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新闻与传播硕士《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专业硕士]考试专用教材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一章 媒介与社会

第一节 理解传播媒介

一、传播的含义与类型

(一)传播的含义与特点

1.传播的含义

(1)国外学者对传播的定义

库利(社会学角度):传播是指人与人关系赖以成立和发展的机制——包括一切精神象征及其在空间中得到传递、在时间上得到保存的手段。它包括表情、态度和动作、声调、语言、文章、印刷品、铁路、电报、电话以及人类征服空间和时间的其他任何最新成果。

【评价】强调了传播的社会关系性,把传播看作是人与人的关系得以成立和发展的基础。

皮尔士(符号学或语义学角度):传播即观念或意义(精神内容)的传递过程。

【评价】强调符号作为精神内容的载体在传播中所起的特殊作用。

施拉姆:传播至少有三个要素——信源、讯息和信宿。

【评价】施拉姆的循环模式强调社会传播的互动性,并把传播双方都看作是传播行为的主体,这无疑是正确的。但这个模式也有其本身的缺陷。

   它把传播双方放在完全对等或平等的关系中(至少从模式本身来看是如此),这与社会传播的现实情况不符。在现实社会中,由于传播双方在政治、经济和文化地位、传播资源以及传播能力等方面通常存在着差异,这种完全对等或平等的传播关系与其说具有普遍性,不如说是极少见的。

   这个模式能够体现人际传播特别是面对面传播的特点,却不适用大众传播的过程。

阿耶尔:传播在广义上是指信息的传递,它不仅包括接触新闻,而且包括表达感情、期待、命令、愿望或其他任何什么。

【评价】人和人之间的社会互动行为的介质是作为意义和符号、精神与物质统一体的“信息”。信息科学的引入,扩大了传播学的视野:传播并不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而是自然界和社会的普遍现象(比如动物之间也会存在传播行为,动物的吠叫声就是一种信息)。

戈德的“共享说”:传播就是变独有为共有的过程。

格伯纳的“互动关系说”:传播可以定义为通过讯息进行的社会的相互作用。

贝雷尔森和塞纳的“符号说”:运用符号——词语、画片、数字、图表等传递信息、思想、感情、技术等。这种传递的行动或过程通常称为传播。

霍夫兰的“目的、影响、反应说”:传播是某个人(传播者)传递刺激(通常是语言的)以影响另一些人(接受者)行为的过程。

(2)国内主要学者对传播的定义

郭庆光:传播是指社会信息的传递或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

邵培仁:传播是人类通过符号和媒介交流信息以期发生相应变化的活动。

胡正荣:传播是信息的流动过程。

张国良:传播即传受信息的行为(或过程)。

2.人类社会传播的基本特点

(1)社会传播是一种信息共享活动。

(2)社会传播是在一定社会关系中进行,又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体现。

(3)从传播的社会关系性而言,它又是一种双向的社会互动行为。

(4)传播成立的重要前提之一,是传受双方必须要有共通的意义空间。

(5)传播是一种行为,是一种过程,也是一种系统。

(二)传播的类型

从普遍意义上讲,传播分为非人类传播和人类传播,人类传播又分为非社会传播和社会传播。非社会传播是指人的自我传播(内向传播),社会传播则包括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和大众传播。传播学研究的传播是人类社会的传播,即人的信息流动过程。

1.自我传播(人内传播、内向传播、内在传播)

(1)自我传播的定义和性质特点

定义

自我传播是指个人接受外部信息并在人体内部进行信息处理的活动。它具有典型的系统性,主要表现为人体本身就是一个完整的信息系统,由相互联系、制约的各部分构成,执行个人信息进行处理功能的有机整体。

性质、特点

a.人内传播虽然是人体内部信息处理的过程,但这个过程并不是孤立的,它的两端都与外部过程保持着衔接关系。(输入源泉是外部环境,输出对象也是外部环境。)

b.人内传播虽然与人的生理机制密切相关,但它在本质上是对社会实践活动的反映,具有鲜明的社会性和实践性。

c.人内传播不是对外部世界的消极的被动的反映,而是积极主动的反映。

d.人内传播是其他一切传播活动的基础。(其他类型的传播,都必然伴随着人内传播的环节;人内传播的性质和结果,也必然对其他传播产生重要影响。)

