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心理学(基本理论)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七章 思 维

第一节 思维的基本问题

思维在人的生活当中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它能不断扩大人的认识范围,不仅能认识现在,还可以回顾过去和预见未来。其次,它能不断提高人的认识深度,不仅能认识人所能一般接触到的事物以及规律,还可以把握人们所不能直接感知的事物以及规律,使人对现实事物的认识得以无止境地深化。第三,更重要的是,它能使人由认识世界向改造世界发展,不仅能使人掌握知识、认识规律还可以使人由认识世界运用知识和规律解决问题,进行创造性活动。

一、思维的概念和特征

(一)思维的概念

思维是人对客观事物本质特征和内在规律性联系的、间接的、概括的反映。它是借助语言、表象或动作实现的,对客观事物概括的和间接的认识,是认识的高级形式。它能揭示事物的本质特征和内部联系,并主要表现在概念形成和问题解决的活动中。思维不同于感觉、知觉和记忆,但又离不开感觉、知觉、记忆活动所提供的信息。人们只有在大量感知信息的基础上,在记忆的作用下,才能进行推理,作出种种假设,并检验这些假设,进而揭示感觉、知觉、记忆所不能揭示的事物的内在联系和规律。

(二)思维的特征

1.概括性

思维的概括性是指在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把一类事物共同的特征和规律抽取出来,加以概括。概括在人们的思维活动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它使人们的认识活动摆脱了具体事物的局限性和对事物的直接依赖关系,这不仅扩大了人们认识的范围,也加深了人们对事物的了解。所以概括水平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了思维的水平。另外,概括是人们形成概念的前提,也是思维活动能迅速进行迁移的基础。人们认识水平越高,对事物的概括水平也就越高。

2.间接性

思维的间接性是指人们借助于一定的媒介和一定的知识经验对客观事物进行间接的认识。由于思维的间接性,人们才可能超越感知觉提供的信息,认识那些没有直接作用于人的感官的事物和属性,从而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3.思维是对经验的改组

思维是一种探索和发现新事物的心理过程。它常常指向事物的新特征和新关系,这就需要人们对头脑中已有的知识经验不断进行更新和改组。在从事科学研究、探索世界的奥秘时,人们需要对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重建、改组和更新。

思维活动常常是由一定的问题情境引起的,并企图解决这些问题。这个过程不是简单地再现经验,而是对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改组和建构。

二、思维的过程

(一)分析与综合

分析是指在头脑中把事物的整体分解为各个部分或各个属性。人们对事物的分析往往是从分析事物的特征和属性开始的。综合是在头脑中把事物的各个部分。各个特征、各种属性结合起来,了解它们之间的联系,形成一个整体。综合是思维的重要特征,只有把事物的部分、特征、属性等综合起来,才能把握事物的联系和关系,抓住事物的本质。

分析与综合是相反而又紧密联系的同一思维过程的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任何一种思维活动既需要分析,又需要综合。

(二)比较

比较是把各种事物和现象加以对比,确定它们的相同点、不同点及其关系。比较是以分析为前提的,只有在思想上把不同对象的部分特征区别开来,才能进行比较。同时,比较还要确定它们之间的关系,所以比较又是一个综合的过程。

比较是重要的思维过程,也是重要的思维方法,它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学习和研究工作中都有重要的作用。

(三)抽象与概括

抽象是在思想上抽出各种事物与现象的共同的特征和属性,舍弃其个别特征和属性的过程。日常生活中人们使用的高度、重量、面积、年龄以及忠诚、勇敢、勤劳等概念,也都是思维抽象的结果。

在抽象的基础上,人们就可以得到对事物的概括的认识。概括有初级概括与高级概括之分。一般认为初级概括是在感知觉、表象水平上的概括。高级的概括是根据事物的内在联系和本质特征进行的概括。如一切定理、定义、概念等都是高级概括的产物。

三、思维的分类

思维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类。

(一)直观动作思维、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

这种分类主要是根据思维任务的性质、内容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来进行的。

1.直观动作思维。又称实践思维,它所面临的思维任务具有直观的形式,解决问题的方式依赖于实际的动作。儿童较多地运用直观动作思维,成人有时也运用表象和动作进行思维,但思维水平比儿童要高。

