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上半年全国统考教师资格考试《地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级中学)真题及详解
考试时间:120分钟 考试总分:15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地理大发现以后,西方地理学迅猛发展,一般认为,近代地理学的发源地是( )。
A.美国
B.英国
C.德国
D.法国
【答案】C
【解析】近代地理学是同工商业社会相适应的知识形态,德国为近代地理学的发源地,其中最杰出的代表人物是洪堡德和李特尔。他们不仅是德国,也是全世界近代地理学的奠基人。
2.月球表面大面积的低洼平原叫月海,覆盖月海的岩石是( )。
A.石灰岩散
B.花岗岩
C.玄武岩
D.大理岩
【答案】C
【解析】月海是月球表面的主要地理单元,它的表层覆盖类似地球的玄武岩那样的岩石,即月海玄武岩。
3.上世纪90年代后,可持续发展理论在世界各地广泛传播,这种现象反映的文化扩散类型主要是( )。
A.等级扩散
B.传染扩散
C.刺激扩散
D.迁移扩散
【答案】D
【解析】文化扩散包括扩展扩散和迁移扩散。扩展扩散又可进一步分成传染扩散、等级扩散和刺激扩散;迁移扩散指某种文化现象与拥有这种文化现象的人或集团紧密联系,当拥有这种文化的人或群体迁移到新的地方时,会将文化传播到该地的过程。可持续发展理论作为特色文化理论,以迁移扩散的形式在世界广泛传播。
图1为我国四处著名旅游景点景观图,读图回答第4~5题。
甲 杭州三潭印月
乙 扬州五亭春早
丙 桂林龙脊梯田
丁 黄山猴子观海
图1
4.四处旅游景点中,旅游资源类型与其他三处不同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答案】C
【解析】甲、乙、丁三处均为自然景观,丙为人文景观。
5.观察四种旅游景观最需要选择最佳位置和角度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答案】D
【解析】黄山猴子观海是指在狮子峰北一座平顶的山峰上,有一巧石,如猴蹲坐,静观云海起伏,人称“猴子观海”。黄山猴子观海景观需要观赏者在特定的位置通过特定的角度来观察。
图2为我国钓鱼岛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回答6~7题。
5.图中甲乙两地的海拔相对高度是( )。
A.140米
B.200米
C.240米
D.320米
【答案】D
【解析】图中甲位于300m等高线上,乙地海拔大于0m,小于50m。因此,甲乙两地的相对高度介于250~300m之间。
7.关于钓鱼岛的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地势北缓南陡
B.山脉多呈南北走向
C.河流大多自北向南流
D.植被为热带雨林
【答案】A
【解析】通过等高线地形图可知,北部等高线稀疏,坡缓;南部等高线密集,坡陡。
图3为全球昼夜分布示意图,此时巴黎(东一区)为18日22时25分,读图回答8~9题。
图3
8.此时北京时间是( )。
A.17日15时25分
C.19日15时25分
B.18日5时25分
D.19日5时25分
【答案】D
【解析】北京位于东八区,与东一区相差7个时区(由东一区向东7个时区),因此时刻为22时25分加上7个小时,日期加一天。
9.该日,关于各地地理现象的比较,正确的是( )。
A.①地的自转角速度小于②地
B.②地的昼长小于③地
C.③地的正午太阳高度大于④地
D.④地的自转线速度小于①地
【答案】B
【解析】由上题答案北京和巴黎的时刻和晨昏线与极圈相切,可以推算此时为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所以②地的昼长小于③地。地球上任何一点(除南北极点)自转角速度均相等,①地和②地角速度一样,③地和④地正午太阳高度角相等。④地纬度比①地略低,线速度比①地大。
图4是2013年8月14日8时的等压线分布图(单位:百帕),读图回答10~11题。
图4
10.关于甲、乙、丙、丁四地天气系统的判断,正确的是( )。
A.甲地为冷锋
B.乙地为暖锋
C.丙地为反气旋
D.丁地为气旋
【答案】D
【解析】气旋在低空中心是低压,反气旋中心是高压。丁为低压中心,为气旋。
11.当日,甲乙两地均出现洪涝灾害,其降水类型主要是( )。
①甲地为锋面雨
②甲地为对流雨
③丙地为气旋雨
④丙地为地形雨
A.①④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答案】B