(2)几种“人内传播”理论

米德的“主我”和“客我”理论

米德在研究人的内省活动时发现,自我意识对人的行为决策有着重要的影响。自我可以分解成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两个方面:一方是作为意愿和行为主体的“主我”,它通过个人围绕对象事物从事的行为和反应具体体现出来;另一方是作为他人的社会评价和社会期待之代表的“客我”,它是自我意识的社会关系性的体现。即,人的自我是在“主我”和“客我”的互动中形成的,又是这种互动关系的体现。

米德认为,人的自我意识就是在这种“主我”和“客我”的辩证互动的过程中形成、发展和变化的。“主我”是形式(由行为反应表现出来),“客我”是内容(体现了社会关系方方面面的影响)。“客我”可以促使“主我”发生新的变化,而“主我”反过来也可以改变“客我”,两者的互动不断形成新的自我。作为自我的人内传播的社会性、双向性和互动性也就显而易见。人内传播是一个“主我”、“客我”之间双向互动的社会过程,互动的介质同样是信息,用米德的话来说即“有意义的象征符”。

布鲁默的“自我互动”理论

布鲁默在1969年出版的《象征互动论》一书中提出了这样一个观点:人能够与自身进行互动——自我互动。人是拥有自我的社会存在,人在将外界事物和他人作为认识对象的同时,也把自己本身作为认识的对象。在这个过程中,人能够认识自己,拥有自己的观念,与自己进行沟通或传播,并能够对自己采取行动。

布鲁默指出,这种与自身的互动——“自我互动”——在本质上来说是与他人的社会互动的内在化,即与他人的社会联系或社会关系在个人头脑中的反映。不过,自我互动并不是与他人的社会互动在头脑中的简单再现,而是具有独自的特点。即:在自我互动过程中,人脑中会出现关于他人期待的印象,个人会沿着自己的立场或行为方向对他人期待的意义进行能动的理解、解释、选择、修改、加工,并在此基础上重新加以组合。经过这个过程的他人期待已不是原来意义上的他人期待,它所形成的自我也已不是原来意义上的自我,而是一个新的行为主体。

米德的内省式思考

a.内省式思考是指短期的、以解决现实问题为目的的自我反思活动。

b.内省式思考的过程并不是封闭的,而是与周围的社会环境,与周围的他人有着密切的联系。在此过程中,人的头脑中会出现他人的形象,分析和推测他人如何考虑、采取何种态度,只有在与他人的联系上才能形成个人的态度轮廓,形成决策。这个过程,也是一个重新构筑自我与他人关系的过程。因此,这是个社会过程。

c.内省式思考是横向的社会过程,也是一个把过去和未来联系起来、纵向发展和创造的过程,即个人在处理问题过程中,会把有关的社会经验和知识积累全部调动起来,对它们的意义进行重新理解、解释、选择、修改和加工,在此基础上创造出与新状况相适应的新意义和行为。因此,它也是超越既有意义开创新意义、超越既有行为方式开创新的行为方式、与人的未来发展密切相关的一种活动。

d.内省式思考只有在一个人遇到困难、障碍等新的问题状况,对既有的行为方式是否适用难以作出判断时,才会活跃起来。

2.人际传播

(1)定义

人际传播是指个人与个人之间的信息传播活动,也是由两个个体系统相互连接组成的新的信息传播系统。人际传播是最典型、最直观、最常见、最丰富的社会传播活动,也是人与人的社会关系的直接体现。

(2)人际传播的特点

人际传播传递信息的渠道多,方法灵活;

人际传播所传递信息的意义比其他形式的传播更为丰富和复杂;

人际传播双向性强,反馈及时,互动频度高;

在传播关系上具有自发性、自主性和非强制性。

(3)人际传播的社会功能

社会成员交流和交换信息的重要渠道;

实现社会协作的重要纽带;

传承社会文化的重要工具;

完成个人社会化的基本条件;

完善和发展自我的重要途径。

(4)社会化对人际传播的作用及其相关理论(库利的“镜中我”理论)

