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成人高考专科起点升本科《教育理论》考点精讲及典型题(含历年真题)详解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5.2 典型题(含历年真题)详解

一、选择题

1.“皮格马利翁效应”亦称“教师期望效应”指教师对学生的殷切期望能戏剧性的收到预期效果的现象,它说明的是下列哪种师生关系的作用?(  )[2014年真题]

A.工作关系

B.组织关系

C.心理关系

D.伦理关系

【答案】C

【解析】“皮格马利翁效应”由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和雅格布森在小学教学上予以验证提出。暗示在本质上,是人的情感和观念,会不同程度地受到别人下意识的影响。人们会不自觉地接受自己喜欢、钦佩、信任和崇拜的人的影响和暗示。期望者通过一种强烈的心理暗示,使被期望者的行为达到他的预期要求。

2.学生因为“亲其师”而“信其道”的现象,反映了教师劳动的哪一特点?(  )[2013年真题]

A.复杂性与创造性

B.连续性与广延性

C.长期性与间接性

D.主体性与示范性

【答案】D

【解析】教师劳动的特点:劳动任务的综合性。劳动对象的复杂性。劳动手段的主体性。劳动过程的创造性。教师劳动的长效性。“亲其师”而“信其道”的意思是:学生只有和老师亲近了,才会信任老师,接受老师的教育。教师劳动的主体性体现在,教师的劳动手段是由教师自身的学识、能力、人格来施行。教师劳动的示范性特点是指教师的学识、思想、情感、性格、意志、言行等,都对学生产生影响并受到学生严格监督的特性。所以,因“亲其师”而“信其道”体现了教师劳动的主体性和示范性。

3.“教有法,而无定法”体现了教师劳动的哪一特点?(  )[2012年真题]

A.创造性

B.主体性

C.广延性

D.间接性

【答案】A

【解析】教师的劳动具有高度的创造性,即教师要针对不同的学生和不同的教育情况,机智灵活地运用教育规律,达到最优的教育效果。具体表现在:因材施教;教育内容、方法和手段等的不断创新;教育机智。

4.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对青少年一代的成长起(  )。

A.桥梁作用

B.关键作用

C.主导作用

D.决定作用

【答案】B

【解析】教师的作用:教师是人类文化知识的传递者,对人类社会的延续和发展有承前启后的桥梁作用;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对青少年一代的成长起关键作用;教师是教育工作的组织者、领导者,在教育过程中起主导作用。

5.教师的主要任务是(  )。

A.搞好教学

B.做好学生思想品德教育

C.关心学生的身心健康

D.搞好科研

【答案】A

【解析】搞好教学是教师的主要任务。教学是教师有计划、有组织地引导学生按照一定的目的,主要通过学习教材逐步掌握文化科学知识与技能,发展智能,增强体质,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健全个性的教育活动。教师要明确教育目的和学校的培养目标,遵循教育与教学规律,在认真钻研教材,全面了解学生的基础上,组织好教学活动,使学生掌握教学大纲所规定的文化科学知识,形成相应的技能技巧,发展学生的智力、能力,并积极进行教学改革,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6.最能满足学生自尊要求、与当前倡导的教育理念一致的师生关系类型是(   )。

A.放任型

B.民主型

C.专制型

D.自由型

【答案】B

【解析】传统师生关系以专制型最为典型,现代社会则以民主型为主要模式。心理学家勒温等人曾研究过专制型、民主型、放任型三种类型的师生关系,其中,最能满足学生自尊要求、与当前倡导的教育理念一致的师生关系类型是民主型。

7.学生年龄特征是指青少年学生在一定的年龄阶段内,在(  )两方面所表现出来的典型和本质的特征。

A.生理与心理

B.情感与意识

C.认知与情感

D.气质与性格

【答案】A

【解析】学生年龄特征是指青少年学生在一定的年龄阶段内,在生理与心理两方面所表现出来的典型和本质的特征。青少年时期生理变化急剧,身高体重迅速增长,第二性征出现,到青春期结束性发育基本趋于成熟,伴随生理变化的是青少年心理的转变。青少年对自己生理和心理的快速变化、成长的烦恼、学校和家庭的期望不容易适应,所以很容易发生适应危机,特别是原先解决问题能力较差的青少年更易出现心理问题,甚至出现心理障碍或心理疾病。

