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下半年全国统考教师资格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小学)》【教材精讲+真题解析】讲义与视频课程【21.7小时高清视频】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二节 小学生认知发展与学习指导

视频二维码(扫码观看)

一、小学生认知概述

(一)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

人从出生到成人,其认知发展不是一个数量不断增加的简单累积过程,而是伴随着认知结构的不断重构,认知发展形成了几个按不变顺序相继出现的时期或阶段。

他认为逻辑思维是智慧的最高表现,因而从逻辑学中引进“运算”的概念作为划分智慧发展阶段的依据。这里的运算并不是形式逻辑中的逻辑演算,而是指心理运算,即能在心理上进行的、内化了的动作。

皮亚杰将从婴儿到青春期的认知发展分为四个阶段:感知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和形式运算阶段。

1.感知运动阶段(0~2岁)

这一阶段儿童的认知发展主要是感觉和动作的分化。也就是说,婴儿靠感觉与动作认识周围的世界,并逐渐认知到自己与他人(父母亲)、自己与物体的不同,到本阶段后期,感觉和动作才渐渐分化为有调适作用的表现,思维也开始萌芽。

2.前运算阶段(2~7岁)

与感知运动阶段相比,处于前运算阶段的儿童的思维有一个质的飞跃。由于语言的出现和发展,使儿童逐渐用表象符号来代替外界事物。

这个阶段儿童的思维的主要特征:单维思维(即思维的片面性)、思维的不可逆性、自我中心。

3.具体运算阶段(7~11岁)

这个阶段的儿童认知结构中已经具有了抽象概念,因而能够进行逻辑推理。具体运算阶段的标志是守恒观念的形成。守恒是指儿童认识到客体在外形上发生了变化,但其特有的属性不变。

这个阶段的儿童的思维的主要特征:多维思维、思维的可逆性、去自我中心、具体逻辑推理。

4.形式运算阶段(11~15岁)

这一阶段的儿童思维已超越了对具体的可感知的事物的依赖,使形式从内容中解脱出来,进入形式运算阶段。本阶段的儿童的思维是以命题形式进行的,能够根据逻辑思维、归纳或演绎的方式来解决问题,其思维发展水平已接近成人的水平。

(二)小学生的认知特点

1.基本认知能力发展的特点

一般认为,认知过程包括感觉、知觉、注意、记忆、思维和语言等生理和心理活动。小学生基本认知能力发展的特点是:随着神经系统进一步成熟,在学习活动的要求下,注意力有了很大提高;知觉的有意性、精确性逐渐增强,观察能力明显提高小学生的思维从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逐步过渡倒以抽象逻辑思维能力为主要形式;有意记忆发展,记忆容量增大,并逐渐发展出一些记忆的策略,如复述、组织等。

2.注意发展的特点

注意是心理活动或意识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低年级学生仍然以无意注意为主,具体生动、直观形象的事物更容易引起他们的注意。到了高年级,有意注意发展起来并占据主导地位,而且有意注意由成人强迫逐渐变成自觉的注意活动。

3.知觉发展的特点

小学生知觉发展的突出特点是:随着年龄增长,知觉的有意性、精确性逐渐增强。比如低年级小学生的知觉具有无意性强、精确性较低等特点,因而容易在学习时分心。到了高年级,其知觉的有意性、精确性都会大幅度提高。

4.小学儿童记忆的发展

进入小学,儿童需要学习各种文化课,发展读、写、算各种技能。随着系统地、分阶段地接受学习教育,其记忆也在学校学习生活中逐渐发展起来了,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短时记忆容量发展迅速。第二,由无意识记向有意识记发展。第三,由机械记忆向意义记忆发展。第四,由具体形象记忆向词的抽象记忆发展。

5.小学儿童思维的发展

小学时期新的学习活动、集体活动等对儿童提出了新的要求,促进了儿童思维的不断发展。小学儿童思维从具体形象思维逐步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思维结构逐步趋向完善。

