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典型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一、名词解释
1.人是万物的尺度[北京师范大学2015研]
答:“人是万物的尺度”是普罗泰戈拉提出的著名哲学命题,是指对每个感知者而言,事物就是他所感知的那个样子。命题中的“人”主要是指单个的人,也可指某类的人。普罗泰戈拉认为衡量事物的尺度是单个人的个体感觉,带有明显的主观主义、感觉主义和相对主义色彩。但他反对“神是万物尺度”的神话传统和“人是自然产物”的自然哲学传统,把神、物、人的关系颠倒过来,使人成为衡量存在的标准、主宰万物的力量。这是西方哲学史上第一个强调主体能动性的典型命题,对于破除外在的限制与束缚,启发人们重视自身价值具有重要的启蒙意义。
2.四因说[北京师范大学2015研;中山大学2013研]
答:“四因说”由亚里士多德提出,是指质料因、形式因、动力因和目的因。他认为从客观事物中为实体概念找到它的具体根据是必要的。在人造物中,“四因”彼此区别。在自然物中,动力因和目的因都是形式因,“四因”只有形式因与质料因。形式因规定事物的本质,包含着事物发展的动力和目的,是积极的、能动的、决定的因素;质料因是消极的、被动的、被决定的因素。形式与质料相对立。整个宇宙形成一个从质料到形式交替上升的统一序列。四因说回答“实体存在的原因是什么”问题,构成亚里士多德实体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后世哲学家产生深远的影响。
3.实践知识[四川大学2014研]
答:实践知识是指实践智慧,是亚里士多德关于知识分类的一种。实践知识是为着行动而被追求的知识,只考虑具体环境和事实,其对象是个别的事件。它还是长期经验和积累的结果。实践知识包括伦理学和政治学知识,思虑和选择是其明显特征,其作用是在生活的具体境遇中,为人们在处理与道德有关的事务方面提供行动指导。
4.以太[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4研]
答:“以太”是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设想的一种物质,泛指晴天或上层大气,是物质构成的一种元素。谭嗣同以“以太”为“仁”,为万物之本原;康有为以“以太”为不忍人之心;章炳麟认“以太”为“原子”;孙中山则以之为“太极”,为宇宙生成之初的物质。
5.理想国[中山大学2013研]
答:《理想国》是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最著名的代表作。它以对话的形式,围绕中心问题“什么是正义”展开研究,广泛涉及经济学、政治学、哲学、伦理学等领域。对话录里柏拉图以苏格拉底之口与他人对话,设计了一个真、善、美相统一的政体,这是可以达到公正的理想国,正义与善是柏拉图理想国的主题。柏拉图认为统治者必须是哲学家,因为哲学家的本质就是具有知识、智慧、正义、善的美德。柏拉图的理想国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的乌托邦。
6.苏格拉底[厦门大学2011研]
答:苏格拉底是古希腊最伟大的哲学家之一。他的主要思想有:“认识你自己”、神学目的论和“美德即知识”。“认识你自己”是指人只应该关心自己身边的事情,因为自然界是神创造的,充满神的特殊旨意和目的,是神的智慧的象征,是人无法认识的。神学目的论是指世间万物都不是偶然的,而是神为了某种目的精心设计的。“美德即知识”是指美德是心灵的内在原则,知识等同于善。