【解析】两种性质不同的气流相遇,它们中间的交界面叫锋面。在锋面上,暖、湿、较轻的空气被抬升到冷、干、较重的空气上面去。在抬升的过程中,空气中的水汽冷却凝结,形成的降水叫锋面雨。甲地处在冷暖锋交汇处,因此为锋面雨。随着气旋或低压过境而产生的降雨,称为气旋雨。丙地为气旋天气系统,因此为气旋雨。
快速公交系统(BRT)是一种新型的城市公共客运系统。图5为我国东部某城市BRT某站台分时段乘客流量统计图。读图回答12~13题。
图5
13.该站台所在的城市功能区最可能是( )。
A.中心商务区
B.居民住宅区
C.工业区
D.行政区
【答案】A
【解析】由图可知,在10:00~11:00之间,下车人数远远大于上车人数;20:00~21:00之间,上车人数远远大于下车人数,这两个时间段内,乘客流量发生的显著变化表明,该地区人口在这两个时间段内有显著流动,最有可能是中心商务区。
14.BRT开通带来的有利影响是( )。
A.加强城市之间交通联系
B.増加公共交通利用率
C.促进私家车产业发展
D.增加城市用地面积
【答案】A
【解析】BRT可以解决走廊内公交车拥挤和延误等问题,同时改善混合交通的情况,平衡城市交通方式的发展,促进城市之间交通的联系。
图6中甲为某区域自然景观分布示意图,乙为M地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回答第14~15题。
14.甲图所示区域植被类型分布变化反映的地域分布规律是( )。
A.经度地带性
B.纬度地带性
C.垂直地带性
D.非地带性
【答案】C
【解析】随着山地高度的增加,气温随之降低,从而使自然环境及其成分发生垂直变化的现象,称为垂直带性或高度带性。甲图所示区域植被类型分布随海拔高度变化而变化,反应垂直地带性规律。
15.乙图的地貌类型是( )。
A.冲积平原
B.三角洲
C.河流阶地
D.冲积扇
【答案】D
【解析】冲积扇是河流出山口处的扇形堆积体。当河流流出谷口时,摆脱了侧向约束,其携带物质便铺散沉积下来。冲积扇平面上呈扇形,扇顶伸向谷口;立体上大致呈半埋藏的锥形。
16.土壤的水、肥、气、热状况是影响土壤质地的主要因素,土壤中,通气良好、有机质分解快、肥力相对贫瘠的是( )。
A.砂土
B.粉土
C.黏土
D.粉壤土
【答案】A
【解析】砂土是指土壤颗粒组成中砂粒含量较高的土壤,土壤质地的基本类别之一。砂土通气透水性较好,且土壤疏松,并易于耕种,但养分含量低,保肥性能差,作物后期易脱肥早衰。
17.图7为iPhone4S的主要零部件产地示意图。下列关于iPhone4S主要零部件产地布局的主导因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
图7
A.中国富士康整机组装是由于市场广阔
B.韩国生产中央处理器是由于劳动力充足
C.日本生产存储芯片是由于原料丰富
D.美国苹果设计是由于技术先进
【答案】D
【解析】由iPhone4S的主要零部件产地分布可知,中国富士康整机组装是由于中国的劳动力充足,劳动力市场广阔;韩国生产中央处理器是由于韩国的CPU技术较为先进;日本生产存储芯片是由于日本芯片技术发达;美国苹果设计是由于美国的技术先进。
图8为长江三角洲城镇空间体系示意图,图中符号大小表示城市等级的高低,读图回答第18~19题。
图8
18.下列关于长江三角洲城镇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苏州与宁波的城市等级相同
B.嘉兴与常州的服务功能相同
C.南京和苏州的服务范围相同
D.与杭州同等级的城市数量最多
【答案】A
【解析】据中心地理论:城市等级越高,数量越少,职能越多。图中符号大小表示城市等级的高低,由图可知上海级别最高,其次是杭州和南京,苏州与宁波的城市等级相同。
19.长江三角洲城镇体系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①农业的现代化
②矿产资源的开发
③特大城市的辐射
④交通运输网的建设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答案】D
【解析】长江三角洲拥有上海等发达城市,在大城市的辐射作用下,城镇化得以扩散,促进了乡镇企业发展。交通运输网的建设,加快了各地区之间的经济交流,促进了该地区城镇体系的形成。
图9为美国66号公路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20~21题
图9
20.某留学生驾车沿66号公路从芝加哥到洛杉矶。下列关于沿途地理环境的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气候由温带大陆性气候到地中海气候
