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浙江省教师招聘考试《中学教育基础知识》专用教材(备考指南+考点精讲+典型题详解)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7章 中学教学

7.1 考点精讲

考点1  教学工作的意义和任务

1.教学的概念

(1)教学的定义

教学是教育目的规范下的、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的“教”与学生积极主动的“学”共同组成的一种活动。

(2)教学的内涵

教学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根本目的

教学通过系统知识技能的传授和掌握,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教学与智育是两个相互关联又有区别的概念,智育是教育内容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向学生传授知识技能和发展学生智力的教育活动。教学不仅要完成智育任务,也要完成其他教育任务,包括增强体质、陶冶品德、培养美感等。智育的任务主要通过教学来完成,也需要通过课外、校外活动等才能全面实现。二者之间不能划等号,把教学等同于智育容易对智育途径和教学功能产生片面的认识,从而阻碍全面发挥教学的作用。

教学由教与学两方面的活动组成

教学是师生双方的共同活动,教学双方在活动中相互作用。教师的教服务于学生的学,学生的学习是在教师指导下的学习。失去任何一方,教学活动便不存在。

教学具有多种形态,是共性与多样性的统一

教学作为学校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一个基本途径,具有多种形态。它不仅包括课内教学,也包括课外教学;不仅有班级教学,还有小组教学与个别教学;教学不只是教师上课、学生听课,教师和学生共同进行的课前准备、上课、作业、练习、辅导、评定等都属于教学活动。

2.教学的意义

(1)教学是社会经验得以再生产的一种主要手段

教学是解决个体经验和人类社会历史经验之间矛盾的强有力工具之一。教学,作为一种专门组织起来传递人类知识经验的活动,能简捷地将人类积累的科学文化知识转化为学生个体的精神财富,使他们在短时间内达到人类认识发展的一般水平。通过教学,不仅促进个体实现社会化的进程,而且使人类文化一代代继承发展。因此,教学是社会历史经验得以再生产的一种主要手段。

(2)教学为个人全面发展提供科学的基础和实践

教学的作用直接地、具体地表现在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它使个体的认识突破时空局限及个体直接经验的局限,扩大了他们的认识范围,赢得了认识的速度;它使个体的身心发展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结合科学知识的传授和学习,在一个统一的过程中实现德、智、体、美、劳诸方面的和谐发展。

(3)教学是教育工作构成的主体部分,又是教育的基本途径

学校工作应坚持以教学为主,但是教学必须与其他教育形式结合,必须与生活实践加强联系才能充分发挥作用。因此应妥善地安排教学与其他活动,建立正常的教学秩序,保证全面提高学校教育的质量。

3.教学的一般任务

(1)传授系统的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引导学生掌握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因为教学的其他任务都只有在引导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才能实现。在普通中小学中,教学必须把现代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中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系统地传授给学生,其具体指标是能促进青少年学生智、德、体、美等的全面发展,使他们具有一个现代人所应具有的素质;能为他们参加现代生产劳动和政治、文化生活创造必要的条件;能为他们进一步学习各种专门知识和从事科学研究、进行创造发明奠定初步的基础。

(2)发展学生智力、体力和创造才能

发展学生的智力、体力和创造才能,不仅是顺利地、高质量地进行教学的必要条件,而且也是培养全面发展的新人的要求,这是现代教学的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教学不仅要使学生掌握知识,而且要发展以思维为核心的认识能力。不仅发展学生智力,而且要发展学生的体力,注意教学卫生,保护学生视力,增强学生的体质,养成自觉锻炼的习惯,有规律、有节律地学习与生活。特别是要通过发展性教学,启发诱导学生进行推理、证明、探索和发现,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适应科学技术发展的时代要求。

(3)培养社会主义品德和审美情趣,奠定学生的科学世界观基础

青少年的品德、审美情趣和世界观正处在急速发展和逐步形成的重要时期,教学在使学生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培养优良的道德品质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学生在教学中进行的学习和交往,是他们生活中认识世界和进行社会交往的组成部分。在掌握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知识和联系实际中,将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在班级的集体活动中,将依据一定的规范和要求来调节自己的思想和行为。

(4)关注学生个性发展

现代教学论关注学生个性的发展,以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为指导,协调学生知识、智力、兴趣、情感、意志、性格等各方面的因素,追求教学与教育的统一,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为此,通过教学,激励发展每个学生的主体能动性。不仅使他们有现代科技文化知识,而且有自觉能动性、独立性和开拓创新性,有强烈的竞争意识、平等观念和合作精神。

考点2  教学过程

1.教学过程的基本概念

(1)教学过程的概念

教学过程是教师根据教学目的、任务和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通过指导学生有目的、有计划地掌握系统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学生智力和体力,形成科学世界观及培养道德品质、发展个性的过程。