2.形象思维。它是指人们利用头脑中的具体形象(表象)来解决问题。形象思维在问题解决中有重要的意义。艺术家、作家、导演、设计师等更多地运用形象思维。

3.逻辑思维。当人们面对着理论性质的任务,并要运用概念、理论知识来解决问题时,这种思维称为逻辑思维。它是人类思维的典型形式。

(二)经验思维和理论思维

人们凭借日常生活经验进行的思维活动叫做经验思维。经验思维依赖于经验的积累,由于知识经验的不足,这种思维易产生片面性,甚至得出错误或曲解的结论。理论思维是根据科学的概念和论断,判断某一事物,解决某个问题。这种思维活动往往能抓住事物的本质,使问题得到正确的解决。

(三)直觉思维和分析思维

直觉思维是人们在面临新的问题、新的事物和现象时,能迅速理解并作出判断的思维活动。这是一种直接的领悟性的思维活动。直觉思维具有快速性、跳跃性等特点。分析思维也就是逻辑思维,它是遵循严密的逻辑规律,逐步推导,最后得出合乎逻辑的正确答案或做出合理的结论。

(四)辐合思维和发散思维

辐合思维是指人们根据已知的信息,利用熟悉的规则解决问题。也就是从给予的信息中,产生逻辑的结论。它是一种有方向、有范围、有条理的思维方式。发散思维是人们沿着不同的方向思考,重新组织当前的信息和记忆系统中存储的信息,产生出大量、独特的新思想。这种思维方式在解决问题时,可以产生多种答案、结论或假说。但究竟哪种答案最好,则需要经过检验。

(五)常规思维和创造思维

常规思维是指人们运用已获得的知识经验,按现成的方案和程序直接解决问题。创造性思维是重新组织已有的知识经验,提出新的方案或程序,并创造出新的思维成果的思维活动。创造性思维是人类思维的高级形式。许多心理学家认为,创造性思维是多种思维的综合表现。它既是发散思维与辐合思维的结合,也是直觉思维与分析思维的结合,它包括理论思维,又离不开创造想像等。

第二节 表象与想像

一、表象的基本问题

(一)表象的概念

表象是指人们在头脑中出现的关于事物的形象。从信息加工的角度来讲,表象是指当前不存在的物体或事件的一种知识表征,这种表征具有鲜明的形象性。从表象产生的主要感觉通道来划分,表象可分为视觉表象、听觉表象、运动表象等。根据表象创造程度的不同,表象可分为记忆表象和想像表象。记忆表象是在记忆中保持的客观事物的形象,如想起朋友的音容笑貌。想像表象是在头脑中对记忆形象进行加工改组后形成的新形象,这些形象可能从未经历过,或者世界上还不存在,因而具有新颖性。

(二)表象的特征

1.直观性

表象是以生动具体的形象在头脑中出现的。人头脑中产生某种事物的表象,就好像直接看到或者听到这种事物的某些特征一样。

表象是在知觉的基础上产生的,因此表象和知觉中的形象具有相似性,但是表象和知觉的形象又有所不同。知觉的形象鲜明生动,表象的形象却比较暗淡模糊;知觉的形象持久稳定,表象的形象不稳定、易变动;知觉的形象完整,表象的形象不完整,时而出现这一部分,时而出现另一部分,甚至有些部分脱落。

2.概括性

表象是人们多次知觉的结果,它不表征事物的个别特征,而是表征事物的大体轮廓和主要特征,因此表象具有抽象性。表象是关于某个事物或某类事物的概括形象。

3.可操作性

由于表象是知觉的类似物,因此人们可以在头脑中对表象进行操作,这种操作就像人们通过外部动作控制和操作客观事物一样。表象的可操作性可以用“心理旋转”的实验来说明。

(三)表象在思维中的作用

1.表象为概念的形成提供了感性基础,并有利于对事物进行概括的认识

表象是认知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它既有直观性,又有概括性。从直观看,它接近于知觉;从概括性来看,它接近于思维。表象离开了具体的事物,摆脱了感知觉的局限性,因而为概念的形成奠定了感性的基础。

2.表象促进问题的解决

表象在问题解决中的作用,早为人们所认识。例如,小学低年级学生在解决数的运算问题时,在很大程度上要有表象的参与;中学生在解决几何问题时,要依赖表象的支持;成人在利用概念进行抽象思维时,也需要具体形象的帮助与支持,如工程师在审阅建筑设计图纸时,他们倾向于在头脑中利用建筑物的形象来帮助思维。