8.教师劳动的创造性主要体现在(  )。

A.进行科学的发现

B.进行技术的发明

C.创造性地运用教育规律

D.探索未知领域

【答案】C

【解析】教师的劳动必须遵循教育、教学的规律,从实际出发,因人、因事、因时、因地创造性地进行;其创造性表现在多个方面,主要体现在对教育教学原则、教育教学方法、教育教学内容的运用、选择和处理上,即教师创造性地运用教育规律。

9.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关键在(  )。

A.学生

B.教师

C.家长

D.校长

【答案】B

【解析】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简言之,就是正确处理好教师和学生之间的矛盾,协调好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在师生关系中,教师占主导地位,教师的学识水平、业务能力和内在素养起决定性的作用。

10.学生既是教育的对象,又是自我教育和发展的主体,其主体作用的最高表现形式为(   )。

A.自觉性

B.独立性

C.主动性

D.创造性

【答案】D

【解析】学生的主体作用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作为学习活动的主体出现,他们能够能动地发展自己的潜能。其主体作用的最高表现形式是创造性。

11.教师的表率作用主要体现在(  )。

A.衣着整洁

B.言行一致

C.举止端庄

D.谈吐文雅

【答案】B

【解析】我国教育家叶圣陶在为教师的新春题诗中写道:“身教最为贵”。要做到身教,最基本的要求是:凡是要求学生去做的,教师一定要身体力行,做到言行一致,发挥表率作用。

12.我国新型师生关系的特点是(  )。

A.尊师爱生、团结互助、双边互动

B.师生合作、长善救失、教学相长

C.尊师爱生、长善救失、双边合作

D.尊师爱生、民主平等、教学相长

【答案】D

【解析】师生关系是指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形成的相互关系,是人与人的关系在教育领域中的反映。我国新型师生关系的特点是:尊师爱生;民主平等;教学相长。

13.“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这句话体现了教师劳动的哪一特点?(  )

A.创造性

B.广延性

C.长期性

D.示范性

【答案】C

【解析】“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比喻培育人才要花费很多时间,培育人才很不容易。体现了教师劳动长期性的特点。

14.青少年发展过程中充满矛盾,被称为“危险期”的时期是(  )。

A.童年期

B.少年期

C.青年初期

D.青年晚期

【答案】B

【解析】11~15岁这一年龄段叫做少年期,国外有些心理学家把这一时期叫做“危险期”。少年期是一个从幼稚的儿童期向初步成熟的青年期发展过渡的阶段,青少年在这一阶段,心理上充满了独立性与依赖性、自觉性与幼稚性的矛盾,强烈的独立意向和成人感是少年心理发展的主要倾向。这使他们产生了摆脱成人“羁绊”、“管束”的愿望,于是和父母、教师发生了这样那样的矛盾,而伴随着独立意向存在的依赖性、幼稚性、不成熟性,又使青少年感到困惑,不知如何是好。这种心理状态,使少年容易受到来自社会、伙伴的各种不良影响。

15.专门论述教师的任务、师生之间的关系、选择教师的标准等问题的著作是(   )。

A.《论语》

B.《大学》

C.《四书集注》

D.《师说》

【答案】D

【解析】D项,《师说》是韩愈写给他的学生李蟠的,它是一篇说明教师的重要作用、从师学习的必要性以及择师原则的论说文。A项,《论语》是孔子及门人的言行集,内容多半涉及人类社会生活问题;B项,《大学》原为《礼记》中的一篇,主要记载社会制度、礼仪制度等,儒家经典著作之一;C项,《四书集注》是集《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与“五经”于一体的巨作,是一部儒家理学的名著。

二、辨析题

1.教师职业是一种专业。

答:正确。

教师不仅是一种职业,而且是一种专业。这是因为从事教师职业的人必须符合以下基本条件:需要专门的知识技能;遵从以奉献和服务精神为核心理念的职业道德;接受专业训练,并为社会权威机构所认可;拥有专业的自主权。在教师的职业生涯中,教师需要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思想、知识和理论,实现成为专家型教师的目标,并且通过反思与实践,在教师专业化的道路上不断完善自我,发展自我。

2.教师为了更好地了解和教育学生,可以拆看学生的信件。

答:错误。

从法律角度说,学生是独立的个体,有独立的法律地位,他们享有一般公民的权利,他们的权益受法律的保护。教师私自拆看学生的信件,这违反了《教育法》规定的受教育者享有的隐私权。隐私权,包括通信等,受到法律保护。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权利,从而使得青少年获得更好地成长。