7.智者
答:“智者”是指有智慧的人,源于希腊语的“智慧”。公元前5世纪后期,“智者”专指那些以传授智慧为职业、并在公众事业中有所成就的人。智者是教给青年某些知识的人,从而获取酬劳,他们教授的内容主要是论辩术和修辞术,这些知识在实际生活中对青年是有用的,但这些学问只是“术”,还称不上“学”。智者着重培养学生演说和辩论的技艺,不传授知识学理,其教学目标是在政治和诉讼中获胜,不是寻求真理,更不是满足个人的好奇心。
8.助产术
答:助产术是一种教学方法,是指通过对话的方式引导人们将自己的观点呈现出来。苏格拉底的母亲是一个助产妇,他认为自己与他人的对话也是某种意义上的助产术。助产术并不使他自己产生哲学智慧,而是通过对话的方式,将别人心中已有的观念引导出来,并测试这些观念的正确性。他的助产术的特点是关涉灵魂而不是身体,所生出的不是真正的孩子,而是可检验其真假的观念。苏格拉底的助产术与他的灵魂学说有密切的关系,他认为人类的知识不是通过外界灌输进去的,而是自身具有的,教育只是引导人们把自身已有的观念呈现出来,这种思想对西方的教育哲学产生了重大影响。
9.回忆说
答:“回忆说”是柏拉图首次提出的关于唯心主义先验论的认识论观点。柏拉图认为灵魂在下降之前,对理念领域有所观照,包含天赋的知识。当灵魂进入肉体后,由于受肉体的污染而暂时忘记了关于理念的知识,所以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才能重新获得知识。“学习”就是“回忆”,原初的知识是灵魂对理念的自我观照,学习的知识则是对原初知识的摹本,灵魂的摹仿就是回忆。“回忆说”在柏拉图哲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它的主要作用在于:为苏格拉底方法提供了理念论的论证;回答了生活在可感世界的人何以能够认识理念的问题。
10.不动的推动者
答:不动的推动者是指能引起运动而自身却不被推动的实体,又称“第一推动者”。亚里士多德从运动和时间的永恒角度论证了永恒的实体的存在。他还从潜能和现实的角度论证了永恒的实体背后,存在着引起变化的内在原因、本原,这种没有质料、既永恒又现实的本原就是第一推动者。它是其他一切运动的原因,但其自身却不动,且不受变化、质料和潜能的影响。它是纯现实,是以自身为对象的纯思辨,也是思想的思想。这个不动的推动者又称神,神并不关心或思考世界中的变化。
11.四线段
答:四线段是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为了说明知识的各个不同阶段按照其清晰程度而划分出的四个从低级到高级的知识等级。柏拉图将一条线分成两个不相等的部分,认为认识具有四种形式,两种关于可感领域,两种关于可知领域,他按照清晰程度的不同,分别把它叫做幻想、信念、数学知识和理性知识。前两者属于意见,后两者属于知识。柏拉图认为幻想是个人的想象和印象,它们因人而异;信念是关于可感事物的共同知觉,柏拉图承认信念是真判断,但把它排除在知识之外,如物理学;数学是低级的知识,“介于意见和理智之间”;理性知识是纯粹的知识,哲学就是这种知识。
二、简答题
1.简述亚里士多德的四因说。[四川大学2014研]
答:亚里士多德在《物理学》中,讨论了事物运动的原因,他认为事物运动的原因有四个,它们分别是质料因、形式因、动力因和目的因。
(1)四因的内容
古希腊人所说的“原因”与“为什么”相对应,对于一个对象的任何一个“为什么”问题都对应着其“原因”。亚里士多德提出了有关事物运动的四个方面的“为什么”,与之相对的有运动的四种原因。
