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对外汉语教师资格考试(中级)《中国文化基础知识》笔记和典型题(含历年真题)详解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1.2 典型题(含历年真题)详解

一、填空题

1.儒、______、道,通常被理解为中国文化的三大支柱。[2010年真题]

【答案】

【解析】儒、释、道是我国的三教,从东汉时期佛教的传人开始,我国就出现了三教合流的局面。儒教是以孔子为主的儒家思想,道教是以老子为主的道家的一部分,佛家就是以释迦牟尼为主的思想。

2.优秀传统对于一个民族来说,具有______和______等积极作用。

【答案】民族凝聚;民族复兴

【解析】优秀传统是民族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文化,它是民族的魂,是民族的根。它可以增强民族凝聚力,实现民族的伟大复兴。

3.在国家形成以前,黄河流域分布着两大文化圈,一是以______为精神支柱的农牧氏族集团______,一是以______为精神支柱的游猎氏族集团______。

【答案】血缘关系;华夏族;原始宗教;鸟夷(东夷)族

【解析】华夏族是对汉族的先民称呼,指的是众多氏族部落混糅组合成的以汉人为主的民族融合大家庭,亦称华夏族。东夷族又称东夷或夷,是华夏民族对东方民族的称呼,并非单指某一族群。

4.中国文化的外在特点是统一性、连续性、______和多样性。

【答案】包容性

【解析】中国文化建立在人与人的关系上,它包容了社会中的种种矛盾,也消融了社会中的不和谐因素,使社会归于清明安和。

5.宗法制的主要特征有______、______和______。

【答案】嫡长子继承(宗法继承)制;嫡庶等级(宗法等级)制;大宗、小宗之分

【解析】宗法制确立于夏朝,发展于商朝,完备于周朝,对后来的封建王朝影响颇深。以后各王朝的统治者对宗法制度加以改造,逐渐建立了由政权、族权、神权、夫权组成的封建宗法制。

6.除了黄河流域之外,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都是中华文化的摇篮。

【答案】辽河流域;淮河流域;长江流域;珠江流域

【解析】中华文化的发源地通常位于大江大河流域。这些区域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动植物丰富,所有这些因素都为早期文明和人类的诞生提供了可能。

7.汉唐之际,汉族与其他民族交流的主要方式有______、“______”政策和“______”政策。

【答案】开辟贸易之路;和亲;自治

【解析】汉武帝时期的张骞出使西域,首次开辟陆上丝绸之路。唐代的海上丝绸之路也得到发展,从而加速了汉唐时期中国与周边国家的贸易往来。“和亲”指两个不同民族或同一种族的两个不同政权的首领出于“为我所用”的目的所进行的联姻。“自治”指国家对少数民族进行自治区域的一种民族行政自治管理模式。

8.人类初始集团指的是______。

【答案】家庭

【解析】家庭是亲属中较小的户内群体,共同生活居住、共同经济核算、相互合作发挥作用的人组成的单位。

9.在西周宗法制发展的全盛时期,国家政治中的______统治序列与______统治序列,是合二为一的。

【答案】宗族;君主

【解析】按照周代的宗法制度,宗族中周王自称天子,称为天下的大宗。天子的除嫡长子以外的其他儿子被封为诸侯,诸侯对天子而言是小宗。诸侯的其它儿子被分封为卿大夫。卿大夫对诸侯而言是小宗,但在他的采邑内却是大宗。从卿大夫到士也是如此。因此贵族的嫡长子总是不同等级的大宗。大宗不仅享有对宗族成员的统治权,而且享有政治上的特权。

10.“多子分继财产制”渊源于汉武帝时颁布的______。

【答案】推恩令

【解析】推恩令是汉武帝刘彻为削弱诸侯王势力而颁行的一项重要法令。其规定诸侯王死后,嫡长子继承王位,其他子弟分割王国部分土地为列侯,列侯归郡统辖。允许诸侯王推“私恩”把王国土地的一部分分给子弟为列侯,由皇帝制定这些侯国的名号。推恩令的颁布其实是汉武帝出于巩固中央集权的目的。

11.秦以前的宗族属于______宗族,秦以后的宗族则属于______宗族。

【答案】宗法;亲情

【解析】宗法宗族指以血缘关系为纽带而建立起来的组织,它的建构以宗法制为前提。在中国古代社会,血缘关系是连接人与人之间及社会集团之间关系的重要纽带。亲情宗族指以有血缘关系的人之间的感情为基础所建立的家庭组织。

12.“二千年之政,秦政也”。这里的“秦政”指的是______。

【答案】古代官僚政治

【解析】秦朝时建立了从中央到地方的官制和行政机构即三公九卿制,互相没有统属关系,由皇帝掌握最终决断权。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为后世政治行政体系的确立奠定了基础。

13.中国人有机论的过程性思维导致______的习惯产生。

【答案】应变

【解析】思维是人脑的活动过程,是人类在认识客观事物过程中所进行的理性思考。当某个民族所具有的思维活动经过代代流传而基本稳定下来,具有自己独特的形式后,这种思维活动就可以称作思维方式。中国传统思维方式具有意会体悟的直觉的特征,从而产生了应变的习惯。应变指适应时事变化,应付事态变化。

14.整体型思维注重研究事物的______,分析型思维则注重研究事物的______。

【答案】功能;实质

【解析】整体性思维对事物全面思考,把实现的结果、过程优化、影响等问题作为一个系统进行研究。因此其关注研究事物的功能。分析型思维是一种逻辑性的,关注个体属性而少关注背景的研究。它最终的研究方向必然是直达事物的本质。

15.北宋哲学家周敦颐是把______当作______问题进行讨论的第一人。

【答案】世界本原;哲学

【解析】周敦颐是北宋著名哲学家,学术界公认的理学派开山鼻祖。他的学说对以后理学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周敦颐是把世界本源当作哲学问题进行系统讨论的鼻祖。

16.墨子用于推理的工具是他提出的“三表法”,包括______、______和______。

【答案】本;原;用

【解析】“本”指根据前人的经验教训,其依据是求之于前人的典籍;“原”指从普通百姓的感觉经验中寻求理论根据;“用”指将言论应用于世实际的政治,看是否符合国家百姓人们的利益。

17.“庄周梦蝶”、“朝三暮四”说明了庄子的______思想。

【答案】相对主义(或相对论)

【解析】庄子的相对论认为是非对错没有客观标准,因而是不能判定的,是与非完全是相对的。庄子否认所有认识范围的标准,未对判断是非的标准作出回答。

18.中国古代系统观揭示了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等四种主要的系统关系。

【答案】循环关系;和谐关系;“君臣”(或主导、伺服)关系;胜复(或平衡)关系

【解析】古代中国人们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逐渐形成的把事物诸因素联系起来作为一个系统或整体来进行分析和综合的思想。

19.在中国传统观念里,系统内通常会保持稳定的机制,其构成来自两方面,一是______,一是______。

【答案】外控制系统的控制作用;自体调节系统的调节作用

【解析】中国传统文化认为系统由于主客观两方面的控制会趋于稳定状态。在外控制系统和自我调节系统中,自我调节系统占主导地位。

20.中国传统宗教观带有很浓厚的现世实用的味道,表现在(1)______;(2)______。

【答案】宗教的作用以现世为目的;宗教世俗化

【解析】宗教仪式可以满足个体的心理需要,减缓生活压力,提供积极的生活以面对生死考验,它与人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宗教世俗化指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宗教逐渐由社会意识的全部变为社会意识的一部分,以一种更宽泛、包容的方式在现代社会中发挥作用。