社会化对人际传播的作用

社会化是指一个人出生后由一个“自然人”成长为“社会人”的过程。从个人角度来说,它是指个人学习语言、知识、技能、行为准则等等以适应社会环境的过程;从社会角度来说,它是指社会成员形成大体一致的观念、价值和社会规范体系,从而使社会秩序维持、社会发展的连续性得到保证的过程。个人的观念社会化包括两个方面:

a.自我观念的形成;

b.社会观念的形成(包括对他人和社会的基本看法、社会价值和行为规范的接受等等)。

无论哪一个方面,人际传播特别是初级群体中的人际传播都起着重要的作用,对人格的形成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库利的“镜中我”(the looking-glass self)理论

a.人的行为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自我的认识,而这种认识主要是通过与他人的社会互动形成的。他人对自己的评价、态度等,是反映自我的一面“镜子”,个人透过这面“镜子”认识和把握自己。

b.人的自我是在与他人的联系中形成的。包括三个方面:第一,关于他人如何“认识”自己的想象;第二,关于他人如何“评价”自己的想象;第三,自己对他人的这些“认识”和“评价”的情感。

c.关于他人如何“认识”自己的想象、关于他人如何“评价”自己的想象只有在与别人的接触中,透过别人的态度才能够获得。库利认为“镜中我”也是“社会我”,传播特别是初级群体中的人际传播,是形成“镜中我”的主要机制。这种以“镜中我”为核心的自我认知状况取决于与他人传播的程度,传播活动越活跃、越多方面,个人的“镜中我”也越清晰,对自我的把握也就越客观、准确。

(5)人际传播的动机

人际传播的首要动机主要有以下几点:

为了满足与个人的生存和发展密切相关的信息需求;

建立与他人的社会协作关系;

自我认知和相互认知;

满足基于人的社会性的各种精神和心理需求。

3.群体传播

(1)群体的定义

群体是指具有特定目标和共同归属感、成员间存在着互动关系的复数个人的集合体。

(2)群体的本质特征

具有共同或相近的社会属性或目标取向;

具有以“我们”意识为代表的主体共同性;

群体是社会的中观系统,是“局部社会”。

(3)群体的分类

美国社会学家库利根据群体在个人社会化过程中所起直接或间接程度,将群体分为初级群体(primary group)和次级群体(secondary group)。

德国社会学家M.韦伯将群体中是否存在管理主体或者机构作为分类标准,把拥有管理组织系统的群体称为“团体”,其他则属于一般群体。

德国社会学家L.威瑟依据组织性的强弱,将群体分为两类,一类是组织群体(organization),另外一类是非组织群体。

(4)群体的社会功能

将个人与社会联系起来的纽带;

帮助个人完成社会化过程,训练和分配社会角色;

形成社会规范,保证社会秩序的连续性;

完成个人力所不及的社会协作。

(5)群体对个人成员的意义

满足个人需求的重要手段;

个人的信息来源和社会安全感的提供者;

个人表现和实现自我的场所和手段。

(6)群体传播和群体意识

群体传播:将共同目标和协作意愿加以连接和实现的过程。

群体意识:参加群体的成员所共有的意识。它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a.关于群体目标和群体规范的合意。

b.群体感情,这里不仅指由各成员的密切接触和协作而产生的成员间的个人感情,更指群体成员主观境界的融合(精神上的一体化)所产生的“我们”感情。

c.群体归属意识,即群体成员因从群体活动得到某种程度的需求满足而对群体所产生的认同感。这几个要素越具备,群体意识就越强,越欠缺则群体意识越薄弱。

两者关系:群体意识是在群体传播中形成的。每个群体都有自己的传播结构,在这个结构中,信息的流向越大,越具备双向性,群体传播中民主讨论的成分也就越多,在这个基础上形成的群体合意、群体感情和群体归属意识也就越强,越有其凝聚力。

(7)群体规范及其功能

群体规范:群体意识的核心内容,是指成员个人在群体活动中必须遵守的规则,在广义上也包括群体价值,即群体成员关于是非好坏的判断标准。

群体规范的功能:

a.协调成员的活动,规定成员角色和职责以促进群体目标的达成;

b.通过规范的共有来保证群体的整体合作;

c.通过指示共同的行为方式以维持群体的自我同一性(identity);

d.为成员个人提供安全的决策依据;

e.通过群体压力来制约成员的偏离行为。

(8)群体压力与趋同心理

群体压力,即群体中的多数意见对成员中的个人意见或少数意见所产生的压力。

信息压力,一般人在通常情况下会认为多数人提供的信息,其正确性概率要大于少数人,基于这种信念,个人对多数意见会持比较信任的态度。

趋同心理,又称遵从性,是指个人希望与群体中多数意见保持一致,避免因孤立而遭受群体制裁的心理。

(9)集合行为中的传播机制

集合行为,在某种刺激调剂下发生的非常态的社会集合现象,多以聚集、恐怖、流言、骚动的形态出现,往往对正常的社会秩序造成严重的干扰和破坏。

集合行为发生的基本条件:结构性压力;触发性事件;正常社会传播系统的功能减弱、流言等非常态的传播机制活跃化。

群体暗示与群体感染:

a.群体暗示:接近于临床医学中的催眠暗示,即人在失去理智判断、分析能力的状况下,对周围的信息失去理智的分析批判能力,表现为一味的盲信和盲从的现象。

b.群体感染:在集合行为中,指某种观念、情绪或行为在暗示机制的作用下以异常的速度在人群中蔓延开来的过程。经过这种群体感染过程,一种情绪、一种观点会迅速支配整个人群,并迅速引发整个人群的激烈行动。