①事物为什么在运动中继续存在?因为它们由不变的质料构成,即质料因。
②事物为什么会以某一种特定的方式运动?因为它们各有特定的形式,即形式因。
③事物为什么会开始或停止运动?因为它们受到外力的推动或作用,即动力因。
④事物为什么要运动?因为它们都要实现自身的目的,即目的因。
(2)四因的关系
①他认为形式因、动力因和目的因是一致的。因为形式因是事物的本质,而一事物在运动中朝向的目的就是它所缺乏的形式和应具有的本质。事物只能接受与它本质相同的东西的作用,因此,这三者都属于形式因。他强调三者的一致性是为了把“四因”最终归结于质料与形式这两种原因;
②他从不同角度,用质料与形式的区分说明了事物的区分。例如他的运动的三本原说和运动是潜在到现实的过程的观点,都可以归结为质料和形式的区别。
2.柏拉图的两个世界[西北政法大学2014研]
答:柏拉图将世界划分为理念世界和事物世界,或可知世界与可感世界,这是其整个哲学的出发点和基本原则。
(1)从本体论来的角度看:柏拉图认为感官所及的一切事物都处于生灭变化中,而生灭变化的事物是既存在又不存在的现象,现象没有永恒不变的东西。在始终处于变化之中的、相对的和暂时的事物世界之外,一定存在着另一个稳定的、绝对的和永恒的世界,即理念世界。
(2)从认识论的角度看:这两个世界一个是可感的对象,一个是可知的对象,意见的对象和知识的对象是不同的。柏拉图通过日喻、线喻和洞喻来论证两个世界的学说,其目的是要人们去关注事物之外的那个单一、绝对、不动、永恒的理念,从中获得真正的认识。事物的世界可感而不可知,理念的世界可知而不可感。
3.试从潜能与现实的关系出发分析亚里士多德的四因理论和质料与形式的实体观。[中国人民大学2012研]
答:(1)潜能与现实的关系
“潜能”是指事物的潜在状态,“现实”是指事物的“实现”状态。亚里士多德提出潜能与现实的学说,以说明万物生成的根据,他认为任何实体或个别事物都处于从潜在状态到现实的运动过程中。潜能与实现是不可截然分开的,是同一事物的两种不同的存在状态,潜能之所以为潜能,仅在于它还没有实现或完成。
(2)亚里士多德的四因理论和质料与形式的实体观
①四因理论
亚里士多德在总结前人思想的基础之上提出了“四因说”,“四因说”是对古希腊各种本原学说的一种理论概括,认为事物存在和发展的主要原因有四种,即质料因、形式因、动力因和目的因。
a.质料因,是指“事物所由产生的,并在事物内部始终存在着的那东西”。
b.形式因,是指事物的“原型亦即表达出本质的定义”。
c.动力因,是指“那个使被动者运动的事物,引起变化者变化的事物”。
d.目的因,是指事物“最善的终结”。
亚里士多德认为,在人造物中,“四因”是彼此区别的,而在自然物中,动力因和目的因都可以归结为形式因。因此,“四因”可以归结为形式因与质料因这两种最基本的原因。
②形式与质料的关系
a.形式规定了事物的本质,包含着事物发展的动力和目的,因而是积极的、能动的和决定性的因素,质料则是消极的、被动的和被决定的因素。形式把尚未确定形状的质料聚集在一起,才构成了一个有定型的个别实体。因此,真正的实体就是形式。
b.事物的形式和质料又是相对的。对于低一级的事物是形式的东西,对于高一级的事物则是质料,以此类推,整个宇宙就形成了一个从质料到形式交替上升的统一序列,高一级事物不仅构成了低一级事物的形式,而且也是推动或吸引低一级事物向自己发展和上升的动力和目的。
(3)分析
①亚里士多德认为,潜能与实现的关系是对应于质料与形式的关系的,任何事物都是由质料与形式共同组成的,当质料尚未获得该事物的一定形式时,它就是处于潜在状态的事物,只有当它获得了这种确定形式之后,才成为现实的事物。
