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中学德育
8.1 考点精讲
考点1 德育的概念、意义、目标和内容
1.德育的概念
德育是教育者根据特定社会要求和德育规律,对受教育者实施有目的、有计划的影响,培养他们特定的政治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活动。
2.德育的意义
(1)德育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条件和保证
我国现阶段的根本任务是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德育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又贯穿于物质文明和民主政治建设之中。社会主义学校是培养建设人才的必要场所,是进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
从长远看,学校德育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因为现在的中学生是跨世纪的一代,把他们培养成有社会主义思想道德的一代新人,将对我国未来的社会风气、民族精神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产生决定性影响。
(2)德育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条件和保证
青少年正处在长身体、长知识时期,思想道德品质形成发展时期,他们思想单纯,爱学习,追求上进,充满幻想,富于理想,可塑性强,但知识经验少,辨别是非能力差,容易接受各种思想道德影响。因此,必须运用正确的思想和方法对他们进行教育,以使他们形成良好的品德,增强抵制错误思想道德影响的能力,引导他们沿着社会主义的方向发展,促使他们健康成长。
(3)德育是实现教育目的的条件和保证
社会主义的教育目的是培养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人的德智体是相互联系、影响、制约、促进的辩证统一体。通过德育促进青少年儿童的品德发展,可为他们体、智等的发展提供保证和动力。
3.德育目标
(1)德育目标的概念
德育目标是通过德育活动在受教育者品的形成发展上所要达到的总体规格要求,亦即德育活动所要达到的预期目的或结果的质量标准。
(2)我国中小学的德育目标的总要求
①1988年的德育目标
1988年,《中共中央关于改革和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通知》中提出了我国中小学的德育目标:“把全体学生培养成为爱国的具有社会公德、文明行为习惯的遵纪守法的好公民。在这个基础上,引导他们逐步确立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并不断提高社会主义思想觉悟,使他们中的优秀分子将来能够成长为坚定的共产主义者。”
②1996年的德育目标
1996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指出:“各级各类学校必须更加重视德育工作,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按照德育总体目标和学生成长规律,确定不同学龄阶段的德育内容和要求,在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和行为规范方面,要形成一定的目标递进层次。要加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教育,使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要有针对性地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教育,理想、伦理道德以及文明习惯养成教育,中国近现代史、基本国情、国内外形势教育和民主法制教育。把发扬民族优良传统同积极学习世界上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结合起来。”
(3)初中阶段德育目标的要求
①思想政治方面的基本要求
a.热爱祖国、热爱家乡,关心家乡建设,有民族自豪感、自尊心。
b.懂得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主要内容,了解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常识。
c.初步具有惜时守信、重视质量、讲求效益、优质服务等与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相适应的思想观念。
d.有基本的民主与法制的观念,知法、守法。
e.立志为实现四化,振兴中华而学习,正确对待升学和就业,初步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
