洋生态系统。CD两项,沙漠和果园明显不属于湿地系统。
20.1992年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的世界环境与发展大会上,许多国家共同签署了( )。
A.《京都议定书》
B.《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
C.《湿地公约》
D.《生物多样性保护公约》
【答案】D
【解析】《生物多样性公约》是一项保护地球生物资源的国际性公约,于1992年6月1日由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发起的政府间谈判委员会第七次会议在内罗毕通过,1992年6月5日,由签约国在巴西里约热内卢举行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签署。公约于1993年12月29日正式生效。常设秘书处设在加拿大的蒙特利尔。A项,《京都议定书》是1997年12月在日本京都由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参加国三次会议制定的。B项,《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俗称华盛顿公约,于1973年6月21日在美国首府华盛顿所签署。C项,《湿地公约》全称《关于特别是作为水禽栖息地的国际重要湿地公约》,1971年2月2日来自18个国家的代表在伊朗拉姆萨尔共同签署,因此又称《拉姆萨尔公约》。
二、填空题:21~4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相应题号后
21.生态学研究方法中使用最早、最普遍、最基本的方法是_____。
【答案】野外调查
【解析】生态学研究方法大多数与相关学科的方法相同或近似。生态学研究需要先对自然界或实验室中的生态现象进行观察记载、测计度量和实验,再对资料数据进行分析综合,找出生态学规律。其研究方法包括野外考察、定位观测和原地实验,其中,野外考察比较普遍、实用,也是最基本的方法。
22.根据植物对水因子的适应,可将植物分为水生植物和_____植物两大类。
【答案】陆生
【解析】水的多少不仅能影响植物的生长发育,而且还能决定植物的地理分布。根据环境中水的多少和植物对水分的依赖程度,可以把植物划分为水生和陆生两大类。
23.可见光中能被植物光合作用吸收利用的光辐射属于_____。
【答案】生理有效辐射
【解析】太阳光中的不同光对植物的光合作用,色素形成,向光性,形态建成的诱导影响是不同的。其中,红橙光能够被叶绿素吸收,蓝紫光能够被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吸收,这部分光辐射称为生理有效辐射;绿光很少被吸收称为生理无效辐射。
24.对生物生长、发育、行为和分布有直接或间接影响的环境要素称为_____。
【答案】生态因子
【解析】生态因子指对生物有影响的各种环境因子。常直接作用于个体和群体,主要影响个体生存和繁殖、种群分布和数量、群落结构和功能等,分为气候、土壤、地形、生物和人为因子。
25.根据植物开花对日照长度的反应,冬小麦和油菜属于_____植物。
【答案】长日照
【解析】长日照植物是每天日照时间在12h以上(黑夜短于12h)才能开花的植物。在自然界里,当日照比较长的时候,花芽便进行分化。常见的长日照植物有菠菜、油菜、天仙子、莳萝、高雪轮、小麦等。
26.在无限环境条件下,细菌种群的增长表现为_____增长。
【答案】指数(或J型)
【解析】种群的指数增长是指种群在食料、空间和气候等环境条件充分满足,不受外界任何限制因子的约束时,种群的增长能力能达到其内禀增长能力,种群密度呈指数方式急剧增长,这种增长模型仅限于理论上成立。无限条件下的细菌增长就是这种增长。
27.种群中雄性与雌性个体数目道德比例称为种群的_____。
【答案】性比
【解析】性比指的是种群中雌雄个体的比例。大多数动物种群的性比接近1:1。有些种群以具有生殖能力的雌性个体为主,如轮虫、枝角类等常是可进行孤雌生殖的动物种群。还有一种情况是雄多于雌,常见于社会性生活的昆虫种群,如蜜蜂。
28.在有限的环境中,种群所能稳定达到的最大数量或最大密度称为该环境对该种群的_____。
【答案】环境容量
【解析】种群生态系统中,在一个有限的环境中所能达到的最大数值或者最大密度,称为该系统或环境对该种群的容纳量,通常用K来表示。容纳量决定于两个方面:①温度、光、水、养分等因子或食物、空间等资源所构成的环境;②食性、行为、适应能力等种群的遗传特征。当种群数量超过环境容纳量时,种群数量趋向于减少,当种群数量低于环境容纳量时,种群数量则趋于增加。
29.香农-威纳指数可用来衡量群落中的物种_____性。
【答案】多样