在进行推理时,表象也有重要的作用。休腾洛切尔(Huttenlocher,1968)等人给被试两个命题,如“汤姆比迪克高些”,“哈里比汤姆高些”,要求被试说出谁最高,谁最矮。这时被试头脑中可能出现不同高度的圆柱体,并用它们代表汤姆、迪克和哈里。根据对表象的比较,被试直接说出了答案。

(四)表象的脑机制

表象的脑机制是认知神经科学的重要研究领域。目前研究的主要问题是,表象和知觉是否具有相同的脑机制。

毕思阿克等(Bisiach,1978)研究了两名颅顶受损的病人,这两名病人患有单侧性空间忽视症,即他们只能看到一侧的物体,而看不到另一侧的物体。研究者让两名病人想像意大利木兰市的一个著名的广场。结果发现,病人在视知觉中存在的问题,在表象活动中也表现出来。

拉·毕汉等人(Le·Bihan,1993)在一项脑成像的研究中,证明了表象和视知觉可能具有相同的脑机制。让被试交替地观看一些闪光模式或想像这些模式,用磁共振成像测量了被试脑的局部血流量的变化。结果显示,被试在想像闪光模式时在纹状皮层所得到的局部血流量,与被试实际观看模式时相似。

二、想像的基本问题

(一)什么是想象

想象是对头脑中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过程。这是一种高级的认识活动。

形象性和新颖性是想象活动的基本特点。想象是在感知的基础上,改造旧表象,创造新形象的心理过程。它主要处理图形信息,而不是词或者符号。想象不仅可以创造人们未曾知觉过的事物的形象,还可以创造现实中不存在的或不可能有的形象。但想象的形象在现实生活中都能找到原型,它同其他心理活动一样,都有其现实依据。

(二)想象的功能

1.预见作用。想象能预见活动的结果,指导人们活动进行的方向。学生的学习、科学家的发明、工程师的设计等等都离不开人的想象。

2.补充知识经验的作用。在实际生活中,有许多事物是人们不可能直接感知的。但通过发挥想象可以补充这种知识经验的不足。

3.代替作用。当人们的某些需要不能实际得到满足时,可以利用想象的方式得到满足或实现。

4.对机体的生理调节作用。想象能改变人体外周部分的机能活动过程。近年来,人们对生物反馈的研究,也证明想象对人体有调节控制作用。

(三)想象的综合方式

想象是从旧的形象中分析出必要的元素,按照新的构思重新结合、创造出新的形象。想象过程是对形象的分析综合过程,它的综合有以下几种独特的形式。

1.粘合。把客观事物中从未结合过的属性、特征、部分在头脑中结合在一起而形成新的形象。通过这种综合活动,人们创造了许多童话、神话中的形象。

2.夸张。这是通过改变客观事物的正常特点,或者突出某些特点而略去另一些特点在头脑中形成新的形象。

3.典型化。是根据一类事物的共同特征创造新形象的过程。它是文学、艺术创作的重要方式。

4.联想。由一个事物想到另一事物,也可以创造新的形象。想象联想不同于记忆联想,它的活动方向服从于创造新的情绪、思想和意图。

(四)想象的种类

按照想象活动是否具有目的性可以划分为以下两种形式。

1.无意想象

无意想象是一种没有预定目的、不自觉地产生的想象。它是当人们的意识减弱时,在某种刺激的作用下,不自主地想象某种事物的过程。

2.有意想象

有意想象是按一定目的、自觉进行的想象。根据想象内容的新颖程度和构成方式的不同,可分为再造想象、创造想象和幻想。再造想象是根据言语的描述或图样的示意,在头脑中形成相应的新形象的过程。创造想象是指在创造活动中,根据一定的目的、任务,在人脑中独立地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幻想是指向未来并与个人愿望相联系的想象。

第三节 概念与推理

一、概念的基本问题

(一)概念的含义

概念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本质特征的认识。事物的本质特征决定事物的性质,并使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人们掌握了概念,认识就能超越感知觉的范围,透过事物的表面现象,认识事物的本质。每一个概念都包括内涵和外延两个部分,内涵指概念所反映的事物的本质属性,而外延指概念的范围。概念是用词来表达、巩固和记载的,概念的形成也是借助于词和句子来实现的。

