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名校公共政策学历年考研真题及详解(含南开、北航等)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2010年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871政策原理与政策分析考研真题及详解

南开大学

2010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学  院:115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

考试科目:871政策原理与政策分析

专  业:行政管理

一、简答题:每小题15分,共90分。

1.公共决策中政策方案的主要来源

答:(1)关于政策方案来源不同学者持不同的观点。

邓恩认为决策方案来源于八个方面:权威、洞察力、方法、科学理论、动机、相似案例、类比、伦理体系。

艾西认为决策方案来源于四个方面:保留现有的系统、修改现有的系统、使用先前被包装过的系统、创造一个新的系统设计。

布莱特曼认为决策方案来源于三个方面:被动的途径、搜寻——派生途径、触类旁通途径 。

(2)综上所述,备选方案的主要来源有:

由政策问题的性质以及政策目标所派生;现有的政策;从别人或别处处理相同问题的经验中得到借鉴;某些特殊政策案例的启示;从类似问题中加以类比或推广;向专家请教;根据权威的要求;从政策参与者的价值观及信念、法律的规定和科技知识中进行推导。

2.政策问题的主观性与客观性

答:(1)公共政策问题的客观性

公共政策问题的客观性是指它的客观存在性,这是根本特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公共政策问题的客观存在性

公共政策问题都是从客观存在的政策环境中产生出来的,特定的政策环境既是政策问题产生的原因,又是政策问题解决的前提条件。因此政策问题的产生、解决都是客观的,受制于客观物质条件的影响。

公共政策问题的相互关联性

一个领域的公共政策问题,往往与其他领域的政策问题褶互影响,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某一政策问题又往往影响到社会的不同领域。

公共政策问题的层次性

从战略性决策问题到战术性决策问题之间包括主要问题、次要问题、功能问题、轻微问题这样几个层级。一个政策问题往往是更大范围内政策问题的一部分。同时,这个政策问题本身又包含着几个更小范围的政策问题。

公共政策问题的变迁性

人类社会是不断变化发展的,这就决定了政策问题也不是一成不变,丽是不断变化和发展的,这就是政策问题的变迁性。公共政策问题的发生和发展并不是突然的和偶然的,当然并不排除突发性事件和危机,而是有一个逐渐形成的过程。

(2)公共政策问题的主观性

公共政策问题虽然从根本上说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状态,但是,客观存在的社会问题并不会自发成为公共政策问题,它又和人们的认知、理解、判断、价值观念等不可分割,从而具有一定的主观性,其具体包括以下几层含义:

公共政策问题的认定具有人为性

公共政策问题的形成要以一些既成事实或现象或非正常的社会状态为前提条件,但这些还仅仅是政策问题形成的必要条件,丽非充分条件。一种事实或现象之所以成为政策问题,在某些情况下更重要的还在于人们的主观认定。

公共政策问题受人们的利益和价值观的影晌

人们对政策问题进行分析和判定,总是以一定的利益合价值取向为基础的。具有不同价值观、持有不同利益追求的人对同一社会问题会有不同的看法和理解,形成不同的观点。这往往使政策问题具有主观的选择性。

公共政策问题受人们的知识结构、认知水平和能力的影晌

人们的知识结构、认知水平和能力又没有达到相应的层次,这也影响了对公共政策问题的认识和理解。政策问题确认者和制定者的知识体系缺陷,或认识能力不够,或分析工具不发达,都会导致对某些问题无法完全科学地分析和理解,从丽使政策问题带上了主观色彩。

3.公共决策中利益计算的主要含义

答:公共决策中利益计算是指政府组织成员通过对获取信息的分析,认识自己在利益关系中所处的位置,结合各种分外在的制约条件,逐步确定在决策博弈中的行为取向。通过对政治制度信息的分析,政府组织成员试图确认,制度将在何种程度上允许、禁止或者是支持他们在追求公益的形式下实现个人利益的满足。

对于政府组织成员来说,决策利益计算中一般会涉及这样几个方面的利益:(1)该政府组织成员的个人利益(2)其他政府组织成员的个人利益;(3)其所在组织的组织利益;(4)公共利益。

4.促进充分就业与政府宏观经济调控

答:(1)促进充分就业既是改善和保障民生工作的题中之义,又是打实经济基础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业事关亿万劳动者及家庭切身利益,其重要意义越来越突出,具体表现在:

现实决定其艰巨性。由于城市化、工业化、市场化、国际化步伐将加快,我国的就业结构、方式、总量和质量将会发生重大变化。劳动力供大于求的总量性矛盾仍严重存在,就业的结构性矛盾也不断加剧,因此,就业工作绝不能有丝毫放松。

自身决定其重要性。若就业问题解决得好,就业率提高,失业率下降,人民生活有保障,收入有来源,发展有基础,对社会也有信心,有助于国家健康发展;若就业问题解决不好,失业骤增,人民收入无来源,家庭生活无保障,导致经济停滞不前,甚至会引起社会动荡。

(2)促进充分就业既是政府宏观经济调控的重要手段,同时又是其内在要求,现具体阐述如下:

政府宏观经济调控和社会可持续发展要求促进充分就业。宏观经济必须要处理好四大目标平衡问题:一是稳定价格,避免通货膨胀;二是调控失业率,实现充分就业;三是持续与适度的经济增长;四是国际收支平衡。

促进充分就业是政府宏观经济调控的重要手段之一。“十二五”时期,我国经济发展方式将会发生重大转变,势必对就业格局形成重大影响。我们必须贯彻落实就业的相关政策,将扩大就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和调整经济结构的重要目标与手段,强化政府促进就业责任,实现经济增长与扩大就业的良性互动。

5.农村土地“股田制”政策设想的利弊分析

答:农村股田制,是在不改变耕地集体所有权、分户承包权和利用性质的前提下,将其作为股权入股到农业股份合作经济组织(公司或合作社),由农业股份合作经济组织负责经营,农户依托股权获得收益的耕地经营模式。

(1)“股田制”政策的积极作用主要表现在:

有效破解了农村生产承包责任制瓶颈,创新和发展了农村生产经营组织模式。股田制让农民以田土入股,催生了农村新型生产经营模式,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又一次焕发了农村劳动力活力,更好地促进了农村生产联合,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

有效化解了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农村生产荒芜的矛盾,激发了农村生产活力。股田制使农民将分散的田地统一入股到农业合作经济组织,不仅减少了进城农民负担,消除了农村田地荒芜现象,也让农民保持稳定的股权收益,使农村依然保持旺盛的发展活力。

有力推动了农业规模化和集约化经营,提高了农业比较效益,增强了农业抗风险能力。股田制改革,让农民自愿入股,形成了生产规模化经营优势,更有效提高了农业生产比较效益,增强了农村经济组织的生产经营活力。

有力留住了农村青壮劳动力,遏制了农村社会日益“空心化”局面,推动了农村社会向前发展。成立农村股份制经济组织,既解决了农民土地出路和农业生产低效率问题,也缓解了劳动力出路。同时,有效解决了留守儿童和“空巢”老人等社会问题,更能确保农村社会长久稳定与繁荣。

有效拓宽了农民增收的途径,改变了单一种植养殖业收益低的现状,调动了农民参与改革的积极性。股田制改变了农民原来收入单靠种植养殖业或单靠务工的局面,拓宽了农民就业渠道,增加了收入来源途径,也为农村社会即将到来的深刻变革蓄积了能量。

(2)“股田制”政策的不足主要表现在:

与现行制度法规相冲突。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后,一旦经过股权转让,则非农村集体成员也可能获得土地承包经营权,这与现行的土地承包制度发生冲突;按照《公司法》的规定,公司股东不超过50人,而农地入股的公司股东大多超过百人。

加大了农民的风险与不稳定性。一旦入股企业破产,土地则可能用于偿还债务,农民面临失地风险。

入股农户的土地资源有限,造成分红时股份太少而失去分红意义的结果。

“股田制”在没有资金、没有新技术、没有适销产品、没有管理人才,依然是用传统方式经营传统农业的落后地区无法实施。

6.农村社会救助制度的内容及价值评估

答:(1)农村社会救助,是指由国家和社会通过立法,对因各种原因而生活在贫困线以下或者最低生活标准以下的农村社会成员个人及其家庭给予物质援助,以维持其最低生存需要,维护其基本生存权利的社会保障制度,其主要内容包括: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农村特困户生活救助制度;农村五保供养制度;医疗救助制度;教育救助制度;住房救助制度;司法救助制度。