【解析】香农-威纳指数借用了信息论方法测定群落多样性,用信息论中不定性测量方法,预测下一个采集的个体属于什么种,如果群落的多样性程度越高,其不定性也就越大。
30.对于草原群落,相对密度+相对频度+相对盖度=_____。
【答案】重要值
【解析】重要值是用来表示某个物种在群落中的地位和作用的综合数量指标。重要值=相对密度(即相对多度)+相对频度+相对盖度(相对优势度)。
31.同种植物对不同环境条件产生趋异适应,形成不同的_____型。
【答案】生态
【解析】趋异适应指同种生物如长期生活在不同条件下,它们为了适应所在的环境,会在外形、习性和生理特性方面表现出明显差别,这种适应性变化被称作趋异适应。例如属于同一个种的植物个体群,因为长期生活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它们在高度、叶片的大小、开花的时间以及其他相关形状等方面有或大或小的差异。生态型是指同一物种内因适应不同生境而表现出具有一定结构或功能差异的不同类群,植物不同生态型的产生就是植物趋异适应的结果。
32.通过演替最终达到相对稳定的群落称为_____群落。
【答案】顶级
【解析】顶极群落是生态演替的最终阶段,是最稳定的群落阶段,其中各主要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达到平衡,能量的输入与输出以及有机物质的生产量和消耗量(如呼吸)也都达到平衡。
33.磷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属于_____型。
【答案】沉积
【解析】沉积型循环的蓄库主要是岩石圈和土壤圈。属于沉积型循环的营养元素主要有磷、硫、钾、钠、钙等。磷是比较典型的沉积型循环物质,这种类型的循环物质实际上都有两种存在相:岩石相和溶盐相。
34.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主要是靠_____反馈实现的。
【答案】负
【解析】生态系统的调节能力主要是通过反馈来完成的。反馈又分为正反馈和负反馈两种。负反馈对生态系统达到和保持平衡是必不可少的。例如植物数量的减少会抑制动物的数量,从而保证了草原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平衡。
35.难降解的有毒物质沿食物链传递过程中浓度逐级升高的现象称为_____。
【答案】生物富集(或生物学放大作用)
【解析】生物学放大作用也叫生物富集作用,一般指的是自然环境中的有毒物质沿生物链在各级生物体内(即生物链中各营养级)逐渐递增的现象。
36.生态系统中消费者的生产属于_____生产。
【答案】次级(或第二性)
【解析】次级生产是指生态系统初级生产以外的生物有机体的生产,即消费者和分解者利用初级生产所制造的物质和储存的能量进行新陈代谢,经过同化作用转化形成自身的物质和能量的过程。
37.成熟森林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以_____食物链为主。
【答案】碎屑
【解析】碎屑食物链的最初食物源是碎食物。高等植物叶子的碎片,经细菌与真菌的作用后,再加入微小的藻类,就构成碎屑性食物。其构成形式是:碎食物→碎食物消费者→小肉食性动物→大肉食性动物。在成熟的生态系统中,缓慢地消耗腐屑是厌氧生物利用初级生产的主要途径。
38.生态系统三大基本功能是物质循环、_____和信息传递。
【答案】能量流动
【解析】生态系统的功能有物质循环、能量流动、信息传递,但主要功能是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处于平衡状态的生态系统,其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会处在一个动态平衡状态,各营养级生物(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数量将稳定在一个水平上。
39.1987年联合国环境发展委员会在《我们共同的未来》一书中提出“_____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模式”。
【答案】可持续
【解析】1987年的《我们共同的未来》是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关于人类未来提出的报告。报告以“可持续发展”为基本纲领,以丰富的资料论述了当今世界环境与发展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处理这些问题的具体的和现实的行动建议。
40.生物群与其环境组成的结构和功能单位就是_____。
【答案】生态系统