(二)概念的分类

概念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类

1.具体概念和抽象概念。这是根据概念所包含的属性的抽象与概括程度划分的。按事物的指认属性形成的概念称为具体概念。按事物的内在、本质属性形成的概念称为抽象概念。

2.合取概念、析取概念和关系概念。这是根据概念反映事物属性的数量及其他们的相互关系划分。合取概念是根据一类事物中单个或多个相同属性形成的概念。析取概念是根据不同的标准,结合单个或多个属性所形成的概念。关系概念是指根据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形成的概念。

3.自然概念和人工概念。按照概念形成的自然性划分的。自然概念是指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自然形成的概念。人工概念是在实验室的条件下,为模拟自然概念的形成过程而人为地制造的一种概念。

二、概念结构理论

(一)层次网络模型

柯林斯等人针对言语理解的计算机模拟提出的,后来用来说明概念的结构。在这个理论中,概念是以结点的形式储存在概念网络中,每个概念具有一定的特征。各类属概念按逻辑的上下级关系分级储存,概念间通过连线表示它们的类属关系,这样彼此具有类属关系的概念构成了一个概念网络。在网络中,层次越高的概念,其抽象概括的水平也越高。这种模型简洁说明了概念间的相互关系,但是它的不足之处在于概括的概念间关系类型太少。

(二)特征表理论

波纳等人提出来的一种理论。这种理论把概念的语义特征分解为定义性特征和特异性特征。定义性特征是指定义一个概念所必须具备的特征,相当于概念的本质特征。特异性特征是具有描述功能的特征,相当于概念的非本质特征。特征表理论认为概念的结构是由概念的定义性特征和整合这些特征的规则构成,这些规则包括肯定、否定、合取、析取、条件等。特征表理论的优点是很好地解释人工概念的研究,但目前还难以解释某些自然概念。

(三)原型模型

茹什等人提出的一种概念结构理论。认为概念主要是以原型来表征的。所谓原型是指范畴中最能代表该范畴的典型成员。原型模型认为概念是由原型加上与原型特征有相似性的成员来组成的。原型模型较好地解释了自然概念的组成因素,但不能解释所有的概念,因为有些概念很难确定原型。

三、概念形成的实验研究

心理学家设计了人工概念,并进行了大量的实验研究,目的是探讨自然概念的形成。人工概念指人为的在程序上模拟的概念,它可以简化概念研究的进程,控制研究的变量。

关于人工概念形成的途径有两种假说,一种是假设检验说,一种是内隐学习说。布鲁纳(Bruner,1956)等人的假设检验说认为,概念的形成的过程是不断地提出假设、验证假设的过程。被试根据对实验材料的分析、综合与主试提供的反馈,提出种种假设,当某种假设被证明是正确的,概念也就形成了。内隐学习说认为,一些抽象概念的复杂结构是在无意识的内隐学习中获得的。在概念形成中,被试依赖于一些属性在无意识中累加的频次,来区分概念中的相关属性和无关属性。

四、策略在概念形成中的作用

概念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采用合适的策略有重要的意义。概念形成的策略主要是聚焦和扫描。聚焦是集中一点的策略,即抓住一个肯定实例,然后每次假设选择的只有一个或几个属性与肯定实例不同,从而试探出有关属性,排除无关属性。聚焦一般包括保守性聚焦和冒险性聚焦。扫描包括同时性扫描和继时性扫描,同时性扫描是提出全部可能的假设,然后逐个加以验证,它要求有特大的记忆容量,难度比较大;继时性扫描每次只检验一种假设,依次进行检查,保留正确的假设,放弃错误的,最后找到正确的结论。

五、推理

推理是指从具体事物中归纳出一般规律,或者根据一般原理推出新结论的思维活动。前者叫归纳推理,后者叫演绎推理。归纳推理在本质上就是概念的形成,而演绎推理在本质上属于问题解决的范围。关于演绎推理主要有下面一些研究。