B.地形由中央平原到落基山脉
C.植被由温带草原到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D.农业由商品谷物农业到大牧场放牧业
【答案】A
【解析】66号公路,在美国的领土上呈对角线,从芝加哥一路横贯到加州圣塔蒙尼卡。驾车沿66号公路从芝加哥到洛杉矶时,气候由芝加哥地区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到洛杉矶的地中海气候。地形上由中央平原到海岸山脉。植被由温带草原到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农业由商品谷物农业到水果和灌溉农业。
21.修建66号公路的主导因素是( )。
A.地形
B.位置
C.经济
D.技术
【答案】C
【解析】66号公路,被美国人称为“母亲之路”,该公路开始兴建于1927年,直到1938年才宣告完工。在修建公路期间,恰逢1927年的美国经济大萧条,经济危机显然成为修建66号公路的主导因素。
图10为环境、资源和人口关系示意图。读图回答22~23题。
图10
22.图中字母代表的含义正确的是( )。
A.E代表生活消费
B.F代表资源加工
C.G表示废物排放
D.H表示生产活动
【答案】B
【解析】根据资源、环境和人口的关系,E代表资源的摄取,F代表资源加工,G代表资源消耗,H代表废物排放。
23.E过程可能产生的环境问题是( )。
A.过度开发导致资源破坏
B.过度排放导致酸雨频发
C.过度消费导致环境污染
D.过度生产导致全球变暖
【答案】A
【解析】E代表的是资源的摄取,在这一过程中可能会造成资源过度开发而对环境造成的破坏和污染。所以E过程可能产生的环境问题为A项。BC两项,分别由FG造成;D项,由H造成。
24.根据流传范围的大小,可将宗教分为民族宗教、国家宗教和世界宗教。下列宗教中厲于民族宗教的是( )。
A.佛教
B.道教
C.基督教
D.伊斯兰教
【答案】B
【解析】民族宗教是指民族成员所共同信奉的宗教。随着国家的形成和民族文化的发展,特别是当某一民族上升为国家的主体民族或统治民族之后,民族宗教彻底摆脱了原始宗教的性质,转变成为国家宗教。后来,一些宗教的发展超出了民族和国家的范围,演变成为世界宗教。道教是中国本土宗教,属于一种民族宗教,而基督教、伊斯兰教和佛教是“世界三个宗教”。
25.运用地理信息系统进行地理空间分析的三大基本要素是( )。
①空间要素 ②属性 ③名称 ④海量数据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B
【解析】地理空间分析是基于地理对象的位置和形态特征的空间数据分析技术,其目的在于解决地理空间问题而进行的数据分析与数据挖掘,是从GIS目标之间的空间关系中获取派生的信息和新的知识,是从一个或多个空间数据图层中获取信息的过程。其三大要素是空间位置,属性和海量数据。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题12分,共24分)。
26.简述《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课程目标中的总目标。
答:义务教育地理课程的总目标是:掌握基础的地理知识,获得基本的地理技能和方法,了解环境与发展问题,增强爱国主义情感,初步形成全球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
义务教育地理课程的总目标是:掌握基础的地理知识,获得基本的地理技能和方法,了解环境与发展问题,增强爱国主义情感,初步形成全球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下面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来表述,这三个方面在实施过程中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1)知识与技能
①掌握地球与地图的基础知识,能初步说明地形、气候等自然地理要素在地理环境形成中的作用以及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初步认识人口、经济和文化发展的区域差异。
②了解家乡、中国和世界的地理概貌。了解家乡与祖国、中国与世界的联系。
③了解人类所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等重大问题,初步认识环境与人类活动的相互关系。