群体模仿与“匿名性”:

a.群体模仿:解释集合行为中的传播机制的一种理论。模仿是法国社会心理学家J·G·塔尔德提出的概念,他在1890年出版的《模仿的法则》一书中认为,社会上的一切事物不是发明就是模仿,而“模仿是最基本的社会现象”。在集合行为中,在人的安全本能下,每个人都希望与在场的多数人保持一致,作为最安全的选择,但这种失去理性的相互模仿往往是最不安全的。

b.“匿名性”:集合行为把人淹没在人群中,没人知道其姓名和身份,处于一种没有社会约束力的“匿名”状态中。这种状态使人失去社会责任感和自我控制能力,在一种“法不责众”心理的支配下,做出种种宣泄原始本能冲动的行为。

流言与集合行为中的信息流:

流言:一种信源不明、无法得到确认的消息或言论,通常发生在社会环境具有较高的不确定、正规的传播渠道不畅通或功能减弱的时期。流言是集合行为中的主要信息形式。

心理学家奥尔波特流言流通量的计算公式:R=i×a(流言流通量=问题的重要性×证据的暧昧性)。

流言的特点:流言信息的快速增值;流言信息的回流与恶性循环;流言中伴随着大量的谣言。

4.组织传播(Organization Communication)

(1)组织传播及其功能

组织传播是指以组织为主体的信息传播活动。因此组织传播是组织成员间、组织之间以及组织与环境之间的信息互动。组织传播包括信息、相互依赖的各个部分、传播网络、传播过程和传播环境五个基本要素。

组织传播的功能:组织传播的总体功能是通过信息传递将组织的各部分联结成一个有机整体,以保障组织目标的实现和组织的生存与发展。它既是保障组织内部正常运行的信息纽带,也是组织作为一个整体与外部环境保持互动的信息桥梁。具体来说,组织传播的功能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a.内部协调。组织中的各部门、各岗位都由一定的信息渠道相连接,每个部门和岗位同时也都执行着一定的信息处理职能,是组织传播的一个环节。这些环节通过信息的传达和反馈相互衔接,使各部门和岗位成为既各司其责,又在统一目标下协同作业的整体。

b.指挥管理。组织目标和组织任务的实施需要进行指挥管理。在一个组织中,从具体任务指令的下达、实施、监督、检查、总结,到组织活动规章制度的贯彻和日常管理,都体现为一定的信息活动,都是在一定的信息互动的机制下进行的。

c.决策应变。组织是一个永远处于运动和变化之中的有机体,它不断面临组织内部和外部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适应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的过程就是决策应变的过程,这个过程本身就是建立在信息的收集、整理、分析、判断的基础之上的。

d.形成共识。一个组织要保持高度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必须围绕一系列重要问题如组织目标和宗旨、组织规则、组织方针和政策等等,在组织成员中形成普遍的共识。共识的形成本身就是一个组织内的传播互动过程,必然伴随着围绕特定问题的信息传达、说明、解释、讨论等各种形式的传播活动。

(2)组织内传播的过程与机制

组织内传播的正式渠道是指信息沿着一定的组织关系和环节在组织系统内流通的过程。包括以下几种形态:

a.下行传播。有关组织目标、任务、方针、政策或行动的信息,自上而下得到传达贯彻的过程。

b.上行传播。下级向上级汇报情况,提出建议、愿望和要求的信息传达活动。

c.横向传播。同级部门或岗位之间互通情况、互相协调的信息交流活动。

组织传播的非正式渠道,是指制度性组织关系以外的信息传播渠道,包括组织内的人际传播和非正式的小群体传播。其特点是:交流的信息广泛;信息交流具有双向性和平等性;本意交流和感情交流的成分居多。非正式渠道是组织成员相互沟通感情的重要纽带,有助于在组织内营造一个积极、健康、活跃的人文环境。