3.学生是教育的对象,所以必须无条件地服从教师的指挥。

答:错误。

(1)学生是教育活动的对象,教师是教育活动的主导,教师在教育活动中发挥主导作用。但这并不意味着学生要完全无条件地服从教师的指挥。因为学生在教育活动中占据主体地位,是自我教育和发展的主体,教师的教必须通过学生的学才能实现。所以,在教学活动中既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要重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该观点只强调了学生是教育的对象,而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过于强调教师的作用。

(2)从师生关系的角度来看,学生无条件服从教师的指挥是专制型师生关系的表现。而新型师生关系是民主型的。具体体现为:尊师爱生、民主平等、教学相长。

4.教师专业发展主要是指专业知识、专业能力方面的发展。

答:错误。

教师专业发展是指教师作为专业人员,在专业思想、专业知识、专业能力等方面不断完善的过程,即由一个专业新手逐渐发展成为一个专家型教师的过程。其包括:专业理想的建立、专业知识的拓展与深化、专业能力的提高以及专业自我的形成。

5.师生关系就是教与学的关系。

答:错误。

师生关系是一个结构复杂的多层次的关系体系,是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彼此所处的地位、作用和相互对待的态度等。教与学的关系只是其中的一部分,是师生关系中最基本的表现形式,也是师生关系的核心。除此之外还包括:以年轻一代成长为目标的社会关系;以人际认知关系、情感关系、个性关系为代表的心理关系等。

三、简答题

1.教师应具备哪些基本的知识素养?[2013年真题]

答:教师素养是指能够顺利从事教育活动的基本品质或基础条件。教师角色特征和职业特点以及教师劳动的特点,决定了教师职业的高素养要求,其中,知识素养包括:

(1)政治理论知识。教师必须以一定的政治理论观点统率各科教学。

(2)学科专业知识。教师必须对本学科的历史、现状、未来等有精湛的研究、独特的见解、深厚的功底。

(3)广博的文化基础知识。因为各学科知识并非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的。

(4)教育科学知识。包括教育学、心理学以及各科教材法等方面的知识。

2.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对学生的基本义务作了哪些规定?[2012年真题]

答:学生的义务是指学生依照教育法及其他有关法律、法规,在参加教育活动中必须履行的义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的学生的基本义务包括:

(1)遵守法律法规。学生作为国家公民之一员,遵守法律、法规是一项基本要求。

(2)遵守学生行为规范,尊敬师长,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尊敬师长是遵守学生行为规范的具体要求,是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修养的具体体现。

(3)努力学习,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完成规定的学业,以便使自己成为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学生的首要任务,也是学生区别于其他公民的一项主要义务。

(4)遵守其所在学校或其他教育机构的管理制度和规定。遵守学校或其它教育机构的管理制度与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在实质上是一致的,学生作为广泛的教育活动主体之一,有义务加以遵守和服从。

3.师生关系的本质是什么?我国社会主义新型师生关系的特点有哪些?

答:(1)师生关系的本质是一种特殊的社会关系。

(2)我国社会主义新型师生关系的特点是:

尊师爱生。学生尊重教师是尊重知识、尊重文化的表现,教师热爱学生应是一种热爱祖国教育事业,关心人类未来的深层次情感。教师要对所有学生一视同仁地关心爱护。

民主平等。民主平等不仅是现代社会民主化趋势的需要,也是教学生活的人文性的直接要求和现代人格的具体体现。它要求教师要一视同仁地对待学生,同时也要求学生正确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行为,学会合作和共同学习。

教学相长。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两者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关系。

心理相容。心理相容是指教师与学生之间在心理上协调一致,在教学实施过程中表现为师生关系密切、情感融洽、平等合作。

4.简述教师劳动的任务和特点。

答:教师是人类文化科学知识和社会思想、道德风尚的传递者。教师通过自己的劳动培养人,既促进社会的发展,又促进人自身的发展。

(1)教师劳动的任务:做好教学工作;做好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工作;关心学生的身体和生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教师劳动的特点:强烈的示范性;独特的创造性;空间的广延性和时间的延续性;长期性和间接性;复杂性。

5.教师的劳动为什么具有复杂性?

