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思和《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第2版)笔记和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3.2 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一、选择题

下列人物形象属于“中间人物”的是(  )。(北京大学2010年研)

A.梁生宝

B.萧长春

C.王金生

D.梁三老汉

【答案】D

【解析】中间人物论认为,先进的、落后的群众数量始终是少数,中间群众占大多数。创作文艺作品时要更多地反映大多数中间人物。60年代文坛在对于柳青《创业史》中“ 中间人物”梁三老汉形象的讨论中,邵荃麟提出“写中间人物”的见解。他强调描写英雄人物是应该的,但两头小,中间大;中间人物是大多数,而反映中间状态人物的作品比较少。

二、简答题

“十七年”农村题材小说的特点。(中国人民大学2010年研)

答:“十七年”农村题材小说以赵树理的小说创作为代表。赵树理小说在艺术的民族化、大众化方面,取得了卓越成就,这主要表现在人物描写、结构安排、语言运用等方面。

(1)在斗争的发展中来展现人物形象

在人物描写上,赵树理不是在静止的状态上消极地描写人物,而是在斗争的发展中来展现人物的性格。比如《李有才板话》中的老杨的性格,就是在阎家山两个阶级激烈搏战的斗争环境中得到充分表现的。

(2)善于通过人物言行显示人物的性格

赵树理总是通过人物自己的行动和语言来显示他们的性格,表现他们的思想情绪。对二诸葛、三仙姑这两位“神仙”性格的刻画,就是采用这种方法最成功的例证。

(3)结构上继承与创新并举

在结构上,赵树理小说继承古典小说、评话说书的结构方法,大多采用单线发展的写法,但又适应时代要求,摈弃了传统的章回体形式,接受了五四以来新小说的形式,并且融汇贯通,进行艺术冶炼,使小说的结构形成了鲜明而新颖的民族特色即故事完整,有头有尾;情节连贯,曲折多变;疏密相间,脉络清晰。

(4)小说语言颇具民族特色

赵树理小说运用的语言完全是活在人民群众口头上的语言,生动活泼,通俗易懂,形象鲜明,风趣幽默,富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具体地说,就是有着口语化、形象化、个性化和独特的民族风格特色。

三、论述题

1谈谈赵树理及其“山药蛋派”创作的历史贡献和时代局限。(浙江大学2011年研)

答:“山药蛋派”是以赵树理为代表,部分艺术风格、审美追求相互接近的山西作家所构成的一个以写农村题材小说为主的文学流派。除赵树理外,主要成员还有马烽、西戎、束为、孙谦、胡正等。其代表性的小说作品有《小二黑结婚》、《李有才板话》、《三里湾》(赵树理)、《我的第一个上级》(马烽)、《宋老大进城》(西戎)、《奇异的离婚故事》(孙谦)、《七月的庙会》(胡正)等。

(1)历史贡献

以赵树理为代表的“山药蛋派”对中国新文学史作出了重大贡献:

“山药蛋派”的文学创作是半个世纪以来中国农村社会变迁和中国农民生存状态的一面镜子。他们的作品描述了中国农村历史变迁的尖锐性、复杂性和曲折性,也反映了中国农民的生存状况,塑造了一批真正的农民形象。这些形象从思想、情感、习性、气质到思维表达形式、生存方式都具有地道的农民特质。

体现了“为农民服务”的“人本主义”文学思想。在中国新文学史上,“山药蛋派”是一个从始到终的、全心全意为农民服务的文学流派,这在新文学史上是绝无仅有的。他们从文学描写的客体对象,到创作塑造的审美形象,直至阅读者都是以农民为对象。

复兴民间话语,弘扬民间文艺,提升民间文艺的品位,使民间文艺登上文学的大雅之堂,是“山药蛋派”的又一突出贡献。以赵树理为代表的“山药蛋派”为中国新文学继承传统文学特别是继承和弘扬民间文艺方面做出重大贡献。他们一方面创造性地利用民间文艺样式,创造了新文学的新品种“评书体小说”“新章回体小说”等;另一方面扩大、改造民间曲艺和地方戏剧促使其登上大雅之堂;同时他们还学习借鉴西洋的文学样式,同民间文艺相融合,创造了农民式的话剧、电影。

