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
(公元前221~公元589)
一、单项选择题
“乐府”机构成熟于( )。【青岛大学2012年研】
A.西汉
B.宋朝
C.唐朝
D.秦朝
【答案】A
二、名词解释
1.相和歌【中国传媒大学2014年研;华南理工大学2012年研;山东师范大学2013年研;河南师范大学2010年研;聊城大学2013、2012年研;赣南师范学院2014年研】
答:相和歌是汉代汉族各种民间歌曲的总称。最初的表演形式是清唱的“徒歌”,后发展为一人唱、三人和的“但歌”,最终形成了以乐器与歌唱相和的形式,主要在官宦巨贾宴饮、娱乐等场合演奏,也用于宫廷的朝会、祀神乃至汉族民俗活动等场合。相和歌常用的乐器有节、笙、笛、琴、瑟、琵琶、筝等,主要的三种调式为清、平、瑟三调。相和歌大部分来自民间,是乐府歌曲中的精华部分。
2.清商乐【河北大学2014年研;山东师范大学2012年研;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3年研】
答:清商乐是三国、两晋、南北朝兴起并在当时音乐生活中占主导地位的一种汉族音乐,是相和歌和吴歌、西声逐渐融合成的一种新颖音乐。其作品以爱情为题材为主,风格较纤柔绮丽,主要用于官宦、巨贾宴饮、娱乐等场合。清商乐包括“中原旧曲”、“江南吴歌”、“荆楚西声”三种成分。南北朝以后,清商乐成为民间音乐的主要形式。隋唐时期,清商乐列入多部乐中。清商乐所用乐器有钟、磬、琴、瑟、击琴、琵琶、箜篌、筑、筝、节鼓、笙、笛、箫、篪、埙等15种。“清商三调”是沿用“相和三调”而来,即平调、清调、瑟调。
3.《声无哀乐论》【聊城大学2014年研;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研】
答:《声无哀乐论》是我国一部古代音乐美学论著,嵇康作。集中体现了嵇康的音乐美学思想。嵇康音乐美学思想的核心即“声无哀乐”,他明确提出感情与音乐二者之间并无关系,音乐中并不包含哀乐情感的变化。这使他走向了一个极端,但《声无哀乐论》中也涉及了音乐美学的一系列重大问题,是我国1700多年前提出的带有自律论色彩的音乐美学论著,至今仍是我国古代一部重要的音乐美学论著,并在世界音乐美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4.何承天新律【聊城大学2014年研;浙江师范大学2012年研】
答:何承天新律是南朝乐律学家何承天所创的律制,是世界上最早运用数字计算对十二平均律的探索,在中国律学史上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其致力于实现古人“十二律旋相为宫”的理想,寻求在十二律内部进行调整的新的途径。他将所生变黄钟的8.8788寸与正黄钟9寸取差值,得0.1212寸。根据三分损益生律顺序,每生一律迭加0.0101寸,使得生至第13律时恰成9寸还生黄钟。这种律制取振动体长度的等差数列,在实际效果上已十分接近十二平均律。
5.李延年【中国传媒大学2013年研;河南师范大学2012年研】
答:李延年是西汉音乐家,主管乐府。他把乐府所搜集的大量民间乐歌进行加工整理,并编配新曲,广为流传,对当时民间乐舞的发展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也对我国后来音乐的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李延年善于歌唱,还擅长作曲,作有《郊祀歌》十九章,并将西域乐曲《摩诃兜勒》改编成“新声二十八解”,成为最早明确记载运用外来音乐进行加工创作的音乐家。
6.《广陵散》【杭州师范大学2013年研;燕山大学2011年研】
答:《广陵散》又名《广陵止息》,是古代汉族一首大型琴曲,中国著名十大古琴曲之一。琴曲表现了聂政刺韩王的悲壮故事。现存《广陵散》曲谱,最早见于明代朱权编印的《神奇秘谱》。《广陵散》的旋律激昂慷慨,气贯长虹、声势夺人的音调一直为封建的道学家们所咒骂,《广陵散》也成为我国现存琴曲中唯一一首具有杀伐战斗气息的作品,具有很高的思想和艺术价值。
7.“百戏”【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2年研】
答:“百戏”是我国古代兼有音乐歌舞成分的杂技表演总称,包括杂技、武术、幻术、民间歌舞、杂戏等多种艺术表演形式,表演中多伴有音乐的唱奏。“百戏”一词出现在汉代。汉代,“角抵戏”是“百戏”的别称。魏晋南北朝时期,“百戏”继续盛行。南北朝以后,“百戏”亦称“散乐”。隋代,“百戏”变得相当贵族化。唐代,“百戏”形式之多样、表演之精湛达到了空前的程度。元代以后,“百戏”内容更加丰富,却各自走向独立艺术形式,“百戏”一词最终销声匿迹。