f.相信科学,反对封建迷信和陈陋习俗。
②道德行为方面的基本要求
a.尊重、关心他人,爱护、帮助他人。
b.热爱班级和学校集体,爱护集体荣誉。
c.积极参加劳动,初步养成劳动习惯和生活自理能力,养成自觉遵守社会公德的良好品质。
③个性心理素质和能力方面的基本要求
养成诚实正直、积极向上、自尊自强的品质,具有初步的分辨是非能力。
(4)高中阶段的德育目标的要求
①思想政治方面的基本要求
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建设与改革、开放的形势,具有与祖国休戚与共的感情。有振兴中华,建设家乡的事业心和责任感,能够把个人前途与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结合起来。进一步树立与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相适应的价值观念、竞争观念和改革、开放的意识。初步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和方法观察分析社会现象。
②道德行为方面的基本要求
具有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相结合的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精神。树立劳动观念,有良好的劳动习惯、较强的生活自理能力和艰苦奋斗的思想作风。遵守公民道德,懂得现代文明的生活方式和交往礼仪。
③个性心理素质和能力方面的基本要求
养成坚毅勇敢、不怕困难、敢于创新的品格。对不良影响有一定的识别能力和分析能力,并具有一定的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等能力。
4.德育内容
(1)德育的概念
德育内容是指实施德育工作的具体材料和主体设计,是形成受教育者品德的社会思想政治准则和道德规范的总和,它关系到用什么道德规范、政治观、人生观、世界观来教育学生的重大问题。
我国学校德育的内容包含两个层次:
①我们要注重德育的现实性,即现阶段的德育应该是社会主义性质的德育,是为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服务的。
②我们也要讲德育的理想性,即我们应该认真宣传共产主义理想,鼓励先进的青少年去为之奋斗。
前者是现实的,是要求普遍遵循的;后者是理想的,可以首先鼓励先进分子去力行。我国德育的内容应该是现实性和理想性的高度统一。
(2)选择德育的依据
①德育目标
它决定了德育内容。德育内容是为达到预期的学校德育目标服务的,服从于并服务于学校德育目标,而学校德育目标又是服从于并服务于教育目的的。因此,学校德育内容必须根据教育目的、学校德育目标的要求来确定。教育目的、德育目标对德育内容起到直接制约作用。
②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特征
它决定了德育内容的深度和广度。学校的德育内容只有遵循受教育者身心发展规律,使德育内容的深度和广度与学生品德发展的“最近发展区”相吻合,只有这样才能使德育内容更好地为青少年所接受。
③德育所面对的时代特征和学生思想实际
它决定了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就是指德育工作要主动适应国内外新形势的要求和社会环境的变化,根据青少年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思想品德形成的规律,有的放矢地开展德育工作。德育工作的有效性,是指德育工作必须有效,只有这样才能达到德育目标。
④选择德育内容还应考虑文化传统的制约作用。
(3)我国学校的德育内容
根据1988年、1994年和1996年中共中央颁布的有关决定,我国学校德育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①政治教育
政治教育主要是按照特定国家的政治观和社会对公民的一般要求,对公民进行系统的政治理论教育和法制教育以及社会行为规范教育。我国的政治教育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教育、阶级教育、世界观教育和社会科学教育。现阶段主要是学习邓小平理论,学习国家政策法规,开展爱国主义教育。
②思想教育
思想教育是有关人生观、世界观以及相应思想观念方面的教育,包括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和人生观教育、革命理想和革命传统教育、劳动教育、自觉纪律教育。
③道德教育
道德教育注重受教育者良好个性的塑造培养,包括有关道德知识学习、传统美德教育、审美及情操教育、社会公德教育,以及道德思维能力、道德情感、信念以及良好的行为习惯等。
a.道德知识和传统美德教育是青少年人格发展重要的内容,懂得一般道德知识,对真、善、美有正确的认识,尤其对民族传统有深刻的体会,能较好地引导学生积极向上,帮助他们形成热情、诚实、谦虚、勇敢、果断、耐心等优良品质。