(三)认知发展阶段与教学的关系

1.认知发展阶段制约教学的内容和方法

认知发展的每一阶段,都由一种相对稳定的认知结构来决定学生的行为,教育则要适应于这种认知结构或智力结构,即以学生认知结构为出发点,按照学生的认知结构或智力结构来组织教材,调整内容,进行教学。

小学阶段的学科教学应充分体现直观性原则,教学上可将言语讲解、演示和有指导的发现经验很好地结合起来,更好地提高学生对抽象知识的理解水平。

2.教学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

大量研究表明,通过适当的训练来加快各个认知阶段转化的速度是可能的。只要教学内容和方法得当,系统的学校教育一定可以起到加速认知发展的作用。

二、认知差异

认知过程是指学生借以获得信息、做出计划和解决问题的心理过程,涉及感知、记忆、想象、思维等具体的心理活动。该过程因个体之间的不同认知方式和认知能力而存在个别差异。

(一)认知方式差异

认知方式,又称认知风格,是个体在知觉、记忆、思维和解决问题等认知活动中加工和组织信息时所显示出来的独特而稳定的风格。与教育有明显关系的认知方式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场独立与场依存、冲动型与沉思型、辐合型与发散型等方面。

1.场独立与场依存

这两个概念最初来源于赫尔曼•威特金对知觉的研究。他发现,有些人主要利用外部的视觉线索来调整身体的位置,而另一些人主要利用身体内部的知觉线索来调整身体的位置。前者的知觉为场依存方式,后者的知觉为场独立方式。

具有场独立方式的人,对客观事物作判断时,常常利用自己的内部参照,不易受外来因素的影响和干扰;在认知方面独立于他们的周围背景,倾向于在更抽象的水平上加工,独立对事物作出判断。

具有场依存方式的人,对物体的知觉倾向于以外部参照作为信息加工的依据;他们的态度与自我知觉更易受周围其他人,特别是权威人士的影响和干扰,并且善于察言观色,注意并记忆言语信息中的社会内容。

2.沉思型与冲动型

这种认知方式是由贾罗米•凯冈提出的。沉思型的儿童一般比冲动型的儿童更少犯错误,尤其是在具有挑战性的任务上,因为他们有较强的首先保证正确的欲望,因此他们能够忍受不确定性。也就是说,在他们想出正确的答案并作出反应之前,他们可以在全班人面前保持长时间的沉默。而冲动型的儿童则倾向于很快地进行检验假设,且常常出错。冲动与沉思的标准是反应时间与精确性。

3.辐合型与发散型

美国吉尔福特研究指出,辐合型认知方式是指个体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常表现出辐合思维的特征,表现为搜集或综合信息与知识,运用逻辑规律,缩小解答范围,直至找到最适当的唯一正确的解答。而发散型认知方式则是指个体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常表现出发散思维的特征,表现为个人的思维沿着许多不同的方向扩展,使观念发散到各个有关方面,最终产生多种可能的答案而不是唯一正确的答案,因而容易产生有创见的新颖观念。

(二)智力差异

1.智力与智力测量

智力是指人能顺利地从事某种活动所必需的各种认知能力的有机结合。我们平时说一个人聪明不聪明,就是说这个人智力高低的问题。为了对人的聪明程度作定量分析,心理学家创造了许多测量工具,这些测量工具被称作智力量表。世界上最著名的智力量表是斯坦福一比纳量表(简称S—B量表)。

智力测验中引进了一个重要概念——智商(IQ),它是智力商数的简称,是用来表示智力高低的一种相对指标。

智力年龄(MA)

IQ= ———————×100

实际年龄(CA)

据此公式计算得到的智商属于比率智商。一般认为,智商在90~109之间为智力中等,在110~119之间为智力中上,在120~139之间为智力优秀,l40以上为智力非常优秀;智商在80~89之间为智力中下,70~79之问的智力级别称为临界,70以下为智力落后。

1936年,美国心理学家韦克斯勒编制了另一套智力量表,包括学龄前智力量表(WPPIS)、儿童智力量表(WISC)和成人智力量表(WAIS)。该套量表仍采用智商的概念,但这里的智商是以同年龄组被试的总体平均数为标准确定的,称为离差智商。