(一)三段论推理

三段论推理是由两个假定真实的前提和一个可能符合,也可能不符合这两个前提的结论所组成。例如:所有的A都是B,所有的B都是C,因而所有的A都是C。

武德沃斯等人(Woodwortheta1,1935)认为,在三段论中,前提所使用的逻辑量词(所有,一些……)产生了一种“气氛”,使人们容易接受包含有同一逻辑量词的结论。具体来讲就是,两个全称的前提,使人倾向于得出全称的结论;两个特称的前提,使人倾向于得出特称的结论。同样,两个肯定的前提,使人倾向于得出肯定的结论;两个否定的前提,使人倾向于得出否定的结论。而一个全称的前提和一个特称的前提,使人倾向于得出特称的结论。例如,有些A是B,有些B是C,人们受前提气氛的影响,倾向于得出有些A是C的错误结论,这种效应称为气氛效应。它说明,人在推理时不一定遵循严格的逻辑规则。

查普曼等人(Chapmanetal,1959)认为,人们的推理是合乎逻辑的。三段论推理中发生的错误不是由于前提的气氛造成的,而是由于人们错误地解释了前提导致。例如,“所有A是B”,人们往往认为,“所有B也是A”。由于对前提解释上的错误,就导致了推理错误的发生。这种观点又称为换位理论。

约翰逊—莱尔德等人(Johnson-Laird,1983;1991)认为,人们推理的过程就是创建并检验心理模型的过程,即首先根据前提条件,创建一个心理模型,并得出一个有待证明的结论,然后搜寻其他可能创建的心理模型。如果建立的各模型间没有冲突,就接受开始得出的结论,否则,就要建立另一个结论。这里的心理模型是指人们在理解前提时,会产生一种与前提情景有关的,类似于人们所感知或想像的某种事件。因此他们认为,推理中的错误,是由于人们对前提的信息加工不充分,或者说受工作记忆容量的限制,人们只根据前提创建了一个心理模型,而没有考虑建立更多的心理模型造成的。这种观点称为心理模型理论。

(二)线性推理

线性推理又称关系推理,在这种推理中,所给予的两个前提说明了三个逻辑项之间的可传递性的关系。如,张三坐在李四左边,李四坐在王五左边,因此,张三坐在王五左边。由于这种推理的三个逻辑项之间具有线性的特点,所以线性推理又称线性三段论。

休腾洛切尔等人(1968)认为,线性推理的前提是以表象的方式复现在人脑中,并按一定的空间系列进行操作,即人们把前提结合成统一的视觉形象,把一些项目按大小想像为自上而下的垂直排列或自左至右的水平排列。这样三个逻辑项之间的关系就可以从这个空间系列中的相对位置来判定。

克拉克等人(Clarketal,1969)则认为,线性推理的前提不是由表象表征的,而是由命题来表征的。在线性推理时,人们首先把前提转换成命题形式,例如,“张三比李四高”转换成“张三是高的”,“李四是高的”,这种转换虽然取消了原来两个逻辑项之间的比较关系,但由于命题“张三是高的”比命题“李四是高的”有较大的权重,因此,张三更高些。

(三)条件推理

条件推理是指人们利用条件性命题进行的推理。例如,“如果明天下雨,球赛就停止”,“明天有雨”,“所以,球赛停止”。在条件推理中,人们倾向于证实某种假设或规则,而很少去证伪它们,这种现象称为证实倾向。这是一种偏离逻辑规则的倾向。

第四节 问题解决

一、问题解决的基本问题

问题解决是指由一定的情境引起的,按照一定的目标,应用各种认知活动、技能等,经过一系列的思维操作,使问题得以解决的过程。

最早用实验的方法研究问题解决的心理学家是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Thorndike,1898),他用猫进行了迷笼实验。根据实验他认为,动物的问题解决行为是一种尝试错误的行为:动物在尝试各种活动的时候,偶然打开了门得到食物,以后再进入迷笼中,动物就可以通过多次尝试的过程学习放弃那些错误的尝试,保留正确的尝试。这种理论又称作“尝试错误说”。另一位研究动物问题解决行为的著名心理学家是德国心理学家苛勒(Kohler),他通过对比较高等的动物——灵长类动物黑猩猩的研究提出了“顿悟说”:动物解决问题是将问题情景改组成一种新结构的过程,动物能够表现出对整个情境的顿悟。

二、问题解决的心理过程

现代认知心理学认为,问题解决是一个在现有手段和目的之间进行分析,寻找策略从而达到目的的过程。问题解决的具体心理过程分为4个阶段: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提出假设和验证假设。