b.审美及情操教育能净化人的灵魂,使青少年从体验祖国的壮丽山河、英雄及先辈的高尚情操中获得良好的升华。
c.社会公德是维护正常人际关系的行为习惯,是一个民族进步的重要标志。它首先要求培养学生有关相互尊重的人际意识,懂得维护社会公德的重要性,要帮助学生提高对文明行为的认识,感受它的价值,并且要严格要求和反复训练,使青少年学生具有基本的文明行为,如有礼貌、讲卫生、爱整洁、尊敬师长、举止文雅等。
d.道德认知、情感、意志的养成也是道德品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④心理健康教育
a.心理健康教育的定义
心理健康教育是指通过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知识的教育和训练,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预防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的发生,从而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
b.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任务
第一,针对大多数心理健康的学生而言,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预防心理障碍的发生,促进学生心理机能、人格的发展与完善。
第二,针对有心理障碍的学生而言,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是排除学生的心理障碍,预防心理疾病的发生,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第三,针对少数有心理疾病的学生,进行心理咨询与治疗
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主要分三个方面即学习辅导、生活辅导和择业指导。随着社会的发展,心理问题的增多,人们对心理健康教育越来越重视。现在有一种趋势,即把心理健康教育独立于德育之外,成为青少年儿童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
考点2 德育过程
1.德育过程的概念
(1)德育过程的含义
德育过程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双方借助于德育内容和方法,进行施教传道和受教修养的统一活动过程,是促使受教育者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发展的过程,是个体社会化与社会规范个体化的统一过程。
(2)德育过程与品德形成过程的关系
德育过程与品德形成过程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
2.德育过程的结构和矛盾
(1)德育过程的结构
德育过程的结构是指德育过程中不同质的各种要素的组合方式。它包括四个方面:
①教育者:德育过程的组织者,领导者,是一定社会德育要求和思想道德的体现者,在德育过程中起主导作用。
②受教育者:包括受教育者个体和群体,他们都是德育的对象。
③德育内容:是用以形成受教育者品德的社会思想政治准则和法纪道德规范,是受教育者学习、修养和内在化的客体。
④德育方法:是教育者施教传道和受教育者受教修养的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的总和。
(2)德育过程的矛盾
①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矛盾;
②教育者与德育内容、方法的矛盾;
③受教育者与德育内容、方法的矛盾;
④受教育者自身思想品德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矛盾。
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社会通过教师向学生提出的道德要求与学生已有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这是德育过程中最一般、最普遍的矛盾,也是决定德育过程本质的特殊矛盾。
3.德育过程的规律
(1)德育过程是培养学生知、情、意、行统一发展的过程
①知、情、意、行是构成思想品德的四个基本因素。
②知、情、意、行是互相联系、互相促进、互相转化的,其中,道德认识是基础,行是关键,在从知到行转化过程中,情、意起调节促进作用。
③知、情、意、行是互相作用,统一实现的过程。知情意行诸要素,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向高级,从旧质到新质的矛盾运动,构成了思想品德形成的全过程。德育过程就是要促进这一过程的实现。