(2)时代局限

由于时代和个人等方面的原因,使得他们的作品中存在着局限和不足:

他们虽然身处农村翻天覆地的大变革时代,但其作品反映农村的生活面不够广阔,作品容量不够博厚,缺少气壮山河的画幅和史诗的气度。

他们虽然塑造了许多个性鲜明的艺术形象,但从总体看,仍存在着重事轻人的倾向,很少塑造出像阿Q、朱老忠、梁三老汉这样性格丰富、立体感强、高度典型化的艺术形象。

他们过分强调写“问题小说”,或者为了配合中心任务,使得部分作品有就事论事,图解政策,概念化的毛病,缺乏艺术感染力。

在重视向中国古典文学和民间文学优良传统学习的同时,他们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对外国文学创作经验的借鉴。

由于都重视共同的美学追求,致使山药蛋派的模式化创作越来越明显,每个作家的个性风格反而被淹没了。

总之,赵树理及其“山药蛋派”的文学理论起源于40年代赵树理组织的通俗文化研究会以及集体撰写的《“通俗化”引论》。它所提出的“文化大众化”和“新启蒙”的思想主张,成为这些作家自觉的艺术实践的旨归。“山药蛋派”的写作在五六十年代形成具有全国影响的流派风格。其秉承革命现实主义的创作原则,围绕正在发生变革的农村生活和变革中所出现的新人物(既有先进人物,也有中间人物和后进人物)、新思想、新问题来展开叙事,注意在农村政策和现实缝隙之间,寻找人物和主题的叙述可能;小说大多具有大众化、日常生活化和地方特色;语言注重口语化,貌似朴拙而又略带诙谐;刻画了不少性格鲜明的新时代的农民形象。

220世纪中国乡土文学的发展。(南京大学2011年研)

答:20世纪中国乡土文学在继承和创新中不断向前发展,主要表现在:

(1)二十年代的乡土文学:农民麻木愚昧

乡土文学的出现溯源于鲁迅的《故乡》,在“为人生”文学主张的影响和发展下出现,寓居于京沪大都市的游子,目击现代文明与宗法农村的差异,在鲁迅“改造国民性”思想的启迪下,用隐含着乡愁的笔触,将“乡间的死生、泥土的气息,移在纸上”。以其刚健、清新、朴野之气使创作界的面目焕然一新。他们主要运用现实主义的叙事方法书写出底层民众的苦难与愚昧麻木,表现了作家们的人道主义立场;又由于挟带着各种乡情民俗的纪实和描写,显示了鲜明的地方色彩,从总体上呈现出比较自觉而可贵的民族化的追求。代表作有彭家煌的《怂恿》、王任叔的《疲惫者》、许钦文的《疯妇》、台静农的《地之子》等。

(2)三十年代的乡土文学:农民觉醒反抗

20世纪30年代,茅盾、叶紫、王统照等作家响应左翼文学的号召,积极反映现实的疾苦,尤其是农村的苦难,创作了一大批反映农村经济崩溃、农民破产的作品。他们在自己的创作中,努力描写农村现实生活的真实性,反映了当时农村“丰收成灾”的典型现象,大规模地揭示了农民的苦难。如王统照的《山雨》写富裕农民奚大有一家的不幸,另外还有茅盾的《农村三部曲》,叶紫的《丰收》等。30年代的小说中,作家们坚持写中间熟悉的乡村生活,从不同的层面反映了濒于破产的农村经济和贫困悲惨的农民生活,并真实地表现农民觉醒成长的不同程度。叶紫笔下的洞庭湖畔的农村,农民觉醒反抗表现得更为自觉,显示了农民革命斗争的深刻历史性。《山雨》力透纸背地写出中国北方农村的真实,重在反映民不聊生铤而走险的自为状态,以及“山雨愈来风满楼”的农村变动情势。