【解析】生态系统是在一定时间和空间内,生物与其生存环境以及生物与生物之间相互作用,彼此通过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交换,形成的一个不可分割的自然整体。生态系统是一个结构和功能单位,而不是生物学中分类学的单位。
三、判断题:41~5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判断下列各题的正误,正确的在答题卡相应题号后划“√”错误的在答题卡相应题号后划“×”。
41.植物的春化现象体现了光照对植物的影响。
【答案】×
【解析】春化现象是温度对植物产生的影响,而非光照对植物的作用。作物的春化指一、二年生种子作物在苗期需要经受一段低温时期,才能开花结实的现象。冬季的低温对部分植物开花的影响早已受到重视,比较典型的例子是冬小麦必须在秋季播种,出苗后越冬,来年夏季抽穗开花。
42.植物的休眠是对不利影响的适应。
【答案】√
【解析】休眠是指植物体或其器官在发育的某个时期生长和代谢暂时停顿的现象,通常特指由内部生理原因决定,即使外界条件(温度、水分)适宜也不能萌动和生长的现象。休眠可避免以生命活动旺盛、易受逆境伤害的状态度过寒冷、干旱等严酷时期。因此,对于高纬度冬季寒冷的地区和低纬度旱季缺水的地区,休眠都有重要的适应意义。
43.温度对内温动物的分布没有影响。
【答案】√
【解析】内温动物是通过自身体内氧化代谢产热来调节体温的动物。外温动物依赖外部环境的热源,而内温动物通过对逆热流交换机制产生局部异温性,对低温环境也可有生理适应。因此,温度对内温动物的分布没有影响。
44.在适宜条件下,r-对策生物的种群数量能在较短时间内迅速增长。
【答案】√
【解析】r-对策的种群密度经常出现扩展增大过程。r-对策者的防御和竞争能力不强,死亡率很高,种群很不稳定。在低数量时通过迅速增长能恢复到较高水平;在密度很高时,它们可能消耗大量资源,使生境破坏,但它们通过扩散而离开被破坏的地方,并且迅速地在别的地方建立起新的种群。
45.在资源有限的稳定环境中,具有相同资源利用方式的两个物种不能长期共存,该规律被称为竞争排斥原理。
【答案】√
【解析】竞争排斥原理,是指种间竞争的结构出现不等性或不对称性,即一个种被另一个种完全排挤掉,或是一个种被迫使另一个种占据不同的空间位置和利用不同的食物资源等,即发生生态分离。“具有相同资源利用方式的两个物种不能长期共存”,即两个物种必须发生生态分离,是竞争排斥原理的表现。
46.在一个群落中,生态位分化的各种群对环境资源利用的竞争趋于增强。
【答案】×
【解析】生态位分化指在进化过程中,两个生态上很接近的物种向着占有不同的空间(栖息地分化)、吃不同事物(食性上的特化)、不同的活动时间(时间分化)或其他生态习性上分化、以降低竞争的紧张度,从而使两种之间可能形成平衡而共存。因此,它产生的结果是竞争的降低而非增强。
47.按基质的性质,演替可分为原生演替和次生演替。
【答案】√
【解析】群落的演替是指随着时间的推移,生物群落内一些物种消失,另一些物种侵入,群落组成及其环境向一定方向产生有顺序的发展变化的过程。按基质的性质,演替可分为原生演替和次生演替。原生演替是在原生裸地上发生的演替系列;次生演替是指在次生裸地上发生的演替系列。
48.同一生活型的植物对环境的使用具有相似的特点。
【答案】√
【解析】植物生活型是生态学中的分类单位,指植物对其生态环境长期适应而具有的一定的形态外貌、结构和习性。不同种、甚至不同属科的植物在相同的环境中可能形成同一生活型,它们对环境的使用具有相似的特点。
49.生态系统的初级生产量可以被异养生物全部转化为次级生产。
【答案】×
【解析】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开始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光合作用积累的能量是进入生态系统的初级能量,这种能量的积累过程就是初级生产。动物和其他异养生物靠消耗植物的初级生产量制造的有机物质或固定的能量,称为次级生产量或第二性生产量。从理论上讲,净初级生产量可以全部被异养生物所利用,转化为次级生产量,但对动物来说,初级生产量总是有相一部分不能被利用,因此不能全部转化。
50.生物固氮是氮素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一个重要过程。
【答案】√
【解析】生物固氮是将大气中游离态的氮分子在微生物体内还原为结合态的氨分子的过程,具有这种能力的生物称固氮生物。生物固氮对于植物和土壤的氮肥供应有重要作用。构成氮循环的主要环节是:生物体内有机氮的合成、氨化作用、硝化作用、反硝化作用和固氮作用,其中固氮在其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四、简答题:51~53小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51.在山地条件下,影响植被分布的主要地形要素有哪些?