(2)对教学过程的认识

教学过程主要是一种认识过程

a.教学过程首先主要是一种认识过程,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借助教材或精神客体的中介,掌握科学认识方法,以最经济的途径认识现实世界并改造主观世界、发展自身的活动过程。

b.教学认识的主体是学生,是在教师指导下进行学习活动的主体,具有发展性和可塑性。教学认识的客体以课程教材为基本形式,是人类社会历史经验凝聚的精神客体,既是学生认识的对象,又是他们认识和发展自身的工具,具有中介性。

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

a.教学过程的特殊性

教学过程是学生个体的认识,是由教师领导未成熟的主体通过学习知识去间接认识世界。其目的在于: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把社会历史经验变为学生个体的精神财富,不仅使学生获得关于客观的映象即知识,也使学生个体获得发展。

b.学生个体的特殊性

第一,认识的间接性。学生学习的内容是已知的间接经验,并在教学中间接地去认识世界。教学基本方式是“掌握”。

第二,认识的交往性。教学活动是发生在师生之间(学生间)的一种特殊的交往活动。

第三,认识的教育性。教学中学生的认识既是目的,也是手段,认识是发展,认识中追求与实现着学生的知、情、行、意的协调发展完全人格的养成。

第四,有领导的认识。学生的个体认识始终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形成学生(主体)——课程与教材(客体)——教师(领导)相互作用的特殊的“三体结构”。学生的认识实际上走的是人类认识的捷径。

2.教学过程的基本特点

(1)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

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反映教学中传授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与丰富学生感性知识的关系,理论与实践的关系,知与行的关系。

学生以学习间接经验为主

教学中学生学习的主要是间接经验,并且是间接地去体验。学生主要是通过“读书”、“接受”现成的知识,然后再去“应用”和“证明”。这是一条认识的捷径。可以避免人类曾经经历过的曲折和失败,使学生能用最短的时间掌握大量的系统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同时,还可以使学生在新的起点上继续认识客观世界,继续开拓新的认识领域。

学生学习间接经验要以直接经验为基础

要使人类的知识经验转化为学生真正理解掌握的知识,必须依靠个人以往积累的或现时获得的感性经验为基础,原因在于学生学习的书本知识是以抽象的文字符号表示的,是前人生产实践和社会实践的认识和概括,而不是来自学生的实践与经验。他们接受这种知识是完全必要的。

(2)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

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互依存、相互促进。二者统一在同一教学活动中。教学不仅要使学生掌握知识技能,而且要发展学生的智力和能力,重视教学的发展性,是新时代的要求。

掌握知识是发展智力的基础

学生认识能力的发展有赖于知识的掌握。知识为智力提供了广阔的领域,只有具备了某方面的知识,才有可能从事某方面的思维活动,同时知识中也包含有认识方法的启示。

智力发展是掌握知识的重要条件

学生具有一定的认识能力,是他们进一步掌握文化科学知识的必要条件。学生掌握知识的速度与质量,依赖于学生原有智力水平的高低。教学中教师应启发学生运用自己潜在的能力,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发展认识能力。认识能力具有普遍的迁移价值,它不但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知识质量,推动学生进一步掌握知识,而且有利于促使学生将知识应用于社会实践活动,从而获得完全的知识。

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互转化的内在机制

知识不等于智力,学生掌握知识的多少并不完全表明其智力的高低,而发展学生的智力也不是一个自发的过程。必须探索二者之间的差异以及相互转化的过程和条件,以引导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有效地发展他们的智力和认识能力。

(3)教学过程中知、情、意的统一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知、情、意相互作用,同时介入,这就需要我们处理好知识学习与思想、情感、意志培养的关系问题。知、情、意是教学过程内在的因素,它们的协调发展不仅与教学内容、也与教学过程的组织、方法的运用相关,教师教学的责任感、价值观、思想作风、言行举止以及校园环境、人际关系等,对这些方面的发展也有重要影响。

(4)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能动性结合

教学活动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组成的双边活动。教学是教师教学生去学,学生这个学习主体是教师组织的教学活动中的学习主体,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起主导作用。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处于组织者的地位,应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教师的主导作用表现在:教师的指导决定着学生学习的方向、内容、进程、结果和质量,起引导、规范、评价和纠正的作用。教师的教还影响着学生学习方式以及学生学习主动积极性的发挥,影响着学生的个性以及人生观、世界观的形成。

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作为学习主体的地位,应充分发挥学生参与教学的主体能动性

在教学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其能动性具体表现在:受学生本人兴趣、需要以及所接受的外部要求的推动和支配,学生对外部信息选择的能动性、自觉性;受学生原有知识经验、思惟方式、情感意志、价值观等制约,学生对外部信息进行内部加工的独立性、创造性。