④德育过程的多端性。思想品德的形成,通常以知为开端,最终形成行为习惯。但由于知、情、意、行各因素都具有相对独立性,它们都可以作为德育的开端,因此德育过程设有固定的程序,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不同的开端。
(2)德育过程是指导学生在活动和交往中,接受各方面教育影响的过程
①学生思想品德是在社会多方面教育影响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德育过程具有社会性和可控性。学生思想品德的发展受学校、家庭、和社会环境多方面的影响,具有社会性,因此,德育过程要与社会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同时,学校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活动,可以对环境因素,进行控制和调节,具有可控制性。学校教育是德育过程的主要途径,但必须与社会、家庭、结合起来。
②德育是学生在各种活动和交往中接受外界影响的。学生的主要活动是学习活动,主要交往对象是学生和教师,所以要注意发挥学生集体的教育作用。
(3)德育过程是促进学生思想内部斗争的过程,是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的过程
①学生思想内部的矛盾斗争是学生思想品德发展的动力。在德育过程中,外界影响是必不可少的重要条件,但学生思想品德的发展更取决于学生思想内部的矛盾斗争,即外界的道德要求与他已形成的思想品德现状的矛盾,这些矛盾的斗争成为推动学生思想品德发展的动力。
②德育过程是教育和自我教育的统一的过程。受教育者具有主观能动性,在德育过程中,学生的内因很重要。学生是一种积极活动的主体,他能根据已形成的思想品德能动地对教育者所提出的新要求做出评价和选择。因此,学生一旦形成了一定的思想品德,它能转化为一种自我教育的力量,同教育者互相配合,表现出极大的能动性。
(4)德育过程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逐步提高过程
学生的思想品德形成与发展是长期的、反复的,从量变到质变不断积累和逐步提高的过程。
①从学生主观世界来看,品德的形成,知情意行矛盾斗争的统一实现,要经过长期培养和磨练,每一新的思想品德的形成,都具有不稳定性,需要多次反复,这就决定了德育过程必然是一个曲折反复、长期的教育过程。
②从客观环境影响看,社会、家庭、学校影响的广泛性和多层次性,积极因素和消极因素的矛盾斗争此起彼伏。社会发展对学生思想品德的要求不断提高等等,都决定了德育过程是个长期的、反复的过程。
考点3 德育的原则、途径和方法
1.德育原则
(1)德育原则的概念
德育原则是根据教育目的、德育目标和德育过程规律提出的指导德育工作的基本要求。
(2)我国中学德育的基本原则
①导向性原则
导向性原则是指进行德育时要有一定的理想性和方向性,以指导学生向正确的方向发展。导向性原则是德育的一条重要原则,因为学生正处在品德迅速发展的关键时期,一方面他们的可塑性大;另一方面,他们年轻,缺乏社会经验与识别能力,易受外界社会的影响。学校德育要坚持导向性原则,为学生的品德健康发展指明方向。
②疏导原则
疏导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循循善诱,以理服人,从提高学生认识入手,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使他们积极向上。
③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
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把对学生个人的尊重和信赖与 对他们的思想和行为的严格要求结合起来,使教育者对学生的影响与要求易于转化为学生的品德。
④教育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
教育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是指进行德育应当有目的、有计划地把来自各方面对学生的教育影响加以组织、调节,使其相互配合,协调一致,前后连贯地进行,以保障学生的品德能按教育目的的要求发展。
⑤因材施教原则
因材施教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从学生的思想认识和品德发展的实际出发,根据他们的年龄特征和个性差异进行不同的教育,使每个学生的品德都能得到最好的发展。
2.德育的途径
(1)德育的途径的概念
德育的途径又称为德育的组织形式,是指德育的实施渠道或形式。
(2)德育的主要途径
①政治课与其他学科教学
这是学校有目的、有计划、系统地对学生进行德育的基本途径。在学校的全部工作中,教学所占时间最多,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学生的大部分时间和精力也都集中在各科的学习上,其思想品德也往往在学习中表现出来。所以,教学理应成为德育工作的主要途径,而且教学本身就具有教育性。