④掌握阅读和使用地球仪、地图的基本技能;掌握获取地理信息并利用文字、图像等形式表达地理信息的基本技能;掌握简单的地理观测、地理实验、地理调查的等技能。
(2)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各种途径感知身边的地理事物和现象,积累丰富的地理表象;初步学会根据收集到的地理信息,透过比较、分析、归纳等思维过程,形成地理概念。归纳地理特征,理解地理规律。
②运用已获得的地理基本概念和地理基本原理,对地理事物和现象进行分析,做出判断。
③具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善于发现地理问题,收集相关信息,运用有关知识和方法,提出解决问题的设想。
④运用适当的方式方法,表达、交流地理学习的体会、想法和成果。
(3)情感态度,价值观
①增强对地理事物和现象的好奇心,提高学习地理的兴趣以及对地理环境的审美情趣。
②关心家乡的环境与发展,关心我国的基本地理国情,增强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
③尊重世界不同国家的文化和传统,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理解国际合作的意义,初步形成全球意识。
④初步形成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因地制宜的意识及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增强防范自然灾害、保护环境与资源和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的意识,养成关心和爱护地理环境的行为习惯。
27.简述讲解“近百多年来全球年平均气温变化图”(图11)的教学要点。
答:(1)现象
①1860年至今,全球气候变化总趋势:全球气温虽然有波动,但是总体趋势在变暖。全球气温呈波动上升。
②1860年至今,全球气候变化最大幅度:0.8℃。
(2)产生原因
近半个世纪以来,全球气温升高的主要原因:可能是人为排放的温室气体的数量增加所致。
(3)解决途径
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途径:多使用清洁能源、植树种草、防治森林火灾、减少废弃物排放、尽可能使用公共交通工具等。
三、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28题16分。第29题16分,第30题20分,共52分),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
28.材料一 图12为黄河流域部分区域示意图。
材料二 历史上鄂尔多斯地区是农业(特别是种植业)相对发达的地方。近年来,当地政府着力在黄河南岸打造沿河农牧业经济增长带,本区包括达拉特、准格尔等旗的28个乡镇,297个村。
问题:
(1)分析鄂尔多斯地区建设沿河农牧业经济增长带的有利条件。(10分)
(2)结合图示区域水系特征,列举可能发生的一种自然灾害,并分析其原因。(6分)
答:(1)鄂尔多斯地区建设沿河农牧业经济增长带的有利条件
①自然条件
a.较好的灌溉水源,可以引黄河支流的水来灌溉。
b.地处西北内陆地区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有利于作物的养分积累,质量好。
②社会经济条件
a.地理区位条件优越,北部与呼和浩特、包头紧邻,市场广阔。
b.政府政策支持,提供了强大后盾。
c.交通便利,铁路、公路网逐渐完善。
d.劳动资资源丰富。
(2)①根据图12所示区域水系特征,该地区可能发生的自然灾害为:洪涝灾害。
②原因
a.黄河在该段支流众多,短时间来水集中。
b.该区域气候为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集中且短时间内降水强度较大。
c.该区域生态破坏较为严重,水土流失导致河道淤积,排水不畅。
29.材料:
下面是黑龙江省丁老师远赴湖南长沙参加教学交流活动的教学过程简介和板书设计:
丁老师上课的课题是“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以洞庭湖区为例”,该课教学过程中,以《岳阳楼记》引出洞庭湖之美及湿地的概念和重要性,以“北大荒”变“北大仓”说明湿地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以《论语》中“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引出保护湿地的意义。
