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中国的新闻改革
一、30年的四次跨越
1.第一次跨越(1979—1982年):高扬新闻规律的旗帜
(1)主课题:高扬新闻规律的旗帜,否定“阶级斗争工具”论,重新恢复报纸作为“新闻纸”的本来面目。
(2)基本成就
①摒弃“报纸是阶级斗争工具”的性质说,重新肯定新闻事业是以刊登时事为主的、面向社会大众的传播机构;社会主义的新闻事业是党、政府、人民的耳目喉舌,是党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
②摒弃“假大空”,提倡“短快新”,尤其重新确立新闻真实性的权威。在这段时期里,对新闻真实性的讨论占有各种新闻学刊物的最大篇幅。
③经济报道逐步成为新闻媒体的主体。
④纠正了历史错案,肯定了“读者需要论”、“社会需要论”是合理性的命题,并以此为立足点,重新确认新闻价值是选择新闻必不可少的标准。
2.第二次跨越(1983年开始):引进信息概念
(1)学术上关于新闻与宣传关系的全国性大争论,先后提出三种对立的观念:
①新闻就是宣传,或者说新闻是手段,宣传是目的。
②新闻与宣传是各不相同的现象,相互独立,且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为对立。
③承认新闻和宣传是独立的社会现象,但它们往往是相互交叉、相互渗透的。
(2)信息概念被新闻界普遍接受,引起中国新闻界的巨变:
①媒介结构发生改变。到1988年,中国形成三纵三横的媒介结构。横看,报纸、广播、电视三足鼎立;纵看,中央、省(市)、地(市)三级新闻媒介网很完整。
②媒介内容构成发生变化。纯信息新闻逐步在各新闻媒介占重要地位。
③新闻报道样式更加丰富多彩。
3.第三次跨越(1992年以后):重新认定新闻事业性质
(1)传统观点
新闻事业属于上层建筑。新闻媒介完全是宣传工具,属于意识形态范畴。
(2)新共识
新闻事业就其生产带有强烈的意识形态的精神产品来说,新闻事业属于上层建筑领域;但同时,就它为全社会提供经济活动和人们生活必不可少的信息、知识和娱乐来说,属于第三产业即信息产业。
(3)新闻事业发展新思路:“事业性质,企业管理”,即在保证党的新闻事业是党的耳目喉舌的前提下,以企业管理的方法来经营新闻媒介。这个思路可以说是“稳住一头,放开一头”。
(4)竞争给媒介带来的显著变化
①受众中心地位的认同。竞争推动了媒介内容的变化,各报台都花样翻新,不断追逐社会热点、受众关注焦点,力求贴近生活、贴近市场、贴近受众。
②调整内部结构,搞活媒介机制。
③扩充硬件,扩大容量。从1992年开始,各地增版扩台的势头不可遏制。
4.第四次跨越(1996年开始):从单一走向多元
(1)从1996年开始,中国传媒业的重点是结构调整和结构转型,基本目标是解决中国传媒业“小、散、滥”的状况,做大做强中国传媒业。
(2)结构调整与转型的具体目标
①适度的市场集中,在全国范围内打造十来家跨媒体、跨行业、跨区域经营的媒体集团,成为中国传媒业的支柱,从而形成一个竞争有序的市场。
②从粗放型发展转化为集约化增长,从外延性增长转向内涵性增长。
③从小而全媒体走向专业化媒体,从同质化竞争走向差异化竞争。
④实行分层分类管理。
(3)结构调整和转型的结果
使中国传媒业由单一结构走向多元结构,从而转变媒体的增长方式,标志着中国媒体的改革向着深层发展。
(4)传媒业在结构调整和转型中采取的六大举措
①报业集团——报业的集约化经营。
②频率、频道专业化——广播电视多元化之路。本质上是一条集约化经营之路。
③二级电视、三级报纸、四级广播——中国传媒业结构的基本框架。
④制播分离,编营分离——传媒的产业化之路。
对电台电视台来说,制播分离就是电台电视台只制作新闻节目以及部分核心节目,大部分节目(主要是娱乐类、社交类节目)由独立制作公司提供;对所有媒体来说,编营分离就是将内容生产(编辑部)和经营活动(经营部)分开,内容生产在不受经营的干扰下独立完成,以保证其真实、全面、客观、公正。
实施制播分离、编营分离的目的:a.确保媒体可以集中精力做好新闻节目;b.充分利用社会资源,打破传媒业单一的资本结构,吸纳传媒业特别缺乏的经营人才,实行真正产业化。
⑤跨媒体、跨行业、跨区域——从封闭结构走向开放结构。“三跨”的基本模式:
a.两家或数家媒体实行跨区域联合,共同出资、出人,创办一家新媒体,这是“三跨”最基本的模式。
b.两家或数家媒体实行跨区域合作,对已有的一两家媒体注资改造、重新包装。
c.大型国企注资媒体,实行跨行业经营。
⑥两分大众传媒——从单一结构走向多元结构。在中共中央关于文化体制改革的文件中,将我国的文化单位包括大众传媒划分为公益性事业单位和经营性企业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