②课外活动与校外活动
课外活动是在课堂教学活动之外,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学生进行的各种富有教育意义的活动。校外活动是校外教育机构组织和领导的课余教育活动。这是生动活泼地向学生进行德育的一个重要途径。
③劳动
这是学校进行德育,尤其是劳动教育的重要途径。劳动包括生产劳动、社会公益劳动和自我服务性劳动。生产劳动指人们使用工具创造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的劳动。通过生产劳动,学生容易产生对劳动、科学与技术的兴趣与爱好,激发出巨大的热情与力量,经受思想与行为上的严峻磨练,看到自己的才能和成果,能够培养学生爱劳动和勤俭、朴实、艰苦、顽强等许多品德。
④共青团活动
共青团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先进青年的群众组织,是广大青年学习共产主义的学校,更是学生自己的组织。通过共青团活动,不仅能调动学生的主体性和积极性,而且能激发学生的上进心、荣誉感,使他们能够严格要求自己,提高思想觉悟,培养良好品德。
⑤班主任工作
班级是学生在校生活、学习的主要场所,它为学生适应社会生活提供了集体生活的环境。班主任是全面负责一个班学生工作的教师,是全班学生的主要教育者。因此,班主任工作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途径。
3.德育的方法
(1)德育方法的概念
德育方法是为达到德育目的而在德育过程中采用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的总和。它包括教育者的施教传道方式和受教育者的受教修养方式。
(2)我国德育的基本方法
①说服法
a.定义
说服法是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使学生提高认识,形成正确观点的方法。
b.具体内容
说服包括讲解、谈话、报告、讨论、参观等。
第一,讲解和报告是教育者通过口头语言系统阐述观点,对受教育者产生单向影响。这种方法便于教师进行系统的理论知识传授,使学生在短时间内获得大量、系统的知识,提高思想觉悟。
第二,谈话是教师就某一问题和学生进行双向的交流。这种方法能创造一种民主、平等的气氛,从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积极思考,并且简便易行,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
第三,讨论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围绕某一个主题,通过相互交流看法以提高品德认识和能力的一种自我教育的方法。
第四,参观是通过具体可感的直观形象进行说理。这种方法直观性强,感染力和说服力大。
c.运用说服法要注意以下几点要求
第一,明确目的性
说服要从学生实际出发,注意个别特点,针对要解决的问题,有的放矢、符合需要、切中要害、启发和触动他们的心灵,切忌流于一般化、空洞冗长、唠叨。
第二,富有知识性、趣味性
说服要注意给学生以知识、理论和观点,使他们受到启发、获得提高,所选的内容、表述的方式要力求生动有趣,喜闻乐见。
第三,注意时机
说服的成效,往往不取决于花了多少时间,讲了多少道理,而取决于是否善于捕捉教育时机,拨动学生心弦,引起他们的情感共鸣。
第四,以诚待人
教师的态度要诚恳、深情、语重心长、与人为善。只有待人以诚,才能叩开学生心灵的门户,使教师讲的道理易被学生所接受。
②榜样法
a.定义
榜样法是以他人的高尚思想、模范行为和卓越成就来影响学生品德的方法。学生的思维方式以形象思维为主,越形象的事物越容易接受,而且学生善于模仿,可塑性大。榜样使抽象、高深的思想具体化、人格化,能给人极大的感染和激励。
b.运用榜样法要注意以下几点要求
第一,选好学习的榜样
选好榜样是学习榜样的前提。我们应从时代需要和学生实际出发,指导他们选择好学习的榜样,获得明确前进的方向与巨大动力。
第二,激起学生对榜样的敬慕之情
要使榜样能对学生产生力量,推动他们前进,就需要引导学生了解榜样:了解所学习榜样的身世、艰苦奋斗的经历、伟大卓越的成就、崇高光辉的品德,特别是了解那些感人至深、令人敬佩之处,使他们在心灵上对所学榜样产生惊叹、爱慕、敬佩之情。
第三,引导学生用榜样来调节行为,提高修养
要及时地把学生的情感、冲动引导到行动上来,把敬慕之情转化为道德行动和习惯,逐步巩固、加深这种情感。
③锻炼法
a.定义
锻炼法是有目的地组织学生进行一定的实际活动,以培养他们的良好品德的方法。道德培养包括知、情、意、行四个环节,而关键在于“行”,即实践。锻炼包括:练习、制度、委托任务和组织活动等。
b.运用锻炼法要注意以下几点要求
第一,坚持严格要求
有效地锻炼有赖于严格要求,进行任何一种锻炼,如果不严格遵守一定的规范和要求,而是马马虎虎,那就会搞形式主义,不可能使学生得到锻炼和提高。
第二,调动学生的主动性