21.以朝代为顺序,评述历史事件始末,并独立成篇的史书体裁,叫做______。

【答案】纪事本末体

【解析】纪事本末体指以事件为主线,将有关专题材料集中在一起。首创者是南宋的袁枢,他的《通鉴纪事本末》就采用了这种体例。它克服了编年体记事分散和纪传体记事重复的缺点,在编年、纪传、政书三种体例之外又创立了一种新体裁,从而为史学发展开辟了一条新途径。

22.从表现手法来看,艺术分为______艺术、______艺术、______艺术和______艺术等几类。

【答案】表演;造型;语言;综合

【解析】艺术包括表演艺术、造型艺术、语言艺术和综合艺术,其中,表演艺术是通过人的演唱、演奏或人体动作、表情来塑造形象、传达情绪、情感从而表现生活的艺术。造型艺术指以一定物质材料和手段创造的可视静态空间形象的艺术。语言艺术是运用语言的手段创造审美的形象的一种艺术形式。综合艺术是戏剧、戏曲、等一类艺术的总称。

23.静在艺术中有三个深刻的含义,即______、______和______。

【答案】静极而动;静寓意动;静抑制妄动

【解析】静寓意动指用隐笔说明说不清或不方便说明的事情,是含蓄的一种艺术。静抑制妄动指沉着冷静可以抑制任何轻举妄动。

24.中国传统艺术中的“意”有三种表现:______、______和______。

【答案】意境和气韵;追求变化 ;动之美

【解析】中国传统艺术中的意境和神韵作为一种审美形态,指审美对象洋溢着一股不可抑制的活力,而且这种活力又具有一定的节奏和规律性,形成美的形象和美的感受,给人留下联想和回味的余地。

25.整一性指的是表现为______的文化特征。

【答案】整体系统(模式)

【解析】系统整体大于它的各个组成部分的相加,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对系统整体观的认识会更加深化和发展,可以更好地指导我们的工作和学习。

26.中国古代文化结构具有内部稳定的组织,由此形成______、______和______的文化特征。

【答案】整一性;动态性;连续性

【解析】整一性指的是表现为整体系统模式的文化特征。整一性、动态性与连续性三者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

27.中国文化是______进化,遗传因素较多,变异因素较少。

【答案】渐变性(或传承性)

【解析】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文化传统中的精华因子得以保存,而其糟粕则被丢弃。文化由前代向现代逐步发展,体现出其发展的传承性。

28.文化三现象包括______、______和______。

【答案】物态文化;方式文化;精神文化

【解析】物态文化是指人类在长期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中所形成的一切物质生产活动及其产品的总和。精神文化是人类在从事物质文化基础生产上产生的一种人类所特有的意识形态,是人类各种意识观念形态的集合。

29.中国多元文化的形成经历了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四个时期。

【答案】华夏文化形成;华夷文化融合;中亚文化交流 ;中西文化交流

【解析】华夏文化以儒学为主流,兼收并蓄、百花齐放,是全方位的文化,大约在四五千年前形成。华夷文化指山东半岛上诸夷族部落之间逐步融合而形成的文化。

30.思维是______。

【答案】人脑的活动过程

【解析】思维具有概括性、间接性、逻辑性、深刻性特点。间接性是思维凭借知识、经验对客观事物进行的间接的反应。逻辑性这一特征反映出思维是一种抽象的理论认识,表明思维过程有一定的形式、方法,并按着一定的规律进行。

二、选择题

1.一般来说文化的结构可分为四个层次,其中属于文化核心部分的是(  )。

A.物质文化

B.制度文化

C.心理文化

D.行为文化

【答案】C

【解析】一般把文化分为四个层次:物态文化层;制度文化层;三行为文化层;心理文化层。心理文化层指人们的社会心理和社会的意识形态,包括人们的价值观念、审美情趣、思维方式以及由此产生的文学艺术作品。这是文化的核心部分,也是文化的精华部分。

2.中国传统文化是以(  )为主体的文化。

A.儒家文化、道家文化、法家文化

B.儒家文化、道家文化、墨家文化

C.儒家文化、道家文化、佛家文化

D.儒家文化、道家文化、农家文化

【答案】C

【解析】在长达两千多年的中国封建社会里,儒家思想一直占据着正统地位,对中国文化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儒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主流。佛教于两汉之际传入中国,在中国开始生根、发展,成为中国封建社会上层建筑的一部分。中国传统文化并不是一个封闭的系统,以开放的姿态实现了对道学和佛学的兼容。中国传统文化应是儒释道的兼容体。

3.(  )是中国形成辽阔版图的一个重要因素。

A.五河流域文化融合

B.黄河文化向各地辐射

C.长江文化向各地辐射

D.南方文化向各地迁徙

【答案】A

【解析】在中华民族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黄河流域、长江流域、珠江流域、淮河流域、辽河流域的文化通过相互间接触、交流沟通进而相互吸收、渗透、学习而最终融为一体。这体现了文化融合的过程。

4.中国文化被誉为“乐感文化”,是因为中国人的思维传统习惯于用(  )的眼光看问题。

A.以悲为乐

B.排恶崇善

C.生命发展

D.绝对差异

【答案】C

【解析】“乐感文化”一词是李泽厚先生于1985年在一次题为《中国的智慧》讲演中提出来的。“乐感文化”最大的特征是实用理性。中国人最讲实用、实际与实惠,这使中国人具有灵活变通的性格,不会死板固执。

5.(  )是人类有意识地利用自然创造出来的景观

A.自然景色

B.文化景观

C.奇异地貌

D.沙漠绿洲

【答案】B

【解析】文化景观是指在特定文化背景下和具体的自然环境基础上,在人的作用下形成的地表文化形态的地理复合体。它是历史时期以来人类活动所塑造并具有特殊文化价值的景观。

6.中国文化的开放性,在(  )以前,主要表现在(  )的不断扩大上,其后则表现在对外文化交流上。

A.周;思想

B.魏晋;思想

C.唐;疆域

D.汉;疆域

【答案】D

【解析】“文景之治”后,汉武帝时期,武功鼎盛,国土大幅扩展。汉朝时期,疆域鼎盛,正北至五原郡、朔方郡,南至日南郡,东至临屯郡,西至葱岭。唐朝的疆域较汉代更加辽阔,并且其对外交流也进一步扩大,唐朝与周边突厥、回纥、靺鞨、铁勒、室韦、契丹等少数民族都建立了联系,并且分别设立了安西、安北、安东、安南、单于、北庭六大都护府。

7.(  )是宗族对中国古代政治的最要影响。

A.儒家治理

B.家国同构

C.宗族关怀

D.宗产继承

【答案】B

【解析】“家国同构”是指家庭、家族与国家在组织结构方面的共同性。“家国同构”的社会格局是宗法社会的显著特征。“家国同构”的社会政治模式是儒家文化赖以存在的社会渊源,古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个人理想,反映了“家”与“国”之间这种同质联系。

8.(  )是根据血缘关系的远近来区分嫡庶亲疏的等级制度。

A.贵族制

B.世袭制

C.宗族制

D.宗法制

【答案】D

【解析】宗法制确立于夏朝,发展于商朝,完备于周朝,对后来的封建王朝影响颇深。以后各王朝的统治者对宗法制度加以改造,逐渐建立了由政权、族权、神权、夫权组成的封建宗法制。

