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 课后习题详解
1.孔子的“礼治”及“正名”论的社会学意义是什么?
答:(1)“礼治”
①孔子竭力提倡“礼治”,主张“齐之以礼”,用礼规范人的行为。
②孔子所说的“礼”,不但是一种政治原则,一种仪文,而且也是一种社会制度,一种社会规范。
③孔子认为周代的“礼”是最完备的,可以为春秋及后世所借鉴。
④礼的主要表现形式就是西周以来的等级名分制度,在这种等级名分制度下,同等级的人都按自己的权利和义务办事,才能使社会秩序井然,战争、政争及一切社会冲突才会消失。
(2)“正名”
①要想恢复和维护“周礼”,就必须为社会各阶层的人“正名分”,也就是明确社会分工,规定各种社会角色。
孔子对“正名”的解释是君要像个君,臣要像个臣,父要像个父,子要像个子,要名实相符。这个名就是名分(社会角色),这个实就是周礼所规定的各种角色的权利和义务。
②孔子之意,首先要使每个人都按周礼所规定的各种社会角色,与这个角色所应承担的权利和义务各相致,而不要僭越自己应遵守的行为规范,只有以此为前提,发出的政令才会有效,才能办成各项事业,也才能使礼乐制度兴办得起来。
③有了名分做客观标准,刑罚才能得当,老百姓也才知道应该如何做,不该如何做。社会机制才能正常地运转起来,发挥其应有的功能。
(3)孔子的“礼治”及“正名”论的社会学意义
①孔子是从维护奴隶制的社会秩序的高度提倡礼的,所以他对那些违反周礼的人和事深恶痛绝,把它看做是“是可忍,孰不可忍”的“元恶大憝”。当然,孔子也并非固执地崇仰周礼,他知道礼是需要随时代变化而有所改变的,但是礼的根本原则是不能改变的。因此,孔子所欲复之“礼”,在当时社会状况下还是具有保守性的。
②孔子的“正名”理论为恢复社会正常秩序设计了一个有意义的方案。但社会是阶级的社会,由于他是站在没落的阶级立场上来观察社会的,他看不到当时的社会动荡是一场社会变革,是社会进步过程中的一个重要过渡阶段,而以陈旧的周礼来作为管理社会秩序的依据,显然是保守的。
2.孔子关于仁与礼之关系的思想特点是什么?
答:孔子关于仁与礼之关系的思想特点包括:
(1)在孔子的思想体系中,“仁”和“礼”是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克己复礼为仁”,是“仁”的高度概括。
①“仁”,就是克制自己,使礼治得以实行。
②“礼”是人们制定的各种人与人关系中各个角色所具备的权利和义务。
③“克己”就是从自己所处角色出发,处理社会中的人与人关系。
④孔子的“仁”,就是社会制定的人与人关系与每个人主动服从“礼”,主动按社会规范处理好人与人关系等行为的有机的总和。
(2)“克己”也是一种人的心理素质的修养,是要把“礼”的规范内化于人们的思想和行动中的过程。
孔子认为,如果人们的自我克制达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能“从心所欲而不逾矩”的程度,就是“克己复礼”了,假如有谁一旦这样做了,天下就都会称他为“仁人”。
因此,谁要想成为仁人,就要在社会交往中按“礼’的规范去行事,而且只要自己努力,任何人都可能成为仁人。
3.如何从社会学的视角分析孔子处理人际关系准则的思想?
答:(1)孔子提出的各项处理人际关系的准则,都是从“己”出发的。
自己处于什么样的角色,就要按这种社会角色所应持的行为标准去与对方交往。社会中任何人所承担的社会角色都是重要的,要以自己在与对方关系中所处的角色,对对方使用相应的行为准则。
(2)孔子认为家庭生活中形成的孝悌观念,将影响人的一生,在社会政治生活中保持温良恭俭让的本色。
①能做到孝悌的人中,是很少有喜欢犯上的,不喜欢犯上而喜欢作乱的人,是不会有的;
②能做到孝悌的人,就自然会成为忠于君主的人。
(3)孔子提出的处理人际关系的准则是建立在“亲亲”和“尊尊”的原则上的。
如果人们都能按孔子所倡导的行为准则去做,将会出现孔子梦寐以求的那种以奴隶主阶级为尊者的没有社会冲突的太平社会。但实际上,在社会的发展变迁中,是不可能实现的幻想。
(5)孔子极为重视社会行为规范的社会管理功能,不过他过分地强调了社会行为规范的功能,把它看作万能的法宝,他看不到阶级斗争和生产力、生产关系的矛盾的社会功能,是受阶级局限性和历史局限性制约的缘故
4.孔子解决贫富不均问题思想对中国社会产生的影响是什么?