下面为该课的板书设计:
上述板书中的“人”字字体设计的变化,左例“人”字寓意人类在开发利用过程中趾高气昂、肆无忌惮;而右侧“人”字寓意人类在开发利用过程中的觉醒、谦和和理性的回归。“师地”中的“地”指的是地理环境;“师”意为人们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教训,趋利避害,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问题:
(1)地理教学板书设计的基本要求有哪些?(4分)
(2)举例说明该课教学板书的三个设计特点。(12分)
答:(1)地理教学板书设计的基本要求
①板书要条理清晰。
②板书要简明扼要。
③板书要美观生动。
④板书要形式多样。
(2)该课教学板书的设计特点
①思路清晰,重点突出
该板书突出了本课的重点,体现了地理事物之间的联系,能让学生在学习的时候有一个清晰的思路,并且明确学习的重点。
②生动形象、富有启发性
该板书设计在设计的过程中,将不同阶段的人类的表现融入到了板书设计中,能让学生很轻松地体会到人类在不同的阶段对人地关系的认识,具有较强的启发性。
③美观大方、干净整洁
本板书设计,在突出要点的同时,很好的利用了版面的空间,布局合理,给学生以美感,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
30.材料
下面是朱老师为高中地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一课,所设计的探究主题和问题序列:
探究主题一:地理环境的组成要素
地理环境是由地貌、土壤、水文、气候和生物等要素构成的一个整体。对这些要素如何形成感性的认识?可以从以下两个探究问题进行分析:
【问题1】说说你所生活的自然环境由哪些地理要素构成?
【问题2】找一张自然风光照片,说说这张照片显示的景观包括哪些组成要素?
探究主题二: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
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与成因是本节课学习的重点,相关探究问题应在“问题1、问题2”的基础上加以深化。
【问题3】家乡自然环境中的地理要素是如何相互作用的?
【问题4】你所展示的照片中各地理要素之间具有什么关系?
【问题5】中国的三大自然区的整体性各有哪些具体的表现?
【问题6】以厄尔尼诺现象为例说明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
探究主题三:地理环境整体性的成因
地理环境整体性的成因分析体现了思维的深刻性,对学习能力要求较高,设计问题应突出地球各圈层的相互作用。
【问题7】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之间的能量是如何进行传输与交换?
问题:
(1)朱老师关于“地理环境整体性”一课探究主题和问题设计有哪些优点?(8分)
(2)朱老师的问题设计存在哪些不足?(6分)
(3)你认为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提出问题后如何应对学生的回答?(6分)
答:(1)关于“地理环境整体性”一课探究主题和问题设计的优点
①覆盖全面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的学习需要学习地理环境的组成要素、地理环境整体性的成因以及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朱老师的问题设计全面覆盖以上的知识点。
②详略得当
a.本课学习的重难点是整体性的表现,在探究本模块时,朱老师设置四个问题,让学生在问题的牵引下去学习整体性的具体体现。
b.而地理环境的组成要素和地理环境整体性的成因是属于本课铺垫性的知识,学生学习起来也比较简单,在该模块设置的问题比较少。
③问题的设置与生活联系紧密
在探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中,让学生根据举例说明自己家乡自然环境中的地理要素是如何相互联系的。体现了“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的基本理念。
(2)朱老师的问题设计存在的不足
①问题的顺序不当
朱老师探究地理环境组成要素部分的问题应该做如下调整:
a.找一张自然风光照片,说说这张照片显示的景观包括哪些组成要素?
b.归纳总结自然环境由哪些地理要素构成?