只有激发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使他们内心感到锻炼是必要的、有益的、有价值的,他们才能自强不息,自觉严格要求自己,获得最大的锻炼效果。
第三,注意检查和坚持
良好的习惯与品德的形成必须经历一个长期的反复的锻炼过程。前紧后松、一曝十寒、时冷时热,都无益于品德的培养。所以对学生的锻炼,要强调自觉但又不能放松对他们的督促、检查,还要引导他们长期坚持下去。
④陶冶法
a.定义
陶冶法是通过创设良好的情境,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品德的方法。陶冶法能丰富学生的情感,对学生行为起导向、制约作用。陶冶包括:人格感化、环境陶冶和艺术陶冶等。
b.运用陶冶法要注意以下几点要求
第一,创设良好的情境
这种环境包括:美观、朴实、整洁的学习与生活环境;团结、紧张、严肃、活泼、尊师爱生、民主而有纪律的班风、校风。
第二,与启发说服相结合
通过创设情境陶冶学生,不仅与教师对学生的说服教育不矛盾,而且为了更有效地发挥情境的陶冶作用,不能只让创设的情境自发的影响学生,还需要教师配合以启发、说服。
第三,引导学生参与情景的创设
良好的情境不是固有的、自然存在的,需要人为地创设。但这决不能只靠教师去做,应当组织学生为自己创设良好的学习与生活的情境。
⑤表扬奖励与批评处分
a.定义
表扬奖励是对学生的良好思想、行为做出的肯定评价,以引导和促进其品德积极发展的方法。
b.方式
表扬一般可分为赞许和奖励两种方式,赞许是教师对学生的好思想、好行为表示的称赞或欣赏,多以口头或点头、鼓掌等动作表示。
奖励一般包括下述几种:颁发奖状、发给奖品、授予称号。处分分为警告、记过、留校察看、开除学籍等几种。
c.运用奖励与处分要注意以下几点要求
第一,公平、正确、合情合理。做到当奖则奖,当罚则罚,奖励与处分一定要符合实际,实事求是,不主观片面,不讲情面。
第二,发扬民主,获得群众支持。奖惩由少数人决定,难免主观武断,出现差错,得不到群众支持。只有发扬民主,听取群众意见,才能使奖惩公平合理,富有教育意义。
第三,注重宣传与教育。进行奖励与处分,都是为了教育和提高学生,不只是教育被奖惩者,也是为了使全体学生受到教育。
考点4 德育模式
1.认知模式
认知模式由皮亚杰提出,后由柯尔伯格进一步深化。
(1)理论假设
①道德发展论;
②道德教育论。
(2)围绕道德两难问题的小组讨论
①道德两难问题及其设计;
②道德讨论中的引入性提问;
③道德讨论中的深入性提问。
(3)简要的评论
①认知模式的缺陷;
②认知模式的特色及对我国学校德育改革的启示。
2.体谅模式
(1)理论假设
①与人友好相处是人类的基本需要,帮助学生满足这种需要是教育的职责;
②道德教育重在提高学生的人际意识和社会意识,引导学生学会关心,学会体谅;
③鼓励处于社会试验期的青少年试验各种不同的角色和身份;
④教育即学会关心。
(2)围绕人际—社会情境问题的道德教育
①设身处地;
②证明规则;
③付诸行动。
(3)对体谅模式的评价
①体谅模式在理论上的缺陷
a.对于青少年学生的需要和特点的描述带有鲜明的人本主义色彩,可关于道德感染、道德表率、观察学习和社会模仿的观点又有明显的行为主义倾向。
b.关于青少年期是人生“社会试验期”的假设,暗示《生命线丛书》只适用于中学德育学,这套教材本来也是为中学设计的。实践证明,它也十分适合于小学德育。
②体谅模式的特色及对我国学校德育改革的启示
a.总的教育目的应当分解成层层推进的目标体系;从培养学生对他人需要、目的、利益的敏感性,到培养较为丰富的人际意识,直到培养比人际意识更为复杂的社会意识。
b.目标体系应当通过一套精心设计的、内容逼真的、包含人际一社会问题情境的教材体现出来。
c.应当与各学科的教学结合起来使用,大量使用有助于提高学生人际意识和社会意识的教学方法。
3.社会模仿模式
(1)理论假设
该理论主张用替代性学习概念,建立了观察学习的理论体系来说明个体对刺激的反应和对行为体系的建构。认为建立在替代基础上的观察学习是人类学习的重要形式,是品德教育的主要渠道。
(2)围绕社会学习论的道德教育
①人类学习必须有个体品德参与才能完成;
②道德判断取决于社会学习;
③道德教育应从人的人格形成出发;
④榜样对品德的作用;
⑤提出环境、行为和人的交互作用论。
(3)对社会模仿论的评价
①社会模仿模式在理论的上缺陷
理论拼凑的痕迹还很明显,许多观点尚缺乏进一步的论证,一些实验的信度也尚存疑问;在德育实验中缺乏具体的教育策略,很难在学校德育中实施。
②社会模仿模式的特色及对我国学校德育发展改革的启示
a.特色
在吸收其他学派的基础上,发展了行为主义,使之以人的道德行为做出更合理的阐释,对德育工作有很大意义,系统论述了示范榜样对道德发展的内在作用机制以及影响道德行为的各种行为和途径;
自我评价具体阐述培养学生自我评价能力,建立认知调节机制的基本过程,把环境的示范和个体的发展与认知调节机制的互动表现出来,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b.可借鉴的地方
对加强道德知识教育和行为习惯培养有较大启迪作用,强调自我效能感,注重个体自我评价能力的培养,努力引导学生学会自我强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