(3)四十年代的乡土文学:新旧农民形象的塑造

赵树理在解放区的文坛上崭露头角。在现代文学史上,赵树理是继鲁迅之后最了解农民的作家。赵树理事实上承继和推进了这一文学传统,他直接与农民对话,展示劳动者在逐步打破枷锁的过程中所焕发的历史主动精神和新的道德风貌。

赵树理深切地懂得旧中国农民的痛苦不仅仅在政治上受压迫、经济上受剥削,而且在于精神上的被奴役,他最懂得农民在摆脱旧的文化、制度、风俗、习惯束缚的极端艰巨性。这样,赵树理在观察表现中国社会时,就有了与鲁迅大体相同的角度,即从农民的精神面貌、心理状态以及人与人的关系的角度去进行历史的考察。但赵树理的时代又不同于鲁迅的时代:这是一个农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起来摧毁农村封建残余势力、走上彻底翻身道路的新时代,赵树理主要表现中国农民在政治、经济翻身过程中所实现的思想上的翻身——农民精神、心理状态的变化,人的地位及家庭内部关系的变化,并且从这个变化过程中,来显示农民改造的长期性和艰巨性。由于时代前进了,解放区农民获得了初步的民主和经济上的翻身,他们的处境与地位不同于过去的任何历史时代,因此,在赵树理的作品中,不仅写出了生活的消极面和农民的弱点,更写出了占主导地位的光明面和新生的事物。他的作品尽管描写了老一代尚未觉醒的农民,描写了封建思想毒害了的农民干部和知识分子,但是读了之后仍给人以信心和力量,其原因就在于他还塑造了更多的农村新人的形象,描写了新人物的出现的社会环境。小二黑和小芹的爱情建立在一种对新的民主社会的理想渴求之上,是带有更多社会变革色彩的爱情,因此他们为爱情的斗争就被赋予政治的内涵,表现得格外坚决。《李有才板话》中的李有才清醒冷静,深沉老练,幽默风趣,赵树理在他身上挖掘出了崇高的性格美。

(4)五六十年代的乡土文学:留有历史痕迹的农民

五六十年代农村题材小说塑造得比较成功的农民形象虽然也烙上了鲜明的时代的印记,但从精神上仍然摆脱不了闰土、阿Q、老通宝、翠翠等优秀典型的历史胎记,或者说,正是那一代人物沿着历史的轨迹走到了新的现实环境里,如周立波的《山乡巨变》里的盛佑亭、王菊生、盛淑君和柳青的《创业史》里的梁三老汉、王二直杠、郭振山等等。

(5)新时期以来的乡土文学:多元思想冲击下的农民

改革开放以后,反映农村改革生活的小说层出不穷。改革初期,作家们主要注意农村新的经济政策给农村和农民生活带来的可喜变化。何士光的《乡场上》以一场颇带戏剧色彩的闹剧反映经济政策给人们心理上带来的变化。高晓声创作的“陈奂生系列”真切反映了农民生活和心理的深刻变化,塑造了十分独特又具有代表性的农民陈焕生的形象。陈奂生的精神,典型地表现了中国广大农民阶层身上存在的复杂的精神现象。他的形象是一幅处于软弱地位的没有自主权的小生产者的画像,包容着丰富的内容,具有现实感和历史感,是历史传统和现实变革相交融的社会现象的文学典型。作者对陈奂生既抱有同情,又对他的精神重荷予以善意的嘲讽,发出沉重的慨叹,这种对农民性格心理的辩证态度,颇具鲁迅对中国“国民性”的“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精神传统。

贾平凹在1983年底以后发表的《小月前本》、《鸡窝洼人家》、《腊月·正月》表现农村变革在人们的思想上引起的冲击,人们的世界观、道德观的微妙变化。80年代初期以后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一场非常重要的改革,极大地解放了农村的生产力。这场改革的价值出发点跟整个中国社会进程是一致的,即肯定人的主体价值和利益。其中人性的解放是一个重要符号。所以后来人们看到80年代后期一些写农村题材的作品包括长篇小说,像张炜的《古船》、贾平凹的《浮躁》,写农村改革的两种观念,两个时代的碰撞,虽然具有五六十年代那种史诗性长篇小说的特质,但在价值取向上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即肯定人的欲望和个体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