9.中国古代“法治”形式的一个重要表现是考试选官,即(  )。

A.科举制

B.文官制

C.九品中正制

D.分封制

【答案】A

【解析】科举制是历代封建王朝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称作科举。科举制从隋朝大业三年(607年)开始实行,到清朝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举行最后一次进士考试为止,经历了一千三百多年。

10.古代世界中较为完善的官僚制是(  )朝的(  )。

A.魏;九品中正制

B.秦;三公九卿制

C.唐;三省六部制

D.宋;三省六部制

【答案】C

【解析】三省六部制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一套组织严密的中央官制。它确立于隋朝,此后一直到清末,六部制基本沿袭未改。对于三省制,其中尚书省形成于东汉(时称尚书台);中书省和门下省形成于三国时,目的在于分割和限制尚书省的权力。在发展过程中,组织形式和权力各有演变,至隋才整齐划一为三省六部,主要掌管中央政令和政策的制定、审核与贯彻执行。

11.将对一类事物的理解整理出来,形成模式,用来理解尚不可知的事物,这种推理方式,叫做(  )。

A.合理外推

B.逆向推理

C.循环推理

D.以大观小

【答案】A

【解析】合理外推法是理科学科的一种重要的研究方法。伽利略即利用斜面实验外推,间接证明自由落体是匀变速运动。

12.中国哲学发展的高潮期是在(  )时代。

A.殷周

B.近代

C.宋明

D.先秦

【答案】C

【解析】理学在宋明两代达到高潮。宋明理学即两宋至明代的儒学,同时借鉴了道家甚至是道教和佛学的思想。北宋嘉祐治平年间,儒学发展形成了王安石荆公学派、司马光温公学派、苏轼的蜀学等派。后来谈兼性理而著名者,有周濂溪的濂学、张载的关学、二程(程颢、程颐)兄弟的洛学。后来洛学由朱熹发扬光大,在福建创出闽学,成为居正统之位的程朱理学。

13.人性论是中国(  )的主要理论之一。

A.道德主义

B.人文主义

C.理性主义

D.人本主义

【答案】B

【解析】人性论包括四种,即性善论 、性恶论、 性无善恶论、性有善恶论。传统儒家人性学说认为“人皆可以成尧舜”,只要“内养外化,皆可成善”。我国最先主张“性善论”的是战国中期人孟子,他是孔子学说的继承人和发展人,创造了儒家哲学的唯心主义理论体系。他认为人生来就具有天赋的“善端”,具有一种先验的道德观念的萌芽。我国最先主张“性恶论”的是战国中期人荀子(荀况)。他认为人生来性就是恶的,后天教育可以由恶变善。

14.战国时的墨家和名家提出的理论,标志中国曾出现(  )。

A.形式逻辑

B.辩证逻辑

C.化理学

D.自然哲学

【答案】A

【解析】形式逻辑是研究演绎推理及其规律的科学,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必要工具,康德首先使用了这个术语。在中国,形式逻辑代表学派有墨家、名家和儒家的荀子。墨家研究逻辑为的是找到逻辑的原则,名家为的是建立诡辩体系。墨家对于逻辑的认识集中体现在《墨经》中。

15.中国古代较为全面概括系统思想的观念是(  )。

A.道德观

B.逻辑观

C.阴阳观

D.五行观

【答案】D

【解析】五行是中国古代的一种物质观,多用于哲学、中医学和占卜。五行指木、火、土、金、水。五行说认为大自然由五种要素所构成,随着这五个要素的盛衰,大自然产生变化,不但影响人的命运,同时也使宇宙万物循环不已。五行观强调整体概念,描绘了事物的结构关系和运动形式。

16.佛教汉化的一个重要表现是(  )。

A.改变全部原来教义

B.分化为大、小乘

C.融合儒道思想

D.自我完善

【答案】C

【解析】隋唐时期,儒、佛、道相互影响,趋于合流。佛教从南北朝发展到隋唐,进入全盛时期;道教则因唐王室自认为是李耳后代,得到大力提倡;儒学从佛教、道教那里吸取思想资料,佛教、道教在理论上也日趋儒学化。

17.中国古代文学的一个显著特色是(  )。

A.偏重抒情,充满诗意

B.偏重表现,充满浪漫

C.偏重写实,充满实际

D.偏重抽象,充满离奇

【答案】A

【解析】我国古典文学作品大都具有抒情性这一特点,诗歌作品的抒情性则更为明显。此外,古代散文、戏曲和小说,对这一特点也都有不同程度的体现。由于社会历史原因所形成的民族性格和心理定势,古典文学作品中的抒情多半比较含蓄深沉、委婉曲折、带有浓重的东方民族特色。

18.(  )指的是既豪放又有秩序,豪放而不超越一定的规矩。

A.写意

B.放浪

C.入律

D.狂狷

【答案】D

【解析】《论语•子路》:“子曰: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狂”是指不拘一格、气势猛烈、蔑俗轻规。“狷”指洁身自好,不肯同流合污。中国古人狂而进取,进取之途被堵塞,就要学会狷而自守。一张一弛乃文武之道,狂狷是中庸之道的进守辩证。

19.中国画、书法中的“飞白”是中国传统艺术观中(  )的典型表现。

A.虚短实长

B.虚实相济

C.心物对应

D.虚实相抑

【答案】B

【解析】虚实相济是古典作品中常用的艺术手法之一,虚和实是相对而言的。二者并非泾渭分明,而是一个有机融合的整体。

20.中国艺术的真谛是(  )。

A.我物对立

B.去伪存真

C.异质相斥

D.异质同构

【答案】D

【解析】“异质同构”是“格式塔”心理学的理论核心,这个学派的代表人物是美国现代心理学家鲁道夫·阿恩海姆。在外部事物的存在形式、人的视知觉组织活动和人情感以及视觉艺术形式之间,有一种对应关系,一旦这几种不同领域的“力”的作用模式达到结构上的一致时,就有可能激起审美经验,这就是“异质同构”。正是在这种“异质同构”的作用下,人们才在外部事物和美术品的形式中直接感受到“活力”、“生命”、“运动”、“平衡”等性质。

21.古代中国画的一个重要特征是(  )。

A.注重线的作用

B.注重光的作用

C.注重色的作用

D.重视材料的运用

【答案】A

【解析】中国画盛用线条,线条大都不是物象所原有的,是画家用以代表两物象的境界的。例如中国画中,描一条蛋形线表示人的脸孔,其实人脸孔的周围并无此线,此线是脸与背景的界线。

22.中国传统绘画构图布景的主要特征是(  )。

A.不留空虚

B.严格布局

C.虚空之道

D.集中视点

【答案】C

【解析】中国传统绘画表现中的虚空是画面意境构造的一部分,虚空给人以无尽的视觉吸引与想象空间,是中国传统绘画之美的主要因素,强调“虚实相生”的审美意境,体现了主体生命意识和宇宙生命精神。

23.中国文化系统保持动态性的其中一个表现是(  )。

A.具有完备的吸收外来文化的机制

B.具有独特的时空观

C.具有整一不变的思维结构

D.具有稳定的历史观

【答案】B

【解析】中国传统文化浸透着造化的目光。造化即宇宙万物的生成变化和运用发展。中国人善用自然的目光去审视宇宙万物和社会人生,这是中国宇宙时空观的内在灵魂。

24.中国文化的进化是(  ),遣传因素较多,变异因素较少。

A.直线性

B.跳跃性

C.渐变性(传承性)