建立合作、友爱、民主平等的师生交往关系

教学过程是师生共享教学经验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师生共同明确教学目标,交流思想、情感,实现培养目标。在师生交往活动中,教师要善于创设和谐情境,鼓励学生合作学习;教师要善于体验或引起学生的兴趣和需要,鼓励学生积极学习,主动参与,善于从学生的年龄特征和个别差异出发,对学生提出严格的要求;善于洞察学生的内心世界,尊重学生的个性和才能,善于引起学生在思想和情感上的共鸣,培养学生自我调控能力,鼓励学生大胆创新,同时创设自我表现的机会,使学生不断获得成功体验。

3.教学过程的结构

(1)引起学习动机

学习动机是推动学生学习的一种内部动力。教师要使学生明确学习目的,启发学生的责任感,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领会知识

这是教学的中心环节,领会知识包括使学生感知和理解教材。

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感知形成清晰的表象和鲜明的观点,为理解抽象概念提供感性知识的基础并发展学生相应的能力。感知的来源包括: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直观教具的演示、参观或实验,教师形象而生动的语言描述和学生的再造想象以及社会生产生活实践。

理解教材,形成科学概念。理解教材可以有两种思维途径:一是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二是从已知到未知,不必都从感知具体事物开始。

(3)巩固知识

通过各种各样的复习,对学习过的材料进行再记忆并在头脑中形成巩固的联系。知识的巩固是不断吸收新知识、运用知识形成技能的基础。巩固知识往往渗透在教学的全过程,不一定是一个独立的环节。

(4)运用知识

学生掌握知识的目的在于运用,教师要组织一系列的教学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动脑、动口和动手,以形成技能技巧,并把知识转化为能力。

(5)检查知识

检查学习效果的目的在于,使教师及时获得关于教学效果的反馈信息,以调整教学进程与要求;帮助学生了解自己掌握知识技能的情况,发现学习上的问题,及时调节自己的学习方式,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

考点3  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

1.教学原则

(1)教学原则概述

教学原则

教学原则是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和对教学过程规律的认识而制定的指导教学工作的基本准则。

教学原则与教学规律的区别

a.教学规律是教学内部的本质联系,是客观的;教学原则是第二性的,是人们在认识教学规律的基础上制定的。

b.教学原则是教学规律在教学中的反映,不同的教学体系有不同的教学原则。

(2)我国中学教学原则及运用

直观性原则

a.定义

直观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要通过使学生观察所学事物或教师语言的形象描述,引导学生形成所学事物、过程的清晰表象,丰富他们的感性知识,从而使他们能够正确理解书本知识和发展认识能力。

b.贯彻直观性原则的基本要求

第一,正确选择直观教具和现代化教学手段;

第二,直观要与讲解相结合;

第三,重视运用语言直观。

启发性原则

a.定义

启发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教师要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应注意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引导他们进行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地学习,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b.贯彻启发性原则的基本要求

第一,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第二,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第三,让学生动手,培养其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四,发扬教学民主。

c.贯彻启发性原则应注意:

第一,建立教学相长的平等的师生关系,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

第二,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的过程中,教师要以自己的真挚的感情、饱满的热情、丰富的教学内容、生动有趣的形式去感染学生、吸引学生,使学生在心理上产生共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第三,引导学生积极思维,学会思考问题的方法,培养其自学和独立工作的能力;

第四,从学生实际出发,注意照顾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

巩固性原则

a.定义

巩固性原则,是指教学要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牢固地掌握知识和技能,使其长久地保持在记忆中,能根据需要迅速再现出来,以利于知识技能的运用。

b.贯彻巩固性原则的基本要求

第一,在理解的基础上巩固;

第二,重视组织各种复习;

第三,在扩充改组和运用知识中积极巩固。

循序渐进原则

a.定义

循序渐进原则,是指教学要按照学科的逻辑系统和学生认识发展的顺序进行,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形成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

b.贯彻循序渐进原则的基本要求

第一,按教材的系统性进行教学;

第二,注意主要矛盾,解决好重点与难点的教学;

第三,由浅人深,由易到难,由简到繁。

c.贯彻循序渐进原则应注意:

第一,正确把握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第二,掌握学生发展量变到质变的飞跃;

第三,教学内容安排的系统性、连贯性与高难度、高速度相结合。

因材施教原则

a.定义

因材施教原则,是指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个别差异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差别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的发展。

b.贯彻因材施教原则的基本要求

第一,针对学生的特点进行有区别的教学;

第二,采取有效措施,使有才能的学生得到充分的发展。

c.贯彻因材施教原则应注意:

第一,充分了解学生,从实际出发进行教学;

第二,利用集体教学、小组合作教学与个别辅导相结合的教学形式,使面向大多数与区别对待相结合;

第三,正确对待个别差异,充分发挥每一个学生的潜力。

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a.定义

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是指教学要以学习基础知识为主导,从理论与实际的联系上去理解知识,注意运用知识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达到学懂会用、学以致用。

b.贯彻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的基本要求

第一,书本知识的教学要注重联系实际;