发现问题是认识到问题的存在,并产生解决问题的需要和动机;分析问题是找出问题的要求和条件,发现它们之间的联系与关系,把握问题的实质,确定解决问题的方向;提出假设是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策略或途径;验证假设就是通过实际活动或思维操作验证所提出的假设是否可以真正解决问题,达到目的。问题解决的各个阶段并非完全遵循这一顺序,当验证假设阶段发现某一假设不能解决问题时,思维过程直接再次进入分析问题或提出假设阶段,重新进行问题解决过程。

纽威尔和西蒙用问题空间的概念说明问题解决的过程。问题空间是指问题解决者对所要解决的问题的一切可能的认识状态,包括对问题的初始状态和目标状态的认识,以及如何由初始状态转化为目标状态的认识等。

三、问题解决中的策略

好的策略,有利于问题的解决,提高问题解决的效率。纽威尔和西蒙(1972)认为,在问题解决过程中,有几条通用的解决问题的策略:

(一)算法

算法策略就是在问题空间中随机搜索所有可能的解决问题的方法,直至选择一种有效的方法解决问题。实际上就是把解决问题的方法一一进行尝试,最终找到解决问题的答案。例如,一只密码箱有三个转钮,每一转钮有0~9十位数字,现要采用算法策略找出密码打开箱子,就要逐个尝试三个数字的随机组合,直到找到密码为止。采用算法策略的优点是它能够保证问题的解决,但是采用这种策略在解决某些问题时需要大量的尝试,因此费时费力,而且当问题复杂、问题空间很大时,人们很难依靠这种策略来解决问题。另外,有些问题也许没有现成的算法或尚未发现其算法,对这种问题算法策略将是无效的。

(二)启发法

启发法是人根据一定的经验,在问题空间内进行较少的搜索,以达到问题解决的一种方法。启发法不能完全保证问题解决的成功,但用这种方法解决问题较省时省力。常用的启发性策略有三种:

1.手段—目的分析

手段—目的分析就是将需要达到的问题的目标状态分成若干子目标,通过实现一系列的子目标最终达到总目标。它的基本步骤是:比较初始状态和目标状态,提出第一个子目标;找出完成第一个子目标的方法或操作;实现子目标;提出新的子目标,如此循环往复,直至问题的解决。典型的例子是河内塔问题的解决。

手段—目的分析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比较常用的一种解题策略,它对解决复杂的问题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2.逆向搜索

逆向搜索就是从问题的目标状态开始搜索直至找到通往初始状态的通路或方法。例如,人们要去城市的某个地方,往往是在地图上先找到目的地,然后查找一条从目的地退回到出发点的路线。这种方法较适合于从初始状态到目标状态只有少数通路的问题,比如解决几何问题。

3.爬山法

爬山法是类似于手段—目的分析法的一种解题策略。它是采用一定的方法逐步降低初始状态和目标状态的距离,以达到问题解决的一种方法。

四、影响问题解决的心理因素

问题解决受到诸如社会、自然、物质、策略、知识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其中影响问题解决的心理因素主要有:

(一)问题情境

指个人面临的刺激模式与个人的知识结构之间的差异。这种差异越大,问题解决就越困难。知识的表征方式也影响问题的解决。

(二)动机与情绪

在一定范围内动机的强度和解决问题的效率成正比,动机太强或过弱都会降低解决问题的效率,中等强度的动机是解决问题的最佳水平;积极的情绪会有助于问题的解决,而消极的情绪会阻碍问题的解决。

(三)定势

定势是指重复先前的心理操作所引起的对活动的准备状态。它的影响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卢钦斯的容器实验(1942)有力地说明了定势在问题解决中的重要作用。

(四)功能固着与变通

功能固着指人们把某种功能赋予某种物体的倾向,例如“笔”的功能就是“写字”。克服功能固着,需要人们灵活机智地使用工具或材料,使之服从于问题解决,叫功能变通。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人们能否摆脱事物固有的功能以适应新的问题情境的需要,常常成为问题解决的关键。

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还包括个体的一些人格因素等等。

五、创造性思维

(一)创造性的含义

创造性思维指人们利用以前学过的知识和理论不能直接地解决一个问题时,在已存贮信息的基础上,经过独立地分析和综合,形成新联系,从而使问题获得解决的思维过程。创造性思维的特点主要有思维形式的反常性、思维过程的辩证性、思维空间的开放性、思维成果的独创性以及思维主体的能动性。