朱老师探究环境整体性的表现时,应该把“中国的三大自然区的整体性各有哪些具体的表现?”这个问题放在该探究主题的最后,作为最后一个检测性的问题。
②设置的问题过于空泛不够具体
比如探讨状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之间的物质和能量交换这一问题。问题的设置过于空泛,学生不知道从哪个角度去探究。教师应该给学生提供具体的案例,让学生以案例为依托探究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之间的能量传输与交换的具体过程。
(3)教师应对学生回答时应从做到以下四点:
①评价
a.学生回答问题后,教师应该第一时间对学生的回答进行评价,如果学生回答正确,则教师应该给出肯定的评价;
b.如果学生回答不是很完善,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回答给出积极的评价或者提示和追问。
②提示和追问
老师通过层层启发、逐级诱导、巧妙点拨,帮助学生梳理探究问题的思路,改进思维方法,调整思维方向,提升认识层次,慢慢接近正确答案,最终由学生自己得出结论。
③总结
学生回答完问题后,有些描述不是很准确,答案回答的比较分散,不够系统,逻辑性不强,老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回答对最终的结论进行总结和整合,保证答案的科学性和完整性。
④鼓励创新
应该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允许答案的多样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四、教学设计题(本大题1小题,24分)
31.阅读关于“外力作用和地表形态”的图文资料,按要求完成教学设计任务。
材料一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中的内容标准要求:“结合实例,分析造成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
材料二 某版本教科书中关于“外力作用和地表形态”的相关内容。
三、外力作用和地表形态
(一)外力作用
我们平时所看到的地表形态,并不是内力作用下地表形态的“本来面貌”。因为地表每时每刻都是收到外力作用的雕塑。外力作用的主要表现有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和固结成岩等。
风化侵蚀的产物,经外力搬运作用离开原来的位置,随着河流流速降低、风力作用减小或冰川融化等。这些物质又在地表沉积下来。在侵性-沉积的过程中,形成各种各样的侵蚀-堆积地形。
ACTIVITY活动 探究
“冰川”的力量
当冰川厚度达到100米时,冰床上每平方米承受约90吨的压力。冰川移动时,不仅能够碾碎岩石,甚至可将冰床底部的大砾石“连根拔起”。运动的冰川可将大小混杂的砾石“带走”,搬运到数百乃至数千米远的地方。冰川的搬运能力惊人,随冰川“漂移”的砾石,大的直径可达30余米,在波罗的海南岸平原上,曾发现冰川搬运而来的大岩块,其体积是4千米×2干米×0.2干米,体积之大,令人瞠目!
收集流水、冰川、风力、波浪对地表形态影响的照片。比较他们对地形影响的异同。
(二)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塑造
横断山脉山高谷深,可以说是在内力作用的基础上,流水侵蚀作用塑造地表形态的典型例证。青藏高原在抬升的同时,流水不断下切,造成了“水拍云崖”的雄奇壮丽的景观。我国的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也是风积黄土经内力抬升后,受外力(流水)侵蚀切割而形成的。
在许多大河的中下游平原,内力作用导致基底缓慢下沉,泥沙沉积往往形成开阔的冲积平原和三角洲,在干旱地区,含有大量沙粒的气流,当风速减小时沙粒沉积形成沙丘。沙丘可埋没村舍、道路、牧场,带来泥沙危害。
观察图2-20、2-21,想一想,这些地表形态是怎样形成的?
图2-20 图2-21
要求:
(1)写出本课的知识组成。(9分)
(2)根据课程标准和教材的知识组成,设计教学过程要点(应包括教师、学生的活动方式和活动内容)。(15分)
答:(1)本课的知识组成
①外力作用的概念、能量来源。
②外力作用的主要表现形式。
③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2)教学过程
①导入
景观图欣赏:张家界、桂林山水、沙漠、峡谷、壶口瀑布等。
(师)我们不得不慨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如果只有内力作用,我们是否能看到如此赏心悦目的景观呢?
(生)不能。除了内力作用外,他们还受到了流水、风等外力的作用。
(师)对,这些景观是内、外力作用共同作用的结果。那外力作用怎么来呢?它有哪些表现形式呢?
