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思和《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笔记和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7章 寻求历史与现实的呼应

7.1 复习笔记

一、历史题材创作的繁荣

(一)历史题材创作繁荣的原因

1以“双百”方针提出为标志的文艺政策的调整,打破了无形中形成的题材方面的禁忌,为历史题材创作的繁荣局面的出现提供了可能;

21957年的反右运动,文艺界对“现实主义深化论”、“干预生活”的文学思潮的批判,又形成了新的禁区,使得作家不得不回避直面人生、指陈时弊的创作,转向历史,以曲喻隐指的方式表达他们对现实的多层次的体验与感受;

31949年以后由于对“新生活”的陌生,在写作上出现了平庸乃至停滞的现象,历史题材创作为他们提供了新的领域。

(二)历史题材创作的类型

1在“古为今用”的原则下创作的为当时政治路线、现实政策服务的作品;

以郭沫若的历史剧《蔡文姬》、《武则天》,曹禺的《胆剑篇》和姚雪垠的《李自成》为代表。

2借历史题材曲折地表达自己心曲的“个人话语”的作品;

以田汉的《关汉卿》,陈翔鹤的《陶渊明写<挽歌>》、《广陵散》,黄秋耘的《杜子美还家》《顾母绝食》、《鲁亮侪摘印》,冯至的《白发生黑丝》,姚雪垠的《草堂春秋》为代表。

3带有强烈的民间趣味与民间意识的作品。

以吴晗的《海瑞罢官》为代表。

(三)关于历史剧问题的讨论

60年代初,理论界由历史剧创作是否应该忠于史实引发了一场关于历史剧问题的讨论。这场讨论涉及到如何坚持唯物主义历史观塑造历史题材的问题即是否可以改动史实本身。

1讨论过程

(1)史学家吴晗区分了“故事剧”与“历史剧”,认为历史剧必须有历史根据,人物、事实都要有根据,不许可虚构夸张;

(2)李希凡不同意吴晗的观点,认为历史剧“是艺术而不是历史”,因而“在忠于历史生活、历史精神的本质真实”前提下,可以对一些历史事实、历史细节加以虚构夸张。

2讨论结果

这场争论导致了茅盾的《关于历史和历史剧》这篇重要论文的产生,他认为“历史剧既应虚构,亦应尊重历史;虚构而外的史实,应尽量遵守事实,不宜随便改动”。

3评价

(1)正面评价

从整体上看,这场论争在遵守共同前提的情况下,默认了“历史剧的任务不仅仅是反映客观的历史真实,更重要的是要通过历史的真实,从中取得教育和鼓舞的作用,有利于今天的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

这场论争承认了根据现实政治需要来重新塑造历史形象的合法性与权威性;

(2)负面评价

这场讨论很难从理论原则上阻止历史剧创作任意地古为今用、不尊重历史事实的态度;

这场讨论没有为真正的文学杰作的产生创造条件。

二、知识分子英雄形象的再现:《关汉卿》

(一)作品概述

《关汉卿》创作于1958年,作者田汉。这部话剧被认为是田汉最成功的剧本。

(二)关汉卿形象塑造的成功之处

1关汉卿形象是身为“剧作家”、“作家”乃至“知识分子”的田汉的一个理想化的自我描绘、自我认定;

2关汉卿形象虽然与当时主流意识形态话语塑造的知识分子形象不太一致,但却是公开文学中知识分子的精英意识的最后表露;

3关汉卿形象符合30年代以来左翼知识分子对自己的职责与形象的集体认定,是对反抗黑暗、为被压迫人民代言这一知识分子的现实战斗精神的自觉捍卫。

(三)《关汉卿》的人物设计

1关汉卿

(1)形象塑造遵循“正义”“理想”的原则;

(2)他不是一个现实的人物,而是一个象征性的人物,象征着知识分子的理想人格,只考虑“为民伸冤”;

(3)形象是单向、扁平的。

2叶和甫

(1)形象塑造遵循“现实”的原则;

(2)他是一个现实的人物,一个反面的知识者形象——统治者的帮凶,担任的是一个劝降的角色,只考虑声名富贵;

(3)他与关汉卿的形象形成了一个鲜明的对照。

3两个形象之间的对照关系

象征着理想和现实两种原则的决裂:即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中,知识分子要么坚持自己的使命、理想与人格,要么就只能陷于堕落的境地,舍此别无选择。

三、知识分子心声的曲折表露:《陶渊明写<挽歌>》

(一)作品概述

《陶渊明写<挽歌>》创作于1961年,作者陈翔鹤,这是一篇历史小说。

(二)陶渊明的形象

1强调的不是达观的生存态度,而是潜藏在这种达观态度后面的感慨与“殷忧”;

2自觉地与权力中心——不论是精神上的权力中心,还是现实的政治权力中心保持一种疏离关系,保持自己独立的精神立场不受时代污染;

3充满了与时代主流疏离的孤立之感和苦闷心态。

(三)《陶渊明写<挽歌>》的成功之处

1通过一种个人性的叙事立场,通过对历史人物的追忆,陈翔鹤也由此间接地表露了一种个人性的面对时代的态度;

2作者能够以今人的目光,洞察古人的心灵,体会到古人的情怀,揣摩古人的心事,展示古人的风貌,将现实寄托与历史故事融为一体,通过对历史的重塑表现作者的个性、爱恨褒贬;

3远远超过了那些“借古颂今”、“以今例古”的戏剧,为解读当时一些知识分子的精神立场提供了很好的文本依据。

四、清官形象的理论与创作:《十五贯》与《况钟的笔》

(一)《十五贯》

1作品概述

《十五贯》根据传奇《双熊梦》改编,删去了其中巧合的情节与神明托梦破冤狱的思想,是一出较纯粹的“公案戏”。

2主要内容

无赖娄阿鼠杀死酒徒尤葫芦并盗其十五贯钱,尤的继女苏戍娟当夜因父亲戏言要卖她出走投亲,路遇客商熊友兰身上恰好带十五贯钱,昏官知县过于执于是以之为据,妄断苏熊二人盗钱、杀父、淫奔,判其死刑。清官况钟监斩时发现冤情,越权过问,在仔细查勘后发现凶手的蛛丝马迹,于是化装成拆字先生微服私访,以拆字奇招诱使真凶娄阿鼠招供,将之缉拿归案,平了苏熊二人的冤狱。

3艺术特色

(1)浓厚的民间趣味、民间感情、民间意识;

(2)奇案与破案具有强烈的趣味性;

(3)体现了官方、知识分子和民间对历史的不同想象和寄托。

(二)《况钟的笔》

1作品概述

《况钟的笔》是巴人的一篇杂文,创作于1956年5月。

2主要内容

文章从况钟“那枝三起三落的笔”联想到他“善于在笔底下看到人”的人道主义精神,对现实中官僚主义者用笔的不负责任与恶毒作了让人悚目惊心的刻画。

3文学价值

(1)有劝谏之意;

(2)站在知识分子的立场上批判现实;

(3)强调用笔的严肃性、“笔下有人”的人道主义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