离差智商假定同年龄组测量成绩总平均数为100,用个人实际得分与总平均数比校,确定其在同龄组内所处的相对位置,以此判定其智力水平。

2.智力的差异

由于智力是个体先天禀赋和后天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故个体智力的发展存在明显的差异,包括个体差异和群体差异。

智力的个体差异反映在个体间和个体内。个体间的差异指个人与其同龄团体的稳定的平均数比较时所表现出来的差异。大量的研究表明,人们的智力水平呈常态分布,即智力水平属于中等程度的人占大多数,智力水平极高与极低的人很少。一般认为,IQ超过l40的人属于天才,他们在人口比例中不到1%。

个体内差异指个人智商分数的构成成分的差异。一般的智力测验都是由许多分测验构成的,每一测验用于测量智力的不同成分,如测量言语智力或测量操作智力等。研究表明,两个IQ分数相同的儿童,他们智商分数的构成可能有很大差异。

智力的群体差异是指不同群体之间的智力差异,包括智力的性别差异、年龄差异、种族差异,等等。

(三)认知差异的教育含义

认知方式没有优劣好坏之分,只是表现为学生对信息加工方式的某种偏爱,主要影响学生的学习方式。智力是学习成绩的一个可靠的预测指标,它主要影响学习的速度、数量、巩固程度和学习的迁移。

教师应当根据学生认知的特点,不断改革教学,努力做到因材施教。首先,应该创设适应学生认知的教学组织形式,将全班教学与分组教学、个别教学实行最优化结合。其次,采用适应认知差异的教学方式,努力使教学方式个别化。最后,运用适应认知差异的教学手段。

1.(  )的认知方式容易产生有创见的新颖观念。

A.沉思型

B.冲动型

C.辐合型

D.发散型

【答案】D

【解析】发散型认知方式是指个体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常表现出发散思维的特征,表现为个人的思维沿着许多不同的方向扩展,使观念发散到各个有关方面,最终产生多种可能的答案而不是唯一正确的答案,因而容易产生有创见的新颖观念。

2.认知差异有什么教育含义?

答:教师应当根据学生认知的特点,不断改革教学,努力因材施教。首先,应该创设适应学生认知的教学组织形式,将全班教学与分组教学、个别教学实行最优化结合。其次,采用适应认知差异的教学方式,努力使教学方式个别化。最后,运用适应认识差异的教学手段。

三、学习兴趣

(一)学习兴趣的含义

学习兴趣,指一个人对学习的一种积极的认识倾向,这种倾向是和一定的情感状态紧密联系的。从对学习的促进作用看,学习兴趣可以成为学习的动因;从对学习产生新的兴趣和提高原有兴趣看,学习兴趣是在学习活动中产生的,同时也是学习的结果。所以,学习兴趣既是学习的原因又是学习的结果。

学习兴趣是学习积极性中最现实、最活跃的心理成分,它在学习活动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往往以自己的学习兴趣为主导,年级越低表现越明显。当一个学生对某学科发生兴趣时,他总是积极主动、心情愉快地去进行学习,而不会觉得是一种负担;否则,学生就可能只是勉强学习。因此,学习的最佳动力是对学习的兴趣。

(二)学习兴趣的分类

1.接学习内容,可以分为物质兴趣与精神兴趣

物质兴趣是由所学材料或学习活动——学习过程本身直接引起的。

精神兴趣是由学习活动的结果引起的。精神兴趣具有明显的自觉性。当一个人意识到学习的社会意义与自己的关系时,学习兴趣就随之产生。

就小学生而言,由于人生观和世界观尚未完全形成,无论是物质兴趣还是精神兴趣都需要教师和家长进行积极地引导,以防止其在物质兴趣方面的畸形发展以及在精神兴趣方面的消极发展。

2.按学习目标,可以分为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

直接兴趣是指对学习内容和活动过程本身的兴趣。

间接兴趣主要指对活动目的或者结果的兴趣。

只有把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充分发挥一个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才能持之以恒,目标明确,取得成功。