第二,重视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

第三,正确处理知识教学与技能训练的关系;

第四,补充必要的乡土教材。

c.贯彻理论联系实际原则应注意:

第一,加强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的教学;

第二,注重联系实际,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实际能力。

2.教学方法

(1)教学方法概述

定义

教学方法是为完成教学任务而采用的办法,它包括教师教的方法和学生学的方法,是教师引导学生掌握知识技能,获得身心发展而共同活动的方法。

选择与运用教学方法的依据

a.教学目的和任务的要求;

b.课程性质和教材特点;

c.学生年龄特征;

d.教学时间、设备、条件;

e.教师业务水平、实际经验及个性特点。

(2)中学常用的教学方法

讲授法

a.定义

讲授法是教师通过口头语言系统连贯地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方法,可分讲述、讲解和讲演三种方式。讲述是教师向学生描绘学习的对象、介绍学习材料、叙述事物产生变化的过程。讲解是教师对概念、原理、规律、公式等进行的解释说明和论证。讲述、讲解各有侧重,但在教学中常结合使用。讲演则是系统全面地描述事实,深入分析和论证事实并归纳、概括科学的结论。

b.讲授法的基本要求

第一,讲授内容要有科学性、系统性、思想性。既要突出重点、难点,又要系统、全面;既要使学生获得可靠的知识,又要在思想上有所提高。

第二,注意启发。在讲授中要善于诘问并引导学生分析和思考问题。使他们的认识活动积极开展,自觉地领悟知识。

第三,讲究语言艺术。力图语言清晰、准确、简练、形象、条理清楚、通俗易懂,讲授的音量、速度要适度,注意音调的抑扬顿挫;以姿势助说话,提高语言的感染力。

谈话法

a.定义

谈话法又称问答法,是教师按一定的教学要求向学生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回答,并通过问答的形式来引导学生获取或巩固知识的方法。谈话法特别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思维,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和语言表述的能力。

b.分类

谈话法可分复习谈话和启发谈话两种:

复习谈话是根据学生已学教材向学生提出一系列问题,通过师生问答形式来帮助学生复习、深化、系统化已学的知识。

启发谈话则是通过向学生提出未思考过的问题,一步一步地引导他们去深入思考和探取新知识。

c.谈话法的基本要求

第一,要准备好问题和谈话计划。在上课之前,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已有的经验、知识,准备好谈话的问题、顺序,例如,如何从一个问题引出并过渡到另一个问题。

第二,提出的问题要明确、能引起思维兴奋,即富有挑战性和启发性,问题的难易要因人而异。

第三,要善于启发诱导。当问题提出后,要善于启发学生利用他们已有的知识经验或对直观教具的观察获得的感性认识进行分析、思考,研究问题或矛盾的所在,因势利导,让学生一步一步地去获取新知。

第四,要做好归纳、小结,使学生的知识系统化、科学化,并注意纠正一些不正确的认识,帮助他们准确地掌握知识。

讨论法

a.定义

讨论法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为解决某个问题而进行探讨、辨明是非真伪,以获取知识的方法。

b.优点

讨论法能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维的能力、口头表达能力,促进学生灵活地运用知识。

讨论法既是学习新知识、复习巩固旧知识的方法,也是提高学生思想认识的方法。它既可以单独运用,亦可以和其他方法结合运用。

c.讨论法的基本要求

第一,讨论的问题要有吸引力。抓好问题是讨论的前提,问题要有吸引力,能激起他们的兴趣,有讨论、钻研的价值。

第二,要善于在讨论中对学生进行启发引导。启发他们独立思考,勇于发表自己的看法,使之围绕中心议题发言。

第三,做好讨论小结。讨论结束前,教师要简要概括总结讨论的情况,使学生获得正确的观点和系统的知识,纠正错误、片面或模糊的认识。对疑难和有争论的问题,教师应尽力阐明自己的看法,但要允许学生保留意见。

演示法

a.定义

演示法是教师通过展示实物、直观教具、进行示范性实验或采取现代化视听手段等,指导学生获得知识或巩固知识的方法。

b.特点

加强教学的直观性,不仅是帮助学生感知、理解基本知识的手段,也是学生获得知识、信息的重要来源。实践证明,演示法不仅能理论联系实际,为学生学习新知识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而且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习的效果。

c.演示法的基本要求

第一,做好演示前的准备。演示前要根据教学需要,作好教具准备。用以演示的对象要有典型性,能够突出显示所学材料的主要特征。

第二,要使学生明确演示的目的、要求与过程,主动、积极、自觉地投入观察与思考。让他们知道要看什么,怎么看,需要考虑什么问题。

第三,通过演示,使所有的学生都能清楚、准确地感知演示对象,并引导他们在感知的过程中进行综合分析。

练习法

a.定义

练习法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运用知识去完成一定的操作,并形成技能、技巧的方法。