(2)社会救助是当社会成员由于各种原因陷入社会生活困境或者无法伸张其权益时,由国家和社会按照法定的程序和标准向其提供现金、物资或者其他方面的援助与支持的一种制度安排,这种制度安排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有利于更好的维护社会稳定。农村的社会救助制度是保障社会成员的基本权利,有利于消除社会中的不稳定因素,突破构建和谐社会的瓶颈,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

有利于发展与增强凝聚力。推进农村社会救助体系建设,不仅体现了党和国家对弱势群体的关心,更可以让社会发展的成果惠及到社会全体成员,有利于团结弱势群体,凝聚促进发展的合力,调动全体成员谋发展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全力促进和谐社会的实现。

有利于更好地促进社会文明进步。农村社会救助体系建设能进一步营造互相关心、互相帮助的良好社会风气,弘扬人道主义精神,增强全社会的慈善意识,促进团结友爱、平等、互助的道德风尚和价值观念的形成。

二、论述题:每小题30分,共60分。

1.政治互动与决策民主化

答:(1)政治互动,是指的是各种行为主体为了实现政治利益围绕着政治利益而开展交互作用。政治互动主要包括四种类型:自愿的角色互动、权力博弈、被忍受的强制和被反抗的强制。政治体系的合法性程度高,政治互动就呈现自愿的角色互动,政治主体之间就是一种政治合作的态度;政治体系的合法性程度低,政治互动就呈现出权力博弈、被忍受的强制和被反抗的强制这样的政治冲突态式。良好的政治条件是政治合作成功的必要保证。具体来说,政治条件主要体现在以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赖以生存与发展的政治基础、协调一致的政治目标、统一的政治认识与规范、相互信赖的合作气氛。

(2)决策民主化就是指决策应由决策机构集体充分讨论后才能作出,而不应由个人说了算。决策民主化是决策目标民主化和决策过程民主化的统一。决策机构集体决策之前应充分发扬民主,广泛听取各方面的意见,集思广益,特别要注意听取不同的甚至反对的意见,并从中吸取合理的部分。实现决策民主化的途径主要有:把民主机制引入决策系统,营造良好的决策氛围;重视发挥参谋咨询人员在决策中的作用;提高透明度,强化监督,实现决策目标的民主化。

(3)政治民主化是一种良性的政治互动;同时政治民主化进一步的推广有利于为合作互利的政治互动提供必要的政治条件,从而推动与完善我国的政治体系的健全与发展。决策民主化为政治互动奠定了良好的政治基础、政治目标、政治认识、合作气氛,现具体阐述如下:

决策民主化铺垫了和而不同政治基础。民主化是一种处理权力矛盾的各种机制中最好的一种机制;民主是一种博大的政治胸怀——在充满矛盾的政治环境中,把各派政治力量结合在一起,形成一种包容不同利益集团的政治共同体,使社会得以正常运转;民主政治反映了政治发展过程中的辩证法“和而不同”,而我们所说的“和谐社会”,也就是要建立在这样的民主政治基础上。

决策民主化本身是政治目标生动体现。首先,人的尊严是人类社会的最高终极价值目标,民主化就是要最大限度地实现人的尊严。其次,人的价值体现在人之间的平等。民主化可以消除现实生活中因能力、环境不同所引致的不平等。再次,每个人都能获得尽可能多的自由,民主化使得每个人都必须让出一部分自由给国家,由国家以制度、规则等形式制约人的行为,以保障更多的人享受更多的自由。但是人民授权产生政府,政府必须遵从人民的意愿。

决策民主化通过一系列的原则达成一致的政治认识。首先,讨论原则以异议、意见、反对派的存在为前提,求大同存小异,是和平地解决分歧和冲突的方式和途径,也是公众了解并参与政策制定过程的方式和途径。其次,妥协原则使得我们可以制定出更为创造性的政策,促进各方反省自己的意见,以发现和创造共同点的过程。再次,多数原则将讨论引向决策的唯一方法。

决策民主化通过一系列制度保证合作气氛的塑造。制度,主要规定各政治主体的产生方式、行为方式及其相互之间的稳定的关系模式。最基本的制度有代议制度、政府制度、政党制度、司法制度、舆论制度等。