答:教师劳动的复杂性是由以下因素决定的:

(1)教育目的的全面性。教师劳动的目的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而不是单方面发展的人。

(2)教育任务的多样性。教师不仅要教书,还要育人,教师要实施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所要完成的教育教学任务是多样的。

(3)劳动对象的差异性。教师的劳动对象是千差万别的人,教师不仅经常要在同一时空条件下面对全体学生,实施同一的课程计划、课程标准,还要根据每位学生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

四、论述题

1.联系实际谈谈如何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答:(1)良好师生关系的重要性

教师与学生是教育活动的主要承担者,是教育系统中两个最基本的要素。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育活动顺利进行和教育目标完成的基本保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既是教育工作者的共同追求,又是教育规律的必然要求。

(2)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的基本策略

就教育内部而言,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要靠双方共同努力。教师在师生关系建立与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起着主导作用。所以要建立民主、和谐亲密、充满活力的师生关系,对教师来说,有以下几种策略:

了解和研究学生。教师要与学生取得共同语言,使教育影响深入学生的内心世界,就必须了解和研究学生。了解和研究学生包括了解学生个体的思想意识、道德品质、兴趣、需要、知识水平、学习态度和方法、个性特点、身体状况和班集体的特点及其形成原因。了解和研究学生存在于教师教育生活的全过程中。

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学生观就是教师对学生的基本看法,它影响教师对学生的认识及其态度与行为,进而影响学生的发展。正确的学生观包括:学生都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学生的不成熟性具有成长价值;学生具有主体性,特别是创造性;学生是责权主体,有正当的权利和利益;学生是一个整体的人,是知、情、意、行的统一体。正确的学生观来自教师对学生的观察和了解,来自教师向学生的学习和对自我的反思。

热爱、尊重学生,公平对待学生。热爱学生包括热爱所有学生,对学生充满爱心,经常走到学生之中,忌讳挖苦、讽刺学生、粗暴对待学生。尊重学生特别要尊重学生的人格,保护学生的自尊心,维护学生的合法权益,避免师生对立。教师处理问题必须公正无私,使学生心悦诚服。

主动与学生沟通,善于与学生交往。师生关系一般要经历生疏、接触、亲近、依赖、协调、默契等阶段。在师生交往的初期,往往出现不和谐因素,如因为不了解而不敢交往或因误解而造成冲突,这就要求教师掌握沟通与交往的主动性,经常与学生保持接触、交心;同时,教师还要掌握与学生交往的策略和技巧,如寻找共同的兴趣或话题,一起参加活动,邀请学生到家做客,通信联系等。

努力提高自我修养,健全人格。教师的素质是影响师生关系的核心因素。教师的师德修养、知识能力、教育态度、个性心理品质无不对学生产生深刻的影响。教师要使师生关系和谐,就必须通过自己崇高的理想,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渊博的知识,严谨的治学态度,活泼开朗的性格,多方面的爱好与兴趣等来吸引学生。为此,教师必须:加强学习和研究,使自己更加智慧;经常进行自我反思,正确评价自己,克服个人的偏见和定势;培养自己多方面的兴趣和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学会自我控制,培养耐心、豁达、宽容、理解等个性品质。

 

2.联系当前实际论述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养。

答:教师的劳动是一件极其严肃的事情。这就要求教师对自己的教育活动必须持十分慎重的态度,否则就会祸害学生、误人子弟。教师劳动的特点以及由此所决定的教师劳动的严肃性,对教师的素养提出极高的要求。教师所应具备的基本素养包括:

(1)高尚的师德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作为塑造他人灵魂的人,教师首先自己要有高尚的灵魂。因此,教师必须不断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

(2)现代人的素质

教师要求学生要有开拓精神,首先自己要有进取意识,而不是因循守旧、安于现状;教师要求学生要有独立性,首先自己要有独立意识,而不是唯书唯上、人云亦云;教师要求学生要有民主观念,首先自己要有民主精神,而不是独断专行、妄自尊大;教师要求学生要有参与意识,首先自己要有主人翁态度;教师要求学生要有协作精神,首先自己要有群体意识,而不是相互拆台;教师要求学生要有效率感,首先自己要守时惜时,而不是拖拖拉拉,不求时效。

(3)渊博的知识和多方面的才能

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向学生传授科学文化知识,促进学生个性全面发展。因此,一个好教师的基本条件之一,就是要有比较渊博的知识和多方面的才能。

(4)掌握教育科学和教育能力

教师要想增强工作的自觉性,少走弯路,少犯错误,必须学习教育学、心理学、教学法等方面的知识,掌握正确的教育观点,了解教育工作的基本规律和基本方法,并用以指导自己的教育实践。现代教育不再需要只有某种专业知识的教书匠式的教师,而需要既有专业知识,又有教育理论和教育能力的教育家式的教师。

总之,教师的素养直接关系到教育工作的成败。教师的素养也是建立教师威信的基础。教师的素养还是造成教师劳动价值的巨大差异的重要原因。广大教师要根据社会的需要、教育的特点和自身的水平,不断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的素养,以便更好地从事教育教学工作,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