8.乐府【赣南师范学院2012年研】
答:乐府是自秦代以来朝廷设立的管理音乐的机构,汉武帝时期大规模扩建,从民间搜集了大量的诗歌,后人统称为汉乐府,后来乐府成为一种诗歌体裁。汉代乐府的主要任务是采集民间歌谣、加工配乐、创作并填写歌词、创作和改编曲调、研究音乐理论、进行演唱和演奏。汉代乐府不仅促进了民间音乐高度繁荣,而且对其后中国音乐的发展具有深远影响响。此后几朝的乐府在此方面大为逊色,至唐代大乐署之外无乐府,此后也不再有乐府机构。
9.京房六十律【浙江师范大学2011年研】
答:京房六十律是由汉代律学家京房所创的律制。京房是我国古代第一个发现“仲吕极不生”问题的律学家。他在传统三分损益法生十二律基础上,继续往下推算直至第60律。当生到第54律“色育”时,与黄钟的音差只有3.6音分。因此,京房认为仲吕还生黄钟的要求已基本达到,在六十律中基本可以实现周而复始旋宫转调。六十律的提出,揭开了中国古代律学史第二个发展阶段——探求新律时期的序幕,对后世律学研究具有重要启发意义。
10.鼓吹乐【燕山大学2011年研;浙江师范大学2011年研】
答:鼓吹乐是以打击乐器和吹奏乐器演奏为主的音乐形式。以鼓、排箫和笳为主奏乐器,中间有歌唱。一般把鼓吹乐按用途分为四类:黄门鼓吹、骑吹、短箫铙歌、横吹。鼓吹乐的具体划分并无严格界限,并随时代而异。音乐成分最初以外族音乐为主,两汉期间与民间音乐关系密切,横吹与西域音乐《摩诃兜勒》有关,汉魏以后与北狄乐及北方箫鼓有关。鼓吹乐源于民间,后供奉于官府,后又逐渐向民间发展,明清以来的民间吹打与鼓吹乐有深厚的渊源关系。
三、简答题
请述评《乐记》和《声无哀乐论》的主要音乐思想。【河南师范大学2010年研】
答:(1)《乐记》
《乐记》是《礼记》中的一篇,是迄今为止我国最早的音乐美学论著。现传《乐记》共11篇,被保存在《礼记》之中。《乐记》集中反映了儒家的音乐美学思想。它继承和发展了儒家的音乐美学理论,使之适应新兴地主阶级的需要,并形成了较为完整的音乐美学体系。是中国儒家关于“礼乐”的一个总结。其内容包括:
①音乐本质与特征
《乐记》认为音乐的产生是由于外界事物引起人的思想感情变化的结果,人的思想感情与音乐作品是一致的。《乐记》的作者反对当时有些人把音乐单纯作为奢侈品或消遣物的看法,也反对那种根本否认音乐存在的观点,认为音乐是客观世界的主观反映。《乐记》还进一步论证了音乐的内容只要有真实根据,便具有深刻的认识意义。指出“乐者,象成者也”,说明音乐是不能娇揉造作,弄虚作假的,它要反映真实的思想感情,从而充分肯定了音乐对现实的反映。
②音乐与伦理,政治的关系和音乐的社会教育作用
《乐记》认为在音乐同政治的关系方面,音乐是反映政治的,是有其深刻的思想内容的。在音乐具有社会教育作用方面,《乐记》认为音乐作为人们思想感情的语言,不仅反映着一个国家的政治状况,并且还认为音乐对于社会的风气和人们的道德以至于国家的政治能够给予有力的影响。在《乐记》作者的眼中,音乐成了一种进行教化最有力的工具。正因为如此,政治和道德的要求就成为评价音乐最重要的标准。所以,社会功利主义倾向也是中国先秦音乐美学的又一特点。同时,《乐记》还认为“礼、乐、刑、政”都是巩固统治的工具。它们各自都要有其不同的作用,而“乐”的作用就是要对人的心灵起巨大的感染力量。《乐记》还认为要充分发挥其音乐的教育功能,还必须强调其政治、道德的标准等。
③音乐的美感认识
《乐记》肯定了音乐具有娱乐作用,指出“乐者,乐也。人情之所必不免也”。“乐者,乐也”有两层意思:“乐者”是指音乐能表现欢乐的情感;而“乐也"”则是指音乐能使听者感到欢乐,能给人以快感,从而肯定了音乐的美感作用。而“人情之所必不免也”则进一步肯定了人人都有欣赏音乐的审美要求和欲望。因此,《乐记》肯定“乐得其道”,而否定“乐得其欲”,所以必须以道德来制约欲望才能得到真正的快乐。
(2)《声无哀乐论》
《声无哀乐论》作者嵇康,集中体现了嵇康的音乐美学思想。文章通过“秦客”和“东野主人”一问一答的八次辩论,深入地论述了声究竟有没有哀乐变化的核心问题。嵇康音乐美学思想的核心即“声无哀乐”,他明确提出感情与音乐二者之间并无关系,音乐中并不包含哀乐情感的变化。嵇康之所以提出“声无哀乐”的观点,在于他所处的时代已将儒家“移风易俗,莫善于乐”的音乐思想绝对化,机械地将音乐和政治等同起来。嵇康力图摆脱这种僵化的音乐教化观点,而自己却又走入了另外一个极端。但《声无哀乐论》中仍然涉及了音乐美学的一系列重大问题,如音乐的本质、功能、审美感受等,是我国1700多年前提出的带有自律论色彩的音乐美学论著,至今仍是我国古代一部重要的音乐美学论著,并在世界音乐美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