3.按学习时间,可以分为稳定兴趣和暂时兴趣

稳定兴趣是个体对某些事物具有长久的兴趣,持续时间很长,这种兴趣不容易发生改变。暂时兴趣是个体对某些事物的兴趣是短暂的,会随着时间和地点的变化而变化。

4.按学习范围,可以分为广泛兴趣和中心兴趣

广泛兴趣是个体对多方面的事物具有的兴趣。中心兴趣是个体只对某一方面的事物有着浓厚的兴趣。

(三)学习兴趣的品质

1.兴趣的倾向性

兴趣的倾向性是指一个人的兴趣所指向的是什么事物。由于兴趣倾向性的不同,人们的兴趣也各有不同。如有的学生对语文感兴趣,有的学生对数学感兴趣,有的学生对音乐感兴趣等。

2.兴趣的广阔性

兴趣的广阔性是指一个人兴趣范围的大小或丰富性的程度,也可称兴趣的广度。兴趣的广度具有明显的个体差异。有的人兴趣面十分狭窄,对什么都没热情,也不感兴趣;而有的人对很多事物都有兴趣。

3.兴趣的稳定性

兴趣的稳定性是指中心兴趣持续的时间或巩固的程度。有些人的兴趣是持久而稳定的,这种人一旦对某种事物或活动产生兴趣,就始终保持而且长期不变,还会一步一步加深,达到迷恋的程度;而有些人的兴趣极不稳定,经常会对某种事物产生兴趣,但又不持久,往往朝秦暮楚,见异思迁。

4.兴趣的效能性

兴趣的效能性是指兴趣对活动产生的作用的大小。兴趣对人的行动动力的作用有积极和消极两种:凡是对社会的进步和个体身心发展起推动作用的,就是具有积极效能的兴趣;凡是对社会的进步和个体身心发展起阻碍作用的,就是具有消极效能的兴趣。

(四)学习兴趣的培养

1.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1)尊重学生。教师切忌认为自己是老师,高人一等,凌驾于学生之上,动不动就无端训斥、谩骂,甚至横眉怒对、冷眼相加、冷嘲热讽。教师应当走近学生,同时让学生走近教师,因为学生与教师在人格上是平等的。

(2)常与学生沟通交流。在课余时间,老师不妨当当学生的朋友,听听他们的心声,和他们聊聊感兴趣的话题。这样,你会发现你和学生的关系一下子拉近了许多,他们对你的接受和喜爱就会逐渐迁移到课堂学习之中。

2.利用课堂主阵地,因势利导

(1)注重导入,创设氛围。

(2)营造环境,主体参与。在课堂教学中

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这就需要教师发扬教学民主的精神,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可以使学生的思维迸发出绚烂的火花,调动学生主体参与的积极性,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使他们逐渐养成良好的学习品质。

(3)体验成功,产生兴趣。教师应创造机会,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

综上所述,激发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教学的一项重要手段,也是一条基本教学原则。现代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教师应从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开始,正视学生的实际,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其体验学习成功后的喜悦,从而学会学习,促进学习方式的转变,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四、小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

(一)学习习惯的含义

习惯是先天遗传与后天教育双重因素影响而形成的,具有稳定性、持久性、自觉性。学习习惯是指在学习过程、学习生活中,在学习环境的影响下,反复练习形成的,最终发展成为个体需要的一种自觉的学习行为方式。

良好学习习惯的基本品质:计划性、坚持性和独立性。良好的学习习惯对学生的学习行为、学习品质、学习能力、学习方法、学习质量起到积极促进的作用。小学阶段是培养习惯的关键期,一、二年级则是学习习惯养成的最佳时期。良好的学习习惯能为学生终身发展打下基础。

(二)小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

1.课前预习习惯

(1)提前预习课程,每天晚上和上课前,都要对将要学习的课程做简要的预习,了解课程的重点、难点,为课堂学习做好准备。

(2)预习时遇到不懂的地方要通过查字典、查资料等途径寻找答案,也可以向同学、家长询问,仍然没有解决的问题要标记出来,以便在课堂上有重点地学习。

(3)预习时要学会用笔在书上做不同的标记,如:重点内容在文字下面标“△”,有疑问的地方在旁边写上“?”等,以便在课堂学习时多留心。(4)预习时要精力集中,培养自己一丝不苟的学习习惯。