②问题引导
a.学生阅读课本后回答问题。
外力作用的能量主要来自地球外部的太阳能,外力作用的主要表现形式有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和固结成岩等。
b.教师总结:外力作用中,风化、侵蚀使得裸露的整块岩石支离破碎,变成碎石、泥沙,为搬运提供了可能,搬运过程中由于载体速度变化发生沉积,年长日久这些沉积物又会固结成为岩石。这样造成地表形态不停的发生变化。
③范例教学
外力作用是如何改变地表形态的呢?下面我们以陆地表面两种最常见、最普遍的外力——流水和风力为例看看其对地表形态的影响的。
a.范例一:流水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师:大家下大雨的时候应该注意过,雨水在空中的时候还是比较清澈的,但经过某块裸露的泥地之后,水流一般会变得浑浊,(附带图片显示)大家想这样几个问题:水流为什么会变浑浊?若水流速度加快或者变慢,流水中的泥沙大小会有什么样的变化?
学生:大颗粒物先沉降,然后是小颗粒物,上游河段的沉积物颗粒大于下游沉积物。
师:学校外的河流以沉积为主,因为水流平缓,所以有很多挖沙船在工作。
学生:雨水冲刷泥地会使一些泥沙随水流流动,水流速度越快,流水中大颗粒泥沙越多,当流水速度减慢的时候,一些泥沙会沉降下来。
师:很好,同学们平常很细心。接下来大家设想一下,河流中的水流速度也有快有慢,河水会造成什么样的影响呢?
(展示不同河段河床示意图,图中A、B分别表示哪个河段的河床)
学生:上游由于河流的冲刷,使河床不断加深,形成狭而深的河谷地形。河流流量越大,流速越快,这种作用越强。这些冲刷下来的泥沙,到了下游,河水流速减慢,便将泥沙堆积下来,形成宽阔平坦的沙洲或平原。
(对学生的的概括进行简单地总结)
师:河流上、中游在山区、高原流经时,受重力作用,河水不断下切,使河床不断加深,河流落差越大,流速越快,冲刷越严重,往往形成“V”字形的峡谷。横断山区的山高谷深、黄土高原的千沟万壑都是流水侵蚀作用塑造地表形态的典型例子(显示横断山和黄土高原的景观图片)。
河流进入下游后,受岸基和地形影响,流速减小,河流以侧蚀为主,使得河床不断加宽,形成“U”字形的峡谷;同时携带的泥沙沉积,且在入海口或入湖处的河口地区,由于流速减慢,便将挟带的泥沙堆积下来,形成宽广平坦的三角洲。三角洲地势低平、土壤肥沃,是良好的农耕地区。(显示崇明岛位置图和景观图)
在沉积过程中,沉积物颗粒大小沉降顺序会是怎样的?学校外面的涓江河段,是以侵蚀为主还是沉积为主?
学生:大颗粒物先沉降,然后是小颗粒物,上游河段的沉积物颗粒大于下游沉积物。学校外的河流以沉积为主,因为水流平缓,所以有很多挖沙船在工作。
b.范例二:风力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展示沙尘暴图片)
师:图中的沙是怎么来的?
学生:大风将风沙扬起,随风携带。
师:是的,大家都感受过风的力量,特别是大风刮起的沙石打在身上有点痛。
在干旱地区,因气候干燥,外力作用以风力作用为主,由于近地面的风含沙粒较多,磨蚀力较强,使岩石形成顶部大、底部小的蘑菇状外形,称为“风蚀蘑菇”。
(画简图演示)
含有大量沙粒的气流,当风速减小时沙粒沉积形成沙丘。
(展示景观图)
师:沙丘可埋没村舍、道路、牧场,带来流沙危害。沙丘会怎样移动呢(新月形沙丘)?
生:新月形沙丘的外弧面对风向,迎风面坡度小,背风坡坡度大,沙粒在迎风坡吹起,背风坡落下。
④完成表格,知识小结
教师投影以上表格,由学生4~6人为一组讨论后完成。每组派代表展示讨论结果,师生共同检查。发现不足或失误,则集体讨论。最后,完成表格。教师予以总结。
此外,教师还需补充介绍:
冰川、波浪等外力作用都会对地表形态产生明显的影响(侵蚀、搬运、沉积作用)形成不同的地形。(显示雪山、海蚀柱等景观图)
⑤布置练习,巩固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