②实体的生成过程就是从潜能向实现的转化过程,这个转化过程就是运动,运动既不同于单纯的潜能,也不同于完全的实现,但是作为实现的形式正是吸引作为潜能的质料向自身运动的动力。质料是能被推动者,形式则是被推动者,正是后者吸引或推动着前者运动起来,因此运动是属于实现或形式一方的。运动是正在进行的实现过程,现实则是已经完成了的运动结果。
③实现或现实既是一个正在进行的过程,也是一个已经完成了的过程。现实不仅是引起运动的动力,而且也是运动所要实现的目的。当潜能通过完全的实现过程而成为现实时,运动也就达到了它的目的。
4.简述普罗泰戈拉的人是万物的尺度。
答:(1)对存在论的批判
①巴门尼德之后,人们普遍认为存在是真理的对象,人只能沿着“真理的道路,接近存在,但却不能改变存在、支配存在”。
②普罗泰戈拉认为“存在”只是人发明的概念,把人们认为所是的东西称为存在,把人们认为所不是的东西称为不存在,只是人们用“存在”概念衡量一切事物的语言现象。因而,他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既是存在者存在的尺度,又是不存在者不存在的尺度。”
(2)含义
“人是万物的尺度”是指对我来说,事物就是对我所呈现的样子,对你来说,事物又是对你所呈现的样子,因而,对每个感知者来说,事物是他所感知的那个样子。人用“存在”概念衡量万物,意义在于否认存在是不依赖于人的绝对本原,强调存在只是人使用的一种语言工具。柏拉图认为这句话的意思是“事物就是对我显现的那个样子”。
(3)具体内容
理解“人是万物的尺度”这个观点,有两个需注意的之处:
①“人”是指类的人还是单个的人;
②人的哪一方面是万物的尺度,是理性还是感觉,抑或二者兼而有之。
命题中的“人”主要指单个的人,也指类的人。普罗泰戈拉所说的衡量事物的尺度是单个人的个体感觉。
(4)意义
①消极意义
普罗泰戈拉把知识归结为感觉,把感觉等同于个人的感觉。每个人都能根据自己的感觉判断事物,每个人的感觉都不同,那么,人们就不能对事物的存在和性质做出共同判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尺度和标准,没有一个共同标准衡量这些认识的优劣是非,这个命题带有明显的主观主义、感觉主义和相对主义色彩。
②积极意义
这个命题反对“神是万物尺度”的神话传统,把神、物、人的关系颠倒过来,使人成为衡量存在的标准,主宰万物的力量,是西方哲学史上第一个强调主体能动性的典型命题,对于破除外在的限制与束缚,启发人们重视自身价值,具有重要的启蒙意义。
5.简述柏拉图的洞喻思想。
答:柏拉图在《国家篇》对人类的知识状况作出了一个基本构想。
(1)内容
①设想在一个洞穴中有一群世代居住在这里,并被锁链锁着的囚徒,他们不能回头,只能看前面洞壁上的影子。在他们后上方有一堆火,火与人之间有一堵矮墙。当外面的人们举着各种器具走过墙后的小道时,火光就会把这些器具投影到囚徒面前的洞壁上。由于他们长期看着这些影像,他们自然地认为影像是惟一真实的事物。
②如果囚徒碰巧获释,第一次看到火光与物体,他就会明白原物比影子比更真实。如果他走出洞穴,第一次看到阳光下的事物,他会先见到阴影,再看到水中的倒影,然后看到阳光中的事物,最后见到太阳自身,并明白太阳是万物的主宰。
③如果他返回去拯救他的囚徒同伴,但他会与他的囚徒同伴们争论幻觉与真理、偶像和原型的不同,并激起众怒,甚至被处死,因此,他的努力最终失败。
(2)具体分析
①柏拉图认为洞穴中的世界是可感世界,而洞穴外的世界是理智世界。他认为人们与囚徒相像,囚徒代表着人类的状态,而囚徒被拉出洞穴的过程则是人类通过教育而获得启蒙的过程;