D.突变性

【答案】C

【解析】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文化传统中的精华因子得以保存,而其糟粕则被丢弃。文化由前代向现代逐步发展,体现出其发展的传承性。

25.中国传统文化现象的特征是(  )。

A.智圆行方

B.行规守矩

C.极尽浪漫

D.融汇贯通

【答案】A

【解析】圆是中国道家“环”的学问;方是中国儒学的理想规范。圆是“和”,方是秩序;圆是共性,方是个性;圆是心体,方是意象。智慧来自多种信息的吸收消化,故是圆;行为应该恪守一定的规范和道德,故是方。

26.中国文化充满理性,这是一种“制天命而用之”的(  )。

A.分析理性

B.实用理性

C.非实用理性

D.创造性

【答案】B

【解析】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儒家文化具有鲜明的务实事、戒空谈的经世致用特点,即“实用理性”。中国人非常关注现实的、此岸的价值,以解决社会和人生的实际问题为出发点和归宿。

27.中国传统的“和”的起点和基础是(  )。

A.存异

B.趋同

C.守一

D.无异

【答案】A

【解析】“和”的精神是以承认事物的差异性、多样性为前提的;而“同”旨在排斥异己,消灭差别,整齐划一。

28.中国传统的“和”的主体结构是(  )。

A.混杂

B.混合

C.不和

D.和谐

【答案】D

【解析】“和”是圆融,是接纳,是宽容,是变化,是平凡(平凡即“庸”),是与他人、事、物协调的品德。道家推崇“和”。

29.中国传统的“和”的平衡机制是(  )。

A.等距离

B.偏执

C.执中

D.固执于一点

【答案】C

【解析】中庸观念讲的是不偏不倚、无过不及、恰当适度,强调对欲望、情感和行为等有所节制,找到最佳的平衡点。

30.中国传统的“和”的功能是(  )。

A.不变

B.生变

C.无形

D.有形

【答案】B

【解析】中国历史上“和”的概念经历了由实转虚的演变过程,它逐渐从具体器物与感官经验抽象而为价值理念和精神诉求,用来表达协调、和谐、平和等思想观念。

31.“摊丁入亩”、“金瓶掣签”等所反映的文化内容属于(  )形态的文化。[2009年真题]

A.行为

B.精神

C.制度

D.物质

【答案】C

【解析】“摊丁入亩”、“金瓶掣签”均是清朝时期实行的制度,反映的文化内容属于制度形态的文化。“摊丁入亩”是将历代相沿的丁银并入田赋的一种赋税制度。“金瓶掣签”是由清政府中央通过掣签方式来确定藏传佛教最高等大活佛的转世灵童的制度。

32.下列文化中属于行为文化形态的是(  )。

A.万里长城

B.清明扫墓

C.金瓶掣签

D.忠孝节义

【答案】B

【解析】A项,万里长城属于物质文化形态。C项,金瓶掣签属于制度文化形态。D项,忠孝节义属于意识文化形态。

33.右图是北京2008年奥运会会徽“中国印·舞动的北京”。它最集中体现了中国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特色是(  )

A.设计者的独具匠心

B.象形文字与书法魅力

C.反映了甲骨文特点

D.中国拼音文字的创新

【答案】B

【解析】“中国印·舞动的北京”以印章为主体表现形式,将中国传统的印章和书法等艺术形式与运动特征结合起来。经过艺术手法夸张变形、巧妙地幻化成一个向前奔跑、舞动着迎接胜利的运动人形。

34.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是(  )思想。

A.道家

B.法家

C.儒家

D.兵家

【答案】C

【解析】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核心,是中华文明的优秀文化遗产。这一思想对巩固封建统治,维护国家统一曾经发挥过重要作用;封建统治者为了控制人们的思想而推行愚昧政策,阻碍了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对历史发展产生过消极影响。从构建和谐社会与廉政建设来看,儒家思想中的勤政爱民、任人唯贤、和睦相处、以仁为核心的道德规范、合理的教育方法,具有现实意义。

35.作为传统文化,其尤其突出的特征是(  )。

A.民族性

B.地域性

C.时代性

D.传承性

【答案】D

【解析】传统文化是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并保留在现实生活中的具有相对稳定性的文化,其传承性是最基本的特征。

36.下列文化为物质文化形态的一组是(  )。

A.万里长城、都江堰、秦始皇陵、外滩建筑群

B.清明扫墓、赛龙舟、中秋赏月、重阳登高

C.“郡县制”、“科举制”、金瓶掣签、包产到户

D.忠孝节义、知恩图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

【答案】A

【解析】物质文化是指为满足人类生存和发展需要所创造的物质产品及其所表现的文化形态,是文化要素或者文化景观的物质表现。B项,都为行为文化。C项,都为制度文化。D项,都为意识文化。

37.下列文化是文化的核心部分的是(  )。

A.物质形态文化

B.行为形态文化

C.制度形态文化

D.精神形态文化

【答案】D

【解析】文化是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精神形态文化是人类在社会意识活动中孕育出来的价值观念、审美情趣、思维方式等主观因素,是文化的核心。

38.中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时期是从(  )。

A.夏朝

B.商朝

C.周朝

D.春秋

【答案】B

【解析】中国商代后期(前14~前11世纪)王室用于占卜记事而刻(或写)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为我国已发现的文字中时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

39.以下文化中属于母系氏族公社阶段的是(  )。

A.大汶口文化

B.龙山文化

C.河姆渡文化

D.良渚文化

【答案】C

【解析】ABD三项,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良渚文化都属于父系氏族公社阶段。

40.距今约(  )年,我国进入了母系氏族公社阶段。

A.8000~10000

B.7000~8000

C.5000~6000

D.4000~5000

【答案】C

【解析】距今约五六千年的时候,进入母系氏族公社阶段,浙江余姚河姆渡氏族是长江流域母系氏族公社的一个典型,已定居生活,已学会打井、饲养牲畜,并种植水稻。

41.中国的原始人群出现在(  )。

A.大约100万年前

B.大约50万年前

C.大约70万年前

D.大约170万年前

【答案】D

【解析】远在距今约170万年的时候,云南元谋人就已经活动在中国大地上,元谋人是中国最早出现的原始人类。

三、术语解释题

1.文化结构

答:文化结构包括以物质形态出现的硬文化,又称物态文化,和以精神形态出现的软文化。物态文化、精神文化和方式文化统称“文化三现象”。

2.封土建国

答:封土建国指商周时期,天子将全国土地的使用权颁给诸侯,让他们建立领地国——封国。

3.礼法

答:礼法即以法的形式维护以君主为首的统治秩序——“礼”。

4.思维方式

答:思维方式指当一个地方或某个民族的思维经过一代代流传而基本稳定下来,成为习惯,并形成自己独特的形式。

5.社会论

答:社会论是专门研究解决人际矛盾、协调人际关系的理论。

6.仁

答:仁是指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其表现为“爱”。但与“博爱”不同,其“爱”是“有差等”的,包括两种:上对下之“爱”,含情爱和恩爱(关怀、同情、支持、扶助、指导,等等);下对上之孝,含情爱和敬爱(尊敬、报答、服从、仰慕,等等)。

7.意境尚“不隔”