答:(1)贫富不均的原因和解决方案
①原因
关于贫富对立问题的形成原因,孔子认为是人们的利欲之心太强烈的缘故:
a.社会统治者对财物的欲望太多。
b.孔子认为人们过分追求财富是造成人际关系不协调的根源。
②解决方案
a.统治者不必忧虑财富不多,而应忧虑财富不均;
b.不必忧虑人民太少,而应忧虑社会不安定。因为如果财富平均,就无贫穷可言,如果社会关系和谐,就不觉得人少,如果社会秩序安定,就不会有危难发生。
(2)对中国社会产生的影响
①对“安贫”方案的评价
a.孔子提出这种构想是从统治阶级利益出发而维护旧有社会结构和秩序的。
b.他已经接触到了发生社会问题的一个最重要原因,即财富的不平均,虽然他没有也不能发现贫富不均的问题形成的真正原因,可是他已经认识到社会中经济的不平等是引起社会冲突的重要原因,这是很有意义的。
c.孔子的这种构想主要是针对社会中下层而言的,但在当时大国争霸的历史条件下,在解决各统治集团之间的冲突问题时,也同样适用。
②伦理方面
a.孔子承认追求富贵是人们的共同欲望,要人们安于贫贱是违背人性的,但人是社会的人,追求富贵不能肆无忌惮,不择手段,而应首先遵守社会伦理规范和行为规范。
b.人们都厌恶贫贱而盼望富贵,但是必须用社会所允许的正当的行为去摆脱贫贱,得到富贵。否则,就应当安于贫贱。
c.儒家所要培养的,正是这种不汲汲于贫贱,不营营于富贵的人。孔子把人们取得富贵的行为牢牢地控制在社会伦理规范和行为规范的限定之内了。
③神学方面
孔子从神学迷信的角度提出贫贱与富贵皆由“天命”的说教,认为人的富与贵是天命所定,是不可人为追求的,所以还是安心守自己的本分为好。
④社会秩序方面
孔子劝说那些贫贱的人安于现状,不要采用统治者认为不正当的行为去争取富贵,不要和“天命”作对。只要人们都能安于贫贱,即使社会中有悬殊的贫富不均现象,人们也视为理所当然,这样就可避免贫富的对立,统治者的地位才能稳固。
5.孟子“性善论”有什么社会学意义?
答:(1)孟子继承发展了“仁”的思想,提出仁政说,突出了“义”在儒家伦理中的地位,创立了性善论,为儒家伦理道德提供了人性论的基础。
(2)孟子的性善论是在与告子的辩论中展开的。
①孟子的“性善论”强调了人性本善,充分肯定了人的价值。
②后天的环境和教化对人的影响是非常大的,这就为后天的教化找到了理论基础;善性虽然是天之所赋,但是也易于失去,必须注意后天的引导和完善。
③性善论强调了环境对人的影响,这与社会学中注重考查人与环境的互动是相联系的。
6.试评孟子的社会分工论。
答:(1)孟子社会分工论的内容
孟子认为,人类在社会中生活,必须有社会分工,才有利于人类的共同生存。主要包含两层含义:
①维持人们的物质生活,必须有生产劳动方面的社会分工。
②在阶级社会里,必须有统治者和被统治者的社会分工,才能完成社会治理和社会发展。从社会分工的角度来看,无论是从事生产劳动的人,还是从事“仁义”的“君子”,都是在“食功”,其根据就是对社会的贡献。
(2)对孟子社会分工论的评价
孟子的这一社会分工理论,如果用在没有阶级对抗的社会,是无可非议的,但它是出现在阶级对抗激烈的战国时代,就须另当别论了。所以说,孟子的劳心、劳力的社会分工理论是为统治阶级服务的。
7.孟子的仁政与社会理想是什么?