②柏拉图借解放囚徒失败的故事,阐发了他关于哲学家使命的观点。虽然哲学家的兴趣是追求善,但为了整个城邦的利益,哲学家必须放弃个人兴趣和思辨的幸福去启蒙和教育人们,因此,他提出了哲学王的主张。
6.简述亚里士多德关于政体的观点。
答:(1)现实政体
亚里士多德在研究希腊城邦的宪法和政制的基础上,对各国政体做了形式上的区分。
①政体的分类
亚里士多德把政体划分为两种:为了公民共同利益的好政体和为了执政者私人利益的坏政体。每一种政体又分为三个属:
a.好政体包括由一个人统治的君主制、由少数人统治的贵族制和由多数人统治的立宪制;
b.坏政体则依统治人数的多寡分为由一个人统治的暴君制、由少数人统治的寡头制和由多数人统治的民主制。
②政体优劣的决定因素
亚里士多德认为政体优劣的决定性因素不是统治者人数的多寡,而是统治者的德性和目的。每一类坏政体都是由相应的好政体蜕变而来的。例如,由一个人统治的政体,如果统治者贤明,则为君主制,反之,则为暴君制。君主制蜕变为暴君制,同样地,贵族制蜕变为寡头制,立宪制蜕变为民主制。
(2)最理想的政体和现实中最佳的政体
亚里士多德区别了最理想的政体和现实中最佳的政体:
①最理想的政体
最理想的政体是君主制,公民被一个在各方面都最卓越的人统治,并被他当作自由人来统治。
②现实中最佳的政体
在现实政治中,没有一个人有高于其他任何人的统治资格。亚里士多德认为,在现实政治中,每个国家都有三种成分:非常富有的阶级、十分贫穷的阶级和居于两者之间的阶级。根据他的中道学说,由中等阶级统治的政体是最佳的政体。这种政体的优越性是稳定持久的。它是由中等阶级统治的政体,即由少数富人统治的寡头制和由多数贫民统治的民主制的中道。他说,中等阶级是一个国家中最安稳的公民的阶级。所以他们最容易遵循合理的原则,最不会逃避治国工作。在中等阶级人数众多的城邦中,国家会治理得很好。
三、论述题
1.苏格拉底的主要哲学思想。[河北大学2014研]
答:苏格拉底是古希腊最伟大的思想家之一,其主要哲学思想主要体现在“认识你自己”“德性即知识”“苏格拉底方法—助产术”这三个方面。
(1)认识你自己
①基本内涵
苏格拉底要求首先研究人自身,通过审视人自身的心灵的途径研究自然。他认为人的心灵内部已经包含着一些与世界本原相符合的原则,主张首先在心灵中寻找这些内在原则,然后再依照这些原则规定外部世界。同样,灵魂是人认识外部事物的中介。苏格拉底认为要使灵魂不致盲目,必须求助于灵魂内的原则去发现事物的真理。
②意义与局限
苏格拉底把哲学研究“从天上拉回了人间”。他认为研究哲学不能单纯研究自然,而不知道有用处的人事问题、治国的道理、统治者的品质等。苏格拉底的这种思想上的彻底转变主要是由于他把公众利益作为哲学的目标,因此他的思想始终局限在道德实践领域。
(2)德性即知识
①基本内涵
a.“德性”是指过好生活或做善事的艺术,是一切技艺中最高尚的技艺。他认为这是一种每一个人都能够学会或可以确定知道的原则。在此意义上,他把德性等同于知识。他认为内在于心灵的原则就是德性。
b.“德性即知识”与“认识你自己”是两条相互呼应的原则,这就是说如果一个人自称知道一件事是善,但又不去实现这件事,说明实际上他并未真正知道这件事的好处(善),没有关于这件事的知识。相反,一个人知道什么是善,必然会行善;知道善而又不实行善是自相矛盾的,因而是不可能的。苏格拉底相信,一切恶行都是在不知道善的情况之下做出的。
②目的
苏格拉底提出“德性即知识”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强调知行合一、真善一体。他并没有仔细考虑到那些直到后世才产生的复杂的理论上的区分,他只是身体力行自己认识到的真理。可以说,苏格拉底的道德实践就是对“德性即知识”的最好注释。