b.特点

技能技巧的形成要以一定的知识为基础,练习具有重复性。在教学中,

c.种类

练习的种类很多,按培养学生不同方面的能力可分为:各种口头练习、书面练习、实际操作练习;按学生掌握技能、技巧的进程可分为:模仿性练习、独立性练习、创造性练习。

d.练习法的基本要求

第一,使学生明确练习的目的与要求,掌握练习的原理和方法。这样能防止练习中可能产生的盲目性,从而提高练习的自觉性。

第二,精选练习材料,适当分配份量、次数和时间,练习的方式要多样化,循序渐进,逐步提高。

第三,严格要求。无论是口头练习、书面练习或操作练习,都要严肃认真。要求学生一丝不苟、刻苦训练、精益求精,达到最高的水平,具有创造性。

实验法

a.定义

实验法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利用一定的仪器设备,通过条件控制引起实验对象的某些变化,从观察这些变化中获得知识的方法。

b.优点

实验法能按教学需要创造和控制一定的条件,引起事物的发生和变化,使学生看到事物的因果关系,不仅有利于学生掌握知识,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科学的、严谨的学习态度。

c.实验法的基本要求

第一,做好实验的准备,要制定好实验的课时计划,准备好实验用品,要求学生做好理论准备。

第二,明确目的,精选内容,制定详细的实验计划,提出具体的操作步骤和实验要求。

第三,重视语言指导,重视教师的示范作用。教师可以在实验前示范,也可以在学生实验后进行总结性示范。

第四,要求学生独立操作,要求所有的学生都亲自操作。

第五,做好实验小结。教师应该小结全班的实验情况,指出问题和改进的建议,安排学生写好实验报告。

考点4  教学工作的基本程序

1.备课

即教师课前的准备,是为上课及其他教学环节所做的准备工作,是教师对教学的策划工作。备课是教师教学工作的起始环节,是上好课的先决条件。

教师备课的内容包括:钻研教材、了解学生和制定教学进度计划。

(1)钻研教材

钻研教材是广义上的“教材”,包括钻研教学大纲、教科书和阅读有关的参考书。

教学大纲是教师备课的指导文件

钻研教学大纲,就是要着重领会大纲的意图,弄清本学科的教学目的;了解本学科的教材体系和基本内容;明确本学科在能力培养、思想教育和教学法上的基本要求,对学科教学有一个总体的把握。

教科书是教师备课和上课的主要依据

教师钻研教科书一般要经过“懂”、“透”、“化”三个阶段:

a.“懂”,就是教师备课,必须先通读全书,熟练地掌握教科书的全部内容,了解全书知识的结构体系,尽量把每个知识点都弄清楚、弄懂。

b.“透”,是指要分清重点章节和各章节基本知识的重点、难点、关键,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进行初步排队。

c.“化”,就是教师的思想感情和教材的思想性、科学性“溶化”在一起。

阅读参考资料也很重要

除了目前专供教师用的一些教学参考资料外,还应该包括教学大纲推荐和自己平时积累的参考资料,随时将阅读所得增补到自己的教学笔记中,以便上课时参考使用。

(2)了解学生

了解学生这一环节涉及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两方面的情况:智力方面的情况主要包括了解学生原有的知识技能的基础和质量;非智力方面的情况包括:学生的兴趣、需要与思想状况、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等。

教师可以通过查阅学生档案、诊断测验、座谈、个别谈心、课堂教学中的观察、作业调查、个别辅导等方式,获得更多关于学生的信息。

(3)制定教学进度计划

在钻研教材和了解学生的基础上,教师就能做出教学策略的选择,具备了制定教学进度计划的条件。制定教学进度计划是一个由大到小、由整体到局部、由笼统到具体的程序,即先制定学期教学进度计划,再制定单元教学进度计划(课题计划),最后制定课时计划。

学期教学进度计划

a.学期教学进度计划是对一学期的教学工作所作的准备和制定的总计划。这种计划应该在学期或学年开始前制定出来。

b.学期教学进度计划是根据教学大纲、教科书的体系和内容容量、学生情况以及学年或学期的教学时数,来确定学年或学期的总要求、章节或课题编排、各课题是课堂教学还是现场教学、学生情况的简要分析。

课题计划

a.订好学年或学期教学进度计划后,在上课前,教师还要对教学大纲上的一章、一个较大的题目或教科书中的一课,进行全盘考虑,在此基础上,制定出课题计划。

b.课题计划的内容包括:课题名称,本课题的教学目的,本课题的计划及各个课时的主要问题,本课题各课时的上课类型和教学方法,本课题的必要教具。

c.课题计划一般可由教研室集体备课商定,但不必强求一致。

课时计划

a.课时计划是在课题备课的基础上,对每节课进行的深入细致的准备,它往往在写课题计划时一同编写。

b.课时计划是备课中较为重要的一环,也是与上课关系最直接的一环,一般是以教案的形式表现出来。

c.写课时计划,一般要按以下步骤进行:

第一,进一步研究教材,确定教学重点和要注意解决的难点;

第二,确定本课时的教学目的;

第三,考虑进行的步骤,确定课的结构,分配教学进程中各个步骤的时间;

第四,考虑教学方法的运用、教具的准备和使用方法以及板书设计;

第五,最后写出课时计划。

2.上课

(1)课的类型与结构

课的类型

课的类型是指根据教学任务划分课的种类。一般有两种:

a.根据教学的任务可分为:传授新知识课(新授课),巩固新知识课(巩固课),培养技能技巧课(技能课),检查知识课(检查课)。

b.根据使用的主要教学方法可分为:讲授课、演示课(演示实验或放映幻灯片、录像)、练习课、实验课、复习课。

课的结构

课的结构是指课的基本组成部分及各组成部分进行的顺序、时限和相互关系。它主要包括:组织教学、检查复习、讲授新教材、巩固新教材、布置课外作业。

a.组织教学

通常在上课开始时,需要有组织教学的工作,目的在于使学生作好上课前的各种准备,吸引学生的注意并创设一种有利的课堂情境或气氛。

b.检查复习

目的在于复习已学过的教材,对已学过的知识进行巩固和加深,了解学生接受的情况,加强新旧知识的联系,培养学生对学业的责任感和按时完成作业的习惯。

c.讲授新教材

目的在于使学生通过掌握新知识和技能获得进一步的发展,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使其在积极的智力活动状态之中积极思维,掌握新知识。

d.巩固新教材

目的在于使学生对所学教材当堂理解,当堂消化,及时巩固,也包括让学生初步运用新知识进行课堂练习,为课外作业作好准备。

e.布置课外作业

目的在于使学生进一步巩固和消化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并培养学生独立学习和工作的能力及运用所学知识、技能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使技能达到熟练。

(2)上好课的具体要求

目标明确

目标明确是指教师上课时明白这堂课要使学生掌握一些什么知识和技能,要养成什么行为方式和品格,要有怎样的态度,要学会什么方法等等,即要明确教学目标。

重点突出

重点突出是指在一节课上教师要把精力主要放在重要内容(基本知识、概念和原理)的教学上,不要对所有的任务平均使用时间和精力。

内容正确

内容正确是指教师教授的知识必须是科学的、确凿的、符合逻辑的,教师教学技能或行为要符合规范,并且应该要求学生做出的反应同样是正确的,如果不正确,教师就要及时加以纠正。

方法得当

方法得当是指教师根据教学任务、内容和学生的特点选择较佳的方法进行教学。教学有法,但无定法。教师要善于选择方法,创造性地加以运用,力求使教学取得较好效果。

表达清晰

表达清晰是指教师上课要坚持用普通话,声音要响亮,言语表达的速度要适合学生可接受程度,语言要流畅、生动、明白易懂,板书(或幻灯字幕)要规范、准确、清楚。

组织严密

组织严密是指课的进程次序分明、有条不紊,课的进行紧凑,不同任务变换时过渡自然,课堂秩序良好。

气氛热烈

气氛热烈是指课应该自始至终在教师的指导下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注意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地动脑、动口、动手,课堂内充满民主的气氛,形成生动活泼的教学局面。

3.作业检查与批改

(1)作业的内容要符合教学大纲和教科书的要求

作业的内容要有代表性,要有助于学生巩固与加深理解所学的基础知识,形成相应的技能、技巧,培养学生的能力。

(2)作业分量要适当,难易要适度

学校应通过班主任来调节学生各科作业的总量,防止学生负担过重。凡能在课内完成的作业,就不应当布置到课外去做。

(3)布置作业要向学生提出明确的要求,并规定完成的时间

对比较复杂的作业,教师也可以适当地提示,但这种提示应是启发性的,不能代替学生的独立思考。

(4)教师应经常检查和批改学生的作业

检查的目的是了解学生对所学知识理解巩固的程度和实际运用知识的能力,以便发现教和学两个方面存在的问题,及时改进教学。

4.课外辅导

(1)课外辅导的含义

课外辅导是指在课堂教学规定的时间以外,教师对学生的辅导。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各学科教学均以一定的计划进行,在课后时间里,师生之间的互动并未停止,只是改变了活动的形式,即学生转为以独立作业和自学为主的各种学习活动,教师则围绕学生的独立作业和自学进行各种课后的辅导活动。

(2)课外辅导的目的

让学生领悟、运用和巩固课堂所学的新知识、新技能,并在这个过程中发展学生的智能,为过渡到下一节新课的学习做好准备。因此,要重视课外辅导工作,充分认识到它和课堂教学的相辅相成性。