答:(1)孟子的仁政包括:
①“不忍人之心”与“推恩”。
政治领袖的不忍之心是仁政的社会心理基础,这和他的性善论相联系。因为人都有侧隐之心,都不忍心看到别人受危难困苦,所以就能“推恩”于人,做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②“养心”、“寡欲”。
孟子提倡“养心莫善于寡欲”。寡欲的人,因为追求少,争斗少,所以得以生存的可能性就多,虽然也有受人残害而不得生存者,但为数极少。
③“反求诸己”。
孟子认为,行仁政必须从当政者自己做起。如果仁政不能行于社会,不能抱怨百姓,责任就在当政者自己。
④“明人伦”。
孟子推崇仁义的价值,认为行仁义者是“人伦之至”的人。行仁政应顺应这种社会需求,设庠序学校,教育人们“明人伦”,让人们以仁义为共同遵守的道德和行为的规范,人与人的关系也就和谐了。
(2)孟子的社会理想包括:
孟子代表地主阶级的中下阶层设计了一个理想的社会模式,即小康社会。孟子的理想社会模式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
①孟子的理想社会是一个讲求“仁义”的社会。
孟子所理想的小康社会是一个由仁者担任社会统治者,人与人之间、集团与集团之间,都以“仁”和“义”作为行为规范来维系。从而形成和谐的社会关系。
②孟子的理想社会是一个省刑罚,薄税敛,而民有恒产的社会。
孟子一方面看到了私有财产对社会秩序安定的效用,一方面是从安定社会秩序的角度为私有制辩护。
③孟子的理想社会,是一个实行井田制的社会。
井田制是王田制下的农村公社土地所有制,分为公田和私田。公田名义上属于公家的,实为王侯所有。私田是农民从农村公社领取的份地,但不是私产。行仁政,一定要从划分、确定田界开始。田界划分正确了,那么分配井田,制定俸禄标准,就可轻而易举地办妥了。
④孟子的理想社会,是由一个个足衣足食的小康之家构成的小康社会。
在这样的社会里,人们的生活日用品都能得到满足,百姓养家糊口、生老病死基本上没有什么遗憾,可以过悠然自得的生活。这样的小康社会是由无数个小康家庭构成的。
8.孟子的社会思想与孔子相比有什么异同?
答:(1)孟子的社会思想与孔子的社会思想相比,有以下相同点:
①都是对社会现实问题的思考所提出的一家之言;
②在“仁”方面都认为“仁”对一个人的情操培养是十分重要的。一个人只有具备了自身的“仁”,才能影响和感化他人,凭此效力于社会奉献于他人。
(2)孟子的社会思想与孔子的社会思想相比,有以下不同点:
①在思想的核心上
a.“仁”是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
他建立了以“仁”为中心,“仁”、“义”、“礼”三者既有区别又相互联系的一个学说整体。
b.孟子主张以“义”为首要。
第一,孟子认为,人类必须结群为生,必须要有亲戚君臣上下之伦理关系及社会组织。
第二,人与人的交往关系可以分为利害关系与道义关系。
第三,以“利”为交往准则,往往只看到局部的利益,“义”是相对于“利”而言的,二者并非决然对立。尚“义”着眼于人群的整体的利害。
第四,所以,“义”包含了“利”,而“利”不能包含“义”。在社会交往中,解决的办法在于“自反”,即反省自己。提倡“怀仁义以相接”、“与人往善”和不结仇、不说别人的坏话的社会交往准则。
②在贫富不均的问题上。
a.孔子所处的年代,贫富对立已严重地威胁着旧有的统治和社会秩序。孔子看到了这个重大社会问题的严重性,提出了一个“安贫”的解决问题方案。
b.孟子设计的解决社会问题、治理社会的方案就是“仁政”。“仁政”的内容主要有:“不忍人之心”与“推恩”;“养心”、“寡欲”;“反求诸己”;“明人伦”。
③在人性的问题上
关于人性问题,孔子的时代还没有很深的思考,只是认为人类“性相近也,习相远也”。而在各派思想家的争论中,孟子提出了“性善论”。
④在分工的问题上
a.孔子认为,在等级名分制度下,同等级的人都按自己的权利和义务办事,才能使社会秩序井然,战争、政争及一切社会冲突才会消失。
b.孟子认为,人类在社会中生活,必须有社会分工,才有利于人类的共同生存。“通工易事”才有利于人类的共同生存与发展,提出了要维持人们的物质生活,必须有生产劳动方面的社会分工、要治理社会必须有统治者和被统治者的社会分工的思想。
⑤在代表的阶级利益上
a.孔子是站在没落的阶级立场上来观察社会的,他看不到当时的社会动荡是一场社会变革,是社会进步过程中的一个重要过渡阶段,而以陈旧的周礼来作为管理社会秩序的依据,显然是保守的。
b.孟子所代表的是封建社会初期中小地主阶级利益的思想。他既赞成封建制度,又反对激进的封建化,而主张以仁、义为标准的渐进的改良,把以暴力进行封建化的思想和行为视为詖行、邪说、淫辞。
⑥在人际交往问题上
a.孔子提出的各项处理人际关系的标准,都是从“己”出发的,自己处于什么样的角色,就要按这种社会角色所应持的行为标准去与对方交往。社会中任何人所承担的社会角色都是多重的,要以自己在与对方关系中所处的角色,对对方使用相应的行为准则。
b.孟子的社会交往原则是从自利自私出发的。另外,这种社会交往原则是为统治阶级服务的。他反对说别人的坏话,和别人结怨仇,实际上是欺骗被统治阶级,要他们停止反抗斗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