2.利用政策循环模型分析2008年中国自然灾害救援实践

答:(1)政策循环模型是公共政策研究领域中的一种理论,它假设不同的政府主体和政治利益参与到不同的政策阶段,由此形成持续循环的政策过程。政策的制定过程细分为若干阶段,包括问题界定、议程设定、政策采纳、政策执行和政策评估,整个过程通过政策反馈形成一个循环。

(2)本题主要参考政策制定划分为不同的阶段这一点,借以分析2008年中国自然灾害救援实践,现具体阐述如下:

第一阶段:问题界定,即就某一现象或情况进行初步识别。2008年自然灾害暴露了预警机制的不足。本来预警预报系统是应对灾害的先行手段,新闻媒体是公众最灵敏的嗅觉。但在现实中却未有做到。比如2008年1月10日,第一次雨雪天气出现以前,国务院就根据气象局的预报发布了紧急通知,第二次雨雪天气出现时,气象局又与交通部联合发布了紧急通知。然而,全国绝大多数的媒体都没有把这两次紧急通知作为预警讯号报道出来,让民众产生应有的防灾警觉。除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以外,直至1月25日以后,地方媒体才陆续报道气象异常情况及其影响。由此可见,预警系统与新闻媒体对现实情况的判定将初步决定着一个政策能否形成,并且引导着公众的视觉焦点。

第二阶段、第三阶段:议程设定与、政策采纳。自然灾害后,政府依据《自然灾害救助条例》快速启动应急方案并且制定相应的战略部署。应急决策不同于一般的政治决策,它省略掉了政治博弈的环节,以最大限度的保障人民生命与财产安全为唯一的目标。但是我国现有的灾害救助体制在关键时刻虽能显现出强大的组织能力,但总的来说我国的灾害救助管理仍处于被动的灾后应急管理阶段,即紧急启动型,突发事件发生后紧急启动应急救援活动。灾害救助能否从紧急启动型向计划准备型转变取决于我国对灾害管理的长期能力建设。对灾害承受和管理的能力建设除了工程措施以外,还包括更多非工程措施如法律的完善、决策能力,预警能力,风险转移能力,民众的自我保护能力,以及受灾之后的自救互救能力等等,这些非工程措施应该得到促进和发展。

第四阶段:政策执行。我国虽然已基本形成自然灾害救助体系,并应对自然灾害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我们仍应看到现实存在的诸多问题,对在发生灾难时、灾害救助时以及灾后重建时,政府、公民的义务和受灾群众的权利,灾害救助的程序缺乏明确的规定。我国在防范自然灾害方面的许多法律在制定后并未得到现实的充分检验,汶川地震就暴露出了许多问题,比如有关地震灾后过渡性安置、灾后管理、救灾资金和物资的监管等许多内容,都需要在汶川地震后进行充实和完善。尽管《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关于灾害预警、救灾和重建制度的建立,也有比较详细的规定,但这是一个一般意义上的法律,对于处理巨灾缺乏法律依据,解决不了地震灾害发生后遇到的大量法律问题。立法上的缺失导致司法的无序和低效。我们需要一种固化且灵活的机制为我们应急工作提供长期的指导。

第五阶段:政策评估。政策评估在某种程度上也可以理解为政策影响,主要还是包括对政策本身的评价和政策的实际影响。在自然灾害后,媒体主要关注的是灾害中的感人事迹,而缺少深刻反思的文章。专家学者所进行对策等研究也缺乏相应的可实践性,最终往往流于形式。这样避重就轻的评估机制会制约我们进步改进的空间。

第六阶段:政策反馈。对政策的评估则通过各种途径反馈给决策者,从而对政策进行调整或者作为以后处理类似事件的依据。人民对政府所作所为的观感往往只停留在灾后重建工作上,人民始终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政府与人民没有形成良好的互动机制。缺少深入群众,也缺少必要的告知环节,使得政府与人民群众在信息上的不对接,这种信息盲区的存在也大大削减了政策的合法性与群众基础。

第一至第六阶段是一个不断循环往复的决策制定过程。通过政策决策机制的不断循环优化政府决策,使得政府的决策更加的科学与民主,使得政府能够更好地应对自然灾害的冲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