答:在山地条件下,影响植被分布的主要地形要素有以下三种:
(1)海拔高度
①海拔高度主要影响气温、湿度和光照度。一般海拔由低至高,则温度渐低、相对湿度渐高、光照渐强、紫外线含量增加,这些现象会影响树木的生长与分布。
②山地的土壤随海拔的增高,温度渐低、湿度增加、有机质分解渐缓、淋溶和灰化作用加强,pH值渐低。
比如在珠穆朗玛峰南坡,从山脚到山顶,植物群落也发生着连续的变化,自下而上依次为常绿阔叶林、针叶阔叶混交林、针叶林、高山灌丛、高山草甸等。
(2)坡向
①不同方位山坡的气候因子有很大差异,例如南坡光照强,土温、气温高,土壤较干,而北坡正好相反。在自然状态下,往往同一树种垂直分布,南坡高于北坡。
②在北方,由于降水量少,土壤的水分状况对树木生长影响极大,在北坡,由于水分状况相对南坡好,可生长乔木,植被繁茂,甚至一些阳性树种亦生于阴坡或半阴坡;在南坡,由于水分状况差,仅能生长一些耐旱的灌木和草本植物。但是在雨量充沛的南方,阳坡的植被就非常繁茂了。
③此外,不同的坡向对树木冻害、旱害等亦有很大影响。
(3)坡度
在坡面上水流的速度与坡度及坡长成正比,而流速愈快、径流量愈大时,冲刷掉的土壤量也愈大。因此坡度影响地表径流和排水状况,也直接改变土壤的厚度和土壤含水量。一般在斜坡上,土壤肥沃,排水良好,对植物生长有利;而在陡峭的山坡上,土层薄,石砾含量高,植物生长差。
52.写出种群逻辑斯谛增长的微分方程,并说明各参数的含义。
答:(1)逻辑斯谛增长模型又称自我抑制性方程。用植物群体中发病的普遍率或严重度表示病害数量(x),将环境最大容纳量K定为1(100%),微分方程:
Dn/dt=rN(1-N/K)
(2)参数含义:
N:种群数量;K:环境容量;t:时间;r:种群增长潜力指数。
(3)意义
当一个物种迁入到一个新生态系统中后,其数量会发生变化。假设该物种的起始数量小于环境的最大容纳量,则数量会增长。增长方式有以下两种:
①J型增长
若该物种在此生态系统中无天敌且食物空间等资源充足(理想环境),则增长函数为N(t)=n(p^t)。其中N(t)为第t年的种群数量,t为时间,p为每年的增长率(大于1),图象形似J形。
②S型增长
若该物种在此生态系统中有天敌、食物、空间等资源也不充足(非理想环境),则增长函数满足逻辑斯谛方程。图像形似S形,此方程是描述在资源有限的条件下种群增长规律的一个最佳数学模型。
53.生物群落的发生一般要经历哪些过程?