组织内传播的媒体形式,主要有书面媒体(纸媒体)、会议、电话、组织内公共媒体、计算机通讯系统等。

(3)组织外传播及其形态

组织的信息输入活动

a.信息输入:组织为进行目标管理和环节应变决策而从外部广范收集和处理信息的活动。

b.新型信息系统:将组织智能与计算机智能相结合,主要有DSS(决策支援系统)、MIS(战略信息系统)、POS(销售数据系统)等。

组织的信息输出活动

现代组织有目的、有计划开展的信息输出活动主要有公共关系宣传片、广告宣传和企业标识系统宣传。

a.公共宣传。组织为了与其所处的社会环境建立和保持和谐的关系而进行的各种宣传活动,包括赞助社会公益事业、社区服务与沟通、发行宣传刊物、举办新闻发布会等。

b.广告宣传。广告是一种以付费形式利用各种媒体进行的大面积宣传活动,分为商业广告和非商业广告两大类。广告是现代企业组织参与激烈的市场竞争宣传的主要手段。

c.企业标识系统(CIS)宣传。CIS活动是指企业组织使用统一的视觉或听觉符号系统来塑造、保持或更新组织形象的活动。企业标识系统一般由企业理念与价值标识、行为规范标识、视觉或听觉形象标识三个要素构成。企业标识系统宣传是组织内宣传和组织外宣传的统一。

5.大众传播

(1)定义

大众传播是指专业化的媒介组织运用先进的传播技术和产业化手段,以社会上的一般大众为对象而进行的大规模的信息生产和传播活动。

(2)大众传播的特点

大众传播中的传播者是从事信息生产和传播的专业化媒介组织。

大众传播是运用先进的传播技术和产业化手段大量生产、复制和传播信息的活动。

大众传播的对象是社会上的一般大众,即“受众”。

大众传播的信息既具有商品属性,又具有文化属性。

大众传播的过程具有很强的单向性。

大众传播是一种制度化的社会传播。

(3)大众传播的社会功能

拉斯韦尔的“三功能说”

拉斯韦尔在1948年发表的《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与功能》一文中,最早的提出了传播的三项基本功能——环境监视功能、社会联系与协调功能、社会遗产传承功能。这三项功能是一切社会传播形态的基本功能,大众传播不仅具备这些功能,而且起着重要作用。

赖特的“四功能说”

赖特在1959年发表的《大众传播:功能的探讨》中,在继承拉斯韦尔观点的基础上,提出了大众传播具有四种社会功能:环境监视功能、解释与规定功能、社会化功能、提供娱乐功能。

施拉姆对大众传播社会功能的概括

施拉姆在1982年出版的《男人、女人、讯息和媒介》中,从政治功能、经济功能和一般社会功能三个方面对大众传播的社会功能进行了概括。施拉姆的贡献是明确提出了大众传播的经济功能,指出大众传播通过经济信息的采集、提供和解释,能够开创经济行为。

拉扎斯菲尔德和默顿的功能观

拉扎斯菲尔德和默顿在1948年发表的《大众传播、通俗口味和有组织的社会行为》中,特别强调了大众传播的三项功能——社会地位赋予功能、社会规范强制功能、作为负面功能的“麻醉作用”。

(4)大众报刊与大众传播

大众传播时代的到来以19世纪30年代大众报刊的诞生为标志。大众报刊又称便士报、廉价的报纸。它与此前的政党报刊不同,具有以下几个特点:价格低廉,一般人都有能力购买;内容以新闻、信息、社会事件报道和娱乐为主,贴近普通人的生活;发行量大;读者不限于特定的阶层或群体,而是广泛的受众;广告收入是报纸经营的主要财源。

(5)电报、电影、广播与大众传播

电报诞生于19世纪三四十年代。电报本身虽然不是大众传媒,但它为大众传播提供了快速有效的通信手段,并推动了通讯社的产生。

电影出现于19世纪末,从一开始就属于传播大众文化的媒介。二战后,电影很快发展成为包括生产、发行和放映在内,融艺术、娱乐、大商业和现代技术于一体的大规模产业。

广播于20世纪20年代开始了商业化进程,成为大众传媒。二战后,随着半导体技术的发展,收音机越来越趋于小型化、便携化。价格越来越低廉,成为现代人获取信息的便利媒介。