答:意境尚“不隔”是指在文学作品中,要用词准确、形象鲜明、感情浓郁、自然清新,能在读者心中出现深刻清晰的境界。

8.典志体

答:典志体是专门记载典章制度的沿革废置以及与之有关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史事的中国古代的史书体裁。

9.静寓意动的功能

答:静寓意动的功能指用隐笔说明说不清或不方便明说的事情,是含蓄的一种艺术。

10.心物对应

答:心物对应即艺术作品和心灵之间存在的共鸣和感应的关系。

11.以大观小

答:以小观大是中国艺术创作的一种手法,指创作者不是把图形“画”在纸上,而是身临其境,亲自去“造就”自然。

12.智圆行方

答:圆是中国道家“环”的学问;方是中国儒学的理想规范。圆是“和”,方是秩序;圆是共性,方是个性;圆是心体,方是意象。智慧来自多种信息的吸收消化,故是圆;行为应该恪守一定的规范和道德,故是方。

13.中国文伦充满理性

答:中国文伦充满理性是从自然观发展为社会功能观的体现,同时是人文主义的体现。

14.存异

答:存异是中国“和”文化结构的起点和基础,即组成“和”系统的各个要素必须是具有自己不同于其他要素的个性,相互间才会有吸引力,才能组成系统。这是系统形成的第一步。

15.文化程式

答:文化程式指的是将某种行为简洁代、符号化,以便向人们传达一种较为固定的信号,帮助人们理解文化的内涵。

16.广义文化

答:文化是人类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共同创造并赖以生存的物质与精神存在的总和。广义文化是与人类及人类的创造活动相联系的,是以人为中心的概念;广义文化是一个历史概念,它涵盖人类历史的全过程,是一个传承发展的综合概念;广义文化的外延涵盖物质创造和精神创造的全部。

17.狭义文化

答:狭义文化又称人文文化,是某一社会集体(民族或阶层)在长期历史发展中经传承积累而自然凝聚的共有的人文精神及其物质体现总体体系。狭义文化不但以人为中心,而且以人的精神活动为中心,即使观察物化世界,也是以其中的人文精神为内核的。狭义文化关注的不是个别人的精神活动,而是经历史传承累积凝聚的共有的、成体系的人文精神。狭义文化关注的不仅是全人类的普遍共性,而且更注重不同民族、阶层、集团人文精神的特点。

18.文化产品

答:广义的文化产品指人类创造的一切提供给社会的可见成品,既包括物质产品,也包括精神产品。狭义的文化产品专指精神产品,它是写成的典籍或成为口头流传的语言形式的纯粹的思想观念的产物。

19.文化内涵

答:文化内涵指那些不属于狭义文化的事物所具有的人文特性。

20.文化现象

答:文化现象指人类文化发展过程中呈现出的某种外部状态和联系。

21.文化事象

答:文化事象指某一历史时期、某一国家(民族或地域)文化发展中带有典型和标志作用并含有规律性的现象。文化事象往往是思想观念及其物化形式的综合,它不但具有外在的特色,而且含有观念的特色。文化事象是人们对现象的感受上升到理性概括的认识产物。

22.文化观念

答:文化观念指一个时期某一阶层或某一行业的人群对文化问题所持的态度和看法,或在某一文化事象里所表现的意识形态,诸如价值观、审美观等。

23.文化思潮

答:文化思潮指某一特定时期、在一定背景下对社会产生广泛影响并为多数人赞同和奉行的文化观念和文化事象所形成的广泛潮流。

24.文化政策

答:文化政策指一定时代、一定的社会条件下,行政机构对文化领域的问题所颁布的相关规定和对策原则。

25.民族文化

答:不同的民族有自己不同于其他民族的文化,文化的差异与特色是划分民族的标志之一。由于历史发展条件和文化本身的结构、功能等方面的特点,不同民族的文化在发展中,在这一或那一历史时期,相对而言,有比较昌盛、发达、普及的;也有昌盛、发达、普及的程度稍差一些的。但是每一个民族的文化都不会因此而丧失其鲜明的民族特色。地域特色。由于每种民族文化都是独特的,所以作为一种价值而言,它们均处于平等的地位。

26.国别文化

答:国别文化是以国家为划分的社会依据,以某一国家特有的历史与国情为基础。多民族国家的文化即在统一的国家内民族共同体的文化。中国文化又称中华文化、华夏文化、炎黄文化,它属于国别文化。

27.中国传统文化

答:中国传统文化指以中华文化为源头、中国境内各民族共同创造的、长期历史发展所积淀的文化。

28.天下观念

答:分裂与统一是中国历史上的两大现象,统一总是占主导倾向的追求。大体从商朝开始,王朝就已按着距离的远近,对天下人采取不同的政治策略;西周时,“天下”的观念已十分明晰。以后历朝历代的荒地,无不以边远的四裔民族的“来朝”为荣。“天下”观念的一个重要作用就是最求统一,追求统一始终是政治观念中的基调,也是历史的基本倾向。天下一家的大一统意识,是威力持久的中国理念,对中华民族的不断发展壮大,曾起过重要作用。

29.文化及文化传统

答:文化是人类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总和。文化传统是指在历史过程中逐渐形成和完善、表现为一定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的文化创造模式。

30.文化景观

答:“文化景观”是指人类有意识地利用自然创造出来的景观。它是相对于“自然景观”而言的。

31.合理外推

答:合理外推是指将对一类事物的理解整理出来,形成模式,用来理解尚不可知的事物的一种方法。它是中国传统理论中的一个专有名词。

32.“月令”图式的思维方式

答:“月令”图式的思维方式指在互不相关的事物中建立时空结构的思维方式。

33.直觉

答:直觉是指一瞬间产生的某种直接的、大致的但较笼统、不精确的想法,即直觉是过去知识、经验和思维形式的简单组织。

34.文化休克

答:文化休克这个概念是由比立斯和汉弗瑞在1957年首次提出来的,后来美国文化人类学家奥伯格在1958年至l960年期间多次使用“culture shock”一词,并使之普及开来。文化休克是指的是在适应新的文化环境时,因失去了熟悉的社会符号及规约所产生的心理上或生理上的问题。即是指在非本民族文化环境中生活和学习的人,由于文化的冲突和不适应而产生的深度焦虑的精神症状,表现为感到孤独、气恼、悲伤、浑身不适乃至生病,随着对第二文化的了解和适应而逐渐消失。

四、论述题

1.简述文化的基本结构。[2011年真题]

答:文化的结构是指文化包括的层次,一般认为,其基本结构有四层,分别是:

(1)物态文化

物态文化指上色是实体文化,如衣食住行等。

(2)制度文化

制度文化是指人们在实践中建立的调节和规范自身行为间相互关系的准则。如政治制度、法律和法令等。

(3)行为文化

行为文化俗称习惯和风俗。如礼仪、饮食等。

(4)人们的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

如汉人喜欢平衡对称,而伊斯兰则喜欢圆形和不对称。

2.浅谈文化的含义和作用。

答:(1)文化的含义

文化是指人类活动的模式以及给予这些模式重要性的符号化结构。通常文化包括文字、语言、地域、音乐、文学、绘画、雕塑、戏剧、电影等。在考古学上“文化”则指某一历史时期的遗迹、遗物的综合体。同样的工具、用具、制造技术等是同一种文化的特征。有时文化也指文明。

(2)文化的作用

社会作用

作为一种精神力量,文化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这种影响,不仅表现在个人的成长历程中,而且表现在民族和国家的历史中。先进的、健康的文化对社会的发展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反动的、腐朽没落的文化则对社会的发展起着重大的阻碍作用。