(3)苏格拉底方法——“助产术”
认识的目的在于认识事物“是什么”,而认识的方法就是“助产术”。
①主要内容
苏格拉底的助产术,又称“辩证法”,他所实施的对象是男人而不是女人,是灵魂而不是肉体。在施行助产术时,他所采用的方式是问答法,即通过发问与回答的形式,运用比喻、启发等手段,使对方对所讨论的问题的认识从具体到抽象,从特殊到普遍,一步步逐渐深入,最后得出正确认识。这种方法一般被总结为四个环节:反讥、归纳、诱导和定义。
②基本过程
a.“反讥”是助产术的第一步。通过反问揭露对方谈话中的矛盾或漏洞。谈话对象以“自知我无知”的谦虚心态出场,才有可能接受助产术。
b.“归纳”是助产术中引导方向的重要步骤。它通过对答问者具体而片面的意见的否定,一步步地将其导向普遍的、确定的、真实的知识。
c.“诱导”是助产术的实质。它通过启发、比喻等方式,引导对方说出蕴藏在头脑中的思想,进而考察其真伪。助产术的精髓也在于此,即不把观点从外面强加于人,而是让对方自己去领会和体悟。
d.“定义”是助产术所要达到的目的。通过对所论德性的共同性质做出说明,获得确切的概念性认识,并牢牢掌握它。但苏格拉底广泛地与人讨论德性问题,从未下过一个绝对的定义,这预示着哲学思想永远在追问中。
③影响
苏格拉底的助产术直接为柏拉图所继承和发展,不仅对西方哲学,还对后来西方整个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产生了重要影响。黑格尔更是将这种对话内在化于精神之中,将其发展为详尽完善的辩证法体系。
2.晚期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如何批判早期柏拉图的“理念”。[中山大学2015研]
答:(1)晚期柏拉图对早期柏拉图的“理念”的反思
晚期柏拉图对理念论的反思主要集中在《巴门尼德篇》的前半部分,柏拉图以巴门尼德作为自己思想的代言人,打着批判“少年苏格拉底”旗号,以“分有说”为批判对象反思自己早期和中期的一些基本论点。
①关于理念的普遍性问题
柏拉图的理念论具有浓厚的价值含义,认为每类事物都有一个同名理念作为存在的根据,但他又否认任何事物都因理念而存在。
②关于理念的被分有问题
柏拉图认为事物分有理念而存在,事物对同名理念的分有采用整体分有与部分分有。但其困难在于,理念的首要特性是单一完整性。这使得柏拉图对分有说本身是否成立的问题感到疑惑。
③关于理念被摹仿的问题
柏拉图认为万物摹仿理念。但其困难在于,如果理念与分有它的事物类似,就会引出新的理念,这种新理念会不断的出现。
④关于理念、神和人的关系问题
柏拉图认为如果分有说和摹仿说都不成立,理念世界和事物世界的联系就会割断,就会推出两个无法接受又不得不接受的结论。
a.本来是作为认识对象而设立的东西现在由于各处一域竟然无法认识,它不再具有意义。
b.神作为主人不能统治人们,神的知识不涉及人或人的世界的任何事情。人们的权威不能伸展到神,人们的知识不能知道神圣的事物。如此推论,神不是人们的主人,不知道人类的事情。
(2)亚里士多德对早期柏拉图的“理念”的批判
亚里士多德对柏拉图的批判集中于“分离学说”,其要点有:
①与个别事物相分离的理念型相是无用的设定。
a.设定理念型相的目的是为了解释个别事物具有共同本质或普遍性质的原因,但设定理念型相却达不到这一目的。因为理念型相实际上是与个别对象同名的类。亚里士多德认为把逻辑上的类概念看成独立存在的理念型相既无必要,也无用处。
b.理念型相并不变动,不能解释个别事物的运动和变化,不能解释可感的性质,不能解释个体对它们的依存。运动和变化是绝对的,不变的存在是相对的。