2.课堂学习习惯

(1)课前做好准备,自觉检查课本、课堂练习本、必需的文具是否都准备齐全。

(2)课堂上认真接受教师指导,专心致志地参与探索,全身心地投入学习。

(3)积极踊跃发言,敢于提出不同见解,对与自己不一致的见解要敢于争论,并不断修正、弥补自己的不足。说话完整,口齿清楚,声音洪亮,仪态端庄。

(4)有疑难问题时,及时举手发问。

(5)虚心听取同学的发言,善于倾听他人的意见和建议,不随便打断别人的谈话,不讥笑别人的错误。

(6)要善于合作学习,在进行分级实验、动手操作、课外考察等活动时互相帮助,共同提高。

(7)学习要善于举一反三,善于通过学科间的联系理解问题。

3.制订计划习惯

在家长、教师指导下制订生活、读书、实践活动计划,制订切合实际的每周、每月、每学期的学习目标、学习计划,并认真执行。

4.阅读习惯

(1)每天课外阅读时间累计不少于30分钟,善于运用网络资源有效完成学习任务。

(2)自己订阅的报刊应及时阅读。摘抄课外读物的精彩句段,或在精彩处圈点,写上自己的阅读体会,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

(3)边读边思考,善于“打破砂锅问到底”,不懂的地方向他人请教或查工具书解决。

5.书写习惯

(1)做作业时要专心,不边玩边写,不边吃边写,书写时先想好再下笔。

(2)保持正确的写字姿势,做到“头正、身直、足平、臂开”,字迹工整,书写规范。

(3)书写时要注意保护好视力,要做到“三个一”:眼睛离书本一尺、胸膛离书桌一拳,手指离笔尖一寸。

(4)不在作业本上乱涂乱画,保持作业本的清洁和完整无缺。

(5)写完作业必须认真仔细地检查,发现错误及时纠正。

6.记忆习惯

(1)对当天学习的内容及时复习巩固。

(2)对需要记忆的字词句篇、概念公式以及单词、语句、名人名言等理解深刻,记忆准确。

7.作业习惯

(1)当天的作业要当天完成,在做完老师布置的作业的前提下,有余力的学生要养成自主设计和完成作业的好习惯。

(2)独立、认真、按时完成老师布置的各类作业,不抄袭别人的作业。没完成作业主动向老师说明理由,并及时补上。

(3)写完作业后把作业放入书包中,并整理书包。

8.总结反思习惯

(1)每天睡觉前都要反思自己又学到了什么新知识。把当天的学习内容在头脑中简要地回顾一遍。回想今天学习的重点和难点是什么。

(2)建立自己的成长记录袋,收集作业本、试题、笔记、纠错本以及受到的奖励、获得的荣誉等。

(3)及时记录自己的生活感悟,养成写日记的习惯。

(4)每学期结束,写出总结材料,分析学习中的得与失,确定今后努力的方向。

(三)小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意义

第一,好的学习习惯是提高学习效率的重要条件。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形成学习组织性和系统性的最重要途径,也是保证学习高效率的条件。没有好的学习习惯,学习就缺乏组织性和系统性,就不能进行有效的智力活动,构建完善的知识结构。

第二,好的学习习惯有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终身发展。良好的学习习惯会对学生以后的学习活动、社会实践产生深刻的影响,有助于学生的终身学习。

训练与应用

1.由所学材料或学习活动所产生的兴趣是(  )。

A.直接兴趣

B.间接兴趣

C.稳定兴趣

D.暂时兴趣

【答案】A

【解析】直接兴趣是指对学习内容和活动过程本身的兴趣。

2.下面(  )不属于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内容。

A.提前预习

B.爱提问题

C.善于思考

D.孝敬父母

【答案】D

【解析】孝敬父母属于行为习惯的内容。

3.简述小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意义。

答:好的学习习惯是提高学习效率的重要条件,有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终身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