(6)电视媒介与大众传播

电视在20世纪20年代进入实验阶段,40年代出现商业电视,二战后迅速发展和普及,成为现代最主要的大众传媒。电视媒介经历了由黑白到彩色,由地波传输、模拟信号到数字信号的变革。目前,电视媒介的发展正在面临一场新的革命:

数字压缩技术的进步使电视进入多频道化时代,节目内容更丰富,选择性更强。

多媒体技术使电视的表现手段更多彩,信息传输质量更高。

电脑和网络技术大大提高了电视传播的双向性和互动性。

卫星和英特网传输使电视传播进入跨国和全球传播时代。

(7)大众传播的社会影响

关于大众传播社会影响的不同观点

a.乐观主义的肯定态度

早期以布莱士、塔尔德、库利等人为代表,认为大众传媒的普及会推进社会的政治民主化和提高人类的理性。布莱士认为,报刊具有事件报道者和讲解员功能。政治主张的代言人功能和反映社会上一般人意见的“测风标”功能,因而报刊能够使舆论超越个人意见的简单相加,成为组织化的有机整体;惟有这种舆论,才能在民主政治中发挥主导作用。塔尔德认为报刊造就了“有理性、有知识、有教养的”公众,而惟有公众意见才具有政治上的正当性和合理性。库利提出了“印刷意味着民主”的观点。

b.怀疑和否定态度

进入20世纪后,集中和垄断的加剧使大众传播越来越成为垄断资本和少数特权人物操作舆论的工具。一战使大众传播成了帝国主义列强进行大规模心理战和宣传战的新型武器;在二战中,德意志法西斯利用大众传播煽动民族仇恨、进行全民法西斯动员的事实,进一步使人们认识到大众传播在某种意义上是一种可怕的力量。基于这种认识,不少学者开始对大众传播社会影响的性质持怀疑态度。二战后,媒介内容和煽情化、浅薄化、低俗化倾向,进一步招致了不少学者对大众传媒的激烈批评。拉扎斯维尔德和默顿认为大众传播使现代人满足于肤浅的表层信息,具有“麻醉精神”的负功能;其他不少学者认为传媒内容的煽情性和刺激性,导致了人的理性的衰退和道德的退化。

c.看待大众传播社会影响应该有的态度

大众传播的社会功能是复杂的和多方面的。大众传播是伴随传播科技的发展而出现的一种强有力的大型社会信息系统,这种信息系统发挥什么性质的影响,关键在于使用和管理它的人,以及它所处的社会制度及这些制度赋予它的使命。不能脱离具体的历史和社会条件单纯地讨论大众传播的“善”与“恶”问题。

大众传播、信息环境与人的行为

a.李普曼的“拟态环境”概念

“拟态环境”(pseudo-environment)是说明大众传播社会影响力的重要概念,由美国学者李普曼提出。他认为,现代社会越来越巨大化和复杂化,人们由于活动范围、精力和注意力有限,不可能对与己相关的整个外部环境和众多事物都保持经验性接触,对超出自己感知范围、精力和注意力有限,只能通过大众传媒去了解。大众传播以提示环境变化为己任,但它所提示的并不是环境的全部,而是一种“拟态环境”。“拟态环境”是传播媒介通过对象征性事件或信息进行选择、加工并重新结构化以后向人们提示的环境。李普曼认为,大众传播产生之后,人与环境的互动关系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传统社会中人的行为是对环境的直接反应,而现代社会,“人与环境之间插入了一个拟态环境”,人的行为很大程度上成了对“拟态环境”的反应。

b.信息环境

信息环境是指一个社会中由个人或群体接触可能的信息及其传播活动的总体构成的环境。理解这一概念应把握以下几点:

第一,构成信息环境的基本要素是具有特定含义的语言、文字、声音、图画、影像等信息符号;

第二,一系列的信息符号按照一定结构相互组合便构成具有完整意义的讯息;

第三,大部分讯息不仅是告知性的,而且是指示性的,因而对人的行为具有制约作用;

第四,当某类信息的传播达到一定规模时,便形成该时期或该社会信息环境的特色和潮流。信息环境制约人的行为,具有社会影响功能。

c.大众传播的信息环境营造力

在现代社会,大众传播在营造信息环境方面拥有突出的优势:

第一,大众传播通过信息的大量生产、复制和大面积传播,能够在短时间内将同类信息传播整个社会,造成普遍的信息优势;

第二,大众传播的信息具有公开性、权威性、显著性和直达性,比其他类型的信息更容易产生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