②设立分离的理念型相的理由难以成立。
认识内容与认识对象并无严格的一一对应关系。
③“分有”只是对“实体”的分有。
柏拉图却让非实体性东西也具有理念,这使得“分有”变成空谈。他认为柏拉图的“分有”说陷入无穷倒退,称为“第三者”问题。
3.试述柏拉图《理想国》中的四线段理论并分析其认识论内涵。[2013年中国人民大学研]
答:四线段理论是柏拉图《理想国》中的重要理论。
(1)四线段理论
柏拉图用“四线段”的比喻形象地说明两种认识、两个领域的区分。他认为“把一条直线分割成两个不相等的部分,然后再把每一部分按同样比例分割,其中,部分代表可感和可知的序列,比例表示它们相对的清晰和模糊的程度。”
(2)四线段理论的认识论内涵:
①柏拉图把认识分为知识、意见和无知三种,可感世界对应的是意见,可知世界对应的是知识,知识以及与之对应的存在领域是绝对的、完满的状态,意见以及与之对应的可感事物处于既是又不是、半真半假、有无之间的状态。按照比例分割出来的四线段用长度的计量比喻性质的程度,即事物以及与之对应认识的真实性程度,勾勒出世界和认识的等级图式。
②柏拉图进一步深化对这两个领域、两种认识的区分,将可感领域分为影像和自然物,将可知领域分为数学型向和本原,影像对应幻想,自然物对应信念,二者都属于意见;数学型向对应数学知识,本原对应理性知识,二者属于知识。
a.幻想
幻想是指个人的想象和印象。影像是指一个可感对象向每个人的显现可能各不相同,人们通过幻想只能认识事物向他自己的显现。
b.信念
信念是指对可感事物的共同知觉。柏拉图承认信念是真判断,但仍把它排除在知识之外,因为与信念相对应的可感事物是个别的、变化的。
c.数学知识
柏拉图认为数学知识是低级知识,“介乎意见和理智之间”,其中介作用表现在:
第一,数学研究的数量和形状虽然是普遍的、不变的性质和关系,但却借助可感的图形和事物来说明不可感的数的规定性。
第二,数学方法的特点是从前提到结论的推理,推理的最高前提是公理和定义,它们想当然地被当作自明的原则,但却具有假设的性质。
d.理性知识
理性知识属于纯粹的知识,代表知识是哲学。哲学的方法是辩证法,由假设上升到原则。辩证法以假设的定义为出发点,逐步剔除和修正定义中的假设成分,从一个定义过渡到另一个定义,最后达到最完善、最确定的定义。
4.试述柏拉图的宇宙生成论的主要观点。
答:柏拉图宇宙生成学说主要体现在《蒂迈欧篇》一书中,摹仿创世论是宇宙生成学说的核心内容。
(1)基本前提
①整个宇宙不是永恒的,而是被创造出来的;
②创造者在创造宇宙时,必以某个东西为范型。
(2)内容
①造物的条件
神所依照的范型是永恒不动、自我同一的理念。神创造宇宙,不仅需要理念,还需要材料和场所。材料指水、火、土、气,它们在创世之先就已混沌地存在着。场所即空间,它是接受器或容器。
②造物者
造物者就是“宇宙的创造者”,即神。造物主是善的,没有嫉妒,他希望万物都像自身只有善没有恶;他将混乱的无秩序的运动安排得有秩序,认为这样是好的;他将理性放入灵魂,将灵魂放入躯体,将宇宙造成一个带有理性和灵魂的生物。
③世界灵魂
神创造出世界灵魂,它是弥漫于世界并在内部推动形体运动的力量,由同和异两个部分构成,按相反方向做圆周运动,它是神的影像,同时也是理念世界和可感世界的中介,其职责是使事物受理念支配。
④天体的形成
神用全部材料按一定比例和几何结构创造出天体,它在数量上只是一个,呈圆球形。天体被置于“异”的六个圆周上,月亮位于内圈,依次向外是太阳、金星、“赫尔默斯星”和外层的三颗星,地球位于圆心。
⑤时间的形成
神在创世的同时也创造了时间,它是造物主创造的宇宙的永恒运动的尺度。时间是“永恒的运动的影像”,可感世界的一切都发生在时间之中,时间以过去、现在、将来的形式运动,这三者呈圆形的运动。