(3)课外辅导的内容

做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的,使他们能够独自计划学习和自我监督学习,并养成良好的习惯。因为学生爱动、好玩、缺乏自控能力,经常不能按时完成作业。所以,为了使学生做好作业,首先要抓好思想教育工作,并使这一工作贯彻到整个课后对学生的学习指导过程中去。

做好对学习困难学生的帮助工作,包括解答疑难问题,给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或缺课的学生补习,指导其学习方法,以及对尖子学生作提高性的指导,组织学习经验交流会,优秀作业的传阅,增进学生之间的相互学习.促进其共同提高等。

可为有学科兴趣的学生提供课外研究和帮助,开展课外辅助教学活动,如参观、看教学影片或录像,指导学生进行实践性活动、研究性活动和社会服务性活动等。

5.学业成绩考查与评定

(1)测验与目标

教学目标有教学内容的目标,有心理操作(又称行为)和发展。这两个不同难度的目标并不是相互游离的,而是互相交叉的。测验是要考查教学是否实现了两个维度目标的交叉。

(2)试题的类型

供答型:要求学生对教师规定的问答题、解答题做出解释。

选答型:要求学生从教师提供的若干答案中挑选出正确答案。

(3)测验的效度、信度、难度和区分度

信度:是指一个测验经过多次测量所得结果的一致性程度以及一次测量所得结果的准确性程度。

效度:是指测验达到测验目的的程度。

区分度:是指测验对考生的不同水平能够区分的程度。

难度:是指测验包含试题的难易程度。

(4)评价

评价是指根据测验分数、观察和报告对被测验者的行为、作业的优缺点或价值作出判断。在评价过程中。教师应把握客观性原则、发展性原则、指导性原则、计划性原则,还应培养学生自测和自评能力。

记分:百分制和等级制。

评语。

考点5  教学组织形式

1.个别教学制

(1)定义

个别教学制是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布置作业和批改作业都是个别进行的。

(2)优点

个别教学制最显著的优点在于,教师能够根据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使教学内容、进度适合于每一个学生的接受能力。

2.班级授课制

(1)班级授课制的含义

班级授课制是一种集体教学形式,它把一定数量的学生按年龄与知识程度编成固定的班级,根据周课表和作息时间表,安排教师有计划地向全班学生集体授课。

(2)班级授课制的产生与发展

班级授课制萌芽于16世纪的欧洲。

1632年,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出版了《大教学论》,最早从理论上对班级授课制作了阐述。

在我国,最早采用班级授课制的是清政府与1862年设于北京的京师同文馆。

(3)班级授课制的优点

有利于经济有效地、大面积地培养人才

由于它按学生的年龄和知识水平编成有固定人数的教学班,班级是教学工作的基本单位,教师根据教学计划中统一规定的课程内容和教学时数,按课程表同时对全班循序渐进地进行集体授课,注重集体化、同步化、标准化,因而能使大量的学生同时在较短时间内系统地、扎实地掌握知识技能。

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在教学中,教师按照教学大纲和教科书的规定,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教学,保证让全班学生自始至终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习。

有利于发挥班集体的教学作用

班级授课制比较适合学生身心发展的年龄特征和发挥学生之间的相互作用影响,有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不仅能较全面地保证学生获得系统的知识、技能和技巧,同时,班集体内的群体活动和交往也有助于形成良好的班级风气,积极的集体舆论,从而有利于培养学生遵守纪律、关心他人、关心集体的思想品德、公平竞争的态度和集体主义精神,并有利于形成学生其他健康的个性品质。

(4)班级授课制的缺点

强调系统书本知识的学习,这就容易造成理论与实际脱节,而且学生主要接受现成的知识成果,其探索性、创造性不易发挥;

强调教学过程的标准、同步、统一,难以完全适应学生的个别差异,难以对学生进行个别指导,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志趣、特长和发展他们的个性,不利于因材施教;

学生的主体地位受到一定的限制,教学活动多由教师直接决定。学生的动手机会少,实践性不强,缺乏独立性;

教学内容、时间和进程的程序化,难以容纳更多的教学内容和方法,难以创新;

由于课时的限制,教师在教学时往往将某些完整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人为地分割,以适应“课”的要求,使教学缺乏整体性和连续性;

缺乏真正的集体性。在班级教学中,每个学生独立完成学习任务,教师虽然向许多学生同样施教,但每个学生各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去掌握。学生与学生之间并无分工合作,彼此不承担任何责任,无必然的依存关系。

