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名词解释
1.前摄抑制与倒摄抑制[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研]
答:前摄抑制与倒摄抑制的区别在于:
(1)前摄抑制是指先学习的材料对后学习的材料的识记和回忆起干扰作用。在对无意义材料的识记中,前摄抑制是造成遗忘的重要原因之一。至于对有意义的材料的识记,由于联系较多,较易分化,受前摄抑制的影响可能较少。
(2)倒摄抑制指后学习的材料对先学习的材料的保持和回忆起干扰作用。倒摄抑制受前后两种学习材料的类似程度、难度、时间的安排以及识记的巩固程度等种种条件的制约。研究表明:在先后学习的材料完全相同时,后来的学习即是复习,不会产生倒摄抑制。在学习材料由完全相同向完全不同逐步变化时,倒摄抑制的作用也随之逐渐变化。在学习两种不同材料时,如果后来学习的材料在难度上不同,倒摄抑制的作用也就不同。
2.编码特定原则(encodingspecificityprinciple)[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研]
答:编码特定原则是指在学习时进行编码工作后(包括学习材料及学习时的内外在情境),如果检索时的内外在情境和编码时的情境相似,则情境可提供额外线索,记忆较容易提取,主要分两种情况:
(1)背景依赖:提取时,外在背景和编码的情境相同较易提取。
(2)状态倚赖:编码和提取时的生理或心理状态差异愈小,提取效果愈好,此时记忆将有部分依赖学习时的内在状态,称为状态依赖学习。
3.智力[南开大学2006年研]
答:智力是心理学基本概念。至今心理学界尚无公认的定义。韦克斯勒认为,是指使个人有目的地行动、合理地思考、有效地应付环境的一种综合能力。中国多数心理学家认为,是个体顺利从事某种活动所必需的各种认知能力的有机结合;是一种综合的心理能力,是进行学习、处理抽象概念、应对新情境和解决问题以适应新环境的能力。
对智力内涵的不同定反映心理学家对智力的三种基本研究取向:
(1)因素结构取向。试图从心理测量学的角度探讨智力的组成。
(2)信息加工取向。试图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探讨构成智力行为的心理过程,从人类从事智力活动时展示的认知过程来理解智力,通过实验的方法测定智力活动中的各种心理过程以研究智力的心理本质。
(3)原型取向。放弃对智力的严格定义,根据公众对智力的看法探讨智力的性质,通过与智力“原型”,有关特征的比较来确定个体智力的高低。
个体的智力水平通过智力测验来评定,最常用的测验有斯坦福一比内量表、韦克斯勒成人和儿童智力量表等。
4.概念[上海师范大学2001年研]
答:概念是人脑反映客观事物本质特性的思维形式。概念包括内涵和外延两个方面。内涵是指概念反映的事物的一般特性(即共同关键特征),即概念的含义;外延是指概念包括对象的总和,即概念适用的范围。概念的内涵越大,它的外延就越小;概念的内涵越小,它的外延就越大。概念在实践过程中抽象出事物的本质属性并推广到同类的其他事物而形成,能
使一类事物与另一类事物区别开来,是判断和推理的基础。在感性认识基础上形成的概念是相对稳定的,并构成对所反映事物的全部知识经验的核心,使有关的知识经验围绕这个核心构成一个系统。这种系统,既有利于知识经验的记忆,又为人获得新的系统化的知识经验提供必要的条件,使人能够凭借概念把已有的知识经验运用到各种情境中。
5.最小可觉差[上海师范大学2005年研]
答:最小可觉差也叫差别阈限,是感受性特征指标。它指刚能引起差别感觉的两个同类刺激间的最小差别量。最小可觉差值等于上差别阈限与下差别阈限的平均数。在测定差别最小可觉差时,当有50%的次数感觉为大于标准刺激的刺激强度,另外50%的次数感觉为等于标准刺激的刺激强度,则其二者的差,就是刚刚感受到比标准刺激强的刺激的增量,称为上差别限。当有50%的次数感觉为等于标准刺激的刺激强度,另外50%的次数感觉为小于标准刺激的刺激强度,则其二者的差,就是刚刚感觉到比标准刺激弱的刺激的减少量,称为下差别限。德国生理学家韦伯通过系列实验发现,个体能感觉到的刺激变化,取决于该刺激变化的相对量。最小可觉差可用最小变化法、平均差误法和和恒定刺激法测得。
6.婴儿的分离焦虑[首都师范大学2006年研]