⑥理性生物的形成
神接着创造了各种理性生物,它们按居住领域被分成四类,天上的神、空气中的有翼动物、水栖动物和陆地动物。
⑦神创造人
首先创造人的理性灵魂,再是灵魂的非理性部分,然后再创造人的肉体。人是大宇宙的缩小,身体各部分都合乎目的而具有完满性,由于人独具理性灵魂,所以人是万物之灵。
(3)评述
柏拉图的宇宙生成论,是后来基督教神学世界观的重要来源之一。
5.试论亚里士多德对柏拉图理念论的批评。
答:亚里士多德认为哲学的任务在于研究原因,他与柏拉图的分歧在于本质是与可感事物相分离的理念型相,还是可感事物之内的形式。亚里士多德不反对柏拉图坚持的可感事物服从于无形本质的基本立场,但是他反对柏拉图和早期学园派把抽象的理念放在比具体的事物更重要的位置。因而,他集中批判了柏拉图的“分离学说”,其要点如下:
(1)理念型相是无用的设定。
亚里士多德认为设定理念型相的目的本来是为了解释个别事物具有共同本质或普遍性质的原因,与个别事物相分离的理念型相是无用的设定。但是,设定理念型相却达不到这一目的。
①从哲学的角度来说明
理念型相,实际上就是与个别对象同名的类,有多少类个别事物或性质,就需要设定多少个理念型相。其结果不仅没有解释清楚个别对象与类概念的关系,反而把要解释的对象扩大了一倍。亚里士多德提出,第一哲学应使用尽量少数的原则。按照宁简勿繁的原则,把逻辑上的类概念设定成独立存在的理念型相是没有必要,也没有用处的。
②从物理学的角度来说明
亚里士多德还从物理学的角度来说明理念型相是无用的设定。亚里士多德说:“理念型相既不能在可感觉的东西里面引起运动,又不能引起任何变化。而且形式根本不能帮助人们认识其他的事物,也不能对事物的存在有所帮助。”他认为,坚持理念论的人不关心运动着的具体事物,只考虑不变的绝对存在。但这种想法完全颠倒了相对与绝对的关系。相对者是有条件的东西,而绝对者是无条件的东西。人们只能从运动和变化出发才能认识不变的存在(如不动的推动者),但却不能从不变的存在出发来认识运动和变化。在此意义上,运动和变化是绝对的,不变的存在则是相对的。
(2)设立分离的理念型相的理由难以成立
设立分离的理念型相的理由是难以成立的,因为认识内容与认识对象并无严格的一一对应关系。亚里士多德认为,如人们可以想象不存在的事物或已经消失的事物,但不能据此推断出与之相对应的外部现实一定存在。反之,人们感觉到的对象也不全都对应于思想概念,也就不全都对应于理念型相,比如污秽之物没有理念型相。
(3)“第三者”的逻辑悖谬
设定两种认识对象相分离,还会造成“第三者”的逻辑悖谬。
①“第三者”是指为了解释两个概念的相似性而设定第三个概念的无限倒退。
②亚里士多德提出这样的诘难:由于一个个别事物及其理念有共同名称,两者必有相似之处,需要用一个概念表示这种相似性。但这个新概念与前两者中任何一个又有相似之处,需要再用一个概念表示,如此无限循环。
③“第三者”的循环是普遍与特殊相分离所导致的恶果,要想避免这个逻辑悖谬,把个别事物与理念型相的关系说成“分有”和“基仿”,也是不起作用的。
(4)对理念型相是数的观点的批判
亚里士多德还批判了认为理念型相是数的观点。他认为,即使理念型相在某种意义上是某些东西的一个数量的比例,它也不是一个真正的数。从许多个数中可以产生一个数,但在许多个理念型相中却不能产生出一个理念型相,而且组成数的单位是互异的还是同质的呢?亚里士多德批评了那些把数学等同于哲学的观点,他认为他们“虽然寻求的是感性事物的原因,却放弃了这个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