在综合国力中的作用

当今世界,各国之间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文化对人的作用

a.优秀文化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人创造了文化,文化也在塑造着人。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积极参加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不断丰富自身的精神世界,是培养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径。

b.优秀文化能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优秀文化作品,总能以其特有的感染力和感召力,使人深受震撼、力量倍增,成为照亮人们心灵的火炬、引领人们前进的旗帜。而由此产生的精神力量,往往历久不衰,激励人们不断创造美好幸福的生活。

c.优秀文化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人的全面发展,表现在人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等符方面得到全面提高。优秀文化为人的健康成长提供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对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物质生活需要逐步得到满足, 优秀文化对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作日益突出。

3.试析中国古代农商的地位。

答:(1)农业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经济命脉

中国是世界上农业的发祥地之一,它的生产技术、生产工具及水利工程当时在世界上都是遥遥领先的。勤劳的中国人民在长期的实践中,形成了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体系。中国古代历朝历代统治者都重视农业的地位。古代统治者实行“重农抑商”政策,农业和土地被视为国民经济命脉。由此形成了中国长达两千多年的小农经济。

(2)中国古代统治者“重农抑商”

中国古代统治者实行“重农抑商”政策。中国古代商业的发展,从原始社会末期开始出现,然后不断的经营发展,直至明清时期才出现资本主义萌芽。不同的时期,商业的发展呈现出不同的特点。随着商业的发现,古代城市也随之不断的崛起与发展。

4.概述华夏文化圈的形成及其意义。

答:(1)华夏文化圈的形成

黄河中上游文化圈的形成:姬姓黄帝部落→华族和夏族→华夏文化圈;姜姓炎帝部落→融合进华夏文化圈。黄河下游齐鲁一带是以鸟为图腾的东夷各部落,他们开创的文化形成黄河东部的东夷文化圈。黄河东西两大文化圈相向发展,在中原汇合起来,形成华夏共同体。

黄河中上游文化圈的形成

炎帝族自西方游牧进入中原,与以蚩尤为首领的九黎族发生长期的部落间冲突。最后被迫逃避到涿鹿,得到黄帝族援助,攻杀蚩尤。黄帝姓姬、号轩辕氏。后来炎黄两族在阪泉发生了三次大冲突。黄帝族打败了炎帝族,由西北进入了中原地区。炎黄两部落逐渐融合,形成黄河中上游文化圈。

黄河下游文化圈的形成

东夷部落生活于今天的山东地区即黄河中下游区域,炎黄部落联合后终于打败东夷各部落,在民族上达到融合状态,形成黄河中下游文化圈。

(2)华夏文化圈形成的意义

华夏文化圈的形成标志着农牧文化与游猎文化相结合、以血缘关系为特征的文化与以原始宗教为凝聚力的文化相结合。

5.试析宗族对现代社会的影响。

答:在现代中国,宗法制度依然以一种“先祖魂灵”、“先祖遗志”的观念,在精神上统领着民众,从各方面影响着中国社会的民生气息。

(1)宗法制度形成中国家庭强大的凝聚力

家庭是现代社会的细胞,只有千千万万家庭的和睦,才真正出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古代家族宗法制依然对现代家庭的和谐与管理发挥着重大重要。这对于今天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举足轻重。

(2)宗族使现代人有更多的归属感

物质相当发达的现代社会,各种价值观念和遥远的距离使更多人心理“茫茫然”。而在这样一个宗族社会中,现代人可以重新找回自我,找回一种信念,有了更多的归属感。

(3)宗族制度衍生出对族人的种种法律上、道德上的普遍约束力

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对于儒家思想统治了几千年的中国来说,犹为如此!

大凡所有的宗族,都会立下一系列的规定,以约束族人的行为、作为族人的行为规范。族规中不免会包含有违背现代文明之处,但相对而言,族规里的规定都缘于传统的制度与统治思想,与现代的法律有异曲同工之妙。

6.为什么小农经济在中国古近代得以长期存在?

答:(1)农耕文明是中国古代小农经济形成的基础

中国古代社会以自耕自足的农业为主,农业和土地是国民经济的命脉。在土地价值观、宗法制观念、沉重的封建剥削等因素共同作用下,小农经济具有个体分散式经营、封闭性强、自给自足等特点。

(2)统治者政策的维护

汉武帝行“推恩令”,社会出现“多子分继财产制”,土地不断被兼并并且买卖,又不断被分割,出现“富不传三代”、“千年田八百主”现象。故小农经济在古近代得以长期存在。

7.试论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的特点。

答:中国传统思维方式包括直观思维、整体思维、辨证思维、类比思维,其特点主要体现为:

(1)直观思维的特点

中国古代直观思维是重体悟的、以经验为基础的思维。直觉和悟性是认识世界的基础。直觉和悟性可以利用前人的经验,对事物的大致方向和发展趋势做出预见和选择。

(2)整体思维的特点

中国传统的整体思维重整体、重体悟,以经验为基础。它把天地、人、社会看作密切相关的整体,认为天地人我都处在一个系统中,并且系统内的个要素相互联系。

(3)辩证思维的特点

辨证思维是运用对立而统一的观点和方法来认识、分析各种自然现象。

(4)类比思维的特点

类比思维指依据事物的外部特征或内在属性进行比照和联系的思维。中国传统思维善于抓住事物间的某种相关进行类比象征,已达到由此及彼、由近及远的分析与表述的目的。

8.略论中西印的矛盾观及解决矛盾的方法。

答:(1)西方的矛盾观及解决办法

西方强调矛盾的对立和区别,矛盾的双方地位平等,因此必然发生冲突。统一矛盾双方的主要途径是“妥协”。“妥协”的衡量标准是“法律”。

(2)印度的矛盾观及解决办法

印度强调矛盾双方隔绝,隔绝的各方可在宗教幻想中统一起来。故印度人重视宗教。矛盾双方可通过宗教这一媒介达到和谐。

(3)中国的矛盾观及解决途径

中国认为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是相辅相成、相互联系、相互区别的。而统一矛盾双方的主要途径是协调,即建立秩序和协调关系,但这种秩序的建立和协调有一定的衡量标准,但不同于西方的“法律”,是“礼法”。

9.中国人的传统美德是什么?

答:中国人的传统美德的精髓可以概括为两个字:“中”和“和”。

(1)“中”

“中”是个性,是立场,是不变,是清高,是区别于其他事、人、物的自己的特征。儒家推崇“中”。

(2)“和”

“和”是圆融,是接纳,是宽容,是变化,是平凡(平凡即“庸”),是与他人、事、物协调的品德。道家推崇“和”。

总而言之,“中”和“和”两者看似不同,但在中国传统思想里,两者是相辅相成、相互制约的。

10.试述中国古代文化系统内的动态性表现。

答:中国古代文化系统内的动态性主要表现为:

(1)系统内的交互作用

中国古代文化系统内的交互作用主要表现为各个文化间的相互影响和作用。以中国哲学中诸子百家思想为例,其纷繁的发展状态呈现出各家思想与言论的相互影响作用。例如孔子和孟子,二者间存在一定的继承与发展关系,通常将二者的学说统称为“孔孟之道”。