答:婴儿的分离焦虑是指婴儿在与父母分离或面临分离的威胁等情况下,表现为恐惧、焦虑紧张、不安等情绪反应。这种分离焦虑几乎与婴儿和主要抚养者依恋的建立同时发生。其产生与婴幼儿的认知能力、应付情境的能力以及依恋关系的性质等因素有关。
英国学者鲍尔比1973年研究认为,婴儿的分离焦虑发展经历以下三个阶段:
(1)反抗阶段。与亲人分开后,婴儿非常不安、悲伤,竭力想回到亲人身边,有大哭、四肢乱动等动作。
(2)失望阶段。婴儿感到无法招回亲人,反抗行为减少,表情迟钝,动作减少。
(3)超脱阶段。此时婴儿会接受别人的照料,能比较正常地活动,但当母亲或其他亲人来看他时又会表现出不安、哭闹。
7.比率智商[苏州大学2006年研]
答:比率智商是智商的一种形式,是表征个体智力发展相对水平的一种指标,斯坦福—比内智力量表首次采用。计算公式为,式中IQ表示比率智商.MA表示心理年龄或智力年龄,CA表示实足年龄或实际年龄。
比率智商依赖智力年龄与实足年龄的比值。其局限性如下:
(1)心理年龄不可能永远随实足年龄的增加而增加,超过一定的年龄,再按这个公式计算就会得出智,随年龄增长而下降的结论;
(2)若两个智力测验的标准差不同,所得的结果便不能进行比较。智力测验中已较少使用,由离差智商代替。
8.思维[武汉大学2004年研]
答:思维是认知活动的一种。指人脑借助言语、表象或动作实现的、对客观现实的概括和间接的反映。它反映的是事物的本质特征和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具有概括性和间接性两个基本特征。前者表现为它反映的不是个别的事物或事物的个别属性,而是事物的一般特性以及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后者表现为它不是反映直接作用于人的感官的事物的属性,而是以已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对事物进行间接的反映。思维不同于感知觉,但又离不开感知觉活动提供的感性材料。在思维过程中,人只有在获取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才能在头脑中对事物进行分析与综合、抽象与慨括,并通过概念、判断、推理等思维形式把握事物的本质特征与内部联系。人的思维与语言是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语言既是引起思维活动的直接动因,又是思维活动赖以进行的载体。但语言并不是思维的唯一工具,人们还可以利用表象和动作来表达和交流思想。如聋哑人丧失了语言,仍可以借助手势、表象等进行非语言的思维。按照发展水平的不同,思维可以分为直观动作思维、具体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等。
9.深度知觉[中国人民公安大学2005年研]
答:深度知觉包括立体知觉和距离知觉。它也是以视觉为主的多种分析器协同活动的结果。深度知觉比形状知觉和大小知觉更为复杂,它依赖许多深度线索。这些线索分别是:对象的重迭、线条透视、空气透视、明暗和阴影、运动视差、眼睛的调节、双眼视轴的辐合、双眼视差等。其中,双眼视差对知觉深度和具有重要的意义。当物体的视像落在两眼网膜的对应部位时,人们看到单一的物体;当视像落在网膜非对应部位而差别不大时,人们将看到深度和距离;两眼视差进一步加大,人们将看到双像。
10.功能固着[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研]
答:功能固着是指一个物体经常用于某种特殊的功能而使人们把该功能固定于这种物体的现象。如盒子是装东西的、笔是用来写字的等。在功能固着的影响下,人们常常难以摆脱物体用途的固有观念,从而不能灵活地解决问题。德国心理学家邓克尔第一次发现并用实验加以验证。他要求被试使用五种熟悉的工具解决五个新问题。实验组在解决问题前对工具的习惯用法进行了练习,增加了功能固着的倾向;控制组则直接解决问题。结果是控制组的成绩大大超过了实验组。克服功能固着需要功能变通,即人们灵活地使用已有的工具或材料,使它们服务于当前解决问题的目的。功能变通一方面要求解决熟悉物体的不同功能,另一方面也要具有思维的灵活性。
11.意识[北京科技大学2006年研]
答:意识是人特有的一种心理反应形式,指个体对环境刺激及自身感受、记忆和思维的觉知以及对自身行为和认知活动产生、维持和中止的监控。