答:生物群落的发生一般要经历入侵、定居、群聚、竞争阶段,以植物群落的发生为例说明。植物群落的发生是指在一定的地段上,植物群落从无到有的变化过程。在裸地上,群落的发生过程有4个阶段。
(1)入侵或迁移阶段
入侵或迁移阶段是植物的繁殖体进入裸地的过程。植物的繁殖体主要指孢子、种子、鳞茎、根状茎以及能够繁殖的植物体的任何部分。植物能借助各种方式传播它的繁殖体,使它从一个地方迁移到新的地方。植物繁殖体迁移的延续性,决定于四个方面因素:可动性、传播因子、传播距离和地形条件。入侵是群落形成的首要条件,也是群落变化和演替的主要基础。
(2)定居阶段
定居阶段是植物繁殖体到达新的地点后,开始发芽、生长和繁殖的过程。植物繁殖体达到新地点后,能完成发芽、生长和繁殖过程才算定居下来。开始进入新环境的物种,仅有少数能幸存下来,这些适应能力较强的植物称之为先锋植物,这种初步建立起来的群落,称为先锋植物群落,对以后的环境改造,对相继侵入定居的同种或异种个体起着极其重要的奠基作用。
(3)群聚阶段
群聚阶段是植物发展成群的过程。起初由于环境条件十分恶劣,最先定居的植物并不能完全布满空间,待环境条件稍有改善,定居的植物逐渐增多,植物的分布由随机性过渡到群聚性,群落由开散阶段过渡到郁闭阶段。
(4)竞争阶段
随着已定居的植物不断繁殖,种类数量的不断增加,密度加大,资源利用逐渐由不充分利用到出现了物种间的激烈竞争。有的物种定居下来,并且得到了繁殖的机会,而另一些物种则被排斥。获得优势的物种得到发展,从不同角度利用和分享资源,形成群落的优势种,对群落起主要作用,使得生境发生变化,原来适宜生长的变成不适宜生长的而被淘汰,新的种类侵入,形成一个相对稳定的植物群落。
五、论述题:54题,20分。
54.论述自然条件下森林生态系统从早期向成熟阶段发展过程中,其生物量、群落呼吸量/总生产量、群落结构、矿质元素循环和稳定性五个方面的变化趋势。
答:自然条件下森林生态系统从早期向成熟阶段发展过程中,其生物量、群落呼吸量/总生产量、群落结构、矿质元素循环和稳定性五个方面的变化趋势分别为:
(1)生物量由少到多
生物量是某一时间单位面积或体积栖息地内所含一个或一个以上生物种,或所含一个生物群落中所有生物种的总个数或总干重。森林群落的生物量是指群落在一定时间内积累的有机质总量,通常以单位面积或单位时间积累的平均质量或能量来表示。自然条件下森林生态系统从早期向成熟阶段发展过程中生物量由少到多。
(2)群落呼吸量/总生产量逐渐接近1
呼吸量是指群落中生产者、各级消费者和分解者呼吸作用的总量,自然条件下森林生态系统从早期向成熟阶段发展过程中,初级生产量与呼吸量逐渐趋于相等,因此群落呼吸量/总生产量逐渐接近1。
(3)群落结构趋于复杂
群落结构具体包括垂直结构、水平结构、时间结构、层片结构,自然条件下森林生态系统从早期向成熟阶段发展过程中群落结构趋于复杂。
(4)矿质元素循环的开放程度降低
矿质元素是指除碳、氢、氧以外,主要由根系从土壤中吸收的元素。矿质元素是植物生长的必需元素,自然条件下森林生态系统从早期向成熟阶段发展过程中矿质元素循环的开放程度降低。
(5)系统的稳定性由低到高
生态系统在不断的发展变化着,对于一个成熟的生态系统而言,系统中的各种变化只要不超出一定限度,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不会发生大的改变。自然条件下森林生态系统从早期向成熟阶段发展过程中系统的稳定性由低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