孔孟之道是对中国以孔子和孟子为代表的儒家学说的通称。其由孔子开创,经孟子、荀子、董仲舒、朱熹等人的不断发展,成为中国文化的主体思想。儒家思想具有鲜明的人世精神,以孔子“仁”、“礼”的治世思想为核心,维系并实践着一个极具亲疏远近、贵贱尊卑的社会秩序。儒学在各个历史时期表现出不同的学术形态,如两汉经学、宋明理学以及清代朴学,虽各具特点,但整体精神仍是大致相通的。孔孟之道主要保存在儒学的一批经典中,如《论语》、《孟子》、《旬子》、《四书章句集注》等。

(2)系统内的调节功能

中国古代文化系统内的调节功能主要表现为文化理论发展过程中调整。例如,古文经学与今文经学是汉代儒学的两个派别。今文经,指汉武帝时,经战国时代的学者师徒之间口耳相传,后来采用汉代流行的隶体文字书写而成的儒家经典;古文经指使用“古文字”写成的先秦旧本,是从孔子旧宅的壁缝里发现或从民间获得的古文经书。今文经学家以西汉的董仲舒为代表,其尊孔子为经学之祖,注重阐述经文的微言大义;古文经学家则尊崇周公,认为六经不过是孔子整理过的古籍史料,真正的古意还有待研究,多注重名物训诂。

(3)系统内的宇宙观

中国古代文化系统内的宇宙观是指中国古代哲学对于“天人关系”的认识。中国哲学中最重要的主题表现为“天人之学”,即关于人与天及其关系的认识。

天人之学是中国哲学所讨论的最重要的主题,其核心是探究人与自然的关系。“天人合一”也是中国人独具特色的思维方式。

发展脉络

a.西周——“天命论”。

b.春秋——子产提出“天人相通”。

c.战国——孟子提出“天人同流”。

d.汉——董仲舒提出“天人感应”,对后世影响很大。

e.北宋——理学家张载第一次提出了“天人合一”。

涵义

a.天和人的关系是相互感通、融合为一的。

b.“人道”与“天道”即人世的运行原则和大自然的变化发展规律是根本一致的。

c.人们行为处世应该遵循自然变化的规律;注意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将自然作为道德评价的基本标准。

11.中国传统文化中是否含有现代化的因素?

答:中国传统文化中含有现代化的因素,主要包括:

(1)社会道德

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坚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要求,以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为着力点。

儒家思想是中国古代的正统思想,儒家思想包含着社会道德的成分。儒家思想中包含着“礼治”、“德治”、“人治”的思想,儒家思想把“仁”作为最高的道德原则、道德标准和道德境界。

(2)系统思维

系统思维亦称作整体观、全局观,即对事情全面思考,不只就事论事,把想要达到的结果、实现该结果的过程、过程优化以及对未来的影响等一系列问题作为一个整体系统进行研究。

(3)人际关系论。

人际关系论是指企业中的管理者通过关心职工的需要、欲望、个性、情绪、利用职工的心理和感情,促使他们提高劳动积极性的一种企业管理理论。

传统的儒家思想把“仁”作为他们的最高道德标准,提出了一系列人与人间相交往的原则和方法。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

12.简述“文化”名称的来源。

答:(1)关于“文”的解释

“文”的本义是“错画”,也就是花纹。

“文”的引申义

a.在人类认知领域

“文”引申为后天形成的品德、修养,与表示先天素质的“质”相对。

b.在政治领域

“文”引申为“文治教化”,主张利用礼乐教化提高人们的修养而使国家安定,与诉诸军事征服他国的“武功”相对。

c.在天文和人文的区别上

天文指的是自然现象和规律,人文指的是社会现象和规律。

(2)关于“化”的解释

“化”的本义是改易,既包括从无到有的“造化”,也包括宇宙生成以后的“演化”和“分化”。

(3)“文化”合起来的解释

中国经典的“文化”是指人的后天修养与精神、物质的创造。

13.为什么说中国文化属于国别文化?

答:中国文化属于国别文化的原因主要包括:

(1)它有着共同的文化源,各民族共同创造了上古的青铜文化,各民族共同开发了黄河中下游的中原大地。

(2)多元的各民族文化,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相互交流、互相渗透、互相促进,有许多交融和契合的地方,形成了多元一体的格局;

(3)汉民族文化在整个中华文化中起主导作用,是中华文化的主体文化,它在共同体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中起到了团结和凝聚各民族文化的作用。

14.什么是两个文化层面,它们的相互关系如何?

答:(1)两个文化层面的内涵

两个文化层面指上层文化与底层文化。

上层文化,指宫廷文化与上层文人所创造、拥有的文化。

底层文化,指民间文化,即不依赖于统治阶级的广大人民及其精英人物所创造、拥有的文化。

(2)两个文化层面的关系

两个文化层面就其来源而论,都是原始文化的传承,它们虽在后代有所分化,产生了差异甚至对立,但其内在的精神又相互关联、互相补充。中华文化的优秀传统是两个层面文化精华的结合。

15.为什么说文化是一个历史概念?

答:(1)文化是一个历史概念的内涵

文化是一个历史概念指上层文化是以文字典籍为媒体的,而底层文化主要靠口头传承。以文化的特质变化为前提,用有关文化的重大事件和典籍事象为界限,文化流变的历史阶段划分是可以操作的。

(2)文化的历史概念的内容

一切文化事象都在一定的历史背景下存在、变异、发展,从而具有某一时代的特色。

文化是在历时传承的过程中积淀并确立了自身的传统。

16.简述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国古代文化的区别。

答: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国古代文化的针对对象不同,具体表现为:

(1)中国古代文化是针对现代文化而言,它是对文化的时代划分。

(2)传统文化是对文化的传承而言的,它强调的是文化的本源和沿着这个本源传承下来的全部文化遗产,它不局限于古代,而是迄今为止中华民族经过筛选、淘汰,不断丰富又不断增长的人文精神的总和。

17.试论述对待传统文化和文化传统的正确态度。

答:(1)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

中国传统文化是指以中华文化为源头、中国境内各民族共同创造的,长期历史发展所积淀的文化。

正确对待中国传统文化

a.正确区分中国传统文化与古代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国古代文化是从不同角度来指称的。中国古代文化是针对现代文化而言,它是对文化的时代划分。传统文化是对文化的传承而言的,它强调的是文化的本源和沿着这个本源传承下来的全部文化遗产,它不局限于古代,而是迄今为止中华民族经过筛选、淘汰、不断丰富又不断增长的人文精神的总和。

有人把传统文化等同于古代文化,从而认为讲究传统即是复古,甚至认为传统与现代化是不能并存的,或认为要实现现代化必须反传统。这种认识恰恰忽略了现代化进程仍然是传统文化发展的一个部分,一旦否定了传统,现代化与民族特点即中国特色就要脱节,与我们追求的目标是不一致的。

b.发扬传统文化仍要引进和吸收其他文化

有人认为发扬传统就要拒绝引进和借鉴,或认为中国传统与西方文化是截然对立的。这种认识也是片面的。任何一种民族传统,在各个历史时期,都要受到其他民族文化的影响,引进和吸收其他文化一旦成为现实,这些被吸收的外来文化一旦与自身的文化相融合,它便也成为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没有一种文化是纯而又纯的,吸收外来文化是丰富和发展本体文化的正常途径之一。当然,传统文化对外来文化总是有所选择的,不适应本体文化的外来文化完全应当淘汰也必然会被淘汰,但这和拒绝一切外来文化的狭隘民族主义是完全不同的。