意识概念本身很复杂,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理解:(1)意识是一种知觉。在这个意义上,意识意味着“观察者”觉察到了某种“现象”或“事物”,如:你发现刚刚打扫干净的教室,听到动听的音乐等。同样,人也能感觉到某些内部的状态,如:疲劳、焦虑等等。(2)意识是一种高级的心理官能。意识对人的身心系统起整合、管理和调控的作用。即,意识不只是对信息被动的觉察和感知,它具有能动性和调节作用。(3)意识是一种心理状态。它可以分为不同的水平和层次,从无意识到意识,是一个连续体。人的意识是由认知、情绪、情感、欲望等构成的一种丰富而稳定的内在世界,是人们能动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内部资源。人的活动是在意识的指导下有明确目的、能够预先计划达到目的的方法和手段,通过意识可以觉察外部事物的存在和自己内部的心理活动。注意与意识密切联系。
12.表象[中山大学2006年研]
答:表象是基于知觉在头脑内形成的感性形象。包括记忆表象和想象表象。前者指感知过的事物不在面前而在脑中再现出来的该事物的形象。后者指对知觉形象或记忆表象进行一定的加工改造而形成的新形象。表象具有直观性,但不如知觉映象鲜明、完整和稳定。具有一定的概括性,是从感知过渡到思维的中间环节。根据表象形成时其主导的感觉通道不同.可分为视觉表象、听觉表象、运动表象、嗅觉表象、味觉表象、触觉表象等。在心理学发展的早期,主要是对表象的某些方面进行定量评定,如测量人的表象的鲜明性、表象的性别和年龄差异等。在行为主义统治时期,表象的研究趋于停顿。现代认知心理学崛起后,表象的研究得到迅速发展。大部分研究着眼于信息的表征,如美国认知心理学家谢泼德及其同事关于心理旋转的研究;美国认知心理学家科斯林关于心理扫描的研究等。
13.隐蔽观察者[北京大学2005年研]
答:隐蔽观察者是由希尔加德(1992)提出,是指受试者在催眠状态下存在着的较为真实的意识。希尔加德将催眠时被掩盖的真实的意识叫做隐蔽的观察者,指在催眠状态下,受试者并不因催眠师的暗示而完全失去自己。
他认为,催眠后人的意识分离为两个层面:第一个意识层面是,受试者接受暗示之后所意识到的一切新经验,其性质可能是失实的,扭曲的;第二个意识层面是,催眠当时隐藏在第一个层面之后,不为受试者所意识到的经验。但它是受试者根据自己的感觉产生的,是比较真实的。由于催眠时受到暗示的影响,第二层意识被第一层所掩盖,致使受试者不能经由口语陈述出来。
14.无条件的积极关注[北京大学2006年研]
答:无条件的积极关注是指不对咨询者的行为做任何评价,但要真诚投入感情与其交流,给予来访者以积极的关注,使其能自由发掘他的全部概念和经验,从而形成一致的自我概念。
罗杰斯在他的自我理论中提出无条件的积极关注。他认为在个体发展过程中,每个人都有对爱,尊重,同情和关怀这一类情感的需要,称为积极关注的需要。但在个体社会化过程中,往往只有在个体做出社会赞许行为时,人们才会关注他,其关注需要才能得到满足。这种关注被称为有条件积极关注。罗杰斯认为这种有条件关注使人们被迫否定自己对经验的体验而迎合他人的标准,造成自我和经验间的分歧,最终可能导致顺应不良。所以在他的心理治疗中,主张无条件的积极关注。
15.语言理解[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研]
答:语言理解是指人们借助于听觉或视觉的材料,在头脑中建构意义的一种主动、积极的过程。理解语言一般分为互相联系的三个阶段:知觉阶段、解析阶段和应用阶段。知觉阶段是人们通过视觉或听觉接受语言刺激,并对这些材料进行初步的加工。解析阶段是将语言材料中的单词转化为它们所代表的意义,这是语言理解的一个最重要的阶段。语言理解还表现在对言语刺激作出某种特定的反应,这是语言理解的应用阶段。正确的应用表明着理解,而错误的应用说明理解得不正确或不完全正确。理解语言是一种主动、积极的建造意义的过程。语言接受者在头脑中想象语言所描述的情境,通过期待、推理的活动去揭示语言的意义。理解语言依赖于人们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人们的知识经验不同,对同一语言材料的理解也会有很大的差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