(二)创造性思维的心理成分

创造性思维包括两种成分,即聚合思维和发散思维。发散性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主要成分,测验中常常利用发散思维的流畅性、变通性、独特性来衡量创造性的高低,但聚合思维在创造性思维中也有一定的作用。首先,没有聚合思维参加,发散思维就会失去应有的方向。其次,当发散思维指向于解决某个问题时,人们必须把发散的结果与原有的思维任务相对照,并从各种不同的解决方案中作出正确的选择。这一过程同样离不开聚合思维。因此,发散思维与聚合思维在不同水平上的结合,构成了创造性思维。

(三)创造性思维的过程

创造性思维是与创造活动紧密相联的。一般经历以下四个阶段:

1.准备期。在这一阶段,创造者搜集、整理资料、即搜集创造活动所必需的各种信息,组织已有的旧经验,掌握必要的技能。创造活动的准备有两种,一种是一般性的基础准备,另一种是有特定目的的准备。为了使创造活动富有成果,创造性思维的准备一般需要较长的时间,并应具有广博的知识与熟练的技术。

2.酝酿期。创造者经过一段准备,充分掌握有关材料后,创造性思维进入了酝酿期。这个阶段从表面上看创造者的思维活动似乎较平静,实际上思维活动是时断时续地进行着。头脑中原来收集到的各种材料并未消极地储存在那里,而是按照一种我们目前尚不清楚的或很少意识到的方式被加工和重新组织。

3.豁朗期。这是指创造者经过长期酝酿,新假设产生或对考虑的问题豁然开朗。这种现象叫灵感。灵感的产生带有突发性,有时是由于某种机遇,有时则产生于正在从事的其他活动中。灵感是前两个阶段思维活动的结果。豁朗期是创作活动极为重要的阶段。

4.验证期。在这个阶段,创造者要把头脑中产生的新假设或新观点通过实践加以检验。验证可以对新假设或新观点加以确定或修正、补充、完善。

(四)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创造性思维是人类思维的高级水平,是创造活动中的一种思维。创造性思维是学生学习活动所必不可少的。教师应通过各种活动或采取有效途径有目的地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1.运用启发式教学、激发学生求知欲,调动其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

学生只有对学习活动持主动态度,才会使自己的思维活动处于积极、活跃的状态,思维也才能具有创造性。

学习的积极态度,主要产生于对学习的需要和动机。强烈的求知欲望是学生创造性学习不可缺少的内部力量。在强烈的求知欲驱使下,学生才能开动脑筋,积极、主动地去学习、追求新知识,探索解决问题的新途径、新方法。学生的求知欲望与教师的启发式教学有密切关系。在教学中,特别是实验课中教师可启发学生去发现一些新现象,或将寻找解决问题的答案转为独立地提出问题;在解答数学、物理、化学作业题时,启发、鼓励学生采取一些新的思路或方案,以此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其创造思维。

2.培养学生发散思维和聚合思维

在创造思维活动中,发散思维起主导作用。发散思维具有灵活性、独特性和流畅性。灵活性能突破习惯思维的限制,使人产生新的构思,提出新的方法。独特性能使思维产生新的成分,对问题提出独特的见解。流畅性能使人的思维在较短时间内产生较多的联想。教师在教学中应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当然也不能忽视聚合思维的培养。

3.发展学生创造想像能力

创造思维需要创造想像的参与。创造想像对于各种创造活动都极为重要,也是学生的创造性活动所必需的。教师应在课堂教学及其他教育活动中引导学生观察社会与自然现象,并通过作文、绘画、音乐、科技等活动丰富和发展学生的想像力。

4.鼓励学生参加各种创造活动,正确评价有创造力的学生

教师应用现代教育理论武装自己,努力改变传统的教育观念。首先,应树立正确评价学生的观点。不仅要评价学生的思想、品德、学习成绩和学习态度;还要评价他们的思维品质。改变只看学生的学习成绩,忽视学生的智力特别是创造能力的片面观点与做法。其次,组织多种多样的创造活动,鼓励学生在其中发展自己的创造能力。最后,及时发现具有一定创造性的学生,并为他们创造各种条件使其创造能力得到充分发展与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