(2)文化传统

文化传统的内涵

文化传统是贯穿于民族和国家各个历史阶段的具有稳固性和延续性的各类文化的核心精神。

正确对待文化传统

a.文化传统具有稳固性和延续性

文化传统是上层文化和底层文化所共有的,尽管彼此的表现形式不完全一致。文化传统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延续性,它是在传承中积淀下来的,是历史的产物,又在每一个时代产生与这个时代相适应的形式特点,因此,它带有各时代的普遍特性,又综合了不同时代的多方面的内容。

例如,中国的诗歌传统是讲求韵律,这一点,不论是民歌还是魏晋、唐宋的文人诗词,以至近现代的白话诗都保持着这种传统。又如中国封建体制形成的等级和特权观念,宗法制形成的血统论,即使在现代社会里,不论是在民间还是在上层,仍会在人们头脑中时而起着作用。

b.善于取其精华、弃其糟粕

文化传统既有对社会发展起积极作用的,也有对社会发展起负面作用的。前者是文化精华,是优秀的传统;后者是糟粕,是不良传统。对文化传统一律否定,采取虚无的态度是不对的;不加分析,采取兼收并蓄的态度也不是正确的态度。

18.简答中国文化的本质特点。

答:中国文化的本质特点分为外在特点和内在特点。

(1)外在特点

主要表现在“四性”,包括同一性、连续性、包容性和多样性。

同一性:同一性是指中国文化的内部各要素是相互统一连接的。

连续性:中国文化在历史上是不断发展完善的,即使朝代的不断更递,而文化还是一脉相承发展的。

包容性:中国文化兼容并蓄,各大思想流派,各大文化形式在中国文化中都能共同融合发展。如春秋时期出现的“百家争鸣”和东汉以来的“三教合流”现象。

多样性:中国文化形式多样,中国从古至今都是一个地域辽阔的国度,文化在地域上的多样性最为明显,中国是个多少数民族的国家,文化民族间的多样性也是普遍存在的。

(2)内在特点

重伦理、倡导道德至上

在不管日常生活还是政治生活中,都严格遵循伦理道德行事。

重和谐与统一

从古至今,中国的文化内涵中就包含着和谐的概念,人与人间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等,和谐中庸(中庸之道、明哲保身)。

重实际、追求稳定

中国文化中注重稳定和平静,追求实际因素,这是农业社会的特点和需要,而西方则是多为冒险主义文化。

重理性与人文教养

重理性与人文教养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

a.高度重视德性修养,并以此作为人类安身立命之本;

b.以中庸之道为为人处世的最基本原则;

c.以重农尚仕为最基本的治世方法;

d.以经学为本的治学之道;

e.以义利统一为最基本的价值观念;

f.以直观意象为最基本的思维方式。

19.如何理解中国文化是一个独特的文化体系?

答:中国文化是人类文化园圃中一个独具性格且结构完整的系统,它根植于东方的土地,融入了东方的智慧,吸纳了外来的因子,最终形成一种内涵十分丰富、具有自新能力,并且生生不息的文化体系。

这个体系从不同的角度看,可以有多种文化形态:

(1)以纵向的发展形态区分,可以分为传统文化与现当代文化;

(2)以产生的地域区分,可以分为中原农耕文化与北部边疆的游牧文化,而农耕文化又可以分为江南文化和北方文化;

(3)以文化的地域类型区分,包括了三秦文化、三晋文化、燕赵文化、齐鲁文化、吴越文化、中州文化、两淮文化、荆楚文化、巴蜀文化、岭南文化等;

(4)以民族的属性区分,包括了汉文化与少数民族文化;少数民族文化又可分为藏文化、蒙文化、满文化、壮文化、纳西文化等;

(5)以文化的社会性区分,可以分为皇家文化与民间文化,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宗教文化与世俗文化;

(6)以宗教的属性区分,可以分为道教文化、佛教文化和伊斯兰文化等;

(7)以不同的门类区分,它包含的内容很多,诸如建筑文化、服饰文化、饮食文化、舟车文化、青铜文化、玉器文化、山文化、水文化、茶文化、酒文化等。

总之,中国文化是由居住在中国地域内的中华民族所创造出来的一种民族文化,它历经数千年的演化而汇集成一个完整的体系,反映了民族特质和民族风貌,凝结了民族精神和民族气质,并不断为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所继承和发展。

20.我们为什么要了解中国文化?

答:在数千年的发展过程中,中国文化不但在中国历史上大放光彩,惠及历代炎黄子孙,而且在汉代开辟“丝绸之路”以后,影响了西方世界的历史与文化。在当今交往频繁的国际社会中,它的传播更加迅速、影响更加广泛,作用也更加明显。我们在今天来了解中国文化,至少有三个方面的现实需要:

(1)世界人民的需要

全球化时代的到来,使得任何一个民族、任何一种文化,都不可能孤立存在和独自发展。中国需要世界,世界也需要中国。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整体实力的不断增强,中国国际地位和影响力不断提高,中国文化在世界上所发挥的作用也日益增大,世界各国人士学习汉语的热情空前高涨,迫切希望了解中国、了解中国文化。面对这样的历史变化和文化的走向,我们应当责无旁贷地承担起向世界传播中国文化的历史责任。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深入了解自己的文化。

(2)文化自身发展的需要

中国文化在未来的发展和延续,要依靠我们中国人自己。在全球化的背景下,西方文化的传入,给中国文化巨大的冲击。面对具有进攻性的异质文化,我们的民族文化要继续保持其独特性,就要求我们必须了解和熟悉自己的文化,保持冷静的头脑,对异质文化的优劣予以正确的分析。同时,要了解自己的文化发展脉络和变化规律,在同外来文化交流与碰撞的过程中,自觉吸取精华、抵制糟粕,进行有益的文化扬弃。

(3)个人提高素养的需要

作为中国人,自然就要了解和学习中国文化。有选择地阅读一些研究中国文化的书籍,欣赏一些中国古典诗词和音乐,领略一些京剧、昆曲等传统艺术,参访一些中国古代建筑和文化遗址,从中体会和感受民族文化所包含的精神气质,从中华民族特有的思想和文化宝库中吸取营养、熏陶人格,努力把自己塑造成既保有民族传统,又符合现代化要求的新型人才。

21.中国文化未来会怎么发展?在全球化大背景下会不会丧失它的特点?

答:(1)中国文化未来的发展

儒学作为旧文化的主导成分,在整体上与今天的主导思想是不能同日而语的,中国文化未来的发展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吸收和发扬传统文化的精华部分,使之成为社会主义新文化的组成部分,与现代化的社会相适应。

(2)在全球化大背景下,中国文化不会丧失其特点

之所以说在全球化大背景下,中国文化不会丧失其特点,原因在于:

任何文化传统都是历史形成的。传统一经形成,它就是民族性格的组成部分,有巨大的惰性和惯力。我们既不能选择传统,也不能摆脱传统,只能在传统的制约下谋求发展和前进,求得不断更新和提高。

在全球化大背景下,应用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分析,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以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为指导,揭示中国文化的优秀传统。

总之,中国文化的发展不能因循守旧,盲目自满,拒绝和排斥外来文化的优秀成分,也不能崇洋媚外,丢弃自我,照搬人家的一切,而应实事求是地分析中国文化的成分及其对历史的影响和贡献,继承和吸收古代文化中一切有益的东西,借鉴和吸取外来文化中一切优秀的成果,建立一种性质、结构和功能都完全崭新的社会主义新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