3.分组教学制

(1)分组教学的含义

分组教学就是按照学生的能力或学习成绩把他们分为水平不同的组进行教学。

(2)分组教学的类型

外部分组

外部分组是指打乱传统的按年龄编班的做法,而按学生的能力或学习成绩编班。外部分组主要有两种形式:学科能力分组和跨学科能力分组。

a.跨学科能力分组,是把一个年级的学生,按智力的高、中、低分成成绩好、中、差或分成平行的A、B、C组,对不同的组授以不同的课业。对A组授以较高深的课业,对B组授以普通课业,对C组授以最基础的课业。

b.学科能力分组,是根据某一年级的学生对某门学科的学习能力和成绩,分成不同的A、B、C组。由于同一学生各科的成绩和学习能力不同,因此在不同学科中可能被分入不同的水平组。这种分组,一般只在较难学的学科中进行,如数学、外语、自然科学等,其余仍在原班进行教学。

内部分组

a.定义

内部分组是指在传统的按年龄编班的班级内,根据学生的能力或学习成绩发展变化的情况等,对学生进行分组教学。

b.内部分组的类型

第一,不同学习内容和不同学习目标的分组,即经过一定时间的学习后,对学生进行“诊断测验”,根据结果把学生分成甲、乙、丙、丁组。

第二,学习目标和学习内容相同而采取不同方法和媒体的分组,即经过一定时间的学习后,根据不同情况,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

(3)分组教学的优缺点

优点

a.与班级教学相比,分组教学有以下优点

第一,分组教学最显著的优点在于它在分组时往往比较好地考虑了学生的具体情况,比班级授课更切合学生个人的水平和特点,比较有利于实行因材施教,有利于人才的培养。

第二,在分组教学中因为组的规模比较小,而且组内各学生之间的同质性比较强,因而更容易灵活处理教学中出现的问题。

b.与个别教学相比,分组教学有以下优点

第一,因为教师所面向的是多个学生而不是单个学生,因而比较容易提高效率。

第二,在分组教学中,由于每个组都包括多名学生,小组内各个学生之间可以相互合作、相互促进,这样既可以提高整体教学效果,又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缺点

a.很难科学地鉴别学生的能力和水平;

b.在对待分组教学上,学生、家长和教师的意愿常常与学校的要求相矛盾;

c.分组后造成的副作用很大,往往使快班学生容易产生骄傲,是普通班、慢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普遍降低。

4.设计教学法

设计教学法就是主张废除班级授课制和教科书,打破传统的学科界限,在教师指导下,由学生自己决定学习目的和内容,在自己设计、自己负责的单元活动中获得有关的知识和能力。

5.道尔顿制

(1)道尔顿制的含义

道尔顿制是指教师不再上课向学生系统讲授教材,而只为学生分别指定自学参考书、布置作业,由学生自学和独立作业,有疑难时才请教师辅导,学生完成一定的学习任务后,向教师汇报学习情况和接受考查。

(2)道尔顿制的优缺点

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他们的学习能力和创造才能;

不利于系统知识的掌握,且对教学设施和条件要求较高。

考点6  教学策略

1.教学策略的定义

(1)教学策略的概念

教学策略是在教学目标确定以后,根据已定的教学任务和学生的特征,有针对性地选择和组合有关的教学内容、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和技术,以便形成具有效率意义的特定的教学方案。

(2)教学策略的基本特征

综合性

选择或制定教学策略必须对教学内容、媒体、组织形式、方法、步骤和技术等要素加以综合考虑。

可操作性

教学策略并不是抽象的教学原则,也不是在某种教学思想指导下建立起来的教学模式,而是可供教师和学生在教学中参照执行或操作的方案,有着明确具体的内容。

灵活性

教学策略一旦制定,即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但在实施过程中,教学策略需要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和任务,并参照学生的初始状态,选择最适宜的教学内容、教学媒体、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并将其组合起来,以保证教学过程的有效进行,以便实现特定的教学目标,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

2.教学策略的主要类型

(1)内容型策略

教学过程中如何有效地提供学习内容是教学策略的核心内容。具体来说,可以有两条途径:结构化策略和问题化策略。

结构化策略强调知识结构,主张抓住知识的主干部分,削枝强干,构建简明的知识体系。结构化策略在教材的排列方面还可分为直线式、分支平行式、螺旋式和综合式等。

问题化的策略强调学习着重于考虑、发掘问题,及时培养问题求解能力。

(2)形式型策略

形式型策略就是以教学组织形式为中心的策略。

美国教学设计专家肯普提出下列三种形式:集体教/学的形式,个别学习的形式和小组教/学的形式。

英国教育技术学家波西瓦尔则提出两种基本策略:以教师/学校为中心的策略和以学生为中心的策略。

(3)方法型策略

方法型策略是以教学方法和技术为中心的策略,这是一个包含着各种各样方法、技术、程序和模式的领域。应当对教学方法逐步做出科学的分类。科学分类的基础首先是对分法。

(4)综合型策略

综合型策略不是按教学过程的某个构成因素为中心,而是直接从教学目标、任务出发,综合展开的教学策略。

综合型策略的改进出现了两个主要的取向:一是融合行为主义与认知派学习理论的教师主导取向,或称指导教学;二是体现人本主